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0 从明朝建立至清朝前中期的统治
1.通过了解明清时期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知道南海诸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版图的一部分,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2.通过了解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发展、世界形势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
知识点一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1.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
(1)明朝建立:1368年,朱元璋称帝,定都应天府,国号大明。
(2)政治变化
废除宰相制度 ①目的:加强皇权 ②影响:对以后五百余年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设立内阁 ①原因:废除宰相后,皇帝需要直接领导六部等具体职能部门,工作压力成倍增加 ②设立:明成祖选拔一些文官到皇宫内的文渊阁值班,充当秘书 ③职责:a.大学士替皇帝浏览百官奏章,草拟处理意见,称为“________” b.皇帝在票拟的基础上,用红笔正式批复奏章,称为“批红”
宦官专权 ①机构:内廷宦官机构________ ②权力:获得协助甚至代理皇帝批红的权力,还负责提督东厂,控制锦衣卫,对官民的言行进行监视、侦查,有权逮捕、施刑
2.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
郑和下西洋 (1)概况:郑和先后七次率领船队出海,访问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________ (2)影响:世界历史上规模空前的远洋航行;给明朝带来较大的财政负担
戚继光抗倭 (1)背景:从元朝末年起,日本海盗不时在我国东部沿海骚扰;明朝前期,朝廷严厉禁止海外贸易,东南沿海地区的一些海盗、奸商等与倭寇勾结,进行走私活动,造成巨大破坏 (2)概况:戚家军在浙江台州九战九捷;在福建、广东与抗倭将领俞大猷合作重创倭寇 (3)影响:东南沿海的形势稳定下来,朝廷放松了对____________的限制
葡萄牙、荷兰占据澳门、台湾 (1)背景: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殖民者在中国沿海的活动日益频繁 (2)过程:16世纪中期,葡萄牙人获得了在濠镜澳(今澳门)的租住权。明朝末年,西班牙被荷兰击败,退出台湾
3.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
(1)内陆边疆
明朝:蒙古族 ①筑长城防御:为防御鞑靼、瓦剌南下,明朝重新修筑了长城 ②战争:明中期,瓦剌和鞑靼不断威胁明朝北部边防 ③和议与册封:1571年鞑靼首领________与明朝订立和议,接受明朝册封 ④贸易交流:双方恢复并扩大贸易关系,直到明末基本上维持了和平局面
明朝:藏族 ①封授称号:明廷封授给当地的僧俗首领法王、王等称号 ②机构管辖:设立了行都指挥使司等机构管理西藏军民事务,任用藏族上层人士进行管理
明朝:女真族 ①机构管辖:明朝在黑龙江流域设立了____________ ②封授官号:对东北女真各部落首领封授官号
(2)明清易代
女真族建金 首领努尔哈赤于1616年称汗,国号大金
清朝建立 皇太极于1636年称帝,改国号为大清
明朝的灭亡 1644年,________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随即攻占北京
清军入关 1644年,清军打败李自成,进占并迁都北京
知识点二 清朝前中期统治
1.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奏折制度 (1)形成:部分官员向皇帝单独呈送密封报告,皇帝亲手批阅后返回,不经过其他中转、收发环节 (2)作用:使皇帝能够更直接、广泛地获取信息,提高了决策效率,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
中枢秘书机构变化 军机处:雍正时,在皇帝寝宫旁边设立军机处。军机处官员在皇帝直接监督下工作,商议军情,起草或处理机要文书 内阁:只负责处理一般文书
文字狱 对文化造成严重的摧残
2.疆域的奠定
(1)清朝前期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东南 1684年,清朝在台湾设府,隶属福建省
东北 1689年,中俄两国签订《__________》,从法律上确定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北部 和西 北部 清军入关前,打败并收降漠南蒙古,漠北和漠西蒙古也遣使进贡
①1757年,清朝将准噶尔部彻底击败 ②清朝平定了大、小和卓兄弟发动的叛乱 ③清朝在蒙古族地区设立盟、旗两级单位进行统治,任命蒙古王公为盟长、旗长 ④1762年,清朝在新疆设立________,总领军政事务
西南 ①清初,清政府册封五世达赖以“达赖喇嘛”尊号,康熙时,赐予五世班禅以“班禅额尔德尼”尊号。此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经由中央政府册封。 ②从1727年起,清朝开始派遣驻藏大臣,代表朝廷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 ③1793年,清政府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以法律形式明确和落实了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的管辖权
(2)边疆统治的特点
专职机构 清朝政府专设________管理蒙古族、藏族等民族事务
灵活政策 对边疆地区采取因地制宜的政策
行政管辖 在东北、北部和西部边疆,分设若干将军辖区和办事大臣辖区
3.统治危机的初显
(1)内部危机——农民起义
①背景:清朝人口急剧增长使资源危机日益显露;政治腐败和贫富矛盾的积累,乱象逐渐萌生。
②表现:从乾隆后期起,农民起义屡屡爆发。
(2)外部危机——闭关锁国
①背景:西方列强在中国东南沿海频繁活动,要求扩大对华贸易,开拓中国市场。
②概况:清朝起初指定四处对外通商口岸,后仅保留________一处,并规定由官府特许的“________”商人代为管理对外贸易事务;严厉禁止民间船只出海贸易。
③评价:这种闭关自守的政策,无法适应新的外部环境,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1.知识延伸——中国古代宰相制的兴废历程
(1)秦统一全国后,在中央设立三公九卿,皇帝裁决前,一般由三公九卿进行朝议,宰相制度形成。
(2)汉武帝时启用布衣为相,同时形成中朝决策机构来解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3)隋唐时确立三省六部制,使相权一分为三,并相互制约和监督。
(4)北宋时期由中书主政,枢密掌军,三司理财,进一步分割相权。
(5)明太祖时期,罢中书省,废丞相,宰相制度遂废。
2.学术情境——明太祖加强皇权
皇帝与宰相的关系可以用拔河来形容。皇帝和宰相分别在绳子的一头,向着自己的方向拉,这项运动并没有裁判,却有一项不成文的规则。这个规则正是上千年的政治实践划定的……而朱元璋不守规则,改变了这一切。
思考:怎样看待朱元璋的“不守规则”行为?
试答:
3.图说历史——明朝内阁地位的演变
4.概念阐释——朝贡贸易
朝贡贸易就是中国政府与海外诸国官方的朝贡和赏赐关系。其特点是:由官府控制,私人和民间组织禁止参与;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政府这样做的目的不是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而是要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
5.社会情境——明朝与蒙古互市
《明史》:“九边(明朝中央政府与蒙古族的交界地区)生齿日繁,守备日周,田野日辟,商贾日通。”
思考:结合材料分析明朝与蒙古的互市开设后起了哪些重要的作用。
试答:
6.生活情境——清代民族政策
清康熙、乾隆年间,陆续在承德避暑山庄外建了12座大型寺庙……融合了汉、藏、蒙古、维吾尔等族的建筑风格……清乾隆皇帝称赞那些寺庙时,写下了“一座喇嘛庙,胜抵十万兵”的诗句。
思考:材料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试答:
7.体系构建——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8.思维拓展——军机处的特点
“简”:机构简单,有官无吏;“勤”:地近宫廷,便于宣召;“速”:办事速度快,效率高;“密”:地处内廷,外界干扰少。
9.学术情境——盟旗制度
清朝为分化蒙古族,控制其上层贵族而实行的政治制度。旗是基本行政单位,合若干旗为一盟。
思考:盟旗制度的实施有何作用?
试答:
10.概念阐释——金瓶掣签制度
金瓶掣签制度又称为金瓶鉴别,是藏族认定藏传佛教最高等的大活佛转世灵童方式的制度,1792年正式设立。该制度用掣签与金瓶以确定活佛转世人选,最终经皇帝批准。这一制度有利于加强中央对西藏的管辖。
11.易误辨析——海禁与闭关锁国
海禁 闭关锁国
区别 允许外国商人来华贸易,只是要求必须在官方的主持下进行,属于积极防内 既禁止国人出海贸易,也限制外商来华贸易,属于消极防外
联系 闭关锁国政策是海禁政策的发展和延续
12.体系构建——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探究点一 落日余晖——明清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与危机初显
01 史料实证——明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史料一 明朝大学士叶向高言:“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臣备员六年,百凡(全部)皆奉圣断,分毫不敢欺负,部务尽听主者,分毫不敢与闻。”
——摘编自《明神宗实录》
史料二 一次大学士宋濂上朝,朱元璋问他:“昨天在家请客没有,请的哪几位客人?吃的什么菜?”宋濂如实一一回答。朱元璋高兴地说:“说的全对,没有骗我。”说着拿出一张图,上面画着宋濂请客的座次位置。宋濂见了吓得出了一身冷汗。
【探究】
(1)根据史料一,归纳叶向高评论内阁的观点。
试答:
(2)根据史料二,分析明朝皇帝通过什么措施做到“安然朝中坐,却知天下事”的。
试答:
【通法悟道】
【史论形成】 明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改革官制 (1)中央: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明成祖时,设立秘书咨询机构——“内阁”,明宣宗时,内阁拥有“票拟”权;明英宗时,票拟制度化,成为阁臣的一项专职。 (2)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三司,使行省的权力分散,加强了中央集权。
改革科举制 (1)考试内容:考试命题专取“四书”“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只能以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为标准,不得随意发挥。 (2)行文格式:一律固定为“八股文”。 (3)设立厂卫特务机构:明太祖设立锦衣卫,明成祖设立东厂,明宪宗设立西厂,锦衣卫、东厂和西厂都是特务机构,合称“厂卫”。
02 分析说明——康乾盛世后期统治危机的初显引发社会矛盾
史料 清代中叶的人口和耕地面积
年份 人口数量(亿) 耕地面积(万顷) 人均耕地面积(亩)
1753 1.84 735.22 4.00
1766 2.08 780.73 3.75
1784 2.86 760.57 2.66
1812 3.34 788.93 2.36
1822 3.73 756.21 2.03
【史料导读】 表格的表层信息:人口数量增长,人均耕地面积下降。深层信息:清朝中叶的人地矛盾。康乾盛世后期,清朝统治已出现由盛转衰的迹象,人口激增使得资源危机日益显露,加上政治腐败和贫富矛盾积累,乱象逐渐萌生。
【探究】
史料反映了什么现象?其引发了怎样的社会问题?
