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
1.汤灭夏时发表了“汤誓”,数落夏桀罪行,将推翻前朝视为天命所在。周兴兵灭商时也多次发誓,并特别强调商王罪在失“德”,推翻商纣是“共行天罚”。这体现了周人( )
A.重建道德,再造秩序的决心 B.敬德保民,以德配天的观念
C.崇拜神灵,敬畏上天的意识 D.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理想
2.甲午中日战争后,传统文化中“天下”概念重新为国人讨论。有学者认为“此政治唯我论之由来,天下本位之思想殆应负一部分之责任”“忽略族类之区分,重视文化之同异”“遂致二千年间……民族思想发育不良”。该学者的观点认为( )
A.时人缺乏近代国家的观念 B.传统观念不利于富国强兵
C.民族观念和国家观念对立 D.天下为本阻碍了国家改良
3.《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子女应孝敬父母,殴其父者断其指;憎恶抚养父母的养子,应挖去一只眼;男性自由民交聘金聘礼订婚后,因“见其他妇女”而拒娶之,女方则占有其全部聘金聘礼。这些规定说明《汉谟拉比法典》( )
A.体现出一定的人文关怀 B.蕴含着坚守同态复仇的原则
C.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侧重调解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4.据史书记载,“在米凯尔三世建立的君士坦丁堡高等学校,按古典教学的内容讲授七艺”,“贵族子弟传授古希腊和罗马语言知识,因为吟诵古典诗篇和名著既是当时的时髦风雅,也是从政为官的基本要求。”这一现象说明( )
A.拜占庭文化兼收并蓄 B.古典文化纳入基督教文化
C.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 D.骑士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5.《日内瓦公约》把“受到攻击”和“从事政治反抗运动”均列入难民范畴,该公约第二附加议定书明确规定“非参与敌对行动的人”应受到人道主义的待遇;《都柏林公约》规定欧洲成员国实行统一的庇护政策,给予难民等同于公民地位的地区内自由迁徙的法律待遇。这些公约( )
A.为缓解难民问题创造了条件 B.反映了难民救助机制开始建立
C.表明欧洲主导难民救助活动 D.体现出区域人道主义危机频发
6.17世纪,随着英国可供出售的海外商品种类不断增多,真正意义上的零售商店在伦敦兴起,并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市场或市集,成为主要的出售商品的空间和消费场所。1650年英国第一家咖啡馆在牛津创立后,咖啡馆迅速流行开来,其中一些成为政治讨论的中心,一些成为商人、银行家和金匠交易的地方。这表明该时期英国( )
A.对外贸易影响了社会生活 B.光荣革命消弭了等级差别
C.工业革命提高了国民收入 D.殖民扩张推动了商品输出
7.有学者指出:“拿破仑对德意志的征服,扫荡了那些版图狭小、自成体系、不受外部影响而又具有独立自律性的地方分离主义的小诸侯世界,并在这些地方实行起国家的理性主权和社会合法关系的均一化。”据此分析,拿破仑战争( )
A.促进了启蒙思想在世界广泛传播 B.引发了欧洲各国的反抗
C.客观上推动了德意志的统一进程 D.推动了欧洲一体化实现
8.在三星堆考古发掘实务中,考古学家们使用了小型直升机携带摄影设备和短波雷达设备,通过采集遗址各项数据,经过分析能够精确地反映出遗址地表形态。与此同时,利用红外线摄影设备进一步扫描地表下的底层构造,通过建模呈现出地下4米左右的遗址结构。这可用来说明( )
A.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并行不悖 B.科学技术丰富了文化遗产的内容
C.科技手段助推考古工作新发展 D.科技手段以全面复原文物为目标
9.下面是战国、汉武帝时期北部农牧界限示意图。据此可知这一时期,北部农牧界限变化的原因有( )
①国家统一的实现 ②豪强势力的影响 ③匈奴问题的缓和 ④区域经济的变迁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10.《通典·职官》记载:“至惠帝三年,又遣御史监三辅郡,察词讼,所察之事凡九条,监者二岁更之。常以十月奏事,十二月还监。其后诸州复置监察御史。”《汉旧仪》记载:“丞相初置吏员十五人,分为东西曹。东曹九人,出督州为刺。尝以秋分行部,日食,即日下赦书,命刺史出刺,并察监御史。元封元年,御史止不复监。”这体现出汉初( )
A.郡守监守自盗情况严重 B.中央政府重视对地方的监管
C.诸侯王势力已遭到削弱 D.中枢机构制衡机制日益强化
