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学业水平诊断高二历史
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I卷的答案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第Ⅱ卷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第I卷(选择题4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西周将被征服的方国和族群在政治上卷入周的管理体系中,使得原先以血缘为族群壁垒的状态被打破。在统一的王权政治下,各非周族群的“小我”力量逐步弱化。这说明西周时期( )
A. 通过分封制推动了政治认同 B. 突破了宗法血缘关系的束缚
C. 运用礼乐文化加速民族交融 D. 实现了国家权力的高度集中
2. 春秋末年,设立在国都的“国学”和诸侯封地的“乡学”难以为继,使得世守专职的宫廷文化官员纷纷出走。边鄙之地的文化繁荣起来,身为夷人的郯子到鲁国大讲礼乐,使鲁人自愧不如。这些现象说明当时( )
A. 宗法秩序土崩瓦解 B. 学术下移局面出现
C 地方官学开始设立 D. 礼乐文明日渐式微
3. 荀子主张隆礼重教,以礼教为主;但也吸收法家思想,主张礼、法并重。“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可以说是其学说的基本纲领。荀子的政治思想学说( )
A. 完全继承了儒家思想 B. 丧失了儒家基本立场
C. 适应了历史发展趋势 D. 趋同于法家理论取向
4. 公元前219年开始,秦始皇先后平定了东瓯、南越和闽越,设闽中、桂林、南海等郡,并谪迁一部分人到南越;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河套地区置九原郡,并向此地大规模移民。这些举措( )
A. 主要得益于交通工具的改进 B. 为秦统一六国奠定基础
C. 旨在推动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D. 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
5. 汉武帝初期,十三部刺史为丞相属吏,由"司直(丞相下属官员)督刺史",而到汉武帝晚期,刺史则改由御史大夫统领,由御史中丞“督部刺史”。这一变化( )
A. 提高了刺史的政治地位 B. 折射出中枢权力的调整
C. 加强了对地方监察力度 D. 旨在规范监察部门职权
6. 东晋南北朝时期,间或举行的考试科目为秀才和孝廉两科。秀才主要考对策,有时兼及经文;孝廉则主要考查儒经。南朝梁武帝在各州郡县又设“州望”“郡宗”“乡豪”专司搜荐人才。这反映出当时( )
A. 九品中正制名存实亡 B. 人才选拔出现集权趋势
C. 门阀士族影响力削弱 D. 考试选官开始受到重视
7. 两税法推行后,有人评论:“每州各取大历中一年科率钱谷数最多者,便为两税定额,此乃采非法之权令以为经制,总无名之暴赋以立恒规。”该评论主要想表达( )
A. 扩大收税对象增加财政收入 B. 制度缺陷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C. 改革收税标准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D. 分夏秋两次征税简化了税收名目
8. 如图是辽朝中央北面官运作机制图。金庸创作的《天龙八部》写道:“(皇帝)笑道:‘……封萧峰为楚王,官居南院大王……’……转头向左军将军耶律莫哥道:‘我任你为南院枢密使,佐辅萧大王,勾当军国重事。’”这一描述( )
A. 肯定辽“蕃汉分治” B. 阐释了少数民族政权的基层治理
C. 真实地再现辽朝史 D. 对辽国官制的认识并不完全准确
9. 有学者研究,朱熹在《尧典》注中讨论了当时天文学的岁差、置闰法等概念,在《舜典》注中讨论了早期的浑天说、浑天仪的结构,还对地质学化石、宇宙起源、大地自转、日食与月食等问题都有见解阐述。于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体现其客观唯心主义倾向 B. 已摒弃天命的绝对权威
C. 生成了“为往圣继绝学”的口号 D. 植根于“格物致知”的精神
10. 茶马古道是中国古代用川、滇茶叶交易西藏马匹、药材的一条商贸之路。宋代在成都、秦州(今甘肃天水)各置榷场和买马司;元代在茶马古道沿线推行“土官治土民”的土司制度,把以“茶马互市”为主的交通线路定为正式驿路,并设置驿站。据此可知,茶马交易( )
A. 政府发挥主导与管理作用 B. 强化对边疆地区的垂直管理
C. 对重农抑商政策产生冲击 D. 促进了中原与边疆经济交流
11. 亚历山大里亚是希腊化时代托勒密埃及兴起的一座城市,整个城市由雅典请来的希腊建筑师设计,修建了图书馆、希腊神庙、竞技场、体育场等设施。亚历山大里亚的兴起( )
A. 开创了古代埃及早期的城市文明 B. 把希腊城邦政治移植到了埃及
C. 打断了古代埃及文明的历史进程 D. 扩大了希腊文化在北非的影响
12. 文艺复兴前期的博物馆,常被权力阶级作为“珍宝柜”以满足其收藏需要,其后渐被动地成了权力阶级“控制自然”“说服”民众的工具。法国大革命后,博物馆从专制权力的象征变成一种教育公民,从而服务于国家利益的工具。这一历程表明( )
A. 博物馆的发展需要国家的支持 B. 博物馆的职能范围不断扩大