试答:
【史论拓展】 明清时期的社会转型
明清时期是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和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时期。但明清时期的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日趋封闭和僵化,“盛世”背后隐含着巨大的危机。
旧传统 新因素
经济 重农抑商,小农经济仍占主导 农耕经济高度发展,商品化、专业化程度加深;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
文化 理学主导,束缚人性,文化专制空前强化;传统科技取得辉煌成就 西学东渐开始;产生早期启蒙思想;文艺大众化、世俗化趋势加强
对外 由开放逐渐走向封闭保守,落后于世界潮流 欧洲国家与中国贸易大量增加,玉米等高产农作物传入中国;西学东渐局面开始出现
宏观 中国的综合国力居于世界首位 中国在世界大潮冲击下,缓慢向近代转型
03 探究论证——不同人眼中的雍正帝
史料一 “新帝雍正爱法律、重公益,超过父王。帝王之中无人比他更不遗余力地鼓励农事。他对这一于国民生计不可缺少的百艺之首极为重视。各省农民被所在州、县长官评选为最勤劳、能干、孝悌者,甚至可以封为八品官。农民为官,并不需为此放弃他已卓有成效的农事耕作,转而从事他并不了解的刑名钱谷。”
——伏尔泰《路易十四时代》
史料二 圣祖政尚宽仁,世宗以严明继之。论者比于汉之文、景。独孔怀之谊,疑于未笃。然淮南暴伉,有自取之咎,不尽出于文帝之寡恩也。帝研求治道,尤患下吏之疲困。有近臣言州县所入多,宜釐剔。斥之曰:“尔未为州县,恶知州县之难?”至哉言乎,可谓知政要矣!
——赵尔巽《清史稿·世宗本纪》
【史料导读】 雍正帝在位仅13年,但他通过一系列的改革,迅速扭转了康熙晚期积弊严重、社会发展受阻的局面。在此基础上,康乾盛世进入鼎盛时期,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在此期间得到较大发展。
史料一:伏尔泰认为,“雍正爱法律、重公益”,重视农事,甚至封农民做官,这些思想与启蒙思想家倡导的法治精神、反对等级一致,因此他盛赞雍正皇帝。
史料二:《清史稿》中认为雍正帝政绩可比汉文帝、汉景帝,也有自己独到的办法处理好社会上的暴乱,且深知治国理政的要点,体恤民情,对雍正帝的评价比较客观。
【探究】
如何辨析以上评价雍正皇帝的史料?
试答:
【史论深化】 明清君主专制强化的特点
(1)既有继承又有发展。明清时期加强君主专制制度,既继承了前朝的一些制度和做法,又在此基础上实行了新的举措。
(2)内容详尽而全面。其制度和措施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监察、司法、思想文化和暴力手段等各个方面。
(3)以强化君权为核心,程度空前。主要体现在废除宰相、内阁与军机处的设置和大兴“文字狱”等方面。
(4)体现了时代特征。君主专制逐渐达到顶峰,反映了我国封建专制制度渐趋衰落的时代特征,表明封建制度仅靠正常的统治措施已无法维持地主阶级的统治秩序,只得靠强权,皇权的绝对化、特务统治等加强对人民的镇压和控制。
探究点二 拓疆守域——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对外关系
01 史料实证——明朝的海禁与开禁
史料一 实行海禁,滨海人民被“断其生路”。嘉靖年间,东南沿海一带出现颇有实力的海寇、海商集团,走私贸易兴盛,“海禁愈严,贼伙愈盛”。有识之士认识到“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
史料二 隆庆年间,因福建巡抚涂泽民之请,明廷“准贩东西二洋”。福建漳州月港兴起,“农贾杂半,走洋如适市”“闽人以其地近,且饶富”,商贩或移居于吕宋者甚众。学者估计,隆庆开禁后输入中国的白银至少1亿两左右,促成了税收等政策的改变。
——以上史料均摘编自晁中辰《明代海禁与海外贸易》
【探究】
(1)根据史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朝中后期海禁政策调整的原因。
试答:
(2)根据史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开禁的影响。
试答:
【通法悟道】
【史论形成】 明朝的海禁与弛禁
明朝海外政策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官方海外开放时期—转折时期—对民间社会开放时期。
(1)明初官方垄断对外贸易,明代所谓的海禁在大部分时期都是针对日本的带有经济制裁性质、经济封锁性质的贸易禁运、军事禁运。
(2)在明初官方垄断对外贸易的弊端暴露后,明中叶对政策进行了调整,平定外来侵扰后,转向对民间社会开放,海外政策完成了从政治中心向经济中心的转移,即将官方层面的开放下移到民间层面的开放。
(3)从政策作用来说,明初的海外开放政策以及明后期的海外开放,造就了郑和等海上英雄人物,并引发明中叶社会内部的深刻变迁,显示了社会政治经济结构新的发展变化。这是中国直到明末海上力量并不落后于西方的最好证明。
02 分析说明——明清时期的边疆治理
史料一 太祖朱元璋及以后诸帝放弃元朝凭借边疆向外扩展的做法,继承汉唐“守在四夷”的治边之策。朱元璋分封的诸子大都遣镇北方,前朝重北轻南的治边传统仍被明朝继承,为防范“北虏”南下,明朝修建九边重镇,修缮长城并驻重兵,以强硬的军事手段应对北方游牧势力。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派驻的军队,以卫所的形式驻守各地。在设置卫所以外少数民族聚居的边远地区,明朝普遍推行土司制度,总体上实行卫所与土司结合统治的双轨制。
——摘编自方铁《论元明清三朝的边疆治理制度》
史料二 经过康乾盛世,清代前期的有效管辖范围除18行省(兼有台湾)外,还包括有奉天、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六盟、喀尔喀蒙古各部、唐努乌梁海、新疆和西藏,是一个幅员广阔、疆界明确的统一多民族帝国。这些地区无论在历史发展、社会经济、民族民俗等方面均各具特色,这就决定了清代边疆政策内涵的多样性。清朝突出强调“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使“因俗而治”方针在清代,特别是在清代前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焦利《经略边疆:清代治边之法的得失》
【史料导读】 (1)史料一反映明朝初年,继承了汉唐“守在四夷”、元朝重北轻南的传统政策;在北方,修建九边重镇,修缮长城并驻重兵;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以卫所的形式派驻军队驻守;少数民族聚居的边远地区实行土卫双轨制。
(2)史料二反映清代根据各地不同的特点采取“因俗而治”的治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清代是一个幅员广阔、疆界明确的统一多民族帝国,各地不同的特点决定了清代边疆政策内涵的多样性,清代“因俗而治”的治理措施,有利于促进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利于边疆的稳定,进一步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政权。
【探究】
(1)根据史料一,指出明朝边疆管理的举措,并分析其意义。
试答: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举出清代“因俗而治”方针在东北、西北和西南边疆治理中的具体体现。
试答:
【史论拓展】 明清时期加强对地方和边疆治理的制度创新
(1)强化地方权力分割:加强对地方权力的分割,使其各有其主,相互制约,是明清地方治理的指导思想。明初改行中书省为三司,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割了行中书省的权力,三者相互牵制,互不统属。
(2)完善地方长官管理:进一步完善地方长官的任期年限和各种回避制度。明朝规定地方官任满三年必须离开。在回避制度上,形成亲属回避、籍贯回避、职务回避和科举回避等多种回避制度,防止地方割据势力形成。
(3)边疆管理制度创新:进一步加强对边疆的管理制度创新。如明代的土司制度、清政府推行“改土归流”政策、清朝在台湾设府等。
(4)打击地方割据势力:加大对地方割据势力的打击力度。清朝平定三藩叛乱就是最有力的例证。
03 探究论证——典型的朝贡贸易,郑和下西洋的得与失
史料 根据《明史·郑和传》记载:“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永乐三年六月,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则以武慑之。”从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郑和奉命率领船队七次出使其他国家和地区。郑和宝船“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按照明代营造尺折算,宝船的长度就有136米,宽约56米,排水量超过8 000吨。郑和船队不止规模庞大,随行人员数目也非常巨大,在二万七八千人之间,各有专职,分工细致而明确。船队人员的所有开支无一例外全由大明王朝官方独家承担,而郑和船队在海上的航行动辄数月,仅物资消耗一项的数目就可想而知。直接牵涉的家庭成员在几十万以上,供应物资的东南沿海民众在几百万人以上。郑和下西洋是大明帝国整合全部东方民族千年航海贸易历史创造的最后奇迹,是强大的内陆农业文明帝国试图以政治力量干预和塑造海洋贸易体系的一次尝试。这是古代中国大航海时代一个绚丽的高潮,之后便戛然而止,开始了近500年的闭关自守。——摘编自陈杰《郑和下西洋的得与失》
【史料导读】 史料主要从三个方面论及郑和下西洋:目的、水平(规模)、效果(国力)。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给明朝带来较大的财政负担。
【探究】
根据史料,围绕“郑和下西洋的得与失”提炼出一个合适的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试答:
【史论深化】 明朝对外交往的特点
发展趋势 整体上看,明朝初期,官方对外交往相对开放,最典型地体现在郑和下西洋上。明朝初期对私人出海贸易管理极为严厉;明中后期,沿海形势稳定后,放松了对私人海外贸易的限制
