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单元测试--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一、单选题
1.如图中的场景最有可能出现的时间及地区是
A.公元前27年的罗马帝国 B.公元475年的西罗马帝国
C.公元6世纪的法兰克王国 D.公元7世纪的东罗马帝国
2.欧洲中世纪庄园生产包括粮食、衣物、工具等各项生活所需,是一个农村共同体。庄园以农业为主,面粉、奶酪、火腿、蔬菜等均可以自给,鞋帽衣服也自己制作,很多庄园有铁匠、银匠等。据此可知,这些庄园( )
A.经济基本自给自足 B.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C.促进欧洲城市兴起 D.领主占有全部土地
3.下表所示是古代亚欧文明和古代美洲文明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共同挑战时采取的措施。对此解读最合理的是( )
在人类发展面临共同挑战时 古代美洲人的解决策略 古代亚欧文明的解决方法
如何解决群落的生存和生产问题 培育玉米、马铃薯、番薯等,驯化羊驼 培育大小麦、水稻和粟,饲养羊、猪、狗
如何解决记事、统计、传递信息、时间管理 多神崇拜,祭祀神灵,创造文字、太阳历,发明了20进制 祭拜太阳、天,创造文字,发明了历法,创造数字和进位制
如何治理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的国家 集权,划分政区,建立税收、道路系统,迁移人口 实行君主专制,建立对地方直接控制的政治制度、道路系统、税收系统
A.古代文明发展具有共通性 B.早期各个区域文明同时产生
C.美洲文化受外来文化影响 D.文字是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
4.假如你是生活在公元10世纪某个时期的一家庄园的农奴,那么下述生活场景中,你最不可能遇到的是
A.自备农具和耕畜在领主自营地上每周无偿劳动几天
B.除了拥有一定的耕地外,还可以耕耘一片草地和牧场
C.与庄园主或其他农奴发生纠纷,经庄园法庭审理
D.与庄园领主发生冲突后,可以随意离开领主庄园
5.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提出:俄罗斯人统一在莫斯科之下,……俄罗斯人的军事技术也正向前发展,因为他们能够从西欧取得的巨大进步,尤其是火枪和火炮方面的巨大进步中得益。凭借这一军事优势,俄罗斯得以占领整个喀山汉国。以上材料作者意图说明( )
A.此时俄罗斯已经成为地跨欧亚大陆的大帝国
B.俄罗斯的扩张具有偶然性
C.俄罗斯彻底打败了蒙古政权
D.俄罗斯的扩张深受西方科技发展的影响
6.法兰克王国的创始者克洛维(465-511)丑陋残暴。15世纪的历史学家则称克洛维体格匀称、摄人心魄,长相完美无缺且有一头让人过目难忘的立体式长发。历史学家的描述
A.说明人文主义广泛传播 B.受到了绘画革命的影响
C.体现了王权力量的增长 D.与西方殖民扩张相一致
7.图格拉王朝时期,德里苏丹国共有23个省。各省划分为若干称为“舍克”的行政区,“舍克”之下是“巴尔加那”,村社构成最小的行政单位。各省的长官称“瓦利”,直接隶属于德里苏丹。担任“瓦利”职位的是( )
A.基督教徒 B.印度教徒 C.穆斯林 D.吠舍
8.据英格兰王室保存的卷档和庄园账目显示:谷物、牲畜和其他商品的价格在1180~1220年间增加了1~2倍,1220年以后仍继续上升。这反映出中世纪后期英格兰( )
A.价格革命推动物价上涨 B.封建经济的商业化
C.农业收入占据优势地位 D.资本主义萌芽诞生
9.6、7世纪时,日本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大贵族奴隶主势力强大,政局混乱。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日本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实行民主政治 B.加强中央集权 C.大力宣传佛教 D.豢养武士集团
10.玛雅各城邦都很重视自己的历史,习惯把国家的重大事件用象形文字刻在石碑或石柱上,一般每隔20年就立石记事一次,现已发现石碑或石柱就有数百个。这些历史碑铭
A.使人们全面了解玛雅文化 B.主要记载了玛雅的政治事件
C.有助于人们了解玛雅文明 D.客观的记载了玛雅的历史
11.《2012玛雅预言》给你一个可以免费去玛雅旅行的机会,这当然是个新创游戏,如若你真到了,会看到玛雅文化艺术的( )
①独特的表意文字②复杂的历法纪年
③用于祭祀用的金字塔庙宇④有壁画装饰的神庙
