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5)世界近代史——高考一轮复习开放型材料题专练(答案)

(5)世界近代史——高考一轮复习开放型材料题专练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世界近现代史事(部分)
时间 史事
1492年 哥伦布到达新大陆
16世纪初 马、牛被引进到新大陆
1555年 中国出现最早的玉米种植记录
16世纪80年 巴西成为世界最重要的蔗糖产地
1600年 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
17世纪初 英国殖民北美
约1700年 欧洲人渗透地区的美洲土著人口下降60%—90%
18世纪初 咖啡风靡欧洲和中东,巴西和印度尼西亚开始生产咖啡,新英格兰成为世界贸易中心之一
1750—1850年 美洲人口增长6倍
约1800年 运往新大陆的奴隶数量达到750万
1850—1859年 世界贸易额增加了80%
1900年左右 埃及的棉花种植造成200万农民失去土地
——据(美)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编制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中海示意图
以“陆地之间”的海而著称的地中海被冠以多种称呼:“伟大的海”“堕落的海”“智慧之海”“贸易之海”等,不同的称呼反映了人们对地中海历史的不同理解,围绕历史上的地中海世界,选择某一称呼或者自拟一个称呼,并运用世界史具体史实,予以论述(要求:以称呼为题,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3.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721年,英国近代责任内阁在才华出众的辉格党领袖罗伯特·沃波尔领导下正式形成。1742年,首相罗伯特·沃波尔因失去下院多数议员的信任,被迫率领内阁全体辞职。此后,一种不成文的制度——“内阁失去下院多数信任必须辞职”的条例——出现。到1784年,小威廉·皮特通过改革抑制了当时英王乔治三世的专权倾向,他的改革得到了新议会的大力支持,皮特解散了下院重新选举议会,此后皮特主持内阁17年。由此,责任内阁制形成,内阁开始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对议会负责。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英国的责任内阁制得到进一步强化。
——摘编自魏茂莉《探析英国的内阁制》
材料二:20世纪初期,清廷试图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因而有“今日急务,莫要于先立内阁,统一中央行政机关”,以及“各督抚请先立责任内阁之说”。1911年5月,清政府裁撤军机处,筹设责任内阁,并由奕助担任内阁总理大臣。但由于内阁成员共计13人,而满族成员高达9人,其中皇族更是独占7人,被时人讥为“皇族内阁”。“皇族内阁”不仅由皇族奕助担任总理大臣并对君主负责,甚至在国务大臣的人员构成中,皇族也位居多数并占有重要席位。
——摘编自熊元彬《历史的再审视;清末“皇族内阁”研究》
某学者认为,社会环境的不同是英国和晚清内阁制不同的主要原因。概括英国和晚清内阁制的不同,并评述该学者的观点。(要求:赞成该观点或另提出一个主要原因均可,并阐述理由。)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欧洲启蒙运动中,正当法国进步思想家们从旧的神人关系向新的人人关系过渡,而急切寻求新的思想、新的视野的时候,中国文化恰恰被传教士们介绍过来,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文化开始了对法国的传播,为启蒙思想家们在政治上反对专制和特权,在思想上反对宗教神学,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料和极其有力的思想武器。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中通过的《人权和公民权宣言》中便引用过孔子的格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摘编自吴星杰《中法文化交流与儒学在法国的传播》
材料二: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价值观重建运动,是在面对过去、反叛过去的激烈态度中形成的。在民主方面,从对西方的议会制度产生兴趣和仰慕,到君主立宪主张的提出,再到民主共和方案的设计,最后人们认识到民主不仅仅是一种政治制度……在科学方面,从“师夷长技”阶段对西方“坚船利炮”的羡慕,到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引进,再到自然科学的传入,最后人们认识到科学不仅仅是自然科学知识和研究。
——摘编自薛于燕《新文化运动时期1915---1924年的价值观重建》
有学者认为,社会环境是外来文化作用于思想启蒙的主要原因。概括上述材料关于近代中西方思想启蒙所采用的外来文化,并评述该学者的观点。(要求:赞成该观点或另提出一个观点均可,并阐述理由)
