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1.加勒比岛国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16时53分(北京时间13日5时53分)发生里氏7.0级地震,造成严重的人员及财产损失。海地灾后重建任务艰巨,除努力自救外,需向国际社会寻求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应该向下列哪一国际机构提出申请
A. B.
C. D.
2.从量上来说,它对牛顿的学说只作了很小的修改,但是在质上却是很深刻的。这修改的意义是
A.预见海王星存在的准确性 B.突破了近代物理学的框架
C.促进了启蒙运动的发展 D.系统说明自然界变化规律
3.德国电视二台曾进行投票,评选最伟大的德国人,阿登纳名列第一,马丁 路德名列第二,卡尔 马克思名列第三,勃兰特名列第五……下列解说词不恰当的是
A.阿登纳:推行中央统制经济,进行国有化改革
B.马丁 路德:维登堡教堂门口的大辩论家
C.卡尔,马克思:为人类工作,第一国际的灵魂
D.勃兰特:跪下去的是勃兰特,站起来的是德意志
4.“二战后,人们企图修补西方现代社会……国家调节社会利益分配和财富分配……国家以社会的名义‘侵犯’资本。”这反映出的是战后西方发达国家
A.完善福利制度,保障公民权利
B.削弱私人资本,避免盲目生产
C.建立国营企业,大力推行国有化
D.调整经济政策,发展“混合经济”
5.下列关于“福利国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福利国家”制度是由政府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的一种形式
B.“福利国家”制度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之上
C.罗斯福新政是国家干预社会财富分配的一次成功实践
D.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不断扩大福利的规模
6.20 世纪70年代以后,物价上涨,失业率升高,经济陷入长期衰退,人民的财富按照不可阻挡、不可预知的方式缩水。这说明
A.应强化对市场漏洞的监管 B.国家应减少对经济的干预
C.福利制度需要进一步强化 D.应做到计划与市场相结合
7.二战后,《金融时报》的专栏作家吉迪恩·拉赫曼评论道,他曾以为欧洲找到了正确的道路——生活方式的超级大国,但现在忽然发现了这一战略的巨大缺陷——欧洲负担不了如此舒适的“退休生活”。他意在强调( )
A.欧盟成员的整体衰落 B.欧洲金融危机的严重
C.“福利国家”的弊端 D.反对舒适的退休生活
8."这一发现成为二十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从那个时候起几乎完全决定了物理学的发展。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这一发现有利于
A.揭示微观世界的基本规律 B.揭示时空本质属性
C.探索研究潮汐现象的成因 D.预测未知行星方位
9.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联邦德国主动发展同苏联、东欧国家的关系,实行以“缓和、均势与联盟”为基础的新东方政策。这一政策出台表明
A.欧共体成立后,美苏两大阵营的对峙缓和
B.德国经济发展后,导致美欧联盟关系瓦解
C.两极格局框架下,已现多极化趋势之端倪
D.美国推行“单边主义”政策遭到西欧的抵制
10.1979年,撒切尔夫人出任英国首相后,推行以现代货币主义为中心的新经济政策,具体包括:掀起私有化浪潮、控制货币供给、削减福利开支等。这些政策
A.彻底恢复了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传统
B.体现了“混合经济”特征
C.推动战后英国发展“黄金时期”到来
D.促成“新经济”出现
11.下图反映的是某国际组织从1981年到2009年向各成员国提供贷款消减贫困的情况(注:表中“其他”指的是贷款额低于112.95亿美元的国家的贷款总额百分比)。由此可判断该组织应是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世界银行
C.世贸组织 D.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12.1995年的《大话西游》由《月光宝盒》和《仙履奇缘》两部组成,尽管作为喜剧它获得空前的成功,但是如果剔除电影中滑稽搞笑的部分,那么剩下的其实就是一段跨越时空的爱情故事,为这部电影艺术表现手法提供科学依据的是
A.基因改造工程 B.相对论 C.经典物理学 D.量子理论
13.1787~1796年间,英国家庭食物开支在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为73.5%;1840~1854年间为64.0%。这变化反映出英国
A.社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 B.社会矛盾进一步得到了缓和
C.居民的食物消费不断减少 D.工业革命推动消费观念变化
14.表2为不同收入国家制造业增加值占世界比重表,其变化源于
A.世界经济中心已南移 B.新技术革命的推动
C.世界经济多极化形成 D.全球经济利益失衡
15.阅读下表。符合表格内容的国家是
A.苏联 B.英国 C.日本 D.联邦德国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市场经济是一种“自然秩序”,它基于人的利己主义本性,因为人都是为了追求自身利益而从事商品生产与交换的,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将生产的分工与商品的交换调节起来,使人们彼此满足了需求……他们要求让“看不见的手”所造成的“自然秩序”不受干扰地存在,不要用人为的制度去加以控制。政府只需发挥保卫国家的职能,并维持某些公共工程,其余的就该让“看不见的手”去发挥作用。
——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
材料二 从(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之后,凯恩斯学派在西方世界就“大行其道”,并且占据了统治地位。这一学派……给资本主义经济开的灵丹妙方是:当经济出现萧条时,通过扩大政府开支、减税和降低银行利率等办法来刺激需求,促进生产繁荣;当出现通货膨胀时,则以减少政府支出、增税和提高利率等措施来抑制通货膨胀的发展。这些办法在相当时期内,收到了一定效果。
——《世界当代史参考资料》
材料三 里根当选总统之后(1981年),雄心勃勃,表示要实行少政府(干预)少开支、少征税、少福利的政策,对美国经济来一番“引人注目的改变”。
——《世界当代史参考资料》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思想?
