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2024年广西南宁 中考压轴 历史试卷(二)(教师版 学生版)


2024年中考压轴题 历史试卷
时间:45分钟 满分: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他曾为治理黄河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他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他”是(  )
A.仓颉 B.女娲 C.嫘祖 D.禹
【答案】D
【知识点】大禹治水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为治理黄河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建立中国第一个王朝”,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大禹,主持治理黄河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约公元前2070年建立夏朝,故选D项。
远古传说时期,仓颉创造文字,排除A项。
远古传说时期,女娲抟土造人,排除B项。
远古神话传说,嫘祖缫丝纺织,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大禹治水。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远古传说中的历史人物的相关史实。
2.东汉末年疫病大流行,张仲景目睹百姓的痛苦,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编写出著名的医药学著作(  )
A.《诗经》 B.《史记》
C.《水经注》 D.《伤寒杂病论》
【答案】D
【知识点】张仲景、华佗及其医学成就
【解析】答题关键信息“张仲景”“医药学著作”,结合所学分析:
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与“医药学著作”不符,排除A项。
B:《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著成的史学著作,不是“医药学著作”,排除B项。
C:《水经注》是北魏郦道元的地理学著作,与“医药学著作”无关,排除C项。
D:东汉末年,张仲录收集了许多民间药方,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故选D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伤寒杂病论》。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伤寒杂病论》的相关史实。
3.大唐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又以豪迈的性格,向各国传播着中华文明。以下史实不能佐证该观点是(  )
A.日本遣使来华 B.鉴真定居日本
C.玄奘天竺取经 D.唐蕃和同一家
【答案】D
【知识点】盛唐民族交往与交融
【解析】结合课本所学知识可知,唐蕃和同一家反映的是唐朝的民族关系,不是对外交往,排除ABC,选项D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唐朝中外文化交流,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4.如图反映了西汉至南宋南北方户数的变化情况,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南北文化的交流 B.经济重心的南移
C.疆域面积的扩大 D.商品经济的繁荣
【答案】B
【知识点】宋代的经济发展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图表结合选项可知,西汉时南方人口户数远少于北方,到两宋时期南方人口户数已经超过北方,这反映出我国南方人口呈上升趋势。北方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不断下降。经济重心南移与南北方的户数变化有密切的关系,表格能够说明经济重心的南移,B项正确;
南北文化的交流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
疆域面积的扩大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
商品经济的繁荣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经济重心南移的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5. “乾隆皇帝宣布撒消原设的沿海各关,……作为粤海关属下的中外交易场所,广州十三行成为清帝国惟一合法的外贸特区。”由此产生的深远影响是(  )
A.亚非海上交通线开创 B.清朝前期经济的发展
C.边疆地区管辖的加强 D.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
【答案】D
【知识点】闭关锁国政策
【解析】分析材料可知,体现了清朝前期实行的外交政策是闭关锁国,该政策对中国产生的消极影响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D是正确的选项;
郑和下西洋导致亚非海上交通线开创,排除A;
闭关锁国政策与清朝前期经济的发展、边疆地区管辖的加强无关,排除BC。
故答案为D。
【点评】解答本题需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闭关锁国政策,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说法,选出正确答案。
6.为拓展学生思维,某中学开展了“思维导图主题命名”活动。如图最恰当的“主题”是(  )
A.中国近代沦为殖民地的过程 B.中国近代化的早期探索
C.中国近代民族危机的加剧 D.中国近代主动开放的过程
【答案】C
【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辛丑条约》及其危害;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题干反映的是近代中国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这些条约严重破坏了中国主权,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加深了中华民族的危机,列强入侵是近代中国民族危机形成的根本原因,C符合题意;
通过一系列侵华战争和不平等条约,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是沦为了殖民地,排除A;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体现了中国近代化的早期探索,排除B;
