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课时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社会大变革”往往是指分裂走向统一或国家制度的改变。如果以这个标准看待下列史实,你认为不能称为“社会大变革”的一项是:
A.武王伐纣、灭商建周 B.隋军南下灭陈
C.春秋战国时的分封制变为郡县制 D.清末民初由专制走向共和
2.《礼记 王制》中有西周“田里不鬻(卖)”的记载。后在恭王三年(前920年)制作的卫禾皿上发现“贮”字,并释意为“贾、价、租典、特殊的土地易手”等。该现象
A.丰富了井田制研究的视角 B.质疑了《礼记 王制》的真伪
C.进一步证实铁犁牛耕的成因 D.证实了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存在
3.夏启讨伐有扈氏时说自己是“恭行天罚”,对部下们则说:“用命,赏于祖;不用命,戮于社”;商汤伐夏时说:“有夏多罪,天命殛之”;盘庚迁都时对众人说:“天其永我命于兹新邑”;周武王伐纣时也曾说:“商罪贯盈,天命诛之”。这说明夏商周时期
A.统治者武力强化中央集权 B.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C.政权统治具有更迭频繁特征 D.神权控制政权色彩
4.《周礼·地官·小司徒 》载:“乃经土地而井牧其田野,九夫为井,四井为邑……以任地事而令贡赋,凡税敛之事。……民受田:上田,夫百亩,中田,夫二百亩,下田,夫三百亩。”对材料所反映的土地制度分析不正确的是
A.以土地一定程度上的公有作为前提,但具有由公有向私有过渡的特征
B.西周的各级统治者把土地分为上、中、下三类
C.该土地制度下采用大规模简单协作进行农业生产
D.这种存在着劳役剥削的土地制度在春秋时期彻底崩溃
5.甲骨文又称契文、龟甲文或龟甲兽骨文。甲骨文为一种很重要的古汉字资料。绝大部分甲骨文发现于殷墟。这些甲骨基本上都是商王朝统治者的占卜纪录。“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现在已知,殷商时期,国王在处理大小事务之前,都要用甲骨进行占卜,商朝的地方诸侯有侯、伯、男、甸不同的称号,中央处理国家事务的官员,以尹为长,另有卜(中央负责占卜的官员),作册,亚服等各种名目。从以上材料不能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A.中国早期的制度中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B.殷墟是商朝的政治中心
C.商朝时期中央集权神化并加强
D.初步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6.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尚书》中最早提到“民主”一词,认为:“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休命于成汤。”含义是说暴君夏桀残民以逞,不配做民之主,推翻夏桀的成汤才是民主。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文中的“民主”,实即做民之主,与君主同义
B.肯定了成汤革命是推翻暴虐之政的举动
C.其“民主”内涵与近现代“主权在民”相吻合
D.儒家“民本”思想绝无现代民主思想
7.族谱是中华民族的三大文献(国史、地方志、族谱)之一,是一种以表谱形式,
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的特殊图书载体,“隐恶扬善”是修纂族谱的基本原
则之一。族谱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明灿烂的具体体现。这表明族谱
①有利于凝聚宗族 ②有利于中央集权
③有利于规范社会人际关系 ④有利于传承中华文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8.法国史学家谢和耐教授认为:周朝建立后,“商朝自己的世系却未曾中断过,它继续存在于河南西部的宋国,安阳王权的古老传统在那里保持下来了。”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商朝的世系没有中断,是因为商王的子孙重建宋国
B.商朝时期的首都在河南安阳
C.周给商王的子孙以封邑,封地就是当时的宋国
D.周不但分封了同姓家庭,也分封了一些异姓世家
9.清朝的袁枚曾说:“先王有公天下之心而封建……故封建行而天下治。后世有私天下之心而封建……故封建行而天下乱。无先王之心,行先王之法,是谓徒政”。据此可知:( )
A.袁枚反对先王时期实行的“封建”制度
B.袁枚不主张后世搞“封建”制
C.袁枚主张政治制度要公开给天下百姓
D.“封建”制度在历史上没有产生积极作用
10.史载夏王朝为当时各部落的盟主,只能以“封诸侯、建藩卫”进行统治。商承夏制,西周发展为全面的层层分封。当时已出现中央与地方的统属关系,有的都邑直属中央政权,有的都邑则由诸侯国管辖。《墨子·告子》载:“诸侯朝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这反映出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
