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课后培优练(统编版)(含解析)

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本课重点 (1)李春和赵州桥、“光耀千古的诗坛”。 (2)“世界艺术宝库莫高窟”。 (3)唐朝与日本、天竺的交往。
本课难点 (1)如何从历史的角度去理解、欣赏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的诗作; (2)“灿烂夺目的书法和绘画”; (3)理解封建时代的对外交往为何如此频繁 它与当今的开放有什么区别
一、单选题
1.如表为三国至隋唐僧人名号的演变。这反映了
时期 僧人名号命名特点
三国 以国为姓,音译或意译其名,如来自天竺的僧人一般冠以“竺”姓
东晋 以佛法僧为姓,音译其名,如佛陀耶舍、法护、僧伽提婆
隋唐 山名+法名,如百丈怀海;地名+法名,如曹溪慧能;寺名+法名,如法眼文益;尊 号+法名,如义净法藏;俗名+法名,如司马道信
A.佛教传入中国的历程 B.佛教逐渐本土化
C. 僧人命名日益规范化 D. 三教合一的盛行
2.唐代南禅寺、佛光寺塑像手法写实,表现了佛衣质感。菩萨衣着的覆盖面积极大地减少,胸膛、臂膀、 手足等无不展现着一种裸露美。材料说明,唐代佛寺塑像
A. 带动了市民文化的开放 B.折射出佛教的主导地位
C. 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 D.面相已带有汉化的特点
3.北魏时代的敦煌壁画充分反映了“流血”、“杀戒”等内容,蕴含着撼人心魄的超越时代的“悲壮之美”:唐 代敦煌壁画则规模宏大、色彩绚丽、气魄雄浑。这种变化说明
A. 唐朝时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B. 艺术是现实生活的艺术性再现
C.北魏时期国家分裂社会动荡 D. 艺术家创造性劳动铸就敦煌艺术
4. 魏晋以来,佛道两教在哲理及人精神安顿方面有很强的优势,社会影响力广泛,儒学面临严重挑战。唐 末五代,政权更迭,割据势力混战,违背儒家伦常的行为则层出不穷。这表明当时儒学
A. 受到佛道两教的挑战 B.纲常礼教遭到破坏
C.理论存在严重的局限 D. 正统地位已经丧失
5.魏帝曹巡视太学,以经学史上一系列自相矛盾的问题反复诘难经师,令经帅膛目结舌。这与汉代帝王亲 临太学讲经恰成反照。这说明
A. 儒学独尊地位受到冲击 B.太学的官学地位受到挑战
C. 儒学尚未形成理论体系 D. 统治者治国思想不断变化
6.魏晋时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竹林七贤”极度重视个体的精神自由,鄙视礼教和君臣关系。阮籍母亲亡 故时,别看他照样下围棋、喝酒吃肉,似乎不拘孝子之礼,但酒肉之后长号吐血并以孝子闻名;嵇康临终 写《家诫》教育子孙奉行儒家伦理。据此可知,当时
A. 追求精神自由却徒有虚名 B.阮籍和嵇康等人言不由衷
C. 传统文化趋向多维度融合 D. 儒学危机引发了思想混乱
7.“瓦当”是中国古代用以装饰美化建筑物檐头的建筑附件。如图是隋唐比较流行的瓦当纹样,从中可以折
射出隋唐时期
莲花纹瓦当纹样
A. 建筑技术达到了高峰 B.私营手工业注重创新
C.佛教兴盛并广泛传播 D. 三教合一的趋势加强
8.东晋时和尚惠远在《沙门不敬王者论》中提出,一个人在家、在社会,当然应该服从皇权、礼敬父母, 但是,出家的佛教徒是“方外之宾”,应当可以“遁世以求其志,变俗以达其道”。该观点反映了当时
A. 佛教教义与儒家伦理相抵触 B.佛教颠覆了民众的思维方式
C. 儒家伦理不为佛教徒所关注 D.统治者积极推动佛教本土化
9.魏晋之前盛行显示主人身份等级的钟、鼓、罄等敲打类乐器。魏晋时期,古琴、长笛、筝、琵琶等可携 带的乐器受到人们的推崇。这一变化表明
A. 市民阶层壮大冲击等级秩序 B.士族等级制度遭到严峻挑战
C. 情感表达的个性化趋向增强 D. 儒学丧失社会正统思想地位
10.唐朝壁画中的佛像不像南北朝时那样严肃庄重,而是富于人情味和亲切感。如将菩萨处理成女性,衣
