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第四周——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每周一测(含解析)

第四周
1.魏晋南北朝时期,“寒人”指没有特权的地主和商人。下表为南朝时期“寒人”势力上升的三种途径。“寒人”地位的变化( )
途径 史实
掌管军权的将帅 沈攸之,少孤贫,后以军功累官至征西大将军
掌管机要 戴法兴商贩出身,官至中书舍人
掌管典签 “刺史行事之美恶系于典签之口”
A.得益于科举制的实施 B.动摇了重农抑商观念
C.推动了监察制度完善 D.折射出中央集权加强
2.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大体可归荐举之列。从理论上说,荐举制是一种合理的官僚选拔制度,但是,察举制与九品中正制不约而同地走向了其初衷的反面。其中的原因是它们( )
A.都对荐举者缺乏有效的约束 B.都将选官范围定为世家子弟
C.都把才德作为选官标准 D.都始终把门第作为选官标准
3.唐代的科举考试分为“解试”与“省试”两级。解试由州郡政府主持,当地士子自由报考,凡考试通过的士子,便可取得“解额”,然后凭此参加尚书省举行的省试,省试若及第,即具备了授官的资质。这( )
A.有利于激发社会的向学之风 B.继承了任人唯贤的政治传统
C.杜绝了科场舞弊现象的发生 D.体现了德才兼备的用人思想
4.唐朝科举制下县试由考生所在县的县官主持,府试由知府主持,乡试则是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主考官由皇帝委派,会试由礼部主持,殿试一般是皇帝亲自策问。这说明科举制( )
A.彰显了学在官府 B.扩大了统治基础
C.促进了阶层流动 D.体现了国家意志
5.唐初置中书省出诏令,门下省掌驳正违失,意在二者“以相检察”,使诏敕“务求至当”,但由于各自不能“舍己从人”,故行之不久,相互之间便产生了矛盾。于是太宗初年增设政事堂,“使两省先于政事堂议定,然后奏闻”。这说明政事堂设置的目的是( )
A.强化君主专制 B.监督宰相执政 C.明确三省分工 D.完善中枢体制
6.唐朝时,中书、门下同处北面宫城,共掌机要,二位一体,所以通谓“北省”或“两省”。后中书省曾一度改称西台,门下省改称东台,两省左右对称,东西相属。这种建制构型( )
A.为分权制衡提供了便利条件 B.以密切中央部门的联系为出发点
C.有助于减少中枢决策的失误 D.有利于强化集体宰相的行政能力
7.唐初的租庸调制是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上的,即“有田则有租,有户则有调,有身则有庸”。唐中期实行两税法,“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资产少者则其税少,资产多者则其税多”。这一改革( )
A.使征税标准由税产变为税丁 B.依托于国家对土地的分配制度
C.使农民的赋税负担越来越轻 D.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8.唐文宗曾颁布诏书曰:“天下除二税外,不得辄有科配,其擅加杂榷率,一切宜停”,其后君主也多有类似诏书。唐诗中亦写道:“(两税法)税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论…号为羡馀物,随月献至尊。夺我身上暖,买尔眼前恩”。这折射出当时( )
A.中央政府权力式微 B.两税法加剧了人民负担
C.赋税制度亟待调整 D.政府政策执行得不彻底
9.唐朝后期推行两税法:所有民户在现居地登记,根据资产情况定户等,按户等高低交纳赋税,“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这一政策( )
A.放松了国家对劳动力的人身控制 B.导致了唐代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
C.税制更加繁复增加了农民的负担 D.巩固了封建国家的土地所有制度
10.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有北魏不同时期凿刻的佛像,下面两尊佛像的面部特征和表情有着明显的不同,一个唇厚、鼻高、目长、肩宽,气势雄健,一个丰满柔和,神态可亲。影响这种艺术创作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佛教的进一步盛行 B.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C.汉化政策的影响 D.雕刻工匠技术水平
11.有人认为,“篆”代表了远古时期的人们对大自然(天)的敬畏感,所以篆字图形犹如天上的星辰;隶书则代表了人开始进入了自身的生存环境,对大地广袤的思考;而楷书出现的时期就是被认为人类自身开始觉醒的时期。其意在说明( )