A.神权高于王权,王权与神权结合
B.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C.“传贤”制强化了君尊臣卑的等级秩序
D.以王权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11.据相关资料考证,西周时期天子都城边长4.3公里,公国都城边长3.2公里,侯伯国都城边长2.5公里),子男都城边长1.7公里。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周天子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高度集权体制
B.城市边长的差别反映了西周等级分封的特征
C.都城规模的大小反映出各国政治制度的差别
D.都城的建制有利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
12.“大禹治水”是中国流传非常广泛的一个传说,大致意思是禹因治水有功,舜将部落联盟首领的权位传给他,是禅让制的典范之作。很少有人谈到禹本来就属于皇族系统,是黄帝的后裔这一情况。由此说明:
A.中国古代的权力没有世袭这种作法
B.禹的身份与他获得的成就毫无关系
C.禅让制是一种比世袭制更为先进的制度
D.故事向世人传达一种奋斗成功的理念
13.有学者认为:“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材料表明
A.周天子是天下人的大宗
B.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
C.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
D.分封制隐含着使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
14.学者黄中业指出,“分封”一词源于《左传》,指的是周初“封建亲戚,以屏宗周。”分封一词的“分”字,是说受封的诸侯国是由西周中央王朝分出去的……。“封建”一词的“建”,是说由周王室派出的受封者所建立的是国家。这说明西周的分封制( )
A.诸侯国与中央是松散的联盟关系
B.诸侯国与周王室之间毫无关系
C.是由殷人后裔和姬姓贵族建立的
D.诸侯国成为了周王室的臣属地
15.韩非认为,君臣关系是利害矛盾。君主用官爵来换取人臣的死力,臣下为达到富贵目的,必然用死力来换取君主的官爵;君主计算臣所出力量的大小,臣也计算君主所出爵禄的高低,君臣之间犹如买卖关系。这反映了
A.宗法血缘选官制度渐趋瓦解 B.儒家伦理确立正统思想地位
C.法家思想成为当时社会潮流 D.君臣关系演变促进社会变革
16.史书记载商朝前期多次迁都,从汤所居的亳开始,其后又迁徙五次,皆不出山东省的南部和河南省的东部。最后的一次迁都是第十九代王盘庚于前1384年自奄(山东曲阜)迁殷(河南安阳),其后直至商朝灭亡,二百七十余年间,商都始终在殷。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商朝后期农业耕作技术发展
B.统治者残暴奢侈,破坏自然环境
C.商朝前期自然灾害影响水稻产量
D.商朝后期黄河下游水患严重
17.唐代吴兢所撰《贞观政要 论封建》记载:“贞观十一年,太宗以周封子弟,八百余年,秦罢诸侯,二世而灭……封建亲贤,当是子孙长久之道”,对这则史料评述正确的是
A.唐太宗认为实行分封制是西周统治长久的原因之一
B.唐太宗认为秦帝王暴政是秦亡的重要原因
C.唐太宗对实行分封制持批评态度
D.唐太宗所论“封建”指的是郡县制度
18.商朝实行内外服制度:内服是指王畿以内地区,即由商王直接控制的地区;外服是商国周围的大小方国,其首领为侯、伯。商朝内外服之间没有建立隶属关系。许倬云在《西周史》中认为:“商人与各方国之间,大多有战争及贸易的交往,商以大邑商自居,大约只有商王畿之内的人以此认同。在王畿之外,未必有一个广泛的共同意识。”据此判断,西周与商朝政治制度的不同是
A.确立了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 B.形成了“大一统”的政治格局
C.实现了国家对土地的实际控制 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19. 班固说:“古代天子建国,诸侯立家,从卿大夫到庶人,各有等差。人们尊奉并服侍上级,而在下位的人也不会有逾越的念头。”接着又说:“五霸,三王之罪人也;六国,五霸之罪人也;四豪(信陵君等四君子),又六国之罪人也。”从材料中可以看到
A.夏商周与春秋的结束,是由于在下位的人没有逾越的念头
B.从夏商周到春秋到六国抗秦再到战国,时间次序不可变更
C.三王、五霸、六国、四豪都是古代人们严守身份等差的实证
D.从夏商周到战国后期,政治特征呈现逐渐远离古代理想的趋势
20.《史记 夏本纪》“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治。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遂即天子位,是为夏后帝启” (注:材料中的禹、启、益均为人名)。从材料中得出的信息是
A.禅让制作为政治权利传承的方式未被突破 B.禹直接将天子位传给子启
