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19世纪20年代,英国棉布涌入伊朗。随后几十年间,物美价廉的英国棉制品比伊朗的丝绸更受欢迎。1890年,伊斯法罕的丝绸织机数量仅为1830年的1/10。伊朗停止出口丝绸和棉布,转而出口生丝和原棉。这反映伊朗( )
A.沦为英国独占的殖民地 B.封建统治得到巩固
C.经济的对外依附性加强 D.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2.黑奴贸易开始于15世纪,其历程大致分成三个时期:15世纪中叶至17世纪中叶为第一时期;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为第二时期,黑奴贸易走向高潮;1807—1808年英、美两国通过禁止奴隶贸易的法案以后,黑奴贸易进入第三时期。这时奴隶贸易在法律上已被禁止,但直至1890年,黑奴贸易才算正式终止。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葡萄牙、西班牙和德国主导第一时期的黑奴贸易
B.黑奴贸易的高潮为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提供劳动力
C.各国通过禁止奴隶贸易的法案反映了国际法形成
D.黑奴贸易的兴衰折射出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3.与16世纪相比较,17世纪欧洲社会的进步性表现在( )
A.劳作方式出现了根本变革 B.民族国家林立并快速发展
C.商业资本主义如日中天 D.近代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4.1679年,法国财政总监致艾克斯巡按使呼叶的信件中写道:“大量钱币正为商人运到近东去,请你寻求使他们转向工业制造的办法。在你任该州巡按使期间,必须把这件事作为职务内所应注意的事情中最重要的事项”。这反映出法国( )
A.推动工业革命发展 B.推行重商主义政策
C.遭遇货币短缺危机 D.实行中央集权制度
5.下图所示为1912—1927年中国陶瓷进出口变化趋势。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
A.对外贸易深受国内政局影响 B.商品经济逐渐取代自然经济
C.陶瓷业的生产规模趋向扩大 D.与世界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
6.《共产党宣言》指出:“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这揭示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
A.可以保证全球公正发展 B.未来的发展趋势
C.容易引发世界经济萎缩 D.形成的根本原因
7.1920年重庆的宝元通创立,主要经营铁锅、毛铁等商品,而到了1929年正式设立宝元通百货商店。该店标榜劳资合作,注重职工培训,提高职工入股分红,具有社会改良主义色彩,有人称为“走资本主义合作社道路”。这说明,当时的中国( )
A.商业经营形式发生改变 B.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C.经济上实现了独立自主 D.贸易中心发生转移
8.根据图可知,关贸总协定的建立( )
缔约各国政府:认为在处理它们的贸易和经济事业的关系方面,应以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保证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的巨大持续增长,扩大世界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及发展商品的生产与交换为目的。切望达成互惠互利协议,导致大幅度地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障碍,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以对上述目的作出贡献……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A.基于战争和经济危机的反思 B.实现了战后世界经济均衡发展
C.消除了各国之间的贸易壁垒 D.标志着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建立
9.1858年《天津条约》规定,洋货进入内地销售或外商从内地收购土货出口,只需缴纳一次2.5%的“子口税”即可通行全国;1895年《马关条约》规定,日本臣民“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以上规定( )
A.有利于扩大日本在华经济优势 B.导致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合法化
C.将中国纳入资本主义市场体系 D.恶化了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环境
10.1919年前中国棉花每年有数十万担,乃至上百万担的出口,而进口多则不过三四十万担,少则近数担。1920年后棉花进口猛增,1921年进口量增至168万担,价值3586万关两。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 )
A.列强加大对华商品输出 B.外贸逆差持续扩大
C.国内轻工业有较快发展 D.棉花种植走向衰退
11.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变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据此可知( )
A.中国土布质量粗糙被英人弃而不用 B.中国的生丝在英国伦敦十分畅销
C.当时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 D.自然经济的抵制使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
12.16世纪下半叶到17世纪是海图大规模更新的时代,也是荷兰海图制作的黄金时代,出现了以墨卡托、奥特柳斯、洪第乌斯为代表的著名制图家。荷兰这一时期制图业发展得益于( )
A.启蒙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B.荷兰海外贸易的繁荣
C.其确立了殖民霸主地位 D.世界地理知识的缺乏
13.如表是奴隶贸易时非洲丧失的精壮劳动力,据此可知( )
年代 奴隶数量 百分比
1450—1500 8100 0.6
1501—1600 338000 2.6
1601—1700 1876000 14.6
1701—1800 6495000 50.7
1801—1900 4027000 31.4
A.葡萄牙、西班牙、英国主导第一阶段黑奴贸易
B.黑奴贸易的高潮为欧洲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
C.美国南北战争期间通过了禁止奴隶贸易的宣言
D.黑奴贸易是非洲经济长期落后的重要原因
14.16世纪早期,葡萄牙人占领了印度果阿,并在那里建立了铸币厂,开始发行货币并使其在葡属印度流通。印度果阿、马六甲和东非在葡萄牙一连串战略堡垒的布局下,形成了一个成熟的三角贸易区域。这反映出,当时( )
A.印度洋贸易的新发展 B.世界贸易中心逐步发生转移
C.原始积累的途径多元 D.葡萄牙资本原始积累的加剧
15.1882年,为了适应股票交易的需要,上海出现了最早专营股票的证券机构-上海平准股票公司;1897年,盛宣怀在上海创办了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1900年,香港成立了第一家大型百货公司-先施百货公司。这些现象( )
A.是在列强入侵后中国出现的新的商业经营方式
B.是官僚资本主义利用政治特权获取高额利润的证据
