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备考专项提分卷(四)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文化
一、选择题
11922年,北京、上海报纸举办了成功人士民意测验,投票选举“最敬仰人物”,晚清状元张謇得票最高。张謇高票当选的最重要因素应该是 ( )
A.奉行“自强求富”,创办汉阳铁厂 B.提出“救亡图存”,进行戊戌变法
C.践行“实业救国”,创办大生纱厂 D.提出“师夷长技”,进行洋务运动
2“中国海关税征收额”示意图侧面反映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境况。下面能够反映1913年至1921年民族工业发展情况的图片是 ( )
319世纪末期,洋货消费已遍及中国社会各阶层。许多农民争用洋布,中产之家及上流社会享用洋货已成时尚,即使在云南交通偏僻之地的商店里也可见到诸如羽纱、法兰绒、钟表、玻璃等洋货,而且其售价也并非贵得惊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
A.人们的生活习惯发生了变化 B.中西习俗融合成为时尚
C.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 D.中国社会各阶层生活全盘西化
4以下两幅图片共同反映了近代上海 ( )
A.是近代民主思想的启蒙 B.是新式交通工具的尝试
C.是西式服饰潮流的引领 D.是社会生活变迁的缩影
5百日维新期间,清政府以“广育人才,讲求时务”为宗旨,创办京师大学堂。下列关于该学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辛亥革命后改名为北京大学 B.是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
C.标志着科举制度的寿终正寝 D.实现教育工作重大拨乱反正
6下面是《申报》对时事进行评论的统计表,表中这一现象表明 ( )
《申报》关于时事评论的统计表(1882年1月至6月)
题材 本埠 全国 国外
数量 57篇 80篇 37篇
比例 33% 67%
A.中外交汇促进维新思想发展 B.北平民众更加关注社会变革
C.崇洋媚外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D.大众传媒关注中外社会发展
720世纪后,中国文艺创作空前繁荣,涌现出一批优秀作品,塑造了许多妇孺皆知的形象(列举部分,如下表)。其广为流传的原因是 ( )
作品 塑造形象
《阿Q正传》 在封建势力压榨下的落后的农民形象
《子夜》 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形象
《骆驼祥子》 城市贫民(北平车夫)形象
《华威先生》 国民党官僚的腐败形象
《小二黑结婚》 解放区新型农民的形象
A.写作手法高度统一 B.传统文化挖掘充分 C.积极顺应时代潮流 D.借鉴欧美创作风格
二、非选择题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46年时人记载:“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农民和手工业者在此冲击下纷纷破产。
——摘编自《近代中国史纲》
材料二 1895-1913年民间资本厂矿企业地域分布
项目 总计 上海 武汉 天津 广州 …… 其他
厂矿数 549 83 28 17 16 …… 380
资本额(千元) 120 288 23 879 17 240 4 219 5 791 …… 66 185
——摘编自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材料三 抗战前,中国数量有限的工厂,大半集中于沿海省份,七七事变后,政府即下令沿海各厂矿迁入内地。从1937年7月到1940年底,三年半时间,完成了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工业大迁移。内迁厂矿区域分布,以四川为最多,占内迁总数的54.67%,湖南次之,占22.1%,陕西占5.90%,广西占5.11%,其他各省占5.11%。这些内迁厂矿,为战时大后方工业重建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吴景平、曹振威《中华民国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农民和手工业者在此冲击下纷纷破产”的主要原因。(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1895年至1913年民间资本厂矿企业地域分布的特点。(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种分布特点的原因。(2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工业大迁移”的原因并分析其意义。(4分)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影响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3分)精准备考专项提分卷(四)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文化
一、选择题
11922年,北京、上海报纸举办了成功人士民意测验,投票选举“最敬仰人物”,晚清状元张謇得票最高。张謇高票当选的最重要因素应该是 (C)
A.奉行“自强求富”,创办汉阳铁厂 B.提出“救亡图存”,进行戊戌变法
