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第一周——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每周一测(答案)

第一周
1.考古学证明,距今约5000年地处黄河中下游地区的龙山文化时期,万邦林立,有些邦国都城规模较大,如陶寺遗址中有宫殿、天文等建筑以及各种礼器。这反映了( )
A.中华文明起源多元化特点 B.祭祀之礼源于龙山文化时
C.古代中国天文学非常发达 D.从部落到国家的发展趋势
2.四川广汉三星堆祭祀区近年出土的铜尊、铜要、铜瓿等,明显带有商王朝青铜文化特色,青铜冶炼涉及的范铸、焊接等技术与中原地区如出一辙。陕西宝鸡市境内发掘的强国墓地,出土的陶尖底器、柳叶形青铜剑等典型蜀文化风格的器物,时代跨周文王、武王至昭王、穆王时期。由此可得出的合理推断是( )
A.历史真实都有待考古发现的证实 B.文献记载为考古发掘提供了方向
C.中华文明具有“连绵不断”的特征 D.中国古代区域文明存在交流互动
3.《史记》对于夏朝初年的权力交接存在不同的记载:其一是禹将部落联盟推举的益定为接班人,禹去世后,益将王位让于启;其二是益在禹死后继承王位,但启率领臣服于他的部族武力推翻益的统治,强夺君主之位。这些记载都可用于说明,夏朝初年( )
A.王位世袭制不得人心 B.禅让制仍有较大影响
C.权力归属由武力决定 D.部落联盟已名存实亡
4.《韩非子·说疑》有言:“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作者如此描绘尧、舜、禹之间的权力转移意在说明( )
A.上古时期政治王朝更迭具有残酷性 B.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具有曲折性
C.战国时期君主加强集权具有必要性 D.以下弑上违背纲常具有非法性
5.“灭人之国,不绝其祀”是先秦时期一项重要的传统和规则,指灭国之后允许先代贵族保留一定的封地、爵位。武王灭商后,遵循传统,册封周人认定的上迄黄帝、炎帝,下止夏禹、商汤的后裔为诸侯。由此可知( )
A.早期国家祖先崇拜意识淡漠 B.殷商残余势力过大难以掌控
C.分封制为西周灭亡埋下隐患 D.华夏文明充满人道主义色彩
6.与商代相比,西周王臣在身心两方面都变成了王的附庸,只能向唯一的君主倾注全部身心而“付畀余一人”。且在王本人身死升天后,后于王去世的亲属与其近臣也须作为“袝”配享先王,意即登天服侍。西周这一变化( )
A.强化了君臣的附属关系 B.重建了周人的信仰体系
C.延续了部族的宗法观念 D.提升了王臣的政治地位
7.在西周的金文记载中已经有“戎”“夷”之称。“华夏”各国间存在纷争,但无论各国关系多么敌对,它们并不称呼对方为“戎”“夷”。这一现象反映了先秦时期( )
A.实现国家统一成为社会的共识 B.民族和文化认同观念已经出现
C.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冲突剧烈 D.血缘成为维系政治认同的纽带
8.公元前720年,周平王死,因为随葬品不足,新继位的周桓王只得派人去鲁国祈求,史称“求赙”。西周以来“天子不求私财”的传统从此打破,过去诸侯必须朝会天子的礼仪也名存实亡,相反,天子却要向诸侯进行聘问。这说明当时( )
A.分封制已经彻底崩溃 B.政治格局发生变化
C.周天子已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 D.宗法制进一步发展
9.自先秦以来,中国统治者自称为“华夏”,而把周边邻近地区的其他民族或部族称为“蛮”“夷”“狄”“戎”等。在华夷体系之中,中国一般不干预藩属国的内部事务,也不要求获取经济利益。这( )
A.维护了周边环境稳定 B.加重了中央政府财政负担
C.渗透着天朝上国理念 D.增强了中国政府政治威望
10.孔子认为,先王按土地的肥瘠分配土地,按照劳力的强弱征收田赋……按照利润和财产征收商税;“任力以夫,而议其老幼。于是乎有鳏、寡、孤、疾,有军旅之出则征之,无则已(有战事才征召他们,无战事时则免除)……先王以为足。”据此可知,孔子( )
A.代表了下层百姓的利益 B.倡导敬天保民的治国理念
C.意在恢复西周礼乐制度 D.主张赋役征发应注重实际
11.战国时期,中原地区的许多典章制度、哲学思想、语言文字等逐渐传向周边各民族,并为他们所吸收。在这一过程中,周边文化也逐渐传入中原地区。如南方苗蛮集团的神祇——女娲、盘古等,被中原地区所吸收,逐渐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祖先。这一现象( )
A.促进了华夏认同的出现 B.体现了民族隔阂的消除
C.推动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D.反映了统一观念的加强
12.某学者在论及商鞅变法时指出:“变法的意义不仅是单纯的改变法令规章,不仅是单纯的改变上层建筑,而是彻底的改革-军事改变、政治改变、政府组织和社会结构改变、风俗习惯改变。”下列文献史料,可以对其佐证的是( )
①“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②“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