C. 博物馆是公众教育最佳场所 D. 博物馆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
13. 拿破仑对外战争过程中,被拿破仑“冒犯”的人民先是因“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而觉醒并充满热情,然后又在其导师背叛自己的原则时转而反对其导师。由此可知,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
A. 捍卫了法国大革命成果 B. 埋葬了欧洲封建制度
C. 重构了欧洲的政治文化 D. 推动了殖民体系的瓦解
14. 1950年,印度宣布独立时把英语和印地语共同作为官方语言。后来印度国内曾有过废除英语官方地位的意见,但因为印地语在印度国内的接受程度始终不高,如果把英语废除,印度会面临国内真正没有通用语的局面。这一现象反映出印度( )
A. 在二战后民族意识高涨 B. 被英国殖民扩张改变了族群结构
C. 民族文化认同的迫切性 D. 由受过英式教育的上层精英统治
15.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西方殖民者极力宣扬白人种族优越论。战争爆发后,非洲籍士兵在战场上目睹白人士兵也会中弹负伤、奄奄一息甚至死亡,枪弹打在白人身上和打在黑人身上,效果是同样的。经过四年追杀白人敌军的经历后,非洲人再也不把白人当作神看待了。这一认识的变化有利于( )
A. 加速二战胜利进程 B. 推动殖民体系走向崩溃
C. 冲击欧洲的霸权地位 D. 促进殖民地的民族觉醒
第Ⅱ卷(非选择题55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16题14分,17题14分,18题13分,19题14分,共55分。
16. 公元前81年,汉昭帝(汉武帝之子)在位时,霍光组织召开讨论国家现行政策的辩论大会,史称“盐铁之议”。一方是御史大夫桑弘羊为首的政府官员,另一方是朝廷从全国各地召集“贤良文学”之士(有德之士和儒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桑弘羊方 贤良文学方
匈奴背叛不臣,数为寇暴于边鄙,备之则劳中国之士,不备则侵盗不止。先帝哀边人之久患……边用度不足,故兴盐、铁,设酒榷,置均输,蕃货长财,以佐助边费。……是以县官(朝廷)用饶足,民不困乏,本末并利,上下俱足。此筹计之所致,非独耕桑农业也。 窃闻治人之道,防淫佚之原,广道德之端,抑末利而开仁义,毋示以利,然后教化可兴,而风俗可移也。今郡国有盐、铁、酒榷,均输,与民争利。散敦厚之朴,成贪鄙之化。是以百姓就本者寡,趋末者众。……愿罢盐、铁、酒榷、均输,所以进本退末,广利农业,便也。
——据(西汉)桓宽《盐铁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汉代“盐铁之议”的认识。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代是封建社会体育文化的发展高峰,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体育活动都处处可见。从体育项目看,唐代不仅传承了蹴鞠、缘竿、马术、摔跤(相扑)、棋类、武艺……而且还出现了马球、象棋等新的体育项目。据文献记载,太宗皇帝是引进马球的重要人物之一。在民俗体育方面,如秋千、斗鸡、踏春、赛龙舟也在城乡蓬勃开展,其中有些项目来自西域,也有些项目远播朝鲜、日本、东亚、西亚,甚至欧洲,出现了以唐朝为文化中心的传播流。
——据王俊齐《唐代体育文化史》
材料二 唐代体育受到历代统治者的重视。在金城公主入藏和亲的欢送庆典上,唐中宗令皇宫马球队与吐蕃使者进行马球比赛;开元25年,唐玄宗根据朝鲜半岛新罗国的体育爱好,派围棋高手随吊唁使团吊唁新罗国王的去世,增强了中新两国的友谊。……《温汤御球赋》记载了唐玄宗组织将士开展马球表演一事,认为马球训练“可以震叠戎狄,康宁宇县(天下)”……在诗歌创作中,许多诗人把体育作为创作内容。韦应物在诗中描写了军中开展蹴鞠活动的情景,“遥闻击鼓声,蹴鞠军中乐”。
——摘编自胡洪波《体育在大唐盛世中的历史意义之考辩》
唐代体育在交流与融合中不断发展。依据材料一 、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理解。
18. 婚姻观念的变化可以折射出社会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唐代世人以能与士族大姓通婚为荣。《新唐书》记载,唐文宗想把真源公主、临真公主嫁给当时的北方大姓士族,却遭到拒绝,唐文宗对宰相说:“民间修婚姻,不计官品而尚阀阅,我家二百年天子,顾不及崔、卢耶(崔、卢:唐代北方门阀士族)?”……宋代,金榜题名的新科进士成为士大夫们择婿的最佳人选。“女必得佳士而归之”,富商庸俗与厚藏者嫁女,亦于“榜下捉婿”,厚捉钱以饵士人,使之俯就,一婿之千余缗。……“将娶妇,先问资装之厚薄;将嫁女,先问聘财之多少”的社会风气渗透到宋代社会各个阶层,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薛居正子薛惟吉之簇妇(即寡妇)柴氏,将携资再嫁。士大夫向敏中、张齐贤都争着求取。