(2)与上述思想相比,材料二所反映的思想主张有何不同?指出美国20世纪30年代最能体现这一变化的历史事件,并概述其主要内容。
(3)材料三中,里根政府为什么要进行“引人注目的改变”?“引人注目的改变”主要指的是什么?这一“改变”之后各国逐渐发展出什么经济?
17.世界贸易经历了由无序到有序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不断扩大商品市场,增加廉价原料供应成了英国资本主义继续发展生死攸关的问题,……英国国内旧的保护关税制度问题则日益凸显来。……1852年,国会以468票对53票正式通过了自由贸易原则。首相格菜斯顿坚定地执行自由贸易政策。同年,免除关税的货物达123种,减税133种,以后15年,除茶、酒、可可外,其余关税一作免除。
——摘自李自更《试论英国自由贸易政策》
材料二 1930年5月,美国约有75种农产品和925种工业品提高了关税率,法国对进口美国小汽车增税60%,英国对棉纱和棉织品征收50%的重税。1932年,德国对许多进口商品征收100%的关税。
——摘编自方连庆《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材料三 深刻的教训促使各国开始认识到在生产国际化日益发展的背景下,广泛开展国际协调与合作的必要性。1947年4月,23个国家签订了123项双边减让关税协议,这些双边协议被汇编成一个单一文件,称为《关税和贸易总协定》。
——杨起善《关贸总协定与复关对策研究》
作为世界性的国际贸易组织,它所制订的一系列多边贸易规则已成为各缔约国所普遍接受的共同准则,保证了进行国际贸易相对自由、透明及其稳定性,极大地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增长和发展。据统计,自总协定成立以来,世界贸易总量增长了10倍以上。
——《关贸总协定知识读本》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调整关税政策的原因。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各国提高关税的主要原因,并指出这种做法的影响。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关贸总协定成立的原因并分析其作用。
参考答案:
1.C2.B3.A4.A5.D6.B7.C8.A9.C10.B11.B12.B13.A14.B15.C
16.(1)自由放任的经济思想,由市场调节经济活动,反对政府直接干预。
(2)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使政府承担起保证经济稳定发展的责任。
罗斯福新政。
整顿财政金融体系:整顿银行;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扩大中央银行权力;管制证券业等。工业方面(核心)制订包括工资、工时、行业公平竞争法规;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农业方面:成立农业调整局;减耕;调整农产品结构;公布《农业调整法》等。社会福利:加强救济工作;加强社会保障措施;兴办公共工程。社会立法:颁布《全国劳工关系法》。
(3)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经济出现“滞胀”现象。
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一种将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
17.(1)原因:经济危机的影向;工业化增强了英国商品的竞争力;拓展和发展外部市场的需要;重商主义的关税保护政策阻碍了经济的发展;自由贸易经济理论的推动。
(2)原因:经济大危机
影响;经济危机进一步加深;世界局势日趋紧张;为战后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深刻的教训。
(3)原因:贸易保护主义阻碍了国际贸易的发展;美国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并积极倡导建
立国际贸易组织;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等。作用: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促使世界贸易
朝体系化和制度化的方向发展。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同步练习(答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