11.学者冯天瑜认为,魏晋南北朝的文化走向是对经学弥漫的两汉一元帝国文化的反动,表现为:经学式微,名教危机,玄风独振,文学自觉,佛教华化,佛道相融,胡汉交会等特色。它具有一种开拓性,即在挣脱两汉儒学独尊的文化模式后,不断地创立文化新观念、开辟文化新领域。其意在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
A.传统主流思想发生嬗变 B.文化发展呈多元化趋势
C.儒释道思想趋于同质化 D.中华文化受到外来冲击
12.唐贞观年间,高丽、百济和新罗都有贵族子弟到长安学习,其中有些人还参加了唐朝的科举考试。新罗人崔致远在唐朝考中进士并担任淮南节度使的幕僚,还留下了20卷汉文的诗歌集传世,他回国后热情介绍唐朝文化,在知识分子群体中享有很高威望。材料现象( )
A.体现了文明交流成果的同质性 B.印证了唐朝宗藩体制的稳定
C.彰显出中华文化强大的吸引力 D.表明了华夏认同具有内驱力
13.唐朝进士科诗赋题,主题多是景物题咏或怀古,如《山出云诗》《金谷园花发怀古》。宋朝进士科诗赋题,出现了大量诸如《龙船习水战诗》《悬爵待士诗》《主圣臣贤诗》之类的主题。以上变化说明( )
A.宋朝重视官员政治素养 B.唐宋进士考试题材单一
C.理学推动科举制的成熟 D.宋朝推行重文轻武政策
14.下表是关于宋代流民问题治理的记载(部分)。宋代这些举措旨在( )
A.规范地方官员的行政权力 B.强化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
C.增加封建政府的财政收入 D.稳定社会秩序以巩固统治
15.明朝时期,关于稽查章奏,《大明会典》将其归于“六科”项下,而张居正考成法则规定该职责不仅属于六科,也属于内阁,且内阁成了最后的监督机关;关于考察的账本,相应地由两本变成了三本,其中一个附本送交内阁。张居正考成法的这些规定( )
A.加剧明朝官僚机构的冗杂 B.有利于提升内阁的政治地位
C.强化了中央权力制衡机制 D.一定程度上激化了君相矛盾
16.如图为清朝《吴江县鱼鳞册》(道光十三年钞本),分“自业”“管业”“催甲”“佃户”等数栏。该图册反映出当时( )
A.政府对土地交易管理严格 B.农村土地资源的整合和流转
C.政府推动大地产制的发展 D.雇佣关系在农业领域的普及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历代统治者为巩固统治都重视边疆的治理。两汉时期,在边疆设立了众多郡县和属国,在辽的西北边疆地区设立西域都护府,管理民政、军政等事务。为了维护边疆地区的稳定,唐王朝确立了军镇屯戍制度,大的军镇兵力多则数万,少则数千。唐朝政府安排边疆民族子弟学习汉族文化,并将众多汉文经典书籍颁赐给边疆民族。元代,在边疆设立了宣慰司,“有招讨、安抚、宣慰等使,品秩员数,各有差等”;任用大量土官,因俗而治:建立了从首都行政中枢到遥远边疆地区的驿站制度。清代,雍正皇帝在西南地区推行“改土归流”.乾隆皇帝表示:“蒙古、汉人,同属臣民。”清政府对蒙古等少数民族的上层采用封爵、给俸,实施年班朝觐和联姻政策。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边疆治理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所蕴含的政治智慧。
(2)根据材料二,概括少数民族政权华夏认同的主要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历史作用。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东汉时期,士大夫以经术起家,凭借特有的文化权力日益“士族化”,依靠“累世经学”以达到“累世公卿”的目的。士人在政治上得势后,便转而扩张家族的土地与财富,使得家族与政治结合,逐步构成了门阀的基础。曹魏时期的世家大族式家族组织具有血缘家族的一般性质和功能,又有明显的政治、军事色彩,随着九品中正制的出现,其政治色彩日渐突出。以士大夫官僚为核心,形成家族式政治集团,随之发展成门阀士族。在两晋的门阀专政下,士庶之分如天地之隔,连士族中的卑门和高门在权力上也有着天差地别,朝廷的要职多由高门门阀出身的人担任,并由以王、桓、谢等大姓为代表的北方士族垄断政权,封锢山泽,依官品占田。
——摘编自徐国富《浅述魏晋南北朝的门阀制度》
材料二 唐晚期及以后的家族组织逐渐褪却政治色彩.恢复了本来面貌。除供子弟读书科考外,不再追求整个家族的政治利益,基本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单位。通过严密的家族组织系统和家族法规,履行着对外保护、赈济互助、开办书院等职能;通过宗谱义庄等凝聚宗族,化解社会矛盾;通过族学强化家族能力,促进家族长久繁荣。宋以后同居共财的大家庭其成员必是同一个祖宗的子孙,为笼络族人不离散,聚族而居,并通过祭祀共同的祖先,增强血缘向心力。在聚居下的兄弟分家现象尤为普遍,别立户籍,平均每户5口左右,由父母与未婚子女组成核心小家庭。
