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3)中国现代史——高考一轮复习开放型材料题专练(答案)

(3)中国现代史——高考一轮复习开放型材料题专练
1.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新中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增产节约运动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的状况“工业生产,除原料不足而未完成生产计划外,钢铁、煤电、机械等重工业均已完成计划,并有一部分超过计划;农业生产虽在南涝北旱的严重灾情下,实收1400万吨(原计划为1600万吨)”;国家商业与合作社均有很大的发展,铁路运输计划也已提前完成,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营企业也提高了经营的积极性并有所发展。同时人民生活也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据1948年12月统计,东北公私工业各部门共有产业工人近百万,“连同其他产业工人和手工业工人在内,共约300万人,其中国营产业工人为50万人,约占东北全体工人总数的1/6,占产业工人队伍的1/2。”
——朱建华《东北解放区财政经济史稿1945.8—1949.9》
材料二
早在1918年4月,列宁就提出了“精确而诚实的计算金钱,节省经济,不懒惰,不损公肥私”的口号,斯大林曾说:“为了工业而自己节约的道路,是社会主义积累的道路。”
材料三
东北地区增产节约运动的组织机构包括东北总工会、东北各级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东北各级农业互助组和生产合作社、节约检查委员会等诸多机构,通过劳模宣传、广播大会及先进经验宣传会、动员报告会、展览会等诸多形式的一场党领导下的群众运动,新中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在积极开展增产节约运动的同时,同步开展抗美援朝、爱国公约、“三反”“五反”等爱国运动,形成相辅相成、齐头并进的多维运动。
——赵琼《新中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增产节约运动研究(1949—1953)》
材料四
开展增产节约运动,不仅仅是为了增加产量,而且还是为了从源头上杜绝浪费。但是有的工厂抱有得过且过的思想,对生产消费的不良现象毫不在乎,甚至造成机器毁坏的严重后果。从完成增产节约的任务来看,有些企业所发生的某些偏差是缺乏全面完成计划的观念,只重产量不重质量。
结合材料,以“东北·缩影”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戊戌维新只是一次失败的内政改革,它作为宫廷政变的一部分,那拉后专权使吏治益坏,对于光绪帝变法行为进行限制。
——潘武《中华中学历史教科书》1912年
材料二:政变以后,所在朝的守旧党,故自以为意得志满,但社会上的心理,却和他成一个反对,依旧趋向着维新的一方面,所以要算做第一次欧化的大动机。维新失败,政治复旧,但是国人思想已变。
——赵玉森《新著本国史》1922年
材料三: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资产阶级的力量也增长起来,形成一种政治势力……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和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都开始了政治活动。
——苏寿桐《高级中学课本中国历史(第三册)1957年》
请以“时代与历史教科书中历史叙事的关系”为视角,自拟论题,对上述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关于“戊戌变法”的叙事作出阐释。(要求: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3.【社会主义建设与经济体制改革】
材料:20世纪50~90年代中国发展观指标比较表
20世纪50~70年代 20世纪80年代 20世纪90年代
发展导向 经济增长导向型 经济发展导向型 经济社会进步导向型
发展目标 工业化 四个现代化 人的全面发展
发展标准 工农业总产值 国内生产总值 绿色国内生产总值
发展途径 增长优先 增长为主,发展为辅 发展优先
发展重点 重工业 工业 国民经济与社会
发展方式 外延式与粗放式 外延式与粗放式 内涵式与集约式
发展形势 积累优先 积累和消费并举 积累和消费并举
区域发展 均衡发展 非均衡发展 协调发展
发展动力 生产关系革命 体制改革与开放 社会全面进步
发展层面 经济 经济兼顾社会 经济、社会、人文、生态
提取上表中的若干信息,围绕“中国发展观”这一主题,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表述成文,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4.阅读如表,完成下列要求。
《现代中国与国际组织的关系演进历程》
时间段 特点 表现
1949年到1970年 体系外的新中国 尝试与一些国际组织建立联系,如世界气象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加入了一些由苏联领导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国际组织,如世界民主联盟; 参加了国际红十字会和国际奥委会的活动; 尝试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遭美国使用多种手段阻挠失败。
1971年到1978年 体系内的旁观者 恢复与联合国及其附属机构的关系;与一些重要的全球性、区域性国际组织发展友好关系,如国际标准化组织、欧共体。
从1978年至今 全面学习与深度参与者 与经济、金融、贸易等类的国际组织建立和发展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如恢复了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代表权、在世界银行的合法席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倡议并设立永久性政府间组织上海合作组织、全球性金融机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摘编自杨颖韩景云《论中国与国际组织的关系演进历程》
从如表中提取相关联的两项信息,确定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自拟论题,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49-196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采取多种方式纪念十月革命。这既是对建党以来传统做法的延续,又呈现出新的特色。这个过程在《人民日报》的报道中有着生动具体地呈现。
时间 十月革命纪念活动的形式、内容和特点
1949—1952年 这一阶段十月革命纪念活动规格较高、规模较大、宣传较广。从增加报刊发文数量到规范宣传计划、加强组织力度和扩大宣传范围,从情理兼具的文字报道到广播、展览、电影等丰富形式,十月革命纪念活动越来越隆重,逐步形成了若干规范或惯例
1953—1959年 前三年对十月革命的纪念规模有所下降,1955年,在《人民日报》纪念十月革命的相关文章仅有12篇,内容逐渐转向歌颂马克思列宁主义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中国国内的发展成就;1956年的纪念活动略有恢复,后来几年里,仍对苏联成就略有强调,但主要目的是彰显十月革命纪念的国际意义