③“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 ④“有事请殹(也),必以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西汉刘向在《〈战国策〉书录》中说:“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是以传相仿效,后生师之,遂相吞灭,并大兼小……晚世益甚,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敌侔争权,盖为战国……国异政教,各自制断。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唐朝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 定公十年》中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连称,本义指衣冠华美又重礼仪。华夏作为文化、政治实体,在春秋战国时被周边民族所认同。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得到发展。
——摘自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1)分别提取材料一两幅图的信息,并从唯物史观角度指出二者之间的关系。
(2)解读材料二,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历史现象。
14.下表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儒墨法家代表人物对禹的形象的记述,阅读表格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代表人物 禹的形象记述 出处
孔子 敏给克济,其德不回(违背),其仁可亲,其言可信…… 《大载礼记·五帝德》
墨子 禹东教乎九夷,道死,葬会稽之山。衣衾三领,桐棺三寸,葛以缄之(用葛藤把棺材捆住),绞之不合,通之不坎,土地之深,下毋及泉,上毋通臭。既葬,收馀壤其上,垄若参耕之亩,则止矣。 《墨子·节葬下》
韩非子 昔者舜使吏决鸿水,先令有功而舜杀之;禹朝诸侯之君会稽之上,防风之君后至而禹斩之。以此观之,先令者杀,后令者斩,则古者先贵如令矣。……故先王以道为常,以法为本。 《韩非子·饰邪》
(1)分别概括上表中儒、墨、法家记述的禹的形象。
(2)综合材料中不同学派的观点并依据所学知识,简述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出现的历史背景。
(3)指出上述材料对研究禹的形象的价值和不足。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材料仅仅言及黄河中下游地区,不足以证明中华文明起源多元化特点,排除A项。祭祀之礼源于龙山文化时期无法从材料中得出,排除B项。出现了天文建筑,但无法证明当时天文学十分发达,更何况当时处于较低生产力水平,排除C项。距今5000年的龙山文化处于原始父系氏族社会晚期,众多考古发现并证明,这一时期已出现了权贵阶层和明显的阶级分化,材料中所示的宫殿、天文等建筑和礼器等表明,龙山文化时已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反映了当时我国社会的发展已从部落逐步发展到国家的趋势,故选D项。故选:D。
2.答案:D
解析:考查中国古代文明的特点。材料“四川广汉三星堆祭祀区近年出土的铜尊、铜爨、铜瓿等,明显带有商王朝青铜文化特色,青铜冶炼涉及的范铸、焊接等技术与中原地区如出一辙”“陕西宝鸡……蜀文化风格的器物”,这反映出古蜀文明与中原文明相互影响的图景,故D项正确。A项中“都有待”表述过于绝对,故排除;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材料只涉及先秦时期,无法反映中华文明的整体发展特征,即“连绵不断”,故排除C项。
3.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夏朝初年权力交接不同记载中,共同点是作为部落联盟首领的益以禅让制方式获得了王位继承权,这说明禅让制仍有较大影响,B项正确;王位世袭制是历史发展进步的体现,排除A项; 权力由武力决定不是材料主旨,且说法绝对化,排除C 项;部落联盟已名存实亡不是材料强调的重点,材料重点强调的是权力交接方式的变化,排除D项。故选B项。
4.答案:C
解析:据本题材料“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韩非子认为舜、禹、汤和周武王都是以下犯上,他希望君主以此为鉴,这在侧面反映了当时礼崩乐坏、社会动荡不安,加强君主集权防止臣下作乱具有必要性,C项正确;上古时期政治王朝更迭具有残酷性只是材料表达的表面意思,并非韩非子观点的目的,排除A项;材料还涉及成汤和周武王,无法得出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具有曲折性的历史结论,排除B项;纲常是儒家强调的伦理秩序,且韩非仅说明他们的行为,未说明他们具有非法性,排除D项。故选C项。
5.答案:D
解析:据材料可知,先秦时期的一项重要的传统和规则就是“灭人之国,不绝其祀”不赶尽杀绝,据此判断,华夏文明充满人道主义色彩,D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不赶尽杀绝,与祖先崇拜无关,排除A项;殷商残余势力过大难以掌控,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B项;西周灭亡是犬戎攻入镐京,与分封制关系不大,排除C项。故选D项。
6.答案:A
解析:据材料可知,西周相对于商代而言,王臣在身心方面都成了王的附庸,且还要在王死后配享先王,这些信息表明西周强化了君臣的附属关系,A项正确;材料主要从政治隶属关系的角度阐述了周王在政治上的强化,而未体现重建信仰体系,排除B项;材料信息与宗法观念无关,排除C项;王臣配享先王不是为了提升王臣的政治地位,而是为了强化周王对王臣的政治控制,排除D项。故选A项。
