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初中诊断监测历史能力测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黑色墨水笔或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只有一个备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2分,共24分。
1.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社会动荡不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此时在思想领域,老子提倡“无为而治”,孟子强调“仁政”,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材料反映了( )
A. 各学派相互抨击和攻讦 B. 思想繁荣推动了制度变革
C. 诸子百家关注社会现实 D. 社会动荡造就了文化繁荣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老子、孟子、墨子的思想都有对当时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给人民带来灾难的现状而提出无为而治”、“仁政”、“兼爱”、“非攻”等主张,他们都关注社会现实,C项正确;诸子百家的思想是有交集的,排除A项;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可见是社制度变革推动了思想繁荣,排除BD项。故选C项。
2. 著名史学家吕思勉认为:“六国新灭,遗民未曾心服,自然有在各地方设立据点的必要。所以秦灭六国,多以其地设郡,至六国尽灭之后,则更合全国的情形,加以调整,分天下为三十六郡。”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郡”的设立( )
A. 是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一大革新 B. 符合秦朝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
C. 对后世的行政体制演变影响深远 D. 为秦实现全国统一奠定了基础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自然有在各地方设立据点的必要”和“则更合全国的情形”等可知,“郡”的设立符合秦朝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B项正确;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一大革新,在题干内容中没有体现,题干内容体现的是“秦灭六国,多以其地设郡,至六国尽灭之后,则更合全国的情形,加以调整,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排除A项;对后世的行政体制演变影响深远,题干内容没有涉及,题干内容体现的是“秦灭六国,多以其地设郡,至六国尽灭之后,则更合全国的情形,加以调整,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排除C项;题干内容“至六国尽灭之后”可知秦朝已经实现了全国统一,排除D项。故选B项。
3. 《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古代乐器)二百声,而众以散”。这主要表明唐朝( )
A. 商业发达,经商人数众多 B. 商业活动形式多样
C. 出现了早市和夜市 D. 商业活动有严格时空限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古代乐器)二百声,而众以散”可知,材料说明唐朝商业活动有严格时空限制,排除D项;商业发达,经商人数众多和商业活动形式多样在材料中未涉及,排除AB项;宋朝出现了早市和夜市,排除C项。故选D项。
4. 宋统治者以“右文”(重视文化教育)为国策,重用文人,引领天下读书治学风气,给士大夫优越、宽松的政治参与空间,为像三苏父子这样来自普通阶层的的读书人治平天下、实践家国情怀打开大门。材料反映三苏父子之所以成为彪炳千古的文化巨人得益于( )
A. 宋代中央集权加强,社会安定 B. 宋代各民族交融得到进一步发展
C. 宋代的文治环境 D. 宋代经济繁荣,科技文化硕果累累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宋代统治者以‘右文’(重视文化教育)为国策,重用文人,引领天下读书治学风气,给士大夫优越、宽松的政治参与空间”可知,材料反映三苏父子 之所以成为彪炳千古的文化巨人得益于宋代的文治环境,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宋代统治者重视文化教育,给士大夫优越、宽松的政治参与空间,没有提及宋代中央集权加强,社会安定,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宋代统治者重视文化教育,给士大夫优越、宽松的政治参与空间,没有提及宋代各民族交融得到进一步发展,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宋代统治者重视文化教育,给士大夫优越、宽松的政治参与空间,没有提及宋代经济繁 荣,科技文化硕果累累,排除D项。故选C项。