C.为戊戌变法运动的展开提供一定的物质基础
D.表明洋务运动进行了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18世纪,随着海上贸易的发展,西方商船来到中国,以丝绸为载体的中国服饰文化逐渐被欧洲人了解。一些英国女性穿上了面料柔软舒适的刺绣服装。几乎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凡是略有规模的英国贵族豪宅中,至少有一个房间是用精美的中国丝绸墙布来装饰的。而当来自东方的纺织品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时,欧洲工匠开始设计、生产带有中国元素的纺织品,在模仿中国服装款式时通常会融入西方的裁剪和缝制方法。当时有些欧洲艺术家在接触到中国纺织品后,从中汲取了灵感,开始自由表达自己的奇思异想。
——摘编自刘海翔《欧洲大地的中国风》
材料二 晚清时期,大量的舶来品进入中国,西方服饰在沿海商埠随之出现,有些中国人开始穿西服。民国政府在1912年颁布《服制条例》,规定标准礼服以西服为主,后来各地出现了不少西服店。当时的北京,虽然作为外套的西服并未得到普及,但西式衬衣、针织衫、西裤等已逐渐得到推广。社会上也有反对易服的声音,认为穿西服是“崇洋媚外”“冒充上等人”。有人在《申报》上发文反驳:“欧化逐渐东开,国人多喜穿西装,取其穿之能有活泼的气象与振作的态度,而且便捷无拖沓。”与孙中山有关的中山装,其设计受到西服的影响,但衣领等部位仍保持民族特色。
——摘编自王建朗《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
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外服饰交流的意义。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早在13、14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已经形成,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这种处境开始得到改善。但一直到18世纪,原有的世界经济贸易格局仍没有改变。欧洲人越来越广泛深入地融入和利用既存的经济贸易体系,并在其中发挥日益增大的影响力,到19世纪,欧洲终于成为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
——摘编自【德】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
材料二 1929年开始的经济危机使各国之间的货币战、贸易战和关税大战愈演愈烈。几年间,先后有40个国家实行外汇管制,56个国家实行货币贬值,76个国家提高关税税率,导致出现各种货币集团和经济集团。1933年6月,66个国家在伦敦召开世界经济会议,试图稳定货币,实行关税休战。结果不但没有成功,反而使各集团之间的对立越来越尖锐。
——摘编自【美】迈克·亚达斯《喧嚣时代:20世纪全球史》
材料三 12月11日,在漫长谈判后,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之后,我国进入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期,迎来了一段最为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我国应继续推动金融市场更高层次开放,提升全融双向开放水平。
——摘编自李志鸿、梅冠群《中国发展观察》
(1)根据材料一,指出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地位的变化。并结合所学,从经济角度简析欧洲贸易地位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当时国际贸易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所学,指出20世纪40年代西方国家在国际贸易和货币领域所采取的措施。
(3)写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年份。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阐述: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
参考答案:
1.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伊朗)。根据材料“19世纪20年代,英国棉布涌入伊朗。……1890年,伊斯法罕的丝绸织机数量仅为1830年的1/10。伊朗停止出口丝绸和棉布,转而出口生丝和原棉。”可知,随着英国工业革命开展,英国棉布进入伊朗市场,导致伊朗纺织业受到冲击,由出口丝绸和棉布转而出口生丝和原棉,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说明伊朗经济的对外依附性加强,C项正确;伊朗并非英国独占的殖民地,还有俄国也侵略了伊朗,排除A项;大量英国棉布进入伊朗冲击了其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排除B项;材料体现了英国对伊朗的经济侵略,这不利于伊朗民族工业发展,排除D项。故选C项。
2.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据题干“黑奴贸易的发展时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资本主义生产力不发达时,主要欧美国家通过贩卖黑奴进行获利,完成资本原始积累,但当生产力获得发展之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需求市场,大量的进行商品输出,所以不再进行黑奴贸易,由此可见黑奴贸易的兴衰折射出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D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德国是经过三次王朝战争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才崛起的,主导第一时期的黑奴贸易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黑奴贸易主要解决的是美洲劳动力不足的问题,排除B项;国际法形成于17世纪,而各国通过禁止奴隶贸易的法案大约是在19世纪,排除C项。故选D项。
3.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6—17世纪欧洲。根据材料可知,16世纪到17世纪,随着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商业资本主义发展迅速,如日中天,C项正确;工业革命导致劳作方式出现了根本变革,不符合材料,排除A项;17世纪欧洲社会的进步性表现在商业资本主义如日中天,B项不符合题意和史实,排除B项;此时近代世界市场还未初步形成,排除D项。故选C项。
4.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679年(法国)。法国财政总监要求地方官员制止货币外流,这体现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重商主义思想,B项正确;工业革命发生于18世纪中叶,此时尚未开展,排除A项;限制货币外流主要是为了促进资本原始积累,不一定是货币短缺,排除C项;法国财政总监对地方官员的信件无法判断中央的地方的掌控情况,排除D项。故选B项。