5.历史阐释
16-19世纪上半期三大洲重大历史事件简表(部分)
欧洲 亚洲 美洲
16世纪 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九十五条论纲》发布;《至尊法案》颁布;法语成为法国官方语言;官职恩赐制盛行。 八股取士;明朝内阁票拟制度化;乡约逐渐改为宣讲“六谕”;玉米等高产作物传入中国;葡萄牙人获得澳门租住权。 印第安文化毁灭殆尽。
17世纪 《权利法案》被接受;《战争与和平法》出版;凡尔赛宫修建。 英属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开展殖民活动;中俄《尼布楚条约》;日本锁国加强。 “五月花号”到达北美;墨西哥爆发黄热病。
18世纪 珍妮机被发明;法国大革命爆发。 军机处设立;《大清律例》制定;马戛尔尼使团来华。 1787年宪法颁布;政党分肥制形成;海地爆发起义。
19世纪上半期 《拿破仑法典》颁布;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英国开始设立常务次官;维也纳体系形成。 鸦片战争;“开眼看世界”。 西属拉丁美洲独立;门罗宣言。
从上表中任选三个事件,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释。(要求:明确写出所提取的事件,论题明确,事件要有关联性,史论结合。)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时期 概况
中世纪 受宗教观念影响,人们对黑夜的看法比较负面。欧洲城市普遍实行宵禁,行会 禁止工匠开夜工。
16世纪 贵族们逐渐开始享受夜间的娱乐生活。化装舞会是贵族最有参与感的活动,但大多数市民还没有介入夜生活。
17世纪 17世纪中后期,尼德兰有42%的人口生活在61个人口规模超过2500人的城市里。这时,英国开始流行夜里喝咖啡,巴黎、阿姆斯特丹、柏林、伦敦和维也纳大都开始用公共经费提供公共照明。
18世纪 城市里的夜间娱乐和社交活动开始流行,一些曾属于贵族圈子的娱乐活动开始扩及民间。英国的餐厅、小酒馆常常可以通宵开放,俱乐部在英国也很快流行开来,且长盛不衰。巴黎的夜晚,咖啡屋、啤酒馆、酒店数量也很多,娱乐、赌博、演戏、跳舞等活动样样都有。“夜季”这个本来专指夜晚时光的用词,逐渐地从日常用语中消失了。
19世纪 一些行业的劳动时间向夜间延伸,尤其是那些采用了机器生产的行业。劳资双方经过长期斗争,最终确立8小时工作制。采用8小时工作制的行业和企业,无一例外地采用了两班制或三班制劳动,把整个夜晚都纳入劳动时间,夜间劳动从此成了劳动制度的组成部分。 汽灯很快普及,商家们开始用灯饰来制作广告,展示商品。当时巴黎最有特色的夜生活在拱廊,夜晚的拱廊灯火辉煌,橱窗里的商品在灯光映衬下显得美轮美奂。1870年前后,英格兰的剧院差不多有200家,音乐厅的数量也迅猛增长。
——据俞金尧《资本扩张与近代欧洲的黑夜史》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近代欧洲的黑夜史”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7.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拉丁美洲历史大事年表(部分)
公元前5000年 墨西哥特华坎谷地开始种植玉米,人们开始从游徙生活转为定居生活
300—900年 玛雅文化全盛时期
1200年 印加国家在秘鲁高原开始建立,16世纪达到极盛
1492—1493年 哥伦布第一次航行美洲
1493年 教皇亚历山大六世颁布诏谕,划定西、葡在所谓非基督教世界的“分界线”
1501年 西班牙殖民者贩运第一批黑奴到达圣多明各
1571年 马尼拉大帆船航线开通
1758—1763年 英法“七年战争”,1762年,古巴被英军占领
1791年 法属殖民地海地爆发武装起义
1823年 美国总统门罗发表宣言
1824年 玻利瓦尔和苏克雷在阿根廷的胡宁大败西班牙军
1904年 美国总统西奥多 罗斯福推行“大棒政策”
1910年 墨西哥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1937—1938年 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
1941—1942年 海地、古巴、巴西等多个拉丁美洲国家对轴心国宣战
1980年代 墨西哥经济陷入债务危机
1992年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签订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拉丁美洲历史辞典》等
