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第18课 辛亥革命 随堂测试(含答案解析)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18课 辛亥革命——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随堂测试
一、单选题
1.武昌起义后,杜亚泉发表《革命战争》一文,专门申论此次革命,以“建设民主国,创立共和政体”宣示国民,“纯乎为转移统治权之政治战争,一改历代革命战争之面目,实为我革命民族中一种之异彩。”据此可知,辛亥革命的意义在于( )
A.统治权从君主转移到国民 B.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实现政权的和平渐进过渡 D.丰富了反帝反封建的内涵
2.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它是一条分界线。”为作者观点提供最主要依据的是( )
A.辛亥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B.辛亥革命实现了社会生活的移风易俗
C.辛亥革命传播了社会主义理念 D.辛亥革命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1905年废除科举,科场改做学堂,各地新学堂数以每年一万所左右的速度增加。到辛亥革命前,全国已有六万多所新式学堂,学生数近两百万。新学堂的大量增多( )
A.加剧了政局的不稳定性
B.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为民主革命奠定了基础
D.推动清廷变革挽救了危机
4.梁启超说:“辛亥革命后的中国,就像经过商周之间的革命,不会退回到部落酋长的世界;就像经过秦汉之间的革命,不会退回到贵族阶级的世界。”他意在强调辛亥革命( )
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B.开启了民族意识的觉醒
C.实现了国民的民主自由权 D.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转型
5.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次年在地方各省筹设咨议局。《咨议局章程》规定,各省咨议局议员由州县选举产生,有决议本省预算、决算、税法、公债等权力,又规定地方督抚对“咨议局之议案有裁夺施行之权”。咨议局的设立,从侧面反映了( )
A.中央地方的权力制衡 B.民主政治的首次实践
C.立宪派掌握地方实权 D.晚清社会的制度转型
6.下表最能用于说明( )
长沙岳麓山民国初年部分英烈公葬归葬简介表
人物 逝世时间/地点 归葬时间 籍贯
蒋翊武 1913年于广西就义 1916年 湖南常德澧县
蔡锷 1916年病逝于日本 1917年 湖南邵阳
黄兴 1916年病逝于上海 1917年 湖南长沙
A.辛亥革命的动荡延续 B.国民政府注重宣传英烈精神
C.护国运动的曲折发展 D.文化传统与革命理想的结合
7.1912年1月27日,法国外长表示:“迄今为止,六国(指英、法、德、美、日、俄)至少分别地表现出了它们不介入的愿望。它们拒绝了对清皇室金钱上的任何支持,也拒绝了对南京临时政府的任何承认。”据此可知,六国( )
A.受到国际法的制约 B.注重维护其在华势力
C.在中国的利益均衡 D.认识到清政府的腐朽
8.下图是近代一位青年寓居天津期间的元旦日记,箭头所指的方框内文字( )
A.流露出对社会嬗变的失落情感 B.反映了帝制到共和的时代变化
C.展现民国元年元旦的社会景象 D.表达作者投身革命的坚定立场
9.1909年,清政府颁布了《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和《城镇乡地方自治选举章程》,后来又颁布了《自治研究所章程》《府厅州县地方自治章程》《府厅州县议事会议员选举章程》和《京师地方自治章程》。这些章程的颁布( )
A.成为辛亥革命爆发的诱因 B.基本均衡了中央和地方权利
C.旨在维护大资产阶级利益 D.有利于推动政治近代化进程
10.下表是清末新军第九镇、第八镇及第二十一协军官的来源构成。这可用于说明新军( )
国内学生 留学生 士人 行伍 总计
第九镇(驻江宁) 340 15 272 87 714
第八镇(驻湖北) 154 12 497 23 686
第二十一协(驻湖北) 53 4 73 3 133
总计 547 31 842 113 1533
A.抵制了列强入侵 B.导致了军阀势力扩大
C.引发了军阀混战 D.助推了民主革命发展
11.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下列属于辛亥革命成果的有( )
