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 中国古代史 非选择题汇编(新高考专用)
1.(2024·河北邢台一模·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辽史·百官志三》载:“辽有北面朝官矣,既得燕(今北京)、代(今属山西)十有六州,乃用唐制,复设南面三省、六部、台、院、寺、监、诸卫、东宫之官。诚有志帝王之盛制,亦以招徕中国之人也。”《辽史·义宗传》载:“时(918年)太祖(耶律阿保机)问侍臣曰:‘受命之君,当事天敬神。有大功德者,朕欲祀之,何先?’皆以佛对。太祖曰:‘佛非中国教。’倍(太子耶律倍)曰:‘孔子大圣,万世所尊,宜先。’太祖大悦,即建孔子庙,诏皇太子春秋释奠。”
——摘编自王文光、江也川《辽夏金的中华文化认同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1)根据材料,概括辽朝的国家治理举措。(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补充一条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政权采取的类似国家治理举措,并简析它们的共同影响。(8分)
【答案】(12分)
(1)举措:职官设置分为南、北面官(或吸收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管理燕云十六州);吸纳汉人为官;尊孔崇儒。(4分,答出两点即可)
(2)举措:金朝基本沿袭唐宋制度,同时利用猛安谋克制管理女真族(或西夏基本模仿北宋政治制度,但保留一套本民族称谓的官称)。(2分)
影响:巩固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促进了民族交融(或增强了华夏文化认同);加快了北方地区的经济开发和社会治理。(6分,答出三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解析】
(1)由材料“辽有北面朝官”、“乃用唐制,复设南面三省……东宫之官”可得,职官设置分为南、北面官(或吸收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管理燕云十六州);由材料“诚有志帝王之盛制,亦以招徕中国之人”可得,吸纳汉人为官;由材料“孔子大圣,万世所尊,宜先”、“即建孔子庙,诏皇太子春秋释奠”可得,尊孔崇儒。
(2)第一小问举措,结合所学古代两宋时期的金朝或者西夏的相关史实可得,金朝基本沿袭唐宋制度,同时利用猛安谋克制管理女真族(或西夏基本模仿北宋政治制度,但保留一套本民族称谓的官
称)。第二小问影响,可以从对少数民族政权、经济发展与社会治理、民族关系等角度分析作答。具体来说,对少数民族政权而言,巩固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对民族关系而言,促进了民族交融(或增强了华夏文化认同);对北方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来说,加快了北方地区的经济开发和社会治理。
2.(2024·辽宁锦州一模·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唐初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有所谓“道”的划分,道之下是州统县的地方行政制度,唐太宗贞观初年,把全国分为十道,这时道只是一种监察巡视的区域,巡视道的官员都属临时派遣的性质,到了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又分全国为十五道,各置常设的“采访处置史”管理,后来地方官吏的权利日益增大,节度使往往兼领道的长官,掌握军政大权,道也成为军事割据区或行政区,于是安史之乱后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摘编自王仲荦著《隋唐五代史》
材料二
在各级地方官的设置上,宋朝基本上是针对节度使的权力开刀的。宋统一后,起初是依照唐制分全国为十道,997年改全国为十五路(类似现在的省),后不断增加,直至二十六路。在路之下,宋的地方行政机构还有州、县两级,与州平级并存的还有府、军、监等机构。在路、州增设“监司”、“通判”等职,有力地限制了地方割据势力,但也造成宋朝冗官多的弊病。
——摘编自周宝珠、陈振主编《中国历史·宋史》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从唐到宋地方行政区划的变化趋势。(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宋两代地方行政区划设置产生的不同结果。(6分)
【答案】(12分)
(1)变化趋势:①由地方权重到限制地方权利
②地方最高行政区划所辖范围逐渐缩小,数量却逐渐增多;
③各级地方行政机构逐步完备;
④地方管理模式在继承中有所创新
(6分,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
(2)结果
唐:初期行之有效;后期地方权利膨胀,成为“安史之乱”的原因之一;形成藩镇割据分裂局面。(3分)
宋: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地方机构臃肿,冗官多;办事效率低下。(3分)
【解析】
(1)据材料一“节度使......道......藩镇割据”材料二“‘监司’、‘通判’......限制了地方割据势力”得出由地方权重到限制地方权利;据材料一“分全国为十五道”材料二“后不断增加,直至二十六路”得出地方最高行政区划所辖范围逐渐缩小,数量却逐渐增多;据材料二“府、军、监等机构......增设‘监司’、‘通判’”得出各级地方行政机构逐步完备;据材料二“依照唐制......府、军、监等机构”得出地方管理模式在继承中有所创新。
(2)据材料一“全国分为十道......监察巡视的区域”可知,唐初道的划分有利于对地方的监察和管理,得出初期行之有效;据材料一“节度使......掌握军政大权”得出后期地方权利膨胀,成为“安史之乱”的原因之一;据材料一“安史之乱后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得出形成藩镇割据分裂局面。
据材料二“宋朝......对节度使的权力开刀”可知,宋朝统治者吸取唐朝藩镇割据和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的教训加强中央集权,得出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据材料二“直至二十六路......与州平级并存的还有府、军、监”得出地方机构臃肿,冗官多、办事效率低下。
3.(2024·辽宁锦州一模·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康熙三十年(1691年)五月,工部等衙门议复古北口长城,总兵官蔡元上疏,请求整修古北口一带残破的长城,康熙就此事发表了他的长城观:帝王治天下自有本原,不专恃险阻。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敢当。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如古北喜峰口一带,朕皆巡阅,概多损坏,今欲修之,兴工劳役,岂能无害百姓!且长城延袤数千里,养兵几何,方能分守?
——摘自徐永清《长城简史》
材料二
长城作为军事防御工程,其文化价值不是长城修筑者的主观意愿,而是历史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动态的历史场域中,长城本身的物质形态会改变,长城的价值超越了历史长时段并不断被赋予新认知,也因视角和价值取向不同,不同时代对于不同人群而言,在古代、近代乃至新中国建立之后不同的历史时期,长城的象征意义和价值有所不同。
——摘编自付瑞红《长城文化价值的“命运共同体”意涵与展示路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康熙反对整修长城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长城在中国古代、近代和新中国建立后所赋予的不同价值,并分别
以具体史实说明。(12分)
【答案】(16分)
(1)原因:①清朝统治者转变了治理边疆的理念。(采取因地制宜和尊重各民族习俗的政策,以保证边疆地区的稳定。)
②从历史上看长城在防御少数民族进入中原方面作用有限。
③清朝疆域范围广阔,长城并非清朝边界。
④修长城劳民伤财。
(共计4份,每点1分。)
(2)价值及说明:
①价值:在古代历史时期,长城主要功能是军事防御。(2分)
说明:秦在北方诸侯国就长城基础上,修筑长城的目的主要是防范匈奴的侵袭。(2分)
②价值:在近代历史时期,长城逐步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2分)
说明:抗战时期,中国军队在长城沿线抵抗日军进犯时,长城便很快成为凝聚民族意志的象征和抵抗外敌入侵的心理长城。(2分)
③价值:在新中国建立后,长城成为中华文明的标识,人类共同财富。(2分)
说明:长城被列入中国第一批《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文化遗产,对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创造性有重要意义。(2分)
(共计12分,在说明长城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价值时,可列举其他史实,能够说明其价值并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1)结合清朝处理少数民族事务的政策可知清朝统治者转变了治理边疆的理念;据材料“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可知从历史上看长城在防御少数民族进入中原方面作用有限;结合所学清朝疆域的史实可知清朝疆域范围广阔,长城并非清朝边界;据材料“兴工劳役,岂能无害百姓”可知修长城劳民伤财。
(2)第一小问价值,据材料“长城作为军事防御工程,其文化价值不是长城修筑者的主观意愿”可知在古代历史时期,长城主要功能是军事防御。第二小问说明,结合秦长城的史实可知秦在北方诸侯国就长城基础上,修筑长城的目的主要是防范匈奴的侵袭。第三小问价值,结合近代史的史实可知在近代历史时期,长城逐步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第四小问说明,结合抗日战争的史实可知抗战时期,中国军队在长城沿线抵抗日军进犯时,长城便很快成为凝聚民族意志的象征和抵抗外敌入侵的心理长
城。第五小问价值,结合文化遗产的史实可知在新中国建立后,长城成为中华文明的标识,人类共同财富。第六小问说明,结合所学文化遗产的史实可知长城被列入中国第一批《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文化遗产,对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创造性有重要意义。
4.(2024·北京海淀区一模·20)火药的传播。(10分)
火药和火器的外传,对世界历史产生重要影响。
①成书于唐朝的文献记载:“有以硫黄,雄黄合硝石并蜜烧之(注:蜜燃烧后化为炭),燃起,烧手面及烬屋舍者。”
②13世纪下半叶,欧洲人翻译阿拉伯人所著《制敌燃烧火攻书》,书中记载:“飞火由混在一起的硝石、硫黄和柳炭制成,并将其放入纸筒中。点放后,它立即升入空中。”
③《金史》载,1232年,金军抵御蒙古进攻时,“其守城之具,有火炮名‘震天雷’者”。蒙古灭金后,将虏获的火药工匠和火器手编入蒙古军队,随军西征欧洲。1241年,欧洲人描绘了蒙古士兵使用火龙”的情景和火器样式。
④阿拉伯文献中最早提到中国火药知识的是药学家伊本·白塔尔著于1240年的《医方汇编》。
⑤下图为收藏于国家博物馆的铜炮。炮身刻有铭文“至顺三年(1332年)二月十四日埃边讨寇军第三百号马山”。它是世界上现存最早有纪年可考的金属管形火器。
⑥宋敏求(1019—1079)在《东京记》中载,汴京设有“火药窑子作”,生产火药武器。
⑦1326年佛罗伦萨统治者下令制造铁炮和炮弹,欧洲开始造出第一批金属管形火器。在英国牛津礼拜堂的档案中发现一张1326年的火炮图画。
⑧恩格斯指出:“(火药和火器)使整个作战方法发生了变革……以前一直攻不破的贵族城堡的石墙抵不住市民的大炮。”
(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概括火药的发明使用情况和传播路线。(6分)
(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分析火药发明和传播对世界历史演变的影响。(4分)
【答案】
(10分)火药的传播
(1)发明与使用:中国在唐朝时已经发明了火药,并用于军事。宋元时期,火药和火器在中国广泛使用。13世纪中期蒙古西征时使用火药和火器,为文化交流提供契机,欧洲人了解了火药和火器。不晚于13世纪中期,阿拉伯人已经了解中国发明的火药;并对欧洲产生影响。14世纪前后,欧洲开始制作和使用火药和火器。5分
传播路线:蒙古第二次西征传到欧洲,经阿拉伯地区传播到欧洲。1分
(2)火药促进了人类战争方式的改变,从冷兵器时代逐步走向热兵器时代。2分
欧洲人使用火药和火器打击了封建势力,加速了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2分
欧洲人进一步改进火药和火器技术,新航路开辟后为欧洲早期的殖民扩张提供了条件,给亚洲、非洲、美洲人民带来灾难。(2分。本小题最高分不超过4分。)
【解析】
(1)第一小问发明与使用:结合所学中国古代火药的传播的知识,可得出中国在唐朝时已经发明了火药,并用于军事。宋元时期,火药和火器在中国广泛使用。13世纪中期蒙古西征时使用火药和火器,为文化交流提供契机,欧洲人了解了火药和火器。不晚于13世纪中期,阿拉伯人已经了解中国发明的火药;并对欧洲产生影响。14世纪前后,欧洲开始制作和使用火药和火器。
第二小问传播路线:根据材料“蒙古灭金后,将虏获的火药工匠和火器手编入……欧洲人描绘了蒙古士兵使用火龙”可以得出蒙古第二次西征传到欧洲,经阿拉伯地区传播到欧洲。
(2)根据材料“其守城之具,有火炮名‘震天雷’者”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火药促进了人类战争方式的改变,从冷兵器时代逐步走向热兵器时代。根据材料“(火药和火器)使整个作战方法发生了变革……以前一直攻不破的贵族城堡的石墙抵不住市民的大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欧洲人使用火药和火器打击了封建势力,加速了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根据材料“1326年佛罗伦萨统治者下令制造铁炮和炮弹……英国牛津礼拜堂的档案中发现一张1326年的火炮图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欧洲人进一步改进火药和火器技术,新航路开辟后为欧洲早期的殖民扩张提供了条件,给亚洲、非洲、美洲人民带来灾难。
5.(2024·北京海淀区一模·16)正统观·家国认同。(10分)
材料一
“夷狄不可为帝王”是自先秦至魏晋华夏社会根深蒂固的观念。十六国时期众多少数民族统治者争正朔、
明法统,开少数民族统治者论证自身正统性的历史先河。匈奴人刘渊,以“晋为无道,奴隶御我”为理由反晋,并宣称“夫帝王岂有常哉,大禹出于西戎,文王生于东夷,顾惟德所授耳”,不久称帝。羯族人石勒建立后赵政权后,担心因东晋政权的存在而“书轨不一”,自己的正统地位得不到天下人的承认。对此,徐光劝慰说:“陛下既苞(包)括二都(即占据长安和洛阳),为(就是)中国帝王。”淝水战前苻坚在阐述攻打东晋的理由时说“帝王历数岂有常哉,顾惟德所授耳”;“非为地不广、人不足也,但思混一六合,以济苍生”。少数民族政权排定自己的五行历运,后赵承晋,为水德,前秦与前燕承赵,为木德,后秦承前秦,为火德,北魏建国时承秦,为土德。
——摘编自邓通《十六国胡族政权的正统意识与正统之争》等
(1)阅读材料一,概括少数民族统治者家国认同的观念,并分析其影响。(5分)
材料二
按照中国史学的传统观念,某个王朝纂修前朝历史,就是对前朝具有正统性以及本朝是前朝法统继承者的承认。元朝自从议修辽、宋、金三史之始,围绕着纂修义例,即辽、宋、金三朝“正统性”的问题,展开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争论。一派主张,以辽、金为《北史》,宋太祖至靖康为《宋史》,建炎以后为《南宋史》。另一派则主张独尊宋为正统。元顺帝至正三年(1343年),下《修三史诏》,指出辽、宋、金三朝“为圣朝所取制度、典章、治乱、兴亡之由,恐因岁久散失。合遴选文臣、分史置局,纂修成书……垂鉴后世,做一代盛典”。两年后,修史工作大功告成,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辽史》《宋史》《金史》。这一撰史原则无疑更加符合五代辽宋金元时期多民族融合进一步发展的客观历史。
——摘编自江湄《元代“正统”之辨与史学思潮》
(2)阅读材料二,评述元朝关于辽宋金三史的“纂修义例”问题的争议与解决。(5分)
【答案】
(10分)正统观·家国认同
(1)观念:大禹、周文王等华夏领袖人物虽来自边疆地区,成为华夏正统;统治者应提高自身德行,如果能实行德治就合乎正统;占据中原,力图建立统一的政权;认同中原传统的五德终始说。(3分)
影响:有利于推动少数民族接受和学习中原文化,促进民族交融;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2分)