——据隆萍萍《唐宋婚姻的承继与演变》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宋代婚姻观”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麦克法兰认为英国工业革命的起源,与茶叶有莫大的关系。人口膨胀,聚集居住,更容易引发各种传播性的疾病,但英国从18世纪中叶开始,许多疾病开始减少或消失,人口死亡率下降,这都归功于英国人的饮茶习惯。另外,饮茶避免了大量谷物被拿去酿酒的风险。……在18世纪20年代英国人广泛饮茶之后的一个多世纪里,英国的殖民地不仅囊括了澳大利亚、加拿大,还拥有了非洲的很多地方及南美洲、印度等地。……英国东印度公司通过垄断中国的茶叶生意,从1760年到1774年,从中国输出了价值近300万两白银的茶叶,每年创造的利润达到150多万英镑。
当英国人打着自由贸易的旗帜,力图撕开中国市场时,他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尴尬……中国不需要外国的物资,但英国人却要中国的茶叶……鸦片、银子与茶叶三者的关系,即魏源所谓:“中国以茶叶、湖丝驭外夷,而外夷以鸦片耗中国,此皆自古未有,而本朝独有之。”……茶、银、鸦片的循环,最终引发了1840年鸦片战争。
——摘编自周重林、太俊林《茶叶战争》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茶叶贸易影响下的中国和英国的角度,提出观点,并加以说明。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学业水平诊断高二历史
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I卷的答案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第Ⅱ卷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第I卷(选择题4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西周将被征服的方国和族群在政治上卷入周的管理体系中,使得原先以血缘为族群壁垒的状态被打破。在统一的王权政治下,各非周族群的“小我”力量逐步弱化。这说明西周时期( )
A. 通过分封制推动了政治认同 B. 突破了宗法血缘关系的束缚
C. 运用礼乐文化加速民族交融 D. 实现了国家权力的高度集中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时期(中国)。据材料可知,被征服的方国和族群也被纳入西周分封制度下,而且其“小我”力量逐步弱化,说明他们认同了周王的统治,A项正确;据材料“使得原先以血缘为族群壁垒的状态被打破”,而不是突破了束缚,B项表述有误,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分封制度,没有礼乐制度,排除C项;西周权力尚未高度集中,D项史实错误,排除D项。故选A项。
2. 春秋末年,设立在国都的“国学”和诸侯封地的“乡学”难以为继,使得世守专职的宫廷文化官员纷纷出走。边鄙之地的文化繁荣起来,身为夷人的郯子到鲁国大讲礼乐,使鲁人自愧不如。这些现象说明当时( )
A. 宗法秩序土崩瓦解 B. 学术下移局面出现
C. 地方官学开始设立 D. 礼乐文明日渐式微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春秋末年(中国)。据材料“使得世守专职的宫廷文化官员纷纷出走。边鄙之地的文化繁荣起来”,可以看出春秋大变革的背景下,宫廷文化官员出走,边鄙之地的文化繁荣起来,说明学术下移现象的出现,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学术下移,无法得出宗法秩序的状况,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地方官学难以为继,排除C项;仅从材料,无法得出礼乐文明的状况,排除D项。故选B项。
3. 荀子主张隆礼重教,以礼教为主;但也吸收法家思想,主张礼、法并重。“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可以说是其学说的基本纲领。荀子的政治思想学说( )
A. 完全继承了儒家思想 B. 丧失了儒家基本立场
C. 适应了历史发展趋势 D. 趋同于法家理论取向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荀子的思想主张隆礼重教,以礼教为主;但也吸收法家思想,主张礼、法并重。这是儒家思想适应社会历史发展的需要,吸收了部分法家思想,C项正确;荀子继承并发展了儒家思想,吸收了法家思想,并非完全继承,排除A项;丧失了儒家基本立场说法错误,排除B项;荀子思想本质上还是儒家,不能说趋同于法家,二者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排除D项。故选C项。
4. 公元前219年开始,秦始皇先后平定了东瓯、南越和闽越,设闽中、桂林、南海等郡,并谪迁一部分人到南越;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在河套地区置九原郡,并向此地大规模移民。这些举措( )
A. 主要得益于交通工具的改进 B. 为秦统一六国奠定基础