从上述大事年表中提取至少三则以上相关信息,自拟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充分,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达清晰)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英国政府取代东印度公司接管印度统治权,总督们大力推行各项改革措施,竭力将英国式“文明福音”带给南亚次大陆。英国人在治理与掠夺印度的过程中,大力推行英语教育,摧毁印度原有的社会与经济结构。提拉克(1856~1920年)曾接受英式教育,创办宣扬民族主义的报刊。他继承了自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以来的历史神话,把雅利安的文明推远几个世纪,把英国统治以前的时代描写为一个神光朗照的、统一的黄金时代。提拉克认为,印度的社会生活和政治统一就是依靠宗教信仰而得以维持的,任何政治行动最终都是为了实现民族的“达摩罗阁”,亦即神法或宗教法则的统治,所谓爱国主义、民族自治等都是宗教达摩(即神圣的宗教职责)的应有之义。提拉克强调在殖民统治面前无所作为就是背弃自己的达摩,就是怯懦行为,这是神所不齿的。
——摘编自欧东明《浅论印度民族主义意识的确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提拉克的思想主张,并予以阐释。(要求:思想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成文)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示例1:论题:新航路开辟改变了世界的人文地理格局
阐述: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世界各地人们的往来,推动了人口的迁移。随着欧洲人入侵并在美洲建立殖民地,美洲的印第安人人口大大减少。同时,欧洲人大批来到美洲,并把非洲黑人作为奴隶贩卖到美洲,美洲成为世界上族群混合程度很高的地区。大洋洲、非洲和亚洲等地区也都有族群混合现象。人口迁移促进了世界动植物的大交流。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甘薯、番茄等传到欧洲、亚洲和非洲,欧亚的小麦、水稻等农作物和鸡、牛、羊等禽畜传入美洲。物种交流改变了世界动植物的地理分布格局,丰富了人们的饮食结构和社会生活。人口和动物的全球流动也导致了各种疾病的传播,造成原住民的死亡和原有社会的解体。
总之,新航路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对隔绝封闭的状态,推动了人口、动植物以及病原体跨区域大范围的传播和交流,改变了世界的人文地理格局。
示例2:论题:商品流动推动文化交流国际化
论述:国际贸易的过程伴随着文化的传播。新航路开辟后,随着商品的流动,各国文化也传播到世界其他地区。茶是中国先民的伟大发现,是中国文化的符号之一。16世纪以后,中国茶广泛传播到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等地区。各国在接受中国茶和茶文化的同时,也根据自身的风俗习惯创造出新的茶文化,如在日本形成了“日本茶道”,在英国形成了“下午茶”。
18世纪,法国的服装设计融入了中国服装柔软的面料、富有东方韵味的款式。明治维新后,作为“文明开化”的一部分,西服在日本流行。20世纪初,法国设计师设计的女装有取名为“孔子”的中国大袍式系列,有吸收了中国服装剪裁方法的“自由”套装,有杂糅了日本和服样式的午茶便装。
总之,商品的世界性流动,促进了各国的文化交流。各国文化随同其商品一道,传播到世界其他地区。文化在不断交流、借鉴中向前发展。
示例3:新航路开辟改变了世界格局
示例4:新航路开辟促进近代商业贸易变化
示例5:人类历史逐步从分散走向整体示例6:殖民扩张推动人口结构发生改变……
解析: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1492—1900年的世界。首先,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根据材料“1492年哥伦布到达新大陆和16世纪初马、牛被引进到新大陆和约1800年运往新大陆的奴隶数量达到750万”,可得出观点新航路开辟改变了世界的人文地理格局。其次,围绕观点进行论述,阐述须有史实依据,可从新航路开辟后的人口迁移和物种交流的影响进行论述,如:随着欧洲人入侵并在美洲建立殖民地,美洲的印第安人人口大大减少。同时,欧洲人大批来到美洲,并把非洲黑人作为奴隶贩卖到美洲,美洲成为世界上族群混合程度很高的地区。大洋洲、非洲和亚洲等地区也都有族群混合现象。人口迁移促进了世界动植物的大交流。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甘薯、番茄等传到欧洲、亚洲和非洲,欧亚的小麦、水稻等农作物和鸡、牛、羊等禽畜传入美洲。物种交流改变了世界动植物的地理分布格局,丰富了人们的饮食结构和社会生活。人口和动物的全球流动也导致了各种疾病的传播,造成原住民的死亡和原有社会的解体。最后,回扣主题,总结提升,新航路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对隔绝封闭的状态,推动了人口、动植物以及病原体跨区域大范围的传播和交流,改变了世界的人文地理格局。
2.答案:①选择“伟大的海”,可结合名言:伟大的罗马展开论述,具体为,罗马的扩张以及罗马帝国的建立与发展,以及伴随的罗马法从十二铜表法发展到民法大全的历程等史实进行论述,史论结合,最后小结即可;