(2)争议:是否以宋为正统(或辽宋金三朝同等对待)。(1分)
处理方法:对辽、金、宋三朝作同等看待/认为三朝并立/三史分修。(1分)
评价:肯定了辽宋金时期并立的民族政权都对中国历史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在疆域、文化、制度等
方面,元朝与辽宋金存在继承关系;反映元朝大一统的局面;(2分)
反映民族交融背景下历史撰述体例的新见解。(1分)
【解析】
(1)第一小问观念,据材料一“大禹出于西戎,文王生于东夷”“论证自身正统性的历史先河”可知,大禹、周文王等华夏领袖人物虽来自边疆地区,成为华夏正统;据材料一“顾惟德所授耳”可知,统治者应提高自身德行,如果能实行德治就合乎正统;据材料一“但思混一六合,以济苍生”“淝水战前苻坚在阐述攻打东晋”可知,占据中原,力图建立统一的政权;据材料一“少数民族政权排定自己的五行历运……为土德”可知,认同中原传统的五德终始说。第二小问影响,据材料一“少数民族统治者争正朔、明法统”“少数民族政权排定自己的五行历运”并结合所学可知,有利于推动少数民族接受和学习中原文化,促进民族交融;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2)第一小问争议,据材料二“辽、宋、金三朝‘正统性’的问题……争论”可知,是否以宋为正统(或辽宋金三朝同等对待)。第二小问处理方法,据材料二“下《修三史诏》”“《辽史》《宋史》《金史》”可知,对辽、金、宋三朝作同等看待/认为三朝并立/三史分修。第三小问评价,据材料二“我们今天看到的《辽史》《宋史》《金史》”并结合所学可知,肯定了辽宋金时期并立的民族政权都对中国历史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结合所学可知,在疆域、文化、制度等方面,元朝与辽宋金存在继承关系;反映元朝大一统的局面;据材料二“这一撰史原则……多民族融合进一步发展的客观历史”可知,反映民族交融背景下历史撰述体例的新见解。
6.(2024·北京西城区一模·17)运河——流动的文化遗产。
金代高粱河水系与闸河沟通示意图
材料一
金朝定都中都,漕运主要是依靠今北京城北的坝河,但由于北京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坝河的河床坡度很大,难以存留足够深度的水量。为此,金朝政府在其上游的高梁河和白莲潭设置闸门来调节坝河的水量。但终因这条渠道水源单一和渠道狭窄,漕粮仍然主要依靠陆运。
从上游绕过沙河、清河谷地,循西山麓转而东南,沿着平缓的坡降,汇集沿途泉流,聚入瓮山泊(今昆明湖);再从瓮山泊扩浚长河、高梁河至和义门(今西直门)水关入大都城,汇入积水潭;又从万宁桥下沿皇城东墙外南下出丽正门东水关,东南流至文明门(今崇文门以北)外,与金代的闸河故道相接,下至通州高丽庄入白河(即潞水,今北运河)。这项水利工程为大都城开辟了新水源,使大都城内的积水潭成为新的大运河终点。忽必烈将这条新的水道赐名为“通惠河”。
(1)结合图文资料,说出金元时期是如何解决北京漕运难题的。(4分)
材料二
大宗货品的运输走水路比陆路要便宜,因此天然河道和人工运河对运输粮食等大宗商品十分重要。……元代未能一直维持运河的畅通。明朝永乐帝迁都北京,迫使政府再次斥巨资开凿大运河。明代对施工难度较大的运河山东段进行了至关重要的河道改道。运河重开后,除有数次黄河改道影响其通航外,直至明代结束,始终通行不废。大运河为整个明王朝及其经济的统一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设施保障,但也是一个巨大的负担。运河的治理,使本已犯难的河政变得更加难以负荷。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明朝重新开通运河的原因和影响。(6分)
【答案】(10分)
(1)过程:金朝时期,因北京地势原因,漕运不畅,因此政府设闸门来调节水量,但漕运问题并未解决;元朝时期,郭守敬利用北京水资源和地形因势利导,开通了通惠河,最终解决了漕运问题。(4分)
(2)原因:水运成本较低;有前朝运河的基础;明朝迁都后,需要进一步加强南北方的联系;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3分)
影响:加强了南北方经济文化交流;巩固了明朝统治;也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3分)
【解析】
(1)据材料“设置闸门”及图片内容可得出金朝时期,因北京地势原因,漕运不畅,因此政府设闸门来调节水量,但漕运问题并未解决;据材料“郭守敬设计导引…….下至通州高丽庄入白河”及图片内容可
得出元朝时期,郭守敬利用北京水资源和地形因势利导,开通了通惠河,最终解决了漕运问题。
(2)第一小问原因,据材料“大宗货品...要便宜”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水运成本较低;有前朝运河的基础;据材料“迁都北京”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明朝迁都后,需要进一步加强南北方的联系;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第二小问影响,据材料“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设施保障,但也是一个巨大的负担”可得加强了南北方经济文化交流;巩固了明朝统治;也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7.(2024·北京东城区一模·16)讲史小说。(12分)
材料一
讲史小说大约兴起于北宋,在元明时期进入繁荣。作者借用“讲史”形式创作小说,以抒发对现实的情感和理想。《三国演义》就是典型的讲史小说。
——摘编自朱维铮《走出中世纪》
材料二
《三国演义》相关回目 涉及历史事件
第四十九回 七星坛诸葛祭风三江口周瑜纵火 第五十回 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 赤壁之战
第七十七回 玉泉山关公显圣洛阳城曹操感神 关羽兵败被杀
第七十八回 治风疾神医身死传遗命奸雄数终 曹操去世
第八十回 曹丕废帝篡炎刘汉王正位续大统 第八十二回 孙权降魏受九锡先主征吴赏六军 魏蜀吴建立
材料三
关羽本为三国时期蜀汉的武将。进入宋代以后,他不仅受到国家祭祀,宋徽宗还赐以“义勇武安王”的神号,作为保佑宋代军事行动的武神崇拜。
关羽的故乡解州(今山西运城)是重要的盐产地,元明清时期来此的商人都会拜访关帝庙以祈求旅途安全、生意兴隆。在元代杂剧《关云长大破蚩尤》中,关羽被塑造为山西盐商的守护神。
明朝万历年间发生蒙古王公和西南土司的叛乱,平叛期间皇帝敕封关羽为“关圣帝君”。清朝乾隆帝对《三国志》中关羽“壮(勇猛)缪(名实不符)侯”的谥号不满,下令“关帝之谥,改为忠义”,在全国遍立关帝庙。
——摘编自田海《关羽:由凡入神的历史与想象》等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讲史小说的特点,并结合材料二内容举例说明。(4分)
(2)阅读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关羽崇拜”逐步扩大的历史原因。(8分)
【答案】(12分)
(1)特点一:以历史为素材进行文学演绎。
如《三国演义》描写赤壁之战时增加了诸葛亮“借东风”等情节;关羽之死被神话。
特点二:表达一定的价值判断。
如《三国演义》从维护纲常礼教的角度出发,将沿用汉朝国号的刘备视为“正位”“大统”,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视为“奸雄”,将曹丕称帝称为“废”“篡”。(4分)
(2)宋与辽、西夏、金等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冲突,明朝平定各地叛乱,推动武将关羽成为了国家的军事保护神,得到官方的封号和祭祀。
随着理学兴盛,忠孝仁义思想传播,统治者将关羽提升为“忠义”的化身,以教化百姓。
元明以来,长途贸易的发展和晋商的兴起,因关羽是山西人而被晋商当作保护神。
元明清时期,许多以三国人物为题材的市民文学流行,扩大了关羽在民间的影响力。(8分)
【解析】
(1)特点一:据材料一“作者借用‘讲史’形式创作小说……理想”可知,以历史为素材进行文学演绎。说明,据材料二“ 七星坛诸葛祭风三江口周瑜纵火”“赤壁之战”可知,《三国演义》描写赤壁之战时增加了诸葛亮“借东风”等情节;据材料二“玉泉山关公显圣洛阳城曹操感神”“关羽兵败被杀”可知,关羽之死被神话。
特点二:据材料一“讲史小说大约兴起于北宋……以抒发对现实的情感和理想”可知,表达一定的价值判断。说明,据材料二“ 治风疾神医身死传遗命奸雄数终”“曹丕废帝篡炎刘汉王正位续大统”可知,《三国演义》从维护纲常礼教的角度出发,将沿用汉朝国号的刘备视为“正位”“大统”,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视为“奸雄”,将曹丕称帝称为“废”“篡”。
(2)据材料三“宋徽宗还赐以‘义勇武安王’的神号,作为保佑宋代军事行动的武神崇拜”“蒙古王公和西南土司的叛乱……关羽为‘关圣帝君’”并结合所学可知,宋与辽、西夏、金等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冲突,明朝平定各地叛乱,推动武将关羽成为了国家的军事保护神,得到官方的封号和祭祀。 据材料三“下令‘关帝之谥,改为忠义’”并结合所学可知,随着理学兴盛,忠孝仁义思想传播,统治者将关羽提升为“忠义”的化身,以教化百姓。 据材料三“拜访关帝庙以祈求旅途安全、生意兴隆”“关羽被塑造为山西盐商的守护神”可知,元明以来,长途贸易的发展和晋商的兴起,因关羽是山西人而被晋商当作保护神。据材料一“《三国演义》就是典型的讲史小说”并结合所学可知, 元明清时期,许多以三国人物为题材的市民文学流行,扩大了关羽在民间的影响力。
8.(2024·北京西城区一模·16)中医药学。(11分)
材料
中国古代中医药学发展示意图
(1)阅读材料,概括中国古代中医药学的特点并加以说明。(7分)
(2)结合材料和所学,简述中医药学发展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4分)
【答案】(11分)
(1)“源远流长”。如古代中医药学从西周出现分科,到清朝,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一直从未间断。
“诊断方法独特”。如战国的扁鹊已经用“望、闻、问、切”的四诊法进行诊断。
“重整理与总结”。中医药学著作众多,如明代的《本草纲目》是总结千百年来中医药学的经验著成的。
古代中医药学理论、诊疗方法的不断丰富与发展,治病、养生、防疫多效并举,取得良好效果。(7分)
(2)古代的中医药学的发展,有利于政府防疫工作的有效开展,稳定了社会基层治理。有利于人们治病祛疾、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保障了家庭稳定。古代中医药学被传承与发展,铸造了中华民族的医学特色,丰富了中华传统文化。(4分)
【解析】
(1)从时间发展脉络上看具有“源远流长”的特点,据材料西周到清朝中医药发展成就可知,古代中医药学从西周出现分科,到清朝,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一直从未间断;从诊病方式上看具有“诊断方法独特”的特点,如战国的扁鹊已经用“望、闻、问、切”的四诊法进行诊断;从学科发展特点上看“重整理与总结”,中医药学著作众多,如明代的《本草纲目》是总结千百年来中医药学的经验著成的,总体来看古代中医药学理论、诊疗方法的不断丰富与发展,治病、养生、防疫多效并举,取得良好效果。
(2) 从东汉时期的中医药学发展来看,有利于政府防疫工作的有效开展,稳定了社会基层治理;从
各个时期所取得的中医药学相关成就来看,有利于人们治病祛疾、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保障了家庭稳定;从整体来看待古代中医药学被传承与发展可知,铸造了中华民族的医学特色,丰富了中华传统文化。
9.(2024·河北邯郸一模·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何尊、史墙盘蕴含的史料价值。(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周青铜器体现的特点。(6分)
【答案】(12分)
(1)史料价值:何尊证明了周武王欲建东都洛邑;提供了中国一词的实物见证;史墙盘记载西周七代周王功绩;对研究微氏家族是重要史料补充。(6分,言之成理即可)
(2)特点:制作工艺精滤;突出美观性;礼器兼铸铭文,具有实用性;铭文内容丰富,史料价值高。(6分,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1)据“何尊铭文”中“周武王决定建东都与洛邑”可知何尊证明了周武王欲建东都洛邑;据“何尊铭文”中“宅兹中国”可知提供了中国一词的实物见证;据“史墙盘铭文”中“颂扬西周文、武……七代周王的功绩”可知史墙盘记载西周七代周王功绩;据“史墙盘铭文”中“关于微氏家族发展史部分内容并不曾见于
已知文献”可知对研究微氏家族是重要史料补充。
(2)据“何尊铭文”、“史墙盘铭文”可知礼器兼铸铭文,具有实用性以及铭文内容丰富,史料价值高;据所学可知制作工艺精滤;突出美观性。
10.(2024·河北保定一模·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在太祖时,虽听缘边市易,而未有官署。太平兴国二年,始令镇、易、雄、霸、沧州各置榷务,辇香药、犀象及茶与交易。……雍熙三年,禁河北商民与之贸易。时累年兴师,千里馈粮,居民疲乏,太宗亦颇有厌兵之意。端拱元年,诏曰:“朕受命上穹,居尊中土,惟思禁暴,岂欲穷兵?至于幽蓟之民,皆吾赤子,宜许边疆互相市易。自今缘边戍兵,不得辄恣侵略。”未几复禁,违者抵死,北界商旅辄入内地贩易,所在捕斩之。……景德初,复通好,请商贾即新城贸易。诏北商赍物货至境上则许之。二年,令雄、霸州、安肃军置三榷场,北商趋他路者,勿与为市。遣都官员外郎孔揆等乘传诣三榷场,与转运使刘综并所在长吏平互市物价,稍优其直予之。
——摘自《宋史》卷第一百八十六
(1)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中“互相市易”发生在北宋与哪个民族政权之间,并给出判断依据。(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与上述民族政权贸易交往发生的变化;指出北宋“令雄、霸州、安肃军置三场”的考量因素。(6分)
【答案】(12分)
(1)辽或契丹建立的辽。
辽与北宋长期对峙;雄州、霸州、安肃位于宋辽边界附近;宋辽和议发生在宋真宗景德年间。(6分)
(2)变化:最初没有正式场所和管理机构、时开时闭,到设置管理机构和固定场所。
因素:边地稳定与当地人民的生活需要;维护双方友好关系(澶渊之盟的签订、宋辽停战议和);弥补双方物资不足。(6分)
【解析】
(1)第一小问哪个民族政权,据“河北”、“幽蓟”、“北界”、“北商”可知,此民族政权在北宋的北部,结合所学,与北宋并立的民族政权是西部党项人建立的西夏和北部契丹人建立的辽。第二小问依据,据“太祖”、“太宗”、“景德”(宋真宗年号)”累年兴师”等可知,该政权与北宋长期对峙,符合宋初辽宋关系;“雄、霸州、安肃军”位于北宋与辽边界附近;据“景德”(宋真宗年号)“复通好”,结合所学,宋真宗初年,宋辽之间签订澶渊之盟。
(2)第一小问变化,从“太祖时……未有官署,……禁河北商民与之贸易……未几复禁,违者抵死……捕斩之”到“景德初……置榷场……转运使……长吏互市物价”可知,最初没有正式场所和管理机构、时开时闭,到设置管理机构和固定场所。第二小问考量因素,从经济角度看,北宋和辽存在明显的经济差异,有经济互补的需要,可知弥补双方物资不足;从政治角度看,宋辽之间签订澶渊之盟,为了维护双方的友好关系;从人民角度看,为了边地稳定和满足当地人民的生活需要。
11.(2024·辽宁葫芦岛一模·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南宋的太学和州县学多有名无实,朝廷只好转而支持民间或私人创办书院,以补官学之不足。自北宋初就名闻天下的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在南宋中期相继复兴。之后,各地争相效法,纷纷建立书院,延聘名师硕儒,聚徒讲学。二十几年后,蔚然成风,呈鼎盛之势。南宋书院大部分集中分布在江南之地,以江西、湖南、浙江、福建为最多。特别是朱熹、陆九渊等一批理学流派的代表人物及弟子都在江南地区讲学,遂使这些地区成为书院最发达之地。
——摘编自王炳照《中国古代书院》
材料二
18世纪的许多思想文化活动都是在国家机构的影响下进行的。雍正资助书院使学者们有了职业,1736年至1795年在位实际执政61年的乾隆,曾倡议由一大批有学问的文人编了大约57部大部头著作,如《四库全书》等。清代的学术从属于官方,即使这种从属是间接的。皇帝对中国知识界的统治还表现在对文化的镇压上。这一镇压持续了大约15年,与编纂《四库全书》同时进行。
——摘编自(美)费正清、赖肖尔著《中国:传统与变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南宋书院兴盛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官学的显著特点并简要评价。(8分)
【答案】(14分)
(1)(6分)
原因:①官学存在弊端与不足,民办书院的推动和著名书院复兴的推动;
②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
③理学家的推动和理学兴盛的影响;
④科举考试的改革与发展。
