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北京市第二次普通高中历史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仿真模拟卷02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24·中国古代史选择题模拟·3)在距今4千年左右的“陶寺遗址”发现了粟和黍为主的农作物、彩绘陶器等遗存。如图中文化遗址与“陶寺遗址”最相似的是( )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半坡居民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是粟,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最具特色的是彩陶,故选A项;良渚遗址种植的农作物是水稻,排除B项;元谋人不会种植农作物,排除C项;山顶洞人不会种植农作物,排除D项。
2.(2024·中国古代史选择题模拟·5)传说中,尧年老时推举品行高尚的舜为继承人,舜年老时推荐治水有功的禹为继任者。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 )制度。
A.专制 B.世袭 C.皇帝 D.禅让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禅让制是指将部落首领的位置传给贤德之人,尧年老时推举舜为继承人,舜年老时让位于禹,故选D项;专制是指统治者权力至高无上,秦始皇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世袭制是指统治者将位子传递给有血缘关系的家族后代,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皇帝制度是秦始皇首创,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
3.(2024·中国古代史选择题模拟·61)以下两组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骨耜 曲辕犁 翻车 筒车
A.经济制度完备 B.农业技术进步 C.海外贸易兴盛 D.文学艺术繁荣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骨耜是原始农耕居民的生产工具,曲辕犁是唐朝出现的耕犁,翻车和筒车都是古代的农业灌溉水车,题目中的两组图片分别属于农业生产工具和灌溉工具,体现了古代农业技术的发展,故选B项;题干中的图片不能体现经济制度,排除A项;图片反映的是农业工具,与海外贸易无关,排除C项;题目中的图片信息与文学艺术的发展无关,排除D项。
4.(2024·中国古代史选择题模拟·9)林语堂在《如何理解中国人》中说:“中华民族有三座长城……第二座长城是指汉字……”。目前中国已发现的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较成熟汉字是( )
A.甲骨文 B.小篆 C.隶书 D.楷书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朝时期的文字,是我国已发现的古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故选A项;小篆是秦朝建立后统一使用的文字,不是年代最早的文字,排除B项;隶书创于秦朝,不是年代最早的文字,排除C项;楷书由隶书发展而来,也不是出现时间最早的文字,排除D项。
5.(2024·中国古代史选择题模拟·19)有人说秦始皇“是在统一果实成熟了的时候来到果园中的”。这一说法说明秦统一的主要原因是( )
A.嬴政自己高超的才能 B.商鞅变法使秦国实力强大
C.嬴政重视人才 D.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答案】D
【解析】题目说明秦始皇是正当时机成熟时完成了统一,强调了他的统一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说明秦能够完成统一是由于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故选D项;材料没有肯定秦始皇个人的才能,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机遇发展对秦统一的重要作用,并没有提到商鞅变法为秦统一奠定基础,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秦始皇重视人才,排除C项。
6.(2024·中国古代史选择题模拟·53)南朝将领陈庆之出使北魏,目睹了都城洛阳的风貌后发出感叹:“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洛阳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
A.北方地区经济发达 B.孝文帝改革
C.西晋的统一 D.苻坚改革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人物殷阜”可知,自晋宋以来,洛阳并非荒蛮之地,而是一派繁盛景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和汉化”改革有力地促进了北方地区各民族的融洽与经济的繁荣和发展,故选B项;洛阳发生变化的原因是由于北魏孝文帝改革造成的,不是北方地区经济发达造成的,排除A项;西晋统一时,洛阳是比较发达的,与题干描述南北朝不是同一时期,排除C项;苻坚改革促进了前秦的经济发展,与洛阳的重新繁荣无关,排除D项。
7.(2024·中国古代史选择题模拟·52)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曾亲自到鲁城(今山东曲阜)祭祀孔子,封孔氏后人为官,并命兖州刺史修复孔子墓。他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统一黄河流域 B.发展江南经济 C.笼络鲜卑贵族 D.学习先进文化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即位后,立志用文治移风易俗,儒家文化是中原王朝正统文化的代表,故迁都洛阳后,北魏孝文帝亲自到鲁城祭祀孔子,封孔氏后人为官,并让兖州刺史修复孔子墓,这些行为都是为了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故选D项;迁都洛阳之前,北魏孝文帝就已经统一了黄河流域,排除A项;北魏是在北方,不是江南地区,排除B项;迁都洛阳遭到了鲜卑贵族的反对,故目的不是宠络鲜卑贵族,排除C项。
8.(2024·中国古代史选择题模拟·55)“他是将分裂了两百八十余年的中华世界重新统一的功臣,他二十四年节俭勤政,推动社会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一手造就了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伟大王朝,为唐代盛世奠定基础。”以上材料是对哪一历史人物的评价( )
A.杨坚 B.李渊 C.李世民 D.忽必烈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中“将分裂了两百八十余年的中华世界重新统一”“为唐代盛世奠定基础”等词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描述的是隋朝建立者杨坚,故选A项;李渊和李世民是唐朝君王,唐朝在隋亡后建立,与题干中将分裂了两百八十余年的中华世界重新统一的描述不符,排除B项、C项;忽必烈是元朝建立者,元朝的出现晚于唐朝,因此与题干中为唐代盛世奠定基础的描述不符,排除D项。
9.(2024·中国古代史选择题模拟·66)如图是中国人民银行于1988年发行的中国杰出历史人物金银纪念币之赵匡胤金币。与赵匡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黄巢起义 B.安史之乱 C.七国之乱 D.陈桥兵变
【答案】D
【解析】据材料“杰出历史人物金银纪念币之赵匡胤金币”并结合所学可知,赵匡胤,北宋开国君主,960年,发动陈桥兵变,建立了宋朝,故选D项;唐朝末年,爆发了黄巢起义,沉重地打击了唐朝统治,加速了唐朝的灭亡,排除A项;755—763年 ,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导致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排除B项;七国之乱是汉景帝时期的一次诸侯国叛乱,与赵匡胤无关,排除C项。
10.(2024·中国古代史选择题模拟·81)这是北宋时期的一部著名史书,作者称其写此书的目的是“鉴前世之
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嘉善净恶,取是舍非”,此后历代帝王以此书为“历史教科书”。该书是( )
