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24.西周时期,周王以“授民授疆土”的方式改变了夏商时期亲族聚居的政治结构。在打破旧式部族 方国血缘界限的基础上,建立起一批周人统治,各族混居的新型国家。这表明西周时期 A.宗法血缘观念日趋淡化 B.贵族统治秩序逐步建立 C.国家组织形态发生改变 D.王权逐渐实现高度集中
25.汉代,高祖下令“军士不幸死者,吏为衣衾棺敛,转送其家”,后抚恤战死士兵成为常制;文帝 下旨“赐天下鳏寡孤独、穷困及年八十以上、孤儿九岁以下,布帛米肉各有数”。这些举措 A.维护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B.构建了优抚赈济体系
C.体现了汉初的农本思想 D.促进了国家走向强盛
26.新疆出土的元代黄色油绢“辫线袄”,在熟练使用宋锦传统技法的同时,又采用了波斯纳失失料, 拼接肩、领、袖及襟边的方式;同时,黄道婆在海南将黎族的棉纺技术与内地纺织技艺结合,创 制棉籽搅车、三锭脚踏纺车、弹棉椎弓等工具。由此可知,元朝
A.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B.纺织业出现技术融合与创新 C.南方纺织技术超越北方 D.技术进步促进棉的广泛使用
27.对沿袭自元朝的土司制度,明政府在较进步地区采取“改土归流”,即中央派流官进行管理;相 对落后地区仍保留土司制度;还有部分地区施行“土流兼治”。康雍乾时,朝廷对违法的土司实 行降级或革职的举措。这些举措
A.改变了西南民族地区传统社会结构 B.消除了民族地区与中央关系对立 C.推动了国家权力在土司地区的延伸 D.延缓了土司地区与内地的一体化
28.晚清台湾产樟脑每石售价 50 元,利润达 30%以上,行销日广,价值日增,西人甚爱。清廷于是 将樟脑贸易改为官办,引发洋人“自由贸易”之争。1868 年,英军开往安平港口,闽浙总督被 迫渡台与英方订立《樟脑条约》,废除樟脑官办并进行赔偿。这反映了当时 A.洋务派官办产业路线已趋破产 B.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依附性 C.台湾地区近代化水平高于内地 D.清朝政府主动适应国际规则
29.清末,梁启超提出“中华民族”这一概念,但多意指“大汉族”。民国初年,各种以“中华” 命名的组织和事物蓬勃兴起,如“中华银行”“中华革命党”等,使得现代意义上的“中华民族” 概念逐渐流行传播。这一转变
A.有利于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 B.推动了民族意识的萌发 C.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D.颠覆了传统的华夷秩序
30.下表中各项数据的变化最能说明上海地区
1928—1934 年上海离婚案主动方性别统计表
离婚主动者 男方 女方 双方协议 合 计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1928(8-12 月) 56 15.14 87 23.51 227 61.35 370
(
1
)
1929 年 133 20.62 133 20.62 379 58.76 645
1930 年 177 20.75 138 16.18 538 63.07 853
1931 年 64 10.02 48 7.51 527 82.47 639
1932 年 25 6.03 43 10.36 349 83.61 415
1933 年(1-6 月) 5 1.85 21 7.78 244 90.37 270
1934 年(1-8 月) 1 0.40 31 12.55 215 87.05 247
——据《近代中国史料丛刊》
A.传统婚俗观念完全转变 B.平等法制意识影响婚姻观念 C.女性政治地位显著提高 D.社会动荡冲击家庭婚姻稳定
3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晋冀鲁豫边区小学编订教材,设置课程,将教学分为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 图 1 为当时部分教育教学活动资料。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教育
图 1 A.推动根据地土地革命的开展 B.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需要 C.体现党的工作重心转移要求 D.扩大了民主革命的阶级基础
32.公元前 387 年,柏拉图创建学园,以自由哲学思考为基础,教授数学、几何、天文学,以此进行 思维训练;同时也重视政治家的培养,积极为城邦提供政治咨询和服务。由此可见,柏拉图学园 教育
