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驻马店市二中中招第二次适应性测试
历史试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
1. 考古发现的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证据,如下图文物共同体现了( )
A. 华夏音韵历史悠久 B. 青铜文明丰富璀璨
C.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D. 书写工具不断革新
2. 百家争鸣虽原则上是各家发表自己的看法,批评别人的意见,但也包含了对其他学派某些思想的吸收。下列能够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
A. 老子:“道法自然” B. 孔子:“以德治国”
C. 墨子:“兼爱”“非攻” D. 荀子:“礼法并施”
3. 唐朝文物“鎏金仕女狩猎纹八瓣银杯”,保留着粟特族带把杯的奇特造型,杯身上的四幅男子狩猎图和四幅仕女游乐图相间排列,仕女褒衣博带、身材丰腴,狩猎的猎人是突厥人的形象,展现出唐代贵族的生活场景;杯底的摩羯纹饰受印度文化影响。这件文物的制作元素体现了唐朝( )
A. 民族融合突出 B. 手工制造业发达 C. 文化兼容并包 D. 对外交往频繁
4. 两汉时期,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家为”的壮志、张骞“凿空”的勇气、班超“投笔从戎”的追求脍炙人口,广为流传。他们都具备( )
A. 家国天下的情怀 B. 耕读传家的理想 C. 勤劳勇敢的品质 D. 无为而治的理念
5. 秦汉至唐主要依据自然界限来划分行政区划,而元代不惜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人为地造成区划边界处于犬牙交错的格局,使地方丧失扼险而守的地理条件。这种“打破”是为了( )
A. 交通便利 B. 促进信息传递 C. 加强中央集权 D. 开发江南地区
6. 观察图示,可知我国古代政府对西藏治理特点是( )
A. 政治联姻 B. 册封首领 C. 文化控制 D. 因俗而治
7. 明代中后期,科学技术有突出的成就,并出现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科学技术著作,如《本草纲目》《天工开物》等。明代的文学艺术也取得光辉的成就,如《西游记》和《牡丹亭》等。这些成就取得的主要原因是( )
A. 市民阶层的形成 B. 明代经济的发展 C. 中央集权的强化 D. 开放的对外政策
8. 《全球通史》谈到:“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文中“商业革命”指( )
A. 勾栏等娱乐场所出现 B. 草市、夜市等商业的兴起
C. 流通领域出现了纸币 D. 手工业工场涌现
9. 1840年,英军封锁珠江口,直逼天津;1857年,英法联军从广东沿海炮轰广州;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失败,中国人又交了“巨额军费”。从近代三次战争中可得到的最大启示是( )
A. 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B. 只学习技术不行,还要学习西方制度
C. 改良的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D. 中国必须重视海防建设
10. 开平矿务局成立后,为了适应煤产量的不断提高和运输需要,1881年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开始通车,1886年成立了开平铁路公司。到19世纪末,总资产已近六百万两,是洋务派所办采矿业中成效最显著者。这表明开平矿务局的设立( )
A. 促进中国交通运输及经济发展 B. 推动中国教育文化的繁荣
C. 有利于外国商品大量进入中国 D. 促进了洋务运动走向成功
11. 晚清时期,习武之风极一时之盛,许多农农民、城镇贫民、工商业者、小商小贩等皆有参与习武,并加入到反帝爱国斗争中。这种现象反映了( )
A 民族危机逐渐缓和 B. 时局影响社会风气
C. 清朝统治者积极抗击列强的入侵 D. 新式学堂得到发展
12. 如表反映了1923-1926年江苏地区中共党组织的发展情况。这从一个方面说明( )
时间 组织情况 党员人数
1923年下半年 仅有2个中共小组(后发展2个独立支部) 约20人
1925年12月 中共南京地方委员会,下辖4个支部 共53人
1926年初 中共南京地委、徐州特支、无锡独支、苏州特支、南通独支、丹阳特支、江阴支部等组织 100人左右
1926年底 全省已有18个市、县建立了中共组织 共525名
(数据来自《中共江苏地方简史(1921-2021)》)
A. 国民革命推动了地方党组织的发展 B. 北伐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C. 国民党的大力支持 D. 中共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13. 尼赫鲁表示:“这些原则如能在更广泛的范围内被承认,那么,对战争的恐惧就可以消失,而合作的精神就可以发展。”“这些原则”( )
A. 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B. 滋养了强权政治
C. 可引起地区冲突 D. 主张实行非暴力不合作
14. 1985年6月4日,邓小平同志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郑重宣布:中国政府决定,减少中国人民解放军员额100万,着力发展现代军事技术,适应现代化战争。这说明中国人民解放军( )
A. 实力增强,跨越重洋 B. 敢打敢拼,战绩辉煌
C. 鹰击长空,战略威慑 D. 战略裁军,科技强军
15. “苏美尔王表”中记载的国王名称与《巴比伦尼亚志》的记载基本吻合,是研究苏美尔文明的重要史料。“苏美尔王表”得以较为完整保存下来的形式是( )
A. 纸草 B. 青铜 C. 泥版 D. 甲骨
16. 阿拉伯人根据古希腊的《地理学指南》编纂了《地形学》一书,书中修正了世界上主要城市的位置,划分了各地地形和气候区,为地理学发展奠定了基础。这折射出阿拉伯文化注重( )
A. 传承与发展 B. 开放与交流 C. 学习与推广 D. 包容与互鉴
17. 《台球、大象以及注塑机的缘落缘起》一文中提到,过去的台球大多是有钱阶层的娱乐活动,但那时的台球是用象牙做的。由于大象不断减少,完全得不到象牙来制作台球,这可愁坏了台球制造厂的老板。这一问题得到解决得益于( )
A. 石油的开采和提炼 B. 现代炸药的发明 C. 赛璐珞技术的发明 D. 人造纤维的发明
18. 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响。其中对世界的影响指的是( )
A. 法国大革命影响了美国独立战争
B. 法国大革命影响了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C. 法国大革命影响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D. 法国大革命影响了俄国彼得一世改革
19. 1888年5月,他在阿尔勒租了一间旅馆居住,因为它的外壁被涂成了黄色,故被称为“黄房子”,之后他把这种色彩应用在作品中,使作品“显出狂热般的生命激情”。他的作品( )
A. 反映了在生活转型时期人们的思想状态
B. 表达了对生命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C. 再现了19世纪早期纷繁复杂的社会图景
