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长沙立信中学初三历史二模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 共48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1. 如下图为人类发展过程中生产工具的演变,这反映的是( )
A. 农业的发展 B. 手工业的进步
C. 商业的繁荣 D. 生产力的提高
【答案】D
【解析】
【详解】生产力进步的显著标志是生产工具的改进。材料图示中生产工具由石器—骨器—青铜—铁器的演变,说明生产工具不断在改进。体现出生产力的提高,D项正确;图示说明的是生产工具改进,不能说明农业发展、手工业的进步以及商业的繁荣,排除A、B和C项。故选D项。
2. 西周的“官”以贵族血统世袭,个人财富来自领地,秦以后的官是皇帝的“雇员”,俸禄取自国家税收。依据材料可知( )
A. 官僚之间是有严格的等级关系的 B. 西周官的领地源于封君封臣制度的推行
C. 官吏是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产生 D. 秦以后的官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工具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西周的‘官’以贵族血统世袭,个人财富来自领地,秦以后的官是皇帝的‘雇员’,俸禄取自国家税收”和所学可知,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秦朝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官员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工具,D项正确;分封制官僚之间是有严格的等级关系的,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A项;欧洲中世纪实行封君封臣制度,排除B项;隋朝开始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员,排除C项。故选D项。
3. 下图为顺序混乱的隋朝、唐朝和南宋三朝南北方人口比例饼状图,据图可知( )
A. 图一是隋朝南北人口比例图 大运河促进南北经济流动有利于南北方人口增长
B. 图二是唐朝南北人口比例图 国家开放交流频繁推动南北方人口比例发生变化
C. 图三是南宋南北人口比例图 此时国家统一各民族交融促使南方人口超过北方
D. 三幅图反映了经济重心逐步南移促进了人口的流动与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据饼状图结合所学可知,自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至南宋时期最后完成,经济重心南移的同时伴随着人口的流动,南方人口比例逐渐从少于北方到南北持平,最后超过北方,三幅图反映了经济重心的南移促进了人口的流动和发展,D项正确;隋朝时期经济重心还没有出现南移,北方人口仍然占大多数,排除A项;唐朝中期经历安史之乱,北方大量人口南迁,经济重心南移,南北人口比例发生较大变化,图一反映的是唐朝,排除B项;南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南方人口超过北方,图三是南宋,排除C项。故选D项
4 如图,中国古代科技发明统计,该图数据变化说明了( )
A. 中国古代科技一直领先于世界 B. 科技成果服务于农业生产
C. 明清时期的内外政策严重束缚了科技的发展 D. 古代统治者注重科技创新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国古代科技发明统计”和所学可知,材料反映出中国古代科技发明由领先到落后,原因是明清时期的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C项正确;明清时期中国的科技发明落后于世界,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出科技成果服务于农业生产,排除B项;古代统治者注重科技创新在材料中未涉及,排除D项。故选C项。
5. 1926年9月20日,中央局报告中指出:“(此役)能迅速的荡平吴军,得力于两湖农民援助之力非常之多,尤其是湖南农会的参战更勇烈。”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北伐战争 B. 秋收起义 C. 百团大战 D. 挺进大别山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1926年9月20日”和“得力于两湖农民援助之力非常多,尤其是湖南农会的参战更勇烈”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伐战争能够胜利进军离不开蓬勃的农民革命运动,A项正确;秋收起义是1927年中国共产党在湖南、江西两省边界地区领导农民自卫军、工人纠察队和革命士兵举行的武装起义,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项;百团大战发生在1940年,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与题干时间信息不符,排除C项;1947年夏,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与题干时间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6. 实践证明,保持必要的社会政治安定,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我们的国民经济就能高速度、稳定的向前发展。以下能够分别说明材料观点的史实有( )
A. 开国大典 抗美援朝 B. 三大改造 人民公社化运动
C. 文化大革命 改革开放 D. 港澳回归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保持必要的社会政治安定,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我们的国民经济就能高速度、稳定的向前发展”和所学可知,文化大革命使社会和生产秩序陷于混乱,改革开放开启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C项正确;开国大典、抗美援朝与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不符,排除A项;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排除B项;港澳回归与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7. 有古史学家说,罗马在产生智慧方面远远不如希腊,所有哲学与科学,都是希腊产生。但如果没有罗马的政治架构,就不会有希腊文化和基督教的世界性传播。以下有关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国王的无限权威
