高考三轮专项练习2
一、单选题(每个3分,共60分)
1、19世纪70年代,江南制造局经费收支状况大致是,光绪元年(1875年)达到接近55万两后,次年开始出现小幅下降,光绪三年(1877年)减少至20万两,光绪四、五两年(1878年、1879年)虽有所回升,但亦未达到同治十三年(1874年)的水平。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实业救国思潮日渐衰退 B.自强运动潜藏发展危机
C.自然经济逐渐走向解体 D.洋务企业竞争意识不足
2、1931年,以启新为首的三家民营水泥公司签订联营合同,协定销数和售价,划定联营区域,制定管理规则,并在限制扩充及联合对外等方面进行了规定。同业联营的建立( )
A.是民族工业“短暂春天”的表现 B.有效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
C.有利于应对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 D.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集中体现
3、近代中国沿江沿海地区是近代中国的精华地区,而内地则是落后地区。近代人才、资金纷纷流向精华地区,致使城乡分化更为严重,从而形成双元经济。以下关于双元经济出现主要原因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古代经济中心南移的继续 B.列强入侵导致区域失衡
C.近代政府大力扶持的结果 D.近代中国国内战争频繁
4、1926年,上海化工实业家吴蕴初突然宣布放弃味精的国内专利,呼吁全国各地大量仿造生产。这导致日本的“美女牌”味之素除了在东三省销售外,在中国的其他地区再也难见踪影。吴蕴初“放弃味精的国内专利”的主要原因是( )
A.官僚资本的严重阻碍 B.民族资本的竞争激烈
C.民国法制严重不健全 D.商战思潮的影响深远
5、张海鹏在《中国近代通史》中写到:“由于战局发展,工矿内迁工作到1940年底基本完成。据行政院报告,经国民政府协助而内迁的厂矿共达448家,技术人员有12080人,机器材料70900吨。这一现象的重大意义远远超过了简单的数字。”这次内迁的主要意义在于( )
A.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彻底改变我国陈旧的工业布局
C.为西南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D.为抗战胜利奠定了一定基础
6、表为1850-1914年我国部分国民经济数据。据此可知( )
(注:1850年全部国民收入均视为农业生产部门生产,没有按产业部门划分。)
A.洋务运动引进了近代工厂制度 B.中国近代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C.中国传统经济向近代化的转变 D.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出现严重分化
7、从1894年中状元,到1926年在破产风波中凄然去世,张謇这三十余年可谓生活在政 治让人极其失望的年代,他说,“我知道,我们政府绝无希望,只有我自己在可能的范围内,尽可能的心而已。”让张謇失望的这一时代的根本问题是( )
A.官僚资本的剥削、吞并和排挤 B.帝国主义加紧对华资本输出
C.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阻碍 D.广大民众封闭保守的思想观念
8、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时为晋王)的活动,北宋时期有不同记载。《续湘山野录》记载,宋太宗当晚曾与其兄宋太祖在宫中饮酒,并宿于宫中;《涑水记闻》则称,那晚宋太宗并未进宫。这反映出( )
A.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 B.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
C.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 D.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
9、厘金是清政府为筹措军饷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而设立的一种税收制度,对通过水陆要道的中国商人的货物征收捐税。清末全国征收厘金的关卡至少有2236处左右,仅1911年全国厘金总收入就达4318多万两。据此,从现代化的角度来看,厘金制度( )
A.加剧了清政府的腐败 B.有利于洋货占领中国市场
C.有利于资产阶级完成资本原始积累 D.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0、甲午中日战争前,洋务企业占据民族企业的主导地位,但大都处于亏损状态;甲午战后,洋务运动破产,官僚阶层纷纷摆脱与洋务企业的干系,洋务企业的效益逐渐有了起色。这说明洋务运动的弊端根源在( )
A.生产技术 B.生产资本 C.销售市场 D.管理体制
11、从1937年8月到11月,上海一地共迁出民营工厂148家、机器设备12 400多吨、工人2 100多名。有学者将这一时期中国工矿企业的大举内迁形象地比喻为 “中国实业界的敦刻尔克”。上述材料表明( )
A.中国形成了平衡的工业布局 B.官僚资本干预经济发展
C.战争使中国工业布局发生了改变 D.近代民族工业大量倒闭
12、1930~1934年,国内主要农作物年收成大约相当于十足年份的60%左右,上海农产品价格指数在此期间下降28%(1930年=100),其中谷类价格下降38%,豆类下降40%,纺织原料类下降25.5%。导致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内政局持续动荡 B.民族工业的发展受挫
C.世界经济危机影响 D.国民政府推行统制政策
