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
高一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考古发现位于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玉器雕刻和装饰技术十分先进,其装饰技法在商周时期的玉器上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夏商周时期流行的镶嵌玉技术,也源于良渚。这说明( )
A.中原率先成为中华文明核心 B.华夏认同开始出现
C.良渚文化已经具备国家形态 D.南北文化存在交流
2.周王通过授土授民新建的国家已不是血缘聚居的方国,而是由周人、本地土著以及被征服的殷人混合,以周人为统治者的新型国家。这说明西周分封制( )
A.有利于中央集权制的确立 B.强化了君主的专制权力
C.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认同 D.解决了社会的阶级矛盾
3.如表为西周王室子弟所须掌握的“六代舞”。由此可知,西周统治者( )
名称 时期(据载) 所歌颂内容
《云门》 黄帝 黄帝创制万物、团聚万民之圣德
《咸池》 尧 帝尧之仁德
《大韶》 舜 帝舜之贤德
《大夏》 夏代 大禹治水之功绩
《大濩》 商代 商汤灭夏桀、救护万民之功德
《大武》 周代 武王伐纣灭商之伟业
A.追求人的全面发展 B.以礼乐教化彰显正统
C.深受儒家思想影响 D.借助神权以巩固王权
4.孔子晚年对《诗》《书》《礼》《易》《春秋》等古典文献进行整理,后来这些文献成为儒家的经典。孔子的做法( )
A.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B.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传承
C.推动了官学的繁荣发展 D.开创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5.秦始皇在征服岭南的过程中,曾把“贾人”、“尝有市籍者”、“治狱吏不直者”、“诸尝逋亡人”、“赘婿”等七类人,迁移至落后的岭南地区。到汉初,岭南出现了番禺、合浦等商业性都会。由此可见,秦始皇的举措( )
A.禁锢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B.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
C.有利于经济重心的南移 D.突破了工商食官的格局
6.西汉南阳郡守召信臣劝民农桑,为政勤勉;东汉杜诗担任该郡功曹时,事事替百姓做主,全郡百姓粮食丰足。百姓称誉“前有召父,后有杜母”,“父母官”一词由此而来。这反映出两汉时期( )
A.重农抑商百姓富足 B.政治清明国力强盛
C.儒家思想影响深远 D.史学研究繁荣发展
7.下表为西汉淄川国诸王世系表,该表可以用来说明西汉时期( )
世系 第一代 第二代 第三代 第四代 第五代 第六代 第七代 第八代 第九代
诸侯王名 刘贤 刘志 刘建 刘遗 刘终古 刘尚 刘横 刘交 刘永
王国领地 28县 28县 11县 11县 7县 7县 3县 3县 3县
A.分封制逐渐被废除 B.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C.君主专制渐趋强化 D.诸侯传承方式改变
8.下图所示的里耶秦简户籍簿记载了秦朝一户的户籍档案,包括家庭成员关系、名字、社会身份等信息。这反映出秦朝( )
户籍制度非常完备
加强了对社会的控制
社会等级分化严重
重农抑商政策执行严格
9.三国至隋唐时期的科学技术在诸多领域取得新成果。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贾思勰—《齐民要术》—中国最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农书
孙思邈—《千金方》—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唐高宗—《唐本草》—中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
僧一行—《金刚经》—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
10.中国经济史专家全汉昇先生称:“隋炀帝因为要游幸江都而开凿的运河,完成不久以后......变为唐宋帝国的大动脉。”其强调的是隋炀帝开凿大运河( )
A.造就了唐宋帝国的空前繁荣 B.为唐朝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C.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D.加快了隋朝的统一进程
11.唐代在国库管理上曾设内、外两库。外库收受各地正常赋人,由度支掌调配使用,太库掌出纳,比部复核监督;内库为皇帝私库,预算报中书市批,出纳由尚书审计。这反映出唐代( )
A.官僚机构重复架设 B.政府收入稳定充裕
C.内朝外朝界限分明 D.财政管理明确规范
12.如下表是对唐玄宗和唐宪宗时期宰相出身的统计,由表可知( )
时间 宰相人数 出身唐宗室 出身士族 出身庶族
唐玄宗 34人 3人 24人 3人
唐宪宗 25人 1人 19人 2人
A.科举制逐渐发展完善 B.社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打破桎梏
C.士族控制了国家政权 D.君主专制权力受到世家极大制约
13.与租庸调制相比,两税法的新特点是( )
增加了税收种类和名目 B.以资产为征收依据
C.可以用绢或布代替劳役 D.实现了“兵民合一”
14.如图所示为北宋禁军人数的变化。该变化( )
增加了政府的财政压力
表明抑制武将政策被废除
有利于边患问题的解决
提高了北宋军队的战斗力
15.下表为不同史藉中所载的北宋初年宋太祖采取的部分统治举措。据此可知,宋朝( )
时间 举措 出处