D. 在生物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伟大的革命
20. 目前计算机网络使世界各地区相互之间的联系和依赖性空前增强,国际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任何一个国家如果想得到发展,就不能忽视这种(信息化)潮流。材料体现了计算机网络( )
A. 使现代社会丰富多彩 B. 改变了生活方式
C. 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D. 影响国家的发展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小题,30分)
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蹴鞠起源于战国,汉代逐渐兴盛,宫廷贵族中普遍流行。由于蹴鞠的对抗性强,把蹴鞠视为“治国习武”之道。比赛中间隔着球门,双方各在一侧,以射门数多者胜。节日时有很多女子以踢球为乐,家庭之间也时常举行小比赛。宋代还组织了博纳养生杯比赛,很多团体蹴鞠组织也应运而生,在运动理念上推崇和谐、适度。
——摘编自宋兆麟《蹴鞠—中国古代的足球》
材料二 古希腊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为祭祀宙斯而定期举行的体育竞技活动,古希腊城邦人民拥有很很强的冒险拼搏精神,追求人性的解放。体育是培养战士最有效的手段。古希腊盛行拳击、角力、射箭、投枪、等竞技活动(如下图),有严格的比赛规则。斯巴达公民都要接受政府规定的军事体育训练,七岁时就要前往寄宿制学校进行训练。
——摘编自(法)瓦诺耶克《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起源》
《掷铁饼者》
(1)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古代中国的蹴鞠运动和古希腊的奥林匹克体育运动的异同。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意义。
2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年份事件
1860 年《北京条约》签订。
1861 年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1872 年 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
1895 年 《马关条约》签订
1897 年 严复发表《天演论》
1898 年 百日维新
1905 年 同盟会创办机关刊物《民报》
1915 年 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材料二:戊戌新政在很大程度上更是洋务新政播下的现代文明种子的提前收获——洋务新政中成长起来的资本主义经济,所培育出来的近代政治和伦理观念,所引进和传播的科学知识和观念等,正是戊戌新政得以开展的物质的、精神的基础;但戊戌新政不只是继承了洋务新政的遗产…更多的是对洋务新政的超越。
(1)请从材料一中的大事年表中任意选取三个有关联的历史事件,通过设计示意图的形式将其关系展示出来,并说明设计理由。
(2)据材料二,指出“戊戌新政”与“洋务新政”的关系,分析“戊戌新政”超越了“洋务新政”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近代化探索认识。
2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用不足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1996年,中国发布了《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提出立足国内资源、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此后,中国制定了一系列保障粮食安全的法律法规、由于政策支持、制度创新和农业科技进步,中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978年中国粮食总产量为30476.5万吨,2018年达到65789.2万吨。
——摘编自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1)依据材料一,指出“野菜”的功能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材料二,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再列举一例我国为保障粮食安全所做努力的相关史实。
(3)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始终在竭力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请为河南农业的发展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2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交通发展简表
类别 大事记
公路 1760-1774年,议会批准了452项公路筑路申请
至1800年,已建成1600条公路
内河航运 1761年,开凿第一条内陆运河
18世纪90年代,开凿42条新运河,耗资650万英镑
铁路 至1835年,议会批准了54条铁路修筑计划
1845-1847年,又有576家铁路公司被批准成立,筑路8731英里
材料二英国的煤产量从1770年的600万吨上升到1861年的5700万吨;铁产量也从1770的5万吨增长到1861年380万吨。1801-1851年,英国国民总产值增长125.6%,英国迅速成为“世界工厂”,它庞大的远航船队把数不尽的工业品运往世界各地,再把原材料运回国。
材料三19世纪上半期,随着轮船、火车等交通工具的发明,世界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一些区域性大国崛起为全球性大国。由于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都发生在欧洲,欧洲国家的生产力率先突飞猛进,因此最初的全球性大国全部来自欧洲。这种强势一直持续到20世纪上半期。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英国在18世纪60年代以后国内交通飞速发展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与材料二内容之间的联系。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区域性大国崛起为全球性大国的历史条件。
25. 根据下面的材料,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实准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回首最近100多年的历史,人类经历了血腥的热战、冰冷的冷战,也取得了惊人的发展、巨大的进步。上世纪上半叶以前,人类遭受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劫难,那一代人最迫切的愿望,就是免于战争、缔造和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殖民地人民普遍觉醒,他们最强劲的呼声,就是摆脱枷锁、争取独立。冷战结束后,各方最殷切的诉求,就是扩大合作、共同发展。