中国近代被迫开放,沦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附庸,排除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近代的不平等条约。难度适中,理解材料,掌握中国近代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影响,逐一分析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7.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发表赞美家乡风光的《山中即景》:“是自然的美,是美的自然;绝无人迹处,空山响流泉。”他用口语化的语言呈现诗歌内容,得益于新文化运动(  )
A.倡导白话文 B.抨击旧道德
C.主张男女平等 D.提倡民主思想
【答案】A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影响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1918年”“用口语化的语言呈现诗歌内容”,结合所学可知,1917年,胡话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掀起了一场文学革命,推动了新文学的发展,李大钊的《山中即景》具有白话诗的特点,故选A项。
新文化运动提倡新道德,抨击旧道德,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项。
新文化运动提倡男女平等,但材料信息没有相关的内容,排除C项。
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思想,反对专制愚昧,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是材料型选择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新文化运动,主要考查学生的材料解读分析能力,解答此题应仔细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信息主旨,掌握相关基础史实。
8.毛泽东的诗句"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中的"过大江"指的是(  )
A.千里跃进大别山 B.渡江战役
C.平津战役 D.淮海战役
【答案】B
【知识点】渡江战役
【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诗句“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描写的是渡江战役的场景。因此:B符合题意;ACD与题意无关;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渡江战役的知识。难度不大,掌握诗句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即可作答。
9.下列歌词最能体现新中国成立的是(  )
A.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B.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C.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D.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
【答案】D
【知识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解析】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在北京隆重举行,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根据“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可知,使中国人民站起来的是新中国成立,D项正确;A项体现的是抗美援朝,排除;
B项体现的是我国改的对外开放,排除;
C项体现的是我国的民族政策,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新中国成立的意义的相关史实。解题关键是理解题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灵活运用知识,进行作答。
10.张敏同学学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课后,绘制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完善和发展的示意图,留有①②对应的内容用于考考其他同学,正确的是(  )
A.李同学:①马克思主义 ②毛泽东思想
B.钱同学:①邓小平理论 ②毛泽东思想
C.孙同学:①邓小平理论 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D.赵同学:①马克思主义 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答案】C
【知识点】邓小平理论;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时代主题
【解析】根据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邓小平理论 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在中共十九大上,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排除ABD,选项C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知识点,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11.当年在外交部欧美司工作的周南说:“26届联大的两阿提案能通过,在当时的国际社会上是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表决结果一出来,许多非洲国家代表都站起来了(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首次提出 B.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国与美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答案】C
【知识点】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解析】周南回忆的重大事件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台湾国民党当局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选项C正确;
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2.“万物皆消逝,唯有它永存”“高塔巍巍数千寻,二百万方石砌成。”该诗句描绘的历史文化遗产是(  )