5.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2—1927年(中国)。根据材料“1912—1927年中国陶瓷进出口变化趋势”可知,陶瓷进出口总体呈现增加趋势,说明当时中国与世界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D项正确;材料并没有国内政局影响对外贸易的有关信息,排除A项;在这一时期,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商品经济虽有发展,但并未取代自然经济,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仅从陶瓷进出口的变化趋势,不能直接得出陶瓷业生产规模趋向扩大的结论,排除C项。故选D项。
6.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据题干“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并结合所学可知,资本主义发展需要扩大产品销售市场,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根本原因,D项正确;结合所学,由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起来的世界市场的秩序是不公平不合理的,排除A项;《共产党宣言》发表于1848年,当时资本主义市场已经在逐步形成,《共产党宣言》谈及世界市场,更多的是探讨其形成原因,而不是其发展趋势,排除B项;材料只涉及世界市场形成的原因,不涉及其影响且结合所学,世界市场促进了世界经济发展,排除C项。故选D项。
7.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该店标榜劳资合作,注重职工培训,提高职工入股分红,具有社会改良主义色彩”和所学可知,宝元通百货商店的经营上采取新型的合作形式,A项正确。当时的中国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未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排除B项;近代中国经济上未实现了独立自主,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贸易中心的转移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A项。
8.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世界。据题干“切望达成互惠互利协议,导致大幅度地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障碍,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以对上述目的作出贡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关贸总协定的建立,是基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战争和经济危机的反思,旨在通过降低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促进国际贸易的自由化,以实现战后世界经济的均衡发展,A项正确;“实现了”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消除了”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关贸总协定的建立标志着国际贸易体系的建立,排除D项。故选A项。
9.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洋货进入内地销售或外商从内地收购土货出口,只需缴纳一次2.5%的‘子口税’即可通行全国”“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和所学可知,无论是《天津条约》,还是《马关条约》的规定,都有利于列强对华商品输入,便利列强侵略中国,恶化了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环境,D项正确;《天津条约》规定的是针对所有列强的,不能得出有利于扩大日本在华经济优势,排除A项;《天津条约》签订时期,列强对华侵略仍然以商品输出为主,排除B项;鸦片战争后,中国就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排除C项。故选D项。
10.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初(中国)。据本题材料“1920年后棉花进口猛增,1921年进口量增至168万担,价值3586万关两”和所学可知,1920年之后,中国的棉花进口持续增多,说明中国的棉花产业有所发展,国内轻工业有较快发展,C项正确;列强商品输出是指列强对中国进行工业品的倾销以及原料的掠夺,但棉花属于原料,1920年后中国棉花进口量大增,排除A项;材料只是提及棉花行业状况,无法得知整个外贸行业的贸易进出口差距,排除B项;材料涉及棉花进出口的变化,没有提及中国棉花种植状况,不能反映棉花种植走向衰退,排除D项。故选C项。
11.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52年(中国)。根据材料信息“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变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和所学可知,工业革命后的英国,曼彻斯特的上等棉布在中国居然“无用”,被英国商人拿来作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的包装用品,说明在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抵制下,即使是英国上等棉布也会滞销,D项正确;材料信息看不出中国棉布质量如何,排除A项;材料信息看不出中国生丝在伦敦是否畅销,排除B项;材料信息反映不出当时中英贸易总额的对比,得不出中国出超的结论,排除C项。故选D项。
12.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6世纪下半叶到17世纪荷兰。根据材料“16世纪下半叶到17世纪是海图大规模更新的时代,也是荷兰海图制作的黄金时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世纪的荷兰被称为“海上马车夫”,海外贸易繁荣,因此推动制图业发展迅速,B项正确;启蒙运动兴起于17世纪,此时并未广泛传播,排除A项;荷兰海上霸主地位确立于17世纪,但是材料涉及时段为16世纪下半叶至17世纪,时间不完全吻合,排除C项;此时航海地图的更新,说明世界地理知识得到补充,排除D项。故选B项。
13.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450年至1900年非洲。根据表格信息可知,从1450年到1900年,非洲丧失了大量的精壮劳动力,这就意味着非洲经济发展缺乏足够的精壮劳动力,这说明黑奴贸易是非洲经济长期落后的重要原因,D项正确;材料仅涉及1450年到1900年非洲黑人奴隶贸易的情况,不涉及其他信息,无法得出葡萄牙、西班牙、英国主导第一阶段黑奴贸易的认识,排除A项;黑奴贸易的高潮为欧洲工业革命提供了资本,而不是劳动力,排除B项;材料信息与美国南北战争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14.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根据材料“印度果阿、马六甲和东非在葡萄牙一连串战略堡垒的布局下,形成了一个成熟的三角贸易区域”和所学可知,印度、马六甲和东非在葡萄牙的布局下,在印度洋形成一个成熟的三角贸易区域,说明的是印度洋贸易的新发展,A项正确;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贸易中心转移,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资本原始积累,排除C项;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殖民成果,用于统治阶层的享乐,并未成功转化为资本原始积累,排除D项。故选A项。