A.注重实用与发展理性思维 B.推动自我意识的全面觉醒 C.促进了雅典社会空前发展 D.主导雅典民主政治的走向
33.1816 年,英国立法实行金本位制,铸造“沙弗林金币”,随后又宣布英镑纸币可随时、无条件 兑付该金币。1825 年,英国要求其殖民地统一使用英镑。直到 1917 年的百年间,英国政府一直 维持了沙弗林金币稳定。英国此举
A.增强了经济扩张的力度 B.解决了国内通货膨胀的问题 C.确立了世界工厂的地位 D.有利于殖民地经济独立发展
34.19 世纪 70 年代后,法国许多经销商对印象派画家进行赞助,同时获得作品销售权;他们还支持
艺术评论家讨论印象派艺术,使印象派画作从“不是历史、宗教画,未经官方沙龙认可就没有价 值”到引领市场和审美。这一变化的根本动因是
A.大众审美价值取向的转变 B.民主共和制度在法国确立 C.社会经济科技的时代变革 D.艺术出现多元化发展趋势
35.1964 年 8 月,美国总统约翰逊发表公开电视演说,宣称美国军舰在北部湾遭到北越的袭击,要 求国会授权出兵越南,保护东南亚的“自由与和平”,越战全面爆发。近年,美国进行档案解密, 证实当时北越并未袭击美国军舰。据此可知
A.档案是了解历史真相的最可靠来源 B.美国在冷战结束后放弃了冷战思维
C.美国国会失去对总统的行政监督权 D.舆论操控成为美国推行霸权的工具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5 分)
材料
1602 年,传教士利玛窦携带地理学家奥特里乌斯绘制的欧洲地图来华,太仆寺少卿李之藻等人 提供了长江、黄河、长城等详细的明朝地理资料,并与利玛窦协作绘成现存最早的中文彩绘世界地 图——《坤舆万国全图》,以木版刻印出版。此图按万历皇帝授意,以中国版图为中心,展现了世 界整体的轮廓。依据经纬度绘制椭圆横版地图,全图标注世界 1114 个地名,绘有五大洲(当时澳洲 还未被发现)、四大洋,附注各国地理志异,绘有风俗禽兽,四方各置“九重天图”“天地仪图” “日月食图”等。1608 年,万历皇帝下令临摹 12 份传世,原本随葬明定陵。至晚明,该图已被官 员、士人当做奇巧之物。清代士大夫质疑大西洋“荒渺莫考”,认为“夫人顶天立地……此可以见 大地之非圆也”,无人着意于此图的技法和价值。
鸦片战争失败后,道光皇帝派姚莹询问中英、中俄之间的距离、方位时,《坤舆万国全图》就 藏在深宫之中。2014 年,地理学家郝晓光绘制的竖版世界地图公开出版发行,克服了传统横版地图 不适合表达南北半球地理关系的缺陷,用多元和多角度的方式,全面客观展现世界的地理关系。同 年,国家主席习近平访欧期间,欧洲议会议长舒尔茨赠送的礼物,正是奥特里乌斯绘制的地图。此 时,欧美也开始采用郝晓光竖版地图,并纷纷效仿绘制。从利玛窦到郝晓光,“西方—东方”“东
方—西方”的轮回走了 400 多年。
——摘编自黄时鉴、龚缨晏《利玛窦世界地图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利玛窦绘制《坤舆万国全图》的背景。(10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坤舆万国全图》对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的影响。(8 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今两版中文世界地图的现实价值。(7 分)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新中国不同时期的工业建设布局图
图 2 50 年代工业成就分布图
图 3 60 年代三线建设区域划分图 图 4 80 年代后主要工业区分布图
(注:重点发展第三线地区)
——选自陆大道主编《中国工业分布图集》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工业化的步伐,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断创造新的奇迹。 把新中国成立后不同时期工业建设布局图建立起关联,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
述(要求:价值正确,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45. 【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 分) 材料