B. 雅典的民主是一种间接民主,极大的激发了公民的参政积极性。
C. 罗马的扩展使整个地中海成为其帝国内湖。
D. 基督教产生于欧洲并被罗马皇帝确定为国教。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世纪,罗马的扩展使进入黄金时期。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了罗马“内湖”,C项正确;金字塔是古埃及的文明成就,排除A项;雅典的民主是一种直接民主,排除B项;基督教产生于亚洲的巴勒斯坦地区,排除D项。故选C项。
8. “这次改革及其采取的让步,是农奴主实行的资产阶级改革,只是从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的第一步。它仍然保存着大量旧制度残余,无法缓和国内的阶级矛盾。”材料表明( )
A. 彼得一世改革推动了俄国的近代化 B.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存在极大的局限性
C. 南北战争没有从根本上消除种族歧视 D. 西藏完成民主改革农奴翻身当家作主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这次改革及其采取的让步,是农奴主实行的资产阶级改革,只是从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的第一步。它仍然保存着大量旧制度残余,无法缓和国内的阶级矛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指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改革。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废除农奴制法令,推动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但是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因此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存在极大的局限性说法正确,B项正确;彼得一世改革是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与题干“是农奴主实行的资产阶级改革”不符,排除A项;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且没有不存在君主制,排除C项;西藏完成民主改革农奴翻身当家作主,并不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排除D项。故选B项。
9. “热词”是指在一个特定时期内出现频率比较高的词汇。15至16世纪,人类历史开始了大航海时代世界由孤立走向联系,由分散走向整体。以下与这一历史时期特征最吻合的一组词汇是( )
A. 新大陆、黄金、香料 B. 蒸汽机、工厂、火车
C. 内燃机、石油、电话 D. 计算机、原子能、基因工程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15至16世纪,人类历史开始了大航海时代,世界由孤立走向联系,由分散走向整体”和所学可知,15至16世纪为新航路开辟时期,哥伦布发现了美洲,西方殖民者在美洲掠夺了大量的黄金,源源不断地运回欧洲,加速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东方的香料通过新航路不断出现在欧洲市场上,A项正确;瓦特改良蒸汽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显著性成就,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内燃机和石油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计算机、原子能、基因工程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就,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10. 下图为全球殖民地占陆地(南极洲除外)面积的比例示意图。这反映了( )
A. 资本主义世界格局的演变 B. 欧美国家加紧殖民扩张
C.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 D. 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与瓦解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新航路开辟后,西方国家开始殖民扩张,1990年3月,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崩溃,因此图中反映了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与瓦解,D项正确;材料强调殖民地,不属于世界格局,排除A项;欧美国家加紧殖民扩张只能反映1700-1900年这一事件的特征,以偏概全,排除B项;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只能反映20世纪的特征,以偏概全,排除C项。故选D项。
11. 教育家和文学哲学大师张栻、朱熹、王阳明在此讲学,经学大师王文清、王先谦在此从事文化学术活动,从“经世致用”到“实事求是”,这里培养和熏陶了一代又一代“以天下为己任”的经世济民之才,诠释了“惟楚有才,于斯为盛”。“这里”指的是( )
A. 石鼓书院 B. 岳麓书院 C. 白鹿洞书院 D. 应天书院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和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湖南省长沙市湘江之畔的岳麓书院门前的一幅对联,教育家和文学哲学大师张栻、朱熹、王阳明在此讲学,经学大师王文清、王先谦在此从事文化学术活动,B项正确;石鼓书院位于湖南省衡阳市石鼓区,李宽在此读书,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A项;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五老峰南麓,朱熹、李渤在此读书,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C项;应天书院是北宋四大书院之首,范仲淹在此讲学,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12. 远在旧石器时代湖南就已有古人类活动;两晋时期设有以“湘”命名的“湘州”;唐朝设湖南观察使,为湖南建置之名始;宋朝设“湖南路”,元朝设“湖广行省”,明朝设湖广承宣布政使司(仍称行省)……湖南正式成为行省是( )
