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问题精析】历史课后练习中国近代史专题五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问题精析】历史课后练习中国近代史专题五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一、选择题
1.叶剑英元帅重游西安时曾写下“西安捉蒋翻危局,内战吟成抗日诗。楼屋依然人半逝,小窗风雪立多时。”其中“翻危局”标志着(  )
A.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C.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
D.避免内战、和平建国方针的确定
【答案】B
【知识点】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中“西安捉蒋翻危局,内战吟成抗日诗。楼屋依然人半逝,小窗风雪立多时”及所学可判断出叶剑英诗歌说的是1936年的西安事变,中国共产党积极努力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最终结束了国共十年内战,实现了国内和平,促成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建立,B项正确;
依据已学可知,武汉会战后,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1945年9月日本正式签订无条件投降书,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通过重庆谈判,确认“避免内战、和平建国”的方针,排除AC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与运用的能力,解题时需要依据题干中“西安捉蒋”“内战”等可判断出指的是西安事变,然后对比备选项即可判断出准确答案。
2.(2021·北京)以下书籍出版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此类书籍在当时大量出版意在(  )
时间 1932年 1936年 1940年 1940年 1944年
书名 《五千年来中华民族爱国魂》 《民族英雄评传》系列 《中国历史上之民族英雄》 《民族英雄诗话》 《中国民族女英雄传记》
A.宣传民主科学,开展新文化运动
B.反对专制独裁,抨击北洋军阀统治
C.弘扬爱国精神,致力于抗日救亡
D.争取和平民主,推动国共两党谈判
【答案】C
【知识点】抗日战争的胜利
【解析】【分析】1931年九一八事变,中国开始抗日斗争,20世纪三四十年代大量出版宣传、介绍民族英雄的书籍,意在弘扬爱国精神,致力于抗日救亡,故C符合题意;
1915年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科学,A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1928年东北易帜,标志北洋军阀统治已经结束,排除B;
D项是1945年的重庆谈判,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抗日战争的知识。难度不大,理解材料是本题的重点,从时间及出版书籍的内容可以判断出题干意图。
3.(2023八上·博罗期末)“在这件事上,作为一个军人,我是应该被枪毙;但是依我的良心,我没有做错!”这是国民党将领张学良对自己的评价。周恩来则称张学良为“民族英雄,千古功臣”,因为“这件事”的和平解决促成了(  )
A.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B.局部抗战正式转为全民族抗战
C.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实现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答案】D
【知识点】西安事变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的“张学良”“民族英雄,千古功臣”等信息可知,“”指的是西安事变。联系所学,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党中央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调停,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A项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是在1938年10月日军占领武汉、广州后,不符合题意;
B项局部抗战正式转为全民族抗战是在七七事变后,不符合题意;
C项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实现的标志是国民党一大的召开,不符合题意;
D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及学生调动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识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4.下表是宜宾档案馆部分“抗战记忆”珍贵史料,体现了当时宜宾 …… (  )
江安·国立剧专 演出宣传救亡图存的戏剧,票价收入全部捐给前线
中元造纸厂 保存民族工业血脉,为持久抗战提供物资和军需保障
菜坝·军用机场 人民踊跃捐资、自带干粮参加抢建
李庄·红色记忆 积极主动接纳内迁的同济大学等文化科研机构
A.成为抗日战争主战场 B.建立起完整教育体系
C.积极参与全民族的抗战 D.文艺工作者是抗战主体
【答案】C
【知识点】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解析】【分析】依据表格中“演出宣传”“捐给前线”“提供物资”“军需保障”“踊跃捐资”“积极主动接纳内迁”可知,当时宜宾院校、工厂、人民群众、村庄等从各个方面,积极配合和参与到全民族抗战之中,有力地推动了抗战胜利,C项正确;
材料仅反映人民群众积极全民族的抗战,而非强调宜宾成为抗日战争主战场,排除A项;
表格信息强调的是积极参与抗战,而非建立教育体系,排除B项;
材料信息中有文艺工作者的贡献,但不能说明文艺工作者是抗战主体,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时需要紧扣演出宣传”“捐给前线”“提供物资”“军需保障”“踊跃捐资”“积极主动接纳内迁”,然后对比备选项即可判断出准确答案。
5.舟山有本红色教育书籍——《红色印迹》。据其所书,1939年定海沦陷后,共产党成立了县工委机关,组建抗日自卫队,创建抗日游击根据地,组织群众成立工会、农会、民众十姐妹、教师十姐妹等各种团体,开展抗日斗争。这段史实反映出 (  )
A.中国抗战战略得当,日本失道寡助
B.共产党承担了正面战场的战略任务
C.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D.抗日战争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支持
