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选择性必修一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限训(含解析)

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限训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如表为古代中国不同时期对官员选拔与管理的规定。它反映了这三个时期( )
时期 概况
西周 以“六德”(即知、仁、圣、义、中、和)与“六行”(即孝、友、睦、姻、任、恤)作为选拔官吏的标准。
秦朝 秦律中规定了考课原则——“五善”,“一曰忠信敬上,二曰清廉毋谤,三曰举事审当,四曰喜为善行,五曰恭敬多让”
唐朝 唐玄宗时制定的监察法规——《六察法》,六察中的第一察便是“察官人善恶”。
A.细化考察标准,凸显以德为先B.选拔官员唯德取人,任人唯贤
C.儒家伦理观始终居于支配地位D.重视官员道德品行,知刑懂法
2.世官制(夏商周)-察举制(汉朝)-→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科举制(隋唐宋)。下列选官制度的标准按以上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血缘→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
B.功绩→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
C.血缘→品行才学→门第声望→考试成绩
D.血缘→门第声望→品行才学-考试成绩
3.下列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历程,其所反映的选官制度按出现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举孝廉,父别居” ②“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③“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④“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③①④② D.④①②③
4.东晋葛洪《抱朴子·审举篇》记载,“灵、献之世,台阁失选用于上,州郡轻贡举于下,故时人语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索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表明当时的选官制度( )
A.只重才干轻视道德的弊端 B.该选官制度无法选拔人才
C.只重出身导致底层入仕困难 D.人为操作使其偏离了初衷
5.据学者研究,西汉孝廉及岁举、特举,除少数人因民间舆论支持而入仕外,大多数是通经入仕。东汉时期,民间舆论对人物仕进的支持作用十分显著,并体现出国家所倡导的主流意识形态。这一变化反映了东汉( )
A.乡论与国家意志相结合 B.儒家思想日益世俗化
C.社会各阶层的流动加强 D.延续了原始民主传统
6.察举制度初行时,郡国实行不力,有的郡不荐一人。为此,汉武帝下诏严加督责,并制定了严厉的处罚办法:“不举孝,不奉诏,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任,当免”。汉武帝此举( )
A.加强了君主专制 B.扩大了统治基础
C.提高了行政效率 D.打击了豪强势力
7.汉代后期,官员察举无人监督,常常随意推荐,且被举荐者还会一辈子将察举官视为恩主。曹魏帝国推行九品中正制,细化中正官的分级,并增设吏部的最终选拔权。选官制度的变化( )
A.提升了官员素质 B.加强了中央集权
C.扩大了统治基础 D.稳定了社会秩序
8.下表呈现了中国古代主要选官制度的关键程序,由此反映出的历史趋势是( )
察举制 地方长官在辖区内考察人才并推荐,经试用考核再任官职
九品中正制 中央委任中正官评定各地人才等级,朝廷依此授以相应官职
科举制 采用分科考试,通过者取得为官资格,吏部选拔后正式任官
①官员选拔更为公开和公平 ②儒学成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
③重文轻武的风气日益浓厚 ④中央逐渐加强对选官的控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曹魏初期中正由“诸府公卿及台省郎吏、有德充才盛者”为之,在品评人物时十分重视考察“乡邑清议,不拘爵位”。而到西晋时中正品评人物看重门第,品定为“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即当涂之昆弟也”。这一变化主要缘于,西晋( )
A.世家大族控制朝政 B.选官标准发生改变
C.地方长官充任中正 D.乡村名士地位提高
10.《全球通史》中关于汉朝历史的表述有:“每个官吏都被分派到自己家乡以外的地方去做官,以保证他不能利用自己的职位在当地发展家族势力。结果,形成一个行政制度,其效率和反应灵敏的程度远远超过现代以前的任何别的行政制度。”对材料信息解读准确的是( )
A.汉朝监察制度保证了行政效率 B.本乡回避为中央集权提供保证
C.每个官吏都不能发展家族势力 D.官吏选任原则体现了宗法观念
11.“中央的重要官吏和地方的首长,每年要把自己管辖地区的户口、垦田、赋税等预算数字写在木券上,上报国君,并把木券剖分为二,国君执右券,臣下执左券。到了年终,官吏必须到国君那里去报核。国君根据右券亲自考核,或由丞相协助考核。根据考核结果,予以升、降、赏、罚。”这一制度( )
①有利于中央对地方财政控制的加强 ②以考核的结果作为官员赏罚的依据