饰华美,仪貌端丽而慈祥。体态丰腴而多姿。这一变化
A. 是社会状况的真实反映 B.反映了时代和审美观念的变迁
C. 植根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D. 体现了南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11.初、盛唐的诗人大多经历过大漠苦寒、兵刀弓马的生涯。诗人杨炯的诗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表 达了一种为国立功的荣誉感。这一现象体现了那个时代
A. 崇尚英雄主义 B. 社会动荡不安
C. 开始军功授爵 D. 文学样式多样
12.天宝六年,唐玄宗专门颁发诏令,将马球作为军队训练的课目之一。皇帝的禁军神策军”连提拔将领都 以球艺高低来决定。除了武士酷爱马球运动外,新科进土及第后,也会在长安月灯阁打马球庆贺。在宫廷、 军队盛行马球的影响下,一些宫女及富家女子也以驴代马,挥杖击球。这可以用来说明唐代
A. 时代气息豪迈奔放 B.休闲体育受到百姓推崇
C.朝廷倡导重武抑文 D. 宫廷娱乐以打马球为主
13.《旧唐书與服志》记载:“太常乐尚胡曲,贵人御馔,尽供胡食,士女皆竟衣胡服。”这一现象反映唐朝
A. 中外经济交往频繁 B.异域风尚推动社会进步
C.华夷观念已经消除 D. 民族交融促进文化多元
14.唐代书法家评价某字体:“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脉通于隔 行..…世称一笔书者。”该字体属于
A. 小篆 B. 隶书 C. 草 书 D. 行书
15. 魏晋时期,刘徽受《易经》中关于数量关系的启发创立了割圆术。南朝祖冲之用割圆术,求得了精确 到第七位数字的圆周率,他还著有《易义辨×孝经注》和《论语注》北周甄鸾的《五经算术》则专为 《诗经》《周易》《礼记》等作注。据此可知当时
A. 自然科学与实践的关系紧密 B. 儒学加深了人们对数学的认识
C.技术水平在世界居领先地位 D. 科学家在研究中注重逻辑思辨
16.青海省西北部柴达木盆地,于20世纪80年代陆续出土了大批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文物。据此判断,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来自中原 的物品 大量的开元通宝铜钱;宝花纹铜镜;刻有“谨封”二字的一枚印章(唐代官方传递公文 的密封专用章);一件南北朝时期的青瓷莲花尊;道教符篆锦两件,其中一件上的文字 是“上天太阳神光明,诸神佑护市易,大吉必来,急急如太上律令”。
藏文化方 藏文木牍、木简十余枚;写有古藏文的骆驼头盖骨、羊肩胛骨数块;藏文佛经及佛像
面的物品 壁画残片。
自西方的 物品 东罗马金币一枚;波斯锦、波斯镀金人头像等波斯物品;镀金银质佛舍利容器、玛瑙 珠、铜香水瓶等栗特物品。
A. 魏晋至隋唐中西方交往呈现多路径格局 B. 自古以来柴达木盆地是兵家必争之地
C. 道教受到当地各民族的热烈追捧
D. 唐朝实现了对青海地区全面有效的统治
17.如表为不同史籍关于隋唐时期中日交流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多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 出处
(隋炀帝)大业三年,其王多利思北孤遣使朝贡。使者 曰:“闻海西菩萨天子重兴佛法,故遣朝拜,兼沙门数十 人来学佛法。 《隋书 ·倭国传》
(推古天皇)遣于唐国学生高向玄理、学问僧旻。(孝德 天皇)以沙门旻法师、高向玄理为国博士。 《日本书纪》卷二十二、卷二十五
(白雉)四年夏五月,发遣大唐大使、副使与学问僧道 严、道通、道光、惠施、觉胜、弁正等并一百二十一人, 俱乘一船。 《日本书纪卷第二十五孝德天皇纪
鉴真:“昔闻南岳惠思禅师迁化之后,托生倭国王子,兴 隆佛法,济度众生。日本国长屋王崇敬佛法,其袈裟上 绣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 (日)真人元开《唐大和上东征传》 卷一