——摘编自邢铁《唐宋时期家族组织的变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魏晋时期门阀士族的特点,并分析其兴盛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宋时期家族组织的变化,并说明其影响。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朝,国家不再像过去只是采取消极的招邀和奖励外商来华进行贸易,而是先后七次派遣郑和率船队远航,经历了30余国,他每到一地都以中国的丝绸、瓷器等物换取当地的特产或馈赠当地国王,并且每次回航还邀请各国使节来中国访问。欧洲殖民者东来后,葡萄牙人开辟了由欧洲经印度果阿、南洋群岛、澳门至日本的航线。驻菲律宾的西班牙殖民者也开辟了中国-菲律宾-墨西哥贸易航线,这条航线通过广州和福建的海商,供给马尼拉丝绸、瓷器、绵纱、棉布等物,再由马尼拉大帆船运到墨西哥和秘鲁,也被称为太平洋上的“丝绸之路”。明朝海上丝绸之路经营海外贸易可以获得巨大利润,无论是严格执行海禁时期,还是开放海禁时期,对外贸易活动一直没有中断过。
——摘编自李萍《明代海上丝绸之路”与广州对外贸易》
材料二 从古代“丝绸之路”到今天的“一带一路”也并非凭空跳跃,而是有一个漫长的变迁过程。中国的近代历史是一个屈辱与振兴并存的转型时期,无疑也给丝绸之路打上了时代烙印。从“近代丝绸之路”的内容看,“西学东渐”是主线,但中国也在开放中艰难发展。特别是晚清民初,我们从大量的时人旅行记中可以看到驼队马帮活动频繁,都带有大量的丝绸。海上丝绸之路更是商埠大开,口岸林立,只是中国先有条约开埠,后有自开商埠。民国时期,中国丝绸被纳入世界市场体系,价格变动受国际市场需求决定,曾经一度出现繁荣局面,南浔出了许多著名的丝绸商人,形成了“浔商”群体。辛亥革命后,清朝灭亡,原来对边疆民族王公贵族的丝绸赏赐及贸易活动停止,陆路丝绸之路受到影响。随着国际市场萧条,法国、意大利、日本等国先进丝绸制品的竞争排斥,技术落后、式样陈旧、单调的中国传统丝绸急剧衰落。改革开放后,中国提出开通“欧亚大陆桥”,又提出以古代陆路丝绸之路为基础的“新丝绸之路”,到了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丝绸之路进入以“我”为主的发展新时期。
——摘编自王健《“近代丝绸之路”: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历史跨越的重要节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丝绸之路”与明代“丝绸之路”的主要不同之处,并说明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可行性条件。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外交服饰经历了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国的外交服饰是考察中国国际化程度与民族化特色的一个窗口。毛泽东、周恩来与邓小平无论在公务性,还是社交性的外交场合,基本都穿着中山装。改革开放后,中国领导人开始着西装释放出中国愿意进一步融入世界的信号。冷战结束后,江泽民主席在不同外交场合穿着不同服装,比如在公务性场合穿着西服,在隆重的国宴则穿着中山装,但中山装的款式较为传统。近年来,习近平主席在公务场合遵循国际惯例穿着西服,国宴则穿着新款中式礼服,这既是对国际规范的尊重,也是对传统文化的弘扬。这种礼服以中山装为基础进行改良,立领、暗门襟、刺绣等元素传递了中式风韵,体现出中华文化的属性,凸显了独特的文化价值与内涵。
——摘编自周加李《新中国外交服饰:从不断探索到彰显文化自信》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外交服饰”为主题,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逻辑清晰)
参考答案
1.【答案】B
【详解】周人发誓强调商王罪在失“德”,体现了周人对德行的敬重。强调推翻商纣是“共行天罚”反映出其奉行以德配天的理念,故B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对道德的重建,排除A项;材料并没有涉及到神灵的内容,排除C项;材料与天下为公无关,排除D项。