③杜绝了地方官员弄虚作假谎报政绩 ④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官员的监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317年,司马睿即晋王位,初到江东时,“吴人不附”“士庶莫有至者”。王导建议司马容礼遇吴郡名士顾荣和出身官宦世家的纪瞻,并争取到他们的支持。从此,“百姓归心焉……君臣之礼始定”。这说明了( )
A.士族成为权贵攀附对象 B.士族具有强大的政治影响力
C.中央集权制度遭到削弱 D.门第出身逐渐成为选官标准
13.魏晋时期“举贤良”通过皇帝降诏开科、举主选拔推荐、策试评定等第并分等授官的模式,面向各阶层选拔有政略文才的士人。策试“兼有考察才艺和征询政见的双重目的”,晋武帝就曾在策题中征询有关水旱灾异、北方边患的应对办法。据此可知,魏晋时期( )
A.科举考试已经出现 B.士族门阀失去了政治优势
C.重视实干人才选拔 D.主流选官制度的瓦解倾向
14.汉武帝设刺史,重点监察地方官吏,尤其是“二千石”即郡守、诸侯国相等地方大吏,如发现其有不法行为,向朝廷“劾奏”,由朝廷裁决处罚。“监者每二岁一更,常十一月奏事,三月还监焉。”这说明汉代刺史( )
A.保障了地方吏治的清明廉洁 B.削弱了地方诸侯王的势力
C.提高了对地方监察的有效性 D.实现了地方机构分权制衡
15.《宋书·恩幸传序》:曹魏建立九品中正制,“盖以论人才优劣,非谓世族高卑”。九品中正制的实行,保留了汉代乡举里选的遗意,解决了当时选拔官吏无标准的问题,使当时一时间吏治澄清。晋以后品第偏重选举专重家世之弊者不断,门第己成事实,而最终成为门阀士族的选举工具。这一变化( )
A.导致了选官权归中央 B.起到了选拔人才的作用
C.加剧了社会阶层固化 D.更注重官员的文化素质
16.谈及选官制度,董仲舒向汉武帝进谏:“夫长吏多出于郎中、中郎……累日以取贵,积久以致官,是以廉耻贸乱,贤不肖浑淆,未得其真。臣愚以为使诸列侯、郡守、二千石各择其吏民之贤者,……量材而授官,录德而定位,则廉耻殊路,贤不肖异处矣。”董仲舒意在( )
A.说明当时的官吏道德沦丧 B.建议汉武帝改革选官制度
C.肯定征辟制度的积极作用 D.主张将选官权力收归中央
17.魏晋实行九品中正制,朝廷在选拔、任免官员时,要向中正官征询被选任者的家世、行状(道德)品级,但中正官只有品评权,没有任命权,只是把自己的品评意见提交给政府,据此可知,该制度( )
A.彰显了分权与制衡 B.固化了社会阶层流动
C.强化了中央的权威 D.遏制了地方势力集团
18.唐代科举取士,进士科考诗赋,注重考生的文采,明经科考查考生对经义的理解,偏好魏晋南北朝以来的旧学。自唐高宗以来,朝廷和民间舆论都重视进士科而轻视明经科。这一现象说明( )
A.儒学正统地位动摇 B.选官制度逐渐改革
C.门阀阶层逐渐衰落 D.市民文化影响政治
19.宋代建立了完善的官员巡行制度,监司、台谏、特使等官员被派遣到各地进行巡视,了解地方治理的实际情况。他们在巡行过程中,会深入基层,与百姓交流,听取民意,搜集各种信息。宋代官员巡行制度体现的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特点是( )
A.强调君主专制,权力高度集中
B.注重官员监督与考核,强化责任意识
C.倡导儒家思想,注重道德教育
D.实行分权制衡,避免权力滥用
20.《宋史》记载:元祐元年(1086年),皇帝令侍从、御史、国子司业可各举荐经明行修之士二人担任学官;绍圣元年(1094 年),诏令国子监长贰、台谏官、外监司也可举荐人才。由此可知,北宋( )
A.监察机构职能扩张 B.科举制度地位下降
C.君主集权空前强化 D.选官制度较为灵活
21.宋代,科举考试逐渐取消了唐代科举对品行,职业等方面的限制,不仅“取十不问家世”,甚至“贡举重任,当务选擢寒俊”。这一变化( )
A.有助于科举考试程序完善 B.导致了官僚队伍膨胀
C.不利于官员文化素质提高 D.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
22.宋代读书人只有参加解试合格,才有机会参加省试,而省试的名额是基本固定的,并根据各地区情况进行分配。如表是宋代部分地区解试合格者占赴省试者的比例。对表中各项理解正确的是( )
地区 时间 赴试人数 分配名额 录取比例
苏州 庆历中 200 4 50:1
绍兴二十六年 2000 13 153:1
福州 绍兴二十六年 3400 62 56:1
淳熙十年 15000 62 242:1
A.从赴试人数看,科举考试对士人的影响越来越大
B.从录取比例看,科举考试录取人数越来越少
C.从地区来看,南方成为经济重心和文化中心
D.从分配名额看,教育发展严重滞后于人口增长
23.我古代历来都重视对县官政绩的考核。秦汉时期通过上计制度考察县官一年来的任职情况,并以此作为对县官奖惩的依据;唐代对县官的考绩制度日趋完善;明代制定更加严密的考绩制度,分为考满和考察,两者相辅进行。这一变化实质上反映了我国古代( )
A.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B.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C.监察制度不断完善 D.君主专制日益强化
24.关于监察官的选任,两汉多用察举方式,唐代该权力实际上多由宰相掌握,宋代中央一级监察官多由帝王亲自选拔,明代由都察院挑选人员后拟定候选人,然后由皇帝“点选”。民国时监察委员由院长提请国民政府任命,后改为选举产生。2018年我国建立“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接受人大监督”的国家监察委员会。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监察制度有效地保障了政治清明
B.监察制度的权威性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态势
C.君主严格地控制着监察官选任权
D.监察官选任的演变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国家对民主政治的追求