【答案】C
【知识点】敌后战场的抗战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中“1939年定海沦陷后,共产党,成立了县工委机关,组建抗日自卫队,创建抗日游击根据地,组织群众成立工会、农会、民众十姐妹、教师十姐妹等各种团体,开展抗日斗争”可知,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积极抗战,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所以说这段史实反映出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C项正确;
材料主要说明中国共产党开展抗日斗争,无法得出中国抗战战略得当,日本失道寡助,排除A项;
共产党承担的是敌后战场的战略任务,排除B项;
材料强调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作用,而非抗日战争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支持,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时需要紧扣“ 共产党成立了县工委机关,组建抗日自卫队,创建抗日游击根据地,组织群众成立工会、农会、民众十姐妹、教师十姐妹等各种团体,开展抗日斗争 ”,然后对比备选项即可判断出准确答案。
6.(2024八上·期末)(2022·宁波中考)消息传到重庆时,已是8月15日的晚上。据当时的美国记者记录:“突然,整个城市爆发出一片欢呼声和爆竹声。……不到一小时,整个城市就变成了一座巨响和狂欢的火山。”据此推测该消息是 (  )
A.平型关大捷 B.日本投降
C.签署“双十协定” D.胜利渡长江
【答案】B
【知识点】抗日战争的胜利;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解析】【分析】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平型关大捷发生在1937年;签署“双十协定”是在1945年10月10日;胜利渡长江是在1949年4月。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可知,选项B符合题意;
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日本投降的相关史实。
7.(2022八上·拱墅期中) 1935年的一天,数千名学生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口号,并举行示威游行。这一场景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五四运动 B.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C.一二 九运动 D.九一八事变
【答案】C
【知识点】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 1935年的一天,数千名学生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口号,并举行示威游行。”及所学知识可知,日本占领东北后,又将侵略的魔爪伸向华北。1935 年下半年,日本策动所谓“华北自治运动",妄图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国民党政府对日采取不抵抗的妥协政策,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严峻的形势使北平的学生们感到“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1935年 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数千名学生冒着严寒聚集在新华门前,向国民党当局请愿。他们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 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口号,并举行示威游行。反动军警用大刀、水龙、木棍镇压手无寸铁的青年学生。这就是著名的“一二.九运动”。C选项正确;
五四运动的口号是“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A选项错误;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将工人运动推向高潮,口号是“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B选项错误;
九一八事变标志着中国人民开始了14年的艰苦抗战,D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一二 九运动的相关史实。需要识记并掌握一二 九运动的口号。
8.“三三制”是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的重要原则,即共产党员、党外进步人士和中间派在抗日民主政权中各占三分之一。1941年,在陕甘宁边区政府选举中,当选共产党员超过三分之一。为落实“三三制”,一名党员主动退出,递补了一位党外人士。这一原则 (  )
A.激化了根据地政府的内部矛盾 B.降低了中国共产党崇高声望
C.团结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力量 D.壮大了土地革命的群众基础
【答案】C
【知识点】敌后战场的抗战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中“ 共产党员、党外进步人士和中间派在抗日民主政权中各占三分之一 ”“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的重要原则“及时代背景可知,抗日战争时期实行全民族抗战,从而实行“三三制”原则,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聚了力量,巩固抗日政权,同时也获得了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对后来的成功有一定的正面作用,C项正确;
“三三制”原则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崇高声望,有利于化解根据地政府的内部矛盾,排除AB项;
三三制”原则是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与士地革命无关,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时需要紧扣“ 共产党员、党外进步人士和中间派在抗日民主政权中各占三分之一 ”并结合抗日战争相关史实,然后对比备选项即可判断出准确答案。
9.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下表是某同学对抗日战争时期几场重大战役及其推论的梳理,表中①处应填 (  )
史 实 推 论