7.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文化常识,具体考查种族和文化认同观念。A.材料无法体现实现国家统一成为社会的共识,也不符合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事实,排除;B.种族和文化认同观念已经出现,符合材料和历史事实,正确;C.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冲突剧烈并非,不符合材料主旨种族和文化认同,排除;D.材料无法体现血缘成为维系政治认同的纽带,排除。故选:B。
8.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东周时期,周王被迫向诸侯祈求已逝周王的随葬品,打破了之前的礼仪制度,这体现了周王室的衰落,说明传统秩序遭到破坏,原有的政治格局发生了变化B项正确;此时分封制并未彻底崩溃,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此时周天子仍然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周王室的衰落,说明宗法制遭到了破坏,排除D项。故选B项。
9.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在华夷体系之中,中国一般不干预藩属国的内部事务,也不要求获取经济利益”,渗透着“天朝上国”理念,C项正确;维护了周边环境稳定说法错误,排除A项;加重了中央政府的财政负担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B项;增强了中国政府的政治威望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
10.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孔子的赋役主张。选择D:据材料“先王按土地的肥瘠分配土地,按照劳力的强弱征收田赋……按照利润和财产征收商税”“有战事才征召他们,无战事时则免除”可知,孔子主张按照实际情况征收田赋、商税和征发劳役。排除A:孔子代表的是没落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排除B:材料并未提及“敬天”的思想。排除C:材料说明的是赋役征发应注重实际,并未提及恢复西周礼乐制度。
11.答案:C
解析:据材料及所学可知,中原文化与周边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和相互吸收融合推动了中华文化的发展,C项正确;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比相邻的我狄蛮夷先进,自称为“华夏”,华夏认同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开始出现,排除A项;当时中原地区和周边戎狄蛮夷之间的差异和隔阂仍然存在,排除B项;材料只能直接体现文化融合,不能看出民众希望统一,排除D项,故选:C.
12.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彻底的改革--军事改变、政治改变、政府组织和社会结构改变、风俗习惯改变”可知需要选取商鞅变法中能促进社会转型的措施:①是废井田,实行土地私有制,有利于社会转型,正确②是奖励军功,有利于削弱贵族政治,属于军事上的改变,正确;③是什伍连坐,有利于加强对社会的控制、加强集权,正确;④规定了请示的书面化,有利于行政的规范性,与社会转型没有直接关系,错误。综上所述,①②③正确,A项正确;④错误,排除B项;④错误,排除C项;④错误,排除D项。故选A项。
13.答案:(1)信息:图一:铁农具的使用;图二:井田制废除,授田于百姓。关系: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变革。
(2)历史现象;传统的政治秩序遭到破坏(或礼崩乐坏);诸侯国间出现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或列国纷争);华夏被周边民族所认同(或华夏认同,或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得到发展)。
14.答案:(1)儒家将禹塑造为完美的道德模范;墨家将禹塑造成节葬的典型;法家将禹塑造成严明法纪的形象。
(2)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经济上,随着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社会经济迅速发展;政治上,分封制瓦解,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阶级关系上,旧的贵族等级体系开始瓦解,新兴的士阶层在社会中活跃起来,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思想文化上,私人讲学的出现,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学术的局面。(答出3点即可)
(3)价值:以上材料均属于文献史料(或二手史料),对研究禹的形象具有参考价值。
不足之处:以上材料缺少实物史料(或一手史料),不能直观地反映禹的形象。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第一周——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每周一测(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