⑤繁荣的庄园
A.①②③⑤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
12.人们熟知的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其中的核心部分来源于波斯故事集《赫佐尔 艾夫萨尔》(即“一千个故事”),其中还夹杂了一些伊拉克、埃及地区的传说。这说明阿拉伯人( )
A.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B.融合了东西方文化
C.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 D.缺乏文学创新精神
13.不同区域的农业产生及发展造就了不同地区的社会生活,以下农业发展和社会生活对应无误的是( )
区域 农业生产 社会生活
A 埃及和尼罗河流域 种植大麦和小麦 王室、贵族、官员、神庙占有土地集体耕种。
B 古代中国 北方粟麦和南方水稻到隋唐形成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体系 庄园经济
C 古希腊 肥沃的土地大麦小麦和蔬菜轮作,在地力较差地方种植葡萄和橄榄 土地居民所有,奴隶劳动的现象普遍
D 中美洲 种植玉米,番薯,马铃薯 阿兹特克人除贵族私有外还有村社公有,每个家庭获得一块土地,终生使用。
A.A B.B C.C D.D
14.下图所示是古代日本的中央官制,它直接受下列哪一制度的影响( )
A.唐朝三省六部制 B.明朝内阁制度 C.英国君主立宪制 D.美国民主共和制
15.中世纪时,享有“东西方交流的桥梁”称号的是( )
A.亚历山大帝国 B.罗马帝国
C.拜占庭帝国 D.阿拉伯帝国
16.自9世纪起,西欧社会开始流行一种新型农业经济组织形式——封建庄园。庄园生产主要是为生产者自家和领主提供生活资料,庄园的产品很少拿出去卖,只有少数庄园不能生产的物品(如盐、铁等)才从城市购买。这说明,西欧庄园
A.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 B.经营规模普遍较小
C.是欧洲唯一的社会组织 D.采用精耕细作的方式
二、材料分析题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封建关系的基础是土地……如果领主将一块土地赐予一个人,这个人就成了封臣……封臣的权力和对于土地的所有权与他在举行臣属仪式时承担的义务是相应的……臣属意识和赐封仪式可以算是封建制度中的契约。
——(英)赫伯特·乔治·威尔斯著《世界通史》
材料二 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层形成了,商人和银行家作为市民阶层的上层,发展为早期的资产阶级。市民反对封建割据,反对领主特权,支持国家统一和王权强化。而建立新城市符合国王们削弱诸侯势力的政治考虑,因而国王成为城市的长期盟友。……城市的兴起和繁荣,产生了市民日常需要的世俗文化和世俗教育,文化教育不再为教士所垄断,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冲击着传统的教权主义、普世主义与禁欲主义的束缚,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兴起创造了有利条件。
——摘编自《世界中古史》
(1)材料一揭示的是中世纪西欧的什么制度?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欧封建关系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西欧城市兴起产生的作用。
18.中世纪的城市
材料一 如果总览历史资料,无论关于空间或时间方面的,我们将发现我们所得的材料 是残缺不全的。欧洲的广阔地面上,在长久时期内,好象曾笼罩着一块漆黑的帷幕。当这幕布揭开的时候,城市已经形成。
——摘自汤普逊著《中世纪经济社会史》
材料二 在我主降生后第一千三百四十八年,意大利的城市中最美丽的城市——就是那繁华的佛罗伦萨,发生了一场可怖的瘟疫。任你怎样请医服药,这病总是没救的。也许这根本是一种不治之症。这瘟病太可怕了,健康的人只要一跟病人接触,就染上了病,那情形仿佛干柴靠近烈火那样容易燃烧起来。
——摘自薄伽丘《十日谈》
问题
(1)根据材料一,指出城市复兴的时间和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请以一位游历者身份谈谈你在佛罗伦萨的见闻。
(3)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中世纪城市对揭开欧洲“漆黑的帷幕”起了怎样的作用?