淞沪会战 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长沙会战 其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① 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仗,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百团大战 有力打击了日军侵略气焰,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A.武汉会战 B.枣宜会战 C.豫湘桂战役 D.台儿庄战役
【答案】D
【知识点】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中“ 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仗 ”及所学可判断出应该是台儿庄战役,1938年春,李宗仁指挥的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D项正确;
武汉会战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破灭,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排除A项;
枣宜会战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日本军队驻武汉的第11军对中国第五战区部队发动的一场作战,会战以日军占领宜昌而结束,排除B项;
豫湘桂战役的大溃退是抗战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的第二次大溃退,排除D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时需要紧扣“ 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仗 ”并结合抗日战争相关史实,然后对比备选项即可判断出准确答案。
10.(2024八上·期末)(2022·广东中考)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1942年1月起,历时半年,广东党组织从香港秘密营救了何香凝、茅盾等爱国民主人士和文化界知名人士共300多人,连同其他方面的人士共800多人。这场营救 (  )
A.配合了八路军的百团大战 B.粉碎了日军对根据地封锁
C.打击了国民政府投降政策 D.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答案】D
【知识点】抗日战争的胜利
【解析】【分析】据“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1942年1月起,历时半年,广东党组织从香港秘密营救了何香凝、茅盾等爱国民主人士和文化界知名人士共300多人,连同其他方面的人士共800多人”可知,这场营救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选项D符合题意;
百团大战发生在1940年,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
日军对根据地封锁在题干中无法体现,排除选项B;
选项C说法错误,国民政府没有实现投降政策,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相关史实。
11.(2022·海南中考)抗战期间,漫画家“以笔为刀,以画抗战”创作出许多优秀作品。 以下作品共同传达出(  )
A.抗战胜利的喜悦 B.抗战必胜的信念
C.对国民党消极抗日不满 D.民众希望国共联合抗日
【答案】B
【知识点】抗日战争的胜利;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中漫画及“抗战期间”可以分析出漫画《逃不出手掌》展示的是日本帝国主义逃不出游击队手掌,漫画《将来我们所看得见的结果》的结果是穿木屐的日本帝国主义躺在地上,被插上了全面抗战的刀,这两幅漫画反映了抗战必胜的信念,B项正确;
漫画主要反映的是对抗战的必胜的信念,而非是抗战胜利及民众希望国共联合抗日,排除AD项;
漫画反映出人们对抗战必胜的信念,无法体现“国民党消极抗日”,排除C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时需要紧扣“抗战期间”及漫画并结合抗日战争相关史实,然后对比备选项即可判断出准确答案。
12.右图漫画《搁浅》(依原图改绘)创作于1941年,该漫画表达的是 (  )
A.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B.淞沪会战打破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C.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支持中国抗战
D.中华民族空前团结,英勇抗争必将取得抗战胜利
【答案】D
【知识点】抗日战争的胜利;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中漫画及“1941年”及所学抗战,漫画中日本“膏药”旗的“日本丸”军舰,以象征侵略中国的日本帝国主义,军舰被写有"特久战"和“全面战”字样的两块巨大礁石高高撑起,离开水面搁浅,动弹不得,形象地表明在中国军民的"持久战"和“全面战”"的沉重打击下,日寇就像那艘”搁浅”的军舰一样停止了前进,表达了中华民族空前团结,英勇抗争必将取得抗战胜利的信心,D正确;
依据已学可知,九一八事变是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与漫画信息“全面战”不一致,排除A;
漫画主要反映的是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及必胜的信念,无法体现淞沪会战、世界人民对中国抗战的支持,排除B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时需要紧扣漫画信息并结合抗日战争相关史实,然后对比备选项即可判断出准确答案。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漫画《我们唯一的出路》(一得1931年)。
材料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各个抗日根据地,形成了……具有鲜明特点的新型政权形态——“三三制”政权。……在调整阶级关系方面……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在充分利用人力方面把党政军民方方面面的劳动力都动员起来、组织起来……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漫画向当时的人们传递了怎样的信念?该漫画表达了创作者对时局的认识,请写出这种“认识”是什么,并运用相关史实说明该“认识”的合理之处。
(2) 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推动抗日根据地建设,并简述抗日根据地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