5. 下表为宋辽榷场贸易中商品交易种类与限制交易情况。这反映了宋辽时期( )
类别 内容
宋对辽输出主要商品 茶叶、药材、布帛、瓷器、珍珠、象牙
宋对辽严禁输出的商品 金、银、铜、铁等金屈、硫磺、焰硝
辽对宋输出的主要商品 羊、皮革、毛毡、盐
辽对宋严禁输出的商品 马、粮谷
A. 特殊政治关系影响经贸往来 B. 宋与辽的经济互补性非常强
C. 宋辽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D. 宋与辽争战不休
【答案】A
【解析】
【详解】题干信息反映,宋对辽输出的主要商品为茶叶、药材、布帛、瓷器、珍珠、象牙,金、银、铜、铁等金属、硫磺、焰硝、书籍等物资属于禁输出品,辽对宋输出的主要商品为羊、皮革、毛毡、盐,马、粮谷属于严禁输出的商品,结合所学知识宋辽时期既有战争对峙也有经贸合作,但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均属于严禁输出的商品,反映出特殊政治关系影响经贸往来,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辽宋输出商品和严禁输出的商品,未体现经济上的互补,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辽宋输出商品和严禁输出的商品,未涉及宋辽经济文化交流的次数,排除C项;根据所学,宋与辽有战有和,排除D项。故选A项。
6. 咸丰元年(1851年)到六年,皖、赣、桂、苏、湘、鄂六省官员变动数达到50%,其中安徽、江西、广西三省的变动数达到70%以上,安徽省这一时期死亡的知县占全省知县的50%以上。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农民革命运动的冲击 B. 弃官从商意识的推动
C. 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D. 英法联军的烧杀抢掠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了咸丰元年(1851年)到六年,中国南方地区官员变动和死亡频繁的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期正值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太平天国运动席卷南方多省,社会动荡,冲击清政府的统治秩序,A项正确;此时期,中国并未出现弃官从商、实业救国的思潮,排除B项;材料现象与加强中央集权无关,排除C项;1860年英法联军在北京烧杀抢掠,而不是在南方各省,排除D项。故选A项。
7. 1937年,国民政府关税预算为3.69亿元,实际收入2.39亿元,1938年,实际收入为1.28亿元。1937年盐税预算为229亿元,实际收入1.41亿元,1938年实际收入0.48亿元。导致这一状况的重要因素是当时( )
A. 军事开支急剧增加 B. 政府财政管理不善
C. 中国国土大量沦陷 D. 中国民族工业落后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可得知,从1937年到1938年,国民党的关税和盐税实际收入不断减少,主要原因是七七事变后,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导致国土大量沦陷,C项正确;题干强调的是关税和盐税减少的原因,“军事开支急剧增加”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A项;题干强调的是国土沦陷导致关税和盐税减少,未提及政府具体财政管理问题,排除B项;中国民族工业落后是原因之一,但不是重要因素,排除D项。故选C项。
8. “在1952年、1953年,甚至把建设急需的理工科大学生,提前一年毕业分配。1953年暑期高校毕业生分配的基本方针是:集中使用,重点配备。配备的重点是基本建设的施工、设计方面和高校的助教、研究生。1953年寒假重点分配到重工业、国防工业各部门的毕业生,占毕业生总数的43%。”这是因为( )
A 社会主义改造急需人才 B. “一五”计划建设迫切需要
C. 土地改革的成果需巩固 D. 抗美援朝战争的需要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在1952年、1953年,把建设急需的理工科大学生,提前一年毕业分配。1953年若期高校毕业生分配的基本方针是:集中使用,重点配备。配备的重点是基本建设的施工、设计方面和高校的助教、研究生。1953年寒假重点分配到重工业、国防工业各部门的毕业生,占毕业生总数的43%。”和所学可知,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1953年,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B项正确;社会主义改造指的是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与“重点分配到重工业、国防工业各部门”内容不符,排除A项;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于1952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1953年7月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排除D项。故选B项。