A.《史记》 B.《贞观政要》 C.《资治通鉴》 D.《窦娥冤》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北宋时期的一部著名史书”“作者称其写此书的目的是‘鉴前世之兴衰……’”并结合所学可知,这部史书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写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资治通鉴》这一书名的意思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戒来加强统治,故选C项;《史记》是西汉司马迁所著的纪传体通史,时间不符合,排除A项;《贞观政要》是唐代史学家吴兢撰写的一部政论性的历史文献,时间不符合,排除B项;《窦娥冤》是元代关汉卿创作的文学作品,不属于史书,排除D项。
11.(2024·中国古代史选择题模拟·71)两宋时期出现“苏湖熟,天下足”“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的景象。由材料可以解读出 ( )
①宋代经济繁荣 ②江浙一带的粮食产量高
③宋代出现了早市、夜市 ④纸币的出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题目中“大小铺席……无虚空之屋”反映了宋朝店铺林立,商业贸易繁荣,故①正确;“苏湖熟,天下足”说明宋朝苏湖地区的粮食产量高,成为丰饶的粮仓,故②正确;“夜市……又复开张”说明宋朝经商时间突破了限制,出现了早市、夜市,故③正确;材料没有提到纸币的出现,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
12.(2024·中国古代史选择题模拟·98)乾隆皇帝通知江浙海关把关税税率提高一倍,企图通过关税手段让洋商无利可图,使他们不再来宁波贸易。但英国东印度公司仍不断派商船前往宁波贸易,于是清廷在1757年关闭了其他港口,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这反映了清朝( )
A.完全禁止对外贸易 B.社会危机严重
C.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D.海外贸易繁荣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清廷在1757年关闭了其他港口”“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可知,这体现了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故选C项;根据材料“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可知,清朝并非完全禁止对外贸易,而是严格限制对外贸易,排除A项;清朝的社会危机体现在社会矛盾加剧、政治腐败、经济衰退等,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根据材料“关闭了其他港口”可知,清朝闭关锁国,海外贸易并不繁荣,排除D项。
13.(2024·中国古代史选择题模拟·96)“驱荷寇,播一世英名,藩王正气参天地;辟荆榛,开千秋伟业,国姓遗风耀古今。”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郑和下西洋 B.戚继光抗倭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雅克萨之战
【答案】C
【解析】据材料“驱荷寇”“国姓遗风”可知,在清朝初期,郑成功从荷兰手中收复台湾,维护了我国主权,留名后世,故选C项;郑和下西洋是在明朝,郑成功收复台湾是在清朝,排除A项;戚继光抗倭,是抗击日寇,与“荷寇”不符,排除B项;雅克萨之战是清朝康熙时期对俄自卫反击战,与“荷寇”不符,排除D项。
14.(2024·中国近代史选择题模拟·6)以图证史是史学研究的方法之一,图1、图2均出自英国人埃德加·霍尔特的《对中国的两次鸦片战争》一书。这些图片可以用来说明在两次鸦片战争中( )
图1 清军抵抗英军的情景 图2 英军抬着尸体撤退的情景
A.中国军民抵抗外国侵略 B.英军陆上作战计划未得逞
C.中国社会矛盾发生变化 D.中国陷入了内忧外患之中
【答案】A
【解析】根据图片《清军抵抗英军的情景》《英军抬着尸体撤退的情景》可知,图片反映了两次鸦片战争时期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打击西方殖民侵略势力,故选A项;中国在两次鸦片战争中均告失败,故图片不能说明英军陆上作战计划未得逞,排除B项;材料不能直接反映中国社会矛盾的变化,排除C项;材料体现了清政府面临外患,但未反映清政府的内部危机,排除D项。
15.(2024·中国近代史选择题模拟·95)1912年初成立的“工业建设会”旨趣中说:“往者忧世之士,亦尝鼓吹工业主义以挽救时艰而无效也,则以专制之政毒未除……今兹共和政体成立,可共此运会,建设我新社会……”材料表明促进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是( )
A.洋务运动的开展 B.封建制度的结束
C.实业救国的兴起 D.民国政府的成立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1912年……今兹共和政体成立,可共此运会,建设我新社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民国政府的成立,提高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地位,激发了他们振兴实业的热潮,促进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故选D项;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洋务派在中央以恭亲王奕 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为代表掀起了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与1912年初成立的工业建设会无关,排除A项;建国后的土地改革彻底消灭了封建制度,与1912年初成立的工业建设会不符,排除B项;1895年甲午战争之后,实业救国思潮逐步兴盛,与1912年初成立的工业建设会不符,排除C项。
16.(2024·中国近代史选择题模拟·42)媒体是我国近代思想解放的主阵地,曾对五四运动产生巨大影响的
思想解放阵地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据材料“对五四运动产生巨大影响的思想解放阵地”,结合所学可知,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后改为《新青年》,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猛烈抨击了封建旧道德和旧文化,解放了思想,为1919年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故选C项;《申报》,创办于1872年,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排除A项;《民报》,1905年创刊,是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排除B项;《新华日报》,创办于1938年,是共产党在全国发行的第一份政治机关报,时间不符,排除D项。
17.(2024·中国近代史选择题模拟·56)“红色旅游”是近年来旅游路线中比较受欢迎的路线。假如我们选择去井冈山旅游,下面能够适用于介绍井冈山的是( )
A.七大会场——指出光明前途 B.红色游船——见证党的诞生
C.革命摇篮——开创革命新路 D.英雄城市——诞生八一军魂
【答案】C
【解析】据所学可知,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井冈山地区,开始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故选C项;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与“井冈山”无关,排除A项;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举行,与“井冈山”无关,排除B项;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南昌起义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与“井冈山”无关,排除D项。
18.(2024·中国近代史选择题模拟·84)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七届二中全会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向城市,必须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恢复与发展生产是城市工作的中心;全党同志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据此分析七届二中全会召开的历史背景是( )
A.北伐战争胜利在望 B.红军长征胜利在望