A. 元朝忽必烈时期 B. 清朝康熙年间 C. 清朝雍正年间 D. 中华民国时期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唐朝设湖南观察使,为湖南建置之名始;宋朝设‘湖南路’,元朝设‘湖广行省’,明朝设湖广承宣布政使司(仍称行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忽必烈建立元朝,在地方上实行行省制,A项正确;清朝康熙和雍正时期湖南也被成为湖南行省,不符合题意,排除BC项;中华民国时期湖南被称为湖南省,排除D项。故选A项。
二、非选择题:(13题10分,14题14分,15题14分,16题14分,共52分)
1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边疆地区都是少数民族生活聚集的地区,能否把王朝国家的统治深入到边疆地区的关键,是处理好王朝国家与边疆各民族的关系。历代王朝有一个基本的倾向,重视对中心区域的治理,通过对中心区域的治理而影响边缘区域,强调“欲理外,先理内”,“治安中国,而四夷自服”,并且“抚之以仁义,示之以威信”。
——摘编自周平《我国的边疆与边疆治理》。
请分析材料,围绕“边疆治理”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多角度论证,逻辑清晰、行文流畅。)
【答案】观点:边疆治理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论述:唐朝,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带去了蔬菜种子、茶叶、丝绸等书籍,促进了吐蕃社会经济的发展,收到周边少数民族的拥戴,被尊称称为各族的“天可汗”。元朝,在台湾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理澎湖和琉球,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清朝,在西藏地区册封“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设立驻藏大臣等措施,加强了对西藏的管理。综上所述,边疆治理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加速了各民族的民族交融。
【解析】
【详解】论述: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解答本题的关键是选取史实并拟定观点,结合所学进行论述。如选择唐、元、清朝对边疆的治理可确立观点:边疆治理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然后结合所学进行论述:唐朝,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带去了蔬菜种子、茶叶、丝绸等书籍,促进了吐蕃社会经济的发展,收到周边少数民族的拥戴,被尊称称为各族的“天可汗”。元朝,在台湾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理澎湖和琉球,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清朝,在西藏地区册封“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设立驻藏大臣等措施,加强了对西藏的管理。最后总结得出结论:边疆治理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加速了各民族的民族交融。
14.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探索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英、法等西方列强接连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由于当时中国制度落后和政府腐败无能,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西方列强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激化。19世纪70年代以后,列强对华侵略加剧,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
——摘自2022年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材料二 中国的民主革命时间很长,道路很曲折,牺牲很重大。中国的农民阶级一直是活跃在近代历史舞台上的革命主力军……在中国无产阶级自觉地登上历史舞台之前,民族资产阶级曾经是中国革命的领导者,至于中国的无产阶级,它身受三重压迫,革命最坚决;它和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有远大的目光,有很强的组织性、纪律性……民主革命的领导重任必然地落到了中国无产阶级的肩上。无产阶级的革命领导权是通过中国共产党实现的……自从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后,中国革命进入了新阶段,打开了新局面。
——摘编自戴逸《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为什么要学习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分析近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是什么? 举一例20世纪30年代的史实说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
(2)根据所学知识分别回答材料二中为什么说“农民阶级是民主革命主力军、民族资产阶级是革命领导者?”根据材料概括“民主革命的领导重任必然地落到了中国无产阶级的肩上”的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哪一湘籍历史人物利用独具特色的方法打开了中国革命新局面?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和探索给我们今天社会主义建设什么启示?