25.朱元璋要求选拔官吏“以德行为本,而文艺次之”。康熙帝说:“朕观人必先心术,次才学。心术不善,纵有才学何用?”但科举制下的分科考试只能检验士人的才学,并不能考察出其品性。这一矛盾要求统治者( )
A.完善科举考试程序 B.提倡“以德治国”的思想
C.加强对官员的监察 D.实地考察士人的品格性情
26.八股文的结束部分被称为“大结”,主要承担“自抒己见”的职能,要求考生在圣贤经义之外,表达自己的独特认知。清康熙于《科场条例》中明文规定: “乡、会应试诸生,概不许作大结”。这一规定( )
A.加剧了科举制度的僵化 B.确保了考试流程的公正
C.导致了社会阶层的固化 D.提高了官员执政的能力
27.明朝吏部司官的铨选实行分省配额制,除两广共1员、大省间通融互补2员外,其余省各1员。嘉靖年间,吏部文选郎中高简引荐浙江人茅坤入吏部,挤占北直隶员缺,引发北直隶官员强烈不满,最终高简因破坏“省必一人”原则,被劾“引用私人、布植党与”,受杖充军。明朝吏部司官的铨选( )
A.埋下了官员结党营私的隐患 B.推动了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C.促进了科举制的发展和完善 D.削弱了国家对地方的控制
28.北宋时期,御史中丞张方平在奏疏中提到:“臣向在翰林为学士,见天圣(1023—1032年)中具员,两制、两省官不及三十员,今已五十余员……又尝领三班院(北宋前期人事管理机构),见景祐(1034—1038年)中使臣不及四千员。”谏官包拯曾在执行“监祭九宫贵神”任务的过程中,“见以常朝官充摄太尉行事”。这可用于说明,这一时期( )
A.台谏合一制度功能效果显著 B.政府监察架构亟须调整
C.监察官员信息来源渠道多样 D.政府行政人员办事高效
29.唐代前期实行散官番上制度,即获得任官资格的人在入仕前需履行一定义务。散官大多往来尚书省和诸州府传送公文,地方的各种表状及需上达京师之物,也都仰赖他们。由此可见,散官番上制度有利于( )
A.改进科举考试程序 B.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察
C.完善中枢决策机制 D.提高国家行政管理效率
30.有学者指出,明清两代共有62%的进士来自三代以内有利举功名的书香门第或官宦之家,37%的进士则来自祖上家庭背景很低或者完全是白丁的家庭。这反映出( )
A.科举选官标准和形式的改变 B.科举改变了社会阶层的构成
C.科举取士制扩大了统治基础 D.贵族官僚所占比例持续下降
二、材料分析题
31.[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材料一 有学者对先秦时期世族在各国执政人数作了如下统计,见表4:
国别 执政人数/人 属于世族的执政人数/人
周 31 27
鲁 25 24
晋 72 66
齐 32 30
楚 50 28
郑 19 15
——摘编自何怀宏《世袭社会及其解体——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时代》
材料二
汉代察举制,名目繁多,但大体却分为三类。首先是贤良方正,此为汉代选士的一种重要制度,在汉文帝二年(前178年),诏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其次是孝廉,“孝廉”即孝子、廉吏的简称。始于汉文帝十二年(前168年),诏举“孝悌”“力田”和“廉吏”,分别荣赐帛匹和米粮。第三是茂才,“茂才”原名“秀才”,其等级较“孝廉”为高,有如后世之进士,初属于特举之列。其制乃始于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
——摘编自邝士元《国史论衡系列:中国经世史》
材料三
隋朝建立后,宣告废除“九品中正制”,皇帝强化了察举制中的考试要素,逐渐形成了科举制度。科举制的特点是报名随意,通过考试差额录取。因为报考科目多,分科举人,所以这一选拔方式被称为科举。唐代科举最重要的科目是进士科,考试采用命题的方式,因为录取难度大,很能考验参与者的真实水平,所以受重视的程度也比较高。宋代科举考试程序较唐代烦琐,但主要还是乡试、省试和殿试三级考试。明朝继承了前朝科举取士制度,并发展出自己的一些特点,如各级考试内容均出自儒家经典的文句,而且只准用程朱理学进行重点解答,不能有个人看法,答卷的文体也有严格规定。
——摘编自纪连海《纪连海点评中华上下五千年·事件卷》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春秋时期世官制相比,汉代察举制的进步之处。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科举制的积极影响,并说明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的趋势。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承秦制,建立了由御史大夫、御史中丞、丞相司直、监御史、绣衣使者、司隶校尉、部刺史等组成的多维监察网。汉惠帝三年(前192年),颁布了中国历史上首个专门的区域监察法——《监御史九条》,其实施范围虽然仅限于京畿,但其作为中国古代最早的专门监察法,对推动后续监察法规的独立化、完备化具有重要意义。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为加强中央集权、打击地方豪强势力,划全国为十三部州,每部设刺史一人,负责州郡的监察,并制定《六条问事》颁行全国。《六条问事》作为首部全国性的地方监察法,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魏晋的《六条察吏》、隋唐的《巡查六条》等均以此为模本,一脉相承。
——摘编自齐继伟《秦汉监察法规的产生发展及其历史启示》