2.【答案】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此政治唯我论之由来,天下本位之思想殆应负一部分之责任”与“忽略族类之区分,重视文化之同异”,“遂致二千年间……民族思想发育不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说明该学者认为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使得当时的中国人缺乏近代国家的观念,A项正确;“传统观念不利于富国强兵”的说法绝对化,排除B项;根据材料“忽略族类之区分,重视文化之同异”与“遂致二千年间……民族思想发育不良”可知,作者没有将民族观念和国家观念对立,排除C项;材料知识说传统的“天下”概念影响当时中国人的政治理念,没有提及天下为本的观念对于国家的影响,无法得出“天下为本阻碍了国家改良”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A项。
3.【答案】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古代巴比伦。根据材料“子女应孝敬父母,殴其父者断其指;憎恶抚养父母的养子,应挖去一只眼……因‘见其他妇女’而拒娶之,女方则占有其全部聘金聘礼”可知,《汉谟拉比法典》规范了父母子女、未婚夫妻的关系,具备一定的人文关怀,A项正确;材料中未提及“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原则,体现不出同态复仇的相关信息,排除B项;材料没有强调法律地位,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A项。
4.【答案】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拜占庭帝国时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古时期,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成为地中海几大文明区域交汇的中心,随着帝国版图的扩大,古典文化的中心也纳入其中,古典文化深刻影响了这一地区,造就了独具一格的拜占庭文化,A项正确;古典文化和基督教文化兼容并蓄,纳入基督教文化的说法比较片面,排除B项;文艺复兴是指西欧社会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C项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骑士文学主要存在于中古西欧社会,排除D项。故选A项。
5.【答案】A
【详解】根据材料“‘受到攻击’和‘从事政治反抗运动’均列入难民范畴,该公约第二附加议定书明确规定‘非参与敌对行动的人’应受到人道主义的待遇”“欧洲成员国实行统一的庇护政策,给予难民等同于公民地位的地区内自由迁徙的法律待遇”可知,这些公约为缓解难民问题创造了条件,A项正确。“难民救助机制开始建立”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欧洲主导难民救助活动,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区域人道主义危机频发,排除D项。
6.【答案】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近代英国。根据材料可知,17世纪,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大量商品涌入英国市场,零售商店兴起并逐渐取代传统的市场或市集,成为主要的出售商品的空间和消费场所。咖啡馆迅速流行开来,成为特定兴趣者的集聚地,这体现了商品流动对近代英国社会的影响,A项正确;“消弭了阶级差别”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工业革命始于18世纪中期,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商品输入英国,排除D项。故选A项。
7.【答案】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近代法国。根据材料“扫荡了那些版图狭小、自成体系、不受外部影响而又具有独立自律性的地方分离主义的小诸侯世界,并在这些地方实行起国家的理性主权和社会合法关系的均一化”可知,拿破仑战争有利于推动德意志的统一进程,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启蒙思想,排除A项;材料只涉及德意志,且没有体现德意志的反抗,排除B项;“欧洲一体化”不符合当时的史实,排除D项。故选C项。
8.【答案】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原始社会(中国)。根据材料“小型直升机携带摄影设备和短波雷达设备”“经过分析能够精确地反映出遗址地表形态”“利用红外线摄影设备进一步扫描地表下的底层构造,通过建模呈现地下4米左右的遗址结构”可知,科技手段有利于考古工作的开展,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文化遗产的利用,排除A项;“丰富了”说法错误,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科技手段的目标,排除D项。故选C项。