【答案】(1)历史任务:救亡图存。史实说明: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东北三省,民族危机加深。1935年,日本策动所谓“华北自治运动”,妄图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任意答其一,其它符合题意的史实也可)
(2)说法原因:农民: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在民主革命发挥主力军作用;太平天国运动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阴谋。资产阶级:资产阶级领导的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发挥领导者作用;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和思想启蒙运动,对社会进步和思想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无产阶级肩上原因:无产阶级身受三重压迫,革命最坚决;无产阶级和先进生产方式相联系;无产阶级具有远大的目光、组织性、纪律性。
(3)人物:毛泽东。启示:制定政策要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要依靠人民,充分发挥人民力量。
【解析】
小问1详解】
历史任务:根据材料一“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和所学知识可知,近代面临西方侵略,中国民族危机日益深重。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是救亡图存。史实说明:根据题干“20世纪30年代”、“民族危机日益深重”和所学知识可知,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东北三省,中国民族危机加深。1935年,日本策动所谓“华北自治运动”,妄图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本题为开放型问题,学生任意答其一,其他符合题意的史实也可。
【小问2详解】
说法原因:农民: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农民阶级领导了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两场运动都在革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太平天国运动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阴谋。
资产阶级: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领导的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发挥了领导者作用。两场运动都在革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和思想启蒙运动,对社会进步和思想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无产阶级肩上原因:根据材料二“身受三重压迫,革命最坚决”、“和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有远大的目光,有很强的组织性、纪律性”可知,无产阶级身受三重压迫,革命最坚决;无产阶级和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无产阶级具有远大的目光、组织性、纪律性。
【小问3详解】
人物:根据题干“湘籍历史人物”、“打开了中国革命新局面”和所学知识可知,湘籍历史人物是指毛泽东。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中国革命新局面。
启示:根据材料中的探索历程和所学知识可知,制定政策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符合国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应依靠人民,充分发挥人民力量。
15. 民主是法治的基石,法治是民主的保障,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宪政主义、联邦主义和有限政府在欧洲倒不是新颖的思想,它们溯自中世纪……美国革命使这些思想变成进步的思想。美国的影响为欧洲的发展势力增添了力量,使启蒙运动后期的思想变得更加民主。合众国取代英国,成为先进思想的模范国家。
——[美]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二
项目 具体措施
金融业 通过《紧急银行法案》对银行业进行垫顿,恢复银行信用
工业 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制定公平竞争法规,协调各个工业部门的企业活动;规定雇员有组织起来进行谈判的权利,确定最低工盗标准佳,限制工日寸
农业 通过《农业调整法》,对全国农业生产和销售进行调节,限制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
以工代赈 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通过《社会保障法》建立社会保障制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教材九下13课
材料三 1949年政协会议召开之后,周恩来对民主人士黄炎培说:它是由全国各党派一起千斟万酌制定的,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剧本”。
——编自《周恩来26年总理风云》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宪政最先制度化的表现。如何理解美国影响为欧洲增添力量?
(2)根据材料二回答罗斯福用什么形式确保新政措施能够落地执行?这反映了新政带有什么特点?
