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第九单元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单元测试 2024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二轮复习(含答案解析)

第九单元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单元测试--2024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1.下图为2013—2021年中欧班列开行数统计图,据此可知
A.物流服务网络已覆盖亚欧大陆全境 B.交通发展降低运输成本
C.“一带一路”有利于经济全球化发展 D.中欧关系持续稳定友好
2.1998—2007年,全球货物贸易出口、服务贸易出口年均增速分别达到10.9%、10.8%。2008—2017年,全球货物贸易出口和服务贸易出口年均增速分别下降到1.0%和3.2%。这表明2008年以来经济全球化
A.遭到世界各国的普遍抵制 B.获益最大的是发展中国家
C.由快速发展期转入调整期 D.促进了各国新经济的崛起
3.2011年3月17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决定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并要求有关国家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保护利比亚平民和平民居住区免受武装袭击的威胁。19日晚巴黎峰会上,欧盟及美国等与会各方决定对利比亚进行军事干预;其后,英法美等多国出动战机、巡航导弹对利比亚政府军地面军事目标进行轰炸。10月20日,利比亚前领导人卡扎菲被抓获后因伤重不治身亡。以上材料表明了( )
A.联合国在当今世界的作用越来越弱
B.当今世界并不太平,缓和与动荡并存
C.平等协商,国际合作解决国际争端
D.美国强权政治完全操纵国际政治格局
4.下图标识中,用毛笔绘出的红色华表,代表阿拉伯数字“1”又代表汉字“十”。该标识寓意( )
A.中国融入多边贸易体制的不凡历程 B.中华文化与世界经济发展紧密相连
C.世贸组织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包容性 D.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5.移民社会是当今世界各国的普遍现象,各类移民社会形成的大背景是
A.全球劳动力的无障碍流动 B.各国政府相同的人才政策
C.人才间的矛盾不可调适 D.不可逆转的全球化趋势
6.上世纪90年代新纳粹分子将“1993欧洲无国界”的广告改成“1993欧洲无外来移民”(如下图),后面破墙上写着“不要犹太人”、“不要穆斯林”、“不要北非人”、“不要土耳其人”。该现象反映了
A.主权国家与一体化之间的矛盾 B.欧盟内部各成员国的分歧加大
C.极端民族主义阻碍一体化发展 D.经济区域集团化违背历史潮流
7.有学者认为在全球化过程中带来效应的差异,会影响人们对全球化的心态,进而影响主导思想与战略选择。下图是该学者绘制的“全球化、经济基础与思想谱系的逻辑关系与动态演化图。”
对此图解读正确的是( )
A.主导思想与战略选择决定全球化程度 B.发达国家对全球化持更加开放的态度
C.推进全球化应建立更公正的国际秩序 D.各国共同享有全球化带来的受益福利
8.截至2021年1月12日,美国已累计确诊新冠肺炎患者23143197例,确诊数位居全球第一;疫情已造成几百万美国工人失业;股市自2020年以来第四次熔断;十艘在役航母中有四艘爆发了疫情;特朗普在外交上强调美国优先原则,令欧盟、日本、韩国等美系盟友大失所望。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疫情最终使美国一蹶不振 B.世纪之交多极化格局最终形成
C.疫情彻底颠覆美国的霸权 D.美国全球战略威慑力遭到削弱
9.从1990年到1996年,西方跨国公司占有拉美地区57.3%的市场销售额。在俄罗斯,实际价值超过1万亿美元的企业,被西方以72亿美元的价格买走。1998年,在亚洲金融危机中被殃及的国家和地区资产缩水一半以上,有7000多亿美元流入美国。这说明
A.发达国家是世界性金融危机频繁爆发的元凶
B.金融危机是导致南北贫富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
C.发展中国家应该在全球化竞争中寻找更好机遇
D.经济全球化导致世界各国发展不平衡明显加剧
10.在国际舞台上,新兴大国正在演化为一种强大的经济和政治的综合力量,冲击着几个世纪以来统治世界的“西方中心主义”,逐步形成“多个发展中心”。这表明( )
A.国际新秩序已经建立 B.霸权主义退出历史舞台
C.多极化趋势不断发展 D.新兴大国成为世界主导
11.英国脱欧后,欧盟领导层产生分歧,反对加强欧盟权力的理事会主席曾称:“若沉溺于即刻和全面一体化的主张,我们就会忽略普通民众的立场—欧洲公民们并不持有与我们相同的欧洲激情。”这表明欧洲一体化进程
A.加强了民众的认同 B.最终走向终结
C.取决于民众的态度 D.进程曲折复杂
12.21世纪前后,中国的外交政策体现为“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进入“开拓创新,主动塑造、积极引领”的新时期。这一变化说明中国外交( )
A.在政策上发生了剧变 B.抛弃结盟的政治实践
C.重视新型的区域合作 D.具有与时俱进的特征
13.关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
A.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B.相互促进,相互制约
C.相互矛盾,相互对立
D.区域经济集团对经济全球化有促进和阻碍的双重作用
14.下表反映了发展中国家、世界的经济和货物贸易进出口增长率(%)的变化情况。可推知
A.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贸易中占据优势 B.发达国家的工业产业衰落
C.发展中国家原有经济基础薄弱 D.发展中国家发展急躁冒进