9. 1984—1991年,由国家指令性计划管理的工业产品产值比重由40%下降到了11.7%,国家统配物资由64种减少到了19种,国家定价的生产资料比重由60%下降到了18.7%,国家定价的社会零售商品的价格比重由50%降低到了5.9%。这一变化说明( )
A. 国家经济出现了阶段性的困难 B. 经济体制改革在逐步推进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 D. 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初步形成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由国家指令性计划管理的工业产品产值比重由40%下降到了11.7%,国家统配物资由64种减少到了19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济体制改革逐步破除计划经济体制对生产力发展的束缚,B项正确;国家经济出现了阶段性的困难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排除C项;题干材料体现不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初步形成,排除D项。故选B项。
10. “希腊衰亡了,他的文明并没有跟着衰亡,反而影响了征服者罗马人。日耳曼虽然统治了罗马,但却吸收了被征服者的文化,并从而形成了日耳曼-罗马文化。”这段话意在强调( )
A. 古希腊是西方文明之源头 B. 罗马帝国疆域空前辽阔
C. 征战客观上促进文明交流 D. 外族入侵导致文明中断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希腊衰亡了,他文明并没有跟着衰亡,反而影响了征服者罗马人。日耳曼虽然统治了罗马,但却吸收了被征服者的文化,并从而形成了日耳曼-罗马文化”可知战争促进了文化之间的交流,C项正确;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征战客观上促进文明交流,没有反映古希腊是西方文明之源头,排除A项;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帝国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罗马帝国疆域空前辽阔,与题干所述不符,排除B项;;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征战客观上促进文明交流,没有反映外族入侵导致文明中断,排除D项。故选C项。
11. 下表为1917年列宁的部分重要文章、信件及会议讲话(节选)。上表中列宁观念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时间 内容
4月 我不但没有指望我们的革命立刻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而且还直接提醒不要有这种想法。
7月 做一个真正的革命民主主义者,那就不能害怕走向社会主义的步骤。
11月 任何一个政党真正想要成为人民的政党,就必须明确地、斩钉截铁地说:我国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
A.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B. 国内外敌对势力相互勾结
C. 俄国革命形势的迅速变化 D. 殖民地人民解放斗争的鼓舞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表格中4月“我不但没有指望我们的革命立刻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而且还直接提醒不要有这种想法”到11月“任何一个政党真正想要成为人民的政党,就必须明确地、斩钉截铁地说:我国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可知当时俄国革命形势的迅速变化,C项正确;1918年11月,德国战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排除A项; 国内外敌对势力相互勾结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项;题干材料主要体现俄国革命形势的迅速变化,不能体现殖民地人民解放斗争的鼓舞,排除D项。故选C项。
12. 有学者指出,发展中国家利用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为改变不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而相互合作,增强集体力量。同时,全球化大潮中的区域经济集团化方兴未艾,这将削弱占有优势国家实行单极秩序的能力。该学者认为( )
A. 经济全球化推动世界多极化进程 B. 世界多极化促进了世界和平与发展
