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答案)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上)初二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有2道大题,共12页。考试时长60分钟,满分100分。
2.考生务必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考生应将答题纸交回。
一、选择题(共44题,每小题1.5分,共66分)
1.某校历史学习小组整理了一份名人名句卡片。该卡片的主题是( )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郑成功 罗刹扰我黑龙江、松花江一带……不速加剪除,恐边徼之民不获宁息。——康熙皇帝 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林则徐
A.加强中央集权 B.抵御外族侵略 C.推动经济发展 D.加强文化交流
2.“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来到了,可是它并不是为了维护鸦片贸易而进行的斗争。”由此可知,英国发动这场战争是为了( )
A.维护鸦片贸易 B.打开中国市场 C.促进文化交流 D.加强友好往来
3.根据嘉定县相关记载,鸦片战争前五口之家“日织一匹,赢钱百文”;鸦片战争后“洋布盛行,土布日贱,计其所赢,仅得往日之半”。这一变化反映了当地( )
A.传统纺织业受到冲击 B.自强求富初显成效
C.民众的生活得到改善 D.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4.史学界将1840—1949年的中国近代史定义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使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变局”的含义指中国( )
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 D.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5.如图纪念章正面刻有拿破仑三世像,背面刻有塘沽、张家湾、八里桥、北京等重要战役的地点,正反面均缝有北京的字样。该纪念章是法国1860年侵略中国的历史罪证。这场侵略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法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6.有同学在阅读书籍时,看到如图的情景。该图片所涉及的史实应该是( )
A.英国倾销鸦片 B.英法联军劫掠圆明园
C.中国在中法战争中取得“镇南关大捷” D.英国获得领事裁判权
7.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当清朝的主要力量应付来自东南海疆的英法联军时,俄国趁火打劫,攫取的利益更超乎英法之上。俄国“攫取的利益”主要是( )
A.侵占大片领土 B.索要巨额赔款 C.增开通商口岸 D.获得领事裁判权
8.依据下表,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
《南京条约》 《天津条约》
开放的通商口岸 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A.清朝主动开放力度加强 B.列强侵华势力深入内地
C.清朝通商口岸日益减少 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9.如图为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金田起义浮雕。这是为了纪念( )
A.三元里人民抗英 B.义和团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 D.黄花岗起义
10.《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社会。这样的构想:( )
A.抵制了西方侵略 B.挫伤了农民积极性 C.实现了社会公正 D.反映了农民的愿望
11.洋务运动在地方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
A.康有为 B.奕诉 C.曾国藩 D.宋教仁
12.如表为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翻译的部分物理教科书的信息。这些翻译活动( )
书名 原著者 编译者
《格致小引》 (英)赫施赉 (英)罗亨利、瞿昂来
《通物电光》 (美)莫耳登 (英)傅兰雅、王季烈
《物体遇热改易记》 (英)瓦特斯 (英)傅兰雅、徐寿
A.宣扬了革命思想 B.传播了西方科学知识
C.动摇了清朝统治 D.巩固了儒学正统地位
13.1876年,年过花甲的他帅军入疆,采取“先南后北,缓进急战”的策略,最终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新疆领土。“他”是( )
A.曾国藩 B.李鸿章 C.左宗棠 D.张之洞
14.黄海海战中,致远舰官兵舍生忘死猛冲敌舰;经远舰长时间以一敌四,直到舰身下沉时仍然继续开炮击敌;定远、镇远两主力舰自始至终战斗在最前列。他们的英勇行为( )
A.打击了英军的侵略气焰 B.展现出不畏牺牲的英雄气概
C.拉开变法维新运动序幕 D.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15.有学者研究认为,甲午战争前列强的主要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甲午战争后则变为“投资+特权”。《马关条约》的条款中能体现这一变化的是( )
A.赔偿日本兵费2亿两白银
B.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D.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16.“日本提出的赔款、割地的各条款是‘五洲所未有之奇闻,三千年所无之变局’,如照此签约,后果必然是‘法人窥粤,英人窥滇,俄人西窥新疆,东窥三省,四夷入侵,各示所欲’。”由此可知,一些有识之士预见了《马关条约》的签订( )
A.有利于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 B.使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腹地