新旧交替 明朝统治时期,中国传统的朝贡体系依然存在,同时,西方列强已经开始侵扰中国,西学开始传入中国,明朝对外交往出现了新的特点
和平外交 郑和下西洋体现了明朝友好往来、和平相处的对外交往理念,与西方殖民者的烧杀抢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政治优先 郑和下西洋和朝贡贸易更多地体现了宣扬国威的政治目的,缺乏深层的经济动力是明朝对外交往的显著特点
优势明显 明朝在与西方国家的贸易中,仍然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处于出超地位,瓷器、丝绸、茶叶等大量商品输往世界,大量白银流入中国
?真题引领?——在体验中品悟真谛
【示例】 [2023·湖南卷]永乐年间,明成祖应朝鲜使臣请赐,赐予朝鲜“五经”“四书”等经籍;又应日本使臣请赐,将皇后徐氏所制《劝善书》《内训》赐予日本。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 )
A.儒家学说在明初有新发展
B.书籍向外流通渠道不畅通
C.请求赐书是为了吸收中国先进思想
D.朝日两国借助明王朝强化政权权威
[解题流程]
[答案]
【演练1】 命题点:明朝中后期的海上贸易交往
[2024·九省联考广西卷,5]明中后期,“大抵日本所须,皆产自中国……如饶之瓷器,湖之线棉,漳之纱绢,松之棉布,尤为彼国所重”。闽人“闻日本可市……即以财货往市之,得获大利而归”,吴越之民“往则载货扬航以市海为名,归则镕金附身”。上述现象的出现( )
A.有利于海外白银的大量流入
B.动摇了小农经济的统治地位
C.有利于商业航海技术的提升
D.体现了重商主义思想的传播
【演练2】 命题点:明代的文化交流
[2023·海南卷]琼剧源于明代传入的“军戏”。它以中板为主,融会了多种外来剧种的声腔和曲牌,到20世纪30年代才有现名。有戏谚云:“生脚儒雅且潇洒,旦脚文静又婉娇。彩旦辣,花生刁,书僮天真梅香飘。”独特的文化内蕴和表演形式使其远播粤、桂等地以及东南亚一些地区。这一历程主要反映( )
A.故土情结助推文化传承
B.人口迁徙促进文化交流
C.商路畅通带动文化传播
D.艺术形态彰显文化魅力
?创新应用?——在训练中提升能力
1.[2024·福建龙岩检测]明代设六科给事中以监察六部,担任该职位的官员需风采奋发、精神刚正,还必须是“在京各衙门办事进士及历俸二年以上行人、博士并推官、知县三年考满到部者”。这些规定( )
A.有利于增强监察机构的效能
B.确保了官僚机构的廉洁和效率
C.有利于强化中央对地方管理
D.推动了封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2.[2024·湖南长郡中学高三月考试卷四]下表反映了清朝前期中枢机构及职权的演变。该表说明( )
掌权者 中枢机构及职权演变
顺治帝 明确为皇帝负责的内三院对六部有监督权,对奏章有票拟批红权;后来又将内三院改为内阁,让学士“分班入直”“掌议天下之政”
康熙帝 利用“南书房”处理政务;实行奏折制度
雍正帝 设置军机处,“掌书谕旨,综军国之要,以赞上治机务。常日直禁廷以待召见”
A.君主集权逐渐强化
B.封建中央集权体制走向完备
C.满洲贵族尽失特权
D.中央强化官吏之间相互监督
3.[2024·重庆一中月考]1689年,经康熙帝筹划,派出以大学士索额图为首的代表团,赴尼布楚(今俄国涅尔琴斯克),签订了中俄第一个界约《中俄尼布楚议界条约》,以下是条约中的部分内容。据此可知清朝( )
一 以流入黑龙江之绰尔纳河,附近之格尔必齐河为两国之界。……乌第河与兴安岭之间今尚未决,须待使臣各归本国,详细查明之后,……始能定之。
二 若数十人越境相聚,或持械捕猎,或杀人劫掠,……依罪处以死刑。既不以少数人民犯禁而备战,更不以是而至流血。
六 两国永敦睦谊,自来边境一切争执永予废除,倘各严守约章,争端无自而起。
A.朝贡体制向近代转型
B.君主专制程度逐步加强
C.重视边疆的和平稳定
D.国家治理方式因地制宜
4.[2024·广东佛山顺德区一模]郑成功后人投降后,水师提督施琅认为台湾是江、浙、闽、粤“腹地数省之屏蔽,弃之……必归荷兰”,故奏请康熙帝派兵一万分守台湾、澎湖。施琅的上述主张在当时有助于( )
A.捍卫东南海疆安全 B.加快统一台湾进程
C.强化闭关自守政策 D.驱逐荷兰殖民势力
课题10 从明朝建立至清朝前中期的统治
必备知识·自主排查
2.提示:朱元璋的“不守规则”是指废除宰相制度,以强化皇权,虽从制度上排除了相权对皇权的威胁,在皇帝勤政有为的情况下,有利于提高中央决策和行政效率;但在皇帝昏聩、怠政时,容易导致高官倾轧、行政低效、政治腐败(暴政)等。
5.提示:加强了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有利于双方和平相处,促进民族交融,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6.提示:清朝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避免矛盾,维持和平,这种做法胜过储备千军万马。
9.提示:削弱了蒙古贵族的权力,加强了清政府对草原的管理,使统一多民族国家更为巩固。
知识点一
1.(2)票拟 司礼监
2.红海沿岸 私人海外贸易
3.俺答汗 奴儿干都司 李自成
知识点二
2.(1)尼布楚条约 伊犁将军 (2)理藩院
3.(2)广州 十三行
关键能力·素养提升
探究点一
1.[提示] (1)观点:阁臣只是顾问,不是宰相;一旦阁臣与君权、部权发生冲突,往往是阁臣落败;内阁对君权、部权都很尊重,一切都听命于皇帝。
(2)措施:设置锦衣卫、东厂、西厂等特务机构,监视臣民。
2.[提示] 现象:人口增长速度超过生产力速度,人地矛盾突出。
社会问题:人口增多,土地分割愈碎,生产和再生产能力削弱;土地兼并加速,农民生活贫困,社会矛盾尖锐;部分人脱离土地成为游民,是会党势力的主要来源。
3.[提示] 史料一的作者伏尔泰为18世纪的法国启蒙思想家,他认为雍正“爱法律、重公益”,与当时启蒙思想的法治精神相一致;雍正重农及封农民为官的做法,与当时启蒙思想打破等级制度的理念一致。史料二为民国初年编修的记载清朝历史的正史,比较客观地肯定了雍正皇帝的治国策略,史料价值很高。评价者所处的时代、身份立场、评价视角都会影响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只有对多种史料进行综合辨析才能更接近历史事实。
探究点二
1.[提示] (1)原因:倭寇基本被平定;海禁影响沿海百姓生计。
(2)影响:开禁促进了海上贸易发展;有利于改善沿海百姓的生计,促成海外移民;加速白银内流,促成制度变革。
2.[提示] (1)举措:遵循“守在四夷”、重北轻南的传统政策和原则;派诸子镇守北方;派驻军队以卫所的形式驻守各地;边远地区实行土卫双轨制。
意义:巩固了边疆统治,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2)表现:东北,设黑龙江、吉林和盛京三个将军辖区;西北(新疆维吾尔族地区),朝廷委派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基层行政委任维吾尔族伯克进行管理;西南(西藏地区),先是册封宗教领袖达赖和班禅,随后派遣驻藏大臣,代表朝廷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3.[提示] 示例:
论题:明成祖朱棣命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维系封建专制统治。
认识:《明史·郑和传》里记述明成祖朱棣令郑和率船队出海,主要是为了寻找失踪的建文帝,还有就是要向海外炫耀武力,展示中国的富强。以武力相威慑,以使海外诸国臣服于中华。郑和下西洋虽耗费巨大人力、物力和财力,但基本达到明成祖的目标。郑和所到之处,外邦无不慑于中国强大的实力,接受赏赐,并派使臣来华。加强了中国与东南亚、印度洋及非洲东海岸诸国的联系。既宣扬了国威,又满足了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的需求。
总之,郑和下西洋虽耗费一定国力,却树立了中国在海外的权威,维系了明朝的统治。
命题研析·聚焦高考
?真题引领?——在体验中品悟真谛
【示例】 答案:D
【演练1】 答案:A
【演练2】 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琼剧融会多种外来剧种的声腔和曲牌,其独特的文化内蕴和表演形式使其远播国内外,由此可知,琼剧巨大的影响力来自于其本身的艺术形态所彰显的文化魅力,故D项正确。
答案:D
?创新应用?——在训练中提升能力
1.解析:据材料“在京各衙门办事进士及历俸二年以上行人、博士并推官、知县三年考满到部者”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任用的监察官员除基本素质外还必须有一定的资历,目的是更好发挥监察机构的效能以维护统治,故选A项;对于官员选拔的规定有利于提高官员素质,但“确保”一词表述过于绝对,排除B项;材料仅涉及对监察官员的要求,没有明确中央对地方管理的具体措施,排除C项;军机处的设置推动封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且官员监察制度是封建君主专制的表现,排除D项。
答案:A
2.解析:材料反映了顺治、康熙、雍正三位帝王逐渐确立内阁制、南书房、奏折制度、军机处的权力,使皇权高度集中,专制统治得以强化,A项正确;封建中央集权制在隋唐已经完备,并非清代,排除B项;满洲贵族在清朝始终享有特权,“尽失特权”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清朝官吏的相互监督,排除D项。
答案:A
3.解析:据材料“乌第河与兴安岭之间今尚未决,……详细查明之后,……始能定之”“既不以少数人民犯禁而备战,更不以是而至流血”“两国永敦睦谊,……争端无自而起”可知,清政府重视边疆地区的和平稳定,故选C项;条约中的内容体现了中俄两国的平等交涉,不属于朝贡体制范畴,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对外关系,而不是对内加强君主权力,排除B项;边疆问题确实属于国家的治理方式,但材料上没有体现因地制宜的特点,排除D项。
答案:C