①成立中华民国
②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③清帝退位
④推翻了封建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12.学者费正清说:辛亥革命建立的新政体是覆盖在旧中国上的薄薄的一层皮,它距离中国民间社会极其遥远。可见,该学者认为当时( )
A.中国民主革命力量不足 B.辛亥革命缺乏群众的支持
C.中国应该实行社会改良 D.共和制缺深厚的民主基础
二、材料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西方法的影响和冲击下,为了挽救危局,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清廷正式下达法律改革之诏。同年以“务期中外通行,有裨治理”,收回“国家利权”为目的,清廷任命沈家本等进行改革。在这场影响深远的中国法律近代化运动中,沈家本作为清末法律改革的主持者,他对改革的态度,他对西方法的理解,他的思想和行动,都对这场改革产生无可置疑的重要作用。近代法治,特别是法治中的审判独立,是他的改革理想,也是晚清法律改革者的理想。在中国传统法律转轨、中西法律和法学融合,以及中国近代法学兴起的过程中,沈家本起了承先启后的作用。
——摘编自李贵连《沈家本传(修订本)》
材料二
自光绪二十八年至宣统二年(1910年),将近十年之间,法律改旧从新,其步伐日渐加快。光绪三十年四月,修订法律馆开馆,该馆在修律大臣沈家本直接领导下,除了整理旧籍,译介西法,考察东西洋法制,培养和延揽法律人才,更删改旧律,制定了多部现代式样的律典。宣统三年,清帝逊位,共和取代帝制,民国初立,法制阙如,清末所立各项法律,除与民国国体抵触各条应失效力外,余均暂行援用。
——摘编自梁治平《礼教与法律:法律移植时代的文化冲突》
(1)据材料一、二、概括沈家本的历史贡献。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晚清法律变革。
14.1907年7月15日,女革命家秋瑾在家乡浙江绍兴以谋反罪被杀,引起全国尤其江浙地区舆论哗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秋瑾案舆论风波
材料一 此次之党狱,政府官吏之对于我人民,可谓侵削生命权之甚矣……人有旦夕之恐,士无一线之安。行旅不得自由,居处不得自由,书信不得自由,一切营业不得自由。
——《论生命权》(1907年8月2日《时报》)
材料二 至于以国民之权利、民族之思想,牺牲其性命而为民流血者,求之吾中国四千年之女界,秋瑾殆为第一人焉……今则以巾帼而具须眉之精神,以弱质而办伟大之事业,唤起同胞之顽梦,以为国民之先导者,求之吾中国二万万之女界,秋理又为第一人焉。
——《敬告女界同胞》(1907年8月10日《时报》)
材料三 夫秋瑾之死不足惜,而当在预备立宪之时代,竟听一班昏墨官吏之作威作
福,而政府不派大员为之调查,以败坏预备立宪之基础,为足惜。秋瑾之死无足异,而当在预备立宪之时代,竟听一班昏墨官吏之作威作福,而地方之绅商学界竟不发一言,以讼其诬,致败坏预备立宪之基础,为足异。
——《驳浙吏对于秋瑾之批谕》(1907年8月1日《申报》)
材料四 若革命未见实行,罪名未见宣布,而遽以“秋雨秋风”七字定谳,则是官吏蔑视法律,鱼肉我同胞。故今日之争,不必问秋女士之革命真与不真,但当问官吏之杀我同胞当与不当。
——《敬告为秋女士鸣冤者》(1907年8月24日《新闻报》)
结合社会舆论抨击秋瑾案的出发点,说明清政府面临的统治危机。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纯乎为转移统治权之政治战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将统治权从君主转移到国民,A项正确;材料中未涉及群众的反映,排除B项;政权的和平渐进过渡与历史事实不符,排除C项;材料侧重强调辛亥革命中统治权的转移,排除D项。故选A项。
2.答案:A
解析:
3.答案:A
解析:通过材料新式学堂的大量建立,新式人才大量培养,这些人才后来成为反清的主要势力,从而加剧了政局的不稳定性,故A正确。新式学堂和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之间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为民主革命奠定了基础,新式学堂没有这样的作用,排除C;清政府的变革没有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史实错误,排除D。