【答案】(1)漫画传递了坚持抗战,拒绝投降的信念。 漫画作者认为面对日本的侵略我们唯一的出路是自卫。日本自九一八事变后,不久占领东三省,策动华北自治,直到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其目的是灭亡中国。中国唯有抗争才是出路。
(2)政治上建立抗日民主政权;经济上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 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
【知识点】敌后战场的抗战;抗日战争的胜利
【解析】【分析】(1)解题时结合“漫画《我们唯一的出路》”“1931年”及是滴背景可得出漫画认为当时抗战时唯一的出路,坚持抗战,拒绝投降,再据漫画中“自卫”可得出漫画作者 认为面对日本的侵略我们唯一的出路是自卫 ,依据时间,联系九一八事变可知,日本是旨在灭亡中国,因为仅有坚持抗战才是唯一的出路;
(2)依据材料中“ 具有鲜明特点的新型政权形态 ”“三三制”“ 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 劳动力都动员起来 ”及所学,可从政治、经济等方面分析归纳,第二小问的作答需要结合所学,结合抗日战争的相关史实,从根据地 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的角度分析归纳即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炼有效信息及知识运用的能力,解题时需要结合九一八事变、抗日战争等相关史实去综合分析归纳即可。
14.我国的东北三省是一片美丽富饶的土地,在近代史上曾是一片屈辱的土地,也是一片英雄辈出的土地。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右图。
材料二: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我国开始广为流传一首名为《松花江上》的悲凉歌曲,其中唱道:“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
材料三:东北抗日联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支凝聚各方力量的英雄部队,以我党直接领导的抗日队伍为骨干,联合救国军余部和其他抗日武装队伍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依靠广大民众的支持,东北抗日联军立足游击根据地,进行游击战争,坚持了长达十四年的反抗日本侵略者的艰苦斗争,消灭日军17万,打死打伤伪军5万余人。联军中涌现了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等一批抗日英烈,他们唱着“松花江水流不停,不灭日寇心不平”的战歌,英勇无畏,浴血奋战,慷慨捐躯。
材料四:千万亡灵,饮恨江城……兄弟同心,共御外侮。 捐躯洒血,浩气干云。 尽扫狼烟,重振乾坤……永矢弗谖,祈愿和平。 中华圆梦,民族复兴。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鼎铭文(节选)
(1) 根据材料一指出东北三省总的纬度位置特点,并描述矿产资源在东北三省的分布情况。
(2)材料二歌曲中唱到的“九一八”这一历史事件对中国和世界历史的进程产生了怎样的重大影响?
(3)结合材料三,总结东北抗日联军能成功地打击日本侵略者的经验。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指的是什么? 分别列举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上的著名战役和抗日英雄各一例,以彰显中国人民在抗战中“捐躯洒血,浩气干云”的气概。
【答案】(1)位于中纬度、北温带。 东北三省都有石油资源,黑龙江还有天然气,铁矿石集中在辽宁,煤炭资源主要在黑龙江。
(2)九一八事变,由于当时国民政府军队的不抵抗,日军侵占沈阳,进而强占了我国的东北三省。之后,中国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九一八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也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3)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挥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凝聚各方力量,筑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依靠广大民众的支持,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采用机智灵活的游击战术。钳制和消灭日伪军,无数英烈英勇顽强,浴血奋战,为国捐躯。
(4)“兄弟同心,共御外侮”: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战役:正面战场,淞沪会战(姚子青、谢晋元)、台儿庄战役(李宗仁)、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敌后战场,百团大战(彭德怀)、平型关大捷等。
【知识点】九一八事变;抗日战争的胜利;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一地图所示,东北三省的位于中纬度、北温带,图示可以看出再东北三省均有石油资源,黑龙江有天然气和煤炭,而辽宁有铁矿石等;
(2)依据所学可知,九一八事变,一方面日本强占了我国的东北三省,一方面,中国的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再者,九一八事变是中国抗战的起点,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也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
(3)依据材料三中“ 以我党直接领导的抗日队伍为骨干 ”“ 依靠广大民众的支持,东北抗日联军立足游击根据地 ”“ 凝聚各方力量的英雄部队 ”“ 英勇无畏,浴血奋战,慷慨捐躯 ”“ 进行游击战争 ”可以从党的领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依靠广大民众、游击战术、英勇顽强等角度分析归纳即可;
(4)第一小问 的解答结合抗日战争的相关史实,可知“ 兄弟同心,共御外侮 ”指的是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第二小问的解答需要结合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具体史实,如淞沪会战和台儿庄战役、太原会战等,敌后如百团大战、平型关大捷等。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炼有效信息及知识运用的能力,解题时需要结合抗日战争的相关史实分析归纳即可。
