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云南三校2024-2025高三上学期高考备考实用性联考(二)历史试卷(答案)

2025届云南三校高考备考实用性联考卷(二)
历 史·双向细目表
题号 题型 分值 考查内容 核心素养 难度系数 (得分率)
1 选择题 3 先秦教育思想 历史解释 0.5
2 选择题 3 汉朝民族关系 家国情怀 0.6
3 选择题 3 三国文化交流 史料实证 0.5
4 选择题 3 隋朝屯田政策 史料实证 0.6
5 选择题 3 宋元海外贸易 时空观念 0.6
6 选择题 3 明清对外贸易 史料实证 0.6
7 选择题 3 近代营商环境 史料实证 0.6
8 选择题 3 南京政府收回关税自主权 家国情怀 0.5
9 选择题 3 新中国初期独立自主 唯物史观 0.6
10 选择题 3 民族企业发展历程 史料实证 0.55
11 选择题 3 古代帝国 历史解释 0.65
12 选择题 3 西方革命 时空观念 0.6
13 选择题 3 法国大革命 时空观念 0.65
14 选择题 3 国际贸易 时空观念 0.6
15 选择题 3 国际组织 史料实证 0.5
16 选择题 3 美苏冷战 时空观念 0.65
17 主观题 25 辽宋夏金的社会发展 史料实证 0.65
18 主观题 12 世界史历史解释 历史解释 0.5
19 主观题 15 中国外交 史料实证 0.65
命题 思想 达成 目标 优秀率 及格率 平均分
10% 70% 65(±5)
第 页,共 页
试题资源网-凸飞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第 1 页,共 1 页
试题资源网-凸飞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2025届云南三校高考备考实用性联考卷(二)
历史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先秦中国和古希腊的学者们在教育上有很多相似的见解,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先秦中国 古希腊
教育内容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七艺”: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教育方法 “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苏格拉底自比产婆,从谈话中用剥茧抽丝的方法,使对方逐渐了解自己的无知,而发现自己的错误,建立正确的知识观念。
身体教育 先秦儒家“六艺”之学,射、御这两项重点落在身体素质的培养上 智者学派教育不仅注重培养多能的人,而且还关注人的身体健康,鼓励体育训练。
A.古代中西方教育均具有全面性、综合性的特征
B.学者们注重引导启发学生,解放思想
C.古代教育学家培养了众多复合型人才
D.学者们对身体教育的重视是为了满足战争需要
2.汉高祖刘邦从白登脱困后,汉匈双方的对抗问题并未解决。为应对被动局面,西汉采取了应对匈奴的全新政策:其一,与匈奴缔结和亲;其二,每年向匈奴“赠送”大量财物;其三,通过“喻以礼节”实现匈奴德化;其四,短期内建立汉匈的“子婿”亲戚关系,逐步形成长期的“外孙单于”血缘关系。关于西汉对匈奴的政策,解读正确的是( )
A.汉匈称“子婿”而非华夷表明华夏认同开始形成
B.是在长期交往交融中坚持独尊观念的政治选择
C.为中央政府处理与周边少数民族关系提供思路
D.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为后世照搬沿用
3.图1是汉末三国时期的龙首柄立凤式铜熏炉,铜熏炉的龙凤元素是指将龙、凤作为引导墓主人升仙的使者,顶部均有仙人造像,这些仙人均深目高鼻,与西域胡人形象极其相似。另外,龙首柄立凤式铜熏炉上有的仙人眉间有圆突,似为佛教中的“白毫相”。这体现出( )
A.乱世中的人们多躲避现实,逐步走向玄想与求仙
B.仙人的胡人形象说明汉晋时大量外国人定居中国
C.有的仙人似为佛教“白毫相”,说明三教已经合一
D.佛教在民间有一定影响,并形成严密的宗教体系
4.隋文帝开皇三年(公元583年),突厥犯塞,吐谷浑寇边,军旅数起,转输劳敝,隋文帝令朔州总管赵仲卿于长城北大兴屯田,以实塞下,又于河西立堡,营田积谷,“由是收获岁广,边戍无馈运之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隋朝政府首设官营屯田,极大缓解了军需矛盾
B.隋朝时官办经济成为社会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
C.官营屯田的设置极大缓解了中原内地的运输之劳
D.官营屯田是隋唐边防稳固、丝路畅通的物质基础
5.宋元时期,中国海外拓殖事业发展迅速,发展大规模海外贸易的物质基础已经形成,掌握中国商品和中国商船的中国商人成为中外贸易的主角。同时,朝廷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鼓励海外贸易,海外华商网络初步形成,海外华人已开始有自己的集中聚居处,而且规模可观。这是因为( )
A.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大规模商品出口成为可能
B.发达的造船和航海技术为海上贸易提供了便利
C.宋元政府为开辟财源实行完全的对外开放政策
D.宋元时期重农抑商政策被打破,商品经济发展