13、武汉又名“江城”。长江、汉水横贯市区,将武汉一分为三,形成了武昌、汉口、汉阳隔江鼎立的格局。其不仅是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比较发达的地区,也是中国民主革命期间一座“英雄的城市”。下列项中,与之相关的史实是( )
①洋务运动期间张之洞在此创办铁厂 ②辛亥首义于此,被誉为“首义之城”
③北伐战争期间成功收回了外国租界 ④中共在此确定了武装起义的总方针
A.①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4、据20世纪初我国海关统计:进口货物价值1915年比1913年减少了20.3%,出口每年比1913年增加14.8%至20.5%。入超由每年2亿多海关两减至约3000万海关两,1919年更减至1600多万两。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相对有利的外部环境 B.中国关税自主权的收回
C.和平稳定的国内环境 D.民国政府鼓励大量出口
15、1882年,英商魏特模等拟在上海设立纺纱厂,总理衙门明确指出:机器织布系中国创办之举,予限十年内只准许华商入股,不准另行设局……是故不准华商另行设厂,然则何能反而允许洋商设厂欤!这表明洋务派所创办的近代民用企业( )
A.具有垄断性与排他性 B.推动了近代民族工业发展
C.抵制了西方列强侵略 D.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历程
16、 1897年,有人指出:“中国创行西法已数十年,皆属皮毛,空言无补。至今两年来,忽大为变动,如邮政、银行、铁路,直见施行,今天津亦有火轮,风气之开,人力诚难阻隔也。”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维新变法运动迅速兴起 B.政府大力扶持官督商办企业
C.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减少 D.政府放宽了兴办实业的限制
17、19世纪70年代后,江苏通州、海门一代洋纱洋布销售日广,本纺土布去路滞减。乡人购用洋纱,参织大小布匹绒带,类似这样的现象在晚清苏北农村地区相对普遍。这主要表明( )
A.传统小农经济开始瓦解 B.列强加强对华资本输出
C.手工织布业获得新发展 D.民族纺织工业日益萎缩
18、1864年包世臣记载:“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棉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去年棉花客大都折本。”该材料反映了( )
①家庭手工业在外国商品的冲击下纷纷破产
②机器大生产优于手工作坊生产
③上述局面客观上有利于近代民族工业产生发展
④松太地区棉纺织业水平下降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9、丁文江在《五十年来之中国矿业》中指出:民国3至7年,南方金属矿与北方煤矿在产额产值上均有了飞速发展。“所可惜者,南方金属各矿,开采均用土法,组织初无规模,成则互争,败则瓦解……改革无术,失败接踵,与北方之煤矿相较,然后知新旧之不能相容,土法之不易持久也”。作者认为南方金属矿业由盛转衰的主要原因是( )
A.欧洲列强的卷土重来 B.企业的生存环境恶劣
C.技术与组织管理落后 D.工人的整体素质较低
20、1866年,清政府决定在天津“专设局厂”,经过四年之久,天津机器局“一律告成”,并逐步形成具有规模的大型近代化军工企业。“天津机器局的设立,如同在天津传统城市之外,又出现了一个新的城市。”对此合理的解读是( )
A.近代工业化与城市化密切相关 B.城市的近代化以通商口岸为主
C.近代城市由传统城市发展而来 D.通商口岸的开放推动城市发展
二、材料分析题(共25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汉货币政策表
时间 政策
西汉初年 秦钱重难用,更令民铸钱。
汉文帝 更铸四铢钱,其文为“半两”,令民纵得自铸钱。故吴(吴王刘濞),诸侯也,以即山铸钱,富埒(liè等同)天子,其后卒以叛逆。
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 而富商大贾……冶铸煮盐,财或累万金,而不佐国家之急,黎民重困。于是天子与公卿议,更钱造币以赡用,而摧浮淫并兼之徒。
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 有司言三铢钱轻,易奸诈,乃更请诸郡国铸五铢钱,周郭其下,令不可磨取鋊(yù,铜屑)焉。
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 郡国多奸铸钱,钱多轻……于是悉禁郡国无铸钱,专令上林三官(即均输、钟官、辨铜三令)铸。
——《史记·平准书》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朝铸币权的变化,分析汉武帝币制政策的影响?(12分)
材料二 1935年11月,国民政府开始实行法币改革。法币改革的主要内容有:(一)集中钞票发行权。(二)国内“所有完粮纳税,及一切公私款项之收付,概以法币为限,不再行使现金,凡银钱行号、公私机关或个人持有银币生银等类者,应即兑换法币使用”。(三)废除银本位制,白银收归国有。(四)规定法币不能兑现(银)。但可在指定金融机关无限制买卖外汇,法币与英镑实行固定汇价……英美等主要国家对于法币改革采取支持的态度。而日本侵略分子叫嚷:英美对中国法币改革的支持,已经以“有害于日本的方式”加强了中国的力量。 ——摘自姚会元《“法币”及其在抗战中的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法币改革的主要措施及其意义。(13分)
三、论述题(15分)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79年,李鸿章向盛宣怀问计。盛宣怀答曰:预谋富强莫先于两大端,即铁路电报。铁路事体大,阻扰着多,宜稍缓办;电报为国防要务,利于用兵调度和联络,非急起图功不可。李鸿章赞同。盛宣怀以为举办之法,可由官府暂时垫资架设电线,然后招商设立电报局,由商人分期缴还官府所垫之资,以后电报局由官府维持,商人经理,即官府保护电报局的生存发展,提供优惠,并负有监督和指导之权,同时电报局所有业务一概由商人负责经理,按照官府核定的原则和职责权限从事经营活动。李鸿章以为然,向清廷奏请设立电报总局,由盛宣怀总办,得到批准。
