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2023-2024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学业质量监测
七年级历史
第I卷(选择题 共30分)
第I卷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天下转漕,仰此一渠。”材料评价的是( )
A.钱塘江 B.灵渠 C.都江堰 D.大运河
2.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下列选项中,能反映当时农业生产新技术的是()
A. B. C. D.
3.唐开成三年(838年),日本僧人圆仁来到今南通如东的国清寺。此后他走遍半个中国,研学佛法,受到朝廷及地方州县的热情接待。这说明了唐朝()
A.重视中外文化交流B.中外贸易往来频繁
C.实行开明民族政策D.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4.唐朝诗坛气象万千,名家辈出。作品具有“飘逸洒脱” “浪漫情怀” “超凡脱俗”等特征的诗人是(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柳公权
5.宰相文彦博说:“太祖岂非周世宗忠臣?但得军情,所以有陈桥之变。”“太祖”是指( )
A.李世民 B.赵匡胤 C.忽必烈 D.朱元璋
6.城市中店铺遍布大街小巷,早市和夜市昼夜相接,并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这种现象最早出现于( )
A.北魏洛阳 B.唐朝长安 C.北宋东京 D.元朝大都
7.如表所示赋粮比例信息说明( )
北宋熙宁九年(1076年)赋粮南、北方所占比例
单位 总计 北方数 南方数 南方所占比例(%)
贯、石、匹、两 10018153 4414841 5603312 55.93
A.黄河流域战乱频繁 B.南方经济地位重要
C.文化重心开始南移 D.北民南迁速度加快
8.元朝政府在中央设宣政院,管辖某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该地区是今天的()
A.新疆 B.内蒙古 C.西藏 D.云南
9.《马可·波罗行记》在介绍中国时说:大汗国中,商人所至之处,用此纸币以给赏用,以购商物,以取其货物之售价,竟与纯金无别。这一记载佐证了( )
A.唐朝南方商业的繁荣 B.元朝商品经济的发展
C.宋代繁华的都市生活 D.明清海外贸易的发达
10.“万众一心兮,群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这首豪迈雄壮的《凯歌》的作者应是()
A.岳飞 B.郑成功 C.戚继光 D.康熙帝
11.下图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科技巨著的目录节选,这部巨著是( )
☆石灰、煤炭等非金属矿的生产技术 ☆船舶、车辆的结构、制作和用途 ☆种植甘蔗及制糖、养蜂的方法 ☆关于粮食作物的栽培技术
A.《本草纲目》 B.《农政全书》 C.《天工开物》 D.《四库全书》
12.自16世纪早期至17世纪初,玉米、甘薯、马铃薯等外来高产作物传入中国,到清朝前期得到普遍种植,粮食产量大幅提高。这些外来高产作物引入中国主要缘于( )
A.郑和七下西洋 B.台湾府的设置 C.禁海令的实施 D.新航路的开辟
13.清代史学家赵翼评价某一官职“只能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该官职最有可能是( )
A.御史大夫 B.军机大臣 C.六部尚书 D.郡县长官
14.清朝为了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辖,先后设置或设立了( )
A.西域都护、驻藏大臣 B.军机大臣、行省
C.伊犁将军、军机大臣 D.伊犁将军、行省
15.清朝建立了一个空前统一和强大的国家,基本奠定了当今中国疆域的版图,其中清朝前期疆域南到()
A.台湾岛B.海南岛C.葱岭D.南海诸岛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20分)
16.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在唐朝前期的一百年中,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呈现繁荣景象。唐朝时期,汉族和一些北方少数民族杂居、通婚,西北、西南等地区一些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与唐王朝保持着友而密切的联系,民族之间的交融进一步发展、当时的社会会风气比较开放,一些妇女受过诗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喜好骑马、打球、拔河等活动。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书法,绘画、音乐、歌舞、石窑和雕刻等方面的艺术创作成就斐然。唐朝对外交往比校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住来,都城长安是一座国性的大都市,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摘编自《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盛唐气象的表现。
(2)简析盛唐气象出现的原因。
17.古代中国在政治制度创新方面多有建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经过唐代的发展,考试作为一项重要制度确立起来。这样,士人可以不经荐举,直接报名考试,由官府择优录取,从而纠正了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垄断用人做官大权的状况。
——摘编自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隋唐时期选官制度的名称,概括该选官制度的主要特点。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二中的示意图,图1所示政治制度的名称是什么?图1、图2所示政治制度分别是我国历史上哪两个朝代开创的?