4.解析:据材料“腹地数省之屏蔽,弃之……必归荷兰”可知,施琅力主派兵驻守台湾,认为台湾的战略地位关系到江浙沿海省份的安全,也关系到台湾领土主权的安危,故选A项;“郑成功后人投降后”说明当时台湾已经回归,排除B项;闭关自守主要从对外贸易的角度解读对外政策,施琅主要从国防安全和国家主权的角度强调台湾的重要性,排除C项;“必归荷兰”是施琅对弃守台湾导致结果的设想,排除D项。
答案:A(共66张PPT)
课题 10 从明朝建立至清朝前中期的统治
1.通过了解明清时期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知道南海诸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版图的一部分,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
2.通过了解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发展、世界形势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
必备知识·自主排查
关键能力·素养提升
命题研析·聚焦高考
必备知识·自主排查
知识点一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1.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
(1)明朝建立:1368年,朱元璋称帝,定都应天府,国号大明。
(2)政治变化
废除宰相制度 ①目的:加强皇权
②影响:对以后五百余年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设立内阁 ①原因:废除宰相后,皇帝需要直接领导六部等具体职能部门,工作压力成倍增加
②设立:明成祖选拔一些文官到皇宫内的文渊阁值班,充当秘书
③职责:a.大学士替皇帝浏览百官奏章,草拟处理意见,称为“________”
b.皇帝在票拟的基础上,用红笔正式批复奏章,称为“批红”
票拟
宦官专权 ①机构:内廷宦官机构________
②权力:获得协助甚至代理皇帝批红的权力,还负责提督东厂,控制锦衣卫,对官民的言行进行监视、侦查,有权逮捕、施刑
司礼监
2.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
郑和下西洋 (1)概况:郑和先后七次率领船队出海,访问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________
(2)影响:世界历史上规模空前的远洋航行;给明朝带来较大的财政负担
戚继光抗倭 (1)背景:从元朝末年起,日本海盗不时在我国东部沿海骚扰;明朝前期,朝廷严厉禁止海外贸易,东南沿海地区的一些海盗、奸商等与倭寇勾结,进行走私活动,造成巨大破坏
(2)概况:戚家军在浙江台州九战九捷;在福建、广东与抗倭将领俞大猷合作重创倭寇
(3)影响:东南沿海的形势稳定下来,朝廷放松了对____________的限制
红海沿岸
私人海外贸易
葡萄牙、荷兰占据澳门、台湾 (1)背景: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殖民者在中国沿海的活动日益频繁
(2)过程:16世纪中期,葡萄牙人获得了在濠镜澳(今澳门)的租住权。明朝末年,西班牙被荷兰击败,退出台湾
3.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
(1)内陆边疆
明朝:蒙古族 ①筑长城防御:为防御鞑靼、瓦剌南下,明朝重新修筑了长城
②战争:明中期,瓦剌和鞑靼不断威胁明朝北部边防
③和议与册封:1571年鞑靼首领________与明朝订立和议,接受明朝册封
④贸易交流:双方恢复并扩大贸易关系,直到明末基本上维持了和平局面
明朝:藏族 ①封授称号:明廷封授给当地的僧俗首领法王、王等称号
②机构管辖:设立了行都指挥使司等机构管理西藏军民事务,任用藏族上层人士进行管理
明朝:女真族 ①机构管辖:明朝在黑龙江流域设立了____________
②封授官号:对东北女真各部落首领封授官号
俺答汗
奴儿干都司
(2)明清易代
女真族建金 首领努尔哈赤于1616年称汗,国号大金
清朝建立 皇太极于1636年称帝,改国号为大清
明朝的灭亡 1644年,________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随即攻占北京
清军入关 1644年,清军打败李自成,进占并迁都北京
李自成
知识点二 清朝前中期统治
1.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奏折制度 (1)形成:部分官员向皇帝单独呈送密封报告,皇帝亲手批阅后返回,不经过其他中转、收发环节
(2)作用:使皇帝能够更直接、广泛地获取信息,提高了决策效率,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
中枢秘书机构变化 军机处:雍正时,在皇帝寝宫旁边设立军机处。军机处官员在皇帝直接监督下工作,商议军情,起草或处理机要文书
内阁:只负责处理一般文书
文字狱 对文化造成严重的摧残
2.疆域的奠定
(1)清朝前期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东南 1684年,清朝在台湾设府,隶属福建省
东北 1689年,中俄两国签订《__________》,从法律上确定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北部 和西 北部 清军入关前,打败并收降漠南蒙古,漠北和漠西蒙古也遣使进贡
①1757年,清朝将准噶尔部彻底击败
②清朝平定了大、小和卓兄弟发动的叛乱
③清朝在蒙古族地区设立盟、旗两级单位进行统治,任命蒙古王公为盟长、旗长
④1762年,清朝在新疆设立________,总领军政事务
尼布楚条约
伊犁将军
西南 ①清初,清政府册封五世达赖以“达赖喇嘛”尊号,康熙时,赐予五世班禅以“班禅额尔德尼”尊号。此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经由中央政府册封。
②从1727年起,清朝开始派遣驻藏大臣,代表朝廷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
③1793年,清政府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以法律形式明确和落实了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的管辖权
(2)边疆统治的特点
专职机构 清朝政府专设________管理蒙古族、藏族等民族事务
灵活政策 对边疆地区采取因地制宜的政策
行政管辖 在东北、北部和西部边疆,分设若干将军辖区和办事大臣辖区
理藩院
3.统治危机的初显
(1)内部危机——农民起义
①背景:清朝人口急剧增长使资源危机日益显露;政治腐败和贫富矛盾的积累,乱象逐渐萌生。
②表现:从乾隆后期起,农民起义屡屡爆发。
(2)外部危机——闭关锁国
①背景:西方列强在中国东南沿海频繁活动,要求扩大对华贸易,开拓中国市场。
②概况:清朝起初指定四处对外通商口岸,后仅保留________一处,并规定由官府特许的“________”商人代为管理对外贸易事务;严厉禁止民间船只出海贸易。
③评价:这种闭关自守的政策,无法适应新的外部环境,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广州
十三行
1.知识延伸——中国古代宰相制的兴废历程
(1)秦统一全国后,在中央设立三公九卿,皇帝裁决前,一般由三公九卿进行朝议,宰相制度形成。
(2)汉武帝时启用布衣为相,同时形成中朝决策机构来解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3)隋唐时确立三省六部制,使相权一分为三,并相互制约和监督。
(4)北宋时期由中书主政,枢密掌军,三司理财,进一步分割相权。
(5)明太祖时期,罢中书省,废丞相,宰相制度遂废。
2.学术情境——明太祖加强皇权
皇帝与宰相的关系可以用拔河来形容。皇帝和宰相分别在绳子的一头,向着自己的方向拉,这项运动并没有裁判,却有一项不成文的规则。这个规则正是上千年的政治实践划定的……而朱元璋不守规则,改变了这一切。
思考:怎样看待朱元璋的“不守规则”行为?
提示:朱元璋的“不守规则”是指废除宰相制度,以强化皇权,虽从制度上排除了相权对皇权的威胁,在皇帝勤政有为的情况下,有利于提高中央决策和行政效率;但在皇帝昏聩、怠政时,容易导致高官倾轧、行政低效、政治腐败(暴政)等。
3.图说历史——明朝内阁地位的演变
4.概念阐释——朝贡贸易
朝贡贸易就是中国政府与海外诸国官方的朝贡和赏赐关系。其特点是:由官府控制,私人和民间组织禁止参与;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政府这样做的目的不是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而是要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
5.社会情境——明朝与蒙古互市
《明史》:“九边(明朝中央政府与蒙古族的交界地区)生齿日繁,守备日周,田野日辟,商贾日通。”
思考:结合材料分析明朝与蒙古的互市开设后起了哪些重要的作用。
提示:加强了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有利于双方和平相处,促进民族交融,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6.生活情境——清代民族政策
清康熙、乾隆年间,陆续在承德避暑山庄外建了12座大型寺庙……融合了汉、藏、蒙古、维吾尔等族的建筑风格……清乾隆皇帝称赞那些寺庙时,写下了“一座喇嘛庙,胜抵十万兵”的诗句。
思考:材料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提示:清朝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避免矛盾,维持和平,这种做法胜过储备千军万马。
7.体系构建——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8.思维拓展——军机处的特点
“简”:机构简单,有官无吏;“勤”:地近宫廷,便于宣召;“速”:办事速度快,效率高;“密”:地处内廷,外界干扰少。
9.学术情境——盟旗制度
清朝为分化蒙古族,控制其上层贵族而实行的政治制度。旗是基本行政单位,合若干旗为一盟。
思考:盟旗制度的实施有何作用?