——摘编自《大国崛起—帝国春秋》2024年驻马店市二中中招第二次适应性测试
历史试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
1. 考古发现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证据,如下图文物共同体现了( )
A. 华夏音韵历史悠久 B. 青铜文明丰富璀璨
C.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D. 书写工具不断革新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题干图片“四羊方尊”“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姆出土的帛书”“贾湖骨笛”及所学知识可知,贾湖骨笛出土于中国河南省贾湖遗址,距今7800~9000年,是中国最早的乐器实物,世界上最早的吹奏乐器。四羊方尊是商朝的青铜器,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体现的是西汉时期墓葬,这三者共同体现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C项正确;华夏音韵历史悠久不包括四羊方尊和帛书《老子》,概括不全面,排除A项;青铜文明丰富璀璨仅体现了四羊方尊,概括片面,排除D项;书写工具不断革新与贾湖骨笛和四羊方尊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2. 百家争鸣虽原则上是各家发表自己的看法,批评别人的意见,但也包含了对其他学派某些思想的吸收。下列能够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
A. 老子:“道法自然” B. 孔子:“以德治国”
C. 墨子:“兼爱”“非攻” D. 荀子:“礼法并施”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百家争鸣虽原则上是各家发表自己的看法,批评别人的意见,但也包含了对其他学派某些思想的吸收。”可知,荀子的礼法并施是将儒家的礼的思想和法家的法的思想结合起来,体现了百家合流现象,D项正确;道家思想以老子为代表,以道为核心,主张道法自然,道家思想还包含朴素的辩证法,认为福祸相依,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孔子:“以德治国”体现其政治主张是德治,与题干中吸收其他学派思想不符,排除B项;墨子:“兼爱”“非攻”是墨家学派的主张,没有体现吸收其他学派的思想,排除C项。故选D项。
3. 唐朝文物“鎏金仕女狩猎纹八瓣银杯”,保留着粟特族带把杯的奇特造型,杯身上的四幅男子狩猎图和四幅仕女游乐图相间排列,仕女褒衣博带、身材丰腴,狩猎的猎人是突厥人的形象,展现出唐代贵族的生活场景;杯底的摩羯纹饰受印度文化影响。这件文物的制作元素体现了唐朝( )
A. 民族融合突出 B. 手工制造业发达 C. 文化兼容并包 D. 对外交往频繁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狩猎的猎人是突厥人的形象,展现出唐代贵族的生活场景;杯底的摩羯纹饰受印度文化影响。”可知,唐朝时期的文物具有少数民族的特征,也受到外国文化的影响,因此体现了文化兼容并包,C项正确;民族融合突出不够全面,材料中“杯底的摩羯纹饰受印度文化影响”,排除A项;材料的重心在于强调唐朝“鎏金仕女狩猎纹八瓣银杯”体现文化兼容并包的特点,没有体现手工制造业发达,排除B项;对外交往频繁与“保留着粟特族带把杯的奇特造型,狩猎的猎人是突厥人的形象”等信息不符,概括片面,排除D项。故选C项。
4. 两汉时期,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家为”的壮志、张骞“凿空”的勇气、班超“投笔从戎”的追求脍炙人口,广为流传。他们都具备( )
A. 家国天下的情怀 B. 耕读传家的理想 C. 勤劳勇敢的品质 D. 无为而治的理念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家为’的壮志,张骞‘凿空’的勇气,班超‘投笔从戎’的追求”可知,时代人物在各自领域中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都展现了昂扬进取、不屈斗志的时代精神,有着浓厚的家国情怀,A项正确;题干中三位人物的行为与发展农耕和学习儒家不符,无法体现耕读传家的思想,排除B项;勤劳主要是劳动方面的品质,三者共同之处在于家国天下,无法体现勤劳勇敢的品质,排除C项;“无为而治”并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不过多地干预、充分发挥万民的创造力,做到自我实现,走向崇高与辉煌,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
5. 秦汉至唐主要依据自然界限来划分行政区划,而元代不惜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人为地造成区划边界处于犬牙交错的格局,使地方丧失扼险而守的地理条件。这种“打破”是为了( )
A. 交通便利 B. 促进信息传递 C. 加强中央集权 D. 开发江南地区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元代不惜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人为地造成区划边界处于犬牙交错的格局,使地方丧失扼险而守的地理条件”可知,描述的是元朝的行省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建立后,忽必烈在汉族知识分子的帮助下,参照中原历代王朝的统治方式,逐步确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制度,元朝设立了行省制,C项正确;设置行省制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而不是交通便利,排除A项;方便信息传递不是行省制设置的主要目的,排除B项;行省制的设立不是为了开发江南地区,排除D项。故选C项。
6. 观察图示,可知我国古代政府对西藏治理的特点是( )
A. 政治联姻 B. 册封首领 C. 文化控制 D. 因俗而治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元朝时设宣政院,奉喇嘛教首领为帝师,明朝“多封众建,善用僧徒”“清朝形成达赖喇嘛与驻藏大臣共治的局面”可知古代政府在西藏的管辖上利用了当地的宗教,由此可知体现了因俗而治的特点,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政治联姻的特点,排除A项;清朝有册封班禅而尔德尼和达赖喇嘛,概括不全,排除B项;材料体现了设置机构治理,联合治理等,没有体现文化控制,排除C项。故选D项。
7. 明代中后期,科学技术有突出的成就,并出现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科学技术著作,如《本草纲目》《天工开物》等。明代的文学艺术也取得光辉的成就,如《西游记》和《牡丹亭》等。这些成就取得的主要原因是( )