1960—1966年 这一阶段十月革命纪念活动规范性下降,纪念的热度也有所下降;纪念内容从宣扬中苏携手建设社会主义逐渐转向彰显中国道路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正确道路,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精神”的真正继承人,而苏联却逐渐走向修正主义
结合表格材料与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十月革命纪念活动“这既是对建党以来传统做法的延续,又呈现出新的特色”的理解。(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表11978—2013年湖南省城市(镇)数量和规模、城市化率变化情况(单位:个,%)
类别 1978年 2013年
城镇类型 Ⅰ型大城市 300万—500万人 0 1
Ⅱ型大城市 100万—300万人 0 2
中等城市 50万—100万人 1 8
Ⅰ型大城市 20万—50万人 9 6
Ⅱ型大城市 20万人以下 12
城市总数 10 29
建制镇个数 总数 154 1138
县城数 90 71
城市化率 11.50 47.96
表22000—2013年湖南省城市市政和公共服务设施主要指标
指标 2000年 2013年
用水普及率(%) 97.5 96.9
燃气普及率(%) 78 91.9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50.5 96.0
污水处理率(%) 27.3 88.4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m2) 5.1 9.0
人均道路面积(m2) 7.0 13.8
人均居住面积(m2) 11.8 47.0
每千人拥有病床数(张) 2.2 4.7
——摘自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政府《湖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5—2020年)》(2015年9月)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对1978—2013年湖南省的城市化进行评析。(要求:史实准确,符合逻辑,表述清晰。)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社会治理
材料 1978年以后,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开启了现代化建构的大门,政府职能开始由政治主导型向经济建设型转变。198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出通知,提出在1984年底以前各地都要大体上完成建立乡政府的工作;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农村村民自治与城市居民自治得到一定发展,但总体还处于“社会管控”阶段。
20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经济转轨带来了社会转型,社会流动人口增多。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加强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将社会管理明确为政府的主要职能之一,提出“要改进社会管理,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治理主体仍然是政府。
4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实现由温饱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跨越,中国社会承受着市场化、信息化、全球化等多重压力的冲击与挑战,社会治理体制改革需要纵深推进。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实现从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体制的转变。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摘编自范逢春《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治理创新:一个伟大进程》
结合所学,分析材料,阐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治理的变化。
8.现代化的探索和目标新中国成立以来,“现代化”概念在中国共产党的话语体系中随时代背景的改变而呈现出阶段性的发展变化。
历史时期 主要论述
新中国成立初期 1953年12月,中共中央批发的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特别强调:“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就可以促进农业和交通运输业的现代化,就可以建设和巩固现代化的国防,就可以保证逐步完成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的改造。”可见,在中国共产党当时的认识中,“工业化”主导并决定看“现代化”。 1959年底,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特别指出:“建设社会主义,原来要求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现在要加上国防现代化。”这样,日后广为人知的“四个现代化”大体形成。
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中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改革开放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摘编自刘洪森李昊天《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共“现代化”话语内涵的演进》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以“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概念”为主题,自拟一个观点并进行解读。(要求:观点鲜明、史实准确、逻辑严密、史论结合)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原因角度:①从东北必要条件角度作答:东北工业基础雄厚、产业工人集中角度作答;②从增产节约的充分性角度作答;③从社会主义节约的社会风气宣传需要角度作答;④从志愿抗美援朝、保障入朝作战的地缘角度作答;⑤从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借鉴角度作答;
特点角度:①从群众广泛参与角度②从形式多样、领导机构严密角度作答;③从与其他建设工作同时展开等角度作答;
影响角度:①从农业生产状况改善角度作答;②从有效志愿抗美援朝战争角度作答;③树立了清正廉洁、勤俭节约的良好风气;④从实施过程存在部分问题、工作落实不到位角度作答;
可从东北地区增产节约运动的原因、特点、影响三个角度作答。
解析:原因角度:据材料一“钢铁、煤电、机械等重工业均已完成计划,并有一部分超过计划”可得,从东北必要条件角度作答:东北工业基础雄厚、产业工人集中角度作答;据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在积极开展增产节约运动”可得,从增产节约的充分性角度作答;据材料三“东北地区增产节约运动的组织机构”可得,从社会主义节约的社会风气宣传需要角度作答;结合所学知识可得,从志愿抗美援朝、保障入朝作战的地缘角度作答;据材料二“为了工业而自己节约的道路,是社会主义积累的道路”可得,从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借鉴角度作答;