C. 旨在推动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D. 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原因题、目的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根据材料“公元前219年开始,秦始皇先后平定了东瓯、南越和闽越,设闽中、桂林、南海等郡,并谪迁一部分人到南越;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在河套地区置九原郡,并向此地大规模移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兼并六国后,先后征服百越、平定珠江流域、收复河套平原,建立中央政权对相关地区的管理等,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D项正确;秦朝设置边疆郡县主要得益于秦朝的政治与军事势力,不是交通工具的改进,排除A项;秦统一六国,完成国家统一在公元前221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秦朝设置边疆郡县主要目的在巩固国家统一,不是推动南北经济文化交流,排除C项。故选D项。
5. 汉武帝初期,十三部刺史为丞相属吏,由"司直(丞相下属官员)督刺史",而到汉武帝晚期,刺史则改由御史大夫统领,由御史中丞“督部刺史”。这一变化( )
A. 提高了刺史的政治地位 B. 折射出中枢权力的调整
C. 加强了对地方监察力度 D. 旨在规范监察部门职权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汉代刺史制度,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材料反映了汉武帝时期刺史由丞相统领改为由御史大夫统领,说明丞相失去了监察职权,反映了中枢权力的调整,B项正确;材料中刺史隶属关系的变化,无法说明其政治地位的提高,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刺史对地方监察力度的加强,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监察部门职权的变化,无法说明是规范职权,排除D项。故选B项。
6. 东晋南北朝时期,间或举行考试科目为秀才和孝廉两科。秀才主要考对策,有时兼及经文;孝廉则主要考查儒经。南朝梁武帝在各州郡县又设“州望”“郡宗”“乡豪”专司搜荐人才。这反映出当时( )
A. 九品中正制名存实亡 B. 人才选拔出现集权趋势
C. 门阀士族影响力削弱 D. 考试选官开始受到重视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材料可知,东晋南北朝时期,考试选官制度间或举行,同时南朝梁武帝又派人在地方直接搜罗人才,这是希望将选官权力收归中央所有,B项正确;九品中正制在当时依然存在,这些制度只是一种发展趋势和补充,排除A项;当时门阀士族影响力依然较大,排除C项;材料信息不能表明当时考试选官开始受到重视,排除D项。故选B项。
7. 两税法推行后,有人评论:“每州各取大历中一年科率钱谷数最多者,便为两税定额,此乃采非法之权令以为经制,总无名之暴赋以立恒规。”该评论主要想表达( )
A. 扩大收税对象增加财政收入 B. 制度缺陷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C. 改革收税标准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D. 分夏秋两次征税简化了税收名目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有人评论两税法选取各州科率钱谷数最多一年的额数,作为两税定额,加重了人民的负担,B项正确;材料中看不出扩大收税对象,排除A项;材料只涉及税收标准改变,但无法得出有利于农业发展,排除C项;材料主要强调制度缺陷加重了人民的负担,而不是分夏秋两次征税简化了税收名目,排除D项。故选B项。
8. 如图是辽朝中央北面官运作机制图。金庸创作的《天龙八部》写道:“(皇帝)笑道:‘……封萧峰为楚王,官居南院大王……’……转头向左军将军耶律莫哥道:‘我任你为南院枢密使,佐辅萧大王,勾当军国重事。’”这一描述( )
A. 肯定辽“蕃汉分治” B. 阐释了少数民族政权的基层治理
C. 真实地再现辽朝史 D. 对辽国官制的认识并不完全准确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辽朝中国。辽朝中央北面官运作机制图表明,在辽朝中央机构北面官体系中,南大王院受南枢密院管理,而小说《天龙八部》却让南院枢密使辅佐南大王院的楚王萧峰,这显然是小说对辽国官制的认识并不完全准确,D项正确;材料仅阐释了辽北面官的情况,并未涉及南面官,不能体现对辽“蕃汉分治”的态度,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基层治理的信息,排除B项;小说并非真实地再现辽朝历史的信息,而是对辽朝官制有一定误读,排除C项。故选D项。
9. 有学者研究,朱熹在《尧典》注中讨论了当时天文学岁差、置闰法等概念,在《舜典》注中讨论了早期的浑天说、浑天仪的结构,还对地质学化石、宇宙起源、大地自转、日食与月食等问题都有见解阐述。于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体现其客观唯心主义倾向 B. 已摒弃天命的绝对权威
