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一、选择题
1.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正式成立,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成员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10月25日,中国政府在台北举行侵台日军无条件投降仪式,并向全世界宣告:“从今天起,台湾及澎湖列岛已正式重入中国版图。”材料反映了抗日战争( )
A.使中国成为了世界强国之一
B.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C.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统一
D.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和民族自尊心
2.[2023·湖北荆州高一期末]1943年5月,日军为“溯江而上,直取陪都重庆”攻击长江三峡西陵峡的石牌要塞,发起鄂西会战。中国军民英勇抗击,粉碎了敌人由三峡航道入川的美梦,保卫了西南半壁河山的安全。因此时正值苏德战场上斯大林格勒会战打败德国不久,于是国内外宣传机器也称其为“中国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鄂西会战( )
A.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战略计划
B.有力地配合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C.成为国共团结合作抗战的典范
D.鼓舞了中国军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3.[2023·贵州贵阳高一期末]1940年3月,中共中央在《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的指示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在华北、华中等地建立的抗日民主政权,是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该政权工作人员中,实行共产党员、非党左派进步分子和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的“三三制”政权制度。由此可知,抗日民主政权建设( )
A.废除了农村的封建剥削制度
B.有利于全民族的团结抗战
C.推动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
D.奠定了抗战胜利的物质基础
4.[2023·重庆江北高一联考]“史实”“史论”“史识”是历史学三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是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以科学的历史观作指导,分析大量的历史现象,然后得出科学的结论。下列对抗日战争期间的相关叙述中,属于“史论”的是( )
A.华北事变是1935年日本在华北地区发动一系列事变的统称
B.淞沪会战持续三个月,中日双方投入战斗的军队共约100万
C.百团大战的成功,有利于克服抗战中的投降情绪,振奋人心
D.要依据唯物史观,客观公正地肯定蒋介石在抗战中的积极作用
5.[2023·甘肃张掖高一检测]从1937年底至1941年2月,仅在武汉、重庆接待的西方记者就有168人,其中美国媒体记者占到了77人。此后,更多的国际新闻机构及工作人员进驻重庆,至1942年初重庆大约有西方媒体机构23家。对此合理的解释是,当时中国( )
A.日益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强大国家
B.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C.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均取得重大战果
D.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提供精神的支撑
6.[2023·湖南郴州高一联考]历史学家刘大年指出,正是抗日战争,把百年来落后挨打、四分五裂的中国,一步步引上了民族独立、统一和复兴的新的历史起点。这种认识的核心是抗日战争( )
A.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B.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
C.促使中国走向现代民族国家
D.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7.英国历史学家拉纳·米特指出:“同盟国能在欧洲和亚洲两个战场同时作战,节节胜利,有相当大部分奠基于中国与日本缠斗不休。”其意在强调( )
A.中国为战胜法西斯作出了重大贡献
B.反法西斯同盟是二战胜利根本保障
C.亚洲战场和欧洲战场地位同等重要
D.中国开辟了对日作战的东方主战场
8.1940年8月26日,中国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致电朱德:“查顽寇陆续增兵,企图扫荡华北,截断我西北国际交通,兄等抽调劲旅,事以迎头袭击,粉碎其阴谋毒计,至深佩慰。”该电文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事斗争( )
A.使敌后战场成为抗日主战场
B.有利于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敌
C.改变了国民党消极抗战政策
D.打通了海外援华的物资通道
9.1938年国民政府电文称:“查第二时期抗战开始以及我备战区本(着)运动战、游击战相配合,积小胜为大胜之最高原则,以攻为守指导作战,屡遏凶焰,挫败顽敌,士气振奋,精神日旺;台儿庄胜利足为表征。”该电文表明( )
A.正面战场有力抗击侵华日军
B.国民党军队的战略战术发生重大变化
C.八路军积极配合正面战场作战
D.中国军队取得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10.“战役由阎锡山、周恩来等为首的中国第二战区(范围为山西与察哈尔)司令部统一部署, 投入总兵力约10万人,八路军4个师共12 000人参战,国民党军队主力负责正面阻敌,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抄袭敌后。”该战役属于( )
A.淞沪会战 B.忻口会战
C.徐州会战 D.武汉会战
11.据统计,自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先后组织了22次大规模会战,甚至有过一些攻势作战,难能可贵, 尤其是1941年第三次长沙会战歼敌5万余人,为历次会战所罕见,而此时英美等西方国家在战场上却接连失利。会战后不到20天,美国宣布中国适用《租借法案》。这反映了( )
A.中国取得了与英美平等的国际地位
B.英美等国急需中国进行军事援助
