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人教版新教材历史高考第一轮
第11讲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1.(2023河北石家庄模拟)费正清论及明成祖迁都时指出,北京远离中国人口和生产的中心地区,易受游牧民族的袭扰,而且严重依赖长江下游地区的产粮,但它却成为中国好几个政权的首都,实在是太令人惊奇了。这决不能是巧合,原因之一就是中国的首都必须同时也是亚洲腹地非汉族地区的首都。据此可推知,明成祖迁都( )
A.成为导致明王朝灭亡的重要因素
B.加剧了南北经济的不平衡
C.促进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交融
D.其政治意义小于经济意义
2.(2023河北张家口二模)明穆宗时期,内阁首辅高拱“练习政体,负经济才,所建白皆可行”;神宗即位后,“拱以主上幼冲,惩中官(宦官)专政,条奏请诎司礼权,还之内阁”。这反映出当时( )
A.君相矛盾凸显
B.宦官专权现象出现
C.内阁权势膨胀
D.权力制约机制成熟
3.(2023湖南高三3月模拟)明代宣德后,内阁职能日益凸显,“凡中外奏章,许用小票墨书,贴各疏面以进”,提出处理意见,“谓之条旨”,还以司礼监代皇帝批阅章奏,“自御笔亲批数本外,皆众太监分批”“既设司礼监掌行,又命内阁大学士共理。”这一体制的形成( )
A.有利于封建皇权的稳固
B.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君权
C.缓和了皇权与相权矛盾
D.使中央行政权发生转移
4.(2023湖北十堰高三调研)明太祖派太子朱标巡抚陕西,寻找建都地点,事毕即罢。后来,明代宗逐步派尚书、侍郎担任巡抚到各地(常驻)以提督军务、安抚民众,并且设置巡抚衙门,不再与布政使合署办公。这一变化反映出( )
A.地方行政机构的精简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C.加强军队建设的需要
D.巡抚制度的地方化趋势
5.(2023湖南名校联盟联考)从明朝正德时期起,阁臣开始兼有吏部尚书之例,至隆庆年间高拱以大学士兼吏部尚书竟达三年,直接侵夺部权。此间虽然内阁的地位渐隆,但六部仍然受到皇帝的眷顾,有时在参予机要上竟获得比内阁更多的信任。由是内阁、六部经常争权,职权界限不清。这( )
A.造成了宦官专权的局面
B.影响了明朝政府的行政效率
C.削弱了君主专制的权力
D.加剧了朝政腐败与社会矛盾
6.(2023山东泰安二模)中国古代历来有“太子者,国之根本”之说,明朝皇帝明神宗为册立太子与大臣及后宫势力前后纷争十多年,史称国本之争。明神宗有意放弃皇长子,立宠妃郑氏的儿子为太子,但受到阁臣与皇太后的极力反对,最终立皇长子为太子。这说明( )
A.外戚势力左右政局
B.中央集权制度逐步走向衰弱
C.内阁行使决策大权
D.祖制和封建礼制制衡着皇权
7.(2023云南大理、丽江、怒江二模)1936年,在云南玉溪县郑和十七世孙郑绍明家里发现了《郑和家谱》,记载了郑和出使事迹:“(郑和)才负经纬,文通孔孟……于诸番国并海外公干教化,诸番王等无不祗顺(恭敬)……又乃称和公之德而扬和公之行,可谓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者矣。”这表明郑和下西洋( )
A.以宣扬明朝国威为目的
B.拓展海洋的政治愿望
C.冲击传统对外贸易政策
D.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8.(2023湖南邵阳高三上期中)某学者认为,与西方的新航路开辟不同,明朝郑和出使西洋使团是史无前例的大规模贸易使团,开通了海上贸易通道,在给区域带来和平与秩序的同时,也导向区域经济发展。以此为基础形成的亚洲国际贸易网,繁盛地存在了一个世纪左右。该学者意在说明明朝郑和使团( )
A.实现了经济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共赢
B.彰显了东方独特的国际交往模式
C.保持了中国传统经济世界领先地位
D.突出了经济对于航海的推动作用
9.(2023福建2月联考)明代长城区域在1368—1449年是以发展农耕经济为基本内容的屯田生产型文化带,1449—1571年演变成以农牧战争消耗为主的军事消费型文化带, 1571—1644年演变为以民族贸易为主要内容的马市交换型文化带。这表明明代( )
