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随堂测试
一、单选题
1.一些西方学者将近代中国某场运动定义为“宗教战争”或“文明冲突”,他们消解这场运动的“反帝爱国”性质,明显是出于遮蔽近代中国的时代主题,维护西方的“历史形象”、“文明形象”或某种当下的意图。这场运动( )
A.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B.促进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觉醒
C.旨在维护中国传统文明 D.粉碎了列强灭亡中国的阴谋
2.梅林在《新时代》杂志发表《中国的骚乱》一文,写道:“据我们所知,中国人从来没有企图拿着武器扼杀欧洲的‘文明和人道’,然而‘铁拳政策’到中国去干什么却是大有文章的,无论如何是跟欧洲的文明和人道是风马牛不相及的”。材料中的“骚乱”指的是( )
A.义和团运动 B.八国联军侵华 C.甲午中日战争 D.民主革命浪潮
3.下图是清政府各年财政收支盈余图。从图中可以获取的最主要信息是( )
A.不平等条约促使清政府财政负担加剧
B.晚清政府的财政赤字逐年上升
C.晚清政府已逐渐成为洋人的在华工具
D.近代前期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4.1902年,梁启超围绕如何铸造“新民”这一国民性改造问题,在体育方面形成了“进化、尚动的生命观”“爱国尚武的体育道德观”等思想。梁启超把具有尚武精神的“新民”视为国家强盛之基础,梁启超的体育思想( )
A.强调了个人的尚武精神 B.顺应了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
C.冲破了封建伦理的桎梏 D.体现了人人平等的民权意识
5.1898年7月,礼部颁布的《遵义乡会试详细章程》规定,考试第一场论题五道,试中国史事,本朝政治。第二场策题五道,凡西学中天文、地理、学校等类,廷考官酌举命题,不必拘定经济科专门之例。第三场则是四书义和五经义,严格按四书五经原文命题。这些规定( )
A.贬低了儒学的政治地位 B.迎合了实业救国思潮
C.清除了八股取士的影响 D.与维新派的要求相符
6.1874年,王韬以“强中以攘外,诹远以师长,变法以自强”为宗旨创办《循环日报》,宣传“天下之治,以民为先”“与众民共政事,并治天下”等主张。这表明王韬( )
A.立足国际视角践行洋务新政 B.已经认识到政治变革的重要性
C.借助舆论宣传凝聚革命力量 D.仍未突破传统民本思想的束缚
7.1895年11月,强学会在北京成立,参加者主要是一些赞成变法、未秉实权的士人及中层官员,同时得到朝廷中帝党高层官员和李提摩太等英美民间人士的帮助和支持。据此可知( )
A.维新变法运动有一定社会基础 B.维新思想已经成为社会共识
C.维新运动得到社会各阶层支持 D.维新运动得到西方国家支持
8.义和团运动使列强认识到:“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瓜分一事,实为下策”。这说明义和团运动( )
A.阻止了中国滑向半殖民地的深渊 B.基本颠覆了清王朝的统治基础
C.体现了明显的盲目排外思想 D.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9.1900年6月21日,清室向列强十一国宣战后,南方各省督抚不仅没有响应中央积极备战,反而与英美各国缔结“东南互保协议”,寻求“自保”以稳定地方局势。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
A.地方督抚成为列强的代理人 B.清政府的中央权威呈现式微
C.地方督抚奉行卖国求荣政策 D.地方督抚竭力避免战乱扩大
10.晚清时期,山东教案(又称反洋教斗争)频发,面对洋人、教士的侵略与违法行为,山东形成了包括封建官员、地主士绅、农民、手工业者、商人、城市平民、吏役兵丁、无产者等的反洋教大联合。由此可见( )
A.国人民族民主意识觉醒 B.清廷中央集权式微
C.传统文化排斥洋教文化 D.中外民族矛盾深化
11.有学者认为,在《辛丑条约》谈判期间,清政府代表分为军机大臣荣禄、“全权大臣”李鸿章和东南督抚张之洞等三个派别,三者之间矛盾重重。为了平衡相互之间的关系,他们不惜以牺牲条款利益为代价。这主要表明当时( )
A.晚清政府中央集权已名存实亡 B.清廷权臣明争暗斗激烈
C.清朝专制政治体制已病入膏肓 D.近代民族意识尚未形成
12.在南京,金陵关税务司韩森满意地指出:“我相信外国人在南京比在别处还安全,虽然有排外的揭帖,但一贴上就被扯下来,换上意义相反的告示。”在湖广,张之洞断然下令:“已添重兵,出告示饬州县禁谣拿匪,敢有生事,立即正法:所有洋商教士,力任保护。”材料中张之洞等人的举动旨在( )
A.动摇晚清政府政治统治的根基 B.勾结外部势力镇压义和团运动
C.保护人民财产和维护社会稳定 D.维护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利益