②选择“堕落的海”,可结合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的中世纪的相关历史史实进行论述,但是这块知识相对来说考生更加陌生,不建议选择这个论题,当然,主要史实有罗马的衰落、封君封臣制、宗教战争、“十字军”东征、赎罪券等。
③选择“智慧之海”,主要以人文主义这一线索展开,以普罗泰格拉为代表的智者学派、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此后是文艺复兴:文学三杰、艺术三杰等,以及宗教改革以及近代科学的兴起、启蒙运动;
④选择“贸易之海”,可结合古希腊的对外贸易、罗马帝国的扩展促进贸易的发展以及连接中国丝绸之路的旧航路等相关史实进行论述,以及新航路开辟也可展开论述,比如,伟大的航海家哥伦布是地中海地区的意大利人。史论结合,最后小结即可。
解析:题目要求任选一称呼为题,并运用世界史具作史实,予以论述。考生可以根据自己较熟悉的知识选择一个称呼进行论述。比如选“伟大的海”,可结合罗马的扩张以及伴随的罗马法扩展到地中海世界等史实进行论述,史论结合,最后小结即可;选择“堕落的海”,可结合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的中世纪的相关历史史实进行论述,但是这块知识相对来说考生更加陌生,不建议选择这个论题;选择“智慧之海”,结合所学的古希腊智者运动和近代意大利的文艺复兴等相关史实进行论述,史论结合,最后进行小结即可;选择“贸易之海”可结合古希腊的对外贸易、罗马帝国的扩展促进贸易的发展以及连接中国丝绸之路的旧航路等相关史实进行论述,史论结合,最后小结即可。
3.答案:不同:英国内阁对议会负责,晚清内阁对君主负责;英国内阁独立掌握行政大权,晚清内阁不能独立行使行政权;英国内阁由资产阶级政党掌握,晚清内阁主要由皇族掌握。
示例评述:赞成该学者的观点。
理由:英国在“光荣革命”后逐步确立君主立宪政体;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增强;以国王为代表的封建势力渐趋衰落;英国是启蒙思想的发源地之一,人们追求民主自由;英国有限制王权的传统。而20世纪初期的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上腐朽的清政府力图挽救其封建统治,并未真正进行民主化改革;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有限;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薄弱;封建保守势力强大;封建纲常伦理思想影响根深蒂固。综上,英国及晚清内制深受社会环境的影响。
解析:本题是特点类、对比类、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和英国。第一小问不同:不同:根据材料“英国近代责任内阁在才华出众的辉格党领袖罗伯特·沃波尔领导下正式形成。1742年,首相罗伯特·沃波尔因失去下院多数议员的信任,被迫率领内阁全体辞职。”“‘皇族内阁’不仅由皇族奕助担任总理大臣并对君主负责,甚至在国务大臣的人员构成中,皇族也位居多数并占有重要席位。”得出英国内阁对议会负责,晚清内阁对君主负责;根据材料“责任内阁制形成,内阁开始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对议会负责”“‘皇族内阁’不仅由皇族奕助担任总理大臣并对君主负责,甚至在国务大臣的人员构成中,皇族也位居多数并占有重要席位。”得出英国内阁独立掌握行政大权,晚清内阁不能独立行使行政权;英国内阁由资产阶级政党掌握,晚清内阁主要由皇族掌握。
第二小问评述:根据材料“某学者认为,社会环境的不同是英国和晚清内阁制不同的主要原因。”可以选择赞成该学者的观点。
然后阐述理由: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角度对比阐述。英国在“光荣革命”后逐步确立君主立宪政体;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增强;以国王为代表的封建势力渐趋衰落;英国是启蒙思想的发源地之一,人们追求民主自由;英国有限制王权的传统。而20世纪初期的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上腐朽的清政府力图挽救其封建统治,并未真正进行民主化改革;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有限;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薄弱;封建保守势力强大;封建纲常伦理思想影响根深蒂固。综上,英国及晚清内制深受社会环境的影响。