材料二 在秦朝,皇帝之下设置三个重要官职: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并称“三公”。丞相掌政务,太尉掌军务,御史大夫掌监察。这种体制开创了中国古代官僚制度的格局。汉承秦制,监察机构称御史台,长官为御史大夫,一面参与朝政,一面有“制临百司,纠绳不法”的监察权。唐代监察机构内部形成更严密的三院制,这种体制一直沿用到明清。对地方的监察制度,秦代也已形成,郡一级派有常驻的监察御史。汉武帝时将全国划分为若干大监察区,设刺史负监察之任。唐代对地方的监察由察院负责。明清时期,将御史台改为都察院,派出巡按地方的官员称巡按御史,权力很大。对政府部门公务进行经常性稽查和监察,开始于唐。到明清时设六科给事中,其主要职责为对六部公务进行稽查、监察。
——摘编自张晋藩《中国古代的监察智慧》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汉代建立多维监察网所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官吏的主要职责及监察制度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进行简要的评价。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D D A B B B A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B C C C B C C B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A B D C A A C D C
1.A
【详解】根据材料“古代中国不同时期对官员选拔与管理的规定”可知,西周时期,以“六德”、“六行”作为选拔官吏的标准,其中“六德”指的是“知、仁、圣、义、中、和”,“六行”指的是“孝、友、睦、姻、任、恤”;秦朝以“五善”考核官吏,“五善”表现为“一曰忠信敬上”、“二曰清廉毋谤”、“三曰举事审当”、“四曰喜为善行”、“五曰恭敬多让”;唐朝以“《六察法》”管理官吏,其中第一察便是“察官人善恶”。由此可知,这三个时期细化考察标准,凸显以德为先,A项正确;材料不仅仅涉及选拔官员,还反映了对官员的考核管理,排除B项;西周时期尚未出现儒家学派,秦朝以法家思想治国,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知刑懂法,排除D项。故选A项。
2.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世官制下,按血缘标准选官、察举制下,按品行才学标准选官、九品中正制下,按门第声望标准选官、科举制下,按考试成绩标准选官,C项正确;其他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
3.D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①是汉代出现的察举制,②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③是隋唐时期出现的科举制,④是先秦时期的世袭制,所以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应该是④①②③,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
4.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汉(中国)。据材料“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索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可知,描述的是察举制出现的弊端,即在执行过程中标准背离了初衷,D项正确;察举制注重品行,排除A项;“无法选拔人才”的表述绝对化,排除B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只重出身导致底层入仕困难,排除C项。故选D项。
5.A
【详解】材料体现出相比于西汉,东汉时民间舆论在人物仕进上作用十分显著,州郡县正是根据这种舆论来选拔国家所需要的人才,这反映了乡论与国家意志相结合,A项正确;材料主要讲汉代选官制度,儒家思想世俗化、社会各阶层流动加强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C项;原始民主在王权逐渐建立后就被扼杀,排除D项。故选A项。
6.B
【详解】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察举制度实行之初,郡国实行不力,汉武帝下诏制定严厉的处罚办法,让察举制可以选拔出有能之士,扩大了汉王朝的统治基础,为西汉的盛世局面形成创造了条件,B项正确;材料体现了地方执行不力,中央采取措施,排除A项;CD项材料中并无体现,排除。故选B项。
7.B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曹魏帝国九品中正制“细化中正官的分级,并增设吏部的最终选拔权”,把最终选拔权集中到吏部,加强中央集权,避免了“汉代后期,官员察举无人监督,常常随意推荐,且被举荐者还会一辈子将察举官视为恩主”现象,B项正确;九品中正制以门第为选拔标准,不以读书为标准,官员素质提升无法保证,排除A项;九品中正制以门第为标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统治基础无法扩大,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选官权力集中到吏部,规范了官员选拔秩序,起不到稳定社会秩序作用,排除D项。故选B项。
8.B