A. 日本人喜爱唐诗擅长中国诗文 B.佛教成为中日交流的重要纽带
C. 佛教成为日本社会的主要信仰 D. 受隋唐影响日本进行大化改新
18.下图是汉代画像石中的“羽人”形象,蕴含着羽化升天的意思;右图是唐代莫高窟“散花飞天”形象。隋唐 时披着佛教飞天的大巾、穿上长裙的无羽而飞的“飞天”普遍存在。这说明
A. 宗教与宫廷画结合催生地域特色文化 B. 三教合一促进文人画的形成发展
C.浪漫主义风格始终是古代艺术的主流 D. 多种文化交流融合推动艺术创新
19.饮茶是中国人日常生活习惯之一。唐代陆羽在《茶经》里曾对茶具中颇为知名的“三才杯”做过描述,上 有盖、下有托、中有碗,其寓意是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以茶敦亲、以茶为媒、以茶敬客、以茶睦 邻、以茶交友均在社会中影响甚广。这说明中国茶文化
A. 在唐朝时期已经盛行 B. 与儒、道等思想交融
C. 是中国对外交流媒介 D. 推动了制瓷业的发展
20.女子骑马的风俗在唐代流行。妇女骑马通常是“横乘”,侧身斜坐在马鞍上;而唐代女子则是“纵乘”,像 男子一样骑在马背上(如图),女着男装也开始盛行。不少的陶制品展现了骑马的妇人形象。这主要体现出 唐代社会
A. 游牧文明改变道德观念 B. 彻底摆脱儒家伦理束缚
C. 深受丝路商旅文化影响 D. 崇尚自由和开放的风尚
二、材料分析题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玄奘(602-664),落州续氏人,从小聪明颗悟,对佛学非常感兴趣,13岁剃度为僧,学习佛法。 他在国内遍访佛门高僧名师,感到所说纷杂,难得定论,决心到天竺(印度)学习。627年,他离开长安, 历尽艰难险阻到达天竺,师从那烂陀寺戒贤法师,潜心研究佛法。645年,玄奘回到长安,在弘福寺共主持
翻译佛数经论74部,1300多万字,是中国翻译吏上翻译最多的人。他提出了“既须求真,又须喻俗”的翻译 原则,翻译水平之高,为后代的学者所叹服。玄奘还将印度本土已经失传的《大乘起信论》译成梵文,传 回印度,并将《老子》译成梵文,传到印度。由他口述,门徒记录,写成的《大唐西减记》,记载了他亲身 游历过的110个国家,以及他听说的28个国家的山川形势、历史沿革、风土人情等,是研究中亚、南亚等 国古代历史地理的重要文献资料。
摘编自王岳川主编的《一 生要读知的100位中国名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玄奘的历史功绩。
(2)根据材料,简析玄奘取得功绩的主观因素。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磨初,继承南北胡时代骈体文、客体诗的遗风,追求雕词琢司的形式美,内容却空虚贫之,陈 子昂反对这种只讲形式不重内容的文风,他在《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中大声疾呼:“文章道尽五百年类”, 必须改变魏晋南北朝以来“采繁竞丽而兴寄都绝”,“透逛倾靡,风雅不作”,发扬《诗经》风雅颂和西汉散文 的优秀传统,才能使文学根兴起来。他在创作中就是贯穿了“诗以言志”,文必达意古雅的新文风。《新磨书》 本传说:“唐兴,文章承徐、庾余风,天下祖尚,子昂始变雅正。“子昂所论著,当世以为法。”
——滴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陈子昂在文学创作上的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陈子昂的文学创作主张。
参考答案
1.B
【详解】
根据“山名+法名,如百丈怀海;地名+法名,如曹溪慧能;寺名+法名,如法眼文益;尊号+法名,如义 净法藏;俗名+法名,如司马道信”等信息可得出,从三国时期到隋唐,佛教的僧人名号命名很多都以中国 的山海地名命名,反映出佛教逐渐本土化的趋势,B 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历程,排除A; 从材料的命名试 并不能看出规范,排除C; 材料没有体现其他派别,不能体现三教合一的盛行,排除D。