C.国民党始终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持久抗战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12.1938年10月,陈嘉庚以华侨参政员身份,从新加坡向国民参政会发来“敌未出国土前言和即汉奸”的电报提案,获大会通过,被誉为“古今中外最伟大的提案”。该提案的“伟大”之处在于( )
A.坚持抗战到底的民族独立精神
B.坚决反对蒋介石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成功地制止了国民党亲日派的投降倾向
D.鼓舞北平守军奋起保卫卢沟桥
二、综合题
13.[2023·四川眉山高一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伟大胜利,是中国共产党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伟大胜利,是全民族众志成城奋勇抗战的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同反法西斯同盟国以及各国人民并肩战斗的伟大胜利。——摘编自习近平《在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依据材料概括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并任意选取其中一点并结合史实予以说明。(要求:史实准确)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一、选择题
1.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正式成立,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成员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10月25日,中国政府在台北举行侵台日军无条件投降仪式,并向全世界宣告:“从今天起,台湾及澎湖列岛已正式重入中国版图。”材料反映了抗日战争( )
A.使中国成为了世界强国之一
B.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C.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统一
D.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和民族自尊心
解析:根据材料可以得出,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成员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台湾及澎湖列岛已正式重入中国版图,足以说明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和民族自尊心提升,D项正确;抗日战争后中国并不是世界强国,排除A项;材料并未体现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排除B项;抗日战争后进入了国共内战,排除C项。故选D项。
2.[2023·湖北荆州高一期末]1943年5月,日军为“溯江而上,直取陪都重庆”攻击长江三峡西陵峡的石牌要塞,发起鄂西会战。中国军民英勇抗击,粉碎了敌人由三峡航道入川的美梦,保卫了西南半壁河山的安全。因此时正值苏德战场上斯大林格勒会战打败德国不久,于是国内外宣传机器也称其为“中国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鄂西会战( )
A.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战略计划
B.有力地配合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C.成为国共团结合作抗战的典范
D.鼓舞了中国军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解析:本题考查了抗日战争的特点和影响。鄂西会战粉碎了日军入川进攻重庆的美梦,保卫了西南半壁河山的安全,有利于提升中国抗战胜利的信心,D项正确;日军速战速决战略计划是在抗战初期的战略防御阶段,排除A项;“有力地配合”说法夸大,排除B项;鄂西会战没有体现国共合作,排除C项。故选D项。
3.[2023·贵州贵阳高一期末]1940年3月,中共中央在《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的指示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在华北、华中等地建立的抗日民主政权,是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该政权工作人员中,实行共产党员、非党左派进步分子和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的“三三制”政权制度。由此可知,抗日民主政权建设( )
A.废除了农村的封建剥削制度
B.有利于全民族的团结抗战
C.推动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
D.奠定了抗战胜利的物质基础
解析:依据材料“该政权工作人员中,实行共产党员、非党左派进步分子和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的‘三三制’政权制度”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共抗日民主政权实行“三三制”原则,有利于团结各阶层人民抗战,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即有利于全民族的团结抗战,B项正确;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废除了农村的封建剥削制度,与抗日民主政权建设无关,排除A项;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是在1937年9月,1940年3月时国共第二次合作已经实现,排除C项;抗日民主政权建设属于抗战时期中共的制度探索,不能为抗战胜利奠定物质基础,排除D项。故选B项。
4.[2023·重庆江北高一联考]“史实”“史论”“史识”是历史学三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是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以科学的历史观作指导,分析大量的历史现象,然后得出科学的结论。下列对抗日战争期间的相关叙述中,属于“史论”的是( )
A.华北事变是1935年日本在华北地区发动一系列事变的统称
B.淞沪会战持续三个月,中日双方投入战斗的军队共约100万
C.百团大战的成功,有利于克服抗战中的投降情绪,振奋人心
D.要依据唯物史观,客观公正地肯定蒋介石在抗战中的积极作用