19.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①③⑥等古代文明范围和影响不断扩展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④文明的开端。公元前8—前6世纪,④文明区逐渐形成了以公民为主体的城邦,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成为城邦公民应具备的条件。
(3)不同文明与文化相遇的时候,其中某一种处在发展较高阶段的文明与文化,可能对另一文化呈现倾斜式的“文化出超”。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中古时期③文明“文化出超”的具体史实。
三、论述题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公元1000年、1900年到2000年世界10个最大城市的人口(单位:百万)
公元1000年 1900年 2000年
城市 人口 城市 人口 城市 人口
科尔多瓦 0.45 伦敦 6.5 东京 26.4
开封 0.40 纽约 4.2 墨西哥城 18.1
康斯坦丁堡 0.30 巴黎 3.3 孟买 18.1
昊哥 0.20 柏林 2.7 圣保罗 17.8
京都 0.18 芝加哥 1.7 纽约 16.6
开罗 0.14 维也纳 1.7 拉各斯 13.4
巴格达 0.13 东京 1.5 洛杉矶 13.1
尼沙普尔 0.13 圣彼德堡 1.4 加尔各答 12.9
哈萨 0.11 曼彻斯特 1.4 上海 12.9
0.10 费城 1.4 布宜诺斯艾利斯 12.6
——摘编自曹建云《世界城市化的现状、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注:1000年相关城市的说明:科尔多瓦位于西班牙南部,当时为阿拉伯世界最强盛王朝的首都;康斯坦丁堡即君士坦丁堡;尼沙普尔位于伊朗东北部;哈萨位于阿拉伯海湾地区,其地的盖尔哈港为当时东方商船转换商货的中心;安尼华达位于印度。1900年:圣彼德堡即圣彼得堡。2000年:圣保罗位于巴西;拉各斯位于西非尼日利亚;加尔各答位于印度。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外历史知识,围绕“世界大城市的发展”自拟论题并进行阑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参考答案:
1.C
【详解】根据材料中“封臣向封主宣誓效忠”,封君封臣制度存在于中世纪的欧洲,时间是5到15世纪,故C项正确;A项时间不符合,故排除;“公元475年的西罗马帝国”是中世纪的开端,故排除B项;东罗马帝国不符合中世纪的欧洲,故排除D项。
2.A
【详解】根据材料“面粉、奶酪、火腿、蔬菜等均可以自给”“鞋帽衣服也自己制作”,可见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庄园经济属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故选A;材料反映庄园经济属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不发达,排除B;C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中世纪的西欧教会也占有土地,D选项说法错误,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面粉、奶酪、火腿、蔬菜等均可以自给”“鞋帽衣服也自己制作”,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
3.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从材料中看出古代美洲人和古代亚欧文明在解决生存问题时都有培育作物、饲养牲畜,在面临记事等问题时,都有文字,在面临治理广阔国家时,都有对地方的管理,因此可以得出古代文明发展具有共通性,A项正确;B项“同时”说法错误,文明的产生不是同步的,排除B项;古代美洲文明是独立发展的,没有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排除C项;D项只是涉及材料中的一个方面,排除D项。故选A项。
4.D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中世纪西欧庄园中的农奴在法律上不是自由人,被固着于土地上,所以与庄园领主发生冲突后,也不可能随意离开庄园,故选D;ABC中的论述都符合史实,是可能遇到的,与题意不符,排除。
5.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6世纪(俄罗斯)。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16世纪,新航路已经开辟,欧洲科学技术有了一定的发展,通过题干可知,俄罗斯的扩张深受西方军事科技的影响,D项正确。此时俄罗斯还没有扩张到乌拉尔山以东,所以还不是欧亚帝国,排除A项;材料体现俄罗斯扩张的军事优质,俄罗斯的扩张具有偶然性材料并未体现,排除B项;材料只提到俄罗斯的军事优势,无法说明彻底打败了蒙古政权,排除C项。故选D项。
6.C