6.1936年,在云南玉溪郑和十七世孙郑绍明家里发现的《郑和家谱》记载:“和才负经纬,文通孔孟,特选皇廷……所至诸国名:占城国、爪哇国、暹罗国……于诸番国并海外,公干教化诸番王等无不祗顺(恭敬)……又乃称和公之德而扬和公之行,可谓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者矣。”这表明郑和下西洋( )
A.朝贡体制旨在防御列强 B.以宣扬明朝国威为目的
C.统治者已具备海权意识 D.有利于形成华夏认同观
7.民国早期,大理土匪张结巴横行,令商旅变得非常不安全,加之兵痞肆意盘剥压榨,给大理茶马商业贸易带来了诸多损害。对这一现象的分析,准确的是( )
A.社会治理影响经济交流 B.匪患是军阀割据造成的
C.当时土匪官府互相勾结 D.土匪在民国时期最猖獗
8.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不久,曾三次公布《进口税则》,确定海关税率(见下表)。由海关进口税率变化可得出( )
时间 税率
1928年 分为7级:7.5%、10%、12.5%、15%、17.5%、22.5%、27.5%
1930年 分为12级:5%、7.5%、10%、12.5%、15%、17.5%、20%、25%、30%、35%、40%、50%
1933年 分为14级:5%、7.5%、10%、12.5%、15%、17.5%、20%、25%、30%、40%、50%、60%、70%、80%
A.列强扩大商品输出以抢占国内市场 B.中国与世界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
C.民族工业的发展环境得到一定改善 D.关税自主推动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9.1953年4月26日,中共中央就当时的“技术一边倒”口号发出指示:“技术问题和政治问题不同 技术本身是能够同样地为各个阶级和各种制度服务的 领导者应当于找出正确的定型的言语来表达一定的思想。”这一指示在当时( )
A.推动了世界革命进程 B.彰显了外交的灵活性
C.标志外交战略的转变 D.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10.云南省下关茶厂创建于1941年,为扩大生产规模,经政府牵线搭桥于1994年改制为“云南下关沱茶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通过国企改制成为股权多元化的股份制企业“云南下关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总资产突破亿元大关。上述史实体现了( )
A.民营经济力量的发展壮大 B.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探索
C.产业结构调整引发的变革 D.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1.某一历史研究小组在对中古时期某一帝国进行研究时提取了如下关键词。由此可知,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
关键词:吸收东西方文明;推广希腊文化;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横跨欧亚非
A.波斯帝国 B.拜占庭帝国 C.古罗马帝国 D.亚历山大帝国
12.下表中空白处依次应填写的合适词汇是( )
名称 时代 影响
农业革命 新石器时代 (约10000年前) 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的生产者,农业、畜牧业开始产生
________ 15世纪以后 欧洲的贸易格局发生变化,世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科学革命 16至17世纪 形成了理性化的思维方式,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光荣革命 17世纪 英国成为第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
工业革命 18世纪 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________ 20世纪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A.价格革命辛亥革命 B.商业革命十月革命
C.价格革命十月革命 D.商业革命辛亥革命
13.从维护君主专制的角度看,法国大革命的起义者无疑是造反者,但最终却处决了国王路易十六及王后,这个消息震惊欧洲君主国,以普鲁士、奥地利为代表出现了对法国革命运动的干涉,史称反法战争。这反映了当时法国( )
A.大革命的进程具有激进性 B.人民的人权意识较薄弱
C.建立军事独裁具有必然性 D.民族国家观念内涵变化
14.从19世纪后期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如下表所示)。现有研究表明,1870到1913年间经济全球化达到一个小高潮。表格数据反映了( )
世界贸易指数和贸易总额
年份 贸易指数 (以1913年为100) 贸易总额(单位:10亿法郎)
1870 24 45.5
1880 36 68.8
1890 49 94.2
1900 68 118.2
1910 85 162.4
1913 100 192.4