材料三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宋《神童诗》
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宋初谚语
(3)材料三中,宋朝社会的价值取向与当时实施的哪一项政策密不可分?
试卷第2页,共4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700多千米。大运河的,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因此,题干的“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天下转漕,仰此一渠”都是对隋朝大运河的评价,D项正确;钱塘江是浙江最大的一条河流,不是人工运河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灵渠,始建于秦代,位于广西兴安,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题意中反映的是隋朝大运河不符,排除B项;都江堰市位于成都平原西北部,是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修建的水利工程,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2.C
【详解】依据课本所学可知,唐朝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呈现繁荣景象。在农业方面,垦田面积逐渐扩大,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有曲辕犁和筒车。C图片是曲辕犁,正确;图A是汉代牛耕图,排除;图B战国时期的铁制农具,排除;图D是唐三彩,唐朝著名的瓷器。排除;故选C
【点睛】“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农业生产新技术”是解题的关键,据所学,体现唐朝农业生产新技术的工具有:曲辕犁和筒车。依据图片中生产工具,判断属于唐朝的。
3.A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注重与外国发展友好关系,采取开放的对外政策,日本僧人圆仁来到今南通如东的国清寺。此后他走遍半个中国,研学佛法,受到朝廷及地方州县的热情接待说明了唐朝重视中外文化交流,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4.A
【详解】根据材料“飘逸洒脱” “浪漫情怀” “超凡脱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诗人李白诗歌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被誉为“诗仙”A项正确;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诗风淳朴厚重,反映当时历史是真情实况,其诗被称为“诗史”,他被誉为“诗圣”,排除B项;白居易的诗直面社会现实,揭示了统治者的腐败和人民的疾苦,诗歌平易近人,通俗易懂,深受大众欢迎,排除C项;柳公权是书法家,他的字方折峻丽,笔力劲健,排除D项。故选A项。
5.B
【详解】据题干“太祖岂非周世宗忠臣?但得军情,所以有陈桥之变。”和所学知识可知,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他的部下拥立他当皇帝。赵匡胤随即回师夺取后周政权,改国号为宋,以开封为都城,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B项正确;李世民是唐太宗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忽必烈是元朝的开国皇帝,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朱元璋,元末农民起义军首领,明朝开国皇帝史称明太祖,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6.C
【详解】据题干“城市中店铺遍布大街小巷,早市和夜市昼夜相接,并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和所学知识可知,宋朝都城东京商业发达的景象,出现了早市、夜市和草市等,东京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瓦子”;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C项正确;北魏洛阳这一时期还未出现夜市,夜市是北宋时期才有的,排除A项;唐朝长安市、坊严格分开,店铺营业时间有统一限制,日出后击鼓三百下才能营业,日落前击缶三百下统一关门歇业。因此唐朝长安没有夜市,排除B项;元代后,宵禁制度恢复,夜市在8点前收市,因此,题干中的现象最早出现在北宋时期,排除D项。故选C项。
7.B
【详解】从材料中可知,南方赋粮在国家总赋粮收入中占55.93%的比重,说明南方经济地位重要,B项正确;题干强调的是南方地区的经济,与黄河流域战乱频繁无直接关系,排除A项;题干描述的是赋粮,与文化无关,排除C项;北宋末年的靖康之变,中国古代又出现了一次人口大规模的南迁,与题干时间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8.C
【详解】依据“宣政院”,结合课本所学可知,元朝建立后,对西藏地区行使行政管理权,将这一地区划为一个单独的行政区,设立宣政院,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从此,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各地方行政区域。C正确;ABD排除,故选C。
9.B
【详解】据题干“《马可·波罗行记》在介绍中国时说:大汗国中,商人所至之处,用此纸币以给赏用,以购商物,以取其货物之售价,竟与纯金无别。”和所学知识可知,马可波罗是中世纪大旅行家。他1275年(元世祖至元十二年)从意大利到达中国,遍游中国各地,1291年(至元二十八年)初离华。他的《马可·波罗行记》,详细记录了元代中国的政治事件、物产风俗,对西方世界也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他的这一记载佐证了元朝商品经济的发展,B项正确;唐朝南方商业的繁荣、宋代繁华的都市生活、明清海外贸易的发达,都不符合《马可·波罗行记》这本书记录的朝代,马可·波罗是元朝来到中国,这本书记录的也是元朝的见闻,排除ACD项。故选B项。
10.C
【详解】题干《凯歌》中出现“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表明《凯歌》和抗击倭寇有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岳飞是南宋抗金英雄,与抗击倭寇有关。故A不符合题意;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与《凯歌》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戚继光是明朝著名的抗倭英雄,故C符合题意;康熙帝抗击的是俄国侵略者,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1.C