(3)材料三中“为人民服务的‘剧本’”指的是什么哪次会议结束了该“剧本”的历史使命?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民主与法治的关系
【答案】(1)表现:根据分权制衡原则设置了一个联邦制共和国。
理解:1787年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对后来许多国家的政治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实践了启蒙思想家的学说。因此说美国影响为欧洲增添力量。
(2)形式:通过颁布法律形式确保新政措施能够落地执行。
特点: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特点。
(3)会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关系:民主是法治的基础,没有民主就没有法治。民主的性质和内容决定了法治的性质和内容。
【解析】
小问1详解】
表现:根据材料一“宪政主义、联邦主义和有限政府在欧洲倒不是新颖的思想,它们溯自中世纪……美国革命使这些思想变成进步的思想”并结合所学1787年美国宪法的内容可知,最先制度化的表现是根据分权制衡原则设置了一个联邦制共和国。
理解:结合所学美国1787年宪法的内容可知,1787年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对后来许多国家的政治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实践了启蒙思想家的学说。因此说美国影响为欧洲增添力量。
【小问2详解】
形式:根据材料二“《紧急银行法案》《全国工业复兴法》《农业调整法》《社会保障法》”可知,通过颁布法律的形式确保新政措施能够落地执行。
特点:结合所学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可知,罗斯福新政具有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特点。
【小问3详解】
会议:根据材料三“1949年政协会议召开之后,周恩来对民主人士黄炎培说:它是由全国各党派一起千斟万酌制定的,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剧本’”并结合所学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相关知识可知,该“剧本”是指《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制定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结束了《共同纲领》历史宪法的作用。
关系:根据上述材料涉及的1787年美国宪法、罗斯福新政和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可知,两者的关系是:民主是法治的基础,没有民主就没有法治。民主的性质和内容决定了法治的性质和内容。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两次世界大战都根源于资本主义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展到垄断阶段,即帝国主义的形成。几个大国试图对全世界进行控制与争夺,他们以为本民族“谋利益”和“传播文明”的名义,对东方众多弱小与落后国家和地区进行殖民扩张、侵略和掠夺,从而对整个世界进行瓜分,建立起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
——摘编自徐蓝《资本主义利益争夺和帝国主义国际秩序引发战争》
材料二
材料三 当今时代,最大的矛盾是“自由优先”还是“秩序优先”,这种矛盾不仅带来西方文明内部的混乱,也带来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世界之痛,源于“不通”,根子在“分”。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和”,一带一路实现“合”,因此成为中国的两大核心倡议,成为回答时代之问的中国方案、中国智慧。
——石亚洲《“合作共赢”还是“零和博弈”》
(1)根据材料一回答“大国试图对全世界进行控制与争夺”的根本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大战促使20世纪初政治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什么巨大变化对资本主义构成严重挑战?
(2)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二所示图片进行评析说明(要求:史实正确、逻辑清晰,150字以内,答案写在答题卡格子中,一字一格,超出格子不计分)
(3)根据材料三回答,中国是如何回答“时代之问”的?“中国方案和智慧”说明当前时代主题是什么?
【答案】(1)根本原因:建立起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巨大变化:社会主义。
(2)评析说明: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开始;德国分裂标志着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北约与华约的成立,标志着美苏双方互相敌对,进而发展为两大集团的全面冷战对峙,两极格局形成。
(3)回答: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
时代主题:和平合作。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本原因:根据材料“从而对整个世界进行瓜分,建立起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可知,“大国试图对全世界进行控制与争夺”的根本原因是建立起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
巨大变化:根据所学可知,大战促使20世纪初政治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构成严重挑战。
【小问2详解】
评析说明:根据材料二和所学可知,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开始;1949年10月,德国分裂标志着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北约与华约的成立,标志着美苏双方互相敌对,进而发展为两大集团的全面冷战对峙,两极格局形成。