A.各国经济联系不断加强 B.国际局势呈现紧张趋势
C.受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 D.世界贸易水平不断上升
15.《国际联盟盟约》规定:“缔约各国,为增进国际间合作并保持其和平与安全起见,特允承受不从事战争的义务,维持各国间公开、公正、荣誉之邦交。”下列关于国际联盟的认识,正确的是( )
A.第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世界性国际组织 B.其投票原则实行大国一致原则
C.完全由美国操纵,缺乏权威性 D.消除了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
16.图2是苏联著名漫画家库克雷尼克塞画的题为《骑士及其伴侣》的漫画,其揭露了马歇尔计划的实质是美国( )
A.扶持西欧以稳定资本主义 B.援助西欧对抗法西斯主义
C.控制西欧实现全球霸权 D.联合欧洲各国对抗苏联
二、非选择题(共52分,考生根据要求作答。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17.(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夏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藩汉杂处”的西北各族经过二百年长期自然同化,不断冲突融合中,西夏逐步统一西北的大部分地区。在农业上,西夏逐步采用汉族比较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普遍使用牛耕并重视和发展水利灌溉,不断开垦荒地,储存了大量粮食。此外,西夏与宋朝之间一直存在经济与文化交流。经济交流的主要方式是:定期朝贡;设立榷场;设置和市;非法窃市(走私)。文化交流中,自宋输入西夏的计有佛经、九经、宋历、时服等。西夏输入宋的为数不多,偏重于物质文明,如神臂弓、西夏宝剑等。西夏在文教方面也做了富有成效的努力,如兴学校、设蕃学和汉学、发展科举、振兴文教等,对于提高西夏境内各族以及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水平做出了有益的贡献。
——穆鸿利《论西夏立国及其在中外历史上的地位》
材料二 辽宋夏金元文化通过陆路、海路向世界传播,对世界的历史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闻名世界的中国四大发明正是在这一时期传播到世界各地的。造纸术是在此前的公元8世纪即已传到了阿拉伯,12世纪传到了欧洲;印刷术包括西夏的活字印刷在12世纪传到埃及,14世纪末传到了欧洲;指南针于12世纪传到阿拉伯,以后又传到欧洲;火药在13世纪末传入欧洲。此外中国的医药、文化典籍和文化用品在朝鲜、日本等国广为流传,亚洲各国也派人来中国学习文化和技术。与此同时,阿拉伯的、波斯的、欧洲的、南亚的、东南亚及东北亚的优秀文化也不断地传入中国。
——穆鸿利《论西夏立国及其在中外历史上的地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党项族与汉民族政权民族交融的史实,并分析西夏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意义。(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辽宋夏金元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13分)
18.(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史所学知识,梳理出研究主线,自拟论题并作出合理的历史解释。(要求:指出研究主线,自拟论题并分析其原因及影响,解释需史论结合,逻辑清晰)(12分)
19.(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们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完善外交总体布局,积极建设覆盖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我们展现负责任大国担当,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赢得广泛国际赞誉,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显著提升。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
材料二 60年前的中法建交是国际关系史上的大事。毛泽东主席和戴高乐将军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架起中法友谊的桥梁,打开中西方交往合作的大门,为处于冷战中的世界带来希望。60年来,中法关系始终走在中国同西方国家关系前列,为两国人民带来福祉,为世界和平、稳定、发展作出贡献。……面对新时代的风云际会,中法应当秉持建交初心、积极面向未来、敢于有所作为。我们要坚持独立自主,从两国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坚定不移地发展双边关系,以中法关系的稳定性应对世界的不确定性。
——习近平在中法建交60周年庆祝活动上的视频致辞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推进特色大国外交的背景。(8分)