【详解】依据题干目录内容可知,该科技著作涉及农业、手工业等多个领域,结合所学知识,明朝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是一部关于农业、手工业的综合性科技著作,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C项正确;《本草纲目》是明朝李时珍所著的药物学著作,排除A项;《农政全书》是明朝徐光启所著的农学著作,排除B项;《四库全书》是清代乾隆时期编修的大型丛书,它对中国古典文化进行了一次最系统、最全面的总结,呈现出了中国古典文化的知识体系,排除D项。故选C项。
12.D
【详解】据题干“自16世纪早期至17世纪初,玉米、甘薯、马铃薯等外来高产作物传入中国,到清朝前期得到普遍种植,粮食产量大幅提高。”和所学知识可知,15世纪末,欧洲人掀起了一场地理大发现运动,航海家哥伦布发现了一直处于隔绝状态的美洲大陆。从此,美洲的粮食作物如玉米、甘薯、马铃薯被带出了美洲,开始向世界各地传播,因此,这些外来高产作物引入中国主要缘于新航路的开辟,D项正确;明朝的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沿岸以及非洲东海岸,不是直接到达美洲把玉米、甘薯、马铃薯等外来高产作物带回中国,美洲农作物能够传播到世界各地,主要缘于新航路的开辟,排除A项;台湾府的设置是清朝时期对边疆的管理措施,与题意上物种的引进无关,排除B项;禁海令的实施在题干材料中未涉及,题干反映的的农作物的引进促进了粮食产量的提高,排除C项;故选D项。
13.B
【详解】据题干“只能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和所学知识可知,清代史学家赵翼这句话说的是清代的军机大臣只负责传达皇帝旨意,逐渐失去政治责任感,因此,该官职最有可能是军机大臣,B项正确;御史大夫秦代始置,负责监察百官,代表皇帝接受百官奏事,明洪武中改御史台为都察院,御史大夫废除,排除A项;六部尚书是中国古代中央行政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权力大小在不同历史时期有所不同,题干所述为军机处,而不是六部尚书,排除C项;唐乾元元年(758年),改郡为州,州县制取代了郡县制,因此郡县长官在清代已经不存在,排除D项。故选B项。
14.D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清朝政府对新疆地区的管辖。1798世纪中期,乾隆帝派兵平定新疆回部贵族大小和卓叛乱之后,在新疆设置伊犁将军,1884年,清政府在收复新疆之后,设置新疆行省。故答案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侵略与反抗 收复新疆
15.D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清朝初年,我国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成为亚洲最大的国家。故D符合题意;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
16.(1)表现:国力强盛,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民族交往与交融进一步发展;社会风气比较开放;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文学艺术的多彩与繁荣;对外交往活跃,长安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唐朝对世界影响很大,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
(2)原因:统治者励情图治,政局相对稳定;实行开明的民族、外交和文化政策;统治者的博大胸怀;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
【详解】(1)根据材料内容可以归纳出盛唐气象的表现有:国力强盛,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民族交往与交融进一步发展;社会风气比较开放;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文学艺术的多彩与繁荣;对外交往活跃,长安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唐朝对世界影响很大,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等等。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盛唐气象出现的原因包括:统治者励精图治,政局相对稳定;实行了比较开明的民族、外交和文化政策;统治者的博大胸怀;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17.(1)制度名称:科举制。
主要特点:自主报名;分科考试;择优录取。
(2)制度名称:三省六部制。朝代:图1,隋朝;图2,元朝。
(3)政策:重文轻武政策。
【详解】(1)制度名称:根据材料一信息“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经过唐代的发展,考试作为一项重要制度确立起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主要特点:根据材料一信息“士人可以不经荐举,直接报名考试”,可得出:自主报名;根据“由官府择优录取”,可得出:择优录取;根据所学科举制的知识可知,科举制实行分科考试,以成绩作为选拔的标准,故体现了分科考试的特点。
(2)制度名称:根据图1信息“政事堂”“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可知反映的是唐朝时期的三省六部制。
朝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省六部制创立于隋朝,故图1是隋朝;根据图2信息“行中书省”“宣政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创立了行省制度,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故图2是元朝。
(3)政策:“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意思是世间的任何事情与读书相比都是下等的,只有读书学习知识是最高贵的,说明当时重视文化和文人;“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体现了当时看不起武臣,体现了重文轻武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后继的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2023-2024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