C. 区域经济集团化阻碍多极化趋势 D. 区域经济集团化不利于经济全球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发展中国家利用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为改变不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而相互合作,增强集体力量。同时,全球化大潮中的区域经济集团化方兴未艾,这将削弱占有优势国家实行单极秩序的能力”可知,这说明该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集团化削弱占有优势国家实行单极秩序的能力,即经济全球化推动世界多极化进程,A项正确;题干材料不能说明世界多极化促进了世界和平与发展,排除B项;区域经济集团化阻碍多极化趋势与区域经济集团化不利于经济全球化,违背材料“全球化大潮中的区域经济集团化方兴未艾”的意思,排除CD项;故选A项。
13. 中国留学教育历史悠久。请阅读近代以来中国留学教育历史变迁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洋务运动兴起后,地方督抚要员在操办洋务事宜的过程中明显感到力不从心。他们急需大量的新型人才,这些人是科举制度和旧式书院所无法培养造就的。不过,清政府深知模仿西方的学堂仍有许多不足,加之这些学堂聘请洋教习的费用较大,留学就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另外,开明官吏对留学的支持和清政府与美国政府签订了《蒲安臣条约》,为中国学生赴美提供了条约依据,也是促使晚清留学教育发展所不可缺少的因素。
——摘编自岳秀银《清后期公费留学生初探》
材料二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个声势浩大的留日热潮呢 最根本的动力乃是处在严重民族危机之下的中国知识分子要求向日本学习以振兴中华的强烈愿望。尤其是1895年甲午战争中国败于日木以后,广大中国知识分子看到日木经过明治维新,向西方学习,富国强兵,卓有成效。因此,纷纷主张效法日本,救亡图存。亲身到日本留学,直接了解日本改革富强的经验,并吸收经过日本引进消化了的西方文化,自然成了许多中国爱国有志青年的向往之路。
——摘编自《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留苏潮”是在特定的国内外环境下形成的。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举,其中一个突出的困难在于,建设和管理人才奇缺。在中苏友好结盟的条件下,向苏联派遣留学生,加速培养一支强大的建设人才队伍,成为新中国的一项重要战略选择。尽管“留苏潮”经历了潮起潮落、起伏曲折,但它对新中国建设事业的作用是不容低估的,最重要的是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技术骨干和各种专门人才。
——摘编自《新中国成立初期“留苏潮”述评》
材料四 据教育部统计,1950——1963年间总共派出留学生9594人。分布于苏联(8357人)、东欧(共925人)……从1979年到2000年,仅由中国教育部门派出的留学生就达45.77万人,分布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美国20万、日本5.5万、加拿大3.8万、英国3.65万、德国2.6万、澳大利亚1.78万、法国1.63万、俄罗斯1.18万。此外,还有大批青年通过亲友和其他渠道出国留学,未包括在教育部门的统计数据之内。
——摘自《百年接力留学潮》
(1)依据材料一,概括这一时期清政府派遣留学生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分析出现声势浩大的留日热潮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留苏湖”形成的原因。
(4)材料四反映,与建国初相比,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留学教育的主要目的地发生很大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答案】(1)原因:洋务运动急需大量的新型人才,科举制度和旧式书院无法培养;开明官吏对留学的支持;《蒲安臣条约》签订的为中国学生赴美提供了条约依据。
(2)原因:甲午中日战败,中国民族危机加剧;学习借鉴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经验;有志青年知识分子的爱国热情。
(3)原因:建国初期,急需建设人才;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两国建立了友好外交关系;西方国家敌视新中国,实行外交孤立政策;新中国实施“一边倒”外交。
(4)原因:中国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政策;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关系显著改善;西方国家在经济科技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
【解析】
【小问1详解】
原因:根据材料“他们急需大量的新型人才,这些人是科举制度和旧式书院所无法培养造就的。”可知,洋务运动急需大量的新型人才,科举制度和旧式书院无法培养;根据材料“开明官吏对留学的支持和清政府与美国政府签订了《蒲安臣条约》,为中国学生赴美提供了条约依据,也是促使晚清留学教育发展所不可缺少的因素。”可知,开明官吏对留学的支持,清政府与美国政府签订的《蒲安臣条约》为中国学生赴美提供了条约依据。