C.王位世袭制开始,“家天下”局面逐渐形成 D.益将王位禅让给启
21.刘盈是汉高祖刘邦与皇后吕雉所生的儿子,被立为太子后,并不得父亲的钟爱,刘邦所中意者是妃子戚姬所生的儿子赵王刘如意。为此刘邦几次向朝中大臣提出改立太子事宜,却遭到萧何等大臣的反对。下面是四位同学对此发表的评论,其中正确的是( )
A.甲:萧何等大臣的做法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 B.乙:萧何等大臣顶撞刘邦违背了三纲五常
C.丙:刘邦的做法违背了宗法制的原则 D.丁:刘邦的做法不符合分封制的惯例
22.《国语 周语上》记载:“先王之有天下也,规方千里以为甸服(畿内之地)。其余以均分公、侯、伯、子、男,使各有宁宇。”“公、侯、伯、子、男”五等爵是诸侯、卿大夫中普遍存在的爵位等级表现形式之一。“五等爵”
A.其制度源头是原始社会末期的禅让制
B.体现出分封制和宗法制下的政治秩序
C.反映了封建政治等级制度的典型特征
D.决定了诸侯之间在行政上的隶属关系
23.商王在祭祀天神时,宰杀大量牛、羊、狗以及战俘奴隶当成祭品奉献给神灵;西周天子在祭祀天神时,其祭品通常为牛、猪、羊并用,但极少以奴隶为祭品。对于商周祭祀现象,以下解释最合理的是( )
A.神权与王权结合的思想有所淡化 B.农业生产中牛耕尚未起主要作用
C.借鉴商代教训西周统治更为文明 D.西周奴隶制经济对劳动力需求大
24.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材料说明西周政治制度最显著的特征是
A.通过构建制度以维护贵族等级特权
B.通过世袭制和嫡长子继承制巩固统治
C.通过分封诸侯以加强对地方的统治
D.将血缘关系与地缘关系结合强化王权
25.殷商卜辞中发现了“妇妌(武丁的王妇)受年(即农田丰收)”的记载,有史家据此推测殷代王妇必有独立的封地,但目前尚未发现有其他王妇“受年”的卜辞。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实物史料价值高,该推测可靠 B.文献史料主观性强,该推测不成立
C.孤证不立,该推测存疑 D.卜辞仅表达愿景,不能反映历史真实
二、材料分析题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四千年前,出现了“丰下类型”的原始文化。这种文化遗址在辽宁西部地区分布得十分密集,堆积一般很厚,说明定居时间已经很久。赤峰水地遗址发现了大量磨盘。收割工具和粮食加工工具相对增多。
材料二 “丰下类型”同一遗址的房屋,小房才容一身,大房则直径可达四五米,并外附小间。房内遗留的物品一般是粗简的故具。个别房屋内则有贝和玉牌等贵重物品。墓葬或有葬具,或无葬具,陶葬的猪狗和陶器也是有多有少,某些基主人无珍贵饰品,个别基葬的人骨却佩有非常贵重的大小玛瑙块,项前还有成串的石珠。赤峰等地墓葬中发现有成年男女的合葬墓,这是对某些妇女可随便加以杀狗的表现。因为这种土坑墓都是一次理葬的,基中死者必须同时葬入,而一个家庭夫妻同时自热死亡的可能性毕竟很少,因此基中的女骨不是其正妻,而应该是那些“奴隶式的峰妾”。“丰下类型”的居住遗址周围往往有高大的石筑城墙。这种墙周长数百米,现存高度数米,工程浩繁,牢固耐久。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从辽宁的考古发现看私有制、商品生产和货币的产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取关于“丰下类型”原始文化食物生产的历史信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历史角度认识“丰下类型”原始文化。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工匠”一词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逸周书.文传解)中记载:“山林以遂其材,工匠以为其器"。东汉的《说文解字》中解释为“工者,巧饬也。百工皆称工、称匠。”《管子。立政》说道:“工事竞于刻镂,女事繁于文章,国之贫也……工事无刻镂,女事无文章,国之富也。”《考工记》中记录了大量有关器物制造的标准尺寸和技术要求,书中从零件制造、工艺应用、材料选择、规格要求以及成品检验等环节都进行了详尽叙述……被封建统治者、士大夫、官吏文人所鄙视的科学技术终究要发展,但是只能在农业、手工业生产实践的基础上,依靠匠人经验的缓慢积累而自发地发展。崇德尚贤、德艺兼修也成为中国古代工匠砥砺技艺、修身养性的专业职责与精神追求。
——摘编自赵薇(中国古代工匠精神特点及其价值追求》
材料二19世纪30年代,德国最初在制造业上采取偷师、模仿英法制造业的方式,假冒伪劣现象严重。1887年,英国在修改《商标法》条款时,带有侮辱性地规定,所有德国进口商品必须标明“德国制造”,19世纪90年代开始,德国在深刻反思的情况下开始学习美国,大力促进应用科学研究。德国工匠勤奋、严谨、有序、热情的工作态度无不体现着宗教追求,充满着理性精神的德国哲学渗透着德意志民族内向、深沉和善于思辨的民族品格。从1907年德国建立第一个旨在主张标准化和批量化生产设计组织——德意志制造联盟起,截至目前德国已经基本建立起了涵盖主要行业与产业的标准起草组织。一战后,德国相继出台了《反对限制竞争法》《企业基本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用以规范企业的治理结构和能力,并适时进行修订。德国著名的伍尔特集团,自1945年成立以来,始终如一地生产“螺丝";这一单一产品,其产品在很多领域是不可替代的。德国鼓励技术工人移民,在德国工作的技术“工匠",享受永久居留权。德国“工匠”培育的最主要渠道是职业教育,有近80%的年轻人接受不同形式的职业教育,而且职业教育几乎覆盖所有职业。在工匠精神的影响下,德国在机械、钢铁、电气、化工等领域打下深厚根基,“德国制造”声名显赫。