【详解】选拔官员由推荐到考试,官员选拔更为公开和公平,①正确;察举制地方长官在辖区内考察人才并推荐,九品中正制由中央委任中正官评定各地人才等级,科举制通过全国考试,吏部选拔后正式任官,说明中央逐渐加强对选官的控制,④正确;①④正确,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儒学的信息,排除②,排除AC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重文轻武,排除③,排除D项。故选B项。
9.A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曹魏初期中正由有德才之人担任,在品评人物时也以“乡邑清议,不拘爵位”为标准,主要不是看其出身门第,但是到西晋时中正品评人物变为看重门第,商品之人都是世家大族子弟,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世家大族崛起,从而控制了人才选拔和朝政导致的,A项正确;选官标准发生改变是材料中的世家大族崛起后导致的结果,不是变化的原因,排除B项;西晋是世家大族充任中正,排除C项;西晋时乡村名士地位降低,不是提高,排除D项。故选A项。
10.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根据材料“每个官吏都被分派到自己家乡以外的地方去做官,以保证他不能利用自己的职位在当地发展家族势力”“其效率和反应灵敏的程度远远超过现代以前的任何别的行政制度”及所学可知,汉朝官员就职时要回避籍贯,异地就职,体现了任官实行本土回避的特征,并且在该制度的影响下提升了地方行政制度的效率,这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统治,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官员异地就职对行政效率的影响,未涉及汉代的监察制度,排除A项;材料无法得出官吏与家族势力发展的关系,表述不准确,排除C项;材料反映出汉代官吏选任实行本土回避的原则,未涉及宗法观念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B项。
11.B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把自己管辖地区的户口、垦田、赋税……国君那里去报核”说明“上计制”要求地方长官把赋税等预算数字上报,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财政的控制,故①正确;“根据考核结果,予以升、降、赏、罚”说明秦汉时期的“上计制”以考核的结果作为官员赏罚的依据,故②正确;“官吏必须到国君那里去报核……予以升、降、赏、罚”说明“上计制”要求地方长官到国君那里去报核,以考核的结果作为官员赏罚的依据,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官员的监控,故④正确;“杜绝”说法过于绝对,故③错误。故选B项。
12.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西晋时期。根据材料可知,司马睿初到江东并没有得到臣民归附,在争取到世家大族顾荣、纪瞻的支持后,才得以“百姓归心,君臣之礼始定”,体现了这一时期士族强大的政治影响和号召力,皇族必须借助士族势力才能实现有效统治,B项正确;材料无法直接得出士族成为权贵攀附对象的结论,与题意无关,排除A项;“中央集权制度遭到削弱”与材料“并争取到他们的支持”“百姓归心焉……君臣之礼始定”相冲突,排除C项;九品中正制下门第出身逐渐成为选官标准。材料未涉及选官制度的标准,排除D项。故选B项。
13.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时期(中国)。从材料中“‘举贤良’通过皇帝降诏开科、举主选拔推荐、策试评定等第并分等授官的模式”,且“策试‘兼有考察才艺和征询政见的双重目的’,晋武帝还在策题中征询有关水旱灾异、北方边患的应对办法”可知,这些都表明魏晋时期重视选拔有实际才能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实干人才,C项正确;科举考试始于隋朝,魏晋时期尚未出现科举考试,排除A项;魏晋时期是士族门阀政治的鼎盛时期,士族门阀在政治上具有很大的优势,材料中也没有体现士族门阀失去政治优势的内容,排除B项;魏晋时期的主流选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并未出现明显的瓦解倾向,排除D项。故选C项。
14.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根据材料“监者每二岁一更,常十一月奏事,三月还监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代刺史每两年更换一次,且定期向中央汇报,这有利于提高对地方监察的有效性,C项正确;专制体制下,官员的廉洁程度无法保障,排除A项;刺史制度监督重点是地方官吏,而非诸侯王,排除B项;刺史制度并未实现地方分权制衡,排除D项。故选C项。
15.C
【详解】本题是单类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影响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晋以后品第偏重选举专重家世之弊者不断,门第己成事实,而最终成为门阀士族的选举工具”和所学可知,九品中正制虽然在一定时期满足了国家对选官的需要,但是后期却被世家大族所控制,加剧了社会阶层固化,C项正确;科举制使选官权收归中央,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世家大族对政权的垄断,非起到了选拔人才的作用,排除B项;科举制注重官员的文化素质,排除D项。故选C项。