C.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D.刺激了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17.1895年,康有为上书痛陈,值此千年变局,“病症已变而犹用旧方”,未有不危者。为此,康有为开出的“新方”是( )
A.师夷长技 B.民主科学 C.变法图强 D.实业救国
18.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他们开始谋求与其经济地位相符的政治权利。戊戌变法中,最能体现这点的措施是( )
A.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B.发展农、工、商业 C.创办京师大学堂 D.编制国家预算
19.近代一位外国人这样评价戊戌变法:“如果认为维新是要从顶端而不是从基础上开始的话,在这一张变法的清单上是挑剔不出什么毛病的。条条都很健全,条条都打中一个显著的弊端,并且条条都是可以付诸实施的;但是这种以上谕变法的整套结构就是一个倒置的金字塔。”他认为变法的缺陷在于( )
A.变法的具体措施存在问题 B.变法措施贪大求全
C.维新派急于求成 D.社会没有广泛支持
20.一位俄国记者记述了1900年6月2日发生在天津火车站的一幕:月光照耀着这些莽汉,照耀着他们的大刀和旗帜。一排子弹射过去,大旗倒下了,又举了起来,接着又倒了下去。这描写的是( )
A.三元里民众抗英斗争 B.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C.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D.国民革命军的北伐
21.1902年伦敦《泰晤士报》报道说:慈禧太后在接见驻华公使和公使夫人时“抽泣哽咽地说进攻使馆区是极大的错误,她后悔莫及”。早在1901年初,慈禧就曾借光绪之名下诏,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因此,时人激愤地指斥清廷已成为了“洋人的朝廷”。下列能说明清廷已成为“洋人朝廷”的是( )
A.开放沿海通商口岸 B.纵容列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C.允许列强开设工厂 D.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22.“时代的一粒灰,落在每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1900年是庚子年,“庚子赔款”就是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一座大山。与“庚子赔款”相关的那场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是( )
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C.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 D.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
23.中国近代史上,有这样一位革命者,他早在1894年就开始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政府的专制统治,才能拯救中国。于是他创立了兴中会,他是( )
A.邹容 B.孙中山 C.陈天华 D.黄兴
24.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A.中国同盟会 B.华兴会 C.光复会 D.兴中会
25.孙中山先生将同盟会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三民主义”是其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其中核心民权主义对应的是同盟会纲领中的( )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26.“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此对联反映的发生于1911年的历史事件是( )
A.萍浏醴起义 B.广西起义 C.黄花岗起义 D.武昌起义
27:“10月12日,课毕后阅报纸,见专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14日,急阅报纸,见长沙、重庆均为革(命)党所据;26日,课毕后阅报纸,如南昌、西安亦已得手……广东亦有独立之说。”以上是作家叶圣陶1911年日记的部分内容,这反映出( )
A.辛亥革命的原因 B.辛亥革命的发展 C.武昌起义的胜利 D.辛亥革命的影响
28.习总书记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指出,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之所以这样评价孙中山,是因为他领导的辛亥革命( )
A.宣告中国君主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的终结 B.开启了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近代化
C.拉开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 D.确立了民主共和制度,实现了民族独立
29.史料是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以下可用于研究辛亥革命的文献史料是( )
A.电视剧 B.话剧 C.起义军旗 D.志士手稿
30.1912年元旦的《新祝词》写道:“我四万万同胞如新婴儿新出于母胎,从今日起为新国民,道德一新、学术一新、冠裳一新。前途种种新事业,胥吾新国民之新责任也。”材料中的“今日之新”主要是指( )
A.袁世凯当选临时大总统 B.宣统皇帝下诏退位
C.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D.“三民主义”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3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约法规定的“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其意义不包括( )
A.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发展 B.肯定了君主立宪制度