964年 始置诸道转运使以总利权 马端临《文献通考》
964年 始令诸州自今每岁受民租及莞榷(政府对盐、铁、酒的专卖)之课,除支度给用外,凡缗帛之类悉辇送京师 ……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A.实现了对中央权力的分散制衡 B.构建了完备的地方监察体制
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财政控制 D.确立了崇文抑武的基本方针
16.南宋时期,北方的面食在南方逐渐推广,专门制作、贩售糕饼的面食店在临安随处可见,店内饼类食物种类多样,有开炉饼、甘露饼、糖榧饼、薄脆饼、玉延饼、通神饼、菊花饼等。这反映当时( )
A.南北经济贸易联系更加密切 B.临安饮食具有区域性特点
C.人口迁徙影响社会生活变化 D.市民阶层追求新奇与变化
17.与前代不同,宋代虽也有“奴婢”,但是被雇佣的,宋人曾言“今世所云奴婢,一概本出良家”。宋代对贩卖人口的惩处极为严厉,拐卖人口者会被处以绞刑,买方也要从重惩处。由此可知宋代( )
A.实现了社会平等 B.人身依附关系减弱
C.社会关系契约化 D.士族豪门地位下降
18.“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与上述词风一致的代表人物是( )
A.李煜 B.李清照 C.陆游 D.辛弃疾
19.元朝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各级地方官吏必须“受命于朝而后仕”,行省“提调军马官员”的具体人选始终由朝廷确定。以上材料意在说明行省( )
A.充任了中央控制地方的枢纽 B.利于维护地方治安稳定
C.体现了集权与分权主辅结合 D.是元朝最高的行政机构
20.下表为元杂剧中部分女性形象。这些形象的塑造反映了( )
剧名 女性形象
《墙头马上》 李千金身为大家闺秀,却与墙头一见倾心的裴少俊月夜私会。
《西厢记》 崔莺莺本与表兄郑恒有婚约,但在寺中遇到情投意合的张生时,她没有顾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弃郑嫁张。
《赵盼儿风月救风尘》 赵盼儿为解救失足落入火坑的好姐妹宋引章,勇敢地智斗贪财好色的周舍。
A.市井娱乐的需求 B.社会矛盾的激化
C.舞台艺术的成熟 D.女性地位的提高
21.如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
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
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 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22.辽太宗耶律德光时设立“南北面官制”。采取“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的统治政策。南面官机构仿唐制,内设三省、六部,管理汉人和渤海人;北面官僚仍沿用契丹部落的统治形式,设南、北枢密院,统治北方以契丹为主的各游牧民族。这体现出( )
A.辽政权“因俗而治”的政治特点 B.汉族地位有所提升
C.契丹族与汉族之间民族矛盾尖锐 D.契丹族和汉族相互交融
23.《元史·地理志》记载:“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这反映了元朝边疆管理呈现的趋向是( )
A.与内地一体化 B.尊重各民族的习俗
C.扩大统治疆域 D.注重继承前朝经验
24.明代以前,皇帝的秘密信件不算是政府的正式公文,不能取得政治上法理的地位,但在清代取得了该地位,皇帝命令可以秘密送出,此之谓“廷寄上谕”。材料现象反映了清朝( )
A.专制统治发展至新的高度 B.皇权已经不受任何因素制约
C.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强化 D.军机处成为法定的行政部门
25.明代的内阁大臣有代替皇帝发言的职能,即进行草拟圣旨、票拟批答、拟定遗诏等,这些诏书有时是皇帝亲授,有时是通过宦官传达。这一现象( )
A.使内阁成为正式机构 B.是君主权力强化的反映
C.易导致权臣干政现象 D.说明内阁可以制约皇权
26.下列表格内容反映出,明清时期( )
中国版图基本奠定 B.西方列强大举侵略中国
C.中国社会面临危机 D.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27.自明朝后期起,美洲等地的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当时大商人的资本一般为白银数十万两,多者上百万两。到清代中期,大商人的资本一般在百万两以上,甚至多达千万两。这表明清代中期( )
A.商人的地位发生根本性改变 B.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松弛
C.商业活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D.白银开始成为流通货币
28.清朝在边疆地区实行朝觐制度。其中蒙、藏、维等边疆民族上层逢年过节赴京觐见皇帝的制度称“年班”;朝廷邀请边疆民族上层至木兰行围狩猎,并于避暑山庄赐宴的制度称“围班”。这一制度的实施( )
A.意在促进民族间的文化交流 B.体现出因地制宜的民族政策
C.有利于巩固国家大一统局面 D.保证了边疆地区的政局稳定
29.《清朝文献通考》中记载乾隆八年规定:“嗣后凡遇外洋货船来闽、粤等省贸易,带米一万石以上者,免其船货税银十分之五。五千石以上者,免十分之三。其米听照市价公平发售,若民间米多,即著官为收买,以补常社等仓”。这反映了清政府( )
A.农耕经济走到了尽头 B.放宽民间海外贸易的限制
C.面临巨大的人口压力 D.用经济手段促进贸易平衡
30.明末清初,社会动荡不安,思想活跃,思想家们对高度集中的政治制度进行了批判,顾炎武提出了( )