特点角度:据材料一“诸多形式的一场党领导下的群众运动”可得,从群众广泛参与角度;据材料三“通过劳模宣传、广播大会及先进经验宣传会、动员报告会、展览会等诸多形式”“组织机构包括东北总工会等诸多机构”从形式多样、领导机构严密角度作答;据材料三“同步开展抗美援朝等爱国运动,形成相辅相成、齐头并进的多维运动”可得,从与其他建设工作同时展开等角度作答;
影响角度:据材料一“农业生产虽在南涝北旱的严重灾情下,实收1400万吨(原计划为1600万吨)”可得,从农业生产状况改善角度作答;结合所学知识可得,从有效志愿抗美援朝战争角度作答;据材料四“从源头上杜绝浪费”可得,树立了清正廉洁、勤俭节约的良好风气;据材料四“抱有得过且过的思想,对生产消费的不良现象毫不在乎”“只重产量不重质量”可得,从实施过程存在部分问题、工作落实不到位角度作答;
2.答案:示例:历史教科书中戊戌变法的叙事折射出不同的时代境况。
民国初期,为进一步传播民主共和观念,认识清末政府的腐朽没落,帮助学生明白共和政府推翻清政府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中华中学历史教科书》对戊戌变法的叙事,突出清政府的黑暗,尤其侧重对变法阻力的介绍。《新著本国史》所在时期,社会上各种思想的互动交织影响着教育发展。五四新文化运动更是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革命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面对全新的社会形势,历史教育有所发展。《新著本国史》对戊戌变法的叙事,侧重于变法的影响,认为戊戌变法对民众的思想起到了启蒙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学历史教科书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高级中学课本中国历史(第三册)》对戊戌变法的叙事,首次从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的角度对戊戌变法产生的原因做了分析。
历史教科书中,关于戊戌变法的叙事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因此也可以成为了解时代的一面镜子。
解析:本题是论述题之选择观点阐释题。时空:1912年、1922年、1957年(中国)。首先,仔细阅读三则材料,据材料一及所学可知,1912年是民国初期,对戊戌维新的认识,突出清政府的黑暗,尤其侧重对变法阻力的介绍。据材料二及所学可知,《新著本国史》对戊戌变法后国人的思想所起的思想解放作用。据材料三及所学可知,《高级中学课本中国历史(第三册)1957年》从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的角度对戊戌变法产生的原因做了分析。因此,可以拟定论题为历史教科书中戊戌变法的叙事折射出不同的时代境况。其次,对材料一的分析,结合所学分别从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的统治、促进了民主共和观念的传播的角度分析。对材料二的分析,结合所学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国民思想解放的角度分析。对材料三的分析,结合所学从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影响来分析。最后,归纳总结,例如,关于戊戌变法的叙事反映了时代的变迁也可以成为了解时代的一面镜子。
3.答案:示例论题:中国发展观随着时代发展而变化。论述:20世纪50年代,中国工业落后,受到帝国主义的封锁和威胁。因此,这一时期的中国发展观以工业化为目标,优先发展重工业,强调经济的增长,增长方式较为粗放。为了释放发展动力,国家进行了三大改造,重视积累。20世纪80年代,计划经济体制僵化以及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现象突出,人民生活水平亟待提高。因此,这一时期的中国发展观以“四个现代化”为目标,以经济体制改革为动力,农、轻、重全面发展,积累与消费并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兼顾社会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有了很大提升,人民群众对物质、精神生活的需要进一步提高,中共中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因此,这一时期的中国发展观更加全面合理,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社会的全面发展为动力,强调协调式、均衡式、内涵式和集约式的发展,注重经济、社会、人与生态的和谐。综上所述,时代的变迁深刻塑造了中国的发展观,使其在不同的时代表现为不同的内涵。
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主要考查新中国的经济及中国发展观。首先拟定标题,材料反映了20世纪50-90年代中国经济的发展情况,因此中国发展观也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其次联系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合理论述。在论述时首先要交代各时期的背景,然后阐述发展观的内容。最后,要进行总结,总结时切忌重复标题内容。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时代的变迁塑造了中国的发展观,因而在不同的时代表现为不同的内涵。
4.答案:示例一:论题:中国对外政策与国际组织阐述:现代中国与国际组织关系深受政治环境及对外政策影响。建国初期受制于两极格局及帝国主义国家打压,中国一方面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做斗争,争取恢复自己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积极与国际组织建立联系,同时积极与社会主义阵营的国际组织合作。70年代,受国内“左”的思想影响与国际关系美苏关系的变化的影响,中国主要是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国际政治类组织建立关系,和国际经济、贸易、文化组织的联系还比较少。进入新时期,受改革开放政策影响,无论是从数量、参加度还是领域来看,中国在这一时期与国际组织的关系发展远远超过了前两个时期。中国不仅维系了在国际政治组织中的活跃度,还拓展了其与国际经济、贸易和金融机构的联系,不但保持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事务上的参与度还成功加入武器控制和裁军领域。
综上所述:中国不同时期政治环境深刻影响中国对外政策,并决定中国与各国际组织关系。中国需要借助国际组织扩大对外交往与合作,争取和维护国家利益,促进现代化建设。中国有必要借助国际组织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促进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示例二:论题:中国外交适应世界经济向体系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阐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有的世界经济格局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的世界性经济组织。它们构成了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适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反映了世界经济体系化、规范化和法制化的发展方向。中国自建国后特别是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积极融入全球化进程,适应世界经济向体系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建立并不断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恢复了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代表权、在世界银行的合法席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同时还积极倡导和建立全球性金融机构,为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加入推进剂。