解析:根据“史论是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可知,“百团大战的成功,有利于克服抗战中的投降情绪,振奋人心”是对百团大战的评价,反映了百团大战的积极影响,属于史论,C项正确;A、B项都是对历史事实的叙述,属于史实,排除;D项是科学结论,不属于史论,排除。故选C项。
5.[2023·甘肃张掖高一检测]从1937年底至1941年2月,仅在武汉、重庆接待的西方记者就有168人,其中美国媒体记者占到了77人。此后,更多的国际新闻机构及工作人员进驻重庆,至1942年初重庆大约有西方媒体机构23家。对此合理的解释是,当时中国( )
A.日益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强大国家
B.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C.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均取得重大战果
D.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提供精神的支撑
解析:依据材料“从1937年底至1941年2月……至1942年初重庆大约有西方媒体机构23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从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各国记者的报道以及媒体机构的入驻,体现了对中国抗战的关注度在逐渐的增大,反映了中国战场的重要性,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B项正确;材料突出的是中国战场的重要性,排除A项;材料不能得出正面和敌后战场的状况,排除C项;中国提供的不仅仅是“精神的支撑”,排除D项。故选B项。
6.[2023·湖南郴州高一联考]历史学家刘大年指出,正是抗日战争,把百年来落后挨打、四分五裂的中国,一步步引上了民族独立、统一和复兴的新的历史起点。这种认识的核心是抗日战争( )
A.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B.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
C.促使中国走向现代民族国家
D.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解析:刘大年认为抗日战争凝聚了中华民族,一步步引上了民族独立、统一和复兴的新的历史起点,这种观点的核心是抗日战争促使中国走向现代民族国家,C项正确;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逐步开始,排除A项;抗战并未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排除B项;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C项。
7.英国历史学家拉纳·米特指出:“同盟国能在欧洲和亚洲两个战场同时作战,节节胜利,有相当大部分奠基于中国与日本缠斗不休。”其意在强调( )
A.中国为战胜法西斯作出了重大贡献
B.反法西斯同盟是二战胜利根本保障
C.亚洲战场和欧洲战场地位同等重要
D.中国开辟了对日作战的东方主战场
解析:根据材料“同盟国能在欧洲和亚洲两个战场同时作战,节节胜利,有相当大部分奠基于中国与日本缠斗不休”可知,材料强调中国在二战中的作用,中国的抗日战争为战胜法西斯作出了重大贡献,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反法西斯同盟,排除B项;材料强调中国为战胜法西斯作出了重大贡献,未涉及亚洲战场和欧洲战场地位,排除C项;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故选A项。
8.1940年8月26日,中国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致电朱德:“查顽寇陆续增兵,企图扫荡华北,截断我西北国际交通,兄等抽调劲旅,事以迎头袭击,粉碎其阴谋毒计,至深佩慰。”该电文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事斗争( )
A.使敌后战场成为抗日主战场
B.有利于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敌
C.改变了国民党消极抗战政策
D.打通了海外援华的物资通道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1940年8月26日”“企图扫荡华北,截断我西北国际交通,兄等抽调劲旅,事以迎头袭击,粉碎其阴谋毒计,至深佩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次行动是百团大战,其支持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B项正确;1938年10月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从此,敌后战场就成为中国抗日的主战场,但百团大战限于华北地区,敌后战场成为主战场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国民党将领对百团大战粉碎日本阴谋毒计的敬佩,未涉及国民党消极抗战政策的改变,排除C项;百团大战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打通了海外援华的物资通道与其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9.1938年国民政府电文称:“查第二时期抗战开始以及我备战区本(着)运动战、游击战相配合,积小胜为大胜之最高原则,以攻为守指导作战,屡遏凶焰,挫败顽敌,士气振奋,精神日旺;台儿庄胜利足为表征。”该电文表明( )
A.正面战场有力抗击侵华日军
B.国民党军队的战略战术发生重大变化
C.八路军积极配合正面战场作战
D.中国军队取得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解析:本题的解题关键是抓住题干信息“台儿庄胜利足为表征”。1938年春,国民政府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台儿庄大捷,有力地打击了侵华日军,故A项正确;国民党军队以运动战、阵地战为主要作战方法,同时吸收了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游击战方法,战略战术没有发生重大变化,排除B项;C项不能由题干材料信息体现,排除;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首次大捷,发生于1937年9月,排除D项。故选A项。
10.“战役由阎锡山、周恩来等为首的中国第二战区(范围为山西与察哈尔)司令部统一部署, 投入总兵力约10万人,八路军4个师共12 000人参战,国民党军队主力负责正面阻敌,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抄袭敌后。”该战役属于( )
A.淞沪会战 B.忻口会战