A.中国万里长城 B.巴比伦空中花园
C.希腊帕特农神庙 D.埃及金字塔
【答案】D
【知识点】金字塔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高塔巍巍数千寻,二百万方石砌成”结合所学可知,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其中最大的金字塔是胡夫金字塔,高146.5米,底长230米,用石200多万块,平均每块重2.5吨左右。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符合题意,D项正确;
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不符合题干“高塔巍巍数千寻”,排除A项:
空中花园,又称悬苑,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传说是公元前6世纪由新巴比伦王国的尼布甲尼撒二世在巴比伦城附近为王妃安美依迪丝修建。园中种植各种花草树木,远看犹如花园悬在半空中,由此得名空中花园。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
罗马万神庙穹顶,是罗马最古老的建筑之一,也是古罗马建筑的代表作,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和识记能力,注意区分不同地区的文明成就。
13.日本在历史上先后两次“拜师学艺”,其中仿效中国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一系列改革的是(  )
A.倒幕运动 B.大化改新
C.明治维新 D.彼得一世改革
【答案】B
【知识点】大化改新
【解析】根据题干“日本”“仿效中国唐朝的典章制度”和所学知识可知,646年日本推行大化改新,他们仿效中国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B项正确;
倒幕运动发生在明治维新时期,排除AC项;
彼得一世改革发生在俄国,排除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注意识记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14.“将生产资料和工人集中在一起,通过使用机器进行大批量生产,并实行细致的分工和严格的纪律。”材料描述的是(  )
A.工厂制度的建立 B.世界市场的形成
C.手工工场的形成 D.殖民掠夺的开始
【答案】A
【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解析】根据题干“将生产资料和工人集中在一起,通过使用机器进行大批量生产,并实行细致的分工和严格的纪律”和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后,资本家将生产资料和工人集中在一起,通过使用机器进行大批量生产,并实行细致的分工和严格的纪律,建立了现代工厂制度,A项正确;
材料无法体现世界市场,排除B项;
手工工场是手工劳动,并不是使用机器进行大批量生产,排除C项;
材料没有涉及殖民掠夺,排除D项;
故答案为A。
【点评】 本题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5.下图是一位历史老师导学案中出现的关键词。根据其内容判断该历史事件是(  )
A.美国独立战争 B.美国内战
C.日本明治维新 D.法国大革命
【答案】B
【知识点】林肯与美国南北战争
【解析】A.美国独立战争,不符合题意;
B.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美国内战,它发生于1861年到1865年,主要是林肯领导联邦政府,打击南方叛乱,为此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最终赢得了胜利,故选项B符合题意;
C.日本明治维新,不符合题意;
D.法国大革命,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基础知识的识记来回答,只要准确记忆,就可以顺利回答。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张仲景自幼嗜好医学, 少年时曾跟同 郡张伯祖学医。东汉末年, 南阳一带伤寒 流行,病死者很多。张仲景钻研《内经》 《难经》等古代医书,博采众方, 并结合 个人临床实践经验, 写成《伤寒杂病论》。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李时珍 24 岁正式随父行医,一面学医,一面研究 医药书。他发现历代的医药书中, 有不少缺点和错误, 决心重新整理补充……他深入民间向农民、药农、猎人 等请教;他先后到过湖北武当山、江西庐山等地采集药 物标本,品尝草药,辨别药性。经过 27 年的艰苦劳动, 写成了药物学巨著—— 《本草纲目》。 ——摘编自《中国历史教学参考》
材料二:
由于中世纪医疗卫生条件落后, 欧洲人面对黑死病基本束手无策, 整个欧洲陷入一片恐慌, 绝望 的欧洲人认为唯一能够拯救自己的便是上帝, 于是他们不断祈祷。但上帝根本拯救不了地上信徒的生 老病死, 故此,作为上帝代言人的教会和教皇便丧失了权威,上帝万能论的信念随之动摇。
黑死病过后, 英国由原先地少人多转为地多人少的局面, 原来的农奴大多成了自耕农, 他们发现 种植谷物投入多获利少,便放弃经营农田,转而养羊,为毛纺织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原料,促进了英 国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使欧洲逐渐迈入商品经济时代。
——摘编自《中外历史一百讲》
材料三:
时 间 公元 541 年 1347-1352 年 16 世 纪 1816 年 1918 年 20 世 纪 20 年代 1976 年 2003 年 2004 年 2009 年 2020 年
大 规 模 流 行 病 查士丁 尼瘟疫 黑死病 欧 洲 人 把 天花、 麻疹、 伤 寒 带 到 美洲 欧 亚 非 和 北 美 洲 霍 乱 疫 情 西 班 牙 流 感 艾 滋 病 埃博拉 病毒 SARS 病毒 禽流 感 甲型 H1N1 流感 新冠 病毒
材料四
地球历史上, 地质时代交替的同时总是伴随着大范围的动植物灭绝。而现在, 动植物的灭绝再次 大规模发生。而且, 这一次的物种进化还出现了一个很大的特征——所有动物都在争先恐后地向着适 应人类创造的环境而进化:蝴蝶的翅膀更加接近灰霾和水泥的色彩;菜青虫对农药的抵抗力在增加; 蜘蛛变的喜欢路灯;飞蛾却学会了抗拒灯光的诱惑;鸡的种群数量多年来维持在 230 亿上下, 因为人 类对它的食用需求相对固定; 而猫狗则在培育中变异出越来越多的宠物品种……
——《技术与文明》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两部著作有何异同点? 张仲景、李时珍两个 人物有何共同的优秀品质? (3分)
(2) 材料二中,黑死病的流行给欧洲带来了哪些直接影响?(2分)