2.C
【详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唐代社会风气开放,精神面貌开朗、奔放、活泼。佛寺塑像以写实的手法展现 着一种裸露美,体现了唐朝鲜明的时代特色,故C 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佛寺塑像艺术,与市民文化无关,
故A 项错误;材料只反映了佛寺塑像,无法体现佛教当时是否占主导地位,故B 项错误;材料未体现佛寺 塑像“面相已带有汉化的特点”,故D 项错误。
3.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时期国家分裂社会动荡,因此北魏时代的敦煌壁画充分反映了“流血”、“杀戒”;唐 朝是繁荣与开放时期,因此唐代敦煌壁画则规模宏大、色彩绚丽、气魄雄浑。结合上述分析可知,艺术是 现实生活的艺术性再现,B 正确;AC 说法片面,排除;D 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B。
4.C
【详解】
根据社会影响力广泛,儒学面临严重挑战”“违背儒家伦常的行为则层出不穷”可以看出,儒家的理论存在着 严重的局限与问题,并不能适应战乱动荡时期的需求,故C 项正确;受到佛道两教的挑战不符合材料中唐 末的内容,排除A; 材料强调儒学的发展问题,而不是具体的纲常礼教,排除B;D 项不符合史实,丧失是 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排除D。
5.A
【详解】
魏晋时期的社会环境动荡,伴随着佛教的传入及本土道教的产生,儒学的统治地位受到巨大冲击,因此魏 帝与汉代帝王对儒学的态度截然相反,A 正确;材料未涉及太学地位的变化,B 排除;董仲舒的新儒学使儒
学形成一定的体系,C 排除;材料与统治者的治国思想无关,D 排除。故选A。 6.C
【详解】
魏晋时期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竹林七贤”等人崇尚自然,极度重视个体精神自由的玄学,但他们在自己的 人生经历中既有出格的表现,又自觉将儒家思想的基本道德准则融入生活中,这恰恰体现儒家思想对他们 的影响根深蒂固,同时也推动了儒学在这一时期吸纳佛道等思想,从而更利于儒学的创新发展和传统文化 的多维度融合,故选C 项;魏晋时期玄学追求个体精神自由并非徒有虚名,而是融入到当时社会政治、思 想、生活的各个方面之中,排除A 项 ;B 项说法与材料不符,排除;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时不是儒学危 机引发思想混乱,而是社会动荡和剧变引发儒学危机和思想混乱,排除D 项。
7.C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莲花是佛教的象征之一,在隋唐时期莲花成为广受欢迎并流行的纹样,说明了佛教的兴盛与 传播,故C 项正确;材料中无法体现在隋唐时期建筑技术达到高峰,A 项错误;从材料中无法得出是官营 手工业还是私营手工业,B 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佛教和道教、儒学的关系,D 项错误。
8.A
【详解】
据题意可知,惠远提出“遁世以求其志,变俗以达其道”,出家人不应致敬王者,由此可知该观点与“服从皇 权、礼敬父母”的儒家伦理相抵触,故选A; 当时占据主流地位的还是儒家思想,佛教并没有颠覆民众的思 维方式,排除B; 根据惠远的观点可知佛教徒也关注儒家伦理,排除C; 材料中没有涉及统治者的态度,排 除D。
9.C
【详解】
材料反映了魏晋前后,人们推崇的乐器由大型变为小型,结合所学可知,钟、鼓、罄等敲打类乐器是礼仪 乐器,多用于公共场合或各类仪式的表演;而古琴、长笛、筝、琵琶等乐器携带方便,突破场所限制,更 适合个人情感的抒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魏晋时期情感表达的个性化趋向,故C 符合题意;市民阶层壮 大不符合魏晋史实,故排除A; 材料不能体现士族等级制度遭到严峻挑战,故排除B; 材料不能说明儒学丧 失社会正统思想地位,故排除D。
