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适应性填涂训练
九年级历史试卷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计50
分。
1人类发展历程中,先后使用不同材质的工具进行劳动。下列劳动工具中最能直接证明距
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居民生产状况的是
A.石器
B.骨耜
C.铜铲
D.铁铧
2“一片甲骨惊天下”,甲骨的挖掘出土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刻有文字的甲骨可以用来研究
①商周时期的历史②印刷技术的改进③汉字字体的演变④书写材料的变迁
A.①2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3④
3下表为《春秋战国铁器出土情况对比》。由此可知,当时
铁器出土地点
铁器数量(件)
铁农具数量(件)
广西平乐银山岭
181
91
河南辉县固围村
93
58
长沙衡阳61座楚墓
70余
17
辽宁抚顺莲花堡
80余
68
山西长治分水岭
36
21
A.铁器使用区域较为广泛
B.铁农具制造技术成熟
C.南方冶铁业较北方发达
D.铁主要用于制造农具
4.从汉武帝建元五年设置五经博士,儒家经学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专攻经学的博士弟
子由武帝时五十人,逐步递增,成帝时增加到三千人。出现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文景之治"政治清明
B.察举制度逐步确立
C“推恩"诸侯加强控制
D.儒家经学成为官学
5,某班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探寻"孝文帝迁都的缘由“。第2组同学按任务搜集了以下信
息:3世纪初中国又进入一个寒冷期,这一时期华北地区桃树开花较之前晚10~20天;异
常霜降的出现较以往更频繁,平城地区也屡受灾荒。据此判断,这一小组研究任务应是侧
重追寻迁都的
A·政治因素B,文化因素C.军事因素D,环境因素
6.南宋《中兴礼书》记载:绍兴十三年,宋高宗举行郊祭,所用的一批陶瓷器交由“平江府
烧变”。但“平江官窑”具体位置长期悬而未决,直至2023年3月,经专家论证,
苏州元和塘古窑址群为其所在地,从而解开了这一难题。该考古发现
A.可证明相关文献记载基本可信
B.表明宋高宗对北方故土的怀念
C.确证南宋时期经济重心的南移
D.说明苏州是南宋制瓷业的中心
7.下图中不同朝代经济分布的变化说明
东京
开封
之卡皮红陕界
一=寓来收人3浅好
E
图经请箱道地《
经济环
,国州
阿卡数枪清区
汉代经济分布
唐后期经济分布
宋代经济分布
A·统一市场形成B.中央集权强化C.国家版图扩展D.经济重心南移
8.学习历史要区分史实与历史解释。下列表述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孔子整理编订文化典籍
B.《本草纲目》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
C.汉代司马迁撰写《史记》
D.《全唐诗》辑录了近5万首诗歌
9某同学搜集到了图片《轮船招商局》、影像《甲午风云》、史学论著《戊戌思潮纵横论》
和绘画《八国联军在大沽口登陆》。他研究的主题应是
A洋务派的自强与求富
B.日本对中国蓄意侵略
C.西方思想文化的传播
D.民族危机与救亡图存
10,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推动了国家与社会的进步。辛亥
革命的进步之处是
A.宣告了封建制度的终结
B.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C.解决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D.提出了民主与科学的口号
11.解读历史图片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图中反映的历史事件
北京学生示威游行路线
故宫
石大人胡同
天安
东长安街
公安街
外
国使馆区
东
交民巷
正阳」
崇文门
A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B.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C.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最
D.推动了全国抗日高潮的到来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