A. 市民阶层的形成 B. 明代经济的发展 C. 中央集权的强化 D. 开放的对外政策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明代中后期,科学技术有突出的成就,并出现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科学技术著作,如《本草纲目》《天工开物》等。明代的文学艺术也取得光辉的成就,如《西游记》和《牡丹亭》等。”可知,明朝取得了科学、文学方面的艺术主要是明朝时期经济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和前提,B项正确;市民阶层的形成是文学艺术发展的重要原因,但是不是科学著作发展的主要原因,排除A项;中央集权的强化会对科学、文学艺术产生影响,但不是取得成就的主要原因,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明开放的对外政策,排除D项。故选B项。
8. 《全球通史》谈到:“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文中“商业革命”指( )
A. 勾栏等娱乐场所出现 B. 草市、夜市等商业的兴起
C. 流通领域出现了纸币 D. 手工业工场涌现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宋朝时期值得注意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可知,北宋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四川出现了流通领域最早的纸币“交子”,这是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C项正确;瓦子等娱乐场所出现丰富了民众生活,与“商业革命”无关,排除A项;草市、夜市等商业兴起体现了宋朝城市繁荣,与商业革命无关,排除B项;明中叶以后,在江南出现了手工工场,排除D项。故选C项。
9. 1840年,英军封锁珠江口,直逼天津;1857年,英法联军从广东沿海炮轰广州;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失败,中国人又交了“巨额军费”。从近代三次战争中可得到的最大启示是( )
A. 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B. 只学习技术不行,还要学习西方制度
C. 改良的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D. 中国必须重视海防建设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1840年,英军封锁珠江口,直逼天津;1857年,英法联军从广东沿海炮轰广州;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失败,中国人又交了“巨额军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次战争侵略者都是从海上进攻,体现了近代中国有海无防,因此最大的启示是中国必须重视海防建设,D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体现了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排除A项;洋务运动体现了只学习技术不行,还要学习西方制度,排除B项;戊戌变法体现了改良的道路在中国走不通,排除C项。故选D项。
10. 开平矿务局成立后,为了适应煤产量的不断提高和运输需要,1881年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开始通车,1886年成立了开平铁路公司。到19世纪末,总资产已近六百万两,是洋务派所办采矿业中成效最显著者。这表明开平矿务局的设立( )
A. 促进中国交通运输及经济发展 B. 推动中国教育文化的繁荣
C. 有利于外国商品大量进入中国 D. 促进了洋务运动走向成功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开平矿务局成立后,为了适应煤产量的不断提高和运输需要,1881年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开始通车,1886年成立了开平铁路公司。到19世纪末,总资产已近六百万两,是洋务派所办采矿业中成效最显著者。”体现了开平矿务局的设立有利于洋务企业的发展,促进了交通运输发展,推进经济发展,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开平矿务局推动中国教育文化的繁荣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有利于外国商品大量进入中国的内容,排除C项;洋务运动以失败告终,开平矿务局设立无法促进了洋务运动走向成功,排除D项。故选A项。
11. 晚清时期,习武之风极一时之盛,许多农农民、城镇贫民、工商业者、小商小贩等皆有参与习武,并加入到反帝爱国斗争中。这种现象反映了( )
A. 民族危机逐渐缓和 B. 时局影响社会风气
C. 清朝统治者积极抗击列强的入侵 D. 新式学堂得到发展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晚清时期,习武之风极一时之盛,许多农民、城镇贫民、工商业者、小商小贩等皆有参与习武,并加入到反帝爱国斗争中。”结合所学可知,晚清时,中国民族危机严重,人民纷纷参与到反帝斗争中,说明时局影响社会风气,B项正确;晚晴时期我国民族危机逐渐严重,排除A项;清朝统治者消极抗击列强入侵,避战求和时有发生,排除C项;“许多农民、城镇贫民、工商业者、小商小贩等皆有参与习武”不能反映新式学堂得到发展,排除D项。故选B项。
12. 如表反映了1923-1926年江苏地区中共党组织的发展情况。这从一个方面说明( )
时间 组织情况 党员人数
1923年下半年 仅有2个中共小组(后发展为2个独立支部) 约20人
1925年12月 中共南京地方委员会,下辖4个支部 共53人
1926年初 中共南京地委、徐州特支、无锡独支、苏州特支、南通独支、丹阳特支、江阴支部等组织 100人左右
1926年底 全省已有18个市、县建立了中共组织 共525名
(数据来自《中共江苏地方简史(1921-2021)》)
A. 国民革命推动了地方党组织的发展 B. 北伐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C. 国民党的大力支持 D. 中共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表格信息可知,从1923年下半年到1926年底共产党人数持续增长,再根据材料时间“1923-1926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4年到1927年处于国民革命时期。说明国民革命推动了地方党组织的发展,A项正确;北伐战争时间是在1926年,与材料时间不符,北伐基本推翻北洋军阀,不是完全推翻,排除B项;国民党没有大力支持中国共产党组织的发展,而是阻碍其发展,排除C项;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共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排除D项。故选A项。
13. 尼赫鲁表示:“这些原则如能在更广泛的范围内被承认,那么,对战争的恐惧就可以消失,而合作的精神就可以发展。”“这些原则”( )
A. 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B. 滋养了强权政治