C.解放战争胜利在望 D.抗日战争胜利在望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向城市……城市工作的中心”可以得出,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主要内容是党今后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为一切工作的中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确立的路线是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上作出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这表明即将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即人民解放战争取得战略决战的胜利,全国即将解放。据此可知,七届二中全会召开的历史背景是解放战争胜利在望,故选C项;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于1949年春,北伐战争的时间为1926—1928年,排除A项;长征的时间为1934—1936年,排除B项;抗日战争的时间为1931—1945年,排除D项。
19.(2024·中国近代史选择题模拟·93)国民政府通过与列强的交涉,到1934年基本实现了关税自主。在1927年以前,外国货物在中国的实际进口关税率只有4%,1931年则提高了10%,1932年提高了20%,1934年更是达到了25%,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的1936年,成为民国史上各项经济指标最好的一年。由此可知,国民政府统治前期( )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保持顺差 B.中国与世界市场的联系已日益密切
C.列强已放弃了对华经济侵略 D.民族工业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
【答案】D
【解析】据材料可知,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通过与各国列强的交涉实现了关税自主,我国海关关税率从1927年到1934年呈现上升趋势,这有利于保护国内的民族工业,故选D项;材料并未呈现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具体数据,无法体现中国在对外贸易中是否保持顺差,排除A项;材料仅提及进口关税率这一指标的提升,无法体现整体上中国与世界的具体联系情况,排除B项;列强近代始终没有放弃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排除C项。
20.(2024·中国现代史选择题模拟·17)下图是1952—1955年中国沿海与内地工业产值比重示意图。据此可知,这一时期我国( )
A.沿海工业出现衰退 B.农业发展落后于工业
C.内地成为工业发展的中心 D.工业不均衡局面有所改善
【答案】D
【解析】据图表数据可知,1952—1955年中国沿海工业产值占比略微下降,内地工业产值占比不断上升,体现了近代以来出现的沿海和内地工业发展不均衡局面有所改善,故选D项;占比下降有可能是多方面因素产生的结果,如内地发展较快等,因此在工业总产值中占比下降不代表出现了衰退,排除A项;材料仅沿海与内地工业产值占比情况,不体现农业发展情况,无从得出“农业发展落后于工业”,排除B项;沿海工业产值占比依然超过60%,体现了沿海依然是当时中国工业发展中心,排除C项。
21.(2024·中国现代史选择题模拟·45)下图为2022年1月25日满载货物即将从泸州港出发,驶向终点站德国杜伊斯堡的铁路班列。这是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一个微表现。将中国这个巨大市场带入全球贸易体系的事件是( )
A.中国在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我国开放了沿长江城市
C.我国建立了经济特区 D.我国建立了海南自贸区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01年12月,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故选A项;我国开放了沿长江城市是我国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的表现,与将中国市场带入全球贸易体系关系不大,排除B项;1980年,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深圳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设立海南自贸区也是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的表现,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22.(2024·中国现代史选择题模拟·64)对于下面童谣的解读,最准确的是( )
《七月一日,我们祝福您》 举起十二亿强健的臂膀,手捧紫荆花,让我们欢呼那个激动人心的日子。迈开十二亿人铿锵的步伐,奔向那个庄严的时刻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十二亿双黑眼睛在那一天都饱含着热泪——那是要倾诉一个半世纪以来的屈辱。
A.颂扬“一国两制”,捍卫国家统一 B.庆祝党的诞生,歌颂祖国富强
C.恢复合法席位,构建世界和平 D.发展经济特区,促进对外开放
【答案】A
【解析】根据题目“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一个半世纪……的屈辱”可知,材料反映的是香港回归的史实,根据所学可知,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首次成功实践,香港回归洗刷了百年国耻,在祖国统一大业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故选A项;7月1日是建党节,但材料中的“紫荆花”、“屈辱”等关键信息都与香港回归有关,童谣内容与庆祝党的诞生,歌颂祖国富强不符,排除B项;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与题目时间不符,排除C项;香港是特别行政区,不是经济特区,排除D项。
23.(2024·中国现代史选择题模拟·72)下列图片所反映的主题是( )
辽宁舰 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上的武器装备
A.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B.经济建设改善民生
C.国家安全重要保障 D.大国利器主导世界
【答案】C
【解析】据所学可知,辽宁舰是中国第一艘服役的航空母舰,使中国海军具备了远洋纵深打击能力。辽宁舰的成功服役,提升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意味着中国已经具备了维护国家利益的能力。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上的武器装备数量众多,种类齐全,提升了我国维护安全的能力,激发了全国民众的爱国情怀,显示当前中国的国力强盛。故选C项;抗美援朝的时间是1950年至1953年,与辽宁舰诞生时间和国庆70周年时间不符,排除A项;题目反映的是国防建设方面的成就,与经济和民生关系不大,排除B项;主导世界的说法与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不符,排除D项。
24.(2024·中国现代史选择题模拟·88)下图是中国邮政于2022年9月7日发行的《中国现代科学家(九)》纪念邮票,该邮票是为了纪念( )
A.杂交水稻之父 B.“铁人” C.解放军好战士 D.党的好干部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中《中国现代科学家
(九)》纪念邮票中的图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的人物是袁隆平。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学家袁隆平成功培养出籼型杂交水稻,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作出重要贡献,享有很高的国际声望,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因此,该邮票是为了纪念“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故选A项;根据所学可知,“铁人”指的是大庆石油工人王进喜,排除B项;根据所学可知,解放军好战士指的是雷锋,排除C项;根据所学可知,党的好干部指的是焦裕禄,排除D项。
