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七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有学者认为,商朝的王畿是“国都不远的地方,由国王直接控制”,王畿以外“隶属于商王朝距离遥远的诸侯方国,对王朝所负担的义务是很有限的,也只能是名义上的服从”。这主要是因为( )
A.内外服制度弱化商王统治 B.商朝疆域局限于王畿地区
C.商朝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 D.商王对诸侯方国没有影响力
2.秦汉时期铁器种类增多,有锄、锸、镬、铲、犁等起土农具;还有蛭、爪镰、搯刀、捻刀等收割农具,而斧、锛等用于垦荒时砍伐树木的手工工具也屡见不鲜。这体现出秦汉时期( )
A.铁犁牛耕技术已全面推广
B.小农经济地位日益巩固
C.生产工具出现根本性变革
D.精耕细作农业有所发展
3.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世家豪强为躲避战祸或为防御少数民族贵族的侵扰,常召集其宗族乡党,择一便于守御之地,屯聚为坞堡。有些坞主控制着大量土地,聚集了数百、数千家人户坞民为其劳作。这一组织( )
A.强化了庄园经济自给自足色彩
B.有利于防范地方割据
C.加强了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D.便利了国家赋役征发
4.元朝所设行省中,岭北、辽阳、甘肃等都是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元还在唐宋设置羁縻府州的民族地区,设置了路、府、州、县等行政统治机构,并在这些地区驻军、屯田、征收赋税。这反映了元朝( )
A.扩展了国家的疆域范围 B.边疆与内地管理的一体化
C.沿袭了唐宋的民族政策 D.赋税主要来源于边疆地区
5.明朝嘉靖年间,常州府江阴县有21市10镇,清朝道光时发展为36镇;苏州府的常熟、昭文县境内,由明末的9市5镇增加到乾隆时的34市8镇。有些大市镇经济实力雄厚,“一个湖州城,不及半个南浔镇”的民谚妇孺皆知。明清时期市镇的发展得益于( )
A.江南经济的持续发展 B.政府对市场管控减弱
C.城市经济功能的增强 D.坊市制度完全被打破
6.下图为1913年马星驰发表的题为《政党之两面观》的漫画,自左往右看,此五个字为“政党之作用”,而从右往左看,则变成了“御用系之党”。该漫画( )
A.体现了民众缺乏对民主的了解 B.反映了政党政治不符合国情
C.讽刺了袁氏复辟帝制倒行逆施 D.揭示了当时政治转型的艰难
7.北洋政府时期,对已经在文官职位上工作的人,通过检验其毕业文凭、调查经历、检查工作成绩、考察学识与工作经验等决定其能否留任。合格者授予合格证书,可继任原职,不合格者被免职。北洋政府的这一举措有助于( )
A.进一步扩大官员选拔范围
B.确保官员队伍的清正廉洁
C.推动近代民主政体的确立
D.保持行政稳定性与连续性
8.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发起“改订新约”运动,关税自主是其主要内容之一。鉴于形势,美国率先与中国签订了新的《中美关税条约》。随后英、法也与中国达成新的关税条约。到1936年,中国平均税率达31.2%,最高税率达80%。上述关税自主运动( )
A.基本实现国民政府的外交目标 B.对日后抗战产生了消极影响
C.利于改善民族工业的发展环境 D.表明我国基本收回海关主权
9.如表呈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1949~2010年)的城市化率。下列对表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年份 1949 1961 1978 1980 1990 2000 2010
城市化率(%) 10.6 19.3 17.9 19.4 26.4 36.2 49.9
A.1949—1961年中国城市化进程发展主要得益于大跃进运动的推动
B.1961—1978年主要因为“右”倾错误泛滥导致我国出现逆城市化
C.1980—2000年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得益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D.2000年以来中国城市化的迅猛发展与改革开放的深化密不可分
10.2020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相继制定的各相关法律的修改、合并和编纂,随着《民法典》的生效,对应的单行法律《物权法》《婚姻法》《侵权责任法》《继承法》《合同法》《担保法》《民法总则》《民法通则》同时废止。这表明《民法典》( )
A.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B.旨在全面继承中国现存法律成果
C.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
D.系统整合了现有的民事法律法规
11.如图是古代主要文明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处居民种植谷物、橄榄和葡萄 B.②处人们率先掌握冶铁技术
C.③处北方种旱田、南方种水田 D.④处居民最早种植大麦小麦
12.花生原产于巴西和秘鲁。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早期的航海家把花生从南美洲带到西班牙,揭开了花生种植的新历史。16世纪初期,花生又从南美洲经过大西洋和太平洋,传播到非洲和亚洲各地。这表明( )
A.花生通过移民途径得到广泛传播
B.物种的跨洲际传播具有单向性
C.物种交流改变了当地的食物结构
D.新航路开辟促进了物种的传播
13.1608年荷兰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证券交易所——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1852年世界第一家百货公司在法国巴黎开业;1892年德国出现了有限责任公司。这些现象反映了( )
A.世界贸易形成了多中心的新格局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
C.西欧的商业经营方式发生了变化
D.大西洋沿岸成为欧洲贸易中心
14.1977—1984年,美国的计算机、医疗器械、电子及通信设备等高新技术产业年平均增长率为14%,而同期第二产业的整体年平均增长率为2.9%。这表明( )
A.石油危机阻碍了美国传统工业发展 B.第三次科技革命带来产业结构调整
C.日本、西欧崛起削弱了美国制造业 D.美苏争霸刺激美国发展高科技产业