C. 可引起地区冲突 D. 主张实行非暴力不合作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这些原则如能在更广泛的范围内被承认,那么,对战争的恐惧就可以消失,而合作的精神就可以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尼赫鲁指的地周恩来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A项正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制约强权政治的发展,排除B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有利于促进地区冲突的解决,排除C项;印度甘地主张实行非暴力不合作,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14. 1985年6月4日,邓小平同志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郑重宣布:中国政府决定,减少中国人民解放军员额100万,着力发展现代军事技术,适应现代化战争。这说明中国人民解放军( )
A. 实力增强,跨越重洋 B. 敢打敢拼,战绩辉煌
C. 鹰击长空,战略威慑 D. 战略裁军,科技强军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1985年6月4日,邓小平同志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郑重宣布:中国政府决定,减少中国人民解放军员额100万,着力发展现代军事技术,适应现代化战争。”说明人民解放军着重战略裁军,着力发展现代军事技术以适应现代化战争,科技强军,D项正确;实力增强,跨越重洋与材料中减少中国人民军员额100万,发展现代军事技术不符,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敢打敢拼,战绩辉煌的内容,排除B项;材料重在强调裁军以发展现代军事技术,适应现代化战争,而非鹰击长空,战略威慑,排除C项。故选D项。
15. “苏美尔王表”中记载的国王名称与《巴比伦尼亚志》的记载基本吻合,是研究苏美尔文明的重要史料。“苏美尔王表”得以较为完整保存下来的形式是( )
A. 纸草 B. 青铜 C. 泥版 D. 甲骨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苏美尔王表”中记载的国王名称与《巴比伦尼亚志》的记载基本吻合,是研究苏美尔文明的重要史料。两河流域为楔形文字,是书写在泥版上的文书;C项正确:草纸,又称纸莎草、莎草片,是为古埃及人广泛采用的书写载体,它用当时盛产于尼罗河三角洲的纸莎草的茎制成。排除A项;青铜铭文主要是在中国的商周时期,排除B项;甲骨的运用主要是中国古代商周时期,排除D项。故选C项。
16. 阿拉伯人根据古希腊的《地理学指南》编纂了《地形学》一书,书中修正了世界上主要城市的位置,划分了各地地形和气候区,为地理学发展奠定了基础。这折射出阿拉伯文化注重( )
A. 传承与发展 B. 开放与交流 C. 学习与推广 D. 包容与互鉴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阿拉伯人根据古希腊的《地理学指南》编纂了《地形学》一书,书中修正了世界上主要城市的位置,划分了各地地形和气候区,为地理学发展奠定了基础。”可知,阿拉伯人吸收了古希腊的文化,对世界上主要城市划分地形和气候,体现了其包容与互鉴的思想文化,D项正确;传承与发展是指对本国的文化传统进行传承和发展,排除A项;开放与交流是指发展对外交往,相互交流,材料中体现的是阿拉伯人对古希腊文化的包容和互鉴,排除B项;学习与推广是指学习文化并且推广文化,材料中没有体现推广,排除C项。故选D项。
17. 《台球、大象以及注塑机的缘落缘起》一文中提到,过去的台球大多是有钱阶层的娱乐活动,但那时的台球是用象牙做的。由于大象不断减少,完全得不到象牙来制作台球,这可愁坏了台球制造厂的老板。这一问题得到解决得益于( )
A. 石油的开采和提炼 B. 现代炸药的发明 C. 赛璐珞技术的发明 D. 人造纤维的发明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过去的台球大多是有钱阶层的娱乐活动,但那时的台球是用象牙做的。由于大象不断减少,完全得不到象牙来制作台球,这可愁坏了台球制造厂的老板。”,结合所学知可知,1877年英国的赛璐珞制造公司用硝酸纤维素塑料生产台球等塑料制品,C项正确;石油开采与提炼解决内燃气燃烧问题,台球制作主要是赛璐珞技术的发明,排除A项;现代炸药发明促进军事变革,与台球制作无关,排除B项;人造纤维可用于纺织等其他生活用品中,与台球制作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18. 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响。其中对世界的影响指的是( )
A. 法国大革命影响了美国独立战争
B. 法国大革命影响了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C. 法国大革命影响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D. 法国大革命影响了俄国彼得一世改革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题干“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响”和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末19世纪初,在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拉丁美洲掀起了一场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起义烽火燃遍了北起墨西哥、南到阿根廷的广大地区,法国大革命传播的自由民主思想对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产生了深远影响,推动了拉丁美洲地区人民争取独立和自由的斗争,B项正确;美国独立战争发生在1775年至1783年,而法国大革命开始于1789 年,美国独立战争在前,所以法国大革命不可能影响美国独立战争,排除A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在1640年至1688年,远早于法国大革命,排除C项;俄国彼得一世改革始于18世纪初期,早于法国大革命,排除D项。故选B项。
19. 1888年5月,他在阿尔勒租了一间旅馆居住,因为它的外壁被涂成了黄色,故被称为“黄房子”,之后他把这种色彩应用在作品中,使作品“显出狂热般的生命激情”。他的作品( )
A. 反映了在生活转型时期人们的思想状态
B. 表达了对生命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C. 再现了19世纪早期纷繁复杂的社会图景
D. 在生物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伟大革命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之后他把这种色彩应用在作品中,使作品‘显出狂热般的生命激情’”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里的“他”是指梵高,其代表作品是《向日葵》,他把向日葵的黄色画得极其明亮,每朵花如燃烧的火焰一般,细碎的花瓣和葵叶像火苗一样布满画面,整幅画犹如燃遍画布的火焰,显出狂热般的生命激情,表达了对生命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B项正确;此时荷兰是资本主义国家,不存在社会转型问题,排除A项;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作品《人间喜剧》,再现了法国19世纪早期纷繁复杂的社会图景,排除C项;达尔文发表的《物种起源》在生物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伟大的革命,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