4.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就像经过商周之间的革命,不会退回到部落酋长的世界;就像经过秦汉之间的革命,不会退回到贵族阶级的世界”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而辛亥革命后的中国不会再退回到君主专制统治时期,所以说辛亥革命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D项正确;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也没有能够实现国民的民主自由权,排除AC项;中华民族民族意识的觉醒是在辛亥革命之前,排除B项。故选D项。
5.答案:D
解析:清末预备立宪时,规定各省咨议局议员“由州县选举产生”,并有权“决议本省预算、决算、税法、公债等”,这明显带有民主色彩,从侧面反映了晚清由专制向民主的社会制度转型,故选D项;题干是对地方咨议局设立的相关规定,并未涉及到中央和地方的权力分配问题,没法得出中央地方权力制衡的结论,排除A项;1898年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尝试对民主政治的首次实践,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项;题干仅是关于地方咨议局设立的相关规定,并未提到其实践的结果,不能据此得出立宪派掌握地方实权的结论,且D项说法本身也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
6.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20世纪初(中国)。表格中的三位人物都是湖南籍革命家,去世后都安葬回湖南,这是落叶归根的文化传统,体现了文化传统与革命理想的结合,D项正确;材料未提及三位革命人物参加辛亥革命或辛亥革命以后的革命运动的情况,排除A项;三位革命家在1916—1917年归葬,国民政府1927年成立,排除B项;蒋翊武1913年于广西就义,没有参加1915年—1916年的护国运动,排除C项。故选D项。
7.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可知,辛亥革命爆发后,法国等六国采取了中立态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武昌起义后,革命快速蔓延到十几个省,局势已经无法控制,列强为了保护自己地盘的利益不受战事波及,就必然希望赶紧和平解决,加入任何一方都会使局势更加恶化,故采取了中立态度,故B项正确。列强的中立态度本质上是维护自身在华利益,与国际法无关,A项排除;列强在中国的利益并不均衡,C项排除;D项不是列强采取中立态度的主要原因,排除。
8.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影响。选择B:“国旗五色”反映的是中华民国的五色旗,代表共和体制,“黄帜青龙”反映的是清朝旗帜,代表清朝帝制,材料“国旗五色炳耀通衢”“黄帜青龙销声匿迹”说明共和旗帜取代清朝的旗帜,即帝制到共和的时代变化。排除A:材料“炳耀”说明赞同共和。排除C:材料体现民国元旦的景象,但不一定是民国元年。排除D:材料所述青年只是赞同共和并非投身革命。
9.答案:D
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时空是1909年的中国。根据材料“清政府颁布了《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和《城镇乡地方自治选举章程》,后来又颁布了《自治研究所章程》《府厅州县地方自治章程》《府厅州县议事会议员选举章程》和《京师地方自治章程》”可知,清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地方自治法规或章程,这有利于推动政治近代化的进程,D项正确;这些章程无法均衡中央和地方的权利,表述错误,排除B项;材料是清政府颁布地方自治章程,并不是辛亥革命的诱因,排除A项;清政府的做法旨在维护满洲贵族统治,排除C项。故选D项。
10.答案:D
解析:助推了民主革命发展。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新军中的军官来源主要是国内学生和士人,这些人受过一定的教育,更容易接受新的思想和观念,包括民主革命的思想。留学生也占一定比例,他们可能受到西方政治理念的影响。新军的这种构成特点,使得它成为推动辛亥革命的重要力量,许多新军军官后来成为了革命党人或支持者,从而助推了民主革命的发展。新军的建立并没有直接抵制列强入侵,也没有必然导致军阀势力扩大或引发军阀混战,但军官来源的教育背景确实与晚清至民国初年的政治变革密切相关。
11.答案:A