25.(2024·世界史专题(一)·68)比较法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对比下列人物,找出二者的共同点 ( )
克洛维 查理大帝
①二者都推动了基督教的发展 ②二者都是法兰克王国的国王
③二者都实行封君封臣制 ④二者都是日耳曼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法兰克王国的国王克洛维和查理的共同点。结合所学可知, 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克洛维皈依基督教,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推动整个法兰克王国都信仰了基督教,查理继续实行鼓励基督教发展的政策,征收“什一税”,使教会变得富有强大,二者都推动了基督教的发展,故①正确;克洛维是法兰克王国的建立者,查理在8世纪时成为法兰克王国国王,故②正确;克洛维在481年建立法兰克王国,他统治时期还没有确立封君封臣制,封君封臣制确立于8世纪前期,故③错误;法兰克王国是日耳曼人在西欧建立的许多大小不同的王国中最为强大的国家,国王克洛维和查理都是日耳曼人,故④正确。选择B项符合题意。
26.(2024·世界史专题(一)·70)法兰克王国在改革土地分封形式的基础上形成了封君封臣制度,下列对这一制度的表述有误的是( )
A.封臣效忠于封君,封君保护封臣
B.封臣要无偿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
C.封君与封臣之间等级关系严格
D.封臣土地扩张到一定规模就可成为封君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封君封臣制度是一种以土地为纽带的契约关系。封臣土地扩张不代表他能在这一契约关系中从封臣转变为封君,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则为封臣,封臣必须效忠于封君、封君则须保护封臣的观念日益流行开来,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封臣对封君要忠诚,在封君需要的时候,要无偿地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着严格的等级性,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27.(2024·世界史专题(一)·80)13至16世纪,曾在巴黎大学执教和攻读的师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法国之外的欧亚国家。不仅如此,在校长的名单里,也出现不少外国人。这反映出巴黎大学( )
A.人才培养的实用性 B.学校发展的自主性
C.课程开设的科学性 D.师生来源的国际性
【答案】D
【解析】据材料可知,巴黎大学的师生来自不同的国家,这反映出巴黎大学师生来源具有国际性,故选D项;材料反映的是巴黎大学师生来源具有的特点,没有涉及人才培养的实用性,排除A项;中世纪欧洲大学具有教育自主权,但材料未涉及,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中世纪欧洲大学的课程设置一方面仍受基督教会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具有科学性,但材料未涉及,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
28.(2024·世界史专题(一)·77)在世界史概念里,“中古”一词也可以称为“中世纪”。以下关于中世纪西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大大小小的封建庄园遍布西欧
B.中世纪西欧具有鲜明的基督教色彩的社会意识和行为规范
C.西欧兴起的城市通过反对封建领主的斗争,获得自由和自治权
D.为适应封建领主对文化知识的需求,西欧许多工商业城市出现了城市学校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大学的产生是中世纪教育和学术出现的新气象,城市大学由于西欧经济的发展以及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和阿拉伯文化的传播而产生的,不是封建领主的需求,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是西欧封建社会主要的经济形态,大大小小的封建庄园遍布西欧,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基督教是欧洲中世纪的精神支柱,控制着人们的精神世界,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西欧城市兴起,城市居民通过反对封建领主的斗争,获得自由和自治权,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29.(2024·世界史专题(一)·75)中世纪法兰西国王腓力二世先后对41个旧城和43个新城颁发特许证,追认它们的特权,准许它们成立自治的公社。这说明中世纪城市( )
A.都是国家的政治经济中心 B.只能通过赎买获得自治权
C.已完全摆脱封建领主控制 D.取得了一定的自由与特权
【答案】D
【解析】根据题目可知,法兰西国王对一些城市“追认……特权,准许……成立自治的公社”,说明中世纪的城市有一定的自由和特权,故选D项;材料不能反映城市都是国家的政治经济中心,排除A项;材料没有提到赎买方式获得自治权,排除B项;根据所学可知,取得自治的城市并不能完全摆脱国王或领主的控制,排除C项。
30.(2024·世界近代史选择题模拟·23)如图是16—19世纪世界史上一个重大历史事件,当时这一事件( )
A.客观上促进了欧洲社会的进步 B.围绕欧洲手工业产品贸易展开
C.有利于世界各地之间的友好交往 D.有利于非洲国家的稳定发展
【答案】A
【解析】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图示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以贩卖黑奴为中心的三角贸易,它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在客观上促进了欧洲社会的进步,故选A项;在三角贸易中,欧洲殖民者销往非洲的主要是火器、机械制品和酒等物品,不是贸易的中心,而是围绕黑奴贸易展开,排除B项;三角贸易给殖民地人们带来了深重灾难,使非洲损失了大量精壮劳力,不是友好交往,不利于非洲国家稳定发展,排除C项、D项。
31.(2024·世界近代史选择题模拟·63)如图,该铁路作为国家“十三五”铁路规划建设项目,建成后,将结束红色老区巴中市境内尚无高速铁路的历史,使三座城市一举成为“西三角”的轴心。使人类迈入了铁路时代的是( )
A.凯伊 B.瓦特 C.哈格里夫斯 D.斯蒂芬森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使人类迈入了铁路时代,故选D项;凯伊是飞梭的发明者,提高了织布速度,排除A项;瓦特是改进了蒸汽机,为机器生产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动力,排除B项;哈格里夫斯发明的是珍妮机,提高了纺纱效率,排除C项。
32.(2024·世界近代史选择题模拟·49)某学校社团开设了跨学科主题研究课,在以《小货币、大历史》为主题的课堂上,李老师拿出了一张1元面值的美元,同学们发现其正面的肖像是美国“国父”——乔治·华盛顿,他的历史功绩是( )
A.领导美国独立 B.维护国家统一
C.颁布《宅地法》 D.缓解经济危机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775—1783年,北美人民在华盛顿的领导下,取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故
选A项;美国总统林肯在南北战争中,颁布了《宅地法》,维护了国家统一,排除B项、C项;罗斯福缓解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的影响,排除D项。
33.(2024·世界近代史选择题模拟·93)有专家预计,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主要为电动车)产销量有望冲击千万辆目标,大有赶超燃油车趋势。其实电动车的发明要早于燃油车,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电动车与燃油车相继问世。下列发明为电动车提供了动力支持的是 ( )
①电动机 ②电报机 ③蓄电池 ④电焊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据材料“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德国人西门子制成了发电机,为电动车提供了动力支持,故①正确;电报机属于通讯发明,与动力源无关,故②错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发明了碱性蓄电池,为电动车提供了动力支持,故③正确;电焊机是一种机械设备,与动力源无关,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