C.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D.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条件
32.民国初年《民立报》曾发出“天下兴亡,匹妇有责”的声音。同一时期,中国还出现了女子参政同盟会、女子同盟会、女子参政同志会、中华女子共和协进会等团体。这表明( )
A.辛亥革命推进妇女解放 B.女子自我意识开始觉醒
C.新式学堂培养近代人才 D.帝制结束实现男女平等
33.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实行总统制,1912年3月11日生效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有人这样评价:“因人设法,盖有不得已之苦衷在也。”这反映了《临时约法》( )
A.企图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B.寻求帝国主义的支持
C.争取各国外交上的承认 D.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
34.1913年,孙中山听闻好友遇难,亲致挽联:“作民权保障,谁非后死者!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该挽联中的“公”是指( )
A.梁启超 B.蔡锷 C.黄兴 D.宋教仁
35.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写道:“任凭你像尧舜那么贤圣,像秦始皇明太祖那么强暴,像曹操司马懿那么狡猾,再要想做中国皇帝,乃永远没有人答应。”这段文字评价的是( )
A.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 B.蔡锷发动护国战争
C.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D.袁世凯复辟帝制
36.1918年,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写道:“夫去(废除)一满洲之专制,转生出无数强盗之专制,其为毒之烈,较前尤甚。于是而民愈不聊生矣。”孙中山抨击的是( )
A.袁世凯复辟帝制 B.列强的侵略 C.清政府的腐败 D.北洋军阀割据纷争
37.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其代表人物有( )
①陈独秀 ②康有为 ③孙中山 ④胡适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38.某作家在新文化运动中想发表一篇反封建思想的文章,但是又不知在哪里发表为好,你给他推荐的是( )
A.《时务报》 B.《新青年》 C.《民报》 D.《国闻报》
39.“旗上大书特书吾革命军三大主义:曰,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曰,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曰,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这段话提倡的是( )
A.文学革命 B.反对旧道德 C.民主思想 D.学习科学
40.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先后提出了“师夷长技以自强”“君主立宪”“民主共和”“民主和科学”的思想,这反映出中国学习西方的历程是( )
A.学制度→学技术→学思想 B.学思想→学制度→学技术
C.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 D.学制度→学思想→学技术
41.老师在讲述某事件时,在《1919年北京城市布局示意图》上重点标注了“外国使馆区”“运动爆发地”“学校”等信息,据此推断老师讲的这一事件是( )
A.公车上书 B.义和团运动 C.五四运动 D.辛亥革命
42.下列口号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是( )
A.“扶清灭洋” B.“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C.“师夷长技以制夷” D.“拒和、迁都、变法”
43.五四运动爆发后,6月5日,上海工人罢工,唐山、长辛店等地工人也相继举行罢工,声援学生的爱国斗争。“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这些事例说明( )
A.先进青年知识分子是五四运动的先锋 B.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
C.五四运动的目的就是罢工 D.此时中国人民的爱国斗争取得完全胜利
44.近代以来,不同时期不同阶层的人为挽救民族危亡提出了不同的主张或口号,都曾使国人为之振奋。下列口号或主张在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变法图强” ②“民主与科学” ③“自强”“求富” ④“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③④①② D.④①②③
二、非选择题(共2题,共34分)
45.(23分)思想的力量。
材料一 鸦片战争的失败,让一部分官员和有识之士深受刺激。他们开始了解国际形势,研究外国史地,寻求御敌之道。林则徐在广东查禁鸦片和进行抗英斗争时,曾“探访夷情”,主持翻译了许多西方书刊。魏源根据林则徐组织编译的《四洲志》等资料,编成了《海国图志》一书。该书介绍了西方的历史地理和科学技术,并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6页“相关史事”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上述有识之士对世界各国认识的变化。(2分)结合所学,写出践行魏源思想的历史事件及你对该历史事件的评价。(5分)
材料二 甲午战败,严复深受刺激,在天津《直报》上发表《原强》《救亡决论》等四篇文章,以进化论和天赋人权说为武器,批判君主专制理论,抨击科举制度,主张“用西洋之术”以致富强。他翻译的《天演论》,宣传“物竞天择”“生存竞争”的生物进化理论,出版后立刻风靡思想文化界。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将下列内容填写完整。(4分)
材料三
人物 简介 作品