在盛宣怀的努力下,中国基本建立了“东北则达吉林、黑龙江俄界,西北则达甘肃、新疆,东南则达闽粤台湾,西南则达广西、云南”“殊方万里,呼吸可通”的电报网。
——摘编自苏同炳《中国近代史上的关键人物》等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请对盛宣怀的观点进行合理解释。(要求:论述成文,史论结合)
(
2
)
(
1
)
参考答案
1.B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江南制造总局的收入呈现下降趋势,说明其潜藏着发展的危机,B正确;实业救国思想是在甲午战后出现的,A排除;自然经济解体的典型就是耕织分离和传统纺织业的衰败,C排除;材料与竞争意识无关,D排除。故选B。
2.C
【解析】根据“在限制扩充及联合对外等方面进行了规定”,结合所学可知,1931年是经济大危机时期,同业联盟的建立有利于联合对外,应对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故选C;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A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B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材料不能反映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无法体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排除D。
3.B
【解析】西方列强打开中国大门以后,在沿江沿海地区开埠通商,作为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的前哨,吸引人才、资金纷纷流入,形成双元经济,故选择B项;双元经济的形成,与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有关,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项;在沿江沿海地区开埠通商,不是近代政府主动作为,排除C项;战争频繁是精华地区与落后地区分化严重的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项。
4.D
【解析】材料中讲述了吴藴初“放弃味精的国内专利”的史实,从材料中吴蕴初的做法导致了“日本的“美女牌”味之素除了在东三省销售外”,说明吴蕴初是为了抵制日货才放弃了专利。结合所学知识,商战思想在早期维新思想中就已经出现,商战思想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材料给出的时间是1926年,所以可以看出商战的思想影响深远,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说法错误,材料没有提及官僚资本的问题;B选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民族资本的相互竞争,而是与外国资本主义的对抗。C选项说法与材料无直接关系。
5.D
【解析】据材料“战局发展,工矿内迁工作到1940年底基本完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处于抗日战争时期,这次内迁的主要意义在于为抗战胜利奠定了一定基础,故D选项正确;抗日战争时期民族资本主义日益萎缩,故A选项错误;B选项错在“彻底改变”,过于绝对,故B选项错误;这次内迁促进了西南经济发展,但这不是主要意义,故C选项错误。故选D。
6.C
【解析】根据表格数据可知,1850年中国几乎还没有近代生产方式,全部国民收人均视为农业部门生产,没有按产业部门划分;而到1887前后,近代中的国民收人中已经有产业划分了,说明近代中国经济已经产生,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中国传统经济向近代化的转变,没有涉及洋务运动引进了近代工厂制度的信息,排除A。材料数据没有体现中国近代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而是强调中国传统经济向近代化的转变,排除B。D项中“严重”一词表述太过牵强,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应该是逐渐分化中,排除。
7.C
【解析】根据材料张謇是近代民族企业家的代表,张謇生活在政治让人极其失望的年代,表明中国当时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民族工业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艰难曲折,因此其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阻碍,故C项正确;官僚资本是1927年成立的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现象,故A项错误;B项从属于C项,排除;D项是一个方面原因,不是其艰难的根源,排除。
8.B
【解析】A项说法太绝对,历史事实也可以通过实物证据来呈现。不是所有的历史叙述都不客观,有些历史叙述是可以还原历史事实的,所以C项错误。D项本身不说法不准确,多种历史叙述如果都相同也不一定就是事实,且与题意要求不符合。通过材料内容可知,对于宋太宗是否去过宫中这一事件有两种不同的记载,所以B项正确。
【考点定位】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史学研究的方法