西晋短暂统一中国,初以黄纸登记当地居民户主姓名、年龄、家庭情况,装订成册,称为黄籍。 后由于战乱,中原地区大批流民流寓江左,形成了许多侨民郡县,带来管理不便。东晋初,政府将 南方土著居民仍以黄籍登记,侨民编入“白籍”不承担赋役,与“黄籍”土著百姓生活无异而负担 不同,侨民与土著矛盾突出;有的侨民成为豪门世族的佃客、部曲,出现“编户虛耗,南北权豪, 竞招游食”“国弊家丰”的局面……后东晋政府先后十次颁布命令,将侨民编入所居郡县户籍,与 黄籍户一样承担国家赋役,称作“土断”。对于世家大族隐藏户口的,严厉打击。南方土著和北方 侨民混合杂居,侨民“后裔遂长为南方之人矣”。“以土断定”使侨置系统与当地系统混合编制,
构筑成新的地方行政辖隶系统。
——摘编自雷震《黄、白籍问题与“土断”》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东晋对侨民管理的变化及其原因。(8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东晋对侨民管理变化的影响。(7 分)
46.【历史——选修 3:20 世纪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 分)
材料
1962 年 8 月,苏联应古巴请求提供援助,并秘密向古巴运输导弹及设施。赫鲁晓夫称“我们确 信美国决不会容忍古巴社会主义政权的存在……美国人用军事基地和核武器威胁我们,现在是让他 们知道……遭受威胁是什么滋味了”。27 日,美 U2 侦察机被苏联击落,美国军方要求进行报复轰 炸,入侵古巴,战争一触即发。关键时刻,赫鲁晓夫多次致信肯尼迪,要求和他一道“解开战争之 结,不使世界遭受核战争浩劫”。肯尼迪则回信表示愿意谈判,但苏联必须撤走全部武器,美国则 有条件地保证不入侵古巴。同时采取风险较少的海上“隔离封锁”,苏联也没有硬闯 “隔离”线, 满载武器的苏联船只陆续停驶或改航,最后撤走所有武器。
——摘编自李德福《古巴导弹危机纪实》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的背景。(8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古巴导弹危机的解决。(7 分)
47.【历史——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 分)
材料
1987 年底,迟福林成为第一个到海南的中央下派干部。在海南建省办特区之初,他充当了市场 经济和股份制改革的“研究者”“设计者”,推动了大特区的快速发展。1991 年,中国(海南)改 革发展研究院成立,迟福林作为主创者,探索“官方背景、民间机构”的体制创新路子;1992 年, 全国股份制培训班在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举办,培训班学员“成为全国股份制改革的一、二期‘黄 埔军校生’”,该院成为影响海内外改革研究的机构。从“特别关税区”到“国际旅游岛”,海南 的多项重大战略决策,都与迟福林有关,他提出的许多前瞻性设想都在逐步实现。到 2018 年,海南 GDP 达 4940.7 亿元,较 1987 年增长了 70 多倍。
——摘编自刘宁《迟福林:为改革开放书写“思想文本”》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迟福林在海南改革工作中的主要贡献。(8 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迟福林在海南改革工作中取得成就的原因。(7 分)
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C D B C B A B B A A C D
二、非选择题
41(1)背景:(10分)
世界联系方面:新航路开辟,全球交往的发展;地理知识地球认识的发展;(任答1点2分)
明朝政权方面:大一统国家,版图疆域辽阔的自信;统治者重视,提供条件支持;(任答1点2分)
文化交流方面:西方传教士来华,西学东渐;中国丰富地理资料与西方绘图技术融合;(任答1点2分)
技术发展方面:地理测量、绘图技术的发展;印刷术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任答1点2分)
人员协作方面:中国开明知识分子与利玛窦的共同参与协作。(1点2分)
(答案必须涉及3个方面,每方面任答1点2分,5点10分。其它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2)影响:(8分)
积极影响:为当时国人认识中国和认识世界提供了地理工具支持;冲击了中国对世界的传统认知;加强了中西方文化交流;吸收了西方天文地理知识和测绘技术,发展了中国地理绘图技术;扩大了中国在世界的影响。(答1点2分,任答3点6分。其它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局限性:地图代表的西方先进技术未得到士大夫阶层普遍认同;未改变中国社会封闭保守的心理。(答1点2分。其它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3)价值:(7分)