A.北方民族关系发生变化
B.边患问题始终影响政府的决策
C.朝贡贸易一直比较发达
D.少数民族政权封建化程度加深
10.(2023湖南长沙一中月考)明初在边地设置总兵镇守制度,由武将负责军务。永乐年间,皇帝令“内官将带象牙圆牌,临阵看视”,有立功将士,则“即给与牙牌收执,径赴大营奏知,关给勘合,以凭升赏”;此后,渐成制度,“内官在边者……非总兵所能制”。这一措施旨在( )
A.解决北方的军事威胁
B.打击世族权贵势力
C.平息文官集团的不满
D.加强对边疆的控制
11.(2023山东泰安三模)明代前期海防采用卫所制度。每卫官兵5 600人,设指挥使一员统领。北起辽东,南至海南岛的海防前线共设卫54,千户所127。除在沿海险要之处筑城“屯兵设守”外,各个卫所还配置了战船,以实现水陆配合,协同作战。这表明当时( )
A.海防形势急剧变化
B.政府重视开发海洋
C.海防实力十分强大
D.海防建设较为完善
12.(2023重庆模拟调研)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七月,两浙运司上书称:“商人赴温州各场支盐者,必经涉海洋。然著令军民不得乘船出海,故所司一概禁之,商人给盐不便。”太祖答复:“海滨之人,多连结岛夷(日本)为盗,故禁出海。若商人支盐,何禁耶 乃命兵部移文谕之。”据此可知,明初( )
A.皇权专制空前加强
B.海上交通趋于停滞
C.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D.禁海政策因事而行
13.明朝时期,郑和开拓了中国同南洋、印度洋、东非的贸易市场。在交易中,择定日期,对运去的中国丝织品、百货等商品,逐一议定价格,把价格列入书面合同,双方保存,再不悔改。据此可知,郑和下西洋( )
A.宣扬了明朝政府的国威
B.推动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C.促进了丝绸之路的发展
D.冲击了传统的对外贸易政策
14.(2023山东济南一模)金世宗即位后针对人民的反抗,颁行“在山为寇,下山为民”的政策,北方“义军”迅速走向瓦解;明朝隆庆元年,朝廷取消海禁,允许人民下海前往西洋、东洋贸易,沿海“倭患”很快就烟消云散了。上述现象说明( )
A.传统民本思想影响深远
B.国家治理应因地制宜
C.民心向背关乎政权稳定
D.政府政策须适时调整
15.(2023山东济南高三检测)明末,荷兰派遣战船入侵中国,明军连续与荷兰人发生海战,荷兰人最终认输,明朝夺取了从日本海到南海的制海权。这说明此时明朝( )
A.抗倭取得决定性胜利
B.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C.高度重视海洋开发
D.海军实力仍居前列
16.嘉靖七年(1528年),明朝对官员闲居服饰做了规定,所戴之冠名为“忠静”,“在京许七品以上官……在外许方面官及各府堂官、州县正堂、儒学教官服之”。然而到嘉靖末年即有僭戴和仿制者。这表明,明朝后期( )
A.纺织业出现重大发展
B.社会物质生活普遍改善
C.士大夫引领时尚潮流
D.传统社会秩序遭受冲击
17.(2023山东日照三模)历史上关于郑和下西洋的时间、经历等存在争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史》是清代官修正史,自顺治二年(1645年)开始编纂,到乾隆四年(1739年)最后定稿。《明史》中关于郑和七下西洋的时间整理如下:
次数 出发时间 返回时间
第一次 永乐三年(1405年) 永乐五年(1407年)
第二次 永乐六年(1408年) 永乐九年(1411年)
第三次 永乐十年(1412年) 永乐十三年(1415年)
第四次 永乐十四年(1416年) 永乐十七年(1419年)
第五次 永乐十九年(1421年) 永乐二十年(1422年)
第六次 永乐二十年(1422年) —
第七次 宣德五年(1430年) —
材料二 1930年,在福建长乐县城南山发现《天妃灵应之记》碑(注:天妃即妈祖)。该碑立于宣德六年(1431年),碑文记述了郑和奉命率领舟师出使西洋的情况。碑文摘要如下:
第一次 永乐三年,统领舟师,至古里(在今印度西南部)等国。时海寇陈祖义聚众三佛齐国(在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劫掠番商,亦来犯我舟师,即有神兵阴助,一鼓而殄灭之,至五年回还
第二次 永乐五年,统领舟师,往爪哇、古里、柯枝(在今印度西南部)、暹罗(今泰国)等国。王各以珍宝、珍禽、异兽贡献,至七年回
第三次 永乐七年,统领舟师,往前各国。道经锡兰山国(今斯里兰卡),其王亚烈苦奈儿,负固不恭,谋害舟师,赖神显应知觉,遂生擒其王,至九年归献,寻蒙恩宥,俾归本国
第四次 永乐十一年,统领舟师,往忽鲁谟斯(在今伊朗东南)等国。其苏门答剌(腊)国(在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有伪王苏幹剌,寇侵本国,其王宰奴里阿比丁遣使赴阙陈诉……生擒伪王,至十三年归献
第五次 永乐十五年,统率舟师往西域。……(各国)或遣王男,或遣王叔、王弟,赍捧金叶表文朝贡
第六次 永乐十九年,统领舟师,遣忽鲁谟斯等国使臣久侍京师者,悉还本国,其各国王益修职贡,视前有加
第七次 宣德六年,仍统舟师,往诸番国开读赏赐。驻泊兹港,等候朔风开洋。思昔数次,皆仗神明助佑之功,如是勒记于石
(1)关于郑和下西洋时间的不同记述,你认为哪则材料可信度更高,为什么
(2)试对《天妃灵应之记》碑的历史价值作出说明。
18.(2023山东青岛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元明清时期中央对西南边疆的治理
史料 出处
诸内郡官仕云南者,有罪依常律。土官有罪,罚而不废 宋濂等《元史》
弘治八年(1495年),土知府安鳌有罪,伏诛……改……流官知府 张廷玉等《明史》
明初(土府、土州、土县)皆隶吏部(统于吏部)……宣慰、宣抚、招讨、安抚、长官一百三十三隶武选(统于兵部) 毛奇龄《蛮司志·序》
康熙雍正年间,川楚滇桂各省,迭议改土归流。如湖北之施南,湖南之永顺,四川之宁远,广西之泗城,云南之东川,贵州之古州、威宁等府厅州县,先后建置,渐成为内地 刘锦藻《清朝续文献通考》
凡改土归流,土司……率属内附,由督抚疏请改隶民籍者,授以守备或千总、把总之职,准其世袭 《大清会典》
提取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元明清时期中央对西南边疆治理的“变与不变”。
答案:
1.C 费正清从民族关系的角度认为,当时的中国作为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首都的建立必须体现了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的交融,故选C项。
2.C 由材料高拱“练习政体,负经济才,所建白皆可行”“条奏请诎司礼权,还之内阁”可知,内阁的权势日益膨胀,故C项正确。
3.A 材料反映的是内阁执掌“票拟”权和司礼监执掌“批红”权,皇帝用司礼监的“批红”牵制内阁的“票拟”,以达到平衡政局、稳固皇权的目的,故选A项。
4.D 由材料可知,明朝的巡抚从最初的临时设置,事毕即罢,到后来各地的常驻机构,独立办公,说明巡抚制度的地方化趋势,故选D项。
5.B 由题干材料可知,内阁和六部经常争权,职权界限不清,会影响明朝政府的行政效率,B项正确;A、D两项从材料无法得出,排除;C项与史实不符,排除。
6.D 根据材料“但受到阁臣与皇太后的极力反对,最终立皇长子为太子”可知,明神宗最终放弃个人想法是遵从了祖宗制度和传统礼制,立皇长子为太子,故选D项。
7.A 据材料“于诸番国并海外公干教化,诸番王等无不祗顺”可知,明朝政府仍然固守传统的宗藩体制,对周边国家宣扬国威,故选A项;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宣扬国威,而不是“拓展海洋”,排除B项;郑和下西洋没有冲破传统对外贸易政策,排除C项;明清时期世界的趋势是发展资本主义,明政府固守传统的宗藩体制观念,这与时代发展潮流是背道而驰的,排除D项。
8.B 由材料“与西方的新航路开辟不同”并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后西方进行欺诈性贸易、殖民掠夺、贩卖奴隶,其发展建立在对亚非拉地区的掠夺、压榨之上,而郑和使团“在给区域带来和平与秩序的同时,也导向区域经济发展”,故选B项。