C. 生成了“为往圣继绝学”的口号 D. 植根于“格物致知”的精神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朱熹在《尧典》注中讨论了当时天文学的岁差、置闰法等概念,在《舜典》注中讨论了早期的浑天说、浑天仪的结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朱熹对天文学的岁差、置闰法、浑田说、浑天仪的结构等都有研究,并针对许多自然科学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这说明他践行了“格物致知”的理念,深刻探究万物本原,试图得到其中的“理”,D项正确;根据材料无法得出朱熹的思想具有客观唯心主义倾向,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朱熹的思想并未摒弃天命的绝对权威,排除B项;“为往圣继绝学”是横渠四句中的内容,是北宋大家张载的名言,不是朱熹的主张,排除C项。故选D项。
10. 茶马古道是中国古代用川、滇茶叶交易西藏马匹、药材的一条商贸之路。宋代在成都、秦州(今甘肃天水)各置榷场和买马司;元代在茶马古道沿线推行“土官治土民”的土司制度,把以“茶马互市”为主的交通线路定为正式驿路,并设置驿站。据此可知,茶马交易( )
A. 政府发挥主导与管理作用 B. 强化对边疆地区的垂直管理
C. 对重农抑商政策产生冲击 D. 促进了中原与边疆经济交流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宋朝在茶马交易地点设置茶马机构,元朝在茶马古道沿线推行土司制度,设置驿站,这些措施体现了政府主导和管理茶马交易,A项正确;对茶马交易的管理不能体现政府对边疆地区垂直管理的强化,排除B项;重农抑商政策是封建社会基本经济政策,茶马交易活动主要在西南地区进行,对重农抑商政策没有产生冲击,排除C项;材料体现政府主导和管理西南地区茶马交易,没有强调中原与边疆经济交流,排除D项。故选A项。
11. 亚历山大里亚是希腊化时代托勒密埃及兴起的一座城市,整个城市由雅典请来的希腊建筑师设计,修建了图书馆、希腊神庙、竞技场、体育场等设施。亚历山大里亚的兴起( )
A. 开创了古代埃及早期的城市文明 B. 把希腊城邦政治移植到了埃及
C. 打断了古代埃及文明的历史进程 D. 扩大了希腊文化在北非的影响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欧洲)。根据材料“亚历山大里亚是希腊化时代托勒密埃及兴起的一座城市”和所学知识可得,亚历山大里亚将希腊的文化在埃及进行大规模的传播,故扩大了希腊文化在北非的影响,D项正确;“开创了”说法错误,排除A项;材料主要说明希腊文化的影响,与城邦政治无关,排除B项;希腊化有利于埃及文明的融合发展,排除C项。故选D项。
12. 文艺复兴前期的博物馆,常被权力阶级作为“珍宝柜”以满足其收藏需要,其后渐被动地成了权力阶级“控制自然”“说服”民众的工具。法国大革命后,博物馆从专制权力的象征变成一种教育公民,从而服务于国家利益的工具。这一历程表明( )
A. 博物馆的发展需要国家的支持 B. 博物馆的职能范围不断扩大
C. 博物馆是公众教育的最佳场所 D. 博物馆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世纪(法国)。根据材料可知,文艺复兴时期,博物馆是权力阶级“控制自然”“说服”民众的工具,大革命之后,博物馆走向民众,成为服务于国家利益的工具,可见博物馆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D项正确;A项表述的内容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B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C项说法绝对,排除C项。故选D项。
13. 拿破仑对外战争过程中,被拿破仑“冒犯”的人民先是因“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而觉醒并充满热情,然后又在其导师背叛自己的原则时转而反对其导师。由此可知,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
A. 捍卫了法国大革命成果 B. 埋葬了欧洲的封建制度
C. 重构了欧洲的政治文化 D. 推动了殖民体系的瓦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法国)。根据材料“拿破仑对外战争过程中,被拿破仑‘冒犯’的人民先是因‘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而觉醒并充满热情,然后又在其导师背叛自己的原则时转而反对其导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拿破仑战争将“自由、平等、博爱”的启蒙思想传播到欧洲,逐步瓦解了欧洲的君主专制制度,促进欧洲的觉醒,在一定程度上重构了欧洲的政治文化,C项正确;拿破仑战争捍卫了法国大革命成果,但是材料中描述的是对欧洲的影响,排除A项;埋葬了欧洲的封建制度,“埋葬了”一词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殖民体系的瓦解是在两次世界大战后,排除D项。故选C项。