15.学者陈江生指出,近年来“以信息革命为先导,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奏响了世界互联互通的新乐曲,各种新技术、新制度把世界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全球利益共享和责任共担进一步深化”。对此的合理解释是,当今世界( )
A.经济全球化向后的阻力受到遏制 B.经济全球化向前的动力不断发展
C.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D.科技进步推动全球合作共赢
16.华盛顿邮报称冷战结束后,美国输出的电影、音乐、电脑软件等流行文化产品,是长久以来人们为实现全球统一而做出的一连串努力中最近的一次行动。它接替了罗马帝国和基督教徒推行的拉丁语以及马克思列宁主义”。这反映出
A.全球化的政治意图被刻意的淡化 B.经济全球化促使世界文化高度统一
C.对外文化输出最大受益者是美国 D.对外文化贸易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
二、材料分析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欧洲原本没有棉纺织业。17世纪下半叶,欧洲从印度进口原料进行仿制,至18世纪,欧洲本土大量生产出棉纺织产品,使用棉纺织产品逐步成为欧洲人的消费习惯。印花工艺是欧洲棉纺织业发展的创新。这种工艺是在吸收亚洲棉纺技术、美洲染料基础上的创新,也是得益于欧洲自然科学的发展,以及政府对特权、专利和版权的保护。1792 年至 1815 年间,欧洲大陆经历着巨大的政治动乱和经济动荡,造成法国等欧洲大陆国家棉纺织业发展缓慢,而在同一时期,英国的棉纺织业却飞速发展、不断出现技术革新。
——摘编自(意)乔吉奥·列略《棉的全球史》
材料二 20世纪上半期,流行了数十年的S型服装逐渐消退,紧身胸衣得到改良,女性服饰向自由的现代形态转变。30年代的服装以深色调和简单的款式为主,40年代为了节约材料和资源,服装设计受到严格限制,女性开始穿战时服装,男性开始穿制服。二战后,女性服饰更加随意、自由,年轻一代喜欢奇装异服,超短裙和牛仔装广泛流行。80、90年代服装设计更加多元化、国际化,中性服饰成为风潮。
——摘编自李当岐《西洋服装史》等
材料三 随着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快速崛起而传统发达国家经济体相对衰落,当前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以及既有的全球经济治理制度安排已难以适应这一结构性转变,改革在所难免。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政府提出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向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摘编自左凤荣等《世界百年大变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7—19世纪初欧洲棉纺织业发展进程的特点,并分析英国棉纺织业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20世纪30-40年代引起欧洲国家服装样式发生变化的重大事件,并分析二战后欧洲服饰更加多元化、国际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归纳中国政府提出全球治理观的背景,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措施。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下面是美国黄金外汇储备比重变化表。(单位:%)
年代 1937年 1950年 1960年 1971年 1972年
资本主义世界 100 100 100 100 100
美国 46.4 48.5 31.2 9.7 7.6
﹣﹣据《世界当代史资料所选辑》
材料二:在这10年中,全球各国外汇储备中欧元占的比例由18%升至27%,同期美元比例则由71.2%跌至62.5%,而单论市场流通纸币的发行量,欧元在2006年也已超越了美元。
﹣﹣《欧元10岁:“危机?”再出发》
材料三:金砖银行的成立将推动现有不合理国际金融体系和秩序的变革。……金砖银行和货币储备库的建立正是金砖国家摆脱布雷顿森林体系、提升全球经济治理权的正确选择。
﹣﹣林跃勤《金砖银行:重构国际金融新秩序》
(注:2014年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同意以相同的出资比例成立一家旨在向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项目提供贷款的银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黄金储备有什么变化,并指出其反映的本质问题和导致这种变化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际金融领域发生的变化。简要阐述这些变化产生的影响。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经济全球化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各国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形成“全球多边市场”“全球统一市场”;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建立规范经济行为和经济运行的“多边的、统一的全球规则”。经济全球化涵盖了贸易自由化、生产国际化和金融全球化三方面的内容,三者相互依存、互为发展。贸易自由化和生产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贸易自由化的最终目标是使各国贸易中的关税降至零,这意味着跨国公司的产品和零部件可以在成本最低的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生产,将国际分工推向极致,这就为生产国际化创造了条件。金融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核心;金融全球化推动了生产国际化和全球贸易商品技术的交流,促使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动和配置更趋合理。