(3) 材料三中, 天花、伤寒等疾病传到美洲,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从大规模流行病爆发的 时间,你发现什么趋势? 这一趋势和材料四描述的现象可能有什么关系?(3分)
(4) 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说说你对“疾病与人类社会关系”的看法。(2分)
【答案】(1)同:两部医学著作都是作者通过理论研究和医学实践的成果;都具有总结性的特点;都影响后世。异:从内容上看,《伤寒杂病论》是一部中医学临床应用的经典之作;《本草纲目》是一部内容丰富的中药学专著,是一部药典。
优秀品质:热爱学习;具有救死扶伤的崇高医德;不盲从古训的创新勇气;刻苦钻研的坚强意志;注重实地调查研究;不耻下问的谦虚态度;意志坚定,坚持不懈等。
(2)上帝万能论、神学权威遭到质疑;民众的信仰开始动摇;黑死病导致人口下降;影响了英国经济结构的转变,促进了毛纺织业的发展和资本的原始积累。
(3)新航路开辟/地理大发现/欧洲早期殖民美洲。趋势:爆发的频率越来越高,时间间隔越来越短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改变可能导致了大规模病毒爆发的频率。
(4)人类一直努力战胜疾病;疾病可以影响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类社会的发展会影响或改变大自然,带来未知的疾病。其他言之有理亦可。
【知识点】新航路的开辟;开辟新航路的航海家及其成就;张仲景、华佗及其医学成就;明朝的科技名著——《本朝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
【解析】(1)根据材料“张仲景钻研《内经》《难经》等古代医书,博采众方,并结合个人临床实践经验,写成《伤寒杂病论》”“李时珍24岁正式随父行医,一面学医,一面研究医药书。他发现历代的医药书中,有不少缺点和错误,决心重新整理补充……他深入民间向农民、药农、猎人等请教;他先后到过湖北武当山、江西庐山等地采集药物标本,品尝草药,辨别药性。经过27年的艰苦劳动,写成了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可以看出,两部医学著作都是作者通过理论研究和医学实践的成果;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缺少实验,即都具有总结性的特点;都影响后世。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从内容上看,《伤寒杂病论》是汉代医圣张仲景所著,是一部中医学临床应用的经典之作;《本草纲目》是明朝李时珍所著,是一部内容丰富的中药学专著,是一部药典。根据材料“自幼嗜好医学,少年时曾跟同郡张伯祖学医”“李时珍……一面学医,一面研究医药书”概括得出热爱学习;根据材料“张仲景钻研《内经》《难经》等古代医书,博采众方,并结合个人临床实践经验,写成《伤寒杂病论》”“他深入民间向农民、药农、猎人等请教;他先后到过湖北武当山、江西庐山等地采集药物标本,品尝草药,辨别药性。经过27年的艰苦劳动,写成了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概括得出具有救死扶伤的崇高医德;不盲从古训的创新勇气;刻苦钻研的坚强意志;注重实地调查研究;不耻下问的谦虚态度;意志坚定,坚持不懈等。
(2)据材料二“由于中世纪医疗卫生条件落后,欧洲人面对黑死病基本束手无策,整个欧洲陷入一片恐慌,绝望的欧洲人认为唯一能够拯救自己的便是上帝,于是他们不断祈祷。但上帝根本拯救不了地上信徒的生老病死,故此,作为上帝代言人的教会和教皇便丧失了权威,上帝万能论的信念随之动摇。黑死病过后,英国由原先地少人多转为地多人少的局面,原来的农奴大多成了自耕农,他们发现种植谷物投入多获利少,便放弃经营农田,转而养羊,为毛纺织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原料,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使欧洲逐渐迈入商品经济时代”可知,材料二中,黑死病的流行给欧洲带来的直接影响有动摇了上帝万能论的信念,导致欧洲人口大量死亡,使英国出现地多人少的局面,农民放弃经营农田,转而养羊,为毛纺织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原料,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
(3)材料三中,天花、伤寒等疾病传到美洲,与新航路的开辟有关。从大规模流行病爆发的时间,我发现的趋势是大规模流行病爆发的时间间隔越来越短,这一趋势和材料四描述的现象可能有因果关系,生态环境的恶化导致大规模流行病爆发的时间间隔越来越短。
(4)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可知,我对“疾病与人类社会关系”的看法是疾病与人类社会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疾病导致人口死亡,劫后余生的人们采取措施预防疾病,对现实生活进行反思,促进社会发展。人类社会越发展,对疾病的预防和认识越来越全面,医疗水平不断提高,进一步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等。
故答案为:
(1)同:两部医学著作都是作者通过理论研究和医学实践的成果;都具有总结性的特点;都影响后世。异:从内容上看,《伤寒杂病论》是汉代医圣张仲景所著,是一部中医学临床应用的经典之作;《本草纲目》是明朝李时珍所著,是一部内容丰富的中药学专著,是一部药典。优秀品质:热爱学习;具有救死扶伤的崇高医德;不盲从古训的创新勇气;刻苦钻研的坚强意志;注重实地调查研究;不耻下问的谦虚态度;意志坚定,坚持不懈等。
(2)动摇了上帝万能论的信念,导致欧洲人口大量死亡,使英国出现地多人少的局面,农民放弃经营农田,转而养羊,为毛纺织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原料,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
(3) 新航路开辟/地理大发现/欧洲早期殖民美洲。趋势:爆发的频率越来越高,时间间隔越来越短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改变可能导致了大规模病毒爆发的频率。
(4) 人类一直努力战胜疾病;疾病可以影响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类社会的发展会影响或改变大自然,带来未知的疾病。其他言之有理亦可。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张仲景、李时珍、新航路的开辟等相关史实。
17.交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动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元朝建立以后,元世祖将驿站制度推行到全国。当时,以大都为中心修建了四通八达的驿道。全国共设有驿站1500多处,分陆站和水站。驿站的设置,大大促进了国内交通的发展,加强了中央与地方政治联系,促进了国内各族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和边疆地区的开发。