34.(2024·世界近代史选择题模拟·75)“彼得大帝接触了西方较发达的国家以后,就狂热地建立工厂来供应军队和加强国防,这也就是想跳出落后圈子的一种独特的尝试。”这里的“独特”是指( )
A.效法西方政治以废除沙皇专制体制 B.采用资本主义的成果强化封建统治
C.用对外军事扩张带动国内经济发展 D.废除农奴制度以巩固沙皇专制统治
【答案】B
【解析】据材料“彼得大帝”“建立工厂来供应军队和加强国防”可知,彼得一世狂热地建立工厂来供应军队和加强国防,他进行这种“独特尝试”的目的是要改变俄国极端落后的状况,以保证对外战争的胜利,确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统治,即引进西方文明成果来巩固封建统治,故选B项;彼得大帝是采用资本主义的成果强化封建统治,不是废除沙皇专制体制,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学习西方来加强国防,没体现用对外军事扩张带动国内经济发展,排除C项;“废除农奴制度”是亚历山大二世时的措施,与彼得大帝无关,排除D项。
35.(2024·世界现代史选择题模拟·2)读图辨史,以下两图可用于研究( )
A.第一次工业革命进程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C.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 D.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中的两幅图片反映出在20世纪初期,德国的工业发
展已经超过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但其占有的殖民地却相对较少,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这就导致德国与英法等国的冲突不断加剧,进而导致了一战的爆发,因此这两幅图片可用于研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故选D项;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于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与图片内容时间不符,排除A项;题干两幅图片分别展现的是英、法、德三国在20世纪初期工业生产在世界的占比及控制的殖民地面积情况,不能体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特点是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排除B项;题干两幅图片与日本明治维新没有关系,排除C项。
36.(2024·世界现代史选择题模拟·72)漫画可以形象地反映历史事实。以下对该组漫画的解读准确的一项是( )
A.这组漫画警示人们,法西斯战争不是“生路”,而是“死路”
B.墨索里尼组建法西斯党,法西斯政权在意大利建立起来
C.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二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D.日本军部组阁,二战的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图一国旗及文字可以看出面对经济危机,日本选择了法西斯道路,图二可以看出国际反法西斯同盟打败了法西斯,图三可以看出日本法西斯投降,这组漫画告诉我们,邪恶的法西斯最终会被正义的世界人民消灭,死路一条,故选A项;这组漫画没有出现意大利法西斯,排除B顶;这组漫画没有出现德国法西斯,排除C项;这组漫画包括了反法西斯战争的全过程,并非只到法西斯政权上台,排除D项。
37.(2024·世界现代史选择题模拟·74)下面两幅照片中的内容都体现了( )
遭到炮轰的凡尔登 遭到轰炸的广岛
A.美国的霸权政策 B.日本挑战美国地位
C.正义战胜邪恶 D.战争的残酷性
【答案】D
【解析】根据图片“遭到炮轰的凡尔登”并结合所学可知,1916年,德、法两国军队在法国的凡尔登展开
了一场历时约10个月的阵地战。这场战役异常惨烈,交战双方损失近百万人。由于死亡人数太多,因此一战中的凡尔登战役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根据图片“遭到轰炸的广岛”可以看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到轰炸的广岛遭受严重的破坏,因此两幅图片都体现了战争的残酷性,故选D项;凡尔登战役是德、法之间的战役,与美国无关,排除A项;凡尔登战役是德、法之间的战役,与美国和日本无关,无法表明日本挑战美国地位,排除B项;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国家为争夺海外殖民地而进行的非正义战争,因此一战中的凡尔登战役不存在正义与非正义,因此正义战胜邪恶的说法与图片“遭到炮轰的凡尔登”无关,排除C项。
38.(2024·世界现代史选择题模拟·80)如图所示为马歇尔计划实施期间美国对西欧的具体援助物资所占比例情况。下列对其解读正确的一项是( )
A.说明了西欧工业基础的雄厚 B.有利于西欧技术人才的培养
C.有利于美国各行各业的发展 D.促进了西欧一体化的进程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图片是马歇尔计划实施期间美国对西欧的具体援助物资所占比例情况,包含各个产业,各行各业的商品有了市场,所以有利于美国各行各业的发展,故选C项;材料不能说明西欧工业基础雄厚,材料中含有工业品,排除A项;图片没涉及人才培养,排除B项;图片是马歇尔计划实施期间美国对西欧的具体援助物资所占比例情况,不能体现促进了西欧一体化进程,欧共体、欧盟的成立促进了西欧一体化进程,排除D项。
39.(2024·世界现代史选择题模拟·89)1973年7月,欧共体成员国在没有与美国进行协商的情况下,明确要求各成员国在未经共同体的允许下,不得单方面与美国就跨大西洋关系进行协商对话。材料主要反映了( )
A.美国西欧分道扬镳 B.欧共体经济实力超越美国
C.西欧谋求独立自主 D.美国丧失了世界霸主地位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欧共体成员国……明确要求……不得单方面与美国就跨大西洋关系进行协商对话”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共体成员国有意和美国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为的是摆脱二战后美国对欧洲的控制,实现独立自主,故选C项;美国西欧分道扬镳无法从题干内容得出,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欧
共体经济实力超越美国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美国丧失了世界霸主地位与题干内容无关,且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
40.(2024·世界现代史选择题模拟·19)凡尔赛体系的重心在欧洲,在这种体系中占主导地位的是以强权和实力著称的英、法等战胜国,他们决定巴黎和会的一切重大问题,排斥了社会主义国家苏俄,将战败国踩在脚下。下列关于这一体系的描述最适合的是( )
A.该体系维护了世界和平
B.该体系完成了对世界的瓜分
C.战胜国主宰了这一体系
D.该体系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埋下祸根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凡尔赛体系的重心在欧洲……将战败国踩在脚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和会最终与德国订了《凡尔赛条约》,对德国的领土、赔款、殖民地等做出苛刻的规定。巴黎和会不仅没有解决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反而加剧了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特别是引起了德国的强烈不满。之后,德国利用西方大国之间的矛盾和绥靖政策,不断扩军备战,并在1939 年闪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因此,该体系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埋下祸根,故选D项;该体系只是暂时缓和了矛盾,并未根除矛盾,未能维护世界和平,排除A项;该体系未完成对世界的瓜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瓜分完毕,排除B项;中国作为战胜国,但未得到应有权益,不是所有的战胜国,排除C项。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41.(2024·云南昭通绥江七下月考·26)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短暂的王朝,但它给后人留下了很多历史教训,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项目 隋初 隋盛时