【小问3详解】
回答:根据材料“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和’,一带一路实现‘合’,因此成为中国的两大核心倡议,成为回答时代之问的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可知,中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
时代主题:根据材料“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和’,一带一路实现‘合’,因此成为中国的两大核心倡议,成为回答时代之问的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可知,材料说明当前时代主题是和平、合作。2024年长沙立信中学初三历史二模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 共48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1. 如下图为人类发展过程中生产工具的演变,这反映的是( )
A. 农业的发展 B. 手工业的进步
C. 商业的繁荣 D. 生产力的提高
2. 西周的“官”以贵族血统世袭,个人财富来自领地,秦以后的官是皇帝的“雇员”,俸禄取自国家税收。依据材料可知( )
A. 官僚之间是有严格的等级关系的 B. 西周官的领地源于封君封臣制度的推行
C. 官吏是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产生 D. 秦以后的官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工具
3. 下图为顺序混乱的隋朝、唐朝和南宋三朝南北方人口比例饼状图,据图可知( )
A. 图一是隋朝南北人口比例图 大运河促进南北经济流动有利于南北方人口增长
B. 图二是唐朝南北人口比例图 国家开放交流频繁推动南北方人口比例发生变化
C. 图三是南宋南北人口比例图 此时国家统一各民族交融促使南方人口超过北方
D. 三幅图反映了经济重心逐步南移促进了人口的流动与发展
4 如图,中国古代科技发明统计,该图数据变化说明了( )
A. 中国古代科技一直领先于世界 B. 科技成果服务于农业生产
C. 明清时期内外政策严重束缚了科技的发展 D. 古代统治者注重科技创新
5. 1926年9月20日,中央局报告中指出:“(此役)能迅速的荡平吴军,得力于两湖农民援助之力非常之多,尤其是湖南农会的参战更勇烈。”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北伐战争 B. 秋收起义 C. 百团大战 D. 挺进大别山
6. 实践证明,保持必要的社会政治安定,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我们的国民经济就能高速度、稳定的向前发展。以下能够分别说明材料观点的史实有( )
A. 开国大典 抗美援朝 B. 三大改造 人民公社化运动
C. 文化大革命 改革开放 D. 港澳回归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7. 有古史学家说,罗马在产生智慧方面远远不如希腊,所有哲学与科学,都是希腊产生。但如果没有罗马的政治架构,就不会有希腊文化和基督教的世界性传播。以下有关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国王的无限权威
B. 雅典民主是一种间接民主,极大的激发了公民的参政积极性。
C. 罗马的扩展使整个地中海成为其帝国内湖。
D. 基督教产生于欧洲并被罗马皇帝确定为国教。
8. “这次改革及其采取的让步,是农奴主实行的资产阶级改革,只是从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的第一步。它仍然保存着大量旧制度残余,无法缓和国内的阶级矛盾。”材料表明( )
A. 彼得一世改革推动了俄国的近代化 B.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存在极大的局限性
C. 南北战争没有从根本上消除种族歧视 D. 西藏完成民主改革农奴翻身当家作主
9. “热词”是指在一个特定时期内出现频率比较高的词汇。15至16世纪,人类历史开始了大航海时代世界由孤立走向联系,由分散走向整体。以下与这一历史时期特征最吻合的一组词汇是( )
A. 新大陆、黄金、香料 B. 蒸汽机、工厂、火车
C 内燃机、石油、电话 D. 计算机、原子能、基因工程
10. 下图为全球殖民地占陆地(南极洲除外)面积的比例示意图。这反映了( )
A. 资本主义世界格局的演变 B. 欧美国家加紧殖民扩张
C.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 D. 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与瓦解
11. 教育家和文学哲学大师张栻、朱熹、王阳明在此讲学,经学大师王文清、王先谦在此从事文化学术活动,从“经世致用”到“实事求是”,这里培养和熏陶了一代又一代“以天下为己任”的经世济民之才,诠释了“惟楚有才,于斯为盛”。“这里”指的是( )
A. 石鼓书院 B. 岳麓书院 C. 白鹿洞书院 D. 应天书院
12. 远在旧石器时代湖南就已有古人类活动;两晋时期设有以“湘”命名的“湘州”;唐朝设湖南观察使,为湖南建置之名始;宋朝设“湖南路”,元朝设“湖广行省”,明朝设湖广承宣布政使司(仍称行省)……湖南正式成为行省是( )
A. 元朝忽必烈时期 B. 清朝康熙年间 C. 清朝雍正年间 D. 中华民国时期
二、非选择题:(13题10分,14题14分,15题14分,16题14分,共52分)
1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边疆地区都是少数民族生活聚集的地区,能否把王朝国家的统治深入到边疆地区的关键,是处理好王朝国家与边疆各民族的关系。历代王朝有一个基本的倾向,重视对中心区域的治理,通过对中心区域的治理而影响边缘区域,强调“欲理外,先理内”,“治安中国,而四夷自服”,并且“抚之以仁义,示之以威信”。
——摘编自周平《我国的边疆与边疆治理》。
请分析材料,围绕“边疆治理”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多角度论证,逻辑清晰、行文流畅。)