二、材料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民族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其不同的发展阶段有其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又有贯通其中的历史文化脉系和文化认同。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是在空前的变局之下,因受外力刺激而迅速发展起来的。这一时期民族主义运动的主要精神武器是立足于民族国家的“主权”认同。民族主义运动的中心议题是“利权意识”,而所谓“利权”最终表达的是国家或民族利权。如收回路矿权利运动显然并不仅仅着眼于经济利益的考量,而是立足于民族国家主权危亡的深层思虑。当时,动员民众起来奋争的立足点是“亡人国之法,计无巧妙于铁路者”的民族危亡意识。梁启超首次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他在发表的《论民族竞争之大势》一文中,更加明确地指出:“今日欲救中国,无他术焉,亦先建设一民族主义之国家而已”。
——摘编自王先明《传统民族主义与近代民族主义的历史界标》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产生的原因。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世纪的西方封建国家中,与君权平列的有教权。君权是世俗权力,管辖世俗界,教权是精神权力。封建君主如果侵犯了封臣的权利,封臣可以不对封主尽义务。……西方封建时代并无近代意义的立法概念,法律是古老的习惯法,法律来自社会,而非出自君权。
——吴于鹰《中西启蒙运动的比较》
材料二 以为在民国成立以前的政体全是君主专制,甚至全是苛暴的、独裁的,这话显然有错误。在革命前后持这种论调以攻击君主政体,固然是一个合宜的策略。至少除开最后明清两代的六百年。……大体上说,一千四百年的君主政体,君权是有限制的。
——吴晗《历史的镜子》(发表于1943年)
材料三 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包括“中国专制说”在内的西方学说被输送到世界各地。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种观点传入中国。谭嗣同在1896年所著的《仁学》中说“两千年来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对秦汉以下的中国政治持全盘否定态度。此后……都将从秦始皇开始到20世纪初延绵不绝的中国政治体制一并视为专制政体。
——摘编自侯旭东《中国古代专制说的知识考古》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5世纪左右中国和西方政治体制的区别,并指出“一千四百年”的古代中国限制君权的因素有哪些?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专制说”在中国广泛流传的原因。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评述的这场运动是义和团运动,这场运动阻断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企图,促进了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觉醒,B项正确;义和团运动的口号是“扶清灭洋”,反帝但不反封建,排除A项;义和团运动旨在抵御外辱,而不是维护中国传统文明,排除C项;“灭亡中国”说法不准确,排除D项。故选B项。
2.答案:A
解析:根据“中国的骚乱”、“铁拳政策到中国去干什么”等信息可知,发生在中国的暴动遭到了欧洲殖民者的干涉和镇压,由此判断材料中的“骚乱”指的应该是义和团运动,故选A;八国联军侵华指的是欧洲的“铁拳政策”,排除B;甲午中日战争发生在中日之间,和欧洲无关,排除C;民主革命浪潮的兴起没有遭到欧洲的干涉和镇压,排除D。
3.答案:A
解析:由图示可知,1896—1908年后的清政府收支盈余出现负增长,这与《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中的巨额赔款密切相关,由此可知A正确;B中“逐年上升”不符合图示信息,排除;CD图中无法体现,排除。
点睛:注意图示数据急剧变化的时间是1896—1908年,结合近代中国社会背景甲午战、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的巨额赔款分析即可。
4.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2年,梁启超强调爱国尚武的体育思想,反抗外来侵略,B项正确;
梁启超的体育思想强调爱国而非个人的尚武,排除A项;
材料未体现该思想冲破封建伦理的桎梏,排除C项;
该思想并未体现人人平等的民权意识,排除D项。
故选:B。
5.答案:D