(2)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阐述中国推进特色大国外交的意义。(7分)
2025届云南三校高考备考实用性联考卷(二)
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B C A C B B A C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 B D B D A A C
【解析】
1.根据表格信息,从教育方法上看,先秦中国和古希腊在教育方法上都主张启发式教育,注重对学生的引导,有利于解放思想,故选B。A选项说法太绝对;C、D选项材料未体现。
2.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西汉政府在处理与匈奴关系问题时多采取和平措施,利于各民族友好往来,也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央政府处理与周边少数民族关系提供思路,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故C选项正确;华夏认同观念在春秋战国时期已逐渐形成,而非西汉时期“开始形成”,A选项错误;西汉政府在与匈奴的交往中采取全新政策,主动降低姿态,与匈奴和亲、给匈奴送钱等。这是在匈奴强、西汉弱的背景下做出的务实选择,而非“坚持独尊观念”,B选项错误;不同时期中原政府在国情上差异较大,应根据国情调整民族政策,而非一味效仿,故D选项错误。
3.汉末三国政局混乱,人们多逃避现实,玄学和求仙活动盛行,A选项正确;B选项材料未体现;三教合一形成的是理学,C选项错误;将佛像一类的佛教元素与龙、凤等中国传统的神仙信仰元素相结合,说明汉晋时期的佛教信仰是依附于传统神仙信仰中的,佛教在民间已有一定的影响,但尚未形成严密的宗教体系,D选项错误。
4.官营屯田的设置可以确保军需的供应,减轻了内地百姓的负担以及运输之劳,选C;隋朝官营屯田的设置是两汉以来的经验,并非“首设”,A错误;材料无法体现隋朝时期官办经济是社会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B错误;唐朝安史之乱后,社会秩序混乱,陆上丝绸之路受阻,D错误。
5.宋元时期,指南针的广泛应用以及造船技术的进步,为海外贸易提供了便利,选B;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完成南移,A错误;宋元时期,中央政府力图管制海外贸易,但仍给予海上私商一定的发展空间,并未实行“完全的”对外开放政策,C错误;宋元时期,重农抑商政策没有被打破,D错误。
6.据材料“于诸番国并海外,公干教化诸番王等无不祗顺”可知,明朝政府仍然固守传统的宗藩体制,对周边国家宣扬国威,故选B项;据所学可知,明朝这一时期没有列强入侵,朝贡贸易主要目的是“宣扬国威”,排除A项;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宣扬国威而不是“拓展海洋”,并且中国古代的统治者大多缺乏“海权意识”,排除C项;明清时期世界的趋势是发展资本主义,据所学可知,华夏认同在春秋时期已有,而朝贡体制是针对外国,不能形成华夏认同,排除D项。
7.从材料可以看出,土匪兵痞影响社会治安与经济交流,A项正确;B项不能直接从“现象”中得出,并不是对现象的准确理解,排除;材料无法体现C项中的“互相勾结”内容,排除;材料描述的是“民国早期”“大理”,是中国偏远地区,并不指向全国,D项错误。
8.根据表格信息“1928年,最高税率为27.5%”“1930年,最高税率提高到50%;1933年更把最高税率提高到80%”并结合所学可知,国民政府发表“改订新约”的对外宣言,关税自主为其主要内容之一,关税税率得到一定的提高,关税收入也得到增加,对外国商品有一定的抵制作用,有利于国内民族工业的发展,故选C项;材料没有涉及外国商品大量涌入的信息,且关税提高不利于列强扩大商品输出,排除A项;材料中关税的提高,一定程度上限制外国商品的进入,不利于加强与世界市场的联系,排除B项;当时国民政府并未完全取得关税自主权,税收的增加有利于国内经济发展,但没有达到健康发展的程度,排除D项。
9.据材料“技术问题和政治问题不同”“领导者应当于找出正确的定型的言语来表达一定的思想”可知,中共中央认识到技术本身是能够同样地为各个阶级和各种制度服务的,对一边倒政策有所调整,彰显了独立自主意识,这体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较为灵活的外交,故选B项;材料是对一边倒政策在技术方面的调整,是为了推动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不是为了促成他国革命,排除A项;材料只是就“技术一边倒”进行的调整,不能扩大为外交战略的转变,排除C项;技术交流只能增加沟通,不能直接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排除D项。