【小问2详解】
原因:根据材料“尤其是1895年甲午战争中国败于日木以后””可知,甲午中日战败,中国民族危机加剧;根据材料“广大中国知识分子看到日木经过明治维新,向西方学习,富国强兵,卓有成效。”可知,想要学习借鉴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经验;根据材料“亲身到日本留学,直接了解日本改革富强的经验,并吸收经过日本引进消化了的西方文化,自然成了许多中国爱国有志青年的向往之路。”可知,有志青年知识分子的爱国热情推动留日热潮。
【小问3详解】
原因:根据材料“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举,其中一个突出的困难在于,建设和管理人才奇缺。”可知,建国初期,急需建设人才;根据材料“在中苏友好结盟的条件下,向苏联派遣留学生,加速培养一支强大的建设人才队伍,成为新中国的一项重要战略选择。”可知,新中国成立后,中苏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两国建立了友好外交关系,新中国实施“一边倒”外交;根据材料“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留苏潮”是在特定的国内外环境下形成的。”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方国家敌视新中国,实行外交孤立政策。
【小问4详解】
原因: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70年代我国留学生留学的目的地增多,主要是因为:中国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政策;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关系显著改善;西方国家在经济科技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
14.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的发展引人注目,也深深地影响了世界。
时间 德国历史上的大事件(部分)
1871年 德国从普法战争中获得50亿法郎赔款,割占法国煤铁资源丰富的阿尔萨斯全部和洛林省一部分
1871年 四分五裂的德国完成统一
1876年 德国人奥托、戴姆勒、狄塞尔先后发明了煤气内燃机、汽油内燃机、柴油内燃机
1882年 以德国为核心的三国同盟形成
1913年 德国工业生产居欧洲第一,钢铁产量超过英法总和
1914年 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战
材料二 1919年,德国政府发表《关于战争发动者责任的白皮书》,它称德国是“为了白卫而战斗”,为“民族生存”而战。1924年8月2日,德国政府发行明信片,宜称“十年前人民走向了令人难忘的团结并给予自由和保卫祖国而战斗的军队以力量”。同一天,时任魏玛共和国总统的社会民主党领袖艾伯特发表演讲,声称:“德国的战士不是为侵略性战争而战斗,而是为防御性战争而战斗。”因此,德国人民普遍认为德国没有挑起世界战争。
材料三 A、巴黎和会期间,王伯衡当选为中国爱国协会总秘书长。在他与友人的信件中曾记载“胶州问题的处理毁掉了他对新秩序的信心”,开篇即表达了对决议的不满——这个裁决“不过是一场将失物从一个小偷转到另一个小偷手中的偷窃行为”。B、亲日分子英国人毕格罗曾在《纽约时报》发表文章《中国与日本》中:“正是日本将中国从德国手中解放出来,……如果德国还在统治胶州,他会将山东变为其进一步征服中国的军事基地”。
(1)根据材料一大事年表,概括推动德国发展的主要因素哪些 德国的发展对国际局势产生怎样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德国对一战的认识,并概括这一认识形成的主要原因。所学知识,探究这一认识给德国造成的影响。
(3)材料三中,更能客观地反映事实的材料是哪则 请结合下列史料的分类做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史料按照作者的动机可以分为“有意史料”与“无意史料”。作者为了左右别人的认识而有意制造的史料称为“有意史料”,如官方组织编写的史书和成文的历史著述、回忆录和公开的报道等。原属过去历史事物的一部分而遗留至今的、无意中提供了可靠历史信息的史料称为“无意史料”,如官方遗留下来的文书档案、军事文件及私人信件、日记等。
【答案】(1)因素:国家统一完成;普法战争胜利,获得战争赔款和丰富的资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影响:争夺原材料和市场,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形成了三国同盟,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最终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2)认识:德国没有挑起世界战争。主要原因:德国政府的错误宣传。影响:导致德国民族复仇主义高涨;为希特勒上台提供了便利;德国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或为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伏笔)。