16.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时空是西汉时期。根据材料“臣愚以为使诸列侯、郡守、二千石各择其吏民之贤者,……量材而授官,录德而定位,则廉耻殊路,贤不肖异处矣”及所学可知,西汉时期,董仲舒针对以前选官制度的弊端,向汉武帝进言,令地方长官向中央推举人才的主张,并且有赏有罚,说明董仲舒意在建议统治者改革用人制度,B项正确;材料无法直接得出官吏道德沦丧的结论,表述不准确,排除A项; 征辟制是汉代擢用人才的一种制度,主要包括皇帝征聘和公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皇帝征召称“征”,官府征召称“辟”。选项与题意无关,排除C项;材料并未涉及选官权力收归中央的相关信息,题干强调的是地方向中央举荐人才,排除D项。故选B项。
17.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但中正官只有品评权,没有任命权,只是把自己的品评意见提交给政府”和所学知识可知,汉朝采取察举制,到东汉时期由于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地方权势扩大操纵选官,察举制丧失了原本的选官意义,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魏晋南北朝时期采取九品中正制,中正同掌握用人权的政府长官互相牵制,将选官权力收回中央,削弱地方势力对选官的影响,有利于遏制地方势力集团发展,强化了中央的权威,C项正确;九品中正制不能体现出分权与制衡,排除A项;材料仅涉及中正官权限,与社会阶层流动无关,排除B项;九品中正制随着门阀士族势力的发展,中正选人只看家世,不看道德才能,逐渐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用人局面,没有起到遏制地方势力集团的作用,排除D项。故选C项。
18.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中国)。根据材料概括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明经一科在唐朝并不受重视,而明经的考察偏好魏晋南北朝以来的旧学,说明受到门阀士族影响的文化影响下降,表明门阀阶层逐渐衰落,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统治思想的变化,涉及的是考试科目受重视程度的变化,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科举考试科目受重视程度的变化,而非选官制度的变革,排除B项;不论是进士科还是明经科都是考察儒家文化,而非受到市民文化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C项。
19.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代(中国)。根据题干“深入基层”“与百姓交流”“听取民意”“搜集各种信息”可知,巡行制度体现了对官员的监督与考核,同时可以强化官员的责任意识,B项正确。题干描述的是中央官员对地方进行巡视,并未直接涉及君主专制或权力集中的问题,排除A项;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但题干描述的内容与倡导儒家思想无关,也没有提到道德教育,排除C项;巡行制度是注重对官员的监督与考核,不能体现分权制衡,排除D项。故选B项。
20.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时期,在实行科举制的同时,皇帝令国子监、台谏官、侍从等举荐人才,这反映了北宋选官制度的灵活性,D项正确;仅凭材料信息,无法说明北宋监察机构职能扩张,排除A项;科举制度是北宋主要的选官方式,其地位并没有下降,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君主集权空前强化,排除C项。故选D项。
21.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时空是宋朝时期。根据材料信息“不问家世”“务选擢寒俊”可知,宋代科举选官不仅取消了身份限制,且更注重选拔贫寒之人,这种扩大科举对象的做法,自然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D项正确;材料针对的是科举选拔对象,而不是科举考试程序,不能说明程序的完善,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官僚队伍人数的变化,不能说明队伍膨胀,排除B项:科举考试以考生的才学为依据,有利于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排除C项。故选D项。
22.A
【详解】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代中国。据表格信息可知,宋朝参加科举考试的人数越来越多,录取比例越来越小,反映出科举考试对知识分子的吸引力越来越大,A项正确;录取的绝对人数应该是有所增加的,至少没有减少,排除B项;材料看不出南方是经济和文化中心,且材料仅涉及少数几个地区,不能据此得出南方的重要性,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具体的人口信息,看不出教育发展落后于人口增长,排除D项。故选A项。