14. 1950年,印度宣布独立时把英语和印地语共同作为官方语言。后来印度国内曾有过废除英语官方地位的意见,但因为印地语在印度国内的接受程度始终不高,如果把英语废除,印度会面临国内真正没有通用语的局面。这一现象反映出印度( )
A. 在二战后民族意识高涨 B. 被英国殖民扩张改变了族群结构
C. 民族文化认同的迫切性 D. 由受过英式教育的上层精英统治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二战后的印度。材料“因为印地语在印度国内的接受程度始终不高,如果把英语废除,印度会面临国内真正没有通用语的局面”体现的是受英国殖民影响,印度本土语言印地语在国内通用度并不高,强调的是民族文化认同的迫切性,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印度自身的民族文化认同问题,非民族意识高涨,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印度族群结构的变化,排除B项;材料与印度的统治阶层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15.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西方殖民者极力宣扬白人种族优越论。战争爆发后,非洲籍士兵在战场上目睹白人士兵也会中弹负伤、奄奄一息甚至死亡,枪弹打在白人身上和打在黑人身上,效果是同样的。经过四年追杀白人敌军的经历后,非洲人再也不把白人当作神看待了。这一认识的变化有利于( )
A. 加速二战的胜利进程 B. 推动殖民体系走向崩溃
C. 冲击欧洲的霸权地位 D. 促进殖民地的民族觉醒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影响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二战时期的世界。材料“经过四年追杀白人敌军的经历后,非洲人再也不把白人当作神看待了”体现的是二战对殖民地民族觉醒的影响,打破了西方殖民者极力宣扬白人种族优越论的说法,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对二战进程的影响,体现的是殖民地的民族觉醒,排除A项;殖民体系走向崩溃是在二战后,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对世界格局的影响,排除C项。故选D项。
第Ⅱ卷(非选择题55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16题14分,17题14分,18题13分,19题14分,共55分。
16. 公元前81年,汉昭帝(汉武帝之子)在位时,霍光组织召开讨论国家现行政策的辩论大会,史称“盐铁之议”。一方是御史大夫桑弘羊为首的政府官员,另一方是朝廷从全国各地召集“贤良文学”之士(有德之士和儒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桑弘羊方 贤良文学方
匈奴背叛不臣,数为寇暴于边鄙,备之则劳中国之士,不备则侵盗不止。先帝哀边人之久患……边用度不足,故兴盐、铁,设酒榷,置均输,蕃货长财,以佐助边费。……是以县官(朝廷)用饶足,民不困乏,本末并利,上下俱足。此筹计之所致,非独耕桑农业也。 窃闻治人之道,防淫佚之原,广道德之端,抑末利而开仁义,毋示以利,然后教化可兴,而风俗可移也。今郡国有盐、铁、酒榷,均输,与民争利。散敦厚之朴,成贪鄙之化。是以百姓就本者寡,趋末者众。……愿罢盐、铁、酒榷、均输,所以进本退末,广利农业,便也。
——据(西汉)桓宽《盐铁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汉代“盐铁之议”的认识。
【答案】汉代“盐铁之议”的焦点是盐铁官营政策是否应该继续实施。
桑弘羊主张盐铁官营,实质是加强经济控制,是对汉武帝时期加强中央集权政策的延续。贤良、文学之士反对盐铁官营,认为该政策加重民众负担,不利于对民众的教化。桑弘羊一方坚持盐铁官营,认为该政策利于保证农业生产,增加财政收入。贤良、文学之士受儒家思想影响,强调教化,基于当时国势衰弱、民生困苦,要求废除盐铁官营。
这场争论既是经济政策的争论,也是关于国家治理理念的争论。它启示我们,随着时代的发展,应对既有政策进行适时地反思与调整。
【解析】
【详解】本题为论述题之历史现象阐释题。时空为汉代中国。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关于盐铁政策,御史大夫桑弘羊为首的一方和贤良、文学之士的观点争锋相对。谈认识时,首先写出概括性的观点,即汉代盐铁政策辩论的焦点是汉代“盐铁之议”的焦点是盐铁官营政策是否应该继续实施。然后,根据材料分别简要阐述桑弘羊一方和贤良文学之士的观点,根据“故兴盐、铁,设酒榷,置均输,蕃货长财,以佐助边费。……是以县官(朝廷)用饶足,民不困乏,本末并利,上下俱足”得出桑弘羊一方坚持盐铁官营,认为该政策利于保证农业生产,增加财政收入;根据“今郡国有盐、铁、酒榷,均输,与民争利。散敦厚之朴,成贪鄙之化。是以百姓就本者寡,趋末者众”得出贤良文学之士反对盐铁官营,认为该政策加重民众负担,不利于对民众的教化。然后,分别分析桑弘羊一方和贤良文学之士观点的产生原因和实质,得出桑弘羊主张盐铁官营,实质是加强经济控制,是对武帝时期加强中央集权政策的延续;贤良文学受儒家思想影响,强调教化,基于当时国势衰弱、民生困苦,要求废除盐铁官营。最后,对该场争论加以总结,指出给我们的启示,这场争论既是经济政策的争论,也是关于国家治理理念的争论。它启示我们,随着时代的发展,应对既有政策进行适时地反思与调整。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代是封建社会体育文化的发展高峰,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体育活动都处处可见。从体育项目看,唐代不仅传承了蹴鞠、缘竿、马术、摔跤(相扑)、棋类、武艺……而且还出现了马球、象棋等新的体育项目。据文献记载,太宗皇帝是引进马球的重要人物之一。在民俗体育方面,如秋千、斗鸡、踏春、赛龙舟也在城乡蓬勃开展,其中有些项目来自西域,也有些项目远播朝鲜、日本、东亚、西亚,甚至欧洲,出现了以唐朝为文化中心的传播流。