【问题精析】历史课后练习中国近代史专题五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一、选择题
1.叶剑英元帅重游西安时曾写下“西安捉蒋翻危局,内战吟成抗日诗。楼屋依然人半逝,小窗风雪立多时。”其中“翻危局”标志着(  )
A.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C.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
D.避免内战、和平建国方针的确定
2.(2021·北京)以下书籍出版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此类书籍在当时大量出版意在(  )
时间 1932年 1936年 1940年 1940年 1944年
书名 《五千年来中华民族爱国魂》 《民族英雄评传》系列 《中国历史上之民族英雄》 《民族英雄诗话》 《中国民族女英雄传记》
A.宣传民主科学,开展新文化运动
B.反对专制独裁,抨击北洋军阀统治
C.弘扬爱国精神,致力于抗日救亡
D.争取和平民主,推动国共两党谈判
3.(2023八上·博罗期末)“在这件事上,作为一个军人,我是应该被枪毙;但是依我的良心,我没有做错!”这是国民党将领张学良对自己的评价。周恩来则称张学良为“民族英雄,千古功臣”,因为“这件事”的和平解决促成了(  )
A.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B.局部抗战正式转为全民族抗战
C.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实现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4.下表是宜宾档案馆部分“抗战记忆”珍贵史料,体现了当时宜宾 …… (  )
江安·国立剧专 演出宣传救亡图存的戏剧,票价收入全部捐给前线
中元造纸厂 保存民族工业血脉,为持久抗战提供物资和军需保障
菜坝·军用机场 人民踊跃捐资、自带干粮参加抢建
李庄·红色记忆 积极主动接纳内迁的同济大学等文化科研机构
A.成为抗日战争主战场 B.建立起完整教育体系
C.积极参与全民族的抗战 D.文艺工作者是抗战主体
5.舟山有本红色教育书籍——《红色印迹》。据其所书,1939年定海沦陷后,共产党成立了县工委机关,组建抗日自卫队,创建抗日游击根据地,组织群众成立工会、农会、民众十姐妹、教师十姐妹等各种团体,开展抗日斗争。这段史实反映出 (  )
A.中国抗战战略得当,日本失道寡助
B.共产党承担了正面战场的战略任务
C.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D.抗日战争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支持
6.(2024八上·期末)(2022·宁波中考)消息传到重庆时,已是8月15日的晚上。据当时的美国记者记录:“突然,整个城市爆发出一片欢呼声和爆竹声。……不到一小时,整个城市就变成了一座巨响和狂欢的火山。”据此推测该消息是 (  )
A.平型关大捷 B.日本投降
C.签署“双十协定” D.胜利渡长江
7.(2022八上·拱墅期中) 1935年的一天,数千名学生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口号,并举行示威游行。这一场景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五四运动 B.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C.一二 九运动 D.九一八事变
8.“三三制”是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的重要原则,即共产党员、党外进步人士和中间派在抗日民主政权中各占三分之一。1941年,在陕甘宁边区政府选举中,当选共产党员超过三分之一。为落实“三三制”,一名党员主动退出,递补了一位党外人士。这一原则 (  )
A.激化了根据地政府的内部矛盾 B.降低了中国共产党崇高声望
C.团结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力量 D.壮大了土地革命的群众基础
9.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下表是某同学对抗日战争时期几场重大战役及其推论的梳理,表中①处应填 (  )
史 实 推 论
淞沪会战 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长沙会战 其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① 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仗,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百团大战 有力打击了日军侵略气焰,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A.武汉会战 B.枣宜会战 C.豫湘桂战役 D.台儿庄战役
10.(2024八上·期末)(2022·广东中考)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1942年1月起,历时半年,广东党组织从香港秘密营救了何香凝、茅盾等爱国民主人士和文化界知名人士共300多人,连同其他方面的人士共800多人。这场营救 (  )
A.配合了八路军的百团大战 B.粉碎了日军对根据地封锁
C.打击了国民政府投降政策 D.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1.(2022·海南中考)抗战期间,漫画家“以笔为刀,以画抗战”创作出许多优秀作品。 以下作品共同传达出(  )
A.抗战胜利的喜悦 B.抗战必胜的信念
C.对国民党消极抗日不满 D.民众希望国共联合抗日
12.右图漫画《搁浅》(依原图改绘)创作于1941年,该漫画表达的是 (  )
A.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B.淞沪会战打破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C.世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支持中国抗战
D.中华民族空前团结,英勇抗争必将取得抗战胜利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漫画《我们唯一的出路》(一得1931年)。
材料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各个抗日根据地,形成了……具有鲜明特点的新型政权形态——“三三制”政权。……在调整阶级关系方面……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在充分利用人力方面把党政军民方方面面的劳动力都动员起来、组织起来……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漫画向当时的人们传递了怎样的信念?该漫画表达了创作者对时局的认识,请写出这种“认识”是什么,并运用相关史实说明该“认识”的合理之处。