(3)A更能客观反映事实;理由:①为参加巴黎和会亲历者王伯衡的私人信件,属于“无意史料”,比较客观、公正,能够真实反映巴黎和会对中国山东问题处理的历史;②为亲日分子英国人的公开报道,属于“有意史料”,是为了左右别人认识而有意制造的,可信度不高。
【解析】
【小问1详解】
因素:根据材料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发展引人注目,也深深地影响了世界。”大事年表,概括推动德国发展的主要因素,从大事年表中可看出,德国在普法战争胜利,获得战争赔款和丰富的资源,1871年德国完成统一,1876年德国人的科技发明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广泛应用。
影响:根据材料一“德国的发展对国际局势产生怎样的影响”结合所学可知,德国完成统一,但德国与英国相比工业落后,德国发展工业也需要从海外获得原材料和市场,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形成了三国同盟,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最终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小问2详解】
认识:根据材料二“1919年,德国政府发表《关于战争发动者责任的白皮书》,它称德国是‘为了白卫而战斗’,为‘民族生存’而战。1924年8月2日,德国政府发行明信片,宜称“十年前人民走向了令人难忘的团结并给予自由和保卫祖国而战斗的军队以力量”。同一天,时任魏玛共和国总统的社会民主党领袖艾伯特发表演讲,声称:“德国的战士不是为侵略性战争而战斗,而是为防御性战争而战斗。”因此,德国人民普遍认为德国没有挑起世界战争。”从材料可知,德国人民普遍认为德国没有挑起世界战争。
原因:根据材料二“1919年,德国政府发表《关于战争发动者责任的白皮书》,它称德国是‘为了白卫而战斗’,为‘民族生存’而战。德国的战士不是为侵略性战争而战斗,而是为防御性战争而战斗”从时任魏玛共和国总统的社会民主党领袖艾伯特发表演讲中可分析出,德国政府的错误宣传。
影响:一战后,战胜的协约国在巴黎近郊的凡尔赛宫召开会议,会议签署《凡尔赛条约》导致德国民族复仇主义高涨;为希特勒上台提供了便利;德国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或为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伏笔)。
【小问3详解】
事实:根据材料三“A、巴黎和会期间,王伯衡当选为中国爱国协会总秘书长。在他与友人的信件中曾记载‘胶州问题的处理毁掉了他对新秩序的信心’,开篇即表达了对决议的不满——这个裁决‘不过是一场将失物从一个小偷转到另一个小偷手中的偷窃行为’更能客观地反映事实的材料是哪则”结合材料及所学可知,A更能客观反映事实。
理由:“史料按照作者的动机可以分为“有意史料”与“无意史料”。作者为了左右别人的认识而有意制造的史料称为“有意史料”,如官方组织编写的史书和成文的历史著述、回忆录和公开的报道等。原属过去历史事物的一部分而遗留至今的、无意中提供了可靠历史信息的史料称为“无意史料”,如官方遗留下来的文书档案、军事文件及私人信件、日记等”依据材料可分析出,①为参加巴黎和会亲历者王伯衡的私人信件,属于“无意史料”,比较客观、公正,能够真实反映巴黎和会对中国山东问题处理的历史;②为亲日分子英国人的公开报道,属于“有意史料”,是为了左右别人认识而有意制造的,可信度不高。2024年初中诊断监测历史能力测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黑色墨水笔或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只有一个备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2分,共24分。
1.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社会动荡不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此时在思想领域,老子提倡“无为而治”,孟子强调“仁政”,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材料反映了( )
A 各学派相互抨击和攻讦 B. 思想繁荣推动了制度变革
C. 诸子百家关注社会现实 D. 社会动荡造就了文化繁荣
2. 著名史学家吕思勉认为:“六国新灭,遗民未曾心服,自然有在各地方设立据点的必要。所以秦灭六国,多以其地设郡,至六国尽灭之后,则更合全国的情形,加以调整,分天下为三十六郡。”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郡”的设立( )
A. 是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一大革新 B. 符合秦朝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
C. 对后世的行政体制演变影响深远 D. 为秦实现全国统一奠定了基础