A.“致良知”的理论 B.“工商皆本”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题,共40分。
3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分别是中国古代不同朝代形势图(或疆域图)。
图1 图2
指出图1、图2对应的朝代,各说明一个判断依据。(6分)
(2)列举两个朝代管理西藏地区的措施(各答出一条即可),并指出其共同意义。(6分)
(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辽西夏对峙时期,北宋的东京开封府是最大的商业中心,此外还有一些地区性商业都会。这些大商业城市已完全突破坊和市的限制,商业活动也更为自由。在县城下面,有许多镇市,城镇郊外的农村 还有草市定期 集市贸易。在南宋统治区内,商业以杭州为中心,在长江流域及江南广大地区继续发展。
——摘编自卜宪群《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二 原本中国古代的城市以城为主,纯粹体现工商贸易功能的市镇,要到唐宋之际才出现,而明朝中后期是一个高峰。尤其是江南苏、松、杭、嘉、湖地区的许多著名市镇,都是在那时形成的。这些市镇中的居民,已经从农业人口中分离出来,大多从事纺织业。工商集贸性质市镇兴起,使得农业人口与手工业和商业人口的比例发生了变化。而流向城市的大量游民,又成为雇佣工人的后备队伍。城市和商业进一步繁荣,具有明显经济职能的城市在增加。到清朝前期,广东佛山镇在内的 “天下四大镇”在专业性市镇的基础上发展成为新兴的城市。
——摘编自刘克、朱汉国《历史学习精要》
(1)据材料一,概括两宋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3分)
(2)据材料二,概括江南市镇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市镇兴起的原因。(9分)
(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清商品经济发展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4分)
33.(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华文化不限于儒家思想,还有法、道、墨、兵、农诸家和先后从外部传来的各宗各派的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等思想文化。儒家思想传到后来也不再是孔学“原儒”,而是吸收了许多别的思想,于是有“道并行而不悖”“外儒内法”等种种说词。此外,中华文化也讲“变易”“变通”,所谓“穷则变,变则通”“功业见乎变”“变而通之以尽利”。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第二版)
根据材料,围绕“中华传统文化”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高一历史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B B B C B B A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B B A C C B D C A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A A A B C C C C C
31.(1)图1:元朝。依据:都城是大都;地方行政区划名称为行省;设有岭北行省和辽阳行省。图2:清朝。依据:都城为京师(北京);设立18省及若干将军辖区和办事大臣辖区;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勒喀什池,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包括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西南抵喜马拉雅山脉。(疆域范围答出一个即可)(每个朝代+依据各3分)
(2)措施:元朝设立宣政院管理西藏;清朝册封达赖和班禅(或答派遣驻藏大臣;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以法律形式明确和落实了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管辖权;专设理藩院掌管蒙古族、藏族等民族事务等)。(各2分))
共同意义:加强了对西藏地区的管理,保证了边疆局势的稳定;促进了西藏与内地的交往,有利于西藏地区的开发;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4点4分)
措施:元朝设宣政院对吐蕃进行管理。清政府册封五世达赖为“达赖喇嘛”、册封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尊号。派遣驻藏大臣;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以法律形式明确和落实了对西藏地方的管辖权。设理藩院掌管蒙古族、藏族等民族事务。
共同意义:有利于西藏地区的开发;加强了对西藏地区的管理,保证了边疆局势的稳定;促进了西藏与内地的交往,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
32.(1)出现地区性商业都会;商业活动突破空间限制;商业中心南移。(3分)
(2)特点:多形成于明朝中后期;市镇居民从业结构变化;出现雇佣劳动;专业性市镇发展为新兴城市。(6分)
原因:政治环境相对比较稳定、农业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繁荣。(3分)
(3)影响:冲击自然经济、新的生产关系萌芽(雇佣关系)出现;市民阶层不断扩大、传统重农抑商思想受到冲击。(6分)
33.1.观点: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包容性与变通性的特点