(2) 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推动抗日根据地建设,并简述抗日根据地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
14.我国的东北三省是一片美丽富饶的土地,在近代史上曾是一片屈辱的土地,也是一片英雄辈出的土地。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右图。
材料二: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我国开始广为流传一首名为《松花江上》的悲凉歌曲,其中唱道:“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
材料三:东北抗日联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支凝聚各方力量的英雄部队,以我党直接领导的抗日队伍为骨干,联合救国军余部和其他抗日武装队伍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依靠广大民众的支持,东北抗日联军立足游击根据地,进行游击战争,坚持了长达十四年的反抗日本侵略者的艰苦斗争,消灭日军17万,打死打伤伪军5万余人。联军中涌现了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等一批抗日英烈,他们唱着“松花江水流不停,不灭日寇心不平”的战歌,英勇无畏,浴血奋战,慷慨捐躯。
材料四:千万亡灵,饮恨江城……兄弟同心,共御外侮。 捐躯洒血,浩气干云。 尽扫狼烟,重振乾坤……永矢弗谖,祈愿和平。 中华圆梦,民族复兴。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鼎铭文(节选)
(1) 根据材料一指出东北三省总的纬度位置特点,并描述矿产资源在东北三省的分布情况。
(2)材料二歌曲中唱到的“九一八”这一历史事件对中国和世界历史的进程产生了怎样的重大影响?
(3)结合材料三,总结东北抗日联军能成功地打击日本侵略者的经验。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指的是什么? 分别列举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上的著名战役和抗日英雄各一例,以彰显中国人民在抗战中“捐躯洒血,浩气干云”的气概。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中“西安捉蒋翻危局,内战吟成抗日诗。楼屋依然人半逝,小窗风雪立多时”及所学可判断出叶剑英诗歌说的是1936年的西安事变,中国共产党积极努力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最终结束了国共十年内战,实现了国内和平,促成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建立,B项正确;
依据已学可知,武汉会战后,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1945年9月日本正式签订无条件投降书,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通过重庆谈判,确认“避免内战、和平建国”的方针,排除ACD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与运用的能力,解题时需要依据题干中“西安捉蒋”“内战”等可判断出指的是西安事变,然后对比备选项即可判断出准确答案。
2.【答案】C
【知识点】抗日战争的胜利
【解析】【分析】1931年九一八事变,中国开始抗日斗争,20世纪三四十年代大量出版宣传、介绍民族英雄的书籍,意在弘扬爱国精神,致力于抗日救亡,故C符合题意;
1915年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科学,A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1928年东北易帜,标志北洋军阀统治已经结束,排除B;
D项是1945年的重庆谈判,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抗日战争的知识。难度不大,理解材料是本题的重点,从时间及出版书籍的内容可以判断出题干意图。
3.【答案】D
【知识点】西安事变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的“张学良”“民族英雄,千古功臣”等信息可知,“”指的是西安事变。联系所学,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党中央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调停,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A项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是在1938年10月日军占领武汉、广州后,不符合题意;
B项局部抗战正式转为全民族抗战是在七七事变后,不符合题意;
C项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实现的标志是国民党一大的召开,不符合题意;
D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及学生调动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识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4.【答案】C
【知识点】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解析】【分析】依据表格中“演出宣传”“捐给前线”“提供物资”“军需保障”“踊跃捐资”“积极主动接纳内迁”可知,当时宜宾院校、工厂、人民群众、村庄等从各个方面,积极配合和参与到全民族抗战之中,有力地推动了抗战胜利,C项正确;
材料仅反映人民群众积极全民族的抗战,而非强调宜宾成为抗日战争主战场,排除A项;
表格信息强调的是积极参与抗战,而非建立教育体系,排除B项;
材料信息中有文艺工作者的贡献,但不能说明文艺工作者是抗战主体,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时需要紧扣演出宣传”“捐给前线”“提供物资”“军需保障”“踊跃捐资”“积极主动接纳内迁”,然后对比备选项即可判断出准确答案。
5.【答案】C
【知识点】敌后战场的抗战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中“1939年定海沦陷后,共产党,成立了县工委机关,组建抗日自卫队,创建抗日游击根据地,组织群众成立工会、农会、民众十姐妹、教师十姐妹等各种团体,开展抗日斗争”可知,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积极抗战,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所以说这段史实反映出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C项正确;