23.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本题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秦汉时期每年考察县官任职情况的上计制度,到唐朝考核县官的考绩制度,再到明朝考满和考察,我国古代县官政绩考核制度的不断发展完善,考核越来越严密,这说明中央对地方控制越来越严格,实质上反映了中央集权不断加强,B项正确;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并非变化的实质,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考核制度非监察制度,排除C项;君主专制指的是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排除D项。故选B项。
24.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至现代(中国)。根据材料“明代由督察院挑选人员后由皇帝‘点选’”“民国时监察委员……后改为选举产生”和新中国“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接受人大监督”,表明监察官选任越来越民主,折射出民主政治追求,D项正确;A表述过于绝对,也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在材料中未体现监察制度的权威性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态势,排除B项;C项不符合民国和新中国监察官的选任,排除C项。故选D项。
25.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清时期的中国。由材料“以德行为本,而文艺次之”“朕观人必先心术,次才学。心术不善,纵有才学何用?”和所学可知,朱元璋和康熙帝都重视官员的德行,但科举制又不能考察出官员的品行,所以,为了更好地维护统治,统治者需要加强对官员的监察,C项正确;明清时期的科举制走向僵化,并不完善,排除A项;“以德治国”是一种治理国家的理念,并不能影响官员的品性,排除B项;D项所述在实践中往往因工作量太大而无法进行,排除D项。故选C项。
26.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代(中国)。根据材料“乡、会应试诸生,概不许作大结”可知,康熙帝禁止考生在八股文中自抒己见和表达自己的特殊认知,可见这一规定不利于创新人才的选拔,会加剧科举制度的僵化,A项正确;材料信息与考试流程无关,排除B项;科举制是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的,排除C项;材料中的规定与官员的执政能力并无直接关系,排除D项。故选A项。
27.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明朝吏部司官的推荐基本遵循“省必一人”的原则,各省官僚对本省利益的维护,造成乡党意识的增强,久而久之,来自共同地域的官员容易相互勾结,进而形成乡党政治,造成政治腐败问题,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吏部司官的铨选,与区域经济关系不大,排除B项;虽然铨选制度和科举制度都是选拔官员的方式,但材料中并没有提到铨选制度对科举制的任何影响,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变化,无法得出“削弱了国家对地方的控制”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A项。
28.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据材料可知,御史中丞张方平在学士院、三班院等处任职时所接触到的文书簿籍,提供了各类官员的人数信息,最终被他用在了作为御史中丞所上的奏疏之中,而谏官包拯是在“监祭九宫贵神”这一事务活动中,才“见以常朝官充摄太尉行事”,这可用于说明这一时期台谏官监察官员信息来源的渠道多样,C项正确;台谏合一是指将 御史台和 谏院的职权合二为一,材料没有反映台谏合一制度功能及其效果如何,无法得出相关结论,排除A项;根据材料信息不能得出当时的监察架构需要调整,材料内容没有强调宋朝政府监察架构的弊端,排除B项;材料讲到了一些政府部门行政人员数量及有“常朝官充摄太尉行事”,但这不能说明行政人员办事效率高,排除D项。故选C项。
29.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代前期(中国)。据材料“散官大多往来尚书省和诸州府传送公文,地方的各种表状及需上达京师之物,也都仰赖他们”和所学可知,唐前期散官番上制度在保障国家政令传递、减轻国家财政负担、缓解政务运作压力等方面,均发挥了积极作用,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科举考试,排除A项;据材料“获得任官资格的人在入仕前需履行一定义务”可知,散官番上制度培训候补官员的措施,并非中央对地方的监察,排除B项;据材料“散官大多往来尚书省和诸州府传送公文”可知,散官未参与中枢决策,排除C项。故选D项。
30.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清时期(中国)。据题意可知,明清时期虽然大部分的进士来自三代以内有利举功名的书香门第或官宦之家,但还有相当一部分进士来自平民家庭,这就有利于对平民阶层的吸引和笼络,从而扩大了统治基础,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统治基础的扩大,并不涉及选官标准和形式的改变,排除A项;科举制没有改变社会阶层的构成,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比较信息,无法得出“持续下降”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C项。
31.(1)进步之处:打破了按血缘世袭的选官原则,扩大了选官范围;考察被举者的为官能力,注重品行才学,有助于确保官员的素质和能力;察举制为社会下层提供了上升渠道,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矛盾。