阐述: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包容性。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呈现儒、墨、道、法百家争鸣、大放异彩的繁荣局面。西汉时期,董仲舒吸收阴阳、道家、法家思想形成新的儒学体系。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日趋兴盛,逐渐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相融合,走向本土化。到宋明时期,以儒家学说为核心兼容佛教、道教的理学形成。明清之际出现西学东渐,来自欧洲的数学、医学、天文、地理等知识也丰富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这说明中华传统文化从奠基时期便具有很强的包容性,此后不断吸收各民族各地区和外来文化中的优秀内容,使中华传统文化不断丰富和向前发展。(史实列举两至三个即可)
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变通性。商周时期,就已产生了“穷则变,变则通”和“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之类的变革思想;战国时期,孟子将孔子“仁”的学说发展成为一套系统的政治学说即“仁政”;西汉时期,董仲舒的在继承孔孟儒学说的基础上,提出天人感应理论和君权神授,推动儒学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宋明理学使儒学的思辨化和哲学化,程朱理学逐渐成为官方哲学;明清之际的早期启蒙思想,提出了限制君权、重视工商和经世致用等符合时代的新思想,为传统思想注入活力。这说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并不是简单的继承,而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与时俱进,发展创新,不断变通。(史实列举两至三个即可)
综上所述,中华传统文化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积极吸纳外来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因时而变,不断融合创新,又具有很强的变通性。
【详解】观点:根据材料“儒家思想传到后来也不再是孔学‘原儒’,而是吸收了许多别的思想,于是有‘道并行而不悖’‘外儒内法’等种种说词”“中华文化也讲‘变易’‘变通’”可以得出观点: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包容性与变通性的特点阐述:根据所学知识,首先分析包容性,从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对于不同学说的融合借鉴角度进行分析,具体而言,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包容性。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呈现儒、墨、道、法百家争鸣、大放异彩的繁荣局面。西汉时期,董仲舒吸收阴阳、道家、法家思想形成新的儒学体系。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日趋兴盛,逐渐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相融合,走向本土化。到宋明时期,以儒家学说为核心兼容佛教、道教的理学形成。明清之际出现西学东渐,来自欧洲的数学、医学、天文、地理等知识也丰富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这说明中华传统文化从奠基时期便具有很强的包容性,此后不断吸收各民族各地区和外来文化中的优秀内容,使中华传统文化不断丰富和向前发展。(史实列举两至三个即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变通性,强调不同时期不同思想的发展演变,具体而言,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变通性。商周时期,就已产生了“穷则变,变则通”和“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之类的变革思想;战国时期,孟子将孔子“仁”的学说发展成为一套系统的政治学说即“仁政”;西汉时期,董仲舒的在继承孔孟儒学说的基础上,提出天人感应理论和君权神授,推动儒学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宋明理学使儒学的思辨化和哲学化,程朱理学逐渐成为官方哲学;明清之际的早期启蒙思想,提出了限制君权、重视工商和经世致用等符合时代的新思想,为传统思想注入活力。这说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并不是简单的继承,而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与时俱进,发展创新,不断变通。(史实列举两至三个即可)最后对论证进行总结,得出,综上所述,中华传统文化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积极吸纳外来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因时而变,不断融合创新,又具有很强的变通性。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2024-2025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