——据王俊齐《唐代体育文化史》
材料二 唐代体育受到历代统治者的重视。在金城公主入藏和亲的欢送庆典上,唐中宗令皇宫马球队与吐蕃使者进行马球比赛;开元25年,唐玄宗根据朝鲜半岛新罗国的体育爱好,派围棋高手随吊唁使团吊唁新罗国王的去世,增强了中新两国的友谊。……《温汤御球赋》记载了唐玄宗组织将士开展马球表演一事,认为马球训练“可以震叠戎狄,康宁宇县(天下)”……在诗歌创作中,许多诗人把体育作为创作内容。韦应物在诗中描写了军中开展蹴鞠活动的情景,“遥闻击鼓声,蹴鞠军中乐”。
——摘编自胡洪波《体育在大唐盛世中的历史意义之考辩》
唐代体育在交流与融合中不断发展。依据材料一 、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唐代体育活动丰富,在交流与融合中不断发展。
唐代经济繁荣,国家统一稳定,文化开放,民族融合加强,中外交流频繁,统治者的支持体育活动,促进了体育在交流与融合中不断发展。唐朝体育活动处处可见,范围广,项目多,体育项目包括传统的蹴鞠、马术等,还有创新的马球、象棋等,既有传承又有创新,同时民俗体育蓬勃发展,包括秋千、斗鸡等多种方式,有些体育文化如马球传入中国,受外来文化的影响;体育文化还作为中华文化的代表对外传播至朝鲜、日本等地,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有利于唐朝的对外交往。
总之,唐朝体育活动的繁荣是当时社会发展的重要表现,反映了唐朝国力的强盛。
【解析】
【详解】本题为论述题之历史现象阐释题。时空为唐朝(中国)。首先提出自己观点,根据材料“唐代不仅传承了蹴鞠、缘竿、马术、摔跤(相扑)、棋类、武艺……而且还出现了马球、象棋等新的体育项目”“如秋千、斗鸡、踏春、赛龙舟也在城乡蓬勃开展,其中有些项目来自西域,也有些项目远播朝鲜、日本、东亚、西亚,甚至欧洲”可以拟定主题为唐代体育活动丰富,在交流与融合中不断发展。
然后结合唐朝体育文化发展的原因和特点、影响加以分析,如唐代经济繁荣,国家统一稳定,文化开放,民族融合加强,中外交流频繁,统治者的支持体育活动,促进了体育在交流与融合中不断发展。唐朝体育活动处处可见,范围广,项目多,体育项目包括传统的蹴鞠、马术等,还有创新的马球、象棋等,既有传承又有创新,同时民俗体育蓬勃发展,包括秋千、斗鸡等多种方式,有些体育文化如马球传入中国,受外来文化的影响;体育文化还作为中华文化的代表对外传播至朝鲜、日本等地,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有利于唐朝的对外交往。
最后得出结论:总之,唐朝体育活动的繁荣是当时社会发展的重要表现,反映了唐朝国力的强盛。
18. 婚姻观念的变化可以折射出社会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唐代世人以能与士族大姓通婚为荣。《新唐书》记载,唐文宗想把真源公主、临真公主嫁给当时的北方大姓士族,却遭到拒绝,唐文宗对宰相说:“民间修婚姻,不计官品而尚阀阅,我家二百年天子,顾不及崔、卢耶(崔、卢:唐代北方门阀士族)?”……宋代,金榜题名的新科进士成为士大夫们择婿的最佳人选。“女必得佳士而归之”,富商庸俗与厚藏者嫁女,亦于“榜下捉婿”,厚捉钱以饵士人,使之俯就,一婿之千余缗。……“将娶妇,先问资装之厚薄;将嫁女,先问聘财之多少”的社会风气渗透到宋代社会各个阶层,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薛居正子薛惟吉之簇妇(即寡妇)柴氏,将携资再嫁。士大夫向敏中、张齐贤都争着求取。
——据隆萍萍《唐宋婚姻的承继与演变》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宋代婚姻观”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答案】论题:宋代婚姻观的变化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阐释:唐代时期,婚姻观注重门阀,唐文宗想把真源公主、临真公主嫁给当时北方大姓士族,却遭到拒绝,宋代时期,由于门阀士族的衰落;科举制度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等因素影响,婚姻观由重视门阀到重视科举及第和财富。因此出现金榜题名的新科进士成为士大夫们择婿的最佳人选。“女必得佳士而归之”,富商庸俗与厚藏者嫁女,亦于“榜下捉婿”,厚捉钱以饵士人,使之俯就,一婿之千余缗。
总结,婚姻观念的变化反映了唐宋社会变革;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解析】