10.B
【详解】
材料反映了唐朝壁画中的佛像不再严肃庄重,而是富有人情味和亲切感。结合所学可知,唐朝文化政策和
社会氛围比较开明开放,推动审美观念的变迁,进而影响了绘画创作,故B 符合题意;佛像画本身就是宗 教题材的艺术作品,而且还带有创作者的主观色彩,不能真实反映社会状况,故排除A; 宗教题材绘画与
商品经济发展没有因果关系,故排除C; 佛教文化是外来文化,不能体现中国南北文化交流与融合,故排除 D。
11.A
【详解】
初唐、盛唐诗人在诗歌中表达了为国立功的荣誉感,而且多有大漠苦寒、兵刀弓马的经历,唯物史观中强 调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这说明当时的崇尚英雄主义,A 正确;初唐、盛唐社会稳定,排除B; 军功 爵制在战国时期就存在,排除C; 题干仅仅列举了当时的诗,不能得出文学样式多样的结论,排除D。
12.A
【详解】
唐朝前期,宫廷和社会上层流行军队的训练课目,甚至宫女、富家女子也参与马球竞技,反映出唐朝豪迈 奔放的时代气息,A 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休闲体育受到“百姓”推崇,B 项错误;唐代政府并未倡导“重武 抑文”,C 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宫廷娱乐以打马球为主,D 项错误。
13.D
【详解】
由材料信息“太常乐尚胡曲,贵人御馔,尽供胡食,士女皆竟衣胡服”可知,唐代的少数民族文化推动了唐代 文化的多元化,即民族交融促进文化多元,故D 正确;材料信息不涉及中外经济交往,故A 错误;异域风 尚指的是外国文化,故B 错误;华夷观念已经消除说法绝对,故C错误。
14.C
【详解】
根据材料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脉通于隔行….…世称一笔书者”可知, 这与草书一气贯通的特征相符,C 正 确 ;A、B、D 三种书法均不具备一笔而成特征,排除。
15.B
【详解】
魏晋时期,刘徽受《易经》启发创立了割圆术,为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第七位数字创造了条件,祖冲之 等数学家为儒学经典作注等活动,反映出当时儒学加深了人们对数学的认识,B 项正确自然科学与实践的 关系紧密和材料中数学家应用、注解儒学经典等不符,A 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魏晋时期我国技术水平在 世界居领先地位,C 项错误;科学家在研究中注重逻辑思辨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 项错误。
16.A
【详解】
从材料来自中原的物品”“藏文化方面的物品”“自西方的物品”相关信息可知,魏晋至隋唐中西方交往呈现多 路径格局,说明当时的政策较为开明,A 正确;BC 与材料无关,排除;D 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
A。
17.B
【详解】
表格内容主要反映了隋唐时期,中日之间以佛教为纽带进行的的交流,说明佛教成为中日交流的重要纽带, 故选B; 表格内容无法体现日本人喜爱唐诗和擅长中国诗文,排除A; 成为日本社会的主要信仰说法过于夸 张,无法体现,排除C; 表格中没有日本进行改革的内容,排除D。
18.D
【详解】
根据汉代“羽人”发展到唐代“散花飞天”形象结合所学可知“飞天”是印度佛教的天人和中国道教的“羽人”融合 西域飞天,在长期交流融合为一形成的,说明多种文化交流融合推动艺术创新,故选D; 材料没有体现宫 廷画,A 错误;文人画是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的,材料没有体现文人画特点,B 错误;浪 漫主义不可能始终是古代艺术的主流,C 错误。