——摘编自邱树森《元朝简史》
材料二:1865年, 英国人最先在北京宣武门附近修建了一条500米长的铁路。后来,李鸿章等洋务官员多次提出在北京修建铁路。京奉、京汉、京张铁路通车后,形成了以北京为中心的铁路网。以前从北京至汉口走驿路要27天,铁路建成后,从北京至汉口乘火车只需两天半。铁路还逐渐成为南北运输的主力,改变了此前主要靠河运和海运的局面。
——摘编自陈双辰《古都之承》
材料三:中国高速铁路发展大事记
2004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上通过了历史上第一个《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以大气魄绘就了超过1.2万公里”四纵四横”快速客运专线网。
2004年-2005年,中国南车青岛四方、中国北车长客股份和唐车公司先后从加拿大、日本川崎重工、法国阿尔斯通和德国西门子引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高速动车组。
2008年2月26日,铁道部和科技部签署计划,共同研发运营时速380公里的新一代高速列车。
2008年8月1日,中国第一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世界一流水平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通车运营。
——摘编自《中国高速铁路发展历程》
(1)根据材料一,指出元朝发展交通的具体措施及其作用。(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近代北京铁路建设的背景。根据材料说说近代北京铁路建设的影响。(3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推动中国高速铁路发展的因素。(2分)
(4)近年来,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已越来越突出,请你结合自身生活,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建议。(3分)
【答案】(1)措施:推行驿站制度;以大都为中心,修建驿道;建立驿站;作用: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政治联系;促进国内各族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和边疆地区的开发。
(2)背景: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或列强不断侵略中国;洋务运动的开展。
影响:形成了以北京为中心的铁路网;扩大人们活动范围,方便了人们的出行;铁路还逐渐成为南北运输的主力,改变了此前主要靠河运和海运的局面。
(3)因素:国家重视;国家政策扶持;中外合作;对外开放;引进先进技术;自主研发水平提升等。
(4)建议:①发展公共交通;多修建地铁;加强城市道路建设,拓宽道路;进行车辆限行; 建高架桥;②人们要提倡绿色出行;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少开私家车等。
【知识点】洋务运动;宋元时期发达的中外交通;交通、通讯的发展;詹天佑和京张铁路
【解析】(1)根据材料一中的“将驿站制度推行到全国”“修建了四通八达的驿道”“设有驿站1500多处”可知,元朝发展交通的具体措施是:推行驿站制度,建立诸多驿站,并以大都为中心修建驿道。
从“大大促进了国内交通的发展,加强了中央与地方政治联系,促进了国内各族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和边疆地区的开发”可知,元朝发展交通的措施,促进了交通的发展,使中央和地方可以快速联系,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政治联系,巩固了国家统一;交通的便捷也促进国内各族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和边疆地区的开发。
(2)根据材料二中的“1865年”“英国人”,结合所学可知,近代北京建设铁路的历史背景之一是西方列强通过侵略战争攫取了非法权益,肆无忌惮地修铁路,从“李鸿章等洋务官员多次提出在北京修建铁路”可知,近代北京建设铁路的历史背景之二是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洋务派官员希望修建铁路。
从“形成了以北京为中心的铁路网”可知,铁路的建设,形成了以北京为中心的铁路网,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治;“从北京至汉口乘火车只需两天半”表明铁路的建设扩大人们活动范围,方便了人们的出行;“逐渐成为南北运输的主力”表明建成的铁路逐渐成为南北运输的主力,改变了此前主要靠河运和海运的局面,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3)根据材料三中的“国务院……通过”“共同研发运营”可知,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府的重视与政策支持,“引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表明,在发展的最初阶段,中国对外开放,通过中外合作的方式引进了先进技术,加快了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速度,“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表明,中国高速铁路发展的最重要因素的是中国自主研发水平的提升,国家牵头进行的共同研发等。
(4)本小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比如提倡绿色出现,发展公共交通,鼓励人们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少开私家车,再比如发展完善道路建设,多修建地铁,加强城市道路建设规划,拓宽道路,修建高架桥等。
故答案为:
(1)措施:推行驿站制度;以大都为中心,修建驿道;建立驿站。作用: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政治联系;促进国内各族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和边疆地区的开发。
(2)背景: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或列强不断侵略中国;洋务运动的开展。影响:形成了以北京为中心的铁路网;扩大人们活动范围,方便了人们的出行;铁路还逐渐成为南北运输的主力,改变了此前主要靠河运和海运的局面。
(3)因素:国家重视;国家政策扶持;中外合作;对外开放;引进先进技术;自主研发水平提升等。