10.据材料,下关茶厂改制体现了企业所有制的探索及影响,是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一个具体例子。这一改制解决了下关茶厂的困境,也促进了茶厂自身的发展,体现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积极探索和成效,故选B项;下关茶厂改制是一个具体的案例,并不能直接代表整个民营经济力量的发展壮大,民营经济的发展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需要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排除A项;产业结构调整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根据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外部环境的变化,通过调整和优化国民经济中各个产业的比重和结构,以达到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目的,材料内容属于经济体制改革,与产业结构调整无关,排除C项;材料体现了股份制改革的成效,但题目更侧重于下关茶厂改制,而不是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排除D项。
11.符合所有关键词的只有亚历山大帝国,D项正确;A、B、C选项未能全部覆盖所有关键词,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12.15世纪促进贸易中心转移的应该是新航路的开辟,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俄国十月革命后建立的,B项正确;辛亥革命没有建立社会主义国家,排除A、D项;促进贸易中心的转移是商业革命,排除C项。
13.材料表明在法国大革命中处死的是镇压革命的国王和王后,不是起义者,说明民族国家内涵发生了变化,D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处决对象,而不是革命进程,排除A项;材料不涉及人民的人权意识,排除B项;材料只涉及处决对象,不涉及建立军事独裁的问题,排除C项。
14.材料表明贸易指数和贸易总额都在增长,实质反映了各国经济联系在不断增强,A项正确;国际局势紧张在材料中看不出来,排除B项;从材料时间看应该是受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排除C项;世界贸易水平不断上升是材料的表现,没有反映实质,排除D项。
15.国际联盟是第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世界性国际组织,A项正确;国际联盟实行的是全体一致原则,排除B项;国际联盟是被英法操纵,排除C项;D说法过于绝对化,排除D项。
16.漫画描绘的是美国骑着瘦弱的马歇尔计划,要去援助西欧,背后却暗藏危机,美国的真正目的是通过援助西欧来对抗苏联,最终实现美国的全球称霸,C项正确;稳定资本主义和对抗苏联都不是美国最终的目的,排除A和D项;马歇尔计划并不是针对法西斯,排除B项。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25分)
(1)(12分)史实:①政治上,多借鉴宋朝的政治制度;②经济上,使用铁犁牛耕,兴修水利;③文化上,开办学校,实行科举制。(每点2分,答对三点得6分)
意义:①政治:西夏对祖国西北地区的局部统一,为元朝的大统一奠定了基础;②经济:促进西北地区的开发;③社会:加强了西北边疆同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从而丰富了边疆、内地各族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生活,有利于宋夏边界的安宁;④文化:西夏文教昌盛,不仅为西夏自身培养了大批文武人才,而且也为元初统治者储备了大量有用人才;⑤民族:促进了民族交融,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每点2分,任答三点得6分)
(2)(13分)特点:持续时间长;交往路线多、范围广;交往内容广泛;交流具有双向性;影响深远。(每点2分,任答三点得6分)
影响:①对欧洲:四大发明传入欧洲,促进欧洲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推动欧洲社会转型;②对中国: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增添活力;③对东亚:促进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的形成,推动东亚国家的进步;④对世界: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加强各国友好往来,利于命运共同体的形成。(每点2分,答对三点得7分)
【详解】(1)本题是表现类和意义类材料分析题。
民族交融的史实:结合所学,西夏在政治上大体上学自宋朝制度,官分文武两班。中书司、枢密司与三司(盐铁部、度支部与户部)分别管理行政、军事与财政。根据材料,在经济上,“西夏逐步采用汉族比较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普遍使用牛耕并重视和发展水利灌溉,不断开垦荒地,储存了大量粮食”可分析出使用铁犁牛耕,兴修水利。根据材料,在文化上,“西夏在文教方面也做了富有成效的努力,如兴学校、设蕃学和汉学、发展科举、振兴文教等”可分析出开办学校,实行科举制。