A.楷书演绎了古代理性思维的科学精神 B.三种字体演变是古代对科学发展的认识
C.社会进步推动了古代人文意识的发展 D.古代书法具有“天人感应”的精神内涵
12.唐代诗人王昌龄在《从军行七首》中写道:“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戴叔伦在《塞上曲二首·其二》中写道:“但愿此生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这主要体现了( )
A.战争的残酷场面 B.强烈的入仕意愿 C.深厚的家国情怀 D.对劳动者的同情
13.阅读材料,按要求作答。
材料 贾思勰在写作《齐民要术》时,“采捃经传,爰及歌谣,询之老成,验之行事”,因此它所记载的饮食内容,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反映了当时饮食文化方面的成就。另外,他还征引了北朝之前的古籍150多种。所以,《齐民要术》实际上是公元6世纪之前中国古代饮食学的集大成。
第64至68章,记载了麹蘖(酒曲)的制作和各种酒类的加工酿造,阐述了制麹酿酒的发酵过程,麹的微生物培养和酒的发酵现象、条件、原料和产品关系的内在规律,是我国古代酿造工艺的重要典籍。
第69至75章,介绍了各种酱、醋、豉等微生物发酵食品的加工制作方法,以及各种腌菜、酱菜、酸菜的种类和制作方法。其种类之多样、工艺之详尽为此前其他饮食学著作所不见。
第76至81章,记录了各种肉类和鱼类的烹饪方法。畜肉食物中,以牛羊猪肉为多,驴马犬肉为次;禽肉以鹅鸭为多,鸡肉为次;鱼类以鲤鱼等淡水鱼为多,鳖类为少。同时还记录了大量的烹饪方法,有着北方黄河中下游浓郁的地方风味。
第82至86章以及89章,记载了粮食食物的加工炊煮方法,显示了当时粮食谷物类食物的丰富多彩。
——整理自黎虎主编《汉唐饮食文化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述北朝饮食学得以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所述饮食学的内容,简析《齐民要术》在历史研究方面的价值。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古籍记载,战国时期,燕国就与朝鲜、日本有了交往。秦统一六国及其后的楚汉相争,旧燕国和齐国民众为逃避战乱,逃到朝鲜半岛,有些人渡海进入日本。《日本书纪》中把这些来自中国的移民称为汉人,新汉人等。他们被称为华夏文明的传播机。秦始皇时代的神仙传说与徐福东渡故事的真实性当然十分可疑,但这些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秦汉之际中国与日本、朝鲜的海上交往和催生弥生文化的历史。公元57年,位于日本的一个名为“奴国”的部落国家,派遣使者携带礼物前来中国朝贡,并获赐“倭奴国王”金印。此时还有不少日本列岛上的部落国家主动遣使,与中原王朝寻求交往。隋唐时期,东北方向前往朝鲜的路线是从营州入安东道经河北、辽东到达朝鲜半岛。8、9世纪,“广州通海夷道”贯穿南海诸国、印度洋至波斯湾和东非海域,并与航向日本、朝鲜半岛的东北亚海路相连接,对东亚各国的发展影响巨大。
——摘编自李庆新《海洋贸易、货币流通与经济社会变迁——东亚海域沉船发现古代货币及相关问题思考》
(1)根据材料,概括古代中国和东亚邻国的交往方式有哪些。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中国和东亚邻国交往的意义。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材料给出了“寒人”的定义,寒人势力上升的途径体现出南朝统治者为摆脱士族门阀的影响而对选官权力控制的加强,体现出中央集权的加强,故选D项;科举制实施于隋唐时期,排除A项;寒人地位的变化属于社会阶层的流动,与重农抑商观念无关,排除B项;材料中寒人的职位涉及军事、政务、监察三个方面,C项以偏概全,排除C项。
2.答案:A
解析:对荐举者缺乏有效的约束,使察举制与九品中正制走向了其初衷的反面,A选项符合题意。察举制的选官是面向全民的,后来弊端日益显露,B选项排除。把才德作为选官标准不会使察举制走向其初衷的反面,C选项排除。九品中正制选官的最初标准是才能和门第,后来才能被忽略,官员选拔被世家大族所垄断,D选项排除。
3.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材料主旨是科举分级考试这一方式使得学子为了考取更高功名而努力读书,有利于激发社会的向学之风,A项正确;根据材料“省试若及第,即具备了授官的资质”可知,唐朝的科举制度没有强调对考生“贤”“德”的考核,排除BD项;C项中“杜绝”的表述过于夸大化,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故选A项。