C.徐州会战 D.武汉会战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此次战役发生在山西,国民党军队和共产党军队共同参与了该战役,根据所学知识可判断,此次战役为忻口会战,故选B项。
11.据统计,自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先后组织了22次大规模会战,甚至有过一些攻势作战,难能可贵, 尤其是1941年第三次长沙会战歼敌5万余人,为历次会战所罕见,而此时英美等西方国家在战场上却接连失利。会战后不到20天,美国宣布中国适用《租借法案》。这反映了( )
A.中国取得了与英美平等的国际地位
B.英美等国急需中国进行军事援助
C.国民党始终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持久抗战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中国的持久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与国际影响力,故D项正确;当时中国并未取得与英美平等的国际地位,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美国援助中国抗战,排除B项;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顽固派多次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排除C项。
12.1938年10月,陈嘉庚以华侨参政员身份,从新加坡向国民参政会发来“敌未出国土前言和即汉奸”的电报提案,获大会通过,被誉为“古今中外最伟大的提案”。该提案的“伟大”之处在于( )
A.坚持抗战到底的民族独立精神
B.坚决反对蒋介石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成功地制止了国民党亲日派的投降倾向
D.鼓舞北平守军奋起保卫卢沟桥
【解析】材料“敌未出国土前言和即汉奸”充分表达了抗战到底、决不妥协的精神,故A项正确;B项与史实不符,当时蒋介石抗日的态度非常明确,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排除;D项与史实不符,此时卢沟桥已经失守,排除。
二、综合题
13.[2023·四川眉山高一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伟大胜利,是中国共产党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伟大胜利,是全民族众志成城奋勇抗战的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同反法西斯同盟国以及各国人民并肩战斗的伟大胜利。——摘编自习近平《在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依据材料概括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并任意选取其中一点并结合史实予以说明。(要求:史实准确)
答案:原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中国共产党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全民族团结一致,英勇抗战;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的宝贵支持。
说明:中国共产党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面对日本侵略,中国共产党最早举起抗日救国旗帜,积极倡导、推动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为中国抗战制定了正确的政治路线和军事战略;中国共产党广泛发动和组织各阶层群众,使日军陷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中国共产党开辟敌后战场,成为坚持抗战的中坚力量;坚持抗战,反对分裂,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在战争中付出极大牺牲,为争取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等。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这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解析:原因:根据材料“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伟大胜利,是中国共产党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伟大胜利,是全民族众志成城奋勇抗战的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同反法西斯同盟国以及各国人民并肩战斗的伟大胜利”可知,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包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中国共产党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全民族团结一致,英勇抗战;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的宝贵支持。说明:根据题意要求,任意选取其中一点并结合史实予以说明。如选取“中国共产党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结合史实予以说明,可知面对日本侵略,中国共产党最早举起抗日救国旗帜,积极倡导、推动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为中国抗战制定了正确的政治路线和军事战略;中国共产党广泛发动和组织各阶层群众,使日军陷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中国共产党开辟敌后战场,成为坚持抗战的中坚力量;坚持抗战,反对分裂,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在战争中付出极大牺牲,为争取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等。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这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决定性因素等等。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第23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课时作业(含解析)--2024-2025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