【详解】据材料“法兰克王国的创始者克洛维(465-511)丑陋残暴,但15世纪的历史学家则称克洛维体格匀称、摄人心魄,长相完美无缺……”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了15世纪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市民阶层及封建贵族等阶层因各自利益需要王权支持发展经济,王权不断强化,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人文主义的传播,而是对“克洛维形象”的描述,排除A项;材料属于历史学家的记载,与绘画无关,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强调历史学家的记述,与殖民扩张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7.C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瓦利”是德里苏丹国的行省长官,德里苏丹国的行省总督由苏丹任命,重要职位由穆斯林担任,故C正确;A、B、D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
8.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英国)。据本题材料“谷物、牲畜和其他商品的价格在1180~1220年间增加了1~2倍,1220年以后仍继续上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2世纪后,英国皇室及庄园的谷物、牲畜和其他商品价格不断上涨,体现了其商品化强化的趋势,即封建经济的商品化,B项正确;价格革命发生在新航路开辟后(15世纪末16世纪初),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仅凭材料信息无法判定农业收入是否占优势地位,排除C项;雇佣关系的产生是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表现,与题干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9.B
【详解】根据所学,6、7世纪时,日本社会矛盾十分尖锐,日本推行了大化革新,解放了部分生产力,完善了日本的统治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奠定了日本的国家发展方向,有非常积极的意义。故B正确;6-7世纪没有民主政治,排除A;CD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
10.C
【详解】玛雅各城邦习惯把国家的重大事件用象形文字刻在石碑或石柱上,一般每隔20年就立石记事一次。依据所学可知,这些历史碑铭有助于人们了解玛雅文明,故C正确;“全面了解”说法绝对,故A错误;玛雅的重大事件包括政治事件、经济事件以及军事事件等,故B错误;碑铭带有主观性,故D错误。
11.D
【详解】玛雅文化拥有水平很高的象形文字,①符合题意;玛雅文化拥有三种复杂的纪年方法,②符合题意;玛雅文化拥有大量用于祭祀用的金字塔庙宇和有壁画装饰的神庙,③④符合题意;“繁荣的庄园”属于欧洲,不可能在美洲看到,⑤不符合题意。D正确;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12.B
【详解】据材料可知“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受到波斯文化、伊拉克文化和埃及文化的影响,据此可知,阿拉伯人融合了东西方文化,B项正确;材料体现了东西方文化对阿拉伯文化的影响,没有体现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排除A项;材料只涉及阿拉伯文化中的《一千零一夜》,不能体现阿拉伯文化的丰富多彩,排除C项;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有其自身的创新,并非完全照搬东西方文化,排除D项。故选B项。
13.D
【详解】中美洲的阿兹特克人种植玉米、番薯和马铃薯,除贵族私有外还有村社公有,每个家庭获得一块土地,终生使用。D项正确;古埃及和尼罗河流域种植大麦和小麦,农业的发展中贵族、王室、神庙占有土地,并由最初集体耕种到后来出租给佃户个体耕种,体现耕种的方式由集体耕种转向个体耕种的变化,A选项中表述不完整,排除;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是北方的种植粟麦,南方种植水稻,秦汉到隋唐形成北方旱地南方水田的精耕细作的技术体系。形成了小农经济的模式。而魏晋南北朝豪强大族不断扩张,农民在领主的庄园中服役,带有庄园经济的色彩,是中国农业经济的特殊时期。不处于主流地位。二者对应不准确,排除B项;古希腊的土地是公民所有,不是居民,排除C项。故选D项。
14.A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日本学习中国唐朝政治制度,进行大化改新,图示反映了日本仿效了唐朝的三省六部制,A项正确;明朝设立内阁,皇帝直接统领六部,排除B项;CD项与日本中央官制无关,排除CD项。故选A项。
15.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阿拉伯帝国(中世纪)。结合所学可知,阿拉伯人把中国的古代发明传入西亚和欧洲等地,也给中国带来阿拉伯的天文学和医学知识,以及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教文化,他们在不同文明之间搭建了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了这些地区文化和经济的发展,D项正确;亚历山大帝国存续的时间是公元前356至公元前323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罗马帝国和拜占庭帝国不符合“东西方交流的桥梁”的称号,排除B、C项。故选D项。
16.A