(注:以上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得6分。)
(2)(8分)
特点:官方强化了对思想文化的控制。(2分)
评价:①官方的支持对于著作总结、文化传承有深远意义;(3分)
②但清代官方做法以维护专制统治为目的,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从而禁锢思想,不能适应社会发展趋势。(3分)
【解析】
(1)据材料一“南宋的太学和州县学多有名无实……以补官学之不足”“白鹿洞书院……相继复兴”可知,官学存在弊端与不足,民办书院的推动和著名书院复兴的推动;据材料一“南宋书院大部分集中分布在江南之地”可知,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据材料一“朱熹、陆九渊等一批理学流派的代表人物及弟子都在江南地区讲学”可知,理学家的推动和理学兴盛的影响;结合所学可知,科举考试的改革与发展。
(2)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二“许多思想文化活动都是在国家机构的影响下进行的”可知,官方强化了对思想文化的控制。第二小问评价,据材料二“曾倡议由一大批有学问的文人编……《四库全书》等”并结合所学可知,官方的支持对于著作总结、文化传承有深远意义;据材料二“清代的学术从属于官方”“皇帝对中国知识界的统治还表现在对文化的镇压上”并结合所学可知,清代官方做法以维护专制统治为目的,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从而禁锢思想,不能适应社会发展趋势。
12.(2024·辽宁抚顺一模·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材料
中国古代称书店为书肆,兼具卖书与刻书两种职能。东汉时期,随着太学兴建及各地私学兴起,都城洛阳的书肆日渐增多,图书复制主要依靠手抄传承。唐朝时期,图书业“写本时代”达到黄金时期,同时,雕版印刷术也开始在民间图书市场逐渐应用。刻书的内容以民间需要的日历、医书、韵书等为主。书肆也在原有基础上继续发展,形成规模较大的,书肆中心。
宋朝时期,书肆主人以刻印书籍为职业,以图书流通为手段,以营利为目的,拥有许多写工、刻工和印工,且不断创新。宋代严格控制书籍出口,但是屡禁不止,辽、夏、金也因此翻译与翻印了大量汉文书籍。明代为了推行政令,进行统治,政府的法令和记载典章制度的书籍成为当时最重要的出版物。诸多书肆为了营利目的,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印刷当时畅销图书,图书装帧华丽、刊印数量较大,特别是文学类图书,以翻刻宋版文集为时尚元素,各种各样的文学选本大量刊印发行。
——摘编自袁红军《古代书肆发展考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书肆发展的原因。(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文化角度概括中国古代书肆发展的意义。(6分)
【答案】(13分)
(1)原因:政府推行政令,强化统治的需要;商品经济的发展;太学的兴起与推动;雕版印刷术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兴起与壮大。(7分)
(2)意义:推动了世俗文学的发展;有利于思想的传播;客观上加强了对于古籍的留存与传承;促进了中原民族与少数民族的文化交融。(6分)
【解析】
(1)据材料“明代为了推行政令,进行统治”可知政府推行政令,强化统治的需要;据材料“以图书流通为手段,以营利为目的”可知商品经济的发展;据材料“随着太学兴建及各地私学兴起”可知太学的兴起与推动;据材料“雕版印刷术也开始在民间图书市场逐渐应用”可知雕版印刷术的发展;据材料“图书装帧华丽、刊印数量较大,特别是文学类图书”并结合市民阶层壮大的史实可知市民阶层的兴起与壮大。
(2)据材料“特别是文学类图书”可知推动了世俗文学的发展与有利于思想的传播;据材料“刻书的内容以民间需要的日历、医书、韵书等为主”可知客观上加强了对于古籍的留存与传承;据材料“辽、夏、金也因此翻译与翻印了大量汉文书籍”可知促进了中原民族与少数民族的文化交融。
13.(2024·天津河北区一模·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
时间 作者及作品名称 作品内容
1406年 朱橚《救荒本草》 植物图谱,描述植物的形态,展示植物分类概况。
1547年 马一龙《农说》 以水稻为对象,论述种子、插秧、除草、灌溉、开花、结实各环节技术,并用阴阳学说进行阐述。
1590年 李时珍《本草纲目》 共16部190多万字,收载药物1892种,其中植物药计有1094种。
1617年 赵崡《植品》 以花木为主,共载70余种,附记果品、蔬品等类。 以关中所产及本人所种为重点。
1628年 徐光启《农政全书》 记有栽培植物159种,皆国人千百年来衣食住行取资之源。
——孙大川《中国科技史》
材料二
18世纪,作为揭示植物生长规律以及判断其是否对人类具有价值的科学植物学,成为欧洲大国重视的焦点。政治经济学家们认为:精确的自然知识是国家财富积累的关键所在,植物学的重要性集中体现在,植物学家在全球范围内对特定高价值植物的精确鉴定和实验栽培,具体表现在:第一、植物学家在新的领地发现并编目珍贵的植物,使政府能够为国内市场提供廉价的食品、药品和奢侈品;第二、植物学家把经济植物运送到世界各地的殖民地,使之适应当地土壤,以打破国外垄断,增加国库收入。
——张鹏《杰斐逊的植物引种实验及其对美国农业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内容,概括明代植物学发展的突出特征及意义。(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内容,简述18世纪欧洲植物学研究状况并分析其原因。(10分)
【答案】(20分)
(1)特征:主要为小农经济服务;总结了前人研究和亲身实践经验;进行了清晰的分类;运用了朴素的辨证唯物哲学思想;记录丰富、详细、图文并茂。(6分)
意义:促进了农业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为后世植物学研究奠定了基础。(4分)
(2)状况:在全球范围考察植物生长规律和价值;注重运用科学知识和实验方法;政府重视和支持植物学研究,研究为政府服务。(6分)
原因:资本主义发展扩大了对原料和市场的需求;殖民扩张中进行全球物种交流;欧洲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4分)
【解析】
(1)第一小问特征,由材料一“描述植物的形态,展示植物分类概况”、“以水稻为对象”、“植物药计有1094种”、“附记果品、蔬品等类”、“以关中所产及本人所种为重点”、“记有栽培植物159种,皆国人千百年来衣食住行取资之源”可得,主要为小农经济服务;由材料一“以关中所产及本人所种为重点”、“记有栽培植物159种,皆国人千百年来衣食住行取资之源”可得,总结了前人研究和亲身实践经验;由材料一“展示植物分类概况”、“植物药计有1094种”、“记有栽培植物159种”、“附记果品、蔬品等类”可得,进行了清晰的分类;由材料一“描述植物的形态,展示植物分类概况”、“论述种子、插秧、除草、灌溉、开花、结实各环节技术,并用阴阳学说进行阐述”可得,运用了朴素的辨证唯物哲学思想;由材料一“论述种子、插秧、除草、灌溉、开花、结实各环节技术”、“共16部190多万字,收载药物1892种”、“以花木为主,共载70余种,附记果品、蔬品等类”、“记有栽培植物159种”、“植物图谱,描述植物的形态”可得,记录丰富、详细、图文并茂。第二小问意义,结合材料一中记载的植物种类及其实用功能从对当时和后世两个角度思考作答。具体来说,对当时而言,促进了农业发展;
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对后世而言,为后世植物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2)第一小问状况,由材料二“在全球范围内对特定高价值植物的精确鉴定和实验栽培”、“揭示植物生长规律以及判断其是否对人类具有价值”可得,在全球范围考察植物生长规律和价值;由材料二“对特定高价值植物的精确鉴定和实验栽培”、“在新的领地发现并编目珍贵的植物”可得,注重运用科学知识和实验方法;由材料二“使政府能够为国内市场提供廉价的食品、药品和奢侈品”、“以打破国外垄断,增加国库收入”可得,政府重视和支持植物学研究,研究为政府服务。第二小问原因,题干所述为18世纪,当时欧洲植物学家研究的范围为全世界,这是因为资本主义发展扩大了对原料和市场的需求;结合早期殖民扩张的相关知识可得,殖民扩张中进行全球物种交流;结合所学欧洲科学革命的相关知识可得,欧洲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14.(2024·天津一模·16)在中国古代史上,由于社会生产力相对低下,人口始终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基本动力和重要指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
古代中国南北方人口变化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 2470658 19.8% 9985785 80.2%
唐代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
——摘自扬远《西汉至北宋中国经济文化向南发展》
材料二
我国清朝不同时期人口与人均耕地数变化情况
时间 人口(百万) 耕地(万顷) 人均耕地(亩) 资料出处
1685 81.37 560.19 6.88 《康熙会典》
1706 81.65 551.95 6.76 《清圣祖实录》卷227
1722 103.05 784.37 7.16 《清世宗实录》卷2
1734 109.42 820.35 7.50 《清世宗实
录》卷150
1753 183.68 677.58 3.69 乾隆《大清会典》
1784 286.33 700.94 2.45 乾隆《大清一统志》
材料三
注重提高农业生产力,改善对农业生产的经营管理,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显著提高,江浙、湖广、四川、福建等稻产区一般亩产都在二三石,多者达五六石,甚至七八石。康熙年间,在江南推广两季稻,单位面积产量成倍提高。一年三熟的稻、麦轮作复种技术,在南方地区日益推广。而玉米和番薯的种植也在全国普及,推动了粮食的增产。
——《中国经济史》章开沅主编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宋时期南方人口(户)超过北方的原因,指出中国古代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6分)
(2)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人口流动迁徙呈现出何种趋势?产生哪些影响?(6分)
(3)材料二中1722年以后人口的增长与哪一赋税制度的推行有关?表格中的情况凸显了何种社会问题?依据材料三,分析为缓解人口压力清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8分)
【答案】(20分)
(1)原因:北方战乱的影响;南方地区社会相对安定;南方经济发达。(答出两点即可,4分。)
关系:存在正相关的关系。(2分)
(2)趋势:由北向南迁徙。(2分)
影响:对于南方地区、边远地区的开发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加速了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增进了民族交融;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奠定了此后人口分布的基本格局。(答出两点即可,4分。)
(3)赋税制度:摊丁入亩。(2分)
社会问题:人口增长使资源危机日益暴露。(人地矛盾突出)(2分)
措施:提高生产力,改善农业经营管理;在江南地区推广两季稻;一年三熟的稻、麦轮作复种技术推广;在全国普及种植玉米和番薯提高粮食产量。(答出两点即可,4分。)
【解析】
(1)第一小问原因,据材料一关键信息“北宋南方户口数占全国比重62.9%、北方人口数占全国比重37.1%”并结合经济重心南移背景可知,北方战乱的影响;南方地区社会相对安定;南方经济发达。第二小问关系,从材料一中西汉到北宋的南北方人口分布情况及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来看,中国古代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
(2)第一小问趋势,从材料一西汉到北宋的南北方人口分布情况来看,南方的人口比重呈现上升趋势,说明我国人口流动的趋势是由北向南迁徙。第二小问影响,关于北民南迁的影响可首先分析对南方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方人口的增加有利于开发南方地区;对北方来说,北方少数民族内迁,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增进民族交融;对整个南北格局来说,一定程度上调整了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奠定此后人口分布的基本格局。
(3)第一小问赋税制度,据材料二1722年人口的大幅度增长结合所学可知,摊丁入亩是1712年清朝政府将历代相沿的丁银并入田赋征收的一种赋税制度,标志着中国实行两千多年人头税(丁税)的废除,直接导致中国人口的爆炸性增长。 第二小问社会问题,从材料二中的人口与耕地的比重来看,人口增长使资源危机日益暴露。第三小问措施,据材料三“注重提高农业生产力,改善对农业生产的经营管理”可知,提高生产力,改善农业经营管理;据材料三“康熙年间,在江南推广两季稻,单位面积产量成倍提高”可知,在江南地区推广两季稻;据材料三“一年三熟的稻、麦轮作复种技术,在南方地区日益推广”可知,一年三熟的稻、麦轮作复种技术推广;据材料三“而玉米和番薯的种植也在全国普及,推动了粮食的增产”可知,在全国普及种植玉米和番薯提高粮食产量。
15.(2024·湖南高三大联考一模·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材料一
战国时期,齐国在都城临淄设稷下学宫,由官府出资,招贤纳士,允许学者们“不任职而论国事”,发挥“智囊团”作用,还可招收弟子、自由讲学、著书立说。各派学者云集于此,围绕王霸、义利、天人、人性善恶等课题,通过期会、讲说、议论、研讨、诘难、争辩等形式切磋驳难、争辩求知。据《汉书·艺文志》记载,稷下学宫产生的学术著作有《孟子》《荀子》《管子》等300多部。
柏拉图于公元前387年创办阿卡德米学园,这是西方第一所集高等教育和学术研究于一体的“学院”。他采取比较开明的管理政策,允许不同思想存在。他采用苏格拉底的问答法教学,研究和教学的重点为算术、几何、天文、修辞学、逻辑学,目的是使人们的目光从现象世界转向永恒不变的理念世界。
——摘编自常凤霞《稷下学宫与柏拉图学园之比较》等
材料二
20世纪30年代,中国学术界出现了研究中国近代史的热潮,形成两种不同的话语体系。一种是以陈恭
禄为代表的“近代化话语”,主张把中国近代史视为中国在西方冲击之下不断调整自身,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过程。另一种是以李鼎声为代表的“革命话语”,认为应把中国近代史视为西方殖民势力不断入侵中国,把中国变为殖民地及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过程。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比较稷下学宫与柏拉图学园的不同,并分析这些不同产生的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种话语体系,运用相关史实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12分)
【答案】(22分)
(1)①性质不同:稷下学宫为官办,柏拉图学园为私人开办;
②内容不同:稷下学宫关注人文与社会,柏拉图学园关注自然和逻辑(哲学);
③方法不同:稷下学宫教学形式多样,柏拉图学园以问答法为主;
④规模不同:稷下学宫多学派争鸣,柏拉图学园主要是柏拉图与学生间交流。(共6分,每点2分,答出3点计满分)
原因:①稷下学宫为满足统治需要培养人才,柏拉图学园为实现理想社会培养人才;②中国战国时的兼并战争亟需人才,百家争鸣局面提供了宽松环境;古希腊海外贸易发达,促使人们研究自然。(共4分,每点2分)
(2)示例1
观点:中国近代史是中国人民在民族危机背景下,向西方学习,从农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的过程。(2分)
论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窘境,一些有识之士发起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技术,创办近代工业,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20世纪初,随着民族危机加深,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的工具,革命党人发动辛亥革命,结束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促进了近代民主政治的发展。辛亥革命失败后,帝国主义侵略加剧,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激进的知识分子以民主科学为口号,宣传西方启蒙思想,掀起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促进了思想解放。(8分)