出生于广东香山县。14岁时赴美国檀香山,就读于英国和美国传教士创办的教会学校。18岁以后回国,在香港、广州两地学医,后在澳门、广州一带行医。通过行医实践,他认识到“医国”比“医人”更重要。1894年,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提出变法自强等多项改革建议,遭到拒绝。失望之余,他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政府的专制统治,才能拯救中国。
出生于浙江绍兴。1898年,考入南京的新式学堂。1902年他被选送到日本留学,先补习外文和基础知识,后到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医。仙台医专学习期间,在观看日俄战争的画片中,他看到了中国人对列强的侵略、同胞的受辱麻木不仁,深受刺激,认为“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指国民)的精神”。于是,他决定弃医从文。
(3)依据材料三,比较孙中山和鲁迅的相似之处。(2分)结合所学,说出两者在救国方式上的差异。(2分)
(4)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别说明二人为近代中国社会进步所作的贡献。(4分)
材料四 五四运动发生后的半年内,中国涌现出约400多种白话文新刊物,列举著名的几种:
刊物 创刊日期 部分内容摘要
《新青年》 1915年9月 1919年第6卷的马克思研究号: 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顾孟余《马克思学说》 刘秉麟《马克思传略》 ……
《星期评论》 1919年7月 介绍西方自然科学和新思想 唤醒和教育妇女 提倡白话文学 介绍或宣传马克思主义 唤醒工人和改造社会 ……
《少年中国》 1919年7月
《建设》 1919年8月
《解放与改造》 1919年9月
《少年世界》 1920年1月
《政衡》 1920年3月
《社会潮》 1920年8月
材料五 五四运动后邓中夏等人到北京长辛店铁路工人中进行讲演,开办劳动补习学校,宣传马克思主义,唤醒工人。1920年2月,陈独秀到上海后,创办工人学校,如“劳工半日读学校”与新式工会向上海工人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开展工人运动,发起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摘编自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
(5)依据材料四、材料五,结合所学,概括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4分)
46.(11分)史料是人们了解过去、认识历史的重要依据和基础。
材料一
每一次齐射之后,我们都听到了刺耳的号叫声,只见红灯掉落了,溃散了,熄灭了。但是团民们仍然挥舞着大刀长矛,高喊“义和拳!红灯照!”向车站前进。 ①《八国联军目击记》节选 ②电影《神鞭》海报 ③《辛丑条约》签字页
《八国联军目击记》是俄国记者德米特里·扬契维茨基写的一部战地日记。上述节选内容记叙了1900年6月2日夜间发生在天津火车站的场面。 影片讲述了主人公在八国联军入侵时加入了义和团,甩动被称为“神鞭”的大辫子冲锋陷阵,英勇杀敌的故事。 内容节选: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
(1)从材料一中选出研究八国联军侵华最可信的两则史料。(4分。写序号,多选、错选不得分)结合《辛丑条约》相关内容,分析其对中国的影响。(3分)
材料二 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学生陈其樵日记:(5月4日)“……雇车至天安门。见北京大学、法政专门、中国大学及吾校学生均到,数约三千人。……后见演说已完,各校学生人手一旗,将为游街之举;……向尤君索一白布旗,上书‘还我青岛’,同大队前进。自天安门出发南行,出中华门东折,将穿东交民巷。至美使馆门前,不能前进。……乃由美使馆北行,经长安街、崇文门大街。沿途散布全体学界之通告,……经由石大人胡同,及至赵家楼曹汝霖宅门口,……群呼杀卖国贼!……忽见宅内火起。巡警大呼火起,请学生速整队归去。……有力弱不能走者,巡警乃以武力逮捕。”当时的《纽约时报》也刊载了“(五四当天)数人被捕”等消息。
(2)依据材料二,在下图中画出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示威游行路线图。(4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B 3.A 4.A 5.B 6.B 7.A 8.B 9.C 10.D 11.C 12.B
13.C 14.B 15.B 16.D 17.C 18.A 19.D 20.C 21.D 22.D 23.B
24.A 25.C 26.C 27.B 28.C 29.D 30.C 31.B 32.A 33.A 34.D
35.D 36.D 37.C 38.B 39.A 40.C 41.C 42.B 43.B 44.C
二、非选择题
45.(1)变化:从对世界各国了解甚少到开始了解国际形势,研究外国史地等。 历史事件:洋务运动。 评价: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但由于没有触动封建制度的根基,最终失败。 (2)①戊戌变法; ②辛亥革命 (3)相似之处:都有海外留学经历;都看到了中国社会的问题,有救国的志向。 差异:孙中山主张通过政治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鲁迅主张通过文学改变国民精神。 (4)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终结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推动思想解放,提出三民主义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鲁迅:发表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等,批判封建礼教,推动新文化运动发展,试图通过文学改变国民精神。 (5)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46.(1)最可信的两则史料:《八国联军目击记》、《辛丑条约》签字页。 影响:《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人民的工具;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国防安全。 (2)游行路线图:天安门→中华门东折→东交民巷(美使馆门前受阻)→北行经长安街、崇文门大街→石大人胡同→赵家楼曹汝霖宅。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