(4)建议:发展公共交通;多修建地铁;加强城市道路建设,拓宽道路;进行车辆限行;建高架桥;人们要提倡绿色出行;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少开私家车等。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识记理解元朝发展交通的具体措施及其作用,识记近代北京铁路建设的背景,理解近代北京铁路建设的影响,理解推动中国高速铁路发展的因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解题关键是理解题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灵活运用知识,进行作答。
18.社会制度的变迁与发展是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的一个历程, 社会制度的变迁是生产力 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主要表现。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世界古代制度】
材料二 【世界近代制度】
1787 年《联邦宪法》体现美国革命者为确保《独立宣言》所宣布的自由平等价值作出的制度安 排……独立后的美国采取的是一种松散的邦联体制,缺乏一个有效的中央政府。 直至《联邦宪法》的 颁布,美国人创造出了一个全新的政府权力机构,国会、总统、最高法院三足鼎立,互相制衡。与此 同时, 美国的民主是通过许多的妥协来完成,如保留着种植园奴隶制。
材料三 【中国现代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顺应人类文明发展潮流, 立足中国国情自主地探索和建构形成的现代国家制 度,以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国家领导体制、动员型社会的国家整合机制, 以及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举 国体制等一整套创造性的制度选择, 呈现出了强大的国家意志聚合与实现效能, 为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的结构示意图揭示了什么地方的政治框架 分析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该政 治框架的不足。(3分)
(2) 根据材料二, 归纳制定 1787 年《联邦宪法》 所确立制度的特点。(2分)
(3) 分析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共产党根据国情制定了哪些制度? (2分)
(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以“制度”为主题,拟定一个观点,进行论述。(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 合,逻辑清晰,言之成理)(3分)
【答案】(1)①雅典(古希腊,雅典城邦)②少数人的民主;奴隶主的民主;妇女奴隶外邦人没有民主的权利;民主具有随意性(民主通过抽签的方式)
(2)权力制衡;民主的妥协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答: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也可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国两制。
(4)观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
论述:新中国成立以来,结合我国的实际和国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发展,从1954年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为了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并成功在香港和澳门实行的“一国两制”。这些制度都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举,是根据本国实际而创立的。由此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
【知识点】古希腊的城邦;雅典民主政治;古代欧洲的古典文化;华盛顿与美国独立战争;《独立宣言》
【解析】(1)据材料一中的结构示意图及所学知识可知,这揭示了雅典的政治框架。据材料一结构示意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雅典的政治框架的不足表现在:雅典的政治是少数人的民主、奴隶主的民主;妇女、奴隶、外邦人都没有民主的权利;民主具有随意性(民主通过抽签的方式)。
(2)根据材料二“……直至《联邦宪法》的颁布,美国人创造出了一个全新的政府权力机构,国会、总统、最高法院三足鼎立,互相制衡。与此同时,美国的民主是通过许多的妥协来完成,如保留着种植园奴隶制。”可知,制定1787年《联邦宪法》所确立的制度的特点是:权力制衡;民主的妥协。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根据国情制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一国两制”等。
(4)综合上述材料,以“制度”为主题,拟定的观点可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新中国成立以来,结合我国的实际和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发展,从1954年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为了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并成功在香港和澳门问题上成功实践的“一国两制”。这些制度都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举,是根据本国实际而创立的。由此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
故答案为:
(1)雅典(或古希腊或雅典城邦)。不足:少数人的民主;奴隶主的民主;妇女、奴隶、外邦人没有民主的权利;民主具有随意性(民主通过抽签的方式)。(任答两点即可)
(2)权力制衡;民主的妥协。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答: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也可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国两制。
(4)题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