C.践行“实业救国”,创办大生纱厂 D.提出“师夷长技”,进行洋务运动
2“中国海关税征收额”示意图侧面反映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境况。下面能够反映1913年至1921年民族工业发展情况的图片是 (A)
319世纪末期,洋货消费已遍及中国社会各阶层。许多农民争用洋布,中产之家及上流社会享用洋货已成时尚,即使在云南交通偏僻之地的商店里也可见到诸如羽纱、法兰绒、钟表、玻璃等洋货,而且其售价也并非贵得惊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C)
A.人们的生活习惯发生了变化 B.中西习俗融合成为时尚
C.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 D.中国社会各阶层生活全盘西化
4以下两幅图片共同反映了近代上海 (D)
A.是近代民主思想的启蒙 B.是新式交通工具的尝试
C.是西式服饰潮流的引领 D.是社会生活变迁的缩影
5百日维新期间,清政府以“广育人才,讲求时务”为宗旨,创办京师大学堂。下列关于该学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辛亥革命后改名为北京大学 B.是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
C.标志着科举制度的寿终正寝 D.实现教育工作重大拨乱反正
6下面是《申报》对时事进行评论的统计表,表中这一现象表明 (D)
《申报》关于时事评论的统计表(1882年1月至6月)
题材 本埠 全国 国外
数量 57篇 80篇 37篇
比例 33% 67%
A.中外交汇促进维新思想发展 B.北平民众更加关注社会变革
C.崇洋媚外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D.大众传媒关注中外社会发展
720世纪后,中国文艺创作空前繁荣,涌现出一批优秀作品,塑造了许多妇孺皆知的形象(列举部分,如下表)。其广为流传的原因是 (C)
作品 塑造形象
《阿Q正传》 在封建势力压榨下的落后的农民形象
《子夜》 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形象
《骆驼祥子》 城市贫民(北平车夫)形象
《华威先生》 国民党官僚的腐败形象
《小二黑结婚》 解放区新型农民的形象
A.写作手法高度统一 B.传统文化挖掘充分 C.积极顺应时代潮流 D.借鉴欧美创作风格
二、非选择题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46年时人记载:“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农民和手工业者在此冲击下纷纷破产。
——摘编自《近代中国史纲》
材料二 1895-1913年民间资本厂矿企业地域分布
项目 总计 上海 武汉 天津 广州 …… 其他
厂矿数 549 83 28 17 16 …… 380
资本额(千元) 120 288 23 879 17 240 4 219 5 791 …… 66 185
——摘编自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材料三 抗战前,中国数量有限的工厂,大半集中于沿海省份,七七事变后,政府即下令沿海各厂矿迁入内地。从1937年7月到1940年底,三年半时间,完成了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工业大迁移。内迁厂矿区域分布,以四川为最多,占内迁总数的54.67%,湖南次之,占22.1%,陕西占5.90%,广西占5.11%,其他各省占5.11%。这些内迁厂矿,为战时大后方工业重建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吴景平、曹振威《中华民国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农民和手工业者在此冲击下纷纷破产”的主要原因。(2分)
答:鸦片战争后开放通商口岸,外国商品倾销中国市场。
(2)根据材料二,概括1895年至1913年民间资本厂矿企业地域分布的特点。(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种分布特点的原因。(2分)
答:特点:主要分布在沿海和长江流域(通商口岸周围)。原因:沿海和长江流域最先遭受西方经济侵略;自然经济较早解体;被开辟为通商口岸,开放较早;交通便利等。(任答一点即可)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工业大迁移”的原因并分析其意义。(4分)
答:原因:日本全面侵华;政府组织内迁等。意义:为战时大后方工业重建奠定基础;为抗日战争胜利提供物质条件;保存民族工业基本力量;有利于促进工业合理布局;促进内地工业发展等。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影响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3分)
答: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封建势力阻碍;统治阶级的政策。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2024-2025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精准备考专项提分卷(四) 试卷(学生版 教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