提示:削弱了蒙古贵族的权力,加强了清政府对草原的管理,使统一多民族国家更为巩固。
10.概念阐释——金瓶掣签制度
金瓶掣签制度又称为金瓶鉴别,是藏族认定藏传佛教最高等的大活佛转世灵童方式的制度,1792年正式设立。该制度用掣签与金瓶以确定活佛转世人选,最终经皇帝批准。这一制度有利于加强中央对西藏的管辖。
11.易误辨析——海禁与闭关锁国
海禁 闭关锁国
区别 允许外国商人来华贸易,只是要求必须在官方的主持下进行,属于积极防内 既禁止国人出海贸易,也限制外商来华贸易,属于消极防外
联系 闭关锁国政策是海禁政策的发展和延续
12.体系构建——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关键能力·素养提升
探究点一 落日余晖——明清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与危机初显
01 史料实证——明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史料一 明朝大学士叶向高言:“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臣备员六年,百凡(全部)皆奉圣断,分毫不敢欺负,部务尽听主者,分毫不敢与闻。”
——摘编自《明神宗实录》
史料二 一次大学士宋濂上朝,朱元璋问他:“昨天在家请客没有,请的哪几位客人?吃的什么菜?”宋濂如实一一回答。朱元璋高兴地说:“说的全对,没有骗我。”说着拿出一张图,上面画着宋濂请客的座次位置。宋濂见了吓得出了一身冷汗。
【探究】
(1)根据史料一,归纳叶向高评论内阁的观点。
(2)根据史料二,分析明朝皇帝通过什么措施做到“安然朝中坐,却知天下事”的。
[提示] (1)观点:阁臣只是顾问,不是宰相;一旦阁臣与君权、部权发生冲突,往往是阁臣落败;内阁对君权、部权都很尊重,一切都听命于皇帝。
(2)措施:设置锦衣卫、东厂、西厂等特务机构,监视臣民。
【通法悟道】
【史论形成】 明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改革官制 (1)中央: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明成祖时,设立秘书咨询机构——“内阁”,明宣宗时,内阁拥有“票拟”权;明英宗时,票拟制度化,成为阁臣的一项专职。
(2)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三司,使行省的权力分散,加强了中央集权。
改革科举制 (1)考试内容:考试命题专取“四书”“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只能以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为标准,不得随意发挥。
(2)行文格式:一律固定为“八股文”。
(3)设立厂卫特务机构:明太祖设立锦衣卫,明成祖设立东厂,明宪宗设立西厂,锦衣卫、东厂和西厂都是特务机构,合称“厂卫”。
02 分析说明——康乾盛世后期统治危机的初显引发社会矛盾
史料 清代中叶的人口和耕地面积
【史料导读】 表格的表层信息:人口数量增长,人均耕地面积下降。深层信息:清朝中叶的人地矛盾。康乾盛世后期,清朝统治已出现由盛转衰的迹象,人口激增使得资源危机日益显露,加上政治腐败和贫富矛盾积累,乱象逐渐萌生。
年份 人口数量(亿) 耕地面积(万顷) 人均耕地面积(亩)
1753 1.84 735.22 4.00
1766 2.08 780.73 3.75
1784 2.86 760.57 2.66
1812 3.34 788.93 2.36
1822 3.73 756.21 2.03
【探究】
史料反映了什么现象?其引发了怎样的社会问题?
[提示] 现象:人口增长速度超过生产力速度,人地矛盾突出。
社会问题:人口增多,土地分割愈碎,生产和再生产能力削弱;土地兼并加速,农民生活贫困,社会矛盾尖锐;部分人脱离土地成为游民,是会党势力的主要来源。
【史论拓展】 明清时期的社会转型
明清时期是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和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时期。但明清时期的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日趋封闭和僵化,“盛世”背后隐含着巨大的危机。
旧传统 新因素
经济 重农抑商,小农经济仍占主导 农耕经济高度发展,商品化、专业化程度加深;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
文化 理学主导,束缚人性,文化专制空前强化;传统科技取得辉煌成就 西学东渐开始;产生早期启蒙思想;文艺大众化、世俗化趋势加强
对外 由开放逐渐走向封闭保守,落后于世界潮流 欧洲国家与中国贸易大量增加,玉米等高产农作物传入中国;西学东渐局面开始出现
宏观 中国的综合国力居于世界首位 中国在世界大潮冲击下,缓慢向近代转型
03 探究论证——不同人眼中的雍正帝
史料一 “新帝雍正爱法律、重公益,超过父王。帝王之中无人比他更不遗余力地鼓励农事。他对这一于国民生计不可缺少的百艺之首极为重视。各省农民被所在州、县长官评选为最勤劳、能干、孝悌者,甚至可以封为八品官。农民为官,并不需为此放弃他已卓有成效的农事耕作,转而从事他并不了解的刑名钱谷。”
——伏尔泰《路易十四时代》
史料二 圣祖政尚宽仁,世宗以严明继之。论者比于汉之文、景。独孔怀之谊,疑于未笃。然淮南暴伉,有自取之咎,不尽出于文帝之寡恩也。帝研求治道,尤患下吏之疲困。有近臣言州县所入多,宜釐剔。斥之曰:“尔未为州县,恶知州县之难?”至哉言乎,可谓知政要矣!
——赵尔巽《清史稿·世宗本纪》
【史料导读】 雍正帝在位仅13年,但他通过一系列的改革,迅速扭转了康熙晚期积弊严重、社会发展受阻的局面。在此基础上,康乾盛世进入鼎盛时期,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在此期间得到较大发展。
史料一:伏尔泰认为,“雍正爱法律、重公益”,重视农事,甚至封农民做官,这些思想与启蒙思想家倡导的法治精神、反对等级一致,因此他盛赞雍正皇帝。
史料二:《清史稿》中认为雍正帝政绩可比汉文帝、汉景帝,也有自己独到的办法处理好社会上的暴乱,且深知治国理政的要点,体恤民情,对雍正帝的评价比较客观。
【探究】
如何辨析以上评价雍正皇帝的史料?
[提示] 史料一的作者伏尔泰为18世纪的法国启蒙思想家,他认为雍正“爱法律、重公益”,与当时启蒙思想的法治精神相一致;雍正重农及封农民为官的做法,与当时启蒙思想打破等级制度的理念一致。史料二为民国初年编修的记载清朝历史的正史,比较客观地肯定了雍正皇帝的治国策略,史料价值很高。评价者所处的时代、身份立场、评价视角都会影响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只有对多种史料进行综合辨析才能更接近历史事实。
【史论深化】 明清君主专制强化的特点
(1)既有继承又有发展。明清时期加强君主专制制度,既继承了前朝的一些制度和做法,又在此基础上实行了新的举措。
(2)内容详尽而全面。其制度和措施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监察、司法、思想文化和暴力手段等各个方面。
(3)以强化君权为核心,程度空前。主要体现在废除宰相、内阁与军机处的设置和大兴“文字狱”等方面。
(4)体现了时代特征。君主专制逐渐达到顶峰,反映了我国封建专制制度渐趋衰落的时代特征,表明封建制度仅靠正常的统治措施已无法维持地主阶级的统治秩序,只得靠强权,皇权的绝对化、特务统治等加强对人民的镇压和控制。
探究点二 拓疆守域——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对外关系
01 史料实证——明朝的海禁与开禁
史料一 实行海禁,滨海人民被“断其生路”。嘉靖年间,东南沿海一带出现颇有实力的海寇、海商集团,走私贸易兴盛,“海禁愈严,贼伙愈盛”。有识之士认识到“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
史料二 隆庆年间,因福建巡抚涂泽民之请,明廷“准贩东西二洋”。福建漳州月港兴起,“农贾杂半,走洋如适市”“闽人以其地近,且饶富”,商贩或移居于吕宋者甚众。学者估计,隆庆开禁后输入中国的白银至少1亿两左右,促成了税收等政策的改变。
——以上史料均摘编自晁中辰《明代海禁与海外贸易》
【探究】
(1)根据史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朝中后期海禁政策调整的原因。
(2)根据史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开禁的影响。
[提示] (1)原因:倭寇基本被平定;海禁影响沿海百姓生计。
(2)影响:开禁促进了海上贸易发展;有利于改善沿海百姓的生计,促成海外移民;加速白银内流,促成制度变革。
【通法悟道】
【史论形成】 明朝的海禁与弛禁
明朝海外政策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官方海外开放时期—转折时期—对民间社会开放时期。
(1)明初官方垄断对外贸易,明代所谓的海禁在大部分时期都是针对日本的带有经济制裁性质、经济封锁性质的贸易禁运、军事禁运。
(2)在明初官方垄断对外贸易的弊端暴露后,明中叶对政策进行了调整,平定外来侵扰后,转向对民间社会开放,海外政策完成了从政治中心向经济中心的转移,即将官方层面的开放下移到民间层面的开放。
(3)从政策作用来说,明初的海外开放政策以及明后期的海外开放,造就了郑和等海上英雄人物,并引发明中叶社会内部的深刻变迁,显示了社会政治经济结构新的发展变化。这是中国直到明末海上力量并不落后于西方的最好证明。
02 分析说明——明清时期的边疆治理