20. 目前计算机网络使世界各地区相互之间的联系和依赖性空前增强,国际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任何一个国家如果想得到发展,就不能忽视这种(信息化)潮流。材料体现了计算机网络( )
A. 使现代社会丰富多彩 B. 改变了生活方式
C. 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D. 影响国家的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目前计算机网络使世界各地区相互之间的联系和依赖性空前增强,国际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任何一个国家如果想得到发展,就不能忽视这种(信息化)潮流。”可知,材料体现的是计算机网络对国家发展带来影响,D项正确;材料内容在于强调“任何一个国家如果想得到发展,就不能忽视这种(信息化)潮流。”,没有体现使现代社会丰富多彩,排除A项;材料在于强调计算机网络使世界相互联系和依赖性增强,没有体现计算机网络对生活方式改变的信息,排除B项;第二次工业革命进入电气时代,计算机网络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排除C项。故选D项。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小题,30分)
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蹴鞠起源于战国,汉代逐渐兴盛,宫廷贵族中普遍流行。由于蹴鞠的对抗性强,把蹴鞠视为“治国习武”之道。比赛中间隔着球门,双方各在一侧,以射门数多者胜。节日时有很多女子以踢球为乐,家庭之间也时常举行小比赛。宋代还组织了博纳养生杯比赛,很多团体蹴鞠组织也应运而生,在运动理念上推崇和谐、适度。
——摘编自宋兆麟《蹴鞠—中国古代的足球》
材料二 古希腊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为祭祀宙斯而定期举行的体育竞技活动,古希腊城邦人民拥有很很强的冒险拼搏精神,追求人性的解放。体育是培养战士最有效的手段。古希腊盛行拳击、角力、射箭、投枪、等竞技活动(如下图),有严格的比赛规则。斯巴达公民都要接受政府规定的军事体育训练,七岁时就要前往寄宿制学校进行训练。
——摘编自(法)瓦诺耶克《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起源》
《掷铁饼者》
(1)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古代中国蹴鞠运动和古希腊的奥林匹克体育运动的异同。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意义。
【答案】(1)中国体育:文化历史久远,影响大,以娱乐为主,积活动、思想于一体,比较开放,有女性参加;西方体育:历史悠久,以竞技为主,强调规则,体现竞争、冒险的哲学思想、张扬个性、参与者为男性等(也可用对比法,列出四项即可得分)
(2)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意义:促进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道德全面发展,沟通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在全世界普及奥林匹克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解析】
【小问1详解】
中国体育:根据材料一“蹴鞠起源于战国,汉代逐渐兴盛,宫廷贵族中普遍流行”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中国的蹴鞠运动历史久远,影响大,以娱乐为主;根据材料一“把蹴鞠视为‘治国习武’之道”可得出,积活动、思想于一体;根据材料一“节日时有很多女子以踢球为乐,家庭之间也时常举行小比赛”可得出,比较开放,有女性参加。
西方体育:根据材料二“古希腊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为祭祀宙斯而定期举行的体育竞技活动”可得出,历史悠久,以竞技为主;根据材料二“古希腊城邦人民拥有很很强的冒险拼搏精神,追求人性的解放……有严格的比赛规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希腊的奥林匹克体育运动,强调规则,体现竞争、冒险的哲学思想、张扬个性、参与者为男性。
【小问2详解】
意义: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意义是:促进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道德全面发展,沟通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在全世界普及奥林匹克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2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年份事件
1860 年《北京条约》签订。
1861 年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1872 年 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
1895 年 《马关条约》签订
1897 年 严复发表《天演论》
1898 年 百日维新
1905 年 同盟会创办机关刊物《民报》
1915 年 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材料二:戊戌新政在很大程度上更是洋务新政播下的现代文明种子的提前收获——洋务新政中成长起来的资本主义经济,所培育出来的近代政治和伦理观念,所引进和传播的科学知识和观念等,正是戊戌新政得以开展的物质的、精神的基础;但戊戌新政不只是继承了洋务新政的遗产…更多的是对洋务新政的超越。
(1)请从材料一中的大事年表中任意选取三个有关联的历史事件,通过设计示意图的形式将其关系展示出来,并说明设计理由。
(2)据材料二,指出“戊戌新政”与“洋务新政”的关系,分析“戊戌新政”超越了“洋务新政”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近代化探索的认识。
【答案】(1)示例1:《北京条约》签订→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理由: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洋务派开始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一批民用工业。
示例2:《马关条约》签订→严复发表《天演论》→一百日维新