4.答案:概括:西方启蒙运动借用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文化;新文化运动宣传西方民主和科学。评述:赞同该学者观点。西方启蒙运动是在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自然科学取得进展等社会环境下,资产阶级开展的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思想束缚的思想解放运动,中国儒家思想的仁政、仁义等主张有启蒙思想家需要的精神需求,为启蒙运动提供了思想武器。中国新文化运动是在中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有识之士对辛亥革命失败的反思,中国社会根本矛盾仍未解决,大多数国民思想仍被专制和愚昧牢牢束缚等社会环境下,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要求冲破封建思想牢笼,运用西方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反对封建专制和军阀独裁,运用近代科学精神和自然科学法则反对愚昧、迷信,力图实现救亡图存,进而掀起一次社会思想解放运动。综上所述,外来文化能否对思想启蒙产生作用取决于具体的社会环境因素。
解析: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评述)题,时空是:近代中西方。 首先,根据材料一“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文化开始了对法国的传播,为启蒙思想家们在政治上反对专制和特权,在思想上反对宗教神学,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料和极其有力的思想武器。”可以概括西方启蒙运动借用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文化;根据材料二“在民主方面,从对西方的议会制度产生兴趣和仰慕,到……,再到……”、“在科学方面,从‘师夷长技’阶段对西方‘坚船利炮’的羡慕,到……,再到……”可以概括新文化运动宣传西方民主和科学;其次,表明态度,可以是赞同该学者观点;再次,结合所学有关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时代环境来分析学习的原因。具体到西方启蒙运动方面,可以从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文艺复兴及自然科学等(经济、思想及科学)角度分析,中国新文化运动则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辛亥革命失败、国民思想等(政治、经济及思想)角度分析;最后,总结。综上所述,外来文化能否对思想启蒙产生作用取决于具体的社会环境因素。
5.答案:示例1:事件:官职恩赐制、政党分肥制形成、英国开始设立常务次官。
论题:西方选官制度因时而变。
阐释:官员的选拔是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治理的必要前提。中古后期,随着民族国家兴起,中央权力加强,国家管理职能增多,官职恩赐制形成。国王任命亲信担任政府官员,赐予其官职,官员为国王和权贵服务。17-18世纪,欧美国家逐渐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随着内阁制和政党政治的形成,出现政党分肥制,执政党将官职作为战利品分给党内同僚。政党分肥制客观上打破了政府的贵族化传统,但对国家权力的瓜分造成腐败泛滥,并严重影响政府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降低了行政效率。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和世界霸权的确立,英国政府管理事务急剧增加,英国政府于19世纪初开始设立常务次官。常务次官及以下的一般政府工作人员为事务官,负责具体事务,不受党派影响,可以长期任职。事务官与政务官逐渐分离,保证了政府工作的有效性和稳定性。综上所述,西方选官制度的发展适应了社会治理需求的变化,推动社会的进步发展。
其他示例:示例2:《权利法案》、1787年宪法颁布、1832年议会改革: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不断扩展。
示例3:《权利法案》、1787年宪法、《拿破仑法典》:近代西方法律制度逐渐形成。
示例4:《至尊法案》、内阁票拟制度化、凡尔赛宫修建:16-17世纪,欧亚主要国家专制王权强化
示例5:《九十五条论纲》发布、凡尔赛宫修建、法国大革命爆发:欧洲民族国家逐渐形成。
示例6:法语成为法国官方语言、《战争与和平法》出版、维也纳体系形成:16-19世纪,国际法逐渐形成并发展。
示例7: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葡萄牙人获得澳门租住权、印第安文化毁灭殆尽:殖民扩张冲击古老帝国。
解析:这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这一题所涉及的最大范围的时空近代世界。
事件和论题:审问题“从上表中任选三个事件,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可得出,官职恩赐制、政党分肥制形成、英国开始设立常务次官这三个事件有关联性,即属于不同时期西方不同的选官制度的内容,故论题可拟为,西方选官制度因时而变。