14.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探索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英、法等西方列强接连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由于当时中国制度落后和政府腐败无能,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西方列强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激化。19世纪70年代以后,列强对华侵略加剧,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
——摘自2022年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材料二 中国的民主革命时间很长,道路很曲折,牺牲很重大。中国的农民阶级一直是活跃在近代历史舞台上的革命主力军……在中国无产阶级自觉地登上历史舞台之前,民族资产阶级曾经是中国革命的领导者,至于中国的无产阶级,它身受三重压迫,革命最坚决;它和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有远大的目光,有很强的组织性、纪律性……民主革命的领导重任必然地落到了中国无产阶级的肩上。无产阶级的革命领导权是通过中国共产党实现的……自从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后,中国革命进入了新阶段,打开了新局面。
——摘编自戴逸《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为什么要学习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分析近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是什么? 举一例20世纪30年代的史实说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
(2)根据所学知识分别回答材料二中为什么说“农民阶级是民主革命主力军、民族资产阶级是革命领导者?”根据材料概括“民主革命的领导重任必然地落到了中国无产阶级的肩上”的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哪一湘籍历史人物利用独具特色的方法打开了中国革命新局面?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和探索给我们今天社会主义建设什么启示?
15. 民主是法治的基石,法治是民主的保障,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宪政主义、联邦主义和有限政府在欧洲倒不是新颖的思想,它们溯自中世纪……美国革命使这些思想变成进步的思想。美国的影响为欧洲的发展势力增添了力量,使启蒙运动后期的思想变得更加民主。合众国取代英国,成为先进思想的模范国家。
——[美]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二
项目 具体措施
金融业 通过《紧急银行法案》对银行业进行垫顿,恢复银行信用
工业 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制定公平竞争法规,协调各个工业部门的企业活动;规定雇员有组织起来进行谈判的权利,确定最低工盗标准佳,限制工日寸
农业 通过《农业调整法》,对全国农业生产和销售进行调节,限制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
以工代赈 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通过《社会保障法》建立社会保障制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教材九下13课
材料三 1949年政协会议召开之后,周恩来对民主人士黄炎培说:它是由全国各党派一起千斟万酌制定的,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剧本”。
——编自《周恩来26年总理风云》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宪政最先制度化的表现。如何理解美国影响为欧洲增添力量?
(2)根据材料二回答罗斯福用什么形式确保新政措施能够落地执行?这反映了新政带有什么特点?
(3)材料三中“为人民服务的‘剧本’”指的是什么哪次会议结束了该“剧本”的历史使命?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民主与法治的关系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两次世界大战都根源于资本主义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展到垄断阶段,即帝国主义的形成。几个大国试图对全世界进行控制与争夺,他们以为本民族“谋利益”和“传播文明”的名义,对东方众多弱小与落后国家和地区进行殖民扩张、侵略和掠夺,从而对整个世界进行瓜分,建立起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
——摘编自徐蓝《资本主义利益争夺和帝国主义国际秩序引发战争》
材料二
材料三 当今时代,最大的矛盾是“自由优先”还是“秩序优先”,这种矛盾不仅带来西方文明内部的混乱,也带来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世界之痛,源于“不通”,根子在“分”。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和”,一带一路实现“合”,因此成为中国的两大核心倡议,成为回答时代之问的中国方案、中国智慧。
——石亚洲《“合作共赢”还是“零和博弈”》
(1)根据材料一回答“大国试图对全世界进行控制与争夺”的根本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大战促使20世纪初政治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什么巨大变化对资本主义构成严重挑战?
(2)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二所示图片进行评析说明(要求:史实正确、逻辑清晰,150字以内,答案写在答题卡格子中,一字一格,超出格子不计分)
(3)根据材料三回答,中国是如何回答“时代之问”的?“中国方案和智慧”说明当前时代主题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