论述:新中国成立以来,结合我国的实际和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发展,从1954年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为了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并成功在香港和澳门问题上成功实践的“一国两制”。这些制度都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举,是根据本国实际而创立的。由此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雅典民主政治、1787年《联邦宪法》所确立制度的特点、中国共产党根据国情制定的制度的相关史实。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2024年中考压轴题 历史试卷
时间:45分钟 满分: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他曾为治理黄河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他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他”是(  )
A.仓颉 B.女娲 C.嫘祖 D.禹
2.东汉末年疫病大流行,张仲景目睹百姓的痛苦,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编写出著名的医药学著作(  )
A.《诗经》 B.《史记》
C.《水经注》 D.《伤寒杂病论》
3.大唐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又以豪迈的性格,向各国传播着中华文明。以下史实不能佐证该观点是(  )
A.日本遣使来华 B.鉴真定居日本
C.玄奘天竺取经 D.唐蕃和同一家
4.如图反映了西汉至南宋南北方户数的变化情况,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南北文化的交流 B.经济重心的南移
C.疆域面积的扩大 D.商品经济的繁荣
5. “乾隆皇帝宣布撒消原设的沿海各关,……作为粤海关属下的中外交易场所,广州十三行成为清帝国惟一合法的外贸特区。”由此产生的深远影响是(  )
A.亚非海上交通线开创 B.清朝前期经济的发展
C.边疆地区管辖的加强 D.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
6.为拓展学生思维,某中学开展了“思维导图主题命名”活动。如图最恰当的“主题”是(  )
A.中国近代沦为殖民地的过程 B.中国近代化的早期探索
C.中国近代民族危机的加剧 D.中国近代主动开放的过程
7.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发表赞美家乡风光的《山中即景》:“是自然的美,是美的自然;绝无人迹处,空山响流泉。”他用口语化的语言呈现诗歌内容,得益于新文化运动(  )
A.倡导白话文 B.抨击旧道德
C.主张男女平等 D.提倡民主思想
8.毛泽东的诗句"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中的"过大江"指的是(  )
A.千里跃进大别山 B.渡江战役
C.平津战役 D.淮海战役
9.下列歌词最能体现新中国成立的是(  )
A.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B.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C.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D.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
10.张敏同学学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课后,绘制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完善和发展的示意图,留有①②对应的内容用于考考其他同学,正确的是(  )
A.李同学:①马克思主义 ②毛泽东思想
B.钱同学:①邓小平理论 ②毛泽东思想
C.孙同学:①邓小平理论 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D.赵同学:①马克思主义 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1.当年在外交部欧美司工作的周南说:“26届联大的两阿提案能通过,在当时的国际社会上是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表决结果一出来,许多非洲国家代表都站起来了(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首次提出 B.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国与美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2.“万物皆消逝,唯有它永存”“高塔巍巍数千寻,二百万方石砌成。”该诗句描绘的历史文化遗产是(  )
A.中国万里长城 B.巴比伦空中花园
C.希腊帕特农神庙 D.埃及金字塔
13.日本在历史上先后两次“拜师学艺”,其中仿效中国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一系列改革的是(  )
A.倒幕运动 B.大化改新
C.明治维新 D.彼得一世改革
14.“将生产资料和工人集中在一起,通过使用机器进行大批量生产,并实行细致的分工和严格的纪律。”材料描述的是(  )
A.工厂制度的建立 B.世界市场的形成
C.手工工场的形成 D.殖民掠夺的开始
15.下图是一位历史老师导学案中出现的关键词。根据其内容判断该历史事件是(  )
A.美国独立战争 B.美国内战
C.日本明治维新 D.法国大革命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张仲景自幼嗜好医学, 少年时曾跟同 郡张伯祖学医。东汉末年, 南阳一带伤寒 流行,病死者很多。张仲景钻研《内经》 《难经》等古代医书,博采众方, 并结合 个人临床实践经验, 写成《伤寒杂病论》。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李时珍 24 岁正式随父行医,一面学医,一面研究 医药书。他发现历代的医药书中, 有不少缺点和错误, 决心重新整理补充……他深入民间向农民、药农、猎人 等请教;他先后到过湖北武当山、江西庐山等地采集药 物标本,品尝草药,辨别药性。经过 27 年的艰苦劳动, 写成了药物学巨著—— 《本草纲目》。 ——摘编自《中国历史教学参考》
材料二:
由于中世纪医疗卫生条件落后, 欧洲人面对黑死病基本束手无策, 整个欧洲陷入一片恐慌, 绝望 的欧洲人认为唯一能够拯救自己的便是上帝, 于是他们不断祈祷。但上帝根本拯救不了地上信徒的生 老病死, 故此,作为上帝代言人的教会和教皇便丧失了权威,上帝万能论的信念随之动摇。
黑死病过后, 英国由原先地少人多转为地多人少的局面, 原来的农奴大多成了自耕农, 他们发现 种植谷物投入多获利少,便放弃经营农田,转而养羊,为毛纺织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原料,促进了英 国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使欧洲逐渐迈入商品经济时代。
