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广东省清远市连州市2022-2023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A
2. D
3. D
4. A
5. A
6. D
7. D
8. D
9. A
10. A
11. A
12. C
13. B
14. A
15. A
16. D
17. A
18. D
19. A
20. A
21. C
22. A
23. C
24. B
25. B
26. C
27. A
28. B
29. A
30. D
二、综合题
31.
(1)河:隋朝大运河。作用: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2)隋亡原因:认为隋朝灭亡是因为开通大运河。不同意。理由: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隋炀帝的暴政,开通大运河虽然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但也加强了南北地区的交流,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3)图一:曲辕犁;图二:筒车。
(4)公主:文成公主。历史影响: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5)图三:玄奘;主要事迹:西行天竺取经。图四:鉴真;主要事迹:东渡日本传播佛法。
32.
(1)重大变化趋势: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时间:南宋。
(2)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 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安定,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
-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 新的农作物占城稻的引种,推动了农业生产发展。
- 南方社会相对稳定,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
33.
(1)想法:以民为本,重视人才,任用有德行、学识的人。得到实施。史实:唐太宗虚心纳谏,重用魏征等贤臣;完善科举制,选拔人才。
(2)变化:从尚武豪迈到崇尚文治。主要原因:宋代加强中央集权,重文轻武。
(3)主要原因:官僚机构臃肿,财政收入锐减,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起义频繁。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连州市期中质量检测
七年级历史学科试题
说明:
1.全卷共6页,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为8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考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用2B铅笔把对应号码的标号涂黑。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上交答题卡。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中。每小题2分,共60分)
1.如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的相关历史事件是( )
A.①隋朝建立②隋灭陈,统一全国③开凿大运河
B.①隋灭陈,统一全国②隋朝建立③开凿大运河
C.①开凿大运河②隋朝建立③隋灭陈,统一全国
D.①隋朝建立②开凿大运河③隋灭陈,统一全国
2.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天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这一“光芒”包括( )
①统一了全国 ②发明了筒车和曲辕犁 ③开通了大运河 ④开创科举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隋初有官员进表,称:“窃见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这说明当时( )
A.分封制度盛行 B.全国户口众多 C.土地兼并严重 D.郡县数量过多
4.在美国作家迈克尔·H·哈特撰写的《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一书中,隋文帝杨坚名列其中。杨坚能够入选最重要的理由是( )
A.完成国家统一 B.加强中央集权 C.开通大运河 D.完善科举制度
5.隋唐之际,朝廷逐渐形成三省之间以及君主与宰相之间,在国家政务的裁决和执行中互相配合、互相制衡的体制。这反映了( )
A.决策过程的合理化 B.行政效率的降低 C.君主权力的强化 D.皇权受到了削弱
6.唐太宗说:人要照见自己,一定要有明镜;皇帝要想知道自己的过错,一定要借助忠臣。因此他( )
A.重视教育 B.倡导节俭 C.轻徭薄赋 D.虚心纳谏
7.据《贞观政要》(卷一)记载,唐太宗曾说:“为君之道,必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喂)腹,腹饱而身毙。”下列最能反映唐太宗“先存百姓”治国理念的措施是( )
A.发展完善三省六部制 B.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C.励精图治,重用贤能 D.减轻劳役,减省刑罚
8.在封建社会中,武则天是颇受争议的帝王之一。下列选项中,最可取的评价是( )
A.废子自立,是为历史之贼也 B.心狠手辣,善弄权术
C.心胸狭窄,打击敌对官吏,愧为人君 D.“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应该肯定
9.了解每个阶段的历史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隋唐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
A.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D.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10.中国古代传统民居建筑多是坐北朝南,例如北京的故宫建筑群。因为中国位于北半球,这种建筑方式既可以抵御冬季的北风,同时又避免夏天西晒的太阳照射。根据中国传统建筑的这一特点,当你面对大院的门口站立,你右手边的方向应该是( )
A.东方 B.西方 C.南方 D.北方
11.观察下列莫高窟中的壁画和雕塑,我们可以发现莫高窟也是我国哪一宗教的艺术宝库( )
A.佛教 B.道教 C.儒家 D.伊斯兰教
12.根据如图中的信息,作为史料,如图可以用于研究( )
A.西周的封邦建国 B.秦代的郡县设置 C.唐代的边疆治理 D.元朝的行省划分
13.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写道:“用胶泥制坯,一坯刻一字,成为字印……将字印排列镶嵌于铁板之上……然后以一平板覆压字面,使其平整,即可印刷。”这段材料描述的是( )
A.拓印刻石术 B.活字印刷术 C.雕版印刷术 D.双色套印法
14.“科举制度较广泛地向地方各阶层的地主们,打开了入仕的途径,因而与各地地主特别是过去的所谓寒门、商人、地主等……通过科举也取得了高官厚禄,参与政权中来。”该材料说明科举制度( )
A.扩大选拔官员的范围B.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C.促进文学艺术的发展D.束缚当时人们的思想
15.下列内容与画家吴道子相符的是( )
A.落笔雄劲,风格奔放 B.擅长人物故事画
C.方折峻丽,笔力劲健 D.吸收周边民族的艺术精华,多姿多彩
16.“诗仙”李白的诗狂放炽烈,想象丰富,以激情与浪漫著称;而“诗圣”杜甫的诗则更多地表现凝重与沉郁。这主要是因为二者( )
A.性格差异 B.艺术创作水平不同 C.出身不同 D.生活时代背景不同
17.现在各国人把中国人称为“唐人”的原因是( )
A.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 B.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
C.唐朝时中国对外交往活跃 D.唐朝时中国经济发达
18.下列关于唐与新罗的关系,说法错误的是( )
A.新罗物产居进口首位 B.新罗仿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
C.朝鲜的音乐传入中国 D.唐朝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新罗学习其文化
19.下表反映的历史史实是( )
起止时间 755年至763年
叛军指挥官 安禄山、史思明等
结果 唐朝获胜,地方割据局面开始形成
影响 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A.安史之乱 B.玄武门之变 C.陈桥兵变 D.黄巢起义
20.“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是杜甫描写唐都长安残破景象的诗句。那么,促使唐朝由强盛转向衰亡的因素有( )
①安史之乱 ②藩镇割据 ③宦官专权 ④黄巢起义 ⑤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③④⑤
21.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政权更迭,称为“五代”,下列关于五代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后唐 ②后梁 ③后周 ④后晋 ⑤后汉
A.①②③④⑤ B.⑤③②④① C.②①④⑤③ D.②③①⑥④
22.北宋时期的一首诗中写道;“万里耕桑富,中原气象豪。河淤开亿顷,海贡集千艘。”这首诗主要称赞的是( )
A.农田水利法 B.保甲法 C.方田均税法 D.募役法
23.下列四幅两宋与西夏、金并立的示意图中,错误的是( )