人口 三千多万人 四千六百多万人
垦田 一千九百多万顷 五千五百多万顷
——《贞观政要》
材料二
隋王朝统一全国后,对门第世家独霸政府的现象,予以变革,改用考试的方法,向平民阶层选拔新进官员。凡考试及格的知识分子,不问什么门第,一律委派官职。
——柏杨《中国人史纲》
材料三
(隋炀帝)登极之初,即建洛邑,每月役丁二百万人。丁男不充,以妇人兼,役而死者大半,又三驾东征辽泽,皆兴百余万众,侍运(送送粮食)者侍之。又逆征数年之赋,穷侈极奢,举天下之人,十分九
为盗贼。
——杜佑《通典》卷七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2分)试分析这种变化出现的原因。(4分)
(2)材料二表明隋朝选官标准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这种变化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3)材料三反映了隋炀帝的哪些暴政?(4分)
(4)综合以上材料,从隋朝的兴亡中,你得到哪些启示?(4分)
【答案】
(1)现象:隋朝前期,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
原因:隋统一后,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2)变化:从注重门第到看重学识和才华。
影响: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员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3)表现: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征发大批劳动力营建重大工程;迫使大量劳动人民服兵役、当民夫三征辽东。
(4)启示:重视民生,重视人才,加强制度创新,爱惜民力等。
【解析】
(1)现象:根据材料一隋初和隋盛时的人口和垦田数据变化,可得出隋朝前期,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
原因:结合隋朝的建立、统治措施等角度去分析。例如隋统一后,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2)变化:根据材料二“隋……改用考试的方法……凡考试及格的知识分子……一律委派官职”可得出变化是从注重门第到看重学识和才华。
影响:结合所学科举制相关内容可知,科举制的创立,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员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3)表现:根据材料三“(隋炀帝)登极之初,即建洛邑……又三驾东征辽泽……穷侈极奢……”可得出隋炀帝在位时期,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征发大批劳动力营建重大工程;迫使大量劳动人民服兵役、当民夫三征辽东。
(4)启示:围绕材料涉及的隋初创立的科举制和统治者治国措施以及隋炀帝实行的暴政可得到的启示是:统治者重视民生,重视人才,加强制度创新,爱惜民力等。
42.(2024·广东一模·33)交通发展拓展了人类的活动空间,极大影响了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崭新的交通运输设施,集合了工业革命中涌现出来的一切精华:机械、钢铁、煤炭、蒸汽。它既是工业革命成就的大汇报、大展览,也将工业革命推向新高峰。
——摘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材料二
高层建筑于19世纪末开始出现,19世纪中叶以前,欧美各国的城市建筑一般都在6层以下,主要原因在于垂直交通的限制。1852年,美国的奥蒂斯兄弟公司发明蒸汽动力升降机。1889年纽约的迪马列斯特大楼安装了主要用于运货的电动升降机,从此名副其实的“电梯”出现。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材料三
网上通信、快递物流、电子商务、远程教育等新事物逐渐深入人们的生活,改变了传统的生活方式。这也造成社会心理结构乃至价值观念的变化,形成开放、乐观、宽容、积极进取、适应变革的现代人格特征。
——摘编自张建华主编《世界现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新式交通工具。(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高层建筑出现的因素。(6分)
(3)根据材料三,概述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影响。(8分)
(4)请你提炼上述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什么信息。(4分)
【答案】
(1)新式交通工具:火车(或轮船)。(2分)
(2)因素: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城市化的推动;垂直交通的突破。(6分)
(3)影响: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造成社会心理结构乃至价值观念的变化;形成现代人格特征;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8分)
(4)信息: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或信息革命);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横向交通——垂直交通(或纵向交通)——网络交通(或信息交通)(4分)
【解析】
(1)举例:根据材料一“它既是工业革命成就的大汇报、大展览,也将工业革命推向新高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新式交通工具有火车和轮船。
(2)因素:根据材料二“高层建筑于19世纪末开始出现……电梯出现”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从19世纪六
七十年代开始,所以高层建筑是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的发展,以及“电梯”的出现,即垂直升降机的突破。
(3)影响:根据材料三“网上通信……乃至价值观念的变化”可知,第三次科技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造成社会心理结构乃至价值观念的变化;形成现代人格特征;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4)信息: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提炼出三条线索: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或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横向交通—垂直交通(或纵向交通)—网络交通 (或信息交通)。2024年北京市第二次普通高中历史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仿真模拟卷02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24·中国古代史选择题模拟·3)在距今4千年左右的“陶寺遗址”发现了粟和黍为主的农作物、彩绘陶器等遗存。如图中文化遗址与“陶寺遗址”最相似的是( )
2.(2024·中国古代史选择题模拟·5)传说中,尧年老时推举品行高尚的舜为继承人,舜年老时推荐治水有功的禹为继任者。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 )制度。
A.专制 B.世袭 C.皇帝 D.禅让
3.(2024·中国古代史选择题模拟·61)以下两组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骨耜 曲辕犁 翻车 筒车
A.经济制度完备 B.农业技术进步 C.海外贸易兴盛 D.文学艺术繁荣
4.(2024·中国古代史选择题模拟·9)林语堂在《如何理解中国人》中说:“中华民族有三座长城……第二座长城是指汉字……”。目前中国已发现的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较成熟汉字是( )
A.甲骨文 B.小篆 C.隶书 D.楷书
5.(2024·中国古代史选择题模拟·19)有人说秦始皇“是在统一果实成熟了的时候来到果园中的”。这一说法说明秦统一的主要原因是( )
A.嬴政自己高超的才能 B.商鞅变法使秦国实力强大