总结:中国近代化的历程是在民族危机下,中国人民不断探索的结果。它顺应了时代潮流,促进了社会进步。(2分)
示例2
观点:中国近代史是中国人民在西方势力入侵面前,不断奋起抗争,反击侵略,最终赢得民族独立的历程。(2分)
论述: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矛盾,农民阶级掀起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随着西方列强侵略的不断加剧,资产阶级发动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在危急存亡的关头,中国共产党主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民族联合抗战,最终取得了百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8分)
总结: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在西方侵略不断加剧,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背景下,不断斗争,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2分)
【解析】
(1)第一小问不同,据材料一“齐国在都城临淄设稷下学宫,由官府出资”“柏拉图于公元前387年创办阿卡德米学园”得出性质不同:稷下学宫为官办,柏拉图学园为私人开办;据材料一稷下学宫“围绕王霸、义利、天人、人性善恶等课题”,比较材料一阿卡德米学园“研究和教学的重点为算术、几何、天文、修辞学、逻辑学”得出内容不同:稷下学宫关注人文与社会,柏拉图学园关注自然和逻辑(哲学);据材料一稷下学宫“通过期会、讲说、议论、研讨、诘难、争辩等形式切磋驳难、争辩求知”,比较材料一阿卡德米学园“采用苏格拉底的问答法教学”得出方法不同:稷下学宫教学形式多样,柏拉图学园以问答法为主;据材料一稷下学宫产生的学术著作有“《孟子》《荀子》《管子》等300多部”,比较材料一阿卡德米学园“比较开明的管理政策,允许不同思想存在”得出管理不同:稷下学宫多学派争鸣,柏拉图学园主要是柏拉图与学生间交流,允许不同思想存在。 第二小问原因,从政治、社会等角度来分析得出政治——稷下学宫为满足统治需要培养人才,柏拉图学园为实现理想社会培养人才;社会——中国战国时的兼并战争亟需人才,百家争鸣局面提供了宽松环境;古希腊海外贸易发达,促使人们研究自然。
(2)第一小问观点,据材料二近代中国学术界形成两种不同的话语体系“近代化话语”、“革命话语”,紧扣设问“任选一种话语体系”,若对“近代化话语”最为熟悉,则根据材料二“近代化话语”,主张把中国近代史视为中国在西方冲击之下不断调整自身,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过程,拟定观点——中国近代史是中国人民在民族危机背景下,向西方学习,从农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的过程。第二小问论述,紧扣时空——近代中国,可选定与“近代化话语”关系最密切的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史事来展开得出洋务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窘境,一些有识之士发起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技术,创办近代工业,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辛亥革命——20世纪初,随着民族危机加深,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的工具,革命党人发动辛亥革命,结束君主专制制度,建
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促进了近代民主政治的发展。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失败后,帝国主义侵略加剧,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激进的知识分子以民主科学为口号,宣传西方启蒙思想,掀起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促进了思想解放。 第三小问总结,紧扣“近代化话语”,简明扼要地升华得出中国近代化的历程是在民族危机下,中国人民不断探索的结果。它顺应了时代潮流,促进了社会进步。
16.(2024·安徽池州一模·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西周末年,太史伯提出了“和实生物”,春秋时齐相晏婴继承他的观点并进一步提出“和与同异”。孔子基于春秋末期的社会现实,继承并发展前人关于“中”与“和”的观念,提出了中庸思想,进而上升为“和而不同”“和为贵”这些经典命题。子思继承了孔子的中庸思想,在《中庸》中对“中”与“和”这两个观念加以联系,提出中和思想。在儒家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儒家思想家不断充实中和思想的内涵,使之成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哲学智慧。
——摘编自陈苗苗等《儒家中和思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材料二
李大钊文化调和思想的形成,既受到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和道家思想的影响,也受到西方自由主义和互助论的影响。在李大钊文化调和思想中,他通过对调和本义的研究,把调和定义为两存和竞立,并以调和对近代中国新旧文化和中西文化进行理性思考。在新旧调和中,他主张用新的取代旧的,立足点在于开新。在中西调和中,他主张由吸收西洋文明的长处逐渐转变为在融合现有东西文明基础上创造第三种文明,十月革命后他认为“俄罗斯之文明,诚足以当媒介东西之任”。由此,李大钊的文化调和思想不仅在当时具有独特性,也成为形成其马克思主义观的动因之一,这使他的前后期思想处于一种转折与连续中。
——摘编自杨芳《李大钊文化调和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孔子提出“和而不同”思想的政治背景。(8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李大钊文化调和思想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思想在当时的意义。(12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和思想的当代价值。(5分)
【答案】(25分)
(1)背景:诸侯纷争,社会动荡;社会大变革;宗法血缘关系瓦解(贵族等级分封制开始解体或答出礼崩乐坏、分封宗法制度瓦解均可给分);阶级关系出现新变化(新兴的士阶层崛起)。(每点2
分,其他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内容:调和定义为两存和竞立;新旧调和中主张开新;中西调和中主张兼容中西创造新文明(马克思主义)。(每点2分,共6分)
意义:利于国人理性认识新旧中西文化;推动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推动李大钊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开启了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征程。(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
(3)当代价值: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利于理性看待和处理中西方文化,促进文化多样性;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答一点得2分,任答两点得5分。其他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
(1)由材料一“孔子基于春秋末期的社会现实,继承并发展前人关于‘中’与‘和’的观念,提出了中庸思想”结合当时的政治背景可知,诸侯纷争,社会动荡;社会大变革;宗法血缘关系瓦解;阶级关系出现新变化。
(2)第一小问内容,由材料二“他通过对调和本义的研究,把调和定义为两存和竞立”可知,调和定义为两存和竞立;由材料二“在新旧调和中,他主张用新的取代旧的,立足点在于开新”可知,新旧调和中主张开新;由材料二“他主张由吸收西洋文明的长处逐渐转变为在融合现有东西文明基础上创造第三种文明”可知,中西调和中主张兼容中西创造新文明(马克思主义)。第二小问意义,由材料二“李大钊文化调和思想的形成,既受到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和道家思想的影响,也受到西方自由主义和互助论的影响”及所学可知,利于国人理性认识新旧日中西文化;推动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由材料二“李大钊的文化调和思想不仅在当时具有独特性,也成为形成其马克思主义观的动因之一”可知,推动李大钊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据材料二“十月革命后他认为‘俄罗斯之文明,诚足以当媒介东西之任’”并结合所学可知,开启了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征程。
(3)由材料一“子思继承了孔子的中庸思想,在《中庸》中对‘中’与‘和’这两个观念加以联系,提出中和思想”材料二“李大钊文化调和思想的形成,既受到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和道家思想的影响,也受到西方自由主义和互助论的影响”及所学可知,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利于理性看待和处理中西方文化,促进文化多样性;结合所学可知,中国的“中”“和”思想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17.(2024·天津十二区县一模·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我们在思考中国历史中之社会变迁时,实应以各时期士的动态作为探求的中心。在某一时期中,士在何等地位中产生和占有何等地位,士以何种方式参与政权、操控政权,这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若依此观念来作为中国社会分期的基准,来说明中国历史中社会的任何演变,将感觉比较容易。
——据钱穆《国史新论》整理
(1)将下列基准特征:①门第社会、②封建社会、③游士社会、④科举社会填到表格中的相应位置(只填数字代码)。(4分)选择其中任意2个时期对所填写的“基准特征”作出解释说明。(6分)
时期 基准特征 解释说明
西周、春秋
战国
两汉 郎吏社会 西汉武帝时期尊崇儒术,实行察举制选拔孝廉人才,在太学等各级学校中设五经博士教授儒学,这一制度实行于两汉时期。
魏晋南北朝
唐以后
注:太学毕业成绩优秀者分派到中央部门作为“郎”,成绩较次者派遣到地方政府作为“吏”。
材料二
中唐以后至北宋前期,新型士人群体逐渐形成……北宋中期士人群体觉醒,一方面,儒学复兴旗帜的高扬,为学术思想的整合提供了契机;另一方面……士大夫与君主“共治”“共政”的理念与政治格局,成为宋代文化的中心内容……以范仲淹、王安石等为代表的士大夫,尽管政治主张颇不相同,却都以“兴起斯文为己任”,都具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与胆魄。
——摘编自袁行霈等《中华文明史》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简述唐宋时期“新型士人群体形成”的影响。(4分)
材料三
新的士类在近代中国的大批出现,体现了知识分子阶层的新陈代谢。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种新陈代谢不仅表现在新的士类在数量上的激增,更表现于时代发展对旧的士类的淘汰……科举制度的废除,断绝了诗书墨卷中人的出路,使之失去了安身立命之所……新式知识分子则成了时代的骄子,他们尖锐地抨击王朝秩序,又向社会传播各种新的观念意识……他们成为20世纪士类的主流。
——摘编自陈旭麓等《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分析“新的士类”在近代中国社会出现的原因。(6分)
【答案】(20分)
(1)
时期 基准特征 解释说明
西周、春秋 ② 西周时期实行宗法分封制,形成世卿世禄制,成为西周、春秋时期的基本制度
战国 ③ 战国时期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各国纷纷变法图强,士阶层崛起并受到重用。
西汉 郎吏社会
魏晋南北朝 ① 魏晋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世家大族逐渐控制了人才选拔权,形成门阀士族垄断政治局面。
唐以后 ④ 科举制通过考试选拔人才,扩大了用人范围;这一制度在唐宋时期完善,成为此后直至清末选拔官吏的基本制度,影响深远。
(2)影响:促进了理学的形成;推动以文治国,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君主专制;加强了知识分子的责任意识。(任意两点4分)
(3)原因: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危机不断加深;西方思想文化进一步传播;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与质疑;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清末选官制度的变革。(任意三点6分)
【解析】
(1)第一小问填写序号,据材料一“士以何种方式参与政权、操控政权”可知,判断基准特征与时代相匹配的主要依据是选官制度,故:①门第社会符合魏晋南北朝的历史特征相匹配;②封建社会符合西周、春秋的历史特征;③游士社会符合战国时期的历史特征;④科举社会符合唐以后的历史时期。第二小问解释说明,结合所学,从选官制度的内容、特点和影响的角度分析;首先分析②封建社会,西周时期实行贵族分封制,通过分封同姓亲族、功臣和姻亲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这种封邦建国的方式维护了奴隶制贵族的统治,得出西周时期实行宗法分封制,形成世卿世禄制,成为西周、春秋时期的基本制度;其次分析③游士社会,战国时期属于社会转型时期,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新兴地主阶级的兴起,冲击了原有的奴隶制贵族世卿世禄制的特权,宽松的政治环境有利于人才的流动,得出战国时期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各国纷纷变法图强,士阶层崛起并受到重用;再次分析①门第社会,九品中正制选拔人才的标准是家世门第,地方大族垄断了人才的选拔、任免权力,得出魏晋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世家大族逐渐控制了人才选拔权,形成门阀士族垄断政治局面;最后分析④科举社会,隋唐以来人才选拔的制度是科举制,选拔的标准是才学,这扩大了人才选拔的阶层,有利于客观、公平、公正的选拔出适应国家治理的人才,选官的权力也逐渐集中到中央,得出科举制通过考试选拔
人才,扩大了用人范围,这一制度在唐宋时期完善,成为此后直至清末选拔官吏的基本制度,影响深远。
(2)据材料二“儒学复兴......学术思想的整合”得出促进了理学的形成;据材料二“士大夫与君主‘共治’‘共政’的理念与政治格局”得出推动以文治国,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君主专制;据材料二“士大夫......具有......志向与胆魄”得出加强了知识分子的责任意识。
(3)据材料三“在近代中国的大批出现”可知新的士类出现在近代,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工业文明社会对中国的冲击,得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危机不断加深、西方思想文化进一步传播;据材料三“旧的士类的淘汰......科举制的废除”得出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与质疑;据材料三“新式知识分子......抨击王朝秩序”可知,新式知识分子具有资产阶级性质,得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据材料三“科举制的废除”得出清末选官制度的变革。