阐述:按时代先后顺序展开阐述,不同选官制度又可从其产生的背景、内容、产生的影响等方面展开阐述,尽量做到史论结合,阐述丰富。如“官员的选拔是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治理的必要前提。中古后期,随着民族国家兴起,中央权力加强,国家管理职能增多,官职恩赐制形成”是背景,“国王任命亲信担任政府官员,赐予其官职,官员为国王和权贵服务”是内容及作用;“17-18世纪,欧美国家逐渐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随着内阁制和政党政治的形成,出现政党分肥制”是背景,“执政党将官职作为战利品分给党内同僚”是内容,“政党分肥制客观上打破了政府的贵族化传统,但对国家权力的瓜分造成腐败泛滥,并严重影响政府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降低了行政效率”是影响;“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和世界霸权的确立,英国政府管理事务急剧增加,英国政府于19世纪初开始设立常务次官”是背景,“常务次官及以下的一般政府工作人员为事务官,负责具体事务,不受党派影响,可以长期任职”是内容;“事务官与政务官逐渐分离,保证了政府工作的有效性和稳定性”是影响。最后总结归纳,升华主题,完成阐述,如综上所述,西方选官制度的发展适应了社会治理需求的变化,推动社会的进步发展。
6.答案:示例近代欧洲的黑夜史(总—分—总)
近代以来,欧洲人对黑夜的态度由负面抗拒逐渐转变为接受享受,城市夜生活从上层社会逐渐向大众层面传播,进而发展为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在资本扩张的推动下,夜娱乐、夜消费、夜班制、夜间照明等成为工业化、城市化时代的产物与重要标志。
中世纪欧洲人对黑夜的态度是与宗教信仰和行会经济联系在一起的,是当时欧洲经济和社会现实生活的反映。随着近代社会的到来,人们发现了黑夜的美好与价值所在,夜晚变成了人们可以享乐的时光。近代早期欧洲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为夜生活的流行和夜间娱乐消费提供了经济与社会条件,夜生活逐渐向民间辐射传播。
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夜间娱乐消费经济迅速发展,夜班制等劳动制度应运而生,甚至照明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也是资本运作的结果。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时间与空间被极度压缩的社会现实,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与时间观念,也改变着人们的黑夜观。
综上所述,近代欧洲的黑夜史,反映了欧洲人黑夜观的重大转变,折射出欧洲社会走进黑夜、享受夜生活并把黑夜整合进日常生活与生产过程的体制性转变。这是一个长期的演变过程,本质上是欧洲社会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近代化的历史缩影。
解析:首先,要根据表格内容对近代欧洲黑夜演变史进行简要论述:近代以来,欧洲人对黑夜的态度由负面抗拒(中世纪)逐渐转变为接受享受(16世纪以后),城市夜生活从上层社会(16世纪)逐渐向大众层面传播,进而发展为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18世纪以后)。在资本扩张的推动下,夜娱乐、夜消费、夜班制、夜间照明等成为工业化、城市化时代的产物与重要标志。
然后,结合具体的时代背景(中世纪、早期资本主义阶段、工业革命时期),对上述发展史进行简要阐释。
最后,对黑夜发展史进行总结,近代欧洲的黑夜史,本质上是欧洲社会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近代化的历史缩影。
7.答案:信息:1492—1493年哥伦布第一次航行美洲;1501年西班牙殖民者贩运第一批黑奴到达圣多明各;1571年马尼拉大帆船航线开通。
观点:近代西班牙的早期殖民给拉丁美洲带来了双重影响。
论述:15世纪欧洲最早完成中央集权的国家--西班牙和葡萄牙最早进行新航路的探索。1492-1493,西班牙王室支持的探险家哥伦布第一次航行美洲,从此开始了对拉丁美洲的殖民掠夺。西班牙早期的殖民掠夺给美洲的印第安土著居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印第安人数量急剧减少,造成美洲劳动力不足,所以西班牙殖民者1501年贩运第一批黑奴到达圣多明各,给拉丁美洲带来了更多的廉价劳动力,促进了拉丁美洲的开发,改变了拉丁美洲的族群结构。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逐渐连为一个整体,西班牙在1571年开通了马尼拉大帆船航线,沟通了亚洲和拉丁美洲,促进了拉丁美洲的对外贸易发展。
总之,西班牙的早期殖民掠夺既给拉丁美洲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也客观上带来了先进的生产生活方式,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拉丁美洲的发展。