9.【答案】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汉武帝时期(中国)。由战国时期到汉武帝时期中国北方农牧业分界线的变化示意图及其图例可知,汉武帝时期与战国时期相比,国家统一,相对安定,①正确:边患危机的解决是农牧业分界线向北推移的前提条件,③正确;A项正确;豪强地方的势力壮大在东汉末期,②错误排除D 项;区域经济的变迁是材料所述的现象,不是原因,④错误,排除BC项。故选A项。
10.【答案】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又遣御史监三辅郡”“其后诸州复置监察御史”“出督州为刺”“命刺史出刺,并察监御史。元封元年,御史止不复监”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初的统治者出于巩固中央集权制的政治需要,对监察制度的作用和意义的认识是很清楚的,重视对地方的监管,一开始就把它置于重要地位,并使之不断完善,B项正确;“郡守监守自盗情况严重”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存在,但材料并未提及此情况,排除A项;材料主要讨论的是御史对地方的监察,而非诸侯王势力,排除C项;材料侧重于监察,并未反映“中枢机构制衡机制”是否得到强化,排除D项。故选B项。
11.【答案】B
【详解】据题干可知,魏晋时期的文化冲破了两汉时期儒学独尊的文化模式,不断地创立文化新观念、开辟文化新领域,这说明魏晋时期的文化发展不是单一的,而是呈现多元化,B项正确;魏晋时期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冲击,但是并没有发生嬗变,排除A项;儒释道属于三种不同的思想主张,同质化这一说法错误,排除C项;材料主要体现了魏晋时期的文化发展,其主旨不是强调中华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排除D项。故选B项。
12.【答案】C
【详解】据材料可知,唐朝时期,朝鲜半岛上高丽、新罗等国派遣贵族子弟来中国学习,甚至有人在中国还考中进士,这充分说明当时中国的强大,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吸引力,C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文明交流成果的同质性,材料体现的是唐朝时期中华文化对外部的巨大吸引力,排除A项;据材料不能表明唐朝时期新罗等国是中国的藩国,排除B项;华夏认同强调的是中华民族内部的文化认同与民族交融,材料中新罗等国属于外国,排除D项。
13.【答案】A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唐朝进士科诗赋题,主题多是描写自然景物,壮景抒情或怀古抒怀;而宋朝进士科诗赋题,出现了大量涉及水战、悬爵待士、主圣臣贤等有关时政类的主题,说明宋朝重视官员政治素养,唯才是用,追求明君贤相,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唐宋进士考试主题内容的变化,与考试题材单一无关,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科举制的成熟,排除C项;材料与重文轻武政策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14.【答案】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代(中国)。根据材料“许诸色人及臣僚之家收买,或遗弃道路者,亦听收养”“责付保长正、近邻看管,不得辄有采伐,以待归业即时给付”“后业主归,即给还”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对于因逃亡而存在的收养关系,宋朝政府采取宽容的政策,并保护逃户民的产权,这些规定旨在维护社会的基本秩序以巩固封建统治,D项正确;这些举措重点不在规范地方官员行政权力,而是针对流民问题,排除A项;材料主要目的不是强化对农民人身控制,而是解决流民问题以稳定社会,排除B项;虽然这些举措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财政收入,但这不是主要目的,主要目的还是稳定社会,排除C项。故选D项。