——摘编自吴念鲁、杨海平《全球化与反全球化思辨》
材料二 过去中国人一直认为全球化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许多人乐观地强调了机遇的一面。现在看来,中国从全球化中获得机遇确实不假。在过去的20多年里,中国确实是全球经济的受益者,但随着全面进入全球经济,中国面对的挑战超过机遇,这主要是由全球经济的本质决定的。过去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正确来说是国际经济)的深度与广度毕竟有限,“尝到”的主要是“甜头”,但现在与今后不可能继续如此,因为中国与全球经济的关系已经变得复杂起来,与机遇相比,挑战更大,与“甜头”相比,“苦涩”不可能不出现。
——摘编自庞中英《中国与全球经济——写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际》
(1)根据材料一,概括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后,其加速发展的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今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中受到挑战的原因。
三、论述题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分别从第一组和第二组中各挑选两个历史事件,自命一个主题,利用相关历史事件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主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将历史事件列于主题之下,且阐述时必须涉及)
参考答案:
1.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2013—2021年中国和欧洲。2013—2021年中欧班列开行数快速增长。中欧班列不仅促进了中国与欧洲的货物贸易,也促进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中欧班列推动沿线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有利于经济全球化发展,C项正确;仅从中欧班列开行数不能看出物流服务网络的空间范围,排除A项;仅从中欧班列开行数不能看出运输成本情况,排除B项;仅凭中欧班列开行数增长不能断定中欧关系持续友好,排除D项。故选C项。
2.C
【详解】材料核心信息两方面,一是2007年前后全球货物贸易出口,服务贸易出口比较,二是2008年后服务贸易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地位提升,答案要完整涵盖这两方面信息,这是经济全球化调整的表现,故答案为C项;A项本身错误,经济全球化是历史趋势;B项错在经济全球化规则是发达国家制定的,他们也是最大获益方;D项错在材料本身无法体现新经济兴起。
3.B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决定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巴黎峰会上,欧盟及美国等与会各方决定对利比亚进行军事干预;其后,英法美等多国出动战机、巡航导弹对利比亚政府军地面军事目标进行轰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当今世界并不太平,缓和与动荡并存,因此选B。ACD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
考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特点
4.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当代中国。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图片左侧用毛笔绘出的红色华表,代表阿拉伯数字“1”,又代表汉字“十”,蕴含“中国”之意;毛笔绘出的圆圈代表阿拉伯数字“0”,蕴含“世界”之意;圆圈中毛笔绘出的六条彩带为WTO标识,代表WTO;华表与地球共同构成“10”,再与WTO标识一起构成中国加入WTO十周年之意,表现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年的不凡历程,A项正确;“中华文化与世界经济发展紧密相连”表达过于笼统,没有体现出标识的主题,排除B项;“世贸组织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包容性”仅涉及世贸组织的特点,不符合主旨,排除C项;“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仅涉及中国的角度,不能完整概括标识内涵,排除D项。故选A项。
5.D
【详解】依据材料“移民社会是当今世界各国的普遍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济的全球化使得人才、技术、资本等在全球范围内流动,D项正确;“无障碍”表述错误,排除A项;各国政府的人才政策是不一样的,排除B项;“不可调适”表述绝对,排除C项。故选D项。
6.C
【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欧盟的扩大,欧盟的经济实力进一步加强。然而在政治上,各种法西斯组织异常猖獗,针对外国移民的暴力活动时有发生。由漫画中“不要犹太人”“不要穆斯林人”“不要北非人”“不要土耳其人”可知,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种族主义、极端民族主义对于欧洲一体化的深入发展起着阻碍作用,C项正确;“主权国家与一体化之间的矛盾”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材料没体现欧盟各国分歧日益扩大,排除B项;经济区域集团化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排除D项。故选C项。