解析: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近现代拉丁美洲。首先,分析设问,明确题意,题目要求“从上述大事年表中提取至少三则以上相关信息,自拟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述”所以我们要从材料中选择三个以上相关联的信息拟定观点。然后阅读材料,拟定观点,如由材料“1492—1493年哥伦布第一次航行美洲;1501年西班牙殖民者贩运第一批黑奴到达圣多明各;1571年马尼拉大帆船航线开通。”可以拟定观点:近代西班牙的早期殖民给拉丁美洲带来了双重影响。接下来是进行阐述,结合选择的信息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阐述1492—1493年哥伦布第一次航行美洲,1501年西班牙殖民者贩运第一批黑奴到达圣多明各;1571年马尼拉大帆船航线开通相关内容并分析其给拉丁美洲带来的影响。最后,总结归纳,完成表述。当然,我们也可以选择其他的信息拟定观点论述,只要言之有理皆可。
8.答案:示例:
思想:继承并发扬印度文化,赋予印度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实现印度自治独立。阐释:19世纪,印度完全沦为英国的殖民地,英国在治理与掠夺印度的过程中,摧毁了印度原有的社会与经济结构,推进了印度社会的近代化,用强力手段将古老的印度拉进了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资本主义体系。英国在经济和军事上相对于殖民地的优势突出,殖民者宣扬自身文化的优越性,贬低印度文化,实质上是为殖民主义服务。英国文化侵略冲击了印度社会。但印度传统文化影响深远,随着印度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在此背景下,提拉克借助传统文化激发印度人民的民族自信,宣传民族独立思想,开展民族独立斗争以实现民族独立。
英国在对印度殖民的过程中,试图把西方文化移植到印度,淡化后者的民族意识。但印度的有识之士在不同程度地接受外来文化的同时,借助自身的传统文化来反抗殖民统治,推动了民族独立。
(“示例”仅供参考,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解析: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近代印度。首先,根据材料“提拉克(1856~1920年)曾接受英式教育,创办宣扬民族主义的报刊。他继承了自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以来的历史神话,把雅利安的文明推远几个世纪,把英国统治以前的时代描写为一个神光朗照的、统一的黄金时代。”“提拉克强调在殖民统治面前无所作为就是背弃自己的达摩,就是怯懦行为,这是神所不齿的。”及所学可得出思想:继承并发扬印度文化,赋予印度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实现印度自治独立。其次,由材料“19世纪,英国政府取代东印度公司接管印度统治权,总督们大力推行各项改革措施,竭力将英国式‘文明福音’带给南亚次大陆。”及所学可知,19世纪,印度完全沦为英国的殖民地,英国在治理与掠夺印度的过程中,摧毁了印度原有的社会与经济结构,推进了印度社会的近代化,用强力手段将古老的印度拉进了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由材料“英国人在治理与掠夺印度的过程中,大力推行英语教育,摧毁印度原有的社会与经济结构。”及所学可知,英国在经济和军事上相对于殖民地的优势突出,殖民者宣扬自身文化的优越性,贬低印度文化,实质上是为殖民主义服务。由材料“他继承了自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以来的历史神话,把雅利安的文明推远几个世纪,把英国统治以前的时代描写为一个神光朗照的、统一的黄金时代。提拉克认为,印度的社会生活和政治统一就是依靠宗教信仰而得以维持的,任何政治行动最终都是为了实现民族的‘达摩罗阁’,亦即神法或宗教法则的统治,所谓爱国主义、民族自治等都是宗教达摩(即神圣的宗教职责)的应有之义。”及所学可知,英国文化侵略冲击了印度社会。但印度传统文化影响深远,随着印度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在此背景下,提拉克借助传统文化激发印度人民的民族自信,宣传民族独立思想,开展民族独立斗争以实现民族独立。最后,由材料“提拉克强调在殖民统治面前无所作为就是背弃自己的达摩,就是怯懦行为,这是神所不齿的。”及所学可知,英国在对印度殖民的过程中,试图把西方文化移植到印度,淡化后者的民族意识。但印度的有识之士在不同程度地接受外来文化的同时,借助自身的传统文化来反抗殖民统治,推动了民族独立。注意史实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5)世界近代史——高考一轮复习开放型材料题专练(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