18.(2024·天津河东区一模·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
孟元老对北宋京城汴梁作了如下描绘:太平日久,人物繁阜,垂髫之童,但习鼓舞,斑白之老,不识干戈,时节相次,各有观赏……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荼坊酒肆。给汴梁增添新的文化演绎动力的重要源泉是街市赋予它的浓厚的世俗性。街市的产生,不仅带来了汴梁城市商业活动的全面开放,也把城市变成了繁荣的大众生活的场所,带来了市民文化的勃兴,极大地丰富了城市作为人居环境的内涵,造就了高雅文化植根的土壤。
——摘编自孟元老《东京梦华录》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推动北宋京城汴梁城市商业繁荣发展的动力,并简要说明城市经济对宋元文学(文化)的影响。(8分)
材料二
宋朝时开始出现的地方性集镇、集市(草市),在明中叶以后有了更大的发展,几乎遍及全国,对各地自然经济起到了一定的调剂作用。一部分地理位置较好的镇市,人口逐渐聚集,越来越多地吸引外地商业资本,逐渐发展为专业性市镇,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地区工商业中心的性质。这类市镇以江南地区最为普遍,如以棉纺织业为主的松江朱泾镇、以丝织业为主的苏州盛泽镇、湖州南浔镇,人烟繁庶,名闻全国。到清朝前期,四所规模巨大的专业性市镇——广东佛山镇、江西景德镇、湖北汉口镇、河南朱仙镇合称“天下四大镇”,俨然已成为新兴的城市。……(这样)由城市到市镇,再到星罗棋布的乡村集市,一个个地区贸易网络就这样逐步形成。
——摘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第二版)》
(2)依据材料二,概括明朝中叶到清朝前期“一部分地理位置较好的镇市”的发展特点,并指出这一时期市镇兴盛对经济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8分)
(3)综合上述分析,概括指出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4分)
【答案】(20分)
(1)动力: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崛起;政局相对稳定;世俗文化的繁荣。(6分。任答3点即可)
影响:城市经济的繁荣,推动了宋元文学新体裁的发展(宋词、元曲、话本)。(2分)
(2)特点:以江南地区最为普遍;人口逐渐聚集;商业资本集聚;发展为专业性市镇(出现专业分工);具有地区工商业中心的性质(成为新兴的城市)。(6分。任答3点即可)
影响:对自然经济起到了一定的调剂作用;推动了地区贸易网络的逐步形成。(2分)
(3)关系:文化是一定经济发展的产物,文化对经济发展又有推动作用。(4分)
【解析】
(1)第一小问动力,由材料一“商业活动的全面开放”并结合所学北宋时期我国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的史实可得,商品经济的发展;由材料一“把城市变成了繁荣的大众生活的场所”可得,市民阶层的崛起;由材料一“斑白之老,不识干戈”可得,政局长期相对稳定;由材料一“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荼坊酒肆”、“市民文化的勃兴”可得,世俗文化的繁荣。第二小问影响,结合所学宋元时期文学发展的相关史实可得,城市经济的繁荣,推动了宋元文学新体裁的发展(宋词、元曲、话本)。
(2)第一小问特点,由材料二“这类市镇以江南地区最为普遍”可得,以江南地区最为普遍;由材料二“人口逐渐聚集”可得,人口逐渐聚集;由材料二“越来越多地吸引外地商业资本”可得,商业资本集聚;由材料二“逐渐发展为专业性市镇”、“以棉纺织业为主的松江朱泾镇、以丝织业为主的苏州盛泽镇、湖州南浔镇”可得,发展为专业性市镇(出现专业分工);由材料二“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地区工商业中心的性质”可得,具有地区工商业中心的性质(成为新兴的城市)。第二小问影响,由材料二“对各地自然经济起到了一定的调剂作用”可得,对自然经济起到了一定的调剂作用;由材料二“由城市到市镇,再到星罗棋布的乡村集市,一个个地区贸易网络就这样逐步形成”可得,推动了地区贸易网络的逐步形成。
(3)结合所学唯物史观和辩证法的相关知识可得,二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文化是一定经济发展的产物;另一方面,文化对经济发展又有推动作用。
19.(2024·天津南开区一模·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
中国古代部分时期人口数量
时期 年份 口数 出处
东汉 157年(桓帝永寿三年) 约5600万 《晋书·地理志》
西晋 280年(武帝太康元年) 约1600万 《晋书·地理志》
隋 581年(文帝开皇元年) 约2900万 《隋书·李德林传》等
唐 755年(玄宗天宝十四年) 约5300万 《通典·食货》
材料二
《后汉书·仲长统列传》记载:(东汉后期)“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注:奴婢、徒附为依附人口,不为国家所掌握。)
材料三
清朝经过顺治、康熙、雍正三朝的增长,至道光二十年(1840年),人口总数增至4亿3千多万,达到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最高峰。人口的快速增加导致出现了许多社会问题。
——摘编自任惠玲《洪亮吉人口思想与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比较及启示》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内容,指出东汉至西晋人口数量变化较大的原因,并分析表格中的人口数据在历史研究中的价值。(10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内容,说明清朝人口数量增长的原因及产生的社会问题。(10分)
【答案】(20分)
(1)原因:东汉末年,社会动荡,战乱频繁;豪强地主势力发展迅速,大量户口依附于豪强地主,导致政府控制人口低于实际人口。(4分)
价值:上述数据属于政府实际控制人口,并非当时全部人口;但上述数据来源于官修正史等文献史料,对研究不同时期政权掌握的人口数量与变化趋势、户籍制度与赋役制度等问题有较高价值。(6分)
(2)原因:出现“康乾盛世”,经济繁荣,社会相对稳定,疆域进一步开拓并巩固;玉米、甘薯等高产农作物推广种植;推行“摊丁入亩”等赋税制度改革。(6分)
问题:人地矛盾突出,资源危机和社会危机加重;过度开垦土地,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
(4分)
【解析】
(1)第一小问原因,据材料一“东汉约5600万”及“西晋约1600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末年,社会动荡,战乱频繁,故大量人员死亡,人口下降;据材料二“豪人之室……,奴婢千群,徒附万计”可知,由于豪强地主势力发展迅速,大量户口依附于豪强地主,不为国家所掌握,导致政府控制人口低于实际人口。第二小问价值,据材料二“奴婢、徒附为依附人口,不为国家所掌握”可知,材料一中所载数据属于政府实际控制人口,并非当时全部人口,在历史研究过程中需要理清数据的含义,避免将数据错用;据材料一可知,各时期数据来源于官修正史等文献史料,这说明其史料价值较高,可用于研究不同时期政权掌握的人口数量与变化趋势、户籍制度与赋役制度等问题。
(2)第一小问原因,据材料三“经过顺治、康熙、雍正三朝的增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出现“康乾盛世”,经济繁荣,社会相对稳定,疆域进一步开拓并巩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玉米、甘薯等高产农作物的推广种植,也促进了人口的增长;另外,推行“摊丁入亩”等赋税制度改革,废除了人头税,这减轻了百姓负担,故以前瞒报的现象也有所减少。第二小问问题,据材料三“人口的快速增加导致出现了许多社会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人口增加,人地矛盾突出,导致出现资源危机,人地矛盾之下,社会阶级矛盾尖锐,统治危机加重;为缓解人地矛盾,过度开垦土地,容易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
20.(2024·山东济南一模·16)秦朝统一岭南后,在岭南设三郡,置“五岭之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五岭之戍”
材料一
甲 (秦皇)又利越之犀角、象齿、翡翠、珠玑,乃使尉屠睢发卒五十万,为五军,一军塞镗城之岭,一军守九嶷之塞,一军处番禺之都,一军守南野之界,一军结余干之水。三年不解甲弛弩,使监禄无以转饷,又以卒凿渠而通粮道,以与越人战。 ——(西汉)刘安《淮南子·人间训》
乙 尉屠睢将楼船之士南攻百越,使监禄凿渠运粮,深入越,越人遁逃。旷日持久,粮食绝乏,越人击之,秦兵大败。秦乃使尉佗将卒以戍越。 ——(汉)司马迁《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丙 秦并天下至二世元年,十三年。并天下,八岁。乃平越地,至二世元年,六年耳。 ——(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南越列传》
丁 自秦世有五岭之说,皆指山名。考之,乃入岭之途五耳,非必山也。自福建之
汀入广东 之循梅,一也;自江西之南安瑜大庾入南雄,二也;自湖南之郴入连,三也;自道入广西之贺,四也;自全入静江,五也。乃若漳潮一路非古入岭之驿,不当备五岭之数。 ——(南宋地理学家)周去非《岭外代答·地理门》
材料二
兵有利钝,战无百胜,当时用兵南越,天时地利,皆非所宜,偏师丧败,事所可有,然以大体言之,则三郡之开,辟地万里,越人固未尝敢以一矢相加遗,安用局促守五岭乎?
——《吕思勉读史札记》(中册)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观点的理解。(14分)
【答案】(14分)
观点:吕思勉认为秦征服岭南、开三郡已实现对岭南的有效管控,没必要再置五岭之戍。(2分)
理解:从指出五岭之戍弊端的角度作答。
如:秦征调大军驻守南越,耗费了大量国力,增加了民众负担,激化了社会矛盾。(3分)
从论证五岭之戍必要性的角度作答。
如:越人的激烈反抗,复杂的地理环境使单纯的行政管理面临严峻挑战;(3分)五岭之戍以军事驻守配合行政管理,更利于实现中央政府对岭南地区的有效控制;(3分)五岭之戍开辟了华南与中原地区的交流通道,加强了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3分)
【解析】
据材料二“当时用兵南越,天时地利,皆非所宜,偏师丧败,事所可有”可知吕思勉认为秦始皇发兵南越不合时宜,偏师讨伐容易招致失败;据材料二“则三郡之开,辟地万里,越人固未尝敢以一矢相加遗,安用局促守五岭乎?”可知吕思勉认为秦始皇已经设置了桂林、象郡和交趾三郡,统治范围自然包括了南越地区,所以再次屯戍五岭缺乏现实必要,总之,吕思勉对“五岭之戍”持否定态度。据材料一“三年不解甲弛弩,使监禄无以转饷,又以卒凿渠而通粮道,以与越人战”可知发动对南越的战事导致军士疲惫,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加重了人民负担,容易导致社会矛盾激化;据材料一“旷日持久,粮食绝乏,越人击之,秦兵大败”可知秦朝在征讨百越的过程中遭到了越人的顽强抵抗,需要加强军事驻守来维护当地秩序;据材料一“乃平越地,至二世元年,六年耳”可知加强在南越地区的驻守可以有效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据材料一“自秦世有五岭之说,皆指山名”“考之,乃入岭之途五耳,非必山也”可知南越地区自然地理条件复杂,长期驻戍军队可以弥补单纯行政管理的不足,同时还可以强化中原地区与岭南的经济文化交流。
21.(2024·江西鹰潭一模·17)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8分钟的新疆喀什分会场节目为国内外数亿观众奉献了一场溢满丝路风情的新春视听盛宴,“喀什”古称“疏勒”,是古丝绸之路中西交通的咽喉和枢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古代丝绸之路形成之初依赖于国家政治、军事等方面的诉求,政治动机大于经济利益需求。在随后的汉与大宛、龟兹等西域地区之间最初的经济和文化交流活动中,逐渐出现了“天子好宛马,使者相望于道”的场景。最终丝绸之路拓展为中国向外输出丝绸、瓷器、茶叶、冶铁等商品和技术及输入香料、作物、宗教、艺术等的东西方交流与合作之路。
——摘编自王超《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概念、特点及其对“一带一路”建设的启示》
材料二
“近代丝绸之路”,既是任人宰割的悲剧,也是否极泰来,走向振兴的前奏。从空间看,近代中外文化交流的通道是扩大了;从内容看,“西学东渐”是主线,但中国也在开放中艰难发展。晚清政府平定西北起义和新疆叛乱后,“丝绸之路”还得到一定的恢复和发展。我们从晚清民初大量的时人旅行记中也可以看到这种情况,驼队马帮活动频繁,都带有大量的丝绸。海上丝绸之路所达的更是商埠大开,口岸林立。……先有条约开埠,后有自开商埠。
——摘编自《“近代丝绸之路”: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历史跨越的重要节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代丝绸之路开辟、发展的主观目的和客观效果。(4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丝绸之路”贸易的新特点,并说明“近代丝绸之路”贸易发展的意义。(10分)
【答案】(14分)
(1)主观目的:为了配合对匈奴的战争。(2分)
客观效果:开辟了中西交通的要道,大大促进了中原和西域、西方文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2分)
(2)新特点:政府腐朽没落,支持力度小;在民族危机背景下进行;外贸港口多;贸易量和规模及区域更大;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压制;主要靠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推动。(任答三点,共6分)
意义:促进了中国内地与边疆的交通联系;加速了边疆地区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加强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为后世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借鉴。(任答两点,共4分)
【解析】
(1)第一小问主观目的,据材料一“依赖于国家政治、军事等方面的诉求”并结合所学可知,为了配合对匈奴的战争。第二小问客观效果,据材料一“中国向外输出丝绸……东西方交流与合作之路”并结合所学可知,开辟了中西交通的要道,大大促进了中原和西域、西方文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
(2)第一小问新特点,据材料二“既是任人宰割的悲剧”并结合所学可知,政府腐朽没落,支持力度小;在民族危机背景下进行;据材料二“近代中外文化交流的通道是扩大了”“都带有大量的丝绸”可知,外贸港口多;贸易量和规模及区域更大;据材料二“任人宰割的悲剧”并结合所学可知,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压制;主要靠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推动。第二小问意义,据材料二“‘丝绸之路’还得到一定的恢复和发展”可知,促进了中国内地与边疆的交通联系;加速了边疆地区的发展;据材料二“海上丝绸之路所达的更是商埠大开,口岸林立”并结合所学可知,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据材料二“近代中外文化交流的通道是扩大了”可知,加强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结合所学可知,为后世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借鉴。
23.(2024·山东青岛一模·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4分)
借款修路
晚清时期,中国欲修建铁路,需要巨款,如何筹措?当时学者马建忠认为,筹之于官,已不可能,因为官府“拮据已甚”;筹之于民也不行,因为“风气未开,集股维艰”。无可奈何之下,只有“借洋债之一法”。然而兴修铁道的借款数额巨大,向谁借?如何借?如何偿还?都需要详细论证。他认为:
●是借款,而不是入股。他说:“借债与入股有别,入股可坐分每年赢余,借债者惟指望按年之利息。中国创行铁道,绵亘腹地,岂可令洋商入股,鼾睡卧榻之旁!”