材料主要说明中国共产党开展抗日斗争,无法得出中国抗战战略得当,日本失道寡助,排除A项;
共产党承担的是敌后战场的战略任务,排除B项;
材料强调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作用,而非抗日战争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支持,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时需要紧扣“ 共产党成立了县工委机关,组建抗日自卫队,创建抗日游击根据地,组织群众成立工会、农会、民众十姐妹、教师十姐妹等各种团体,开展抗日斗争 ”,然后对比备选项即可判断出准确答案。
6.【答案】B
【知识点】抗日战争的胜利;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解析】【分析】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平型关大捷发生在1937年;签署“双十协定”是在1945年10月10日;胜利渡长江是在1949年4月。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可知,选项B符合题意;
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日本投降的相关史实。
7.【答案】C
【知识点】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 1935年的一天,数千名学生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口号,并举行示威游行。”及所学知识可知,日本占领东北后,又将侵略的魔爪伸向华北。1935 年下半年,日本策动所谓“华北自治运动",妄图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国民党政府对日采取不抵抗的妥协政策,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严峻的形势使北平的学生们感到“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1935年 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数千名学生冒着严寒聚集在新华门前,向国民党当局请愿。他们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 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口号,并举行示威游行。反动军警用大刀、水龙、木棍镇压手无寸铁的青年学生。这就是著名的“一二.九运动”。C选项正确;
五四运动的口号是“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A选项错误;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将工人运动推向高潮,口号是“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B选项错误;
九一八事变标志着中国人民开始了14年的艰苦抗战,D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一二 九运动的相关史实。需要识记并掌握一二 九运动的口号。
8.【答案】C
【知识点】敌后战场的抗战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中“ 共产党员、党外进步人士和中间派在抗日民主政权中各占三分之一 ”“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的重要原则“及时代背景可知,抗日战争时期实行全民族抗战,从而实行“三三制”原则,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聚了力量,巩固抗日政权,同时也获得了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对后来的成功有一定的正面作用,C项正确;
“三三制”原则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崇高声望,有利于化解根据地政府的内部矛盾,排除AB项;
三三制”原则是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与士地革命无关,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时需要紧扣“ 共产党员、党外进步人士和中间派在抗日民主政权中各占三分之一 ”并结合抗日战争相关史实,然后对比备选项即可判断出准确答案。
9.【答案】D
【知识点】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中“ 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仗 ”及所学可判断出应该是台儿庄战役,1938年春,李宗仁指挥的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D项正确;
武汉会战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破灭,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排除A项;
枣宜会战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日本军队驻武汉的第11军对中国第五战区部队发动的一场作战,会战以日军占领宜昌而结束,排除B项;
豫湘桂战役的大溃退是抗战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的第二次大溃退,排除D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时需要紧扣“ 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仗 ”并结合抗日战争相关史实,然后对比备选项即可判断出准确答案。
10.【答案】D
【知识点】抗日战争的胜利
【解析】【分析】据“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1942年1月起,历时半年,广东党组织从香港秘密营救了何香凝、茅盾等爱国民主人士和文化界知名人士共300多人,连同其他方面的人士共800多人”可知,这场营救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选项D符合题意;
百团大战发生在1940年,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
日军对根据地封锁在题干中无法体现,排除选项B;
选项C说法错误,国民政府没有实现投降政策,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相关史实。