解析:据本题材料“第二场策题五道,凡西学中天文、地理、学校等类,廷考官酌举命题,不必拘定经济科专门之例。”“第三场则是四书义和五经义,严格按四书五经原文命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场考试的命题范围是西学内容,这与以往的科考内容有别,说明清政府变革了科举考试的内容,侧重了对经世致用学问的考查。第三场的命题范围是“四书五经”,而戊戌变法的内容包括“废除八股文”,增加西学内容,但保留科举制,保留对四书五经的考查,所以这些规定与维新派的要求相符,D项正确;第三场考试的命题范围仍是“四书五经”,并未贬低儒学的政治地位,排除A项;实业救国是以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即实业)作为救国救民主要途径的一种思想,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B项;戊戌变法只是“废除八股文”,并未完全清除八股取士的影响,排除C项。故选:D。
6.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74年(中国)。据本题材料“天下之治,以民为先”“与众民共政事,并治天下”可并结合所学可知,王韬为早期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说明其认识到政治变革的重要性,B项正确。王韬不属于洋务派,因此并不践行洋务新政,排除A项;王韬属于早期维新派,并不主张革命,排除C项;王韬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说明其突破了传统民本思想,排除D项。故选B项。
7.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参加者主要是一些赞成变法、未秉实权的士人及中层官员,同时得到朝廷中帝党高层官员和李提摩太等英美民间人士的帮助和支持”可知,强学会获得中外人士的支持,说明这时期社会变革的力量壮大,变革心理逐渐增强,维新变法运动有一定社会基础,所以A正确;材料内容主要强调了当时很多人支持社会变革,没有体现维新思想成为社会共识,所以B错误;材料中涉及的各类人士不能代表社会各阶层,所以C错误;根据材料“李提摩太等英美民间人士的帮助和支持”可知,材料中没有体现西方国家的支持,D项说法错误,所以D错误。
8.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瓜分一事,实为下策”可知,义和团运动使列强认识到中国人民拥有强大的力量,瓜分中国是不可能的,由此迫使列强放弃了瓜分中国的计划和企图,即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列强的认识,即瓜分中国的计划不可能成功,并没有体现义和团延缓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并且该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义和团运动没有把矛头指向清政府,没有颠覆清王朝的统治基础,排除B项;义和团运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盲目排外思想,但与题干主旨内容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9.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南方各省督抚不仅没有响应中央积极备战,反而与英美各国缔结'东南互保协议’,寻求'自保’以稳定地方局势”等信息可知,东南互保是防止义和团运动向南扩展,抑制人民反抗斗争的产物,是东南督抚同帝国主义既妥协又矛盾的产物,也是东南督抚与清廷向心和离心两个合力的产物,反映了清政府中央权力式微,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地方督抚依然属于封建地主官僚,没有成为列强代理人,排除A项;材料内容反映的是清政府中央统治的式微,并且“东南互保协议”并不是为卖国求荣,排除C项;材料内容反映的是清政府中央统治的式微,而“地方督抚竭力避免战乱扩大’是直接目的,不是其反映的本质问题,排除D项。故选B项。
10.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时期。根据材料可知,面对洋人的侵略,山东地区形成了各个阶层的反洋教大联合,这是民族危机加深、中外矛盾深化的结果,D项正确;材料不涉及民主意识,排除A项;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科没有提到清王朝中央集权下移的情况,排除B项;国人反对洋教是因为洋人侵略激化民族矛盾,而不是因为传统文化的排斥,排除C项。故选D项。
11.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在《辛丑条约》谈判期间,清政府统治集团内部相互倾轧,矛盾重重,为了本集团利益,甚至不惜牺牲国家民族利益,说明清朝的政治体制已经不可救药,病入膏肓,故C项正确;材料与中央集权无关,故A项错误;“清廷权臣明争暗斗激烈”属于现象,不是本质,故B项错误;“近代民族意识尚未形成”与材料主旨不符,故D项错误。