综上所述:中国积极加入并建立国际组织,体现中国勇于承担国际责任,彰显负责任大国的地位,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示例三:论题:旁观者到参与者——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的中国阐述: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对外开放,广泛参加各种国际组织,主动参与各个领域的多边外交活动,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是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为促进人类和平、发展与合作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积极发展全球性与区域性国际组织的关系,致力于发展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做出积极的贡献。也有助于推进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渠道更趋多元化,具有不同合作机制,多渠道、全方位参与全球治理的体系架构正在形成。
综上所述:从体系外到体系内,从旁观者到参与者,随着中国综合国力提升,中国参与全球治理更加积极主动,在某些领域已成为引领角色,中国必将在全球治理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解析:示例一:首先得出论题:根据材料“《现代中国与国际组织的关系演进历程》”得出论题:中国对外政策与国际组织;其次进行阐述:现代中国与国际组织关系深受政治环境及对外政策影响。根据材料“尝试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尝试与一些国际组织建立联系”得出建国初期受制于两极格局及帝国主义国家打压,中国一方面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做斗争,争取恢复自己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积极与国际组织建立联系,同时积极与社会主义阵营的国际组织合作。结合所学“文化大革命”对外交的影响得出70年代,受国内“左”的思想影响与国际关系美苏关系的变化的影响,中国主要是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国际政治类组织建立关系,和国际经济、贸易、文化组织的联系还比较少。结合所学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外交史实得出进入新时期,受改革开放政策影响,无论是从数量、参加度还是领域来看,中国在这一时期与国际组织的关系发展远远超过了前两个时期。根据材料“与经济、金融、贸易等类的国际组织建立和发展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得出中国不仅维系了在国际政治组织中的活跃度,还拓展了其与国际经济、贸易和金融机构的联系,不但保持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事务上的参与度还成功加入武器控制和裁军领域。最后得出结论:综上所述:中国不同时期政治环境深刻影响中国对外政策,并决定中国与各国际组织关系。中国需要借助国际组织扩大对外交往与合作,争取和维护国家利益,促进现代化建设。中国有必要借助国际组织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促进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示例二:首先得出论题:根据材料“《现代中国与国际组织的关系演进历程》”得出论题:中国外交适应世界经济向体系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其次进行阐述:根据材料“与一些重要的全球性、区域性国际组织发展友好关系,如国际标准化组织、欧共体”并结合所学二战后中国的外交史实得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有的世界经济格局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的世界性经济组织。它们构成了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适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反映了世界经济体系化、规范化和法制化的发展方向。根据材料“恢复了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代表权、在世界银行的合法席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得出中国自建国后特别是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积极融入全球化进程,适应世界经济向体系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建立并不断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恢复了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代表权、在世界银行的合法席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根据材料“倡议并设立永久性政府间组织上海合作组织、全球性金融机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得出同时还积极倡导和建立全球性金融机构,为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加入推进剂。最后得出结论:综上所述:中国积极加入并建立国际组织,体现中国勇于承担国际责任,彰显负责任大国的地位,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示例三:首先得出论题:根据材料“《现代中国与国际组织的关系演进历程》”得出论题:旁观者到参与者——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的中国。其次进行阐述:根据材料“加入了一些由苏联领导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国际组织,如世界民主联盟;参加了国际红十字会和国际奥委会的活动”得出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对外开放,广泛参加各种国际组织,主动参与各个领域的多边外交活动,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根据材料“恢复与联合国及其附属机构的关系;与一些重要的全球性、区域性国际组织发展友好关系”得出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是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为促进人类和平、发展与合作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积极发展全球性与区域性国际组织的关系,致力于发展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做出积极的贡献。