19.B
【详解】
材料信息“上有盖、下有托、中有碗,其寓意是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以茶敦亲、以茶为媒、以茶敬 客、以茶睦邻、以茶交友”体现了中国茶文化与儒、道等思想交融,故B正确;材料主旨不是说明茶文化在 唐朝时期已经盛行,故A 错误;材料信息未涉及中国对外交流,故C 错误;材料不是强调制瓷业的发展, 故D 错误。
20.D
【详解】
本题考查唐代的社会风貌和时代精神,展示唐代社会生活自由开放的一面。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唐代妇女 喜好骑马,且和男子一样“纵乘”,体现出崇尚自由和开放的心态,D 项正确;材料没有强调游牧文明对道德 观念变化的影响,A 项错误;材料内容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儒家伦理有所削弱,但并非彻底摆脱,B 项错误; 唐代女子骑乘的习俗深受北方游牧文明影响,而非西域商旅文化,C 项错误。
21. (1)促进佛教文化的传播;对我国翻译史产生重大影响;促进中印文化交流;保存大量珍贵的历史文 献,成为中印两国共同的文化遗产。
(2)聪明颖悟;志向坚定;潜心研究;才学过人。
【详解】
(1)根据材料“到达天竺,师从那烂陀寺戒贤法师,潜心研究佛法。645年,玄奘回到长安,在弘福寺共主 持翻译佛教经论74部,1300多万字,是中国翻译史上翻译最多的人”可知,玄奘促进佛教文化的传播、对 我国翻译史作出了重要贡献;根据材料“玄奘还将……《大乘起信论》译成梵文,传回印度,并将《老子》 译成梵文,传到印度。《大唐西城记》...…是研究中亚、南亚等国古代历史地理的重要文献资料。”可知,
他促进了中印之间文化的交流,保存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献,成为中印两国共同的文化遗产。
(2)根据材料“,从小聪明颖悟,对佛学非常感兴趣,13岁剃度为僧,学习佛法”可知,玄奘聪明颖悟、志 向坚定;根据材料“他在国内遍访佛门高僧名师,感到所说纷杂,难得定论,决心到天竺(印度)学习”可知, 他潜心研究佛法、志向坚定;根据材料“在弘福寺共主持翻译佛教经论74部,1300多万字,是中国翻译史 上翻译最多的人..…为后代的学者所叹服。玄奘还将印度本土已经失传的《大乘起信论》译成梵文,传回 印度,并将《老子》译成梵文,传到印度。”可知,他才学过人。
22. (1)主张:反对当时重形式而不重内容的文风;复兴先秦现实主义文学传统;强调诗文创作要有内涵 和时代精神。
(2)简评:否定传统文风,体现了勇于创新精神;极力振兴务实文风,利于唐代文学的发展;开创了唐代 文学创作新风尚,影响了后世文学发展的方向。
【详解】
(1)根据材料“追求雕词琢句的形式美,内容却空虚贫乏,陈子昂反对这种只讲形式不重内容的文风”可得 出反对当时重形式而不重内容的文风;根据材料“发扬《诗经》风雅颂和西汉散文的优秀传统,才能使文学 振兴起来”“文必达意古雅的新文风”等信息可得出主张复兴先秦现实主义文学传统;根据材料“必须改变魏晋 南北朝以来‘采繁竞丽而兴寄都绝”“才能使文学振兴起来”等信息可得出强调诗文创作要有内涵和时代精神。 (2)根据材料“陈子昂反对这种只讲形式不重内容的文风“必须改变魏晋南北朝以来‘采繁竞丽而兴寄都
绝”等信息可得出陈子昂否定传统文风,体现了勇于创新精神;根据材料“陈子昂反对这种只讲形式不重内 容的文风”“才能使文学振兴起来……贯穿了‘诗以言志’,文必达意古雅的新文风”等信息可得出极力振兴务 实文风,利于唐代文学的发展;根据材料“子昂所论著,当世以为法”等信息可得出开创了唐代文学创作新风 尚,影响了后世文学发展的方向。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课后培优练(统编版)(含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