15.全球饥饿指数是反映当年各发展中国家中相对于总人口的营养不良率、未满5周岁儿童的低体重率、死亡率等综合指数,每年10月14日由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发布。如图是2023年该机构所发布的部分发展中国家的饥饿指数,据此可推知发展中国家( )
A.缺乏现代粮食储备技术 B.食品安全问题严重
C.保障粮食安全任重道远 D.农业生产技术落后
二、材料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契约订立时强调“依令合理”和“两和立契”,前者指契约的主体、形式等要符合国家法律规定,后者要求立约的当事人在订立时要合乎人情遵循公序良俗。唐代的民间买卖体现出高度的自愿原则,买卖双方大体上处于平等的地位,也要求双方恪守信用。政府从契约的订立、履行到违约救济都有所规定,甚至对交易的时间、方式等细节都有所限定。从吐鲁番出土的契约文书来看,常见“官有政法,民从私契”的惯语,多数契约内容由习惯来调整。“先问亲邻”是唐代交易规则,尤其是田宅等不动产存在着亲邻优先购买的习惯,在买卖出了问题也可以诉诸宗族长老来处理。
——摘编自李萌《唐代契约制度研究》
材料二 宋代以来,政府加大了对民间契约的干预,改变了唐代“任依私契,官不为理”的传统。如宋代规定田宅买卖交易后订立的契约必须报官,经由官府验证、盖官府印,方始合法。既然封建官府参与对各类契约的积极管控,那么由契约而产生的各种矛盾和纠纷,也就自然由官府来处理。在宋元以后的契约中,几乎见不到“官有政法,人从私契”之类的语言。封建国家自宋元开始施行对民间契约的积极管控,目的在于增加国家财税收入。然而,这项政策却阻碍了民间各种契约关系向自由化方向的发展……这正是中国契约及契约关系的发展,直到明清也未能促使社会经济结构大变动,迈向资本主义社会的重要原因。
——摘编自乜小红《中国古代契约制度发展简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唐代契约的原则及其契约文化的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以来古代民间契约出现的变化及其影响。
17.材料:中国共产党苏区与边区的政权建设
内容 中华苏维埃政权所建设的,是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国家。苏维埃政权是属于工人、农民、红色士兵及一切劳苦民众的。在苏维埃政权下,所有工人、农民红色士兵及一切劳苦民众都有权选派代表掌握政权的管理。只有军阀、官僚、地主豪绅、资本家、富农及一切剥削人的人和反革命分子,是没有选举代表参加政权和政治上自由的权利的。 本党愿与各党各派及一切群众团体进行选举联盟,并在候选名单中确定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以便各党各派及无党无派人士均能参加边区民意机关之活动与边区行政之管理。在共产党员被选为某一行政机关之主管人员时,应保证该机关之职员有三分之二为党外人士充任,共产党员应与这些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不得一意孤行,把持包办。
出处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1934年) 《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1941年)
提取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国共产党的政权建设”自拟论题,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苏区与边区政权建设的理解。(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工厂制在英国的兴起,是工业革命时期技术变革的产物。……近代工厂制的建立,实现了资本和劳动力的集中,实现了劳动分工的加强,实现了生产的规范化与制度化管理,由此而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推动了生产增长和经济发展。不过,作为工业化社会中涌现出来的新鲜事物,工厂制在兴起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弊病,如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安全事故频发、童工现象的普遍化等,这些问题引起社会各界尤其是改革主义者的极大关注。进入19世纪30年代后,工厂改革运动的兴起以及一系列工厂立法的颁布,逐步消除了早期工厂制的一些弊端,由此推动着工厂制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摘编自刘金源《论近代英国工厂制的兴起》
材料二 中国近代工厂制度的建立,是在外来因素的作用与冲击下移植产生的。外国资本早期在华设立的近代工业企业,对中国近代工厂制度的建立起了示范性作用。……鸦片战争后在求强、求富观念的影响下,洋务派引进先进的生产和机器设备,投资兴办新式工矿企业和交通运输业,中国近代的工厂制度也由此而产生。在企业管理体制上,洋务派实行官僚衙门式的管理体制与家长式统治。即以维护“官权”“官利”为建立企业管理体制的最高准则,把企业当作封建政权下的一个直属机构。轮船招商局,自1872年至1911年先后有过19个总办、督办、帮办、会办,“无一非分肥之辈”。张之洞兴办汉阳铁厂时,在既没有探明铁矿,又不知煤源的情况下,盲目地向英国购买炼铁炉,结果因找不到合适的煤,耗费六年时间和巨资,未能炼出合格的钢铁。在甲午战争的炮声中,洋务运动自强的目标终未达成。
——摘编自刘佛丁、王玉茹《中国近代工厂制度的产生及其产权运作的特征》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近代工厂制度建立和发展给社会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推动近代工厂制度在英国和中国形成的不同因素。对比英国的工厂管理制度,试对洋务企业的管理体制做简要评价。
三、综合题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近代铁路建设大事记(部分)
时间 事件
1876年 英国怡和洋行擅自在中国修建了第一条营业性铁路——吴淞铁路
1881年 中国人在自己国土上建成第一条实用铁路——唐胥铁路
1909年 中国人在自行设计的基础上竣工第一条铁路干线——京张铁路
1911年 中国国有铁路约占20%,外国直接修建经营约占41%,外国通过贷款控制约占39%