根据材料“全面学习与深度参与者”得出也有助于推进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渠道更趋多元化,具有不同合作机制,多渠道、全方位参与全球治理的体系架构正在形成。最后得出综上所述:从体系外到体系内,从旁观者到参与者,随着中国综合国力提升,中国参与全球治理更加积极主动,在某些领域已成为引领角色,中国必将在全球治理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5.答案:示例:理解:1949-1952年,新中国面临着国内经济百废待兴,国际上帝国主义虎视眈眈的局面。对十月革命的隆重纪念,着眼于塑造苏联形象,倡导向其学习,向中国人民展现社会主义的美好愿景以此动员群众搞好国内建设,巩固新生政权。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艰辛探索的不断推进,中苏之间开始出现分歧,因此,1953-1959年纪念十月革命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国内各项事业发展;与此同时,纪念活动比较注重突出国际意义,以此协调中苏关系。
进入20世纪60年代,国内经济形势十分严峻,世界局势也充满动荡,中国不仅处于美苏争霸的冷战环境中,而且与苏联的分歧逐渐公开化。因此,对十月革命纪念活动数量减少,内容也更多强调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
外交从来都是内政的延续,十月革命纪念活动服务于中国共产党建构自身话语体系的需求,这才是其发展变化的深层原因。十月革命纪念活动的发展过程与中苏关系变化有相关性,也与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发展需要密切相关。中国共产党以纪念十月革命为契机,努力诠释自己的社会主义理念,在一系列纪念活动中既有延续也有创新。
解析:阅读材料信息,根据十月革命纪念活动的形式、内容和特点在不同时间段呈现出不同的变化。在不同中苏关系发展时期,《人民日报》对于十月革命纪念活动的形式、内容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十月革命纪念活动的形式、内容、变化特点可以分为三个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中苏关系既有紧张也有缓和时期、中苏关系紧张时期;最后注意总结“这既是对建党以来传统做法的延续,又呈现出新的特色”
6.答案:答案示例:
改革开放以来湖南省的城市化是经济社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的真实写照。改革开放以来,湖南省大中小型城市总体上呈现增长态势,建制镇更是迅猛增长,反映出工业建设和商业水平大幅度提高;城市规模的持续扩大,说明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城市人口的大幅度增加,推动了城市建设和服务业的发展,显示出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了良性循环;2000—2013年,湖南省城市市政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发展迅速,如燃气普及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污水处理率等大幅度增长,表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道路面积、居住面积和每千人拥有病床数都大大提高,极大地改善了城市生活质量,更是经济社会长足发展的体现。总之,1978—2013年湖南省城市化的发展,既是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的真实写照,又为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解析: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78—2013年(中国)。据材料一表1“1978—2013年湖南省城市(镇)数量和规模、城市化率变化情况”显示,湖南省的城市化进程随改革开放深化而加速,城市及建制镇数量显著增长,体现了多层次城市规模的扩展。城市化率的显著提升,标志着湖南省从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加快,城镇化水平大幅提高。建制镇数量的急剧增加,不仅凸显了其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城乡一体化方面的作用,还反映了城镇化进程中城乡结构的深刻变革。城市人口的大量增长,促进了城市建设和服务业的蓬勃发展,形成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据材料二表2“2000—2013年湖南省城市市政和公共服务设施主要指标”表明,湖南省在推进城市化过程中,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诸多指标的明显改善,例如用水和燃气普及率接近饱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与污水处理率大幅提升,这些都证明了湖南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增强。同时,人均公园绿地面积、道路面积的扩大,以及居住面积和医疗资源配置的显著提升,不仅体现了城市生活品质的显著提升,还彰显了湖南省在追求城市化高速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发展质量与增进民生福祉,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决心。结合所学知识,1978至2013年间,湖南省城市化的发展不仅是经济快速增长的直接结果,更是政策导向、社会结构变化与市场需求相互作用的综合反映。这一进程不仅是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直接体现,更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7.答案:示例:
1978年—1992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为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政府职能开始由政治主导型向经济建设型转变。地方上裁撤人民公社体制,建立乡政府,并逐步推行农村和城市基层自治。社会治理方式的转变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但这一阶段社会治理模式仍然是以社会管控为主。
1992年—2012年,1992年党的十四大以来我国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带来了社会治安管理工作等社会问题。政府职能由社会管控转向社会管理,以稳定社会秩序为管理目标,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提供了社会保障。
2012年至今,中国社会进入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在取得社会主义建设巨大成就的同时,经济全球化、社会转型和发展加速给社会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国政府开始从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体制转变,强调加强党的领导,五位一体的全面布局,依法治国,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