A. B. C. D.
A.A B.B C.C D.D
24.为“还我河山”,下图历史人物率部抗击( )
A.辽军 B.金军 C.西夏军 D.元军
25.“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材料中宋代“商业革命”的突出表现是指( )
A.从越南引进优良品种占城稻
B.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C.长江流域和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D.长安城为当时繁华的国际性大都市
26.某学生从资料上看到:这一战争发生在1205年至1227年,最后一个西北王国灭亡了。这一事件是指( )
A.金灭辽 B.金灭北宋 C.蒙古灭西夏 D.蒙古灭金
27.“长天飞沙,壮士血在狂号。原野飞花,壮士怀抱冷傲。一代天骄,千秋知我名号……”这是电视剧《成古思汗》的主题歌。下列史实中与“一代天骄”有关的是( )
A.统一蒙古 B.建立元朝 C.开凿运河 D.灭亡南宋
28.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古代名人资料卡。据此判断,卡片中的人物是( )
A.岳飞 B.文天祥 C.戚继光 D.郑成功
29.《忽必烈和他的世界帝国》是西方第一部全面叙述忽必烈生平的传记,再现了一代帝国君主波澜壮阔的一生。以下哪个选项可以概括本书的内容( )
A.建大元,灭南宋,统一全国图改革 B.统蒙古,立政权,未灭西夏身先死
C.统契丹,建政权,澶渊之盟结和平 D.统女真,完统一,建立金朝灭北宋
30.宋太祖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后又在州级机构中另设一官职,与州长官同签文书,以分散长官权力。当时另设的官职是( )
A.转运使 B.刺史 C.按察使 D.通判
二、综合题(本大题有3小题,31题14分,32题12分,33题14分,共40分)
31.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它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名远播四海,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伟大工程】
材料一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技术创新】
图一 图二
【民族交往】
材料二 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松赞干布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中华上下五千年》
【中外交流】
图三
图四
(1)材料一中的“河”指什么河?此河开通后有什么作用?(2分)
(2)材料一中提到的隋亡原因是什么?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说明理由。(3分)
(3)唐朝经济繁荣,农业生产工具有很大改进。分别写出图一、图二两种工具的名称。(2分)
(4)材料二中的“公主”指的是谁?这次通婚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3分)
(5)分别写出图三、图四中人物的名字及其主要事迹。(4分)
32.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耕鱼,或火耕而水耨……不待贾(买卖)而足……无积聚而多贫。是固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西汉《史记》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南朝《宋书》
材料三:朝廷在故都(东京)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抵。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四:三国时期和五代十国时期,北方的情形都是战乱频繁,黄河流域的人民大量南迁到相对安定的南方地区。他们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并丰富了南方的劳动力。他们积极投入到南方地区的开发中去。北宋时期,新的农作物占城稻在江南引种,推动了农业生产发展。我国江南地区气候适宜,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对农业的发展非常有利。江南地区经济逐渐发展起来,并且超过北方。
(1)材料一、二、三反映了我国古代南北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变化趋势?这种趋势最终什么时候完成?(4分)
(2)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分析,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哪些。(8分)
33.为了巩固统治,统治阶级都通过不断创新及调整措施来稳定局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今所任用,必以德行、学识为本。
——摘自《贞观政要》
材料二在以《说唐》《隋唐演义》等描写唐代历史人物的传奇小说中,主角大多是武艺高强、开疆拓土的将领,他们往往出将入相、豪气干云,整体的社会风气也是尚武豪迈,甚至同神仙怪异相结合。而在描写宋代社会的侠义小说中,这些身怀武艺之人大多成为江湖草莽或者官府随从,社会风气也随之发生改变。
材料三由于大兴科举、对文官的笼络政策,导致官员多贪恋权位,官僚机构庞大而臃肿。为了防止武将专权,对武将频繁调动,使得兵将不相习,兵士虽多但不精,对外作战时处于不利地位。由于土地兼并现象严重,大批农民丧失土地,兼之富豪隐瞒土地,导致财政收入锐减,出现了立国以来少有的财政赤字,
“百年之积,惟存空簿”。连年战事和频繁的自然灾害,百姓苦难,各地怨声不断。农民由于没有生路,纷纷揭竿。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太宗有关治国的想法。这些想法是否得到实施?列举相关史实说明。(4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从唐代到宋代的社会风气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变化产生的主要
原因。(6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原因。(4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广东省清远市连州市2022-2023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试题(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