史料一 太祖朱元璋及以后诸帝放弃元朝凭借边疆向外扩展的做法,继承汉唐“守在四夷”的治边之策。朱元璋分封的诸子大都遣镇北方,前朝重北轻南的治边传统仍被明朝继承,为防范“北虏”南下,明朝修建九边重镇,修缮长城并驻重兵,以强硬的军事手段应对北方游牧势力。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派驻的军队,以卫所的形式驻守各地。在设置卫所以外少数民族聚居的边远地区,明朝普遍推行土司制度,总体上实行卫所与土司结合统治的双轨制。
——摘编自方铁《论元明清三朝的边疆治理制度》
史料二 经过康乾盛世,清代前期的有效管辖范围除18行省(兼有台湾)外,还包括有奉天、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六盟、喀尔喀蒙古各部、唐努乌梁海、新疆和西藏,是一个幅员广阔、疆界明确的统一多民族帝国。这些地区无论在历史发展、社会经济、民族民俗等方面均各具特色,这就决定了清代边疆政策内涵的多样性。清朝突出强调“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使“因俗而治”方针在清代,特别是在清代前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焦利《经略边疆:清代治边之法的得失》
【史料导读】 (1)史料一反映明朝初年,继承了汉唐“守在四夷”、元朝重北轻南的传统政策;在北方,修建九边重镇,修缮长城并驻重兵;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以卫所的形式派驻军队驻守;少数民族聚居的边远地区实行土卫双轨制。
(2)史料二反映清代根据各地不同的特点采取“因俗而治”的治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清代是一个幅员广阔、疆界明确的统一多民族帝国,各地不同的特点决定了清代边疆政策内涵的多样性,清代“因俗而治”的治理措施,有利于促进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利于边疆的稳定,进一步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政权。
【探究】
(1)根据史料一,指出明朝边疆管理的举措,并分析其意义。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举出清代“因俗而治”方针在东北、西北和西南边疆治理中的具体体现。
[提示] (1)举措:遵循“守在四夷”、重北轻南的传统政策和原则;派诸子镇守北方;派驻军队以卫所的形式驻守各地;边远地区实行土卫双轨制。
意义:巩固了边疆统治,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2)表现:东北,设黑龙江、吉林和盛京三个将军辖区;西北(新疆维吾尔族地区),朝廷委派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基层行政委任维吾尔族伯克进行管理;西南(西藏地区),先是册封宗教领袖达赖和班禅,随后派遣驻藏大臣,代表朝廷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史论拓展】 明清时期加强对地方和边疆治理的制度创新
(1)强化地方权力分割:加强对地方权力的分割,使其各有其主,相互制约,是明清地方治理的指导思想。明初改行中书省为三司,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割了行中书省的权力,三者相互牵制,互不统属。
(2)完善地方长官管理:进一步完善地方长官的任期年限和各种回避制度。明朝规定地方官任满三年必须离开。在回避制度上,形成亲属回避、籍贯回避、职务回避和科举回避等多种回避制度,防止地方割据势力形成。
(3)边疆管理制度创新:进一步加强对边疆的管理制度创新。如明代的土司制度、清政府推行“改土归流”政策、清朝在台湾设府等。
(4)打击地方割据势力:加大对地方割据势力的打击力度。清朝平定三藩叛乱就是最有力的例证。
03 探究论证——典型的朝贡贸易,郑和下西洋的得与失
史料 根据《明史·郑和传》记载:“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永乐三年六月,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则以武慑之。”从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郑和奉命率领船队七次出使其他国家和地区。郑和宝船“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按照明代营造尺折算,宝船的长度就有136米,宽约56米,排水量超过8 000吨。郑和船队不止规模庞大,随行人员数目也非常巨大,在二万七八千人之间,各有专职,分工细致而明确。船队人员的所有开支无一例外全由大明王朝官方独家承担,而郑和船队在海上的航行动辄数月,仅物资消耗一项的数目就可想而知。
直接牵涉的家庭成员在几十万以上,供应物资的东南沿海民众在几百万人以上。郑和下西洋是大明帝国整合全部东方民族千年航海贸易历史创造的最后奇迹,是强大的内陆农业文明帝国试图以政治力量干预和塑造海洋贸易体系的一次尝试。这是古代中国大航海时代一个绚丽的高潮,之后便戛然而止,开始了近500年的闭关自守。
——摘编自陈杰《郑和下西洋的得与失》
【史料导读】 史料主要从三个方面论及郑和下西洋:目的、水平(规模)、效果(国力)。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给明朝带来较大的财政负担。
【探究】
根据史料,围绕“郑和下西洋的得与失”提炼出一个合适的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提示] 示例:
论题:明成祖朱棣命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维系封建专制统治。
认识:《明史·郑和传》里记述明成祖朱棣令郑和率船队出海,主要是为了寻找失踪的建文帝,还有就是要向海外炫耀武力,展示中国的富强。以武力相威慑,以使海外诸国臣服于中华。郑和下西洋虽耗费巨大人力、物力和财力,但基本达到明成祖的目标。郑和所到之处,外邦无不慑于中国强大的实力,接受赏赐,并派使臣来华。加强了中国与东南亚、印度洋及非洲东海岸诸国的联系。既宣扬了国威,又满足了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的需求。
总之,郑和下西洋虽耗费一定国力,却树立了中国在海外的权威,维系了明朝的统治。
【史论深化】 明朝对外交往的特点
发展趋势 整体上看,明朝初期,官方对外交往相对开放,最典型地体现在郑和下西洋上。明朝初期对私人出海贸易管理极为严厉;明中后期,沿海形势稳定后,放松了对私人海外贸易的限制
新旧交替 明朝统治时期,中国传统的朝贡体系依然存在,同时,西方列强已经开始侵扰中国,西学开始传入中国,明朝对外交往出现了新的特点
和平外交 郑和下西洋体现了明朝友好往来、和平相处的对外交往理念,与西方殖民者的烧杀抢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政治优先 郑和下西洋和朝贡贸易更多地体现了宣扬国威的政治目的,缺乏深层的经济动力是明朝对外交往的显著特点
优势明显 明朝在与西方国家的贸易中,仍然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处于出超地位,瓷器、丝绸、茶叶等大量商品输往世界,大量白银流入中国
命题研析·聚焦高考
真题引领?——在体验中品悟真谛
【示例】 [2023·湖南卷]永乐年间,明成祖应朝鲜使臣请赐,赐予朝鲜“五经”“四书”等经籍;又应日本使臣请赐,将皇后徐氏所制《劝善书》《内训》赐予日本。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 )
A.儒家学说在明初有新发展
B.书籍向外流通渠道不畅通
C.请求赐书是为了吸收中国先进思想
D.朝日两国借助明王朝强化政权权威
答案:D
[解题流程]
【演练1】 命题点:明朝中后期的海上贸易交往
[2024·九省联考广西卷,5]明中后期,“大抵日本所须,皆产自中国……如饶之瓷器,湖之线棉,漳之纱绢,松之棉布,尤为彼国所重”。闽人“闻日本可市……即以财货往市之,得获大利而归”,吴越之民“往则载货扬航以市海为名,归则镕金附身”。上述现象的出现( )
A.有利于海外白银的大量流入
B.动摇了小农经济的统治地位
C.有利于商业航海技术的提升
D.体现了重商主义思想的传播
答案:A
【演练2】 命题点:明代的文化交流
[2023·海南卷]琼剧源于明代传入的“军戏”。它以中板为主,融会了多种外来剧种的声腔和曲牌,到20世纪30年代才有现名。有戏谚云:“生脚儒雅且潇洒,旦脚文静又婉娇。彩旦辣,花生刁,书僮天真梅香飘。”独特的文化内蕴和表演形式使其远播粤、桂等地以及东南亚一些地区。这一历程主要反映( )
A.故土情结助推文化传承
B.人口迁徙促进文化交流
C.商路畅通带动文化传播
D.艺术形态彰显文化魅力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琼剧融会多种外来剧种的声腔和曲牌,其独特的文化内蕴和表演形式使其远播国内外,由此可知,琼剧巨大的影响力来自于其本身的艺术形态所彰显的文化魅力,故D项正确。
创新应用?——在训练中提升能力
1.[2024·福建龙岩检测]明代设六科给事中以监察六部,担任该职位的官员需风采奋发、精神刚正,还必须是“在京各衙门办事进士及历俸二年以上行人、博士并推官、知县三年考满到部者”。这些规定( )
A.有利于增强监察机构的效能
B.确保了官僚机构的廉洁和效率
C.有利于强化中央对地方管理
D.推动了封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答案:A