点睛:本题通过史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来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需要学生明确材料内容的真实含义,理解它是在对同一史实描述不同的原因是什么,不同的史学家在争论什么。历史叙述总是带有作者的主观性,材料中的两种叙述正是反映了这个方面的现象。
9.D
【解析】近代主要指的是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及思想理性化,从经济近代化的角度来看,厘金制度的主要对象是中国行商,属于苛捐杂税的一种,是不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的,D正确,C排除;AB显然与近代化的角度无关,排除。故选D。
10.D
【解析】材料“官僚阶层纷纷摆脱与洋务企业的干系,洋务企业的效益逐渐有了起色”体现的是官僚阶层对洋务企业的干预是导致其亏损的主要原因,说明其管理体制落后,D正确;ABC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D。
11.C
【解析】从材料中的时间信息“1937年8月到11月”可以看出,上海民营工厂大量迁出是受到淞沪会战的影响。这一时期中国工矿企业的大举内迁改变了原来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一带的特点,使中国工业布局发生了改变。故答案为C项。A项“平衡”说法绝对,排除;这一现象是战争的影响,不是官僚资本的干预,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工矿企业的内迁,不是倒闭,排除D项。
12.C
【解析】1930~1934年,世界性经济危机波及中国,导致农业生产遭破坏,故选C;在这一期间,国民政府已经完成了形式上的统一,虽然在对根据地进行镇压和围剿,但不能因此说政局持续动荡,排除A;结合所学可知,1930~1934年,由于国民政府推行促进工业发展的措施,民族工业快速发展,并且材料无法体现民族工业的发展情况,排除B;“统制政策”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以所谓“非常时期”为由,实行经济统制政策,主要是采取统购统销,专卖,限价等方法,与材料时间不符合,排除D。
13.D
【解析】①指的是洋务运动期间张之洞创办的湖北织布局和汉阳铁厂;②指的是武昌起义;③指的是北伐战争期间成功收回的汉口租界;④指的是中共在汉ロ召开的八七会议确定的方针。①②③④所涉4个史实,均与武汉(三镇)有关。故答案为D,排除ABC项。
14.A
【解析】根据“进口货物价值1915年比1913年减少了20.3%,出口每年比1913年增加14.8%至20.5%”可知,一战期间中国进口货物价值减少,出口货物价值增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出现黄金时期,这和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侵略有关,故A正确;B不符合史实,排除;一战期间,中国国内环境并不稳定,C错误;D不是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排除。
15.A
【解析】根据“予限十年内只准许华商入股,不准另行设局……是故不准华商另行设厂,然则何能反而允许洋商设厂欤”,可知洋务运动排斥民族资本与外来资本设厂,因而具有垄断性与排他性,A正确;材料表明只准许华商入股,不准另行设局,不利于了近代民族工业发展,B错误;C材料无法体现,排除;D表述正确,但与题意无关,排除。
【名师点睛】
抓住关键信息“予限十年内只准许华商入股,不准另行设局……是故不准华商另行设厂,然则何能反而允许洋商设厂欤”分析解答即可。
16.D
【解析】由材料时间“1897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现象发生在甲午战争之后,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清政府为赔偿日本,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故答案为D。维新变法运动发生在1898年,故排除A项,B项是在洋务运动期间。C项与史实不符合,甲午战争后,列强侵华以资本输出为主,商品输出为辅。
【考点定位】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提供了时间,降低了题目的难度,但后边的材料又为学生解题设置了一重障碍,它没有直接提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很好发展,这也是出题者智慧的一种体现。
17.C
【解析】材料中“乡人购用洋纱,参织大小布匹线带”“类似现象在晚清苏北农村地区相当普遍”反映的是江苏农村人用洋纱织布,体现了传统的手工织布业出现了新的变化。故答案为C项。A项,根据所学可知,小农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即19世纪40年代,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B项,根据所学可知,列强加强对华资本输出是在甲午战争之后即19世纪末,特别是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后,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D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民族工业日益萎缩,排除。
【点睛】
知识型选择题的题干与备选项基本上是重复教材的文字表述,但备选项的迷惑性、干扰性较大,如果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可能会被干扰所迷惑而选错。解答此类选择题的关键是扎扎实实地掌握教材的基础知识。