【详解】根据材料中“庄园生产主要是为生产者自家和领主提供生活资料,庄园的产品很少拿出去卖,只有少数庄园不能生产的物品(如盐、铁等)才从城市购买”可知,西欧庄园很少参与商品交易活动,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A项正确;从材料无法得出西欧庄园“经营规模普遍较小”的特点,排除B项;“是欧洲唯一的社会组织”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庄园采用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排除D项。故选A项。
17.(1)制度∶封君封臣制度特点∶以土地为纽带;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具有统一性;封君封臣存在契约关系;存在严格的等级关系。
(2)作用:工商业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形成,推动资本主义产生发展;促使城市与王权结盟,有利于王权强化和国家的统一;打破了教会对文化教育的垄断,促使大学兴起;推动思想解放,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创造有利条件。
【详解】(1)制度:指出材料反映的政治制度,根据材料提取关键词封建关系、封臣、契约关系,故这一政治制度为封君封臣制。特点:根据材料“封建关系的基础是土地”可知以土地为纽带;根据材料“封臣的权力和对于土地的所有权与他在举行臣属仪式时承担的义务是相应的”可知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具有统一性;根据材料“臣属意识和赐封仪式可以算是封建制度中的契约”可知封君封臣存在契约关系;存在严格的等级关系。
(2)作用:根据“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层形成了,商人和银行家作为市民阶层的上层,发展为早期的资产阶级。”得出工商业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形成,推动资本主义产生发展;根据“而建立新城市符合国王们削弱诸侯势力的政治考虑,因而国王成为城市的长期盟友”得出促使城市与王权结盟,有利于王权强化和国家的统一;根据“城市的兴起和繁荣,产生了市民日常需要的世俗文化和世俗教育,文化教育不再为教士所垄断”得出打破了教会对文化教育的垄断,促使大学兴起;根据“冲击着传统的教权主义、普世主义与禁欲主义的束缚,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兴起创造了有利。”得出推动思想解放,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创造有利条件。
18.(1)时间:11世纪开始
原因: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再度兴起;手工业者和商人出于经济活动的需要,聚居交通便利之处,成为最初的城市居民;一些封建领主为经济利益以不同方式参与中世纪城市的复兴活动。
(2)见闻:规模有限、公共设施滞后、环境脏乱、瘟疫流行
(3)政治上:市民阶层兴起,城市追求自治,国王与市民携手打破封建割据,形成等级君主制,王权加强;经济上:伴随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庄园经济逐步瓦解;文化上:市民要求世俗文化、教育,促进了大学的兴起。
【详解】(1)时间,根据材料一“欧洲的广阔地面……好象曾笼罩着一块漆黑的帷幕。当这幕布揭开的时候,城市已经形成”,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城市复兴的时间是11世纪。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从生产力、商品经济、城市兴起、交通便利、城市居民等方面回答原因是什么。
(2)见闻,根据材料二“发生了一场可怖的瘟疫。任你怎样请医服药,这病总是没救的”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规模、公共设施、环境、瘟疫等方面回答在佛罗伦萨的见闻。
(3)作用,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从市民阶层、城市自治、王权加强、商品经济、世俗文化教育等方面回答中世纪城市对揭开欧洲“漆黑的帷幕”起了怎样的作用。
19.(1)比较发达的社会分工、相对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复杂的社会组织和管理系统,使其具备了稳步扩范围和影响的潜能;在生产力发展水平有限的情况下,农耕文明需要新的土地、水源、劳动力;统治阶级要追求更多土地以获得税收。
(2)爱琴文明;祖籍本邦,拥有数量不等的财产,能够自备武装服兵役的成年男性。
(3)从646年开始,日本效仿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大化改新)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10世纪,高丽王朝效仿中国唐朝制度,在中央设三省六部,将地方划分为十道,推行土地国有,引入科举考试选拔官员。
【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文明时期。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①处是古埃及文明,③处是中华文明,⑥处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这三处文明范围和影响不断扩展的原因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主要是他们都有比较发达的社会分工、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复杂的社会组织和管理系统。而且这三处文明都属于农耕文明,所以在生产力发展水平有限的情况下,农耕文明需要新的土地、水源、劳动力;统治阶级要追求更多土地以获得税收