15.【答案】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影响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张居正的考成法加强了内阁在稽查奏章和考察账簿上的作用,进而强化了内阁在国家机构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B项正确;材料体现了考成法下监督体系十分完善,形成一种内阁监督六科、六科监督六部、六部监督其他官员的上下监督机制,层层递进,因此并未加剧明朝官僚机构的冗杂,排除A项;材料仅涉及明朝官员考核制度,排除C项;明太祖时废除了丞相,材料反映的是明神宗时期,排除D项。故选B项。
16.【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清朝《吴江县鱼鳞册》(道光十三年钞本),分‘自业’‘管业’‘催甲’‘佃户’等数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土地兼并日益严重,无地的农民逐渐增多,这使得租佃制得到进一步发展,土地的所有权与使用权进一步分离,鱼鳞图册中呈现“业佃并录”的特征,租佃关系的发达表明土地流转的加速,B项正确;材料反映出土地租佃制的发展,而非土地买卖,排除A项;鱼鳞图册将土地登记造册,一定程度上利于抑制土地兼并,排除C项;材料中的租佃关系不等同于农业领域中的雇佣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
17.【答案】(1)措施:设立专门机构加强行政管辖;派驻军队,完善边疆防御体系;传播汉族文化,加强文化渗透;采用与内地相似的行政区划;任用当地首领,笼络和安抚少数民族上层:加强首都行政中枢对地方的有效管辖。(答出三点即可)政治智慧:对前代的继承创新;政策的灵活多变(因时因地因俗而变);尊重各民族历史传统;坚持“大一统”的原则,加强中央集权;构建边疆防御体系,形成治理模式。(答出三点即可)
(2)表现:血缘认同;文化认同;制度认同。(答出二点即可)作用:为其政权的合法地位提供历史依据,有利于现固政权,稳定对中原地区的统治;有利于学习借鉴汉文化,促进本民族的发展;有利于民族交融,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详解】(1)措施:根据材料“在辽的西北边疆地区设立西域都护府,管理民政、军政等事务”可归纳出设立专门机构加强行政管辖;根据材料“唐王朝确立了军镇屯戍制度,大的军镇兵力多则数万,少则数千”可归纳出派驻军队,完善边疆防御体系;根据材料“唐朝政府安排边疆民族子弟学习汉族文化,并将众多汉文经典书籍颁赐给边疆民族”可归纳出传播汉族文化,加强文化渗透;根据材料“清代,雍正皇帝在西南地区推行‘改土归流’”可归纳出采用与内地相似的行政区划;根据材料“有招讨、安抚、宣慰等使,品秩员数,各有差等”可归纳出任用当地首领,笼络和安抚少数民族上层:根据材料“建立了从首都行政中枢到遥远边疆地区的驿站制度”可归纳出加强首都行政中枢对地方的有效管辖。政治智慧:从对前代的继承来看,对前代的继承创新;从政策的推行来看,政策的灵活多变;从对传统的继承来看,尊重各民族历史传统;从加强中央集权的角度来看,坚持“大一统”的原则,加强中央集权;从对边疆防御体系的构建来看,构建边疆防御体系,形成治理模式。
(2)表现:材料二的内容分别体现的是血缘认同、文化认同及制度认同。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可从为其政权的合法地位提供历史依据、有利于现固政权、稳定对中原地区的统治、有利于学习借鉴汉文化、促进本民族的发展、有利于民族交融及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等角度进行分析。
【点睛】
18.【答案】(1)特点:政治上按门第高低享有特权,把控朝政;经济上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力;社会生活中等级色彩明显,不与庶族通婚;文化上以儒学传家,崇尚清谈。(任答两点即可)原因:儒学处于独尊地位,士大夫享有文化特权;土地兼并的加剧;东汉以来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九品中正制提供了政治保障;分裂、动荡的社会环境,中央集权遭到削弱;皇权的相对衰弱。(任答三点即可)
(2)变化:政治色彩淡化,血缘关系的重要性增强;不以谋求政治地位为目标;族权与政权分离;主要功能是敬宗睦族;家族规模和结构更加紧凑。(任答两点即可)影响:世家大族对政治的影响力削弱,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强化;赈济等社会保障职能助推了基层治理;增强了理学在基层社会的影响力;推动了书院教育的发展;有利于增强家族凝聚力。(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在两晋的门阀专政下,士庶之分如天地之隔,连士族中的卑门和高门在权力上也有着天差地别”可分析出政治上按门第高低享有特权,把控朝政;根据材料“士人在政治上得势后,便转而扩张家族的土地与财富”可分析出经济上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力;根据材料“以士大夫官僚为核心,形成家族式政治集团,随之发展成门阀士族”可分析出社会生活中等级色彩明显,不与庶族通婚;结合所学可分析出文化上以儒学传家,崇尚清谈。(任答两点即可)