——摘编自徐春辉《德国“工匠精神”的发展进程、基本特征与原因追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 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工匠精神产生及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德国工匠精神形成的原因,并分析其影响。
27.[探索历史的奥秘]
文物作为人类活动的遗存,承载着重要的历史信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三星堆共出土了1720件珍贵文物。按其功能分类,我们可将它们分为:祭祀品,共105件,主要是青铜器,其中较大型的樽和罍,其功能可能有两个方面,主要用于祭祀天神、地神和祖先,同时也可当作生活用品,比如装酒、粮食等;生产工具,共124件,主要是石器和玉石,其中有斧、凿、錾、刀等;兵器,共127件,主要是青铜器,还有石器和玉器,其中有青铜戈、玉戈、玉刀;生活与装饰,这方面数量最多,共1364件,其中有青铜器、金器、玉器、石器、陶器、骨器、象牙器,以玉器为主,占615件。除上述四种类型外,还有80根大象牙,……另外,还有当时的货币——铜贝4662枚。还有数以吨计的陶片未计算在内。
——摘自冯学敏等《点击三星堆》
材料二 举世瞩目的三星堆考古发现,向我们揭示了三千多年前古蜀王国绚丽多彩的社会生活情形,展现了一个湮没的内陆农业文明的辉煌。……三星堆考古发现提供的不仅仅是珍贵的资料,更重要的是将使学术界重新审视中华文明,世界文明发展史上将因之而谱写新的灿烂篇章。
——黄剑华《古蜀的辉煌》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释读三星堆文物所蕴含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信息。
(2)推测是一种对未知现象作尝试性、合理性解释的思维方法。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推测古蜀国部落为什么会有大量“象牙”、“铜贝”和“数以吨计的陶片”?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三星堆考古发掘的意义。
试卷第8页,共8页
试卷第1页,共8页
参考答案:
1.A 2.A 3.B 4.D 5.C
6.C 7.C 8.A 9.B 10.B
11.B 12.D 13.D 14.D 15.A
16.A 17.A 18.D 19.D 20.C
21.C 22.B 23.D 24.D 25. C
26.(1)原始农业有较大发展;粮食产量有较大提高;定居生活出现。
(2)“丰下类型”原始文化的原始农业发展,处于父系氏族社会晚期;粮食较丰富,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产品剩余导致私有制形成和阶级的对立,大规模的城墙修建说明国家机器处于形成中。
27.(1)特点:工匠精神产生与手工业发展密切相关;注重实用的技道合一;重经验积累和技术传承;具有崇德尚贤的“理想人格”。
(2)原因:工业化初期屈辱记忆的刺激;新教伦理、理性与启蒙思想影响民族品格;德国有严格、完整的制度体系和完备的法律法规;社会自治组织的推动;德国崇尚工匠的社会氛围;德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推动;德国企业的觉醒蜕变与潜心制造。
影响:加速了德国科学与技术的结合,大大推动了德国工业革命的进程;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德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
28.(1)信息:政治:神权政治(或神权王权一体);阶级分化(或贫富分化);经济:农业和手工业较发达;军事:有部落战争;文化:精神生活丰富(或有审美要求)。
(2)推测:大量“象牙”说明古蜀国自然生态适合大象生存(或可能与远处部落有象牙交易等);“铜贝”说明有了一定程度的商品经济(或有一定水平的制币工艺等);“数以吨计的陶片”说明居住在该地的部落人口较多(或部落存在时间较长等)。
(3)意义:反映了古蜀王国的社会生活(或揭开了古蜀王国的历史之谜);三星堆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高一历史必修上1.1《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时同步练习(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