西夏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意义:政治上,西夏对祖国西北地区的局部统一,为元朝的大统一奠定了基础。民族上,西夏逐步统一西北的大部地区并非偶然,而是“藩汉杂处”的西北各族经过二百年长期自然同化,不断冲突融合的结果。经济上,西夏的立国对祖国西北地区的开发作出了一定的贡献,突出表现在西夏农业的发展上。社会上,通过公私贸易,加强了西北边疆同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从而丰富了边疆、内地各族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生活,有利于宋夏边界的安宁。文化上,西夏文教昌盛,不仅为西夏自身培养了大批文武人才,而且也为元初统治者储备了大量有用人才,对于提高西夏境内各族以及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水平,作出了有益的贡献。
(2)本题是特点类和影响类材料分析题。
特点:根据材料“辽宋夏金元文化通过陆路、海路向世界传播”,而且文化交流涉及的地域众多,可分析出持续时间长、交往路线多、范围广;根据材料,辽宋夏金元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内容包括四大发明、中国的医药、文化典籍等可分析出交往内容广泛;根据材料,“与此同时,阿拉伯的、波斯的、欧洲的、南亚的、东南亚及东北亚的优秀文化也不断地传入中国”,可分析出双向性;根据材料“对世界的历史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分析出影响深远。
影响:结合所学,从对欧洲、对中国、对东亚、对世界四个角度入手,谈影响。四大发明传入欧洲,促进欧洲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推动欧洲社会转型;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增添活力;促进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的形成,推动东亚国家的进步;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加强各国友好往来,利于命运共同体的形成。
18.(12分)示例:
研究主线:西方福利制度的发展
论题:国家社会福利制度应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历史解释: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干预经济的发展,并通过建立和完善美国的社会福利制度,缓和了社会矛盾,推动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使美国经济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高度繁荣,国家福利制度也因有充裕的财政收入支持在这一时期达到了黄金时期;到了七十年代末,受石油危机等因素的影响,美国对外贸易缩减,国内陷入“滞胀”困境,被迫采取紧缩财政政策与赤字政策,国家财政赤字严重,社会福利支出成为国家财政负担,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个人不得不缴纳高税费来维持国家福利,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民众经济负担。所以,国家社会福利制度应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否则过高的社会福利支出就会成为沉重的财政负担,影响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
评分标准:
19.(15分)
(1)(8分)背景:国内:①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升;②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国际:①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②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③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与不确定性因素非常突出,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等依然存在。(每点2分,答出四点可得8分)
(2)(7分)意义:①为世界和平、安全、发展引领航向;②维护全球化的发展,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的重要力量;③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为推进全球治理体系作出巨大贡献。(每点2分,答出三点7
第 页,共 页
试题资源网-凸飞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第 9 页,共 9 页
试题资源网-凸飞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云南三校2024-2025高三上学期高考备考实用性联考(二)历史试卷(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