【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短文撰写题。时空是唐宋时期(中国)。首先,根据材料“唐文宗想把真源公主、临真公主嫁给当时的北方大姓士族,却遭到拒绝”“宋代,金榜题名的新科进士成为士大夫们择婿的最佳人选。”可知,唐宋时期婚姻观明显发生变化。变化原因主要是商品经济发展因此可拟论题为宋代婚姻观的变化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其次,根据所拟论题,围绕论题进行阐述,从变化表现、原因等角度阐述。唐代时期,婚姻观注重门阀,唐文宗想把真源公主、临真公主嫁给当时的北方大姓士族,却遭到拒绝,宋代时期,由于门阀士族的衰落;科举制度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等因素影响,婚姻观由重视门阀到重视科举及第和财富。因此出现金榜题名的新科进士成为士大夫们择婿的最佳人选。“女必得佳士而归之”,富商庸俗与厚藏者嫁女,亦于“榜下捉婿”,厚捉钱以饵士人,使之俯就,一婿之千余缗。
最后总结升华主题,总之,婚姻观念的变化反映了唐宋社会变革;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麦克法兰认为英国工业革命的起源,与茶叶有莫大的关系。人口膨胀,聚集居住,更容易引发各种传播性的疾病,但英国从18世纪中叶开始,许多疾病开始减少或消失,人口死亡率下降,这都归功于英国人的饮茶习惯。另外,饮茶避免了大量谷物被拿去酿酒的风险。……在18世纪20年代英国人广泛饮茶之后的一个多世纪里,英国的殖民地不仅囊括了澳大利亚、加拿大,还拥有了非洲的很多地方及南美洲、印度等地。……英国东印度公司通过垄断中国的茶叶生意,从1760年到1774年,从中国输出了价值近300万两白银的茶叶,每年创造的利润达到150多万英镑。
当英国人打着自由贸易的旗帜,力图撕开中国市场时,他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尴尬……中国不需要外国的物资,但英国人却要中国的茶叶……鸦片、银子与茶叶三者的关系,即魏源所谓:“中国以茶叶、湖丝驭外夷,而外夷以鸦片耗中国,此皆自古未有,而本朝独有之。”……茶、银、鸦片的循环,最终引发了1840年鸦片战争。
——摘编自周重林、太俊林《茶叶战争》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茶叶贸易影响下的中国和英国的角度,提出观点,并加以说明。
【答案】观点:茶文化交流对中英的不同影响
茶业贸易对中国与英国的影响是不同的。对英国来说,茶叶消灭了细菌,减少了疾病,保证了工业革命所需的大量劳动力;东印度公司的茶叶贸易为工业革命提供了资本原始积 累;茶叶贸易为英国工业革命开拓了海外市场。饮茶为工业革命提供粮食保障。但是英国为了扭转大量进口茶叶导致白银大量流失的逆差,向中国走私鸦片导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中国为了防止白银外流开展禁烟运动,但导致英国以禁烟损害了英国利益为借口发动鸦片战争,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国家。
总之,茶业贸易促进了英国的近代化,但加剧了中国的危机。
【解析】
【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选择观点说明题,时空是近代(中国、英国)。首先根据材料总体上得出茶业贸易对中英的不同影响;然后据材料“许多疾病开始减少或消失,人口死亡率下降,这都归功于英国人的饮茶习惯”可得出茶叶消灭了细菌,减少了疾病,保证了工业革命所需的大量劳动力;据材料“英国东印度公司通过垄断中国的茶叶生意,从1760年到1774年,从中国输出了价值近300万两白银的茶叶,每年创造的利润达到150多万英镑”可得出东印度公司的茶叶贸易为工业革命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据材料“在18世纪20年代英国人广泛饮茶之后的一个多世纪里,英国的殖民地不仅囊括了澳大利亚、加拿大,还拥有了非洲的很多地方及南美洲、印度等地”可得出茶叶贸易为英国工业革命开拓了海外市场。据材料“饮茶避免了大量谷物被拿去酿酒的风险”“可得出饮茶为工业革命提供粮食保障。据材料“从中国输出了价值近300万两白银的茶叶”并结合所学可知,英国大量进口茶叶导致白银大量流失;据材料“而外夷以鸦片耗中国”并结合所学可得出为扭转贸易逆差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导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结合林则徐禁烟的史实可得出中国为了防止白银外流开展禁烟运动;据材料“最终引发了1840年鸦片战争”并结合所学可得出英国以禁烟损害了英国利益为借口发动鸦片战争,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国家。最后总结,茶业贸易促进了英国的近代化,但加剧了中国的危机。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山东省烟台市2023-2024高二下学期期中学业水平诊断历史试题(原卷版 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