4.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唐朝时各级科举考试都由相应级别政府的主要首长主持,甚至国家最高首脑皇帝也要在殿试中亲自策问考生,政府官员和皇帝是国家意志的代表,表明科举制体现了国家意志,D项正确;科举制属于官员选拔,学在官府体现教育制度,且学在官府的局面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被打破,排除A项;科举制扩大统治基础主要体现在扩大选官范围,出身平民的知识分子通过科举进入仕途,材料未提及科举的参加人员范围,不能体现扩大了统治基础排除B项;科举制促进阶层流动主要体现在打破权贵阶层对官场的垄断,让出身平民的知识分子有机会通过科举进入社会上层,这些材料未提及,排除C项。故选D项。
5.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唐初设置中书省、门下省,分别掌管诏令的草拟颁发和对诏令的审核封驳,目的是使两个机构相互监督和协调,从而减少决策失误。但由于中书省和门下省各自不能“舍己从人”,运行不久便产生了矛盾,于是唐太宗又增设政事堂,让中书、门下两省先于政事堂共同议定,然后再去实行。政事堂的设置,有利于防止推诿扯皮现象发生,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进而使中枢体制进一步完善,故D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政事堂设置的目的,未体现强化君主专制,故A项错误;中书省和门下省的长官都是宰相,故B项错误;材料只涉及中书、门下两省,未反映三省分工,故C项错误。
6.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中书、门下两省同处北面宫城,共掌机要,两省左右对称,东西相属,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种建制构型有利于提高封建朝廷决策效率,减少中枢决策的失误,C项正确,分权制衡说法不符合封建社会时期,排除A项;以加强君主专制为出发点,并非为了密切联系,排除B项;有利于提高效率,并非强化宰相行政能力,排除D项。故选C项。
7.答案:D
解析:据本题材料“有田则有租,有户则有调,有身则有庸”,“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资产少者则其税少,资产多者则其税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初的租庸调制是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上,而两税法以按照财产多少征税为主,人丁征税为辅,有利于减轻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D项正确;两税法的标准由税工后税产转变,排除A项;国家对土地的分配制度,是均田制,排除B项;赋税制度的变化不一定减轻农民的赋税负担,排除C项。故选D项。
8.答案:D
解析: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唐朝后期多次颁布诏书实施两税法,但都没有得到有效贯彻,说明政府政策执行得不彻底,D项正确;材料强调唐朝的税收制度,“中央权力式微”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材料中只有唐诗能够体现加剧了人民负担,但无法体现唐朝皇帝颁布诏书,B项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信息,排除B项;材料说明两税法的执行力有待加强,排除C项。故选D项。
9.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所有民户在现居地登记,根据资产情况定户等,按户等高低交纳赋税”“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可知民户可在现居住地交纳赋税,国家允许人口流动,这说明国家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对劳动力的人身控制,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A项正确:藩镇割据是因为地方节度使权力过大,与两税法无必然联系,排除B项:两税法只征收地税和户税,使税制得以简化,并非更加繁复,排除C项:两税法是在土地兼并,均田制瓦解的情况下推行的税法,因为并不能巩固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排除D项。
10.答案:C