18.C
【解析】 “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说明家庭手工业在外国商品的冲击下纷纷破产,故①正确;“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棉布三分之一”说明机器大生产优于手工作坊生产,故②正确;材料反映出自然经济的解体,这客观上有利于近代民族工业产生发展,故③正确;松太地区棉纺织业受到冲击,但不意味着纺织水平下降,故④错误。故选C。
19.C
【解析】依据材料中“开采均用土法,组织初无规模,成则互争,败则瓦解”“改革无术”可以看出,南方金属矿业技术、管理比较落后。故答案为C项。A项,材料没有涉及到列强卷土重来的信息点,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南方金属矿业主要是用土法来开采,并没有强调他们的生存环境恶劣,排除;D项,材料中体现不出工人的素质低,排除。
【点睛】
因果关系类的题,解题首先要注意题干中的“根本原因”,凡是题目中有“根本”二字的(或根本原因、根本目的等),要注重两点:a.一般选择最深层的原因,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阶级本质等;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往往从社会性质和社会主要矛盾方面进行思考。b.许多历史事件的根本原因(或根本目的)是相对稳定的,而具体原因(或具体目的)却可以是经常变化的。
20.A
【解析】依据材料“1866年”“天津机器局”等信息可知是洋务运动时期,结合“天津机器局的设立,如同在天津传统城市之外,又出现了一个新的城市”可知,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大型近代化军工企业极大推动了城市化的发展,即中国近代工业化与城市化密切相关,A项正确;材料的核心信息是天津机器局的设立又造就一个新的城市,强调了中国近代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密切关系,没有强调城市的近代化是否以通商口岸为主的问题,B项错误;材料内容没有强调近代城市的由来,而是强调了近代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C项错误;材料强调了中国近代工业化推动城市化,而不是强调通商口岸开放对城市发展的推动作用,D项错误。
21.(1)变化:由允许私人及地方铸钱转为由中央政府专铸。
意义:加强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打击富商大贾及地方诸侯势力,加强中央集权;促使币制的稳定。
(2)措施言之有理即可;意义:是中国货币发展史上的进步,统一了全国的货币;方便了商品交换,促进了国内统一市场的发展(刺激了经济的发展);防止白银外流,稳定了中国金融市场;打击了日本的经济侵略计划。
(说明:世界史中,可以联系:佛罗伦萨等城市国家的高利贷商业资本主义发展的情况、美洲白银流入欧洲带来价格革命、西方近代银行建立等史实、资助海外活动资金来源从封建专制国家到合伙公司到私人企业到垄断企业的变化过程)
【解析】(1)变化:根据“更令民铸钱”“悉禁郡国无铸钱,专令上林三官(即均输、钟官、辨铜三令)铸”得出由允许私人及地方铸钱转为由中央政府专铸。意义:可从加强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打击富商大贾及地方诸侯势力,加强中央集权,促使币制的稳定等角度分析解答。
(2)措施:根据材料,可从集中钞票发行权,发行法币,废除银本位制等分析总结。意义:根据“废除银本位制,白银收归国有。……规定法币不能兑现”得出防止白银外流,稳定了中国金融市场;根据“有害于日本的方式”得出打击了日本的经济侵略计划;结合所学,还可从是中国货币发展史上的进步,统一了全国的货币;促进了国内统一市场的发展等角度分析总结。
22.盛宣怀认为铁路电报是关系国家安全大局的事情;电报是最需要优先办理的事物;电报局应由官府垫资,民间商人负责经营。
从1860年开始,伴随着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清政府意识到西方技术领域的先进,在中体西用思想指导下,决定发起学习西方技术,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
盛宣怀的观点符合中国现状,有利于洋务运动走向深入,推动中国近代化历程。对于维护国家统一,领土完整,发展近代工业,刺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抵制外国侵略起着重要作用。但盛宣怀的观点依然基于维护清王朝统治,不能实现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现状的目标。
【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并从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概括出盛宣怀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对其加以论述。根据材料“预谋富强莫先于两大端,即铁路电报”“电报为国防要务,利于用兵调度和联络,非急起图功不可”“可由官府暂时垫资架设电线……商人经理”等信息可概括出盛宣怀认为铁路电报是关系国家安全大局的事情;电报是最需要优先办理的事物;电报局应由官府垫资,民间商人负责经营。对盛宣怀的观点结合第二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等相关史实进行合理的解释。要求,论述成文,史论结合。
(
2
)
(
1
)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高考三轮专项练习2(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