●不能由在华的西方银行承办借债事宜,因为“天下之利,最患中饱”。在华的西方银行,都是外洋分行,而且只有三四家,不能满足中国的需要,他们也需再到邻近洋行筹措,这样就难免出现从中渔利、互相勾结、垄断为奸的问题。所以应该“自行承办,迳往英法都会,与其官、私银行面行商榷,由我计息,由我定价,一杜居间把持之弊”。此外,所借之款直接在该国购置轮车、机器、铁轨,“以外洋之银购外洋之物,既免折耗之费,复无垄断之虞”。
●修筑铁路非一二年所能建成,所以应“并五六年当偿之息,一气借成,以免异日腾挪无所,失信于人”。
●为避免铁路建成之后为洋人所把持,所以在借债之时,“一切借券,第标号数,不标姓名,一俟铁道得利之后,将其券逐渐收回”。即仿效西方的债票法,“债票书票号,不书姓名,以便辗转抵用,一如银票使公司之利厚者岁提一二成,赎回其票,则不言偿而自偿矣”。
——摘编自王军《中国财政制度变迁与思想演进》
概括说明马建忠主张的合理之处,并谈谈你对当时借款修路的看法。(14分)
【答案】(14 分)
概括说明:
从背景的角度作答:
十九世纪后半期,民族危机深重。清政府面临财政困难,民间集资修路的风气尚未兴起。马建忠主张"借洋债"兴建铁路是符合实际的。
从内涵的角度作答:
马建忠的主张着眼于维护国家利益。例如,强调"是借款,而不是入股",提防洋商分利;在借债之时,"一切借券,第标号数",避免铁路建成之后为洋人把持。
马建忠的主张对在华洋商的本质有清醒的认识。认为"不能由在华的西方银行承办借债事宜",应该直接与西方国家谈判。
马建忠的主张考虑到了中国修筑铁路的艰巨性。认为应"并五六年当偿之息,一气借成"。
马建忠主张的做法符合近代国际贸易的规则。例如,"以外洋之银购外洋之物"、借债之时,"第标号数"等。
从综合的角度作答:
借款修路是民族危机下先进的中国人救亡图存的探索。
看法:
在列强加强资本输出的背景下,先进的中国人主张借款修路利于抵制列强对我国铁路权的掠夺,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及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列强不允许中国走向富强,清政府没有能力有效维护国家利益,借款修路的目的难以实现。
【解析】
第一小问合理之处,据材料“筹之于官,已不可能,因为官府‘拮据已甚’”“筹之于民也不行,因为‘风气未开,集股维艰’”可以从背景角度进行说明:十九世纪后半期,民族危机深重,清政府面临财政困难,民间集资修路的风气尚未兴起,马建忠主张“借洋债”兴建铁路是符合实际的;从内涵角度来说,据材料“是借款,而不是入股”“一切借券……一俟铁道得利之后,将其券逐渐收回”可知马建忠的主张着眼于维护国家利益,例如,强调“是借款,而不是入股”,提防洋商分利;在借债之时,“一切借券,第标号数”,避免铁路建成之后为洋人把持;据材料“不能由在华的西方银行承办借债事宜”可知马建忠的主
张对在华洋商的本质有清醒的认识,认为“不能由在华的西方银行承办借债事宜”,应该直接与西方国家谈判;据材料“修筑铁路非一二年所能建成,所以应……”可知马建忠的主张考虑到了中国修筑铁路的艰巨性,认为应“并五六年当偿之息,一气借成”;据材料“以外洋之银购外洋之物,既免折耗之费,复无垄断之虞”可知马建忠主张的做法符合近代国际贸易的规则。例如,“以外洋之银购外洋之物”、借债之时,“第标号数”等;结合所学,还可以从综合的角度进行如下作答:借款修路是民族危机下先进的中国人救亡图存的探索。第二小问看法,首先要明确一点:在列强加强资本输出的背景下,先进的中国人(如马建忠等)主张借款修路利于抵制列强对我国铁路权的掠夺,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及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同时还要指出如下结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列强不允许中国走向富强,清政府没有能力有效维护国家利益,借款修路的目的难以实现。
24.(2024·山东青岛一模·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雨泽奏报
康雍乾时期逐渐形成雨泽奏报制度,皇帝要求各级官吏按期以奏折的形式上报地方各地雨泽等相关信息。该制度直至清末仍发挥作用。
皇帝谕旨
康熙谕旨:每岁于直隶各省,凡雨旸期候、丰歉情形、莫不留心访察。虽在僻远,必务周知。
雍正谕旨:凡地方水旱灾祲,皆由人事所致。或朝廷政事,有所阙失,若督抚大吏,不修其职,或郡县守令,不得其人。
乾隆谕旨:直省旬月奏报雨雪。
官员奏折
苏州织造李煦奏:六月十八日已得甘露,近复霑足……惟山田高壤插莳稍迟者,约有五六分收成。目下米价亦平,粗者七钱上下,细白者九钱、一两不等。
开封等八府暨郑许等七州并所属各州县奏:四月十七日巳时起至酉时大沛甘霖……臣复委员分路查勘,得雨盈尺,四野沾足,民心大悦……此诚皇上亲赐祈祷,精诚上格之所致也。
直隶总督那苏图奏:各处麦苗……长者五六寸,短才二三寸,保定一带……现在地尚潮润,若月内再得时雨,二麦均可有收,设天时难定,必需豫东二省麦接济。查上年麦收甚歉,所拨二十万石之数,已足敷用,似可照上年之数办理。
——摘编自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圣祖实录》《清世宗实录》《清高宗实录》等
(1)分析说明雨泽奏报制度的功能。(8分)
(2)指出影响雨泽奏报制度运行实效的因素。(6分)
【答案】(14分)
(1)分析说明: (应主要包含五个角度,任意四个角度即可)
从反映地方农情信息的角度作答。官员奏折中多提到农事及气候、收成、粮价、民情等地方农情的信息,雨泽奏报制度便于朝廷搜集地方农情。
从影响朝廷决策的角度作答。结合皇帝的谕旨内容,官员奏报的雨泽信息,为朝廷做出决策提供依据。
从约束官员行为的角度作答。结合奏报的形式、朝廷对信息的反馈,雨泽奏报制度可以约束官员施政行为。
从完善社会治理的角度作答。结合省际间粮食接济的信息,联系官员奏报涉及社会救济和优抚政策,表明雨泽奏报制度利于完善社会治理。
总之,从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进行有效的社会治理,维护封建王朝统治的稳定(或利于百姓的生计、社会的稳定、国家政权的安危)的角度作答。(8分)
层次要求:(按照不同层级对每个角度进行分析说明)
层次1:能对功能做出结论;
层次2:能在历史信息和相关历史现象之间建立起密切联系,并在此基础上,对功能做出结论。
(2)影响因素:统一多民族国家;雨泽奏报制度本身;皇帝与官员的个人因素;天人感应思想等。(任意3点6分)
【解析】
(1)据材料“苏州......开封......直隶总督”得出从地方官员的奏折反映地方农情信息的角度分析,官员奏折中多提到农事及气候、收成、粮价、民情等地方农情的信息,雨泽奏报制度便于朝廷搜集地方农情;据材料“皇帝谕旨”可知,皇帝通过地方官员定期上报的奏折,了解到各地的天气状况、农作物生长情况、收成预期等信息,得出从影响朝廷决策的角度分析,皇帝的谕旨内容、官员奏报的雨泽信息,为朝廷做出决策提供依据;据所学可知,通过对比各地奏报的信息,皇帝可以了解到地方官员的政务能力和工作态度,有助于皇帝对地方官员进行监督和考核,得出从约束官员行为的角度分析,从奏报的形式、朝廷对信息的反馈,雨泽奏报制度可以约束官员施政行为;这种监督和考核机制有助于维护中央集权,确保地方官员忠实执行中央政府的决策和命令,得出从完善社会治理的角度分析,从省际间粮食接济的信息、联系官员奏报涉及社会救济和优抚政策,表明雨泽奏报制度利于完善社会治理;总之,雨泽奏报制度的功能分析可从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进行有效的社会治理,维护封建王朝统治2024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 中国古代史 非选择题汇编(新高考专用)
1.(2024·河北邢台一模·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辽史·百官志三》载:“辽有北面朝官矣,既得燕(今北京)、代(今属山西)十有六州,乃用唐制,复设南面三省、六部、台、院、寺、监、诸卫、东宫之官。诚有志帝王之盛制,亦以招徕中国之人也。”《辽史·义宗传》载:“时(918年)太祖(耶律阿保机)问侍臣曰:‘受命之君,当事天敬神。有大功德者,朕欲祀之,何先?’皆以佛对。太祖曰:‘佛非中国教。’倍(太子耶律倍)曰:‘孔子大圣,万世所尊,宜先。’太祖大悦,即建孔子庙,诏皇太子春秋释奠。”
——摘编自王文光、江也川《辽夏金的中华文化认同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1)根据材料,概括辽朝的国家治理举措。(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补充一条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政权采取的类似国家治理举措,并简析它们的共同影响。(8分)
2.(2024·辽宁锦州一模·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唐初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有所谓“道”的划分,道之下是州统县的地方行政制度,唐太宗贞观初年,把全国分为十道,这时道只是一种监察巡视的区域,巡视道的官员都属临时派遣的性质,到了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又分全国为十五道,各置常设的“采访处置史”管理,后来地方官吏的权利日益增大,节度使往往兼领道的长官,掌握军政大权,道也成为军事割据区或行政区,于是安史之乱后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摘编自王仲荦著《隋唐五代史》
材料二
在各级地方官的设置上,宋朝基本上是针对节度使的权力开刀的。宋统一后,起初是依照唐制分全国为十道,997年改全国为十五路(类似现在的省),后不断增加,直至二十六路。在路之下,宋的地方行政机构还有州、县两级,与州平级并存的还有府、军、监等机构。在路、州增设“监司”、“通判”等职,有力地限制了地方割据势力,但也造成宋朝冗官多的弊病。
——摘编自周宝珠、陈振主编《中国历史·宋史》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从唐到宋地方行政区划的变化趋势。(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宋两代地方行政区划设置产生的不同结果。(6分)
3.(2024·辽宁锦州一模·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康熙三十年(1691年)五月,工部等衙门议复古北口长城,总兵官蔡元上疏,请求整修古北口一带残破的长城,康熙就此事发表了他的长城观:帝王治天下自有本原,不专恃险阻。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敢当。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如古北喜峰口一带,朕皆巡阅,概多损坏,今欲修之,兴工劳役,岂能无害百姓!且长城延袤数千里,养兵几何,方能分守?