9.A 据材料可知,明代长城区域由屯田生产型文化带到军事消费型文化带再到马市交换型文化带,结合所学可知,明代前期为了抵御蒙古南下,在北部边疆派驻军队并实行屯田,明代中期,北部边防有所废弛,蒙古铁骑跨长城而入,形成军事消费型文化带,1571年,鞑靼首领俺答汗与明政府订立和议,接受明政府册封。双方恢复并扩大贸易关系,交换型长城文化带形成,故明代长城文化带的上述演变过程受到了北方民族关系变化的影响,故选A项。
10.D 据材料可知,明代本设总兵镇守边地,后加设内官“临阵看视”,内官由最初的监察功能过渡为行使行政职能,因此,内官代表的是皇帝对边疆事务的直接管理,故目的在于加强对边疆的控制,故选D项。
11.D 根据材料可知,明代水陆配合、协同作战,说明当时海防建设较为完善,故选D项;倭患严重和殖民者侵扰主要是在明代中后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开发海洋是对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B项;海防实力强弱需经实践检验,而非取决于兵力配置,排除C项。
12.D 材料表明当海禁政策影响到商人正常的盐运时,明太祖同意对盐商解除海禁,说明明初的海禁政策并不是绝对的,而是因事而行,故选D项。
13.C 据材料可知,郑和推行平等贸易、诚信交易,有利于中国与南洋、印度洋、东非的经贸往来,促进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故选C项。
14.D 根据材料可知,随着政府政策的调整,缓解统治危机,说明政府政策须适时调整,故选D项。
15.D 据材料信息可知,明末面对荷兰入侵,明军通过海战战胜荷兰人,获得东亚制海权,说明此时明朝海军实力强于荷兰,故选D项;材料显示明军战胜荷兰,并不是战胜倭寇,排除A项;材料显示明朝海军实力,与经济实力无关,排除B项;明朝并不高度重视海洋开发,排除C项。
16.D 由材料“到嘉靖末年即有僭戴和仿制者”可知,当时针对服饰的制度规定遭到破坏,这是社会秩序受到冲击在服饰穿着上的表现,故选D项。
17.参考答案 (1)材料二更加可信。材料一是后人的历史记述,距离郑和下西洋年代久远;材料二的碑文属于实物史料,是郑和本人所立。
(2)碑文的记述真实印证了郑和下西洋的一些事实,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碑文明确了下西洋的时间、次数,纠正了《明史》中不准确的记述;明确了所经过和到达的国家、地区,印证了下西洋所及范围;记述了下西洋时与各国的人员交往,经济、政治交流,以及维护和平等政治、军事行动,反映了明代对外交往的情况;碑文也体现了东南沿海地区的妈祖文化。
18.参考答案 示例
“变”的是中央对西南边疆土司的管理不断加强。土司在设立之初,自治权很大,缺少监督节制,后来逐渐受制于中央,清朝大规模改土归流,土司成为朝廷的官员。
中央王朝国力的增强;边疆地区与内地交流的密切;民族交融的进一步发展。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不断加强,加强了中央王朝对边疆的治理,强化了各民族对中央政权的向心力和认同感,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不变”的是中央王朝对边疆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治理理念。中央政府尊重少数民族社会习俗,设立土司制度;抓住时机,进行改土归流的同时,又允许部分流官世袭。
我国西南边疆地区因自然地理环境、社会习俗等因素,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因此历代中央王朝对边疆采取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治理理念。这种理念蕴含中华民族解决统一多民族国家有效治理问题的政治智慧,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发展。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2025人教版新教材历史高考第一轮基础练--第11讲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