原因:根据材料“士大夫以经术起家”可分析出儒学处于独尊地位,士大夫享有文化特权;根据材料“转而扩张家族的土地”可分析出土地兼并的加剧;根据材料“家族与政治结合,逐步构成了门阀的基础”可分析出东汉以来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根据材料“九品中正制的出现”可分析出九品中正制提供了政治保障;结合魏晋时期的史实可分析出分裂、动荡的社会环境,中央集权遭到削弱;结合所学可分析得出皇权的相对衰弱。(任答三点即可)
(2)变化:根据材料“唐晚期及以后的家族组织逐渐褪却政治色彩,恢复了本来面貌”可分析出政治色彩淡化,血缘关系的重要性增强;根据材料“不再追求整个家族的政治利益,基本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单位”可分析出不以谋求政治地位为目标;结合所学可分析出族权与政权分离;根据材料“通过祭祀共同的祖先,增强血缘向心力”可分析出主要功能是敬宗睦族;根据材料“兄弟分家现象尤为普遍,别立户籍,平均每户5口左右,由父母与未婚子女组成核心小家庭”可分析出家族规模和结构更加紧凑。(任答两点即可)
影响:根据材料“家族组织逐渐褪却政治色彩”可分析出世家大族对政治的影响力削弱,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强化;根据材料“赈济互助”可分析出赈济等社会保障职能助推了基层治理;根据材料“严密的家族组织系统和家族法规”可分析出增强了理学在基层社会的影响力;根据材料“开办书院”可分析出推动了书院教育的发展;根据材料“为笼络族人不离散,聚族而居,并通过祭祀共同的祖先,增强血缘向心力”可分析出有利于增强家族凝聚力。(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19.【答案】(1)特点:以朝贡贸易为主,不以营利为目的;途经国家和港口增多;丝绸贸易与各国的友好往来、文化交流交织在一起;利用了开辟的新航线;民间对外贸易利润高昂。(任答三点即可)
(2)不同之处:在民族危机严重的背景下进行;在口岸贸易中获得一定发展;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压制;政局动乱、政府腐朽落后,支持力度小;主要靠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推动,以近代工业商品为主。(任答两点即可)条件:经济全球化发展;国家综合国力显著提升;政府政策的支持;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任答两点即可)
【详解】(1)本题为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明朝时期的中国。特点:由材料一中“明朝,国家……而是先后七次派遣郑和率船队远航”及所学可知,以朝贡贸易为主,不以营利为目的;由“经历了30余国”及所学海上丝绸之路的知识可知,途经国家和港口增多;由“他每到一地都以中国的丝绸、瓷器等物换取当地的特产或馈赠当地国王,并且每次回航还邀请各国使节来中国访问”及所学可知,丝绸贸易与各国的友好往来、文化交流交织在一起;由“葡萄牙人开辟了由欧洲经印度果阿、南洋群岛、澳门至日本的航线。驻菲律宾的西班牙殖民者也开辟了中国—菲律宾—墨西哥贸易航线,这条航线通过广州和福建的海商,供给马尼拉丝绸、瓷器、绵纱、棉布等物,再由马尼拉大帆船运到墨西哥和秘鲁,也被称为太平洋上的‘丝绸之路’”可知,利用了开辟的新航线;由“明朝海上丝绸之路经营海外贸易可以获得巨大利润”可知,民间对外贸易利润高昂。
(2)本题为对比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古代、近现代中国。不同之处:由材料二中“中国的近代历史是一个屈辱与振兴并存的转型时期,无疑也给丝绸之路打上了时代烙印”及“随着国际市场萧条,法国、意大利、日本等国先进丝绸制品的竞争排斥”可知,在民族危机严重的背景下进行;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压制;由“海上丝绸之路更是商埠大开,口岸林立,只是中国先有条约开埠,后有自开商埠”可知,在口岸贸易中获得一定发展;结合所学的晚清民国时代背景可知,政治上,政局动乱、政府腐朽落后,支持力度小;经济上,主要靠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推动,以近代工业商品为主。条件:结合所学,可以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分析,外部方面,经济全球化发展;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内部方面,国家综合国力显著提升;政府政策的支持。