12.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中国)。根据材料所述可知,这一举动是发生在义和团运动期间,东南督抚联合列强共同镇压义和团的东南互保运动,B项正确;动摇晚清政府政治统治的根基是义和团运动的结果影响,不是张之洞等人的目的,张之洞等人根本目的是维护统治,排除A项;保护人民财产和维护社会稳定不是其根本目的,排除C项;维护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利益也不是其根本目的排除D项。故选B项。
13.答案:(1)主要内容:维护民族独立与民主权利;反对外族入侵,维护国家主权;培养国民的民族精神;建立近代民族国家。
⑵原因:近代列强侵略,中国民族危机加深;中国传统民族观念的影响;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产生与壮大的推动;进步思想家的倡导;近代西方文明在中国的传播。
解析:(1)主要内容,根据材料“这一时期民族主义运动的主要精神武器是立足于民族国家的'主权’认同”,可分析得出反对外族入侵,维护国家主权;根据材料“民族主义运动的中心议题是'利权意识’,而所谓'利权'最终表达的是国家或民族利权”可分析得出维护民族独立与民主权利;根据材料“动员民众起来奋争的立足点是'亡人国之法,计无巧妙于铁路者’的民族危亡意识”可分析得出培养国民的民族精神;根据《论民族竞争之大势》一文指出的“今日欲救中国,无他术焉,亦先建设一民族主义之国家而已”可分析得出建立近代民族国家。
(2)原因:根据材料“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是在空前的变局之下,因受外力刺激而迅速发展起来的”,这里的外力刺激指的便是近代列强侵略;根据材料“如收回路矿权利运动显然并不仅仅着眼于经济利益的考量,而是立足于民族国家主权危亡的深层思虑”可分析得出中国民族危机加深;材料中提及“梁启超首次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可分析得出进步思想家的指导;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自秦以来统一多民族国家不断发展完善,中国传统民族观念的影响有利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产生;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而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与壮大也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产生提供了阶级基础;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近代民族主义观念来源于西方,近代中国西学东渐,西方的文明在中国得以传播。
14.答案:(1)区别:中国是君权与神权合一,西方教权与君权平列;中国君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西方君主对封臣没有绝对权力;中国法律出自君权,西方法律来自社会。
因素:相权的牵制;对君主的谏议;敬天法祖的信仰(君权神授、天人感应思想);儒家伦理道德的约束。
(2)原因:民族危机加深,戊戌变法失败促使有识之士探索新的救亡图存道路;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人们要求推翻清朝统治;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希望建立民主政体;西方启蒙思想在中国传播。
解析:(1)一问区别根据材料“与君权平列的有教权……封建君主如果侵犯了封臣的权利,封臣可以不对封主尽义务”“民国成立以前的政体全是君主专制,甚至全是苛暴的、独裁的”得出中国是君权与神权合一,西方教权与君权平列及中国君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西方君主对封臣没有绝对权力,;根据材料“法律是古老的习惯法,法律来自社会而非出自君权”“甚至全是苛暴的、独裁的”得出中国法律出自君权,西方法律来自社会;二问因素结合所学知识从相权、臣民的谏议、统治集团信仰及儒家思想约束进行分析阐述。
(2)原因可结合材料三时代背景及材料三“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包括‘中国专制说’在内的西方学说被输送到世界各地”,政治上从民族危机、政治运动的开展、经济上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思想上从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进行回答。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随堂测试(含答案解析)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