——据崔罡、崔啸晨《中国铁路史研究综述及展望》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第一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共达21810公里,客货换算周转量314.01亿吨公里。从1953年到1980年,经过五个五年计划的建设,全国铁路骨架网基本形成。1982年,国家指出“铁路运输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提出“北战大秦,南攻衡广,中取华东”的战略。到1985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52119公里,客货换算周转量突破1万亿吨公里。2003年以来,中国铁路以快速扩充运输能力、快速提升技术装备水平为主线,全面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2016年7月,国家发布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勾画了新时期“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的宏大蓝图。至今,“八纵八横”铁路网已经完成近七成的建设。2022年为举办北京冬季奥运会,铁路部门对冬奥服务车站实行闭环管理,动车组还采用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首次将高铁与北斗卫星、自动驾驶和5G等技术相结合,是中国科技与铁路的又一次突破。
——摘编自程语《从近现代史看中国铁路的发展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铁路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铁路运输业发展的表现和影响。并据此谈谈你对近代以来中国铁路建设的认识。
江苏省盐城市七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A B A D D C D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D C B C
16.(1)原则:合法与合情;平等自愿;恪守诚信。
特征:政府干预契约行为;渗透传统公序良俗理念;契约内容受不成文法的影响很大(民间习惯法影响深远);凸显了宗法血缘观念。
(2)变化:由民间契约变为政府干预;
影响:有利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规范了契约签订行为,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因契约而引起的矛盾和纠纷;增加了经济活动的成本,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阻碍了契约自由化的发展;阻碍了明清社会经济的转型。
17.论题: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的不同历史时期,不断进行人民民主政权建设的探索。
阐述:在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独立探索中国革命道路,1934年颁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确立了苏维埃政权的性质,保障了工农劳苦大众、红军的政治权力,是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尝试。全面抗战爆发后,国共两党重新合作,为适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以及巩固抗日根据地的现实需要,陕甘宁边区政府制定《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提出“三三制”原则,成立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各阶层广泛参与的民主协商政权(或各阶级联合专政的政权);边区的政权建设巩固了根据地,广泛调动了各阶层的抗日积极性,有利于抗日战争的胜利,保障了根据地人民的民主权利,为此后政协制度的建立积累了经验。
综上,在人民民主政权的建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依据国情,注重民主政权建设;中国共产党根据革命形势(或社会矛盾)的变化不断调整方针政策,政权建设具有灵活性和创新性。
18.(1)影响:有利于大机器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工业革命的进程;有利于科学管理,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经济的发展;推动了近代工厂立法,促进教育、医疗等的进步;但工厂制也带来了较多的社会问题。
(2)不同点∶英国的工厂制度根源于自身的经济发展,中国近代的工厂制度受西方影响;英国的工厂多为私人创建,中国近代早期工厂官方色彩浓厚。
评价:引入企业管理制度,是近代化的体现;洋务企业实行官僚衙门式的管理体制和家长统治,不利于调动工人的生产积极性;企业管理体制以维护官利为最高准则,大量官员充斥企业,容易导致腐败;官员管理企业,缺乏专业知识,造成极大浪费;最终未能实现自强目标。
19.(1)特点:帝国主义控制了中国铁路修建;中国自主修建铁路比重较低;列强在华铁路投资总体呈增长趋势。
原因:维护统治的需要;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列强侵略转向资本输出为主;保障洋务运动的开展;铁路交通的趋势与优势显现;民族工业发展的推动;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发展;西方工业技术的传入。
(2)表现: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增长迅速铁路网络骨架不断扩展和完善;铁路运输效率与客货周转量大幅提升,高速铁路网建设取得显著成就;铁路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创新技术广泛应用;中国高速铁路网由规划到逐渐成为现实。
影响:提高了公路的通行能力和运输效率,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发展。
认识:铁路建设历程充满艰辛;铁路建设不仅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还提高了国防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铁路建设成就显著。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江苏省盐城市七校联考2024-2025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历史试卷(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