——摘编自《中外历史一百讲》
材料三:
时 间 公元 541 年 1347-1352 年 16 世 纪 1816 年 1918 年 20 世 纪 20 年代 1976 年 2003 年 2004 年 2009 年 2020 年
大 规 模 流 行 病 查士丁 尼瘟疫 黑死病 欧 洲 人 把 天花、 麻疹、 伤 寒 带 到 美洲 欧 亚 非 和 北 美 洲 霍 乱 疫 情 西 班 牙 流 感 艾 滋 病 埃博拉 病毒 SARS 病毒 禽流 感 甲型 H1N1 流感 新冠 病毒
材料四
地球历史上, 地质时代交替的同时总是伴随着大范围的动植物灭绝。而现在, 动植物的灭绝再次 大规模发生。而且, 这一次的物种进化还出现了一个很大的特征——所有动物都在争先恐后地向着适 应人类创造的环境而进化:蝴蝶的翅膀更加接近灰霾和水泥的色彩;菜青虫对农药的抵抗力在增加; 蜘蛛变的喜欢路灯;飞蛾却学会了抗拒灯光的诱惑;鸡的种群数量多年来维持在 230 亿上下, 因为人 类对它的食用需求相对固定; 而猫狗则在培育中变异出越来越多的宠物品种……
——《技术与文明》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两部著作有何异同点? 张仲景、李时珍两个 人物有何共同的优秀品质? (3分)
(2) 材料二中,黑死病的流行给欧洲带来了哪些直接影响?(2分)
(3) 材料三中, 天花、伤寒等疾病传到美洲,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从大规模流行病爆发的 时间,你发现什么趋势? 这一趋势和材料四描述的现象可能有什么关系?(3分)
(4) 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说说你对“疾病与人类社会关系”的看法。(2分)
17.交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动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元朝建立以后,元世祖将驿站制度推行到全国。当时,以大都为中心修建了四通八达的驿道。全国共设有驿站1500多处,分陆站和水站。驿站的设置,大大促进了国内交通的发展,加强了中央与地方政治联系,促进了国内各族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和边疆地区的开发。
——摘编自邱树森《元朝简史》
材料二:1865年, 英国人最先在北京宣武门附近修建了一条500米长的铁路。后来,李鸿章等洋务官员多次提出在北京修建铁路。京奉、京汉、京张铁路通车后,形成了以北京为中心的铁路网。以前从北京至汉口走驿路要27天,铁路建成后,从北京至汉口乘火车只需两天半。铁路还逐渐成为南北运输的主力,改变了此前主要靠河运和海运的局面。
——摘编自陈双辰《古都之承》
材料三:中国高速铁路发展大事记
2004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上通过了历史上第一个《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以大气魄绘就了超过1.2万公里”四纵四横”快速客运专线网。
2004年-2005年,中国南车青岛四方、中国北车长客股份和唐车公司先后从加拿大、日本川崎重工、法国阿尔斯通和德国西门子引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高速动车组。
2008年2月26日,铁道部和科技部签署计划,共同研发运营时速380公里的新一代高速列车。
2008年8月1日,中国第一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世界一流水平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通车运营。
——摘编自《中国高速铁路发展历程》
(1)根据材料一,指出元朝发展交通的具体措施及其作用。(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近代北京铁路建设的背景。根据材料说说近代北京铁路建设的影响。(3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推动中国高速铁路发展的因素。(2分)
(4)近年来,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已越来越突出,请你结合自身生活,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建议。(3分)
18.社会制度的变迁与发展是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的一个历程, 社会制度的变迁是生产力 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主要表现。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世界古代制度】
材料二 【世界近代制度】
1787 年《联邦宪法》体现美国革命者为确保《独立宣言》所宣布的自由平等价值作出的制度安 排……独立后的美国采取的是一种松散的邦联体制,缺乏一个有效的中央政府。 直至《联邦宪法》的 颁布,美国人创造出了一个全新的政府权力机构,国会、总统、最高法院三足鼎立,互相制衡。与此 同时, 美国的民主是通过许多的妥协来完成,如保留着种植园奴隶制。
材料三 【中国现代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顺应人类文明发展潮流, 立足中国国情自主地探索和建构形成的现代国家制 度,以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国家领导体制、动员型社会的国家整合机制, 以及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举 国体制等一整套创造性的制度选择, 呈现出了强大的国家意志聚合与实现效能, 为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的结构示意图揭示了什么地方的政治框架 分析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该政 治框架的不足。(3分)
(2) 根据材料二, 归纳制定 1787 年《联邦宪法》 所确立制度的特点。(2分)
(3) 分析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共产党根据国情制定了哪些制度? (2分)
(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以“制度”为主题,拟定一个观点,进行论述。(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 合,逻辑清晰,言之成理)(3分)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2024年广西南宁 中考压轴 历史试卷(二)(教师版 学生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