3. 《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古代乐器)二百声,而众以散”。这主要表明唐朝( )
A. 商业发达,经商人数众多 B. 商业活动形式多样
C. 出现了早市和夜市 D. 商业活动有严格时空限制
4. 宋统治者以“右文”(重视文化教育)为国策,重用文人,引领天下读书治学风气,给士大夫优越、宽松的政治参与空间,为像三苏父子这样来自普通阶层的的读书人治平天下、实践家国情怀打开大门。材料反映三苏父子之所以成为彪炳千古的文化巨人得益于( )
A. 宋代中央集权加强,社会安定 B. 宋代各民族交融得到进一步发展
C. 宋代的文治环境 D. 宋代经济繁荣,科技文化硕果累累
5. 下表为宋辽榷场贸易中商品交易种类与限制交易情况。这反映了宋辽时期( )
类别 内容
宋对辽输出的主要商品 茶叶、药材、布帛、瓷器、珍珠、象牙
宋对辽严禁输出的商品 金、银、铜、铁等金屈、硫磺、焰硝
辽对宋输出的主要商品 羊、皮革、毛毡、盐
辽对宋严禁输出的商品 马、粮谷
A. 特殊政治关系影响经贸往来 B. 宋与辽的经济互补性非常强
C. 宋辽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D. 宋与辽争战不休
6. 咸丰元年(1851年)到六年,皖、赣、桂、苏、湘、鄂六省官员变动数达到50%,其中安徽、江西、广西三省的变动数达到70%以上,安徽省这一时期死亡的知县占全省知县的50%以上。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农民革命运动的冲击 B. 弃官从商意识的推动
C. 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D. 英法联军的烧杀抢掠
7. 1937年,国民政府关税预算为3.69亿元,实际收入2.39亿元,1938年,实际收入为1.28亿元。1937年盐税预算为229亿元,实际收入1.41亿元,1938年实际收入0.48亿元。导致这一状况的重要因素是当时( )
A. 军事开支急剧增加 B. 政府财政管理不善
C 中国国土大量沦陷 D. 中国民族工业落后
8. “在1952年、1953年,甚至把建设急需的理工科大学生,提前一年毕业分配。1953年暑期高校毕业生分配的基本方针是:集中使用,重点配备。配备的重点是基本建设的施工、设计方面和高校的助教、研究生。1953年寒假重点分配到重工业、国防工业各部门的毕业生,占毕业生总数的43%。”这是因为( )
A. 社会主义改造急需人才 B. “一五”计划建设迫切需要
C. 土地改革的成果需巩固 D. 抗美援朝战争的需要
9. 1984—1991年,由国家指令性计划管理的工业产品产值比重由40%下降到了11.7%,国家统配物资由64种减少到了19种,国家定价的生产资料比重由60%下降到了18.7%,国家定价的社会零售商品的价格比重由50%降低到了5.9%。这一变化说明( )
A. 国家经济出现了阶段性的困难 B. 经济体制改革在逐步推进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 D. 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初步形成
10. “希腊衰亡了,他的文明并没有跟着衰亡,反而影响了征服者罗马人。日耳曼虽然统治了罗马,但却吸收了被征服者的文化,并从而形成了日耳曼-罗马文化。”这段话意在强调( )
A. 古希腊是西方文明之源头 B. 罗马帝国疆域空前辽阔
C 征战客观上促进文明交流 D. 外族入侵导致文明中断
11. 下表为1917年列宁部分重要文章、信件及会议讲话(节选)。上表中列宁观念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时间 内容
4月 我不但没有指望我们的革命立刻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而且还直接提醒不要有这种想法。
7月 做一个真正的革命民主主义者,那就不能害怕走向社会主义的步骤。
11月 任何一个政党真正想要成为人民的政党,就必须明确地、斩钉截铁地说:我国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
A.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B. 国内外敌对势力相互勾结
C. 俄国革命形势的迅速变化 D. 殖民地人民解放斗争的鼓舞
12. 有学者指出,发展中国家利用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为改变不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而相互合作,增强集体力量。同时,全球化大潮中的区域经济集团化方兴未艾,这将削弱占有优势国家实行单极秩序的能力。该学者认为( )
A. 经济全球化推动世界多极化进程 B. 世界多极化促进了世界和平与发展
C. 区域经济集团化阻碍多极化趋势 D. 区域经济集团化不利于经济全球化
13. 中国留学教育历史悠久。请阅读近代以来中国留学教育历史变迁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洋务运动兴起后,地方督抚要员在操办洋务事宜的过程中明显感到力不从心。他们急需大量的新型人才,这些人是科举制度和旧式书院所无法培养造就的。不过,清政府深知模仿西方的学堂仍有许多不足,加之这些学堂聘请洋教习的费用较大,留学就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另外,开明官吏对留学的支持和清政府与美国政府签订了《蒲安臣条约》,为中国学生赴美提供了条约依据,也是促使晚清留学教育发展所不可缺少的因素。