——摘自徐永清《长城简史》
材料二
长城作为军事防御工程,其文化价值不是长城修筑者的主观意愿,而是历史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动态的历史场域中,长城本身的物质形态会改变,长城的价值超越了历史长时段并不断被赋予新认知,也因视角和价值取向不同,不同时代对于不同人群而言,在古代、近代乃至新中国建立之后不同的历史时期,长城的象征意义和价值有所不同。
——摘编自付瑞红《长城文化价值的“命运共同体”意涵与展示路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康熙反对整修长城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长城在中国古代、近代和新中国建立后所赋予的不同价值,并分别以具体史实说明。(12分)
4.(2024·北京海淀区一模·20)火药的传播。(10分)
火药和火器的外传,对世界历史产生重要影响。
①成书于唐朝的文献记载:“有以硫黄,雄黄合硝石并蜜烧之(注:蜜燃烧后化为炭),燃起,烧手面及烬屋舍者。”
②13世纪下半叶,欧洲人翻译阿拉伯人所著《制敌燃烧火攻书》,书中记载:“飞火由混在一起的硝石、硫黄和柳炭制成,并将其放入纸筒中。点放后,它立即升入空中。”
③《金史》载,1232年,金军抵御蒙古进攻时,“其守城之具,有火炮名‘震天雷’者”。蒙古灭金后,将虏获
的火药工匠和火器手编入蒙古军队,随军西征欧洲。1241年,欧洲人描绘了蒙古士兵使用火龙”的情景和火器样式。
④阿拉伯文献中最早提到中国火药知识的是药学家伊本·白塔尔著于1240年的《医方汇编》。
⑤下图为收藏于国家博物馆的铜炮。炮身刻有铭文“至顺三年(1332年)二月十四日埃边讨寇军第三百号马山”。它是世界上现存最早有纪年可考的金属管形火器。
⑥宋敏求(1019—1079)在《东京记》中载,汴京设有“火药窑子作”,生产火药武器。
⑦1326年佛罗伦萨统治者下令制造铁炮和炮弹,欧洲开始造出第一批金属管形火器。在英国牛津礼拜堂的档案中发现一张1326年的火炮图画。
⑧恩格斯指出:“(火药和火器)使整个作战方法发生了变革……以前一直攻不破的贵族城堡的石墙抵不住市民的大炮。”
(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概括火药的发明使用情况和传播路线。(6分)
(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分析火药发明和传播对世界历史演变的影响。(4分)
5.(2024·北京海淀区一模·16)正统观·家国认同。(10分)
材料一
“夷狄不可为帝王”是自先秦至魏晋华夏社会根深蒂固的观念。十六国时期众多少数民族统治者争正朔、明法统,开少数民族统治者论证自身正统性的历史先河。匈奴人刘渊,以“晋为无道,奴隶御我”为理由反晋,并宣称“夫帝王岂有常哉,大禹出于西戎,文王生于东夷,顾惟德所授耳”,不久称帝。羯族人石勒建立后赵政权后,担心因东晋政权的存在而“书轨不一”,自己的正统地位得不到天下人的承认。对此,徐光劝慰说:“陛下既苞(包)括二都(即占据长安和洛阳),为(就是)中国帝王。”淝水战前苻坚在阐述攻打东晋的理由时说“帝王历数岂有常哉,顾惟德所授耳”;“非为地不广、人不足也,但思混一六合,以济苍生”。少数民
族政权排定自己的五行历运,后赵承晋,为水德,前秦与前燕承赵,为木德,后秦承前秦,为火德,北魏建国时承秦,为土德。
——摘编自邓通《十六国胡族政权的正统意识与正统之争》等
(1)阅读材料一,概括少数民族统治者家国认同的观念,并分析其影响。(5分)
材料二
按照中国史学的传统观念,某个王朝纂修前朝历史,就是对前朝具有正统性以及本朝是前朝法统继承者的承认。元朝自从议修辽、宋、金三史之始,围绕着纂修义例,即辽、宋、金三朝“正统性”的问题,展开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争论。一派主张,以辽、金为《北史》,宋太祖至靖康为《宋史》,建炎以后为《南宋史》。另一派则主张独尊宋为正统。元顺帝至正三年(1343年),下《修三史诏》,指出辽、宋、金三朝“为圣朝所取制度、典章、治乱、兴亡之由,恐因岁久散失。合遴选文臣、分史置局,纂修成书……垂鉴后世,做一代盛典”。两年后,修史工作大功告成,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辽史》《宋史》《金史》。这一撰史原则无疑更加符合五代辽宋金元时期多民族融合进一步发展的客观历史。
——摘编自江湄《元代“正统”之辨与史学思潮》
(2)阅读材料二,评述元朝关于辽宋金三史的“纂修义例”问题的争议与解决。(5分)
6.(2024·北京西城区一模·17)运河——流动的文化遗产。
金代高粱河水系与闸河沟通示意图
材料一
金朝定都中都,漕运主要是依靠今北京城北的坝河,但由于北京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坝河的河床坡度很大,难以存留足够深度的水量。为此,金朝政府在其上游的高梁河和白莲潭设置闸门来调节坝河的水量。但终因这条渠道水源单一和渠道狭窄,漕粮仍然主要依靠陆运。
从上游绕过沙河、清河谷地,循西山麓转而东南,沿着平缓的坡降,汇集沿途泉流,聚入瓮山泊(今昆明湖);再从瓮山泊扩浚长河、高梁河至和义门(今西直门)水关入大都城,汇入积水潭;又从万宁桥下沿皇城东墙外南下出丽正门东水关,东南流至文明门(今崇文门以北)外,与金代的闸河故道相接,下至通州高丽庄入白河(即潞水,今北运河)。这项水利工程为大都城开辟了新水源,使大都城内的积水潭成为新的大运河终点。忽必烈将这条新的水道赐名为“通惠河”。
(1)结合图文资料,说出金元时期是如何解决北京漕运难题的。(4分)
材料二
大宗货品的运输走水路比陆路要便宜,因此天然河道和人工运河对运输粮食等大宗商品十分重要。……元代未能一直维持运河的畅通。明朝永乐帝迁都北京,迫使政府再次斥巨资开凿大运河。明代对施工难度较大的运河山东段进行了至关重要的河道改道。运河重开后,除有数次黄河改道影响其通航外,直至明代结束,始终通行不废。大运河为整个明王朝及其经济的统一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设施保障,但也是一个巨大的负担。运河的治理,使本已犯难的河政变得更加难以负荷。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明朝重新开通运河的原因和影响。(6分)
7.(2024·北京东城区一模·16)讲史小说。(12分)
材料一
讲史小说大约兴起于北宋,在元明时期进入繁荣。作者借用“讲史”形式创作小说,以抒发对现实的情感和理想。《三国演义》就是典型的讲史小说。
——摘编自朱维铮《走出中世纪》
材料二
《三国演义》相关回目 涉及历史事件
第四十九回 七星坛诸葛祭风三江口周瑜纵火 第五十回 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 赤壁之战
第七十七回 玉泉山关公显圣洛阳城曹操感神 关羽兵败被杀
第七十八回 治风疾神医身死传遗命奸雄数终 曹操去世
第八十回 曹丕废帝篡炎刘汉王正位续大统 第八十二回 孙权降魏受九锡先主征吴赏六军 魏蜀吴建立
材料三
关羽本为三国时期蜀汉的武将。进入宋代以后,他不仅受到国家祭祀,宋徽宗还赐以“义勇武安王”的神号,作为保佑宋代军事行动的武神崇拜。
关羽的故乡解州(今山西运城)是重要的盐产地,元明清时期来此的商人都会拜访关帝庙以祈求旅途安全、生意兴隆。在元代杂剧《关云长大破蚩尤》中,关羽被塑造为山西盐商的守护神。
明朝万历年间发生蒙古王公和西南土司的叛乱,平叛期间皇帝敕封关羽为“关圣帝君”。清朝乾隆帝对《三国志》中关羽“壮(勇猛)缪(名实不符)侯”的谥号不满,下令“关帝之谥,改为忠义”,在全国遍立关帝庙。
——摘编自田海《关羽:由凡入神的历史与想象》等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讲史小说的特点,并结合材料二内容举例说明。(4分)
(2)阅读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关羽崇拜”逐步扩大的历史原因。(8分)
8.(2024·北京西城区一模·16)中医药学。(11分)
材料
中国古代中医药学发展示意图
(1)阅读材料,概括中国古代中医药学的特点并加以说明。(7分)
(2)结合材料和所学,简述中医药学发展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4分)
(11分)
9.(2024·河北邯郸一模·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何尊、史墙盘蕴含的史料价值。(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周青铜器体现的特点。(6分)
10.(2024·河北保定一模·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在太祖时,虽听缘边市易,而未有官署。太平兴国二年,始令镇、易、雄、霸、沧州各置榷务,辇香药、犀象及茶与交易。……雍熙三年,禁河北商民与之贸易。时累年兴师,千里馈粮,居民疲乏,太宗亦颇有厌兵之意。端拱元年,诏曰:“朕受命上穹,居尊中土,惟思禁暴,岂欲穷兵?至于幽蓟之民,皆吾赤子,宜许边疆互相市易。自今缘边戍兵,不得辄恣侵略。”未几复禁,违者抵死,北界商旅辄入内地贩易,所在捕斩之。……景德初,复通好,请商贾即新城贸易。诏北商赍物货至境上则许之。二年,令雄、霸州、安肃军置三榷场,北商趋他路者,勿与为市。遣都官员外郎孔揆等乘传诣三榷场,与转运使刘综并所在长吏平互市物价,稍优其直予之。
——摘自《宋史》卷第一百八十六
(1)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中“互相市易”发生在北宋与哪个民族政权之间,并给出判断依据。(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与上述民族政权贸易交往发生的变化;指出北宋“令雄、霸州、安肃军置三场”的考量因素。(6分)
11.(2024·辽宁葫芦岛一模·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南宋的太学和州县学多有名无实,朝廷只好转而支持民间或私人创办书院,以补官学之不足。自北宋初就名闻天下的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在南宋中期相继复兴。之后,各地争相效法,纷纷建立书院,延聘名师硕儒,聚徒讲学。二十几年后,蔚然成风,呈鼎盛之势。南宋书院大部分集中分布在江南之地,以江西、湖南、浙江、福建为最多。特别是朱熹、陆九渊等一批理学流派的代表人物及弟子都在江南地区讲学,遂使这些地区成为书院最发达之地。
——摘编自王炳照《中国古代书院》
材料二
18世纪的许多思想文化活动都是在国家机构的影响下进行的。雍正资助书院使学者们有了职业,1736年至1795年在位实际执政61年的乾隆,曾倡议由一大批有学问的文人编了大约57部大部头著作,如《四库全书》等。清代的学术从属于官方,即使这种从属是间接的。皇帝对中国知识界的统治还表现在对文化的镇压上。这一镇压持续了大约15年,与编纂《四库全书》同时进行。
——摘编自(美)费正清、赖肖尔著《中国:传统与变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南宋书院兴盛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官学的显著特点并简要评价。(8分)
12.(2024·辽宁抚顺一模·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材料
中国古代称书店为书肆,兼具卖书与刻书两种职能。东汉时期,随着太学兴建及各地私学兴起,都城洛阳的书肆日渐增多,图书复制主要依靠手抄传承。唐朝时期,图书业“写本时代”达到黄金时期,同时,雕版印刷术也开始在民间图书市场逐渐应用。刻书的内容以民间需要的日历、医书、韵书等为主。书肆也在原有基础上继续发展,形成规模较大的,书肆中心。
宋朝时期,书肆主人以刻印书籍为职业,以图书流通为手段,以营利为目的,拥有许多写工、刻工和印工,且不断创新。宋代严格控制书籍出口,但是屡禁不止,辽、夏、金也因此翻译与翻印了大量汉文书
籍。明代为了推行政令,进行统治,政府的法令和记载典章制度的书籍成为当时最重要的出版物。诸多书肆为了营利目的,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印刷当时畅销图书,图书装帧华丽、刊印数量较大,特别是文学类图书,以翻刻宋版文集为时尚元素,各种各样的文学选本大量刊印发行。
——摘编自袁红军《古代书肆发展考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书肆发展的原因。(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文化角度概括中国古代书肆发展的意义。(6分)
13.(2024·天津河北区一模·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
时间 作者及作品名称 作品内容
1406年 朱橚《救荒本草》 植物图谱,描述植物的形态,展示植物分类概况。
1547年 马一龙《农说》 以水稻为对象,论述种子、插秧、除草、灌溉、开花、结实各环节技术,并用阴阳学说进行阐述。
1590年 李时珍《本草纲目》 共16部190多万字,收载药物1892种,其中植物药计有1094种。
1617年 赵崡《植品》 以花木为主,共载70余种,附记果品、蔬品等类。 以关中所产及本人所种为重点。
1628年 徐光启《农政全书》 记有栽培植物159种,皆国人千百年来衣食住行取资之源。
——孙大川《中国科技史》
材料二
18世纪,作为揭示植物生长规律以及判断其是否对人类具有价值的科学植物学,成为欧洲大国重视的焦点。政治经济学家们认为:精确的自然知识是国家财富积累的关键所在,植物学的重要性集中体现在,植物学家在全球范围内对特定高价值植物的精确鉴定和实验栽培,具体表现在:第一、植物学家在新的领地发现并编目珍贵的植物,使政府能够为国内市场提供廉价的食品、药品和奢侈品;第二、植物学家把经济植物运送到世界各地的殖民地,使之适应当地土壤,以打破国外垄断,增加国库收入。
——张鹏《杰斐逊的植物引种实验及其对美国农业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内容,概括明代植物学发展的突出特征及意义。(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内容,简述18世纪欧洲植物学研究状况并分析其原因。(10分)
14.(2024·天津一模·16)在中国古代史上,由于社会生产力相对低下,人口始终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基本动力和重要指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
古代中国南北方人口变化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 2470658 19.8% 9985785 80.2%
唐代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
——摘自扬远《西汉至北宋中国经济文化向南发展》
材料二
我国清朝不同时期人口与人均耕地数变化情况
时间 人口(百万) 耕地(万顷) 人均耕地(亩) 资料出处
1685 81.37 560.19 6.88 《康熙会典》
1706 81.65 551.95 6.76 《清圣祖实录》卷227
1722 103.05 784.37 7.16 《清世宗实录》卷2
1734 109.42 820.35 7.50 《清世宗实录》卷150
1753 183.68 677.58 3.69 乾隆《大清会典》
1784 286.33 700.94 2.45 乾隆《大清一统志》
材料三
注重提高农业生产力,改善对农业生产的经营管理,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显著提高,江浙、湖广、四
川、福建等稻产区一般亩产都在二三石,多者达五六石,甚至七八石。康熙年间,在江南推广两季稻,单位面积产量成倍提高。一年三熟的稻、麦轮作复种技术,在南方地区日益推广。而玉米和番薯的种植也在全国普及,推动了粮食的增产。
——《中国经济史》章开沅主编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宋时期南方人口(户)超过北方的原因,指出中国古代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6分)
(2)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人口流动迁徙呈现出何种趋势?产生哪些影响?(6分)
(3)材料二中1722年以后人口的增长与哪一赋税制度的推行有关?表格中的情况凸显了何种社会问题?依据材料三,分析为缓解人口压力清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8分)
15.(2024·湖南高三大联考一模·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材料一
战国时期,齐国在都城临淄设稷下学宫,由官府出资,招贤纳士,允许学者们“不任职而论国事”,发挥“智囊团”作用,还可招收弟子、自由讲学、著书立说。各派学者云集于此,围绕王霸、义利、天人、人性善恶等课题,通过期会、讲说、议论、研讨、诘难、争辩等形式切磋驳难、争辩求知。据《汉书·艺文志》记载,稷下学宫产生的学术著作有《孟子》《荀子》《管子》等300多部。
柏拉图于公元前387年创办阿卡德米学园,这是西方第一所集高等教育和学术研究于一体的“学院”。他采取比较开明的管理政策,允许不同思想存在。他采用苏格拉底的问答法教学,研究和教学的重点为算术、几何、天文、修辞学、逻辑学,目的是使人们的目光从现象世界转向永恒不变的理念世界。
——摘编自常凤霞《稷下学宫与柏拉图学园之比较》等
材料二