(2)积极影响:吸收了大量出身中下层社会的人才进入统治阶级,扩大了统治基础;动摇了门阀制度;推动了儒家文化的发展;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教育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带来了社会革新和创造精神。(答出三点即可)
趋势:选官标准由注重家世门第逐渐发展到注重才学;选拔方式由世袭到推选再到公开考试;人才选拔逐步制度化,日益严密,体现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选官基础日益扩大;科举制在明清走向僵化。(答出三点即可)
【详解】(1)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汉代中国。进步之处:根据材料一表格可知先秦时期世族在各国执政人数占比较大,而察举制按照才能品德等标准选拔人才,可得出进步性有打破了按血缘世袭的选官原则,扩大了选官范围;考察被举者的为官能力,注重品行才学,有助于确保官员的素质和能力;察举制为社会下层提供了上升渠道,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矛盾。
(2)本题是影响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积极影响:根据材料“科举制的特点是报名随意”并结合所学从选拔人才、加强中央集权、促进教育文化发展、削弱门阀士族、扩大统治基础等方面回答。可得出吸收了大量出身中下层社会的人才进入统治阶级,扩大了统治基础;动摇了门阀制度;推动了儒家文化的发展;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教育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带来了社会革新和创造精神。
趋势:根据材料结合所学,从选拔标准、选拔方式、选拔制度化等积极方面和制度僵化等消极方面回答。如选官标准由注重家世门第逐渐发展到注重才学;选拔方式由世袭到推选再到公开考试;根据材料“宋代科举考试程序较唐代烦琐,但主要还是乡试、省试和殿试三级考试。”得出人才选拔逐步制度化,日益严密,体现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选官基础日益扩大;根据材料“如各级考试内容均出自儒家经典的文句,而且只准用程朱理学进行重点解答,不能有个人看法,答卷的文体也有严格规定”得出科举制在明清走向僵化。
32.(1)措施:颁布专门监察法律;设十三州刺史;制定全国性的地方监察法。
(2)职责:纠举弹劾违法失职的官吏,维持吏治;
特点:监察范围覆盖广;监察官员官僚化;对监察范围不定期巡查;体制固定,具有延续性。
(3)评价: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行政和防止官员贪腐;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和维护国家统一。(任答一点即可)监察体制实际效能有限,不能杜绝地方贪腐现象。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汉代(中国)。据材料“颁布了中国历史上首个专门的区域监察法——《监御史九条》”可知,颁布专门监察法律;据材料“为加强中央集权、打击地方豪强势力,划全国为十三部州,每部设刺史一人,负责州郡的监察”可知,设十三州刺史;据材料“并制定《六条问事》颁行全国。《六条问事》作为首部全国性的地方监察法,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可知,制定全国性的地方监察法。
(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职责: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监察官员主要履行监察职能,具体而言可以纠举弹劾违法失职的官吏,维持吏治。
特点:根据材料可以看出,古代监察既有对中央的监察也有对地方的监察,监察范围覆盖广;根据材料可以看出,古代监察制度中有专门的监察官员,说明监察官员官僚化;根据材料“唐代对地方的监察由察院负责。明清时期,将御史台改为都察院,派出巡按地方的官员称巡按御史,权力很大”可知,对监察范围不定期巡查;根据材料可知,秦汉时期的监察制度有继承性,同时“唐代监察机构内部形成更严密的三院制,这种体制一直沿用到明清”可以看出,古代监察制度体制固定,具有延续性。
(3)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材料“派出巡按地方的官员称巡按御史,权力很大。对政府部门公务进行经常性稽查和监察”可知,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行政和防止官员贪腐;据材料“为加强中央集权、打击地方豪强势力,划全国为十三部州,每部设刺史一人,负责州郡的监察”可知,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和维护国家统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的监察体制是为皇权服务,实际效能有限,不能杜绝地方贪腐现象。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选择性必修一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限训(含解析)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