解析: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后成立了中华民国,组成南京临时政府,南北议和后清帝退位,结束了满清王朝的统治,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等等。因此,①②③符合题意,A项正确;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并没有推翻封建制度,④不符合题意,排除BD项;C项内容不全面,排除C项。故选A项。
12.答案:D
解析:材料是对辛亥革命建立的新政体的评价未反映民主革命力量不足,故A项错误辛亥革命缺乏群众的支持是对辛亥革命的评价,而材料是对新政体的评价,故B项错误;可料没有否定辛亥革命方式,也没有赞成社会改良,故C项错误;材料“辛亥革命建立的新政体..距离中国民间社会极其遥远”说明共和制缺乏民主基础,故D项正确,故答案为:D。
13.答案:(1)贡献:主持并领导清末法律改革;发挥承前启后的作用;重视法治中的审判独立;重视培养和延揽法律人才;推动中国传统法律转轨,制定多部现代式样的律典;重视中西法学融合,推动中国近代法学兴起。
(2)评分细则
评价层面 评分要点
层面一 社会转型:在西学东渐和社会危机背景下,晚清政府推行“新政”,改革法律,以改善治理,收回利权,其改革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社会转型。 法律转轨:晚清法律变革客观上推动了中国法律近代化进程。 承前启后:晚清法律改旧从新,在中国法律变革进程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历史作用,民国成立后,晚清法律近代化成就得以延续。
层面二 历史局限:晚清法律变革本质上是为了挽救清政府统治,不可能为中国找到真正的出路;晚清法律变革带有移植西方法律的色彩。
解析:(1)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清末(中据材料一“清廷任命沈家本等进行改革”可知,主持并领导清末法律改革;据材料一“在中国传统法律转轨、中西法律和法学融合,以及中国近代法学兴起的过程中,沈家本起了承先启后的作用。”可知,发挥承前启后的作用;据材料一“近代法治,特别是法治中的审判独立,是他的改革理想”可知,重视法治中的审判独立;据材料二“培养和延揽法律人才”可知,重视培养和延揽法律人才;据材料一“在中国传统法律转轨”、材料二“更删改旧律,制定了多部现代式样的律典”可知,推动中国传统法律转轨,制定多部现代式样的律典;据材料“中西法律和法学融合,以及中国近代法学兴起的过程中”可知,重视中西法学融合,推动中国近代法学兴起。
(2)本题是影响类和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清末(中国)。一分为二辩证地角度去评价晚清法律变革,分别归纳其积极性和局限性;积极性可以从社会转型、法律转轨和法律进程的承前启后等方面;局限性主要是从本质目的和半殖民地色彩等角度。
14.答案:从维护人权的角度,认为浙江官府处理秋瑾案的举措剥夺了人民自由和基本人权,折射出西学传播对清朝封建统治的冲击。
从救国救民的角度,将秋瑾视为民族民主革命的新女性代表,折射出清政府的统治面临内忧外患,即外国侵略加深和民主革命运动兴起。
从维护法律的角度,质疑秋瑾案的程序违背了宪政和法制精神,怀疑清政府预备立宪的真实性,折射出清政府权威下降,社会控制力减弱。
解析: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近代中国。结合所学可知,随着报刊对秋瑾案报道的力度日益加大,社会对于秋瑾案的关注焦点也开始出现了转变。秋瑾案发生时,正值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不久,虽然在预备立宪之初,立宪派就已经开始批评甚至怀疑清政府的立宪诚意了,但是社会各界对于清政府的立宪之举还是充满了期待的,但是徐锡麟的惨死让世人看到了清政府的残酷,秋瑾的无端被连让原本期待用立宪解决问题的社会各界开始质疑清政府的立宪诚意。于是,舆论的声音开始由喊冤逐渐向谴责清政府伪立宪转变。特别是对清政府的立宪诚意、清政府保障女性权力的实际行动.以及清政府对于宪法的实施产生了质疑。这种舆论需求的转变也显示出了晚清社会思想已经逐渐提升,社会大众对于为立宪问题也早已郁结于胸,对清政府缺乏信心;大众对于女性仍然是充满同情和怜悯的,秋瑾案在传播的过程中也令秋瑾的革命、女权思想也得到了充分的传播,深入人心。舆论声音迫使清政府加快了虚伪立宪步伐,社会矛盾不断尖锐,资产阶级革命思想进一步传播,促使清王朝的灭亡。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第18课 辛亥革命 随堂测试(含答案解析)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