C.嬴政重视人才 D.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6.(2024·中国古代史选择题模拟·53)南朝将领陈庆之出使北魏,目睹了都城洛阳的风貌后发出感叹:“自
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洛阳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
A.北方地区经济发达 B.孝文帝改革
C.西晋的统一 D.苻坚改革
7.(2024·中国古代史选择题模拟·52)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曾亲自到鲁城(今山东曲阜)祭祀孔子,封孔氏后人为官,并命兖州刺史修复孔子墓。他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统一黄河流域 B.发展江南经济 C.笼络鲜卑贵族 D.学习先进文化
8.(2024·中国古代史选择题模拟·55)“他是将分裂了两百八十余年的中华世界重新统一的功臣,他二十四年节俭勤政,推动社会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一手造就了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伟大王朝,为唐代盛世奠定基础。”以上材料是对哪一历史人物的评价( )
A.杨坚 B.李渊 C.李世民 D.忽必烈
9.(2024·中国古代史选择题模拟·66)如图是中国人民银行于1988年发行的中国杰出历史人物金银纪念币之赵匡胤金币。与赵匡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黄巢起义 B.安史之乱 C.七国之乱 D.陈桥兵变
10.(2024·中国古代史选择题模拟·81)这是北宋时期的一部著名史书,作者称其写此书的目的是“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嘉善净恶,取是舍非”,此后历代帝王以此书为“历史教科书”。该书是( )
A.《史记》 B.《贞观政要》 C.《资治通鉴》 D.《窦娥冤》
11.(2024·中国古代史选择题模拟·71)两宋时期出现“苏湖熟,天下足”“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的景象。由材料可以解读出 ( )
①宋代经济繁荣 ②江浙一带的粮食产量高
③宋代出现了早市、夜市 ④纸币的出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2024·中国古代史选择题模拟·98)乾隆皇帝通知江浙海关把关税税率提高一倍,企图通过关税手段让洋商无利可图,使他们不再来宁波贸易。但英国东印度公司仍不断派商船前往宁波贸易,于是清廷在1757年关闭了其他港口,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这反映了清朝( )
A.完全禁止对外贸易 B.社会危机严重
C.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D.海外贸易繁荣
13.(2024·中国古代史选择题模拟·96)“驱荷寇,播一世英名,藩王正气参天地;辟荆榛,开千秋伟业,国姓遗风耀古今。”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郑和下西洋 B.戚继光抗倭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雅克萨之战
14.(2024·中国近代史选择题模拟·6)以图证史是史学研究的方法之一,图1、图2均出自英国人埃德加·霍尔特的《对中国的两次鸦片战争》一书。这些图片可以用来说明在两次鸦片战争中( )
图1 清军抵抗英军的情景 图2 英军抬着尸体撤退的情景
A.中国军民抵抗外国侵略 B.英军陆上作战计划未得逞
C.中国社会矛盾发生变化 D.中国陷入了内忧外患之中
15.(2024·中国近代史选择题模拟·95)1912年初成立的“工业建设会”旨趣中说:“往者忧世之士,亦尝鼓吹工业主义以挽救时艰而无效也,则以专制之政毒未除……今兹共和政体成立,可共此运会,建设我新社会……”材料表明促进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是( )
A.洋务运动的开展 B.封建制度的结束
C.实业救国的兴起 D.民国政府的成立
16.(2024·中国近代史选择题模拟·42)媒体是我国近代思想解放的主阵地,曾对五四运动产生巨大影响的思想解放阵地是( )
A. B. C. D.
17.(2024·中国近代史选择题模拟·56)“红色旅游”是近年来旅游路线中比较受欢迎的路线。假如我们选择去井冈山旅游,下面能够适用于介绍井冈山的是( )
A.七大会场——指出光明前途 B.红色游船——见证党的诞生
C.革命摇篮——开创革命新路 D.英雄城市——诞生八一军魂
18.(2024·中国近代史选择题模拟·84)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七届二中全会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向城市,必须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恢复与发展生产是城市工作的中心;全党同志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据此分析七届二中全会召开的历史背景是( )
A.北伐战争胜利在望 B.红军长征胜利在望
C.解放战争胜利在望 D.抗日战争胜利在望
19.(2024·中国近代史选择题模拟·93)国民政府通过与列强的交涉,到1934年基本实现了关税自主。在1927年以前,外国货物在中国的实际进口关税率只有4%,1931年则提高了10%,1932年提高了20%,1934年更是达到了25%,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的1936年,成为民国史上各项经济指标最好的一年。由此可知,国民政府统治前期( )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保持顺差 B.中国与世界市场的联系已日益密切
C.列强已放弃了对华经济侵略 D.民族工业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
20.(2024·中国现代史选择题模拟·17)下图是1952—1955年中国沿海与内地工业产值比重示意图。据此可知,这一时期我国( )
A.沿海工业出现衰退 B.农业发展落后于工业
C.内地成为工业发展的中心 D.工业不均衡局面有所改善
21.(2024·中国现代史选择题模拟·45)下图为2022年1月25日满载货物即将从泸州港出发,驶向终点站德国杜伊斯堡的铁路班列。这是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一个微表现。将中国这个巨大市场带入全球贸易体系的事件是( )
A.中国在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我国开放了沿长江城市
C.我国建立了经济特区 D.我国建立了海南自贸区
22.(2024·中国现代史选择题模拟·64)对于下面童谣的解读,最准确的是( )
《七月一日,我们祝福您》
举起十二亿强健的臂膀,手捧紫荆花,让我们欢呼那个激动人心的日子。迈开十二亿人铿锵的步伐,奔向那个庄严的时刻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十二亿双黑眼睛在那一天都饱含着热泪——那是要倾诉一个半世纪以来的屈辱。
A.颂扬“一国两制”,捍卫国家统一 B.庆祝党的诞生,歌颂祖国富强
C.恢复合法席位,构建世界和平 D.发展经济特区,促进对外开放
23.(2024·中国现代史选择题模拟·72)下列图片所反映的主题是( )
辽宁舰 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上的武器装备
A.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B.经济建设改善民生
C.国家安全重要保障 D.大国利器主导世界
24.(2024·中国现代史选择题模拟·88)下图是中国邮政于2022年9月7日发行的《中国现代科学家(九)》纪念邮票,该邮票是为了纪念( )
A.杂交水稻之父 B.“铁人” C.解放军好战士 D.党的好干部
25.(2024·世界史专题(一)·68)比较法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对比下列人物,找出二者的共同点 ( )
克洛维 查理大帝
①二者都推动了基督教的发展 ②二者都是法兰克王国的国王
③二者都实行封君封臣制 ④二者都是日耳曼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6.(2024·世界史专题(一)·70)法兰克王国在改革土地分封形式的基础上形成了封君封臣制度,下列对这一制度的表述有误的是( )
A.封臣效忠于封君,封君保护封臣
B.封臣要无偿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