7.C
【详解】根据题干所给“全球化、经济基础与思想谱系的逻辑关系与动态演化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全球化与社会经济基础和战略思想选择之间,当全球化给参与者带来经济增长和福利改进时,参与者会对全球化持更加开放的态度,从而在思想和战略上会更加积极融入全球化,当全球化引发参与者内部社会分化严重,参与者会对全球化持更加保守的态度,从而阻碍全球化的推进,因此要推进全球化应该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秩序,让更多参与者从中获利,C项正确;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决定全球化程度的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而非主导思想与战略选择,排除A项;题干所给材料信息不涉及发达国家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全球化的福利并非各国共同享有,排除D项。故选C项。
8.D
【详解】新冠肺炎患者确诊数位居全球第一,特朗普在外交上强调美国优先原则,这些情况令欧盟、日本、韩国等美系盟友大失所望,美国全球战略威慑力遭到削弱,故选D;A、C两项材料无法体现,排除;多极化格局是一种趋势,“最终形成”表述错误,排除B。
【点睛】
9.D
【详解】材料反映了西方发达国家在拉美地区市场销售额占据优势,而且以低价购买俄罗斯产业,同时在亚洲金融危机中美国获益,而被殃及的国家和地区利益受损,说明经济全球化导致世界各国发展不平衡明显加剧,D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不能说明发达国家是世界性金融危机频繁爆发的元凶,排除A;南北贫富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是不平等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导致,而不是金融危机,排除B;材料反映了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竞争中面临挑战,排除C。
10.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内容,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现代的世界。根据材料“冲击着几个世纪以来统治世界的‘西方中心主义’,逐步形成‘多个发展中心’”指的是世界格局向两个以上的实力相当国家或国家集团组成力量中心转化的趋势,即多极化的发展趋势,C项正确;国际新秩序正在建立中,排除A项;当今世界仍然存在着霸权主义,霸权主义退出历史舞台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新兴大国尚未成为世界主导,排除D项。故选C项。
11.D
【详解】由材料“欧盟领导层产生分歧”可知,欧洲一体化遭受了挫折,故选D;根据“我们就会忽略普通民众的立场——欧洲公民们并不持有与我们相同的欧洲激情”可知民众并不认同,故A错误;挫折不等于终结,故B错误;C错在“取决于”,排除C。
12.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结论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外交政策由原来的“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到“开拓创新,主动塑造、积极引领”的新时期。据所学知识可知,其原因是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世界处于大变革大调整之中,而中国也依据这些变革和调整,改变了中国的外交政策,所以中国的外交具有与时俱进的特征,D项正确;中国的外交在政策上有所调整,但是并没有发生剧变,一些基本原则没有发生变化,例如,中国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排除A项;中国一直以来都坚持不结盟的原则,这种转变更是与结盟与否没关系,排除B项;题干强调的是由原来的“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到“开拓创新,主动塑造、积极引领”的新时期的这种变化,而这种变化没有显现出重视新的区域合作的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
13.C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发展中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而非相互矛盾,相互对立,C项符合题意,选择C项;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集团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既有区别,又有联系,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在发展中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区域经济集团对经济全球化有促进作用,同时对经济全球化也起阻碍的作用,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
14.C