综上所述: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社会治理的改进,社会治理的改进保障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社会治理体制的转变体现了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解析: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首先,阅读材料并分析,将改革开放以来分为三大时期。然后就不同时期中国社会治理方面进行比较。据材料“1978年以后,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开启了现代化建构的大门,政府职能开始由政治主导型向经济建设型转变。198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出通知,提出在1984年底以前各地都要大体上完成建立乡政府的工作,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农村村民自治与城市居民自治得到一定发展,但总体还处于“社会管控”“阶段”,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1978年-1992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为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政府职能开始由政治主导型向经济建设型转变。地方上裁人民公社体制,建立乡政府,并逐步推行农村和城市基层自治。社会治理方式的转变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但这一阶段社会治理模式仍然是以社会管控为主;据材料“20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经济转轨带来了社会转型,社会流动人口增多。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加强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将社会管理明确为政府的主要职能之一,提出“要改进社会管理,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治理主体仍然是政府”,可得出1992年-2012年,1992年党的十四大以来我国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带来了社会治安管理工作等社会问题。政府职能由社会管控转向社会管理,以稳定社会秩序为管理目标,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提供了社会保障;据材料“4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实现由温饱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跨越,中国社会承受着市场化、信息化、全球化等多重压力的冲击与挑战,社会治理体制改革需要纵深推进。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实现从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体制的转变。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可得出2012年至今,中国社会进入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在取得社会主义建设巨大成就的同时,经济全球化、社会转型和发展加速给社会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国政府开始从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体制转变,强调加强党的领导,五位一体的全面布局,依法治国,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最后,进行理论升华,得出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社会治理的改进,社会治理的改进保障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社会治理体制的转变体现了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8.答案:观点: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概念不断深化
阐述:1953年,国家在面临恶劣的国际环境形势下,提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并建立和巩固现代化的国防,适应了当时形势变化的需要。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1957年,一五计划提前完成,1959年底,“四个现代化”大体形成。1982年,十二大提出具体目标是实现小康,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符合当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行改革开放的特征。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四个现代化为主的物质领域的现代化扩大到政治、精神领域的现代化,中共十八大提出要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总之,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稳步推进,国共产党的现代化概念不断深化。
解析: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现代中国。首先,分析材料内容,材料描述了建国以来不同时期“现代化”概念随时代背景的改变而呈现出阶段性的发展变化,结合史实,以“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概念”为主题,自拟一个观点并进行解读。注意要选择自己熟悉且容易论证的,观点要具体、明确。根据材料“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原来要求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现在要加上国防现代化”、“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可得出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概念不断深化;其次,结合一五计划、中共八大、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在市场经济体制等相关史实,对观点进行论证。要注意观鲜明,史实准确、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表述成文,叙述完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紧扣观点。最后,对所阐述的内容进行简单地总结。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3)中国现代史——高考一轮复习开放型材料题专练(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