(2)本题是特点类、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希腊时期(欧洲)。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④处是古希腊文明,古希腊文明的开端是爱琴文明。在古希腊文明中,成为城邦公民所具备的条件主要包括祖籍本邦,拥有数量不等的财产,能够自备武装服兵役的成年男性。
(3)本题是探究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古代中国(中国)。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③处是中华文明,所谓③文明“文化出超”是指中华文明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列举古代中国周边国家受到中华文明影响的史实即可。如从646年开始,日本效仿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大化改新)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10世纪,高丽王朝效仿中国唐朝制度,在中央设三省六部,将地方划分为十道,推行土地国有,引入科举考试选拔官员。
20.示例1 论题:公元 1000年的世界大城市分布反映出中古世界文明发展的特点。
论述:古代世界文明呈现多中心、发展程度差异大的特点。前 3 大城市,科尔多瓦、开封,康斯坦丁堡分别为阿拉伯文明、中华文明、拜占庭文明王朝所处的都城,而这三大文明也是当时东西方发展程度较高的文明。而有些区域,如北非以外的非洲、美洲、大洋洲尚未有城市进入世界前10大城市,这说明上述地区的文明发展程度较低。
古代丝绸之路上的贸易对中古城市化起到相当大的助推作用。开封、康斯坦丁堡、尼沙普尔等都处于陆上丝绸之路沿线,而哈萨位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而科尔多瓦可以通过地中海关联海上丝绸之路。当时阿拉伯人在陆海丝绸之路上主要从事中介贸易,贸易的发展也会促进人口的聚集。
总之,中古世界大城市的发展是生产力不断发展的结果,也是文明之间不断交往的表现。
示例2 论题: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美国城市化高速发展。
论述:19世纪以来,美国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发展,加之英国工业革命成果的外传,工业化不断推进,城市化已在稳步发展。南北战争后,随着以电力工业为代表的新兴技术的出现与运用,美国引领第二次工业革命潮流,工业化取得重要进步。工厂的建设,垄断组织的形成,促使人口加速向城市集中;内燃机的发明,汽车工业的进步使交通事业迅速发展,加快了人口聚集效应;建筑技术的革新使住宅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如19世纪50年代,美国人发明了电梯,钢筋混凝土的运用,改善了居住条件,加之基础设施的完善,不断吸引民众向城市聚集。故到 1900年,在世界10个最大的城市中,美国已占三席,分别为纽约、芝加哥、费城。
总之,工业化是美国大城市涌现的深层动因。
【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选择观点说明题(含绘图说明类),时空是古代、近代、现代世界。论题:依据材料中公元1000年的城市人口,前几名所在的地区并联系所学知识,可拟定论题公元1000年的世界大城市分布反映出中古世界文明发展的特点,论述:分别叙述初前三大城市所在地区及当时所处的文明,古代世界文明呈现多中心、发展程度差异大的特点。前 3 大城市,科尔多瓦、开封,康斯坦丁堡分别为阿拉伯文明、中华文明、拜占庭文明王朝所处的都城,而这三大文明也是当时东西方发展程度较高的文明。从公元1000年的世界大城市分布可知这些城市主要分布在欧洲和亚洲,而有些区域,如北非以外的非洲、美洲、大洋洲尚未有城市进入世界前10大城市,这说明上述地区的文明发展程度较低。根据所学这些大城市很多在古代丝绸之路的沿线可以得出 结合当时古代文明的发展概况及世界各文明间的交往交流可展开论述。另还可依据材料,1900年的世界大城市中美国占3个,结合这一时期美国发展的背景及特点,可拟定论题“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美国城市化高速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展开阐释。古代丝绸之路上的贸易对中古城市化起到相当大的助推作用。开封、康斯坦丁堡、尼沙普尔等都处于陆上丝绸之路沿线,而哈萨位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而科尔多瓦可以通过地中海关联海上丝绸之路。根据所学阿拉伯是在陆海丝绸之路上主要从事中介贸易,贸易的发展也会促进人口的聚集。最后总结概况论题 总之,中古世界大城市的发展是生产力不断发展的结果,也是文明之间不断交往的表现。(可也从1900年大城市的地区分布得出论题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美国城市化高速发展。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在美国的表现和影响来论述即可。)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单元测试(含解析)--2023-2024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