——摘编自岳秀银《清后期公费留学生初探》
材料二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个声势浩大的留日热潮呢 最根本的动力乃是处在严重民族危机之下的中国知识分子要求向日本学习以振兴中华的强烈愿望。尤其是1895年甲午战争中国败于日木以后,广大中国知识分子看到日木经过明治维新,向西方学习,富国强兵,卓有成效。因此,纷纷主张效法日本,救亡图存。亲身到日本留学,直接了解日本改革富强的经验,并吸收经过日本引进消化了的西方文化,自然成了许多中国爱国有志青年的向往之路。
——摘编自《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留苏潮”是在特定的国内外环境下形成的。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举,其中一个突出的困难在于,建设和管理人才奇缺。在中苏友好结盟的条件下,向苏联派遣留学生,加速培养一支强大的建设人才队伍,成为新中国的一项重要战略选择。尽管“留苏潮”经历了潮起潮落、起伏曲折,但它对新中国建设事业的作用是不容低估的,最重要的是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技术骨干和各种专门人才。
——摘编自《新中国成立初期“留苏潮”述评》
材料四 据教育部统计,1950——1963年间总共派出留学生9594人。分布于苏联(8357人)、东欧(共925人)……从1979年到2000年,仅由中国教育部门派出的留学生就达45.77万人,分布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美国20万、日本5.5万、加拿大3.8万、英国3.65万、德国2.6万、澳大利亚1.78万、法国1.63万、俄罗斯1.18万。此外,还有大批青年通过亲友和其他渠道出国留学,未包括在教育部门的统计数据之内。
——摘自《百年接力留学潮》
(1)依据材料一,概括这一时期清政府派遣留学生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分析出现声势浩大的留日热潮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留苏湖”形成的原因。
(4)材料四反映,与建国初相比,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留学教育的主要目的地发生很大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14.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的发展引人注目,也深深地影响了世界。
时间 德国历史上的大事件(部分)
1871年 德国从普法战争中获得50亿法郎赔款,割占法国煤铁资源丰富的阿尔萨斯全部和洛林省一部分
1871年 四分五裂的德国完成统一
1876年 德国人奥托、戴姆勒、狄塞尔先后发明了煤气内燃机、汽油内燃机、柴油内燃机
1882年 以德国为核心的三国同盟形成
1913年 德国工业生产居欧洲第一,钢铁产量超过英法总和
1914年 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战
材料二 1919年,德国政府发表《关于战争发动者责任的白皮书》,它称德国是“为了白卫而战斗”,为“民族生存”而战。1924年8月2日,德国政府发行明信片,宜称“十年前人民走向了令人难忘的团结并给予自由和保卫祖国而战斗的军队以力量”。同一天,时任魏玛共和国总统的社会民主党领袖艾伯特发表演讲,声称:“德国的战士不是为侵略性战争而战斗,而是为防御性战争而战斗。”因此,德国人民普遍认为德国没有挑起世界战争。
材料三 A、巴黎和会期间,王伯衡当选为中国爱国协会总秘书长。在他与友人的信件中曾记载“胶州问题的处理毁掉了他对新秩序的信心”,开篇即表达了对决议的不满——这个裁决“不过是一场将失物从一个小偷转到另一个小偷手中的偷窃行为”。B、亲日分子英国人毕格罗曾在《纽约时报》发表文章《中国与日本》中:“正是日本将中国从德国手中解放出来,……如果德国还在统治胶州,他会将山东变为其进一步征服中国的军事基地”。
(1)根据材料一大事年表,概括推动德国发展的主要因素哪些 德国的发展对国际局势产生怎样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德国对一战的认识,并概括这一认识形成的主要原因。所学知识,探究这一认识给德国造成的影响。
(3)材料三中,更能客观地反映事实的材料是哪则 请结合下列史料的分类做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史料按照作者的动机可以分为“有意史料”与“无意史料”。作者为了左右别人的认识而有意制造的史料称为“有意史料”,如官方组织编写的史书和成文的历史著述、回忆录和公开的报道等。原属过去历史事物的一部分而遗留至今的、无意中提供了可靠历史信息的史料称为“无意史料”,如官方遗留下来的文书档案、军事文件及私人信件、日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