解析:据材料“在京各衙门办事进士及历俸二年以上行人、博士并推官、知县三年考满到部者”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任用的监察官员除基本素质外还必须有一定的资历,目的是更好发挥监察机构的效能以维护统治,故选A项;对于官员选拔的规定有利于提高官员素质,但“确保”一词表述过于绝对,排除B项;材料仅涉及对监察官员的要求,没有明确中央对地方管理的具体措施,排除C项;军机处的设置推动封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且官员监察制度是封建君主专制的表现,排除D项。
2.[2024·湖南长郡中学高三月考试卷四]下表反映了清朝前期中枢机构及职权的演变。该表说明( )
A. 君主集权逐渐强化
B.封建中央集权体制走向完备
C.满洲贵族尽失特权
D.中央强化官吏之间相互监督
掌权者 中枢机构及职权演变
顺治帝 明确为皇帝负责的内三院对六部有监督权,对奏章有票拟批红权;后来又将内三院改为内阁,让学士“分班入直”“掌议天下之政”
康熙帝 利用“南书房”处理政务;实行奏折制度
雍正帝 设置军机处,“掌书谕旨,综军国之要,以赞上治机务。常日直禁廷以待召见”
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了顺治、康熙、雍正三位帝王逐渐确立内阁制、南书房、奏折制度、军机处的权力,使皇权高度集中,专制统治得以强化,A项正确;封建中央集权制在隋唐已经完备,并非清代,排除B项;满洲贵族在清朝始终享有特权,“尽失特权”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清朝官吏的相互监督,排除D项。
3.[2024·重庆一中月考]1689年,经康熙帝筹划,派出以大学士索额图为首的代表团,赴尼布楚(今俄国涅尔琴斯克),签订了中俄第一个界约《中俄尼布楚议界条约》,以下是条约中的部分内容。据此可知清朝( )
A. 朝贡体制向近代转型
B.君主专制程度逐步加强
C.重视边疆的和平稳定
D.国家治理方式因地制宜
一 以流入黑龙江之绰尔纳河,附近之格尔必齐河为两国之界。……乌第河与兴安岭之间今尚未决,须待使臣各归本国,详细查明之后,……始能定之。
二 若数十人越境相聚,或持械捕猎,或杀人劫掠,……依罪处以死刑。既不以少数人民犯禁而备战,更不以是而至流血。
六 两国永敦睦谊,自来边境一切争执永予废除,倘各严守约章,争端无自而起。
答案:C
解析:据材料“乌第河与兴安岭之间今尚未决,……详细查明之后,……始能定之”“既不以少数人民犯禁而备战,更不以是而至流血”“两国永敦睦谊,……争端无自而起”可知,清政府重视边疆地区的和平稳定,故选C项;条约中的内容体现了中俄两国的平等交涉,不属于朝贡体制范畴,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对外关系,而不是对内加强君主权力,排除B项;边疆问题确实属于国家的治理方式,但材料上没有体现因地制宜的特点,排除D项。
4.[2024·广东佛山顺德区一模]郑成功后人投降后,水师提督施琅认为台湾是江、浙、闽、粤“腹地数省之屏蔽,弃之……必归荷兰”,故奏请康熙帝派兵一万分守台湾、澎湖。施琅的上述主张在当时有助于( )
A.捍卫东南海疆安全 B.加快统一台湾进程
C.强化闭关自守政策 D.驱逐荷兰殖民势力
答案:A
解析:据材料“腹地数省之屏蔽,弃之……必归荷兰”可知,施琅力主派兵驻守台湾,认为台湾的战略地位关系到江浙沿海省份的安全,也关系到台湾领土主权的安危,故选A项;“郑成功后人投降后”说明当时台湾已经回归,排除B项;闭关自守主要从对外贸易的角度解读对外政策,施琅主要从国防安全和国家主权的角度强调台湾的重要性,排除C项;“必归荷兰”是施琅对弃守台湾导致结果的设想,排除D项。课题训练10 从明朝建立至清朝前中期的统治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2024·福建三明高三联考]明洪武十年设中央机构通政使司,掌收内外一切奏章、封驳和臣民密封申诉之件,“出纳王命,为朝廷之喉舌;宣达下情,广朝廷之聪明,于政体关系最重也。”该机构的设立旨在( )
A.填补废除丞相后的权力真空
B.奠定监察制度设立的民意基础
C.加强皇帝对国家事务的掌控
D.建立制约内阁权力的重要机构
2.[2024·黑龙江大庆一模]明代前期,督抚官员以行使监察职能为主,此外还处理地方特定事务;到明代中后期,督抚逐渐演变为中央派驻地方的最高军政长官,监察职能已不再是其主要职能,但在行政序列上,督抚依然隶属于都察院系统。这一变化反映了明代( )
A.地方监察效能的提升
B.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调整
C.君主专制制度的演进
D.基层治理体系日益完善
3.[2024·秦皇岛市高三模拟]下表所示是乾隆元年(1736年)至乾隆六十年(1795年)386名监察御史出身情况的统计。这反映出当时( )
出身 进士 举人 监生 荫生 博学鸿词 副榜
数量(人) 339 43 1 1 1 1
比例(%) 87.8 11.0 0.3 0.3 0.3 0.3
A.科举制是御史选拔唯一途径
B.监察效能得到了明显提升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强化
D.统治者重视监察队伍建设
4.[2024·衡水市高三检测]明代成化四年(1468年),两广盗贼多起,广东和广西巡抚互相推诿不任事。韩雍两度被任命为总督,“开府梧州,遂为定制”,“三司皆长跪白事”。这表明( )
A.中央集权受到严重削弱
B.地方制度发生调整转变
C.分化事权降低行政效率
D.国家监察体制日趋完备
5.[2024·山东青岛高三模拟]下面是清顺治年间科举考试殿试的考试内容。据此可知,统治者力图( )
A.完善地方治理 B.提倡儒学治国以稳定秩序
C.实现民族平等 D.改革中枢机构以维护统治
6.[2024·山西三重教育模拟]《清会典》将军机处称为“办理军机处”,无公署,办公的地方不称衙署,仅称“值房”。军机大臣的值房称为“军机堂”,开始仅有板屋几间,后来才改建瓦屋,军机章京的值房,最初有屋一间半,后来才有屋五间。这些情况( )
A.彰显了清政府的简朴作风
B.反映了军机处的临时性质
C.体现了皇权对中枢的管控
D.源于中央机构之间的矛盾
7.[2024·云南检测]明初,在西南地区沿袭土司制度,土司官员由各族酋长世袭任职,朝廷只是“稍与约束”,后来规定“袭替必奉朝命,虽在万里外,皆赴阙(指皇宫)受职”。新规定意在( )
A.消灭割据 B.制约藩镇
C.笼络土官 D.彰显集权
8.[2024·江苏盐城调研]兰州安宁堡以西至肃州,是河西走廊的核心区域。明朝在此设立卫所制度,实行军事化的管理体制,由陕西行都司统辖。在其东部,则大力扶持藏传佛教,稳定当地藏族部众,积极利用这一地区忠于明朝的“土达”,让其拥兵管束。明朝此举旨在( )
A.保障对外交往路线畅通
B.促进农耕游牧文明交融
C.多措并举加强边疆管理
D.控制西藏地区宗教事务
9.[2024·东北三省四市高三一模]隆庆五年(1571年),蒙古鞑靼首领俺答汗与明朝订立和议,接受封贡互市。互市时,明朝必派遣僧人赐以经像,并讲解经义,蒙古各部贵族“倾听赞叹,临行哀恋不忍别,厚加馈赠而返”。这反映了( )
A.蒙汉之间交流方式多元
B.佛教成为蒙汉文化纽带
C.商业活动突破空间限制
D.明朝实现边境长治久安
10.[2024·山东师大附中月考]对下表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
时间 事件 事件后续
1281年(元世祖至元十八年) 设置澎湖巡检司,隶属福建行省泉州府 明初沿袭
1384年(明太祖洪武十七年) 因“海禁”而废澎湖巡检司 1563年,考虑沿海治安等,复设
1622年(明熹宗天启二年) 荷兰人占领澎湖 1624年,明军收复澎湖
A.政府重视对异族的管理
B.荷兰在亚洲扩张被遏制
C.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加强
D.中国领土主权意识增强
11.[2024·云南大理、丽江、怒江检测]1936年,在云南玉溪县郑和十七世孙郑绍明家里发现了《郑和家谱》,记载了郑和出使事迹:“和才负经纬,文通孔孟,特选皇廷……所至诸国名:占城国、爪哇国、暹罗国……于诸番国并海外,公干教化诸番王等无不祗顺(恭敬)……又乃称和公之德而扬和公之行,可谓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者矣”。这表明郑和下西洋( )
A.以宣扬明朝国威为目的
B.拓展海洋的政治愿望
C.冲击传统对外贸易政策
D.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12.[2024·吉林高三一模]有学者认为,缔结《尼布楚条约》后,清朝和俄罗斯基本上是按照两国之间的条约或者章程以对等的方式进行的。除了重大的杀人、劫掠案件之外,两国互相移送对方罪犯给对方边境官员进行惩处。在涉及司法问题上,显示了尊重对方法律的对等精神。材料表明该学者认为《尼布楚条约》( )
A.完善了清朝的刑事法律体制
B.终结了传统的朝贡外交体制
C.带有一定的近代国际法精神
D.解决了中俄的东段边界纠纷
二、非选择题(第13题14分,第14题12分)
13.[2024·河北名校联盟高三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 安抚向位之初议,归一处于永顺,归四处于酉阳,岂无故而为此。因此议出而永顺始有反唇。何以一立盟书称各照古界管业而遂贴然无譁(哗)乎?此四处之古界者若以归酉而帖然,则永顺何以反唇?若以归永而帖然,则酉阳岂甘尽弃。总之,土司田地,其本来得于何处,惟土司各自知之,必不尽吐于汉官也。若必以汉法绳之,则反激而多事。故明剖之不服,而模稜(棱)于古界二字,反为心服。非真模稜已也。古界二字汉官视为模稜,而在土司之自为根抵,则不啻若苍素。但仍其古界之无言,即以夷治夷之道也。
以不分明之地而各称古界,是即夷人之所谓分明者耳。夷人以自私自利为恒情,但于自私自利之中而各有均得,则私而反以为公,此所以终为夷俗,而终不可以汉法绳之者也。此古界之言,向位所以解两家之结者,岂非必夷官乃能调夷俗者乎?