【详解】1990—2000年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货物贸易进出口增长率超过世界,但是2001年发展中国家的货物进口量、货物出口额、货物进口额的增长率变为负值,说明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薄弱,受全球经济形势影响明显,C项正确;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贸易中占据优势与现实和史实不符,A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发达国家的工业产业衰落,B项错误;发展中国家发展急躁冒进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
15.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句,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空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当代世界。根据材料可以看出,各种新技术、新制度把世界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全球利益共享和责任共担进一步深化,说明科技进步推动全球合作共赢,D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提到经济全球化向后的阻力受到遏制,反而强调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促进了世界互联互通,排除A项;材料中提到的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奏响了世界互联互通的新乐曲,并没有涉及经济全球化向前的动力不断发展,排除B项;虽然当今时代确实和平与发展是主题,但材料中主要强调的是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世界互联互通,与选项C的内容关系不大,排除C项。故选D项。
16.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冷战结束后,美国长期输出电影等流行文化产品,促进了世界文明融合的同时,打击了社会主义,以美国的价值观挑战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说明对外文化贸易对当今世界有着重大影响,D项正确;全球化的政治意图被刻意的淡化与美国努力接替“马克思列宁主义”不符,A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经济全球化促使世界文化达到了“高度统一”,B项错误;材料并未说明美国是对外文化输出的“最大”受益者,C项错误。
17.(1)特点:从无到有(从进口仿制到本土化大量生产);注重技术创新;发展不平衡。背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近代科学的兴起;法国大革命的爆发;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
(2)重大事件:大萧条。原因:战后经济恢复;第三次科技革命影响;经济全球化。
(3)背景: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潮流,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联系日益密切;既有的全球治理体系的弊端;中国改革开放,综合国力增强;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
措施:2013年中国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2014年中国设立丝路基金,对“一带一路”建设给以资金支持;2015年中国倡议设立亚投行,中国正以自己的发展惠及世界。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7-19世纪初的欧洲。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一“欧洲原本没有棉纺织业。17世纪下半叶,欧洲从印度进口原料进行仿制,至18世纪,欧洲本土大量生产出棉纺织产品,使用棉纺织产品逐步成为欧洲人的消费习惯。”可得出:从无到有(从进口仿制到本土化大量生产);根据材料一“印花工艺是欧洲棉纺织业发展的创新。”可得出:注重技术创新;根据材料一“1792 年至 1815 年间,欧洲大陆经历着巨大的政治动乱和经济动荡,造成法国等欧洲大陆国家棉纺织业发展缓慢,而在同一时期,英国的棉纺织业却飞速发展、不断出现技术革新。”可得出:发展不平衡。第二小问背景,根据所学,联系时代背景17-19世纪初,可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角度概括。如欧洲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近代科学的兴起;法国大革命的爆发;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
(2)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20世纪30-40年代的欧洲。第一小问重大事件,根据所学可知,1929-1933年发生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大萧条,严重影响了人们消费观,服装样式发生变化。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所学可知,从经济角度回答,二战后经济恢复;第三次科技革命影响;经济全球化。