20.【答案】示例:论题:外交服饰的变迁彰显着中国文化自信与包容开放。
论述:服饰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既是视觉文化符号,也是重要的文化风向标,能够体现一国的文化实力、国家形象与国际地位。中国素有“衣冠上国”之称,古代有一套完整的服饰体系,它们在维护社会秩序、提升文化凝聚力、塑造国家认同、建构国家形象上发挥过重要作用。中华民国建立后,孙中山吸收中国服装和西装的优点,设计了一套中山装,因其是革命符号的象征,在社会上迅速传播开来。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结束了中国的屈辱外交历史,开始了以独立和平等的身份参与国际社会的过程。新中国外交服饰,从站起来时期的突出中国特色,以“中山装”为标志,到富起来时期的与国际接轨,以“西装”为标志,再到强起来进程中在遵循国际规范的基础上吸收世界服饰文化精华并强化中国传统文化特色,以“新中装”为标志。这是在中国国家实力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强调自我意识和自我认同的一个必然要求,也是全球化背景下一种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不断提升的结果。
综上所述,受到国际和国内多重因素的影响,中国几代领导人在外交场合服饰与着装的变化,一方面,体现着中国对于外交服饰国际着装规范的不断探索与创新;另一方面,也显示了中国国家地位与文化实力的变化,体现出中国的文化自信与包容开放。
【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结论探究题,时空是当代中国。根据“中国的外交服饰是考察中国国际化程度与民族化特色的一个窗口”、“毛泽东、周恩来与邓小平无论在公务性,还是社交性的外交场合,基本都穿着中山装。改革开放后,中国领导人开始着西装释放出中国愿意进一步融入世界的信号”、“江泽民主席在不同外交场合穿着不同服装”、“习近平主席在公务场合遵循国际惯例穿着西服,国宴则穿着新款中式礼服,这既是对国际规范的尊重,也是对传统文化的弘扬”等信息可知,外交服饰的变迁彰显着中国文化的自信与包容开放。综合材料内容和所学可知,服饰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既是视觉文化符号,也是重要的文化风向标,能够体现一国的文化实力、国家形象与国际地位。根据中国近代以来国家领导人服饰穿着的变化进行论述。首先,要认识到,中国古代有一套完整的服饰体系,它们在维护社会秩序、提升文化凝聚力、塑造国家认同、建构国家形象上发挥过重要作用。其次,中华民国建立后,孙中山吸收中国服装和西装的优点,设计了一套中山装,因其是革命符号的象征,在社会上迅速传播开来。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结束了中国的屈辱外交历史,开始了以独立和平等的身份参与国际社会的过程。最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领导人的服饰也经历了一系列变化,从站起来时期的突出中国特色,以“中山装”为标志,到富起来时期的与国际接轨,以“西装”为标志,再到强起来进程中在遵循国际规范的基础上吸收世界服饰文化精华并强化中国传统文化特色,以“新中装”为标志。这是在中国国家实力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强调自我意识和自我认同的一个必然要求,也是全球化背景下一种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不断提升的结果。最后得出结论,外交服饰的变化实际上受到国际和国内多重因素的影响,中国几代领导人在外交场合服饰与着装的变化,一方面,体现着中国对于外交服饰国际着装规范的不断探索与创新;另一方面,也显示了中国国家地位与文化实力的变化,体现出中国的文化自信与包容开放。
第 page number 页,共 number of pages 页
第 page number 页,共 number of pages 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六校2023-2024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