——摘编自《处理永顺酉阳土司争地仇杀案残稿》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朝管理民族事务的制度,并概括其特点。(6分)
(2)根据所学知识,补充一项明清政府管理民族事务的措施,并进行评价。(8分)
14.[2024·重庆一中高三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由历史事实平心客观地看,中国政治,实在一向是偏重于法治的,即制度化的。而西方近代政治,则比较偏重在人治,在事实化。何以呢?因为他们一切政制,均决定于选举,选举出来的多数党,就可以决定一切了。法制随多数意见而决定,而变动,故说它重人、重事实。我们的传统政治,往往一个制度经历几百年老不变,这当然只说是法治,是制度化。
——摘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从材料中选取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并运用所学知识简要评析你选取的观点。(要求:观点正确,持论有据,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1.解析:据材料“掌收内外一切奏章、封驳和臣民密封申诉之件”“广朝廷之聪明,于政体关系最重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通政使司集中管理奏章,上传下达,提高效率,有利于皇帝加强对官僚体系和国家的监督和掌控,故选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废除丞相,而材料时间是洪武十年,排除A项;奠定民意基础表述错误,材料中的通政使司是制度机构,只是提供途径反映意见,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内阁制度在明成祖在位的永乐年间(1405)年,此时还没有内阁,排除D项。
答案:C
2.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明代的督抚从监察官员逐渐演变为地方军政长官,这体现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调整,故选B项;从监察官员到军政长官不属于监察效能的提升,排除A项;督抚职能的变迁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无关,排除C项;基层是指县或县级以下的行政单位,而督抚属于地方最高的军政长官,不属于基层,排除D项。
答案:B
3.解析:据材料表格数据可知,进士出身的监察御史占绝大多数,说明统治者重视监察人员素质的提高,故选D项;据材料表格数据可知,御史出身有副榜,而副榜是于正式录取的正榜外,不属于科举选拔,排除A项;材料仅是监察御史的出身情况,不能说明监察效能的提升,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清代监察御史出身情况的统计,不能说明中央集权的强化,排除C项。
答案:D
4.解析:题干提到的是明成化年间两广巡抚互相推诿导致盗贼问题没法有效解决,而总督制度的出现,可以使得“三司皆长跪白事”,有了调度和协调的可能,有利于地方更好地治理,所以这是地方制度发生调整转变的体现,故选B项;总督的设置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地方的问题,所以是加强中央集权的表现,而不是严重削弱中央集权,排除A项;题干中总督的设置不是分化事权,而是加强集权和调度协调,所以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排除C项;题干中总督和巡抚的设置都属于地方行政制度的范畴,而不属于国家监察体制的范畴,排除D项。
答案:B
5.解析:根据材料“王道之始”“如何得真才”“与民休息之法”等可知,殿试的内容涉及《孟子》、选官、地方治理、军事赋税、民族关系、经济政策等内容,由此可知,统治者力图提倡儒学治国以稳定秩序,故选B项;“如何防止劣绅欺压乡里”有利于完善地方治理,不能从整体上概括材料,排除A项;清朝时期民族平等尚未实现,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改革中枢机构,排除D项。
答案:B
6.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军机处最初没有固定的办理公务的地点,布置也很简单,这与其临时性的特点一致,故B项正确;材料主旨与清政府的作风无关,且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军机处的办公设施等不能反映皇权管控的强弱,C项错误;材料与中央机构之间的矛盾无关,D项错误。
答案:B
7.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明代的土司由最初的稍加约束到必须“赴阙受职”,这种变化就加强了中央政府对于西南地区土司的管辖,有利于强化中央集权,故选D项;明代土司仍然是世袭,土司在当地仍然有较大势力,并不能消灭割据,排除A项;藩镇割据发生在唐末五代时期,明代西南地区的土司不属于藩镇,排除B项;新规定是为了加强对土司的管辖,限制土官的权力,排除C项。
答案:D
8.解析:根据材料“兰州安宁堡以西至肃州,是河西走廊的核心区域。明朝在此设立卫所制度,实行军事化的管理体制,由陕西行都司统辖……稳定当地藏族部众”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时期在西北边疆地区采取了卫所制度,通过扶持当地人等措施来强化对边疆地区的管理,故选C项;材料仅涉及明朝在我国西北地区推行的管理措施,没有明确具体的对外交往情况,故“保障对外交往路线畅通”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西北边疆的管理措施有利于地区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与文明交融,但材料仅涉及明朝在西北边疆的管理措施,没有明确当地文明交融的具体内容,故“促进农耕游牧文明交融”是措施实施的影响而非目的,排除B项;材料仅涉及通过稳定藏族部众管理边疆的措施,没有明确具体的宗教事务情况,排除D项。
答案:C
9.解析:题干提到了和议、封贡、互市、赐以经像、讲解经义、馈赠等,由此可以看出蒙汉之间的交流存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多种方式,所以说交流方式多元,故选A项;佛教只是题干中提到的多种交流方式中的一种,而并没有提到其纽带作用,排除B项;城市中商业活动突破空间限制是在宋代,且与蒙汉之间的交流无关,排除C项;明朝时,蒙古族的瓦剌经常威胁边境安全,所以明朝实现边境长治久安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
答案:A
10.解析:材料对于澎湖地区的管理和收复反映了国家在维护主权和领土的完整,即中国领土主权意识增强,故选D项;澎湖很早就纳入中国管辖范围,不是异族,排除A;“1624年,明军收复澎湖”是荷兰在中国的扩张被遏制,但无法说明荷兰在亚洲的扩张被遏制,排除B;材料未涉及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排除C。
答案:D
11.解析:据材料“于诸番国并海外,公干教化诸番王等无不祗顺”可知,明朝政府仍然固守传统的宗藩体制,对周边国家宣扬国威,故选A项;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宣扬国威而不是“拓展海洋”,并且中国古代的统治者大多缺乏“海洋意识”,排除B项;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宣扬国威,仍是朝贡贸易的范畴,没有冲击传统对外贸易政策,排除C项;明清时期世界的趋势是发展资本主义,积极殖民扩张,明政府固守传统的宗藩体制观念,这与时代发展潮流是背道而驰的,排除D项。
答案:A
12.解析:由题意,《尼布楚条约》一定程度体现了中俄两国的对等原则,蕴含了一定程度的近代国际法精神,故C项正确;材料与清朝的刑法体制无关,排除A项;“终结了”过于绝对,排除B项;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答案:C
13.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制度,据材料“土司田地”可知,是土司制度。第二小问特点,据材料“古界二字汉官视为模稜,而在土司之自为根抵,则不啻若苍素”可知,明朝管理者认可传统“古界”在解决土司矛盾的意义,体现出尊重传统的特点;据材料“夷人以自私自利为恒情,……而终不可以汉法绳之者也”可知,明朝统治者注重因俗而治。
第(2)问第一小问措施,据所学明朝在东北地区设置奴儿干都司等知识,可以补充为都司制度。第二小问评价,据所学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可知,都司制度在政治方面能够维护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维护国家统一;在经济方面,能够增强经济交流,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答案:(1)制度:土司制度。(2分)特点:尊重传统;因俗而治。(2点4分)
(2)示例:措施:都司制度(明)。(2分)评价:维护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维护国家统一;增强经济交流,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3点6分)
14.解析:首先,需要从材料中选取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据材料“中国政治,实在一向是偏重于法治的,即制度化的”可以选取观点为钱穆先生认为中国传统政治偏重制度化,这一观点符合中国古代政治特征。然后结合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中央官制和选官制度的变化进行评析,如从古代中央官制来看,历代王朝都非常重视制度建设。从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到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实现了家国一体到家国两分的转变,表明古代官僚政治日益成熟。同时,三省制还将位高权重的独相制发展为相互牵制的群相制,减少政府决策失误,这说明古代封建王朝注重从制度上加强政治建设。从选官制看,古代选官经历了从世官制到察举制、从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的演变。由此可见,古代选官由注重血缘出身到注重才能德行,由官员荐举到考试选拔,选官制度日益公平公正,社会流动性日益增强。选官的制度化、科学化为中华文明兴盛奠定了人才基础。最后,进行总结,中国历代王朝重视制度建设,加强制度调整与制度创新,为中国古代政治注入了制度化的基因,更为中华文明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钱穆先生的观点正是对中国传统政治的深入分析和理性思考。
答案:示例
观点:钱穆先生认为中国传统政治偏重制度化,这一观点符合中国古代政治特征。
评析:从古代中央官制来看,历代王朝都非常重视制度建设。从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到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实现了家国一体到家国两分的转变,表明古代官僚政治日益成熟。同时,三省制还将位高权重的独相制发展为相互牵制的群相制,减少政府决策失误,这说明古代封建王朝注重从制度上加强政治建设。
从选官制看,古代选官经历了从世官制到察举制、从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的演变。由此可见,古代选官由注重血缘出身到注重才能德行,由官员荐举到考试选拔,选官制度日益公平公正,社会流动性日益增强。选官的制度化、科学化为中华文明兴盛奠定了人才基础。
综上所述,中国历代王朝重视制度建设,加强制度调整与制度创新,为中国古代政治注入了制度化的基因,更为中华文明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钱穆先生的观点正是对中国传统政治的深入分析和理性思考。(观点2分,评析8分,总结2分。)
其他分析:
从中国政治角度:
(1)钱穆先生认为中国传统政治偏重制度化,这一观点符合中国古代政治特征。
(2)钱穆先生认为中国传统政治偏重法治,这一观点不符合中国古代政治特征。
从西方政治角度:
(1)钱穆先生认为西方近代政治偏重人治,没有认识到西方民主政治是建立在法治基础之上的。
(2)钱穆先生认为西方近代政治重视人民意愿,这符合西方代议制的特征。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2025届高中历史一轮复习10:从明朝建立至清朝前中期的统治(课件 导学案 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