(3)本题是背景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中国。第一小问背景,根据材料三“当前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以及既有的全球经济治理制度安排已难以适应这一结构性转变”可知,既有的全球治理体系的弊端;根据所学知识从时代潮流、中国的地位等方面可归纳: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潮流,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联系日益密切;中国改革开放,综合国力增强;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第二小问措施,根据所学可知,中国政府2013年中国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2014年中国设立丝路基金,对“一带一路”建设给以资金支持;2015年中国倡议设立亚投行,中国正以自己的发展惠及世界。
18.(1)变化:美国黄金储备急剧减少。
实质: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瓦解。
变化因素:滞胀危机的影响;日本与西欧崛起,冲击了美国经济霸主地位。
(2)变化:美国霸主地位受到冲击;新兴经济力量的崛起;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金融体系。
影响:世界经济多极化发展;有利于公正合理金融秩序的建立。
【详解】(1)变化:通过材料中表格“1950年48.5%”“1972年7.6%”可以看出,美国黄金储备在资本主义世界比重急剧减少。本质:通过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变化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可从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多极化发展的角度回答。
(2)变化:通过材料“欧元超过了美元”可以概括得出欧盟实力大大增强,美国实力相对下降;通过材料“金砖银行和货币储备库的建立正是金砖国家摆脱布雷顿森林体系、提升全球经济治理权的正确选择”可以概括得出第三世界国家不断崛起,冲击布雷顿森林体系。根据“金砖银行的成立将推动现有不合理国际金融体系和秩序的变革”得出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金融体系。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从世界经济多极化发展、有利于公正合理金融秩序的建立等角度回答。
19.(1)表现: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出现了贸易自由化,生产全球化,资本国际化的趋势。
条件:市场经济制度的广泛建立;新科技革命的发展;跨国公司的普遍建立;国际金融的发展;两极格局的瓦解。
(2)原因:西方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占据主导地位和经济优势;国家、地区之间竞争加强;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敌视和怀疑;不合理的政治经济秩序的影响。
【详解】(1)表现:根据“在世界范围内各国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得出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根据“贸易自由化、生产国际化和金融全球化”得出出现了贸易自由化,生产全球化,资本国际化的趋势。条件:根据所学经济全球化的原因,可从市场经济制度的广泛建立,新科技革命的发展,跨国公司的普遍建立,国际金融的发展,两极格局的瓦解等角度分析总结。
(2)原因:根据“全球经济的本质决定的”得出西方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占据主导地位和经济优势;根据所学,还可从国家、地区之间竞争加强,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敌视和怀疑,不合理的政治经济秩序的影响等方面分析解答。
20.示例:
关键词:1871年德意志统一、1919年《凡尔赛和约》、1940年法国沦陷1951年《巴黎条约》。
主题:近现代法德两国由敌对斗争走向团结合作。
阐述:1870年,在德意志统一的关键战役一普法战争中,法国遭到惨败,被迫割地赔款,这加深了法德的仇怨。一战中德国惨败,1919年《凡尔赛和约》的签订,法国严格限制德国,引发了德国的复仇情绪。二战爆发后,德国在1940年攻陷法国,法国开始了光复运动。二战结束后,法德两国领导人认识到只有合作才有助于双方乃至欧洲的稳定与发展。1951年,《巴黎条约》的签署推动了法国和联邦德国的和解,这为欧洲一体化奠定了政治基础。
【详解】本题为开放性题目,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首先要认真阅读材料信息﹔然后从材料中挑选出关键词,再结合世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近现代法德两国的关系”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再次,结合所学知识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关键词”依据材料,选出自己论述所需要的关键词“1871年德意志统一、1919年《凡尔赛和约》、1940年法国沦陷1951年《巴黎条约》”;“论题”,依据材料说明与所学知识可以看出,“近现代法德两国由敌对斗争走向团结合作”。“阐述”,可结合近代史上的普法战争、巴黎和会、二战法国沦陷、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立等相关史实内容加以分析论证。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第九单元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单元测试 2024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二轮复习(含答案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