11.【答案】B
【知识点】抗日战争的胜利;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中漫画及“抗战期间”可以分析出漫画《逃不出手掌》展示的是日本帝国主义逃不出游击队手掌,漫画《将来我们所看得见的结果》的结果是穿木屐的日本帝国主义躺在地上,被插上了全面抗战的刀,这两幅漫画反映了抗战必胜的信念,B项正确;
漫画主要反映的是对抗战的必胜的信念,而非是抗战胜利及民众希望国共联合抗日,排除AD项;
漫画反映出人们对抗战必胜的信念,无法体现“国民党消极抗日”,排除C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时需要紧扣“抗战期间”及漫画并结合抗日战争相关史实,然后对比备选项即可判断出准确答案。
12.【答案】D
【知识点】抗日战争的胜利;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中漫画及“1941年”及所学抗战,漫画中日本“膏药”旗的“日本丸”军舰,以象征侵略中国的日本帝国主义,军舰被写有"特久战"和“全面战”字样的两块巨大礁石高高撑起,离开水面搁浅,动弹不得,形象地表明在中国军民的"持久战"和“全面战”"的沉重打击下,日寇就像那艘”搁浅”的军舰一样停止了前进,表达了中华民族空前团结,英勇抗争必将取得抗战胜利的信心,D正确;
依据已学可知,九一八事变是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与漫画信息“全面战”不一致,排除A;
漫画主要反映的是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及必胜的信念,无法体现淞沪会战、世界人民对中国抗战的支持,排除BC项。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时需要紧扣漫画信息并结合抗日战争相关史实,然后对比备选项即可判断出准确答案。
13.【答案】(1)漫画传递了坚持抗战,拒绝投降的信念。 漫画作者认为面对日本的侵略我们唯一的出路是自卫。日本自九一八事变后,不久占领东三省,策动华北自治,直到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其目的是灭亡中国。中国唯有抗争才是出路。
(2)政治上建立抗日民主政权;经济上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 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
【知识点】敌后战场的抗战;抗日战争的胜利
【解析】【分析】(1)解题时结合“漫画《我们唯一的出路》”“1931年”及是滴背景可得出漫画认为当时抗战时唯一的出路,坚持抗战,拒绝投降,再据漫画中“自卫”可得出漫画作者 认为面对日本的侵略我们唯一的出路是自卫 ,依据时间,联系九一八事变可知,日本是旨在灭亡中国,因为仅有坚持抗战才是唯一的出路;
(2)依据材料中“ 具有鲜明特点的新型政权形态 ”“三三制”“ 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 劳动力都动员起来 ”及所学,可从政治、经济等方面分析归纳,第二小问的作答需要结合所学,结合抗日战争的相关史实,从根据地 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的角度分析归纳即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炼有效信息及知识运用的能力,解题时需要结合九一八事变、抗日战争等相关史实去综合分析归纳即可。
14.【答案】(1)位于中纬度、北温带。 东北三省都有石油资源,黑龙江还有天然气,铁矿石集中在辽宁,煤炭资源主要在黑龙江。
(2)九一八事变,由于当时国民政府军队的不抵抗,日军侵占沈阳,进而强占了我国的东北三省。之后,中国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九一八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也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3)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挥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凝聚各方力量,筑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依靠广大民众的支持,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采用机智灵活的游击战术。钳制和消灭日伪军,无数英烈英勇顽强,浴血奋战,为国捐躯。
(4)“兄弟同心,共御外侮”: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战役:正面战场,淞沪会战(姚子青、谢晋元)、台儿庄战役(李宗仁)、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敌后战场,百团大战(彭德怀)、平型关大捷等。
【知识点】九一八事变;抗日战争的胜利;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一地图所示,东北三省的位于中纬度、北温带,图示可以看出再东北三省均有石油资源,黑龙江有天然气和煤炭,而辽宁有铁矿石等;
(2)依据所学可知,九一八事变,一方面日本强占了我国的东北三省,一方面,中国的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再者,九一八事变是中国抗战的起点,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也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
(3)依据材料三中“ 以我党直接领导的抗日队伍为骨干 ”“ 依靠广大民众的支持,东北抗日联军立足游击根据地 ”“ 凝聚各方力量的英雄部队 ”“ 英勇无畏,浴血奋战,慷慨捐躯 ”“ 进行游击战争 ”可以从党的领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依靠广大民众、游击战术、英勇顽强等角度分析归纳即可;
(4)第一小问 的解答结合抗日战争的相关史实,可知“ 兄弟同心,共御外侮 ”指的是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第二小问的解答需要结合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具体史实,如淞沪会战和台儿庄战役、太原会战等,敌后如百团大战、平型关大捷等。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炼有效信息及知识运用的能力,解题时需要结合抗日战争的相关史实分析归纳即可。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问题精析】历史课后练习中国近代史专题五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