15.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82年——1900年。根据材料“为了适应股票交易的需要,上海出现了最早专营股票的证券机构海平准股票公司”“盛宣怀在上海创办了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香港成立了第一家大型百货公司—先施百货公司”等信息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现了新的商业经营方式,即证券机构、银行、百货公司等,A项正确;官僚资本主义是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才出现的,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戊戌变法运动发生在1898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洋务运动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16.意义:推动中西方文化在借鉴中向前发展;增进中西方相互了解;推动着世界服饰文化的发展。
【详解】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世界。根据材料“当时有些欧洲艺术家在接触到中国纺织品后,从中汲取了灵感,开始自由表达自己的奇思异想”“与孙中山有关的中山装,其设计受到西服的影响,但衣领等部位仍保持民族特色”并结合所学,从加强中西方文化交流和了解方面展开即可,如推动中西方文化在借鉴中向前发展;增进中西方相互了解;推动着世界服饰文化的发展。
17.(1)变化:从边缘到中心。原因: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工业革命,交通工具的变革;世界市场的形成。(答出2点即可)
(2)问题:各国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在贸易、关税、汇率等方面出现严重争端。措施: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建立国际协调机制,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1944年召开布雷顿森林会议,1945年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1947年签署关贸总协定)。(答出2点即可)
(3)年份: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影响:利:①它有利于中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国际分工,促进经济发展;②有利于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并在平等条件下参与国际竞争;③有利于促进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④有利于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⑤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弊: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的弱势产业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如果不加快改革的步伐,这些产业将面临被淘汰的危险。随着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关税的大幅度减让,外国产品、服务和投资有可能更多地进入中国市场,国内一些产品、企业和产业免不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答出2点即可)
【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对比类、列举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欧洲)。第一小问变化,据材料一“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这种处境开始得到改善……到19世纪,欧洲终于成为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可知,从边缘到中心。
第二小问原因,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16世纪至19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地位上升可以从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工业革命,交通工具的变革,世界市场的形成几个角度进行说明。
(2)本题是特点类、列举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20世纪(世纪)。第一小问问题,据材料二“1929年开始的经济危机使各国之间的货币战、贸易战和关税大战演愈烈”可知,各国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在贸易、关税、汇率等方面出现严重争端。
第二小问措施,据所学知识,20世纪40年代在国际贸易和货币领域采取的措施体现在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建立国际协调机制,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两个方面。具体而言,1944年召开布雷顿森林会议,1945年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1947年签署关贸总协定,构成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和贸易体系。
(3)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列举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第一小问年份,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在2001年。
第二小问影响,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有利影响可以从有利于国际分工和合作,扩大出口,吸收外资、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中国产业机构调整,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进行说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不利影响可以从冲击中国企业、产业方面说明。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第8课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 同步练习(含解析)--2024-2025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