理由:甲午中日战争失败,《马关条约》签订,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严复翻译并发表《天演论》,论证了维新变法的合理性,为百日维新奠定了思想基础。(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
(2)关系:洋务新政为戊戌新政的进行奠定了经济、阶级、思想基础,戊戌新政继承并发展了洋务新政。原因:触及了封建制度,要求发展资本主义。
(3)外来侵略刺激了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学习的层面不断深入,从学技术到学制度再到学思想。(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详解】(1)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答案。综合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进行作答,言之有理即可。如选取《北京条约》签订→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理由主要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洋务派开始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一批民用工业。选择其他有关联的历史事件进行阐述亦可。
(2)根据“戊戌新政在很大程度上更是洋务新政播下的现代文明种子的提前收获”可知洋务新政为戊戌新政的进行奠定了经济、阶级、思想基础,戊戌新政继承并发展了洋务新政。“戊戌新政”超越了“洋务新政”的原因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主要是因为戊戌新政触及了封建制度,要求发展资本主义。
(3)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答案。综合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进行作答,言之有理即可。如外来侵略刺激了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学习的层面不断深入,从学技术到学制度再到学思想。
2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用不足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1996年,中国发布了《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提出立足国内资源、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此后,中国制定了一系列保障粮食安全的法律法规、由于政策支持、制度创新和农业科技进步,中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978年中国粮食总产量为30476.5万吨,2018年达到65789.2万吨。
——摘编自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1)依据材料一,指出“野菜”的功能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材料二,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再列举一例我国为保障粮食安全所做努力的相关史实。
(3)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始终在竭力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请为河南农业的发展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答案】(1)从充饥的食物到“尝鲜”的食材。(言之成理即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民生问题的重视和发展;改革开放,粮食产量持续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言之成理即可)
(2)袁隆平团队研制成功“籼型杂交水稻”,提高粮食产量。(符合题意即可)
(3)守住耕地红线;科技兴农等。(答出一点即可,其他符合题意也可)
【解析】
【小问1详解】
变化:根据图片,左图为“1938年,南京郊外挖野菜充饥的少年”体现出这时野菜的功能是充饥;右图“寻味食鲜—野菜节”体现出这时野菜的功能已经变成了“尝鲜”,所以,材料一体现出“野菜”的功能发生的变化是从充饥的食物到“尝鲜”的食材。原因:根据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用不足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可以得出野菜功能转变的原因有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民生问题的重视和发展,解决了温饱问题;根据材料二“中国制定了一系列保障粮食安全的法律法规、由于政策支持、制度创新和农业科技进步,中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978年中国粮食总产量为30476.5万吨,2018年达到65789.2万吨”体现出野菜功能转变的原因有改革开放,粮食产量持续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小问2详解】
史实:结合所学知识,我国为保障粮食安全所做努力的相关史实有袁隆平团队研制成功“籼型杂交水稻”,提高粮食产量。
【小问3详解】
建议:结合所学知识,为了促进河南的农业发展,必须要守住耕地红线;推广先进技术,科技兴农等,言之有理即可。
2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交通发展简表
类别 大事记
公路 1760-1774年,议会批准了452项公路筑路申请
至1800年,已建成1600条公路
内河航运 1761年,开凿第一条内陆运河
18世纪90年代,开凿42条新运河,耗资650万英镑
铁路 至1835年,议会批准了54条铁路修筑计划
1845-1847年,又有576家铁路公司被批准成立,筑路8731英里
材料二英国的煤产量从1770年的600万吨上升到1861年的5700万吨;铁产量也从1770的5万吨增长到1861年380万吨。1801-1851年,英国国民总产值增长125.6%,英国迅速成为“世界工厂”,它庞大的远航船队把数不尽的工业品运往世界各地,再把原材料运回国。
材料三19世纪上半期,随着轮船、火车等交通工具的发明,世界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一些区域性大国崛起为全球性大国。由于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都发生在欧洲,欧洲国家的生产力率先突飞猛进,因此最初的全球性大国全部来自欧洲。这种强势一直持续到20世纪上半期。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英国在18世纪60年代以后国内交通飞速发展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与材料二内容之间的联系。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区域性大国崛起为全球性大国的历史条件。