认识世界价值:两版地图提供多元多角度认识世界的方式,全面展现世界古今地理关系;
历史教育价值:两版地图的发展,体现人类明代到现今探索世界认识世界的曲折历程;改变了西方世界地图将欧洲居于地图中央的格局;中国置于世界中央,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地理研究价值:为研究古今地图绘制技术、当时地理地貌状况、古代地名地理变迁提供了重要史料;两版地图展现了相对先进的测绘技术;
文化交流价值:展示了中华文化在地理学方面的成就,中国对世界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是中西科学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促进了中西方交流往来。
(任答1方面2分,2方面4分,3方面7分。其它如答到艺术价值、科学研究价值、民族认同价值等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42.答案:(12分)
示例一
观点:时代变迁影响新中国工业区分布。(0—4分)(准确定位时间1分,围绕“工业布局”1分,阐明三个时期工业布局的关联2分,观点总分4分)
阐述:时代的发展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也决定着地区的开发和建设,同时也顺应了时代的变迁。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工业基础薄弱,国家在一五计划中优先发展重工业,重点发展东北地区,东北成为新中国第一个工业基地,工业化初步形成。60年代,中苏、中美关系敌对,国家作出将沿海、中部地区重点工业转向西部三线地区的决策,开发了西部地区,保护了重要的工业企业。80年代,改革开放后,沿海沿江的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呈现经济发展区位优势,国家率先开放和扶持这些地区,并带动内地发展,形成经济发展新格局。(6分)
总之,国家在不同时期重点发展的工业区域,蕴含着深厚的时代精神,见证了时代的变迁。(2分)
示例二:国际国内形势影响新中国工业布局。(阐述略)
示例三:国家发展战略推动建国以来区域经济发展。(阐述略)
示例四:建国以来中国工业分布呈点—线—面发展格局。(阐述略)
45. (15分)
(1)变化:由白籍到土著化(由白籍到黄籍);由不承担赋役到承担赋役;由放任世族招募到打击。(1点2分,任答2点4分)
原因:北方战乱导致北民南迁;侨置州县行政管理困难;侨民与土著矛盾凸显;豪门世族影响国家赋役收入,威胁统治。(1点2分,任答2点4分)
(2)影响:完善侨民户籍管理,增加政府赋税收入;打击豪强世族,巩固统治,提高治理能力;缓和社会矛盾,促进民族融合;促进江南开发,缩小南北经济差距;形成新地方行政管理体系,加强对地方的管理;为后世侨民管理提供借鉴。(1点2分,任答3点6分,任答4点7分)
46. (15分)
(1)背景:二战后两大阵营出现;美苏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对立;美苏争锋,霸权主义扩张和核威胁;古巴独立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遭到美国封锁威胁;苏联意图改变美苏对峙的现有局面。(1点2分,任答4点8分)
(2)简评:古巴导弹危机通过和平协商途径解决,是值得肯定的(2分)
世界各国普遍反对战争和美苏相对均势基础上,避免了战争爆发;美苏尖锐对立的情况下,畅通的沟通对话机制是处理大国事务的重要方式;是两国领导人在危机下保持冷静克制并达成妥协的结果;古巴成为两个超级大国练兵场,牺牲了弱小国家利益。(任答1点2分,3点5分)
47. (15分)
(1)贡献:积极探索股份制改革,推动特区发展;创办改革研究机构,为海南改革提供智力支持;举办改革培训班,培养人才;提出前瞻性决策,推动海南经济发展。(1点2分,任答4点8分)
(2)原因:改革开放伟大决策的实施;个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支持;海南经济特区的设立。(1点2分,任答4点7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2024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