解析:石窟艺术是佛教发展的表现,但材料不是讨论石窟艺术发展的整体原因,排除A;北魏统一是修建的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的政治前提,并不是其风格转变的主要因素,排除B;迁都洛阳是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之一,改革加强了鲜卑族汉化的程度,在佛教艺术上也反映出,佛教雕塑越来越接近汉文化,故选C。雕刻工匠水平,只是片面地理解,排除D。
11.答案:C
解析:从材料中“人们对大自然(天)的敬畏感”“人开始进入了自身的生存环境”“人类自身开始觉醒”等信息可以看出,由开始对大自然的敬畏到人自身的觉醒,反映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人本身,是人文意识的发展,故C项正确;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古代中国重道轻器,缺乏理性思维和科学精神,故A项排除;材料中没有涉及对“科学”的认识,故B项排除;依据材料中“人们对大自然(天)的敬畏感”“人开始进入了自身的生存环境”“人类自身开始觉醒”等信息可得出古代中国的书法突出了人文主义的精神内涵,与“天人感应”无关,故D项排除。故选:C。
12.答案:C
解析:这两首诗都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责任感和深厚的家国情怀,故选C项。材料未提及“战争的残酷场面”“入什意愿”以及“对劳动者的同情”,故排除A、B、D三项。
13.答案:(1)原因: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实践经验的总结;以往饮食文化的积累;民族交流的加强促进了食材种类、制作方式多样;社会动荡、战乱频发,重视食物的保存;士族门阀地主势力的发展和奢侈生活习性等。
(2)价值:《齐民要术》是古代文献史料;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农书,记录了北朝时期黄河中下游农牧业生产和饮食生活;有助于我们了解当时的粮食生产状况和粮食种类情况;有助于我们了解和研究当时的食品加工技术以及生活习俗等;有助于我们了解和研究当时南北方文化交流情况;有助于我们了解民族融合情况;保留了很多已经失传的古籍内容,拓宽了历史研究的领域和视野。
解析:(1)根据材料中“是实践经验的总结”“种类之多样”“粮食谷物类食物的丰富多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总结饮食文化方面的实践经验,汇集典籍著作、农业生产得到发展,提供物质保障、物种交流较为频繁,作物种类较多。
(2)根据材料中“实践经验的总结……成就”“北朝之前……集大成”“古代酿造工艺”“粮食谷物……丰富多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总结饮食文化方面的实践经验,反映当时生活习俗、汇聚前朝古籍,保存了重要历史史料、体现古代酿造工艺,反映手工业的发展、涉及当时粮食谷物类食物的丰富,体现古代农业的发展。
14.答案:(1)方式:移民方式(民间交往);通过丝绸之路进行经贸往来的方式;官方交往方式;文化交流方式。
(2)意义:推动了中国边疆及周边国家交通和航海业的发展;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传播和当地文化的创新发展;拓展了海上丝绸之路的范围;推动了朝鲜、日本对华朝贡关系(中朝、中日宗藩体系)的形成;为中国及周边邻国积累了深厚的历史友谊。
解析:(1)古代中国和东亚邻国的交往方式根据“秦统一六国及其后的楚汉相争,导致不少内陆汉人逃到朝鲜半岛,有些人渡海进入日本”得出是移民的方式;根据“……广州通海夷道贯穿南海诸国、印度洋至波斯湾和东非海域,并与航向日本、朝鲜半岛的东北亚海路相连接,对东亚各国的发展影响巨大”得出有通过丝绸之路进行经贸往来的方式;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还有官方交往和文化交流的方式。
(2)古代中国和东亚邻国交往的意义结合所学内容可从推动了中国边疆及周边国家交通和航海业的发展、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传播和当地文化的创新发展、拓展了海上丝绸之路的范围、推动了朝鲜、日本对华朝贡关系的形成以及为中国及周边邻国积累了深厚的历史友谊等方面进行总结概括。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第四周——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每周一测(含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