C.封君与封臣之间等级关系严格
D.封臣土地扩张到一定规模就可成为封君
27.(2024·世界史专题(一)·80)13至16世纪,曾在巴黎大学执教和攻读的师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法国之外的欧亚国家。不仅如此,在校长的名单里,也出现不少外国人。这反映出巴黎大学( )
A.人才培养的实用性 B.学校发展的自主性
C.课程开设的科学性 D.师生来源的国际性
28.(2024·世界史专题(一)·77)在世界史概念里,“中古”一词也可以称为“中世纪”。以下关于中世纪西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大大小小的封建庄园遍布西欧
B.中世纪西欧具有鲜明的基督教色彩的社会意识和行为规范
C.西欧兴起的城市通过反对封建领主的斗争,获得自由和自治权
D.为适应封建领主对文化知识的需求,西欧许多工商业城市出现了城市学校
29.(2024·世界史专题(一)·75)中世纪法兰西国王腓力二世先后对41个旧城和43个新城颁发特许证,追认它们的特权,准许它们成立自治的公社。这说明中世纪城市( )
A.都是国家的政治经济中心 B.只能通过赎买获得自治权
C.已完全摆脱封建领主控制 D.取得了一定的自由与特权
30.(2024·世界近代史选择题模拟·23)如图是16—19世纪世界史上一个重大历史事件,当时这一事件( )
A.客观上促进了欧洲社会的进步 B.围绕欧洲手工业产品贸易展开
C.有利于世界各地之间的友好交往 D.有利于非洲国家的稳定发展
31.(2024·世界近代史选择题模拟·63)如图,该铁路作为国家“十三五”铁路规划建设项目,建成后,将结束红色老区巴中市境内尚无高速铁路的历史,使三座城市一举成为“西三角”的轴心。使人类迈入了铁路时代的是( )
A.凯伊 B.瓦特 C.哈格里夫斯 D.斯蒂芬森
32.(2024·世界近代史选择题模拟·49)某学校社团开设了跨学科主题研究课,在以《小货币、大历史》为主题的课堂上,李老师拿出了一张1元面值的美元,同学们发现其正面的肖像是美国“国父”——乔治·华盛顿,他的历史功绩是( )
A.领导美国独立 B.维护国家统一
C.颁布《宅地法》 D.缓解经济危机
33.(2024·世界近代史选择题模拟·93)有专家预计,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主要为电动车)产销量有望冲击千万辆目标,大有赶超燃油车趋势。其实电动车的发明要早于燃油车,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电动车与燃油车相继问世。下列发明为电动车提供了动力支持的是 ( )
①电动机 ②电报机 ③蓄电池 ④电焊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4.(2024·世界近代史选择题模拟·75)“彼得大帝接触了西方较发达的国家以后,就狂热地建立工厂来供应军队和加强国防,这也就是想跳出落后圈子的一种独特的尝试。”这里的“独特”是指( )
A.效法西方政治以废除沙皇专制体制 B.采用资本主义的成果强化封建统治
C.用对外军事扩张带动国内经济发展 D.废除农奴制度以巩固沙皇专制统治
35.(2024·世界现代史选择题模拟·2)读图辨史,以下两图可用于研究( )
A.第一次工业革命进程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C.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 D.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
36.(2024·世界现代史选择题模拟·72)漫画可以形象地反映历史事实。以下对该组漫画的解读准确的一项是( )
A.这组漫画警示人们,法西斯战争不是“生路”,而是“死路”
B.墨索里尼组建法西斯党,法西斯政权在意大利建立起来
C.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二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D.日本军部组阁,二战的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37.(2024·世界现代史选择题模拟·74)下面两幅照片中的内容都体现了( )
遭到炮轰的凡尔登 遭到轰炸的广岛
A.美国的霸权政策 B.日本挑战美国地位
C.正义战胜邪恶 D.战争的残酷性
38.(2024·世界现代史选择题模拟·80)如图所示为马歇尔计划实施期间美国对西欧的具体援助物资所占比例情况。下列对其解读正确的一项是( )
A.说明了西欧工业基础的雄厚 B.有利于西欧技术人才的培养
C.有利于美国各行各业的发展 D.促进了西欧一体化的进程
39.(2024·世界现代史选择题模拟·89)1973年7月,欧共体成员国在没有与美国进行协商的情况下,明确要求各成员国在未经共同体的允许下,不得单方面与美国就跨大西洋关系进行协商对话。材料主要反
映了( )
A.美国西欧分道扬镳 B.欧共体经济实力超越美国
C.西欧谋求独立自主 D.美国丧失了世界霸主地位
40.(2024·世界现代史选择题模拟·19)凡尔赛体系的重心在欧洲,在这种体系中占主导地位的是以强权和实力著称的英、法等战胜国,他们决定巴黎和会的一切重大问题,排斥了社会主义国家苏俄,将战败国踩在脚下。下列关于这一体系的描述最适合的是( )
A.该体系维护了世界和平
B.该体系完成了对世界的瓜分
C.战胜国主宰了这一体系
D.该体系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埋下祸根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41.(2024·云南昭通绥江七下月考·26)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短暂的王朝,但它给后人留下了很多历史教训,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项目 隋初 隋盛时
人口 三千多万人 四千六百多万人
垦田 一千九百多万顷 五千五百多万顷
——《贞观政要》
材料二
隋王朝统一全国后,对门第世家独霸政府的现象,予以变革,改用考试的方法,向平民阶层选拔新进官员。凡考试及格的知识分子,不问什么门第,一律委派官职。
——柏杨《中国人史纲》
材料三
(隋炀帝)登极之初,即建洛邑,每月役丁二百万人。丁男不充,以妇人兼,役而死者大半,又三驾东征辽泽,皆兴百余万众,侍运(送送粮食)者侍之。又逆征数年之赋,穷侈极奢,举天下之人,十分九为盗贼。
——杜佑《通典》卷七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2分)试分析这种变化出现的原因。(4分)
(2)材料二表明隋朝选官标准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这种变化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3)材料三反映了隋炀帝的哪些暴政?(4分)
(4)综合以上材料,从隋朝的兴亡中,你得到哪些启示?(4分)
42.(2024·广东一模·33)交通发展拓展了人类的活动空间,极大影响了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崭新的交通运输设施,集合了工业革命中涌现出来的一切精华:机械、钢铁、煤炭、蒸汽。它既是工业革命成就的大汇报、大展览,也将工业革命推向新高峰。
——摘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材料二
高层建筑于19世纪末开始出现,19世纪中叶以前,欧美各国的城市建筑一般都在6层以下,主要原因在于垂直交通的限制。1852年,美国的奥蒂斯兄弟公司发明蒸汽动力升降机。1889年纽约的迪马列斯特大楼安装了主要用于运货的电动升降机,从此名副其实的“电梯”出现。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材料三
网上通信、快递物流、电子商务、远程教育等新事物逐渐深入人们的生活,改变了传统的生活方式。这也造成社会心理结构乃至价值观念的变化,形成开放、乐观、宽容、积极进取、适应变革的现代人格特征。
——摘编自张建华主编《世界现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新式交通工具。(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高层建筑出现的因素。(6分)
(3)根据材料三,概述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影响。(8分)
(4)请你提炼上述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什么信息。(4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2024年北京市第二次普通高中历史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仿真模拟卷02(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