【答案】(1)原因:蒸汽机的广泛使用;政府的重视;工业革命的需要。
(2)联系: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交通的发展,交通的发展为商品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市场的扩大又刺激了交通的进一步发展。
(3)分析:新式交通工具的发明,自然科学和工业革命的推动,促进欧洲生产力飞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材料一“议会批准了452项公路筑路申请、开凿第一条内陆运河、开凿42条新运河、议会批准了54条铁路修筑计划、又有576家铁路公司被批准成立”可以得出,原因一是英国政府重视发展交通运输;根据材料一“内河航运、铁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瓦特蒸汽机的出现推动了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人们开始设法利用蒸汽机驱动交通工具。美国人首先造出以蒸汽机为动力的轮船。随后,英国人斯蒂芬森利用蒸汽机发明了火车机车。因此,原因二是蒸汽机的广泛使用;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生产力的发展,旧有的人力或畜力拉动的交通工具无论是载重量还是速度都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因此,原因三是工业革命的需要。
【小问2详解】
阅读材料可知,材料一是英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材料二是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根据材料二“它庞大的远航船队把数不尽的工业品运往世界各地,再把原材料运回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经济的发展需要交通运输业的进步;同时,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为商品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反过来,市场的扩大又进一步刺激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小问3详解】
根据材料三“19世纪上半期,随着轮船、火车等交通工具的发明,世界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一些区域性大国崛起为全球性大国”可以得出,新式交通工具的发明,使世界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根据材料三“由于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都发生在欧洲,欧洲国家的生产力先突飞猛进”可以得出,自然科学和工业革命的推动,促进欧洲生产力飞速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上半期,欧洲主要国家已经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者改革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有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5. 根据下面的材料,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实准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回首最近100多年的历史,人类经历了血腥的热战、冰冷的冷战,也取得了惊人的发展、巨大的进步。上世纪上半叶以前,人类遭受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劫难,那一代人最迫切的愿望,就是免于战争、缔造和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殖民地人民普遍觉醒,他们最强劲的呼声,就是摆脱枷锁、争取独立。冷战结束后,各方最殷切的诉求,就是扩大合作、共同发展。
——摘编自《大国崛起—帝国春秋》
【答案】小短文:观点: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论述: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世界带来浩劫,人们最迫切的愿望,就是免于战争、缔造和平。美苏冷战给世界和平带来威胁,两极格局结束后官方的利益诉求就是扩大合作和共同发展。但是当前世界上还有恐怖主义、霸权主义、宗教矛盾、民族矛盾等威胁着世界和平与发展,为解决和平与发展存在问题,世界各国应该充分发挥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方面的作用;加强国际合作,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不断推进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等。
【解析】
【详解】小短文:根据题目要求就整材料或者任选一点进行提炼观点并且进行阐述。整则材料在于分析了进一百多年来世界格局有热战和冷战威胁了世界和平,人民迫切希望结束战争,缔造和平。在此种背景下,各国应该扩大合作,共同发展,推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因而可以得出结论: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
论述:在论述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中需要结合进100多年来世界发展局势,如两次世界大战带来的浩劫让人们认识到和平与发展的重要性,冷战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先进也还有威胁世界和平发展的因素。重点在于分析如何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例如: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世界带来浩劫,人们最迫切的愿望,就是免于战争、缔造和平。美苏冷战给世界和平带来威胁,两极格局结束后官方的利益诉求就是扩大合作和共同发展。但是当前世界上还有恐怖主义、霸权主义、宗教矛盾、民族矛盾等威胁着世界和平与发展,为解决和平与发展存在问题,世界各国应该充分发挥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方面的作用;加强国际合作,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不断推进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等。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2024年河南省驻马店市第二初级中学九年级二模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