20世纪30年代,中国学术界出现了研究中国近代史的热潮,形成两种不同的话语体系。一种是以陈恭禄为代表的“近代化话语”,主张把中国近代史视为中国在西方冲击之下不断调整自身,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过程。另一种是以李鼎声为代表的“革命话语”,认为应把中国近代史视为西方殖民势力不断入侵中国,把中国变为殖民地及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过程。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比较稷下学宫与柏拉图学园的不同,并分析这些不同产生的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种话语体系,运用相关史实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12分)
16.(2024·安徽池州一模·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西周末年,太史伯提出了“和实生物”,春秋时齐相晏婴继承他的观点并进一步提出“和与同异”。孔子基于春秋末期的社会现实,继承并发展前人关于“中”与“和”的观念,提出了中庸思想,进而上升为“和而不同”“和为贵”这些经典命题。子思继承了孔子的中庸思想,在《中庸》中对“中”与“和”这两个观念加以联系,提出中和思想。在儒家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儒家思想家不断充实中和思想的内涵,使之成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哲学智慧。
——摘编自陈苗苗等《儒家中和思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材料二
李大钊文化调和思想的形成,既受到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和道家思想的影响,也受到西方自由主义和互助论的影响。在李大钊文化调和思想中,他通过对调和本义的研究,把调和定义为两存和竞立,并以调和对近代中国新旧文化和中西文化进行理性思考。在新旧调和中,他主张用新的取代旧的,立足点在于开新。在中西调和中,他主张由吸收西洋文明的长处逐渐转变为在融合现有东西文明基础上创造第三种文明,十月革命后他认为“俄罗斯之文明,诚足以当媒介东西之任”。由此,李大钊的文化调和思想不仅在当时具有独特性,也成为形成其马克思主义观的动因之一,这使他的前后期思想处于一种转折与连续中。
——摘编自杨芳《李大钊文化调和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孔子提出“和而不同”思想的政治背景。(8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李大钊文化调和思想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思想在当时的意义。(12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和思想的当代价值。(5分)
17.(2024·天津十二区县一模·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我们在思考中国历史中之社会变迁时,实应以各时期士的动态作为探求的中心。在某一时期中,士在何等地位中产生和占有何等地位,士以何种方式参与政权、操控政权,这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若依此观念来作为中国社会分期的基准,来说明中国历史中社会的任何演变,将感觉比较容易。
——据钱穆《国史新论》整理
(1)将下列基准特征:①门第社会、②封建社会、③游士社会、④科举社会填到表格中的相应位置(只填数字代码)。(4分)选择其中任意2个时期对所填写的“基准特征”作出解释说明。(6分)
时期 基准特征 解释说明
西周、春秋
战国
两汉 郎吏社会 西汉武帝时期尊崇儒术,实行察举制选拔孝廉人才,在太学等各级学校中设五经博士教授儒学,这一制度实行于两汉时期。
魏晋南北朝
唐以后
注:太学毕业成绩优秀者分派到中央部门作为“郎”,成绩较次者派遣到地方政府作为“吏”。
材料二
中唐以后至北宋前期,新型士人群体逐渐形成……北宋中期士人群体觉醒,一方面,儒学复兴旗帜的高扬,为学术思想的整合提供了契机;另一方面……士大夫与君主“共治”“共政”的理念与政治格局,成为宋代文化的中心内容……以范仲淹、王安石等为代表的士大夫,尽管政治主张颇不相同,却都以“兴起斯文为己任”,都具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与胆魄。
——摘编自袁行霈等《中华文明史》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简述唐宋时期“新型士人群体形成”的影响。(4分)
材料三
新的士类在近代中国的大批出现,体现了知识分子阶层的新陈代谢。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种新陈代谢不仅表现在新的士类在数量上的激增,更表现于时代发展对旧的士类的淘汰……科举制度的废除,断绝了诗书墨卷中人的出路,使之失去了安身立命之所……新式知识分子则成了时代的骄子,他们尖锐地抨击王朝秩序,又向社会传播各种新的观念意识……他们成为20世纪士类的主流。
——摘编自陈旭麓等《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分析“新的士类”在近代中国社会出现的原因。(6分)
18.(2024·天津河东区一模·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
孟元老对北宋京城汴梁作了如下描绘:太平日久,人物繁阜,垂髫之童,但习鼓舞,斑白之老,不识干戈,时节相次,各有观赏……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荼坊酒肆。给汴梁增添新的文化演绎动力的重要源泉是街市赋予它的浓厚的世俗性。街市的产生,不仅带来了汴梁城市商业活动的全面开放,也把城市变成了繁荣的大众生活的场所,带来了市民文化的勃兴,极大地丰富了城市作为人居环境的内涵,造就了高雅文化植根的土壤。
——摘编自孟元老《东京梦华录》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推动北宋京城汴梁城市商业繁荣发展的动力,并简要说明城市经济对宋元文学(文化)的影响。(8分)
材料二
宋朝时开始出现的地方性集镇、集市(草市),在明中叶以后有了更大的发展,几乎遍及全国,对各地自然经济起到了一定的调剂作用。一部分地理位置较好的镇市,人口逐渐聚集,越来越多地吸引外地商业资本,逐渐发展为专业性市镇,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地区工商业中心的性质。这类市镇以江南地区最为普遍,如以棉纺织业为主的松江朱泾镇、以丝织业为主的苏州盛泽镇、湖州南浔镇,人烟繁庶,名闻全国。到清朝前期,四所规模巨大的专业性市镇——广东佛山镇、江西景德镇、湖北汉口镇、河南朱仙镇合称“天下四大镇”,俨然已成为新兴的城市。……(这样)由城市到市镇,再到星罗棋布的乡村集市,一个个地区贸易网络就这样逐步形成。
——摘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第二版)》
(2)依据材料二,概括明朝中叶到清朝前期“一部分地理位置较好的镇市”的发展特点,并指出这一时期市镇兴盛对经济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8分)
(3)综合上述分析,概括指出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4分)
19.(2024·天津南开区一模·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
中国古代部分时期人口数量
时期 年份 口数 出处
东汉 157年(桓帝永寿三年) 约5600万 《晋书·地理志》
西晋 280年(武帝太康元年) 约1600万 《晋书·地理志》
隋 581年(文帝开皇元年) 约2900万 《隋书·李德林传》等
唐 755年(玄宗天宝十四年) 约5300万 《通典·食货》
材料二
《后汉书·仲长统列传》记载:(东汉后期)“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注:奴婢、徒附为依附人口,不为国家所掌握。)
材料三
清朝经过顺治、康熙、雍正三朝的增长,至道光二十年(1840年),人口总数增至4亿3千多万,达到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最高峰。人口的快速增加导致出现了许多社会问题。
——摘编自任惠玲《洪亮吉人口思想与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比较及启示》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内容,指出东汉至西晋人口数量变化较大的原因,并分析表格中的人口数据在历史研究中的价值。(10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内容,说明清朝人口数量增长的原因及产生的社会问题。(10分)
20.(2024·山东济南一模·16)秦朝统一岭南后,在岭南设三郡,置“五岭之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五岭之戍”
材料一
甲 (秦皇)又利越之犀角、象齿、翡翠、珠玑,乃使尉屠睢发卒五十万,为五军,一军塞镗城之岭,一军守九嶷之塞,一军处番禺之都,一军守南野之界,一军结余干之水。三年不解甲弛弩,使监禄无以转饷,又以卒凿渠而通粮道,以与越人战。 ——(西汉)刘安《淮南子·人间训》
乙 尉屠睢将楼船之士南攻百越,使监禄凿渠运粮,深入越,越人遁逃。旷日持久,粮食绝乏,越人击之,秦兵大败。秦乃使尉佗将卒以戍越。 ——(汉)司马迁《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丙 秦并天下至二世元年,十三年。并天下,八岁。乃平越地,至二世元年,六年耳。
——(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南越列传》
丁 自秦世有五岭之说,皆指山名。考之,乃入岭之途五耳,非必山也。自福建之汀入广东 之循梅,一也;自江西之南安瑜大庾入南雄,二也;自湖南之郴入连,三也;自道入广西之贺,四也;自全入静江,五也。乃若漳潮一路非古入岭之驿,不当备五岭之数。 ——(南宋地理学家)周去非《岭外代答·地理门》
材料二
兵有利钝,战无百胜,当时用兵南越,天时地利,皆非所宜,偏师丧败,事所可有,然以大体言之,则三郡之开,辟地万里,越人固未尝敢以一矢相加遗,安用局促守五岭乎?
——《吕思勉读史札记》(中册)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观点的理解。(14分)
21.(2024·江西鹰潭一模·17)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8分钟的新疆喀什分会场节目为国内外数亿观众奉献了一场溢满丝路风情的新春视听盛宴,“喀什”古称“疏勒”,是古丝绸之路中西交通的咽喉和枢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古代丝绸之路形成之初依赖于国家政治、军事等方面的诉求,政治动机大于经济利益需求。在随后的汉与大宛、龟兹等西域地区之间最初的经济和文化交流活动中,逐渐出现了“天子好宛马,使者相望于道”的场景。最终丝绸之路拓展为中国向外输出丝绸、瓷器、茶叶、冶铁等商品和技术及输入香料、作物、宗教、艺术等的东西方交流与合作之路。
——摘编自王超《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概念、特点及其对“一带一路”建设的启示》
材料二
“近代丝绸之路”,既是任人宰割的悲剧,也是否极泰来,走向振兴的前奏。从空间看,近代中外文化交流的通道是扩大了;从内容看,“西学东渐”是主线,但中国也在开放中艰难发展。晚清政府平定西北起义和新疆叛乱后,“丝绸之路”还得到一定的恢复和发展。我们从晚清民初大量的时人旅行记中也可以看到这种情况,驼队马帮活动频繁,都带有大量的丝绸。海上丝绸之路所达的更是商埠大开,口岸林立。……先有条约开埠,后有自开商埠。
——摘编自《“近代丝绸之路”: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历史跨越的重要节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代丝绸之路开辟、发展的主观目的和客观效果。(4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丝绸之路”贸易的新特点,并说明“近代丝绸之路”贸易发展的意义。(10分)
23.(2024·山东青岛一模·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4分)
借款修路
晚清时期,中国欲修建铁路,需要巨款,如何筹措?当时学者马建忠认为,筹之于官,已不可能,因为官府“拮据已甚”;筹之于民也不行,因为“风气未开,集股维艰”。无可奈何之下,只有“借洋债之一法”。然而兴修铁道的借款数额巨大,向谁借?如何借?如何偿还?都需要详细论证。他认为:
●是借款,而不是入股。他说:“借债与入股有别,入股可坐分每年赢余,借债者惟指望按年之利息。中国创行铁道,绵亘腹地,岂可令洋商入股,鼾睡卧榻之旁!”
●不能由在华的西方银行承办借债事宜,因为“天下之利,最患中饱”。在华的西方银行,都是外洋分行,而且只有三四家,不能满足中国的需要,他们也需再到邻近洋行筹措,这样就难免出现从中渔利、互相勾结、垄断为奸的问题。所以应该“自行承办,迳往英法都会,与其官、私银行面行商榷,由我计息,由我定价,一杜居间把持之弊”。此外,所借之款直接在该国购置轮车、机器、铁轨,“以外洋之银购外洋之物,既免折耗之费,复无垄断之虞”。
●修筑铁路非一二年所能建成,所以应“并五六年当偿之息,一气借成,以免异日腾挪无所,失信于人”。
●为避免铁路建成之后为洋人所把持,所以在借债之时,“一切借券,第标号数,不标姓名,一俟铁道得利之后,将其券逐渐收回”。即仿效西方的债票法,“债票书票号,不书姓名,以便辗转抵用,一如银票使公司之利厚者岁提一二成,赎回其票,则不言偿而自偿矣”。
——摘编自王军《中国财政制度变迁与思想演进》
概括说明马建忠主张的合理之处,并谈谈你对当时借款修路的看法。(14分)
24.(2024·山东青岛一模·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雨泽奏报
康雍乾时期逐渐形成雨泽奏报制度,皇帝要求各级官吏按期以奏折的形式上报地方各地雨泽等相关信息。该制度直至清末仍发挥作用。
皇帝谕旨
康熙谕旨:每岁于直隶各省,凡雨旸期候、丰歉情形、莫不留心访察。虽在僻远,必务周知。
雍正谕旨:凡地方水旱灾祲,皆由人事所致。或朝廷政事,有所阙失,若督抚大吏,不修其职,或郡
县守令,不得其人。
乾隆谕旨:直省旬月奏报雨雪。
官员奏折
苏州织造李煦奏:六月十八日已得甘露,近复霑足……惟山田高壤插莳稍迟者,约有五六分收成。目下米价亦平,粗者七钱上下,细白者九钱、一两不等。
开封等八府暨郑许等七州并所属各州县奏:四月十七日巳时起至酉时大沛甘霖……臣复委员分路查勘,得雨盈尺,四野沾足,民心大悦……此诚皇上亲赐祈祷,精诚上格之所致也。
直隶总督那苏图奏:各处麦苗……长者五六寸,短才二三寸,保定一带……现在地尚潮润,若月内再得时雨,二麦均可有收,设天时难定,必需豫东二省麦接济。查上年麦收甚歉,所拨二十万石之数,已足敷用,似可照上年之数办理。
——摘编自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圣祖实录》《清世宗实录》《清高宗实录》等
(1)分析说明雨泽奏报制度的功能。(8分)
(2)指出影响雨泽奏报制度运行实效的因素。(6分)
25.(2024·山东聊城一模·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简牍与典籍里的社会治理
材料一
秦汉
甲:里耶秦简(编号8—183、8—290、8—530)简文:(始皇)卅四年①十月戊戌朔辛丑,迁陵守(丞)说敢言之②;上卅三年黔首息耗③八牒。敢言之。
——选自陈伟主编《里耶秦简牍校释》
【注】①(始皇)卅四年:前213年。②敢言之,指古时下属对上言事时的最新套语。③息:繁衍,滋生;耗:减损,消耗。
乙:长沙走马楼汉简简文:(长沙王)五年①九月丙辰朔壬中,都乡胜敢言之,狱移②劾③曰:复移五年计口四千二百廿七,案阅实四千二百七十四,卌九口④计后。
——选自【日】西林昭一《简牍名迹选》
【注】①(长沙王)五年:前124年,即汉武帝元朔五年。②移:移文,古时官府文书的一种。与牒相类,多用于不相统属的官署之间。③劾:审理,判决。④卌九口:实为四十七人。
丙: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萧)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为汉
王,以何为丞相……汉王所以具知天下阨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选自司马迁《史记·萧相国世家》
材料二
唐代
丁:每一岁一造计帐,三年一造户籍。县以籍成于州,州成于省,户部总而领焉。诸造籍起正月,毕三月,所须纸笔、装潢、轴帙皆出当户内,口别一钱。
——选自《唐六典》卷3“户部郎中、员外郎”条
戊:诸断罪皆须具引律、令、格、式正文,违者笞三十……诸决罚不如法者,笞三十;以故致死者,徒一年。即杖麤①细长短不依法者,罪亦如之……诸年七十以上,十五以下及废疾,犯流罪以下,收赎②……八十以上,十岁以下及笃疾,犯反、逆、杀人应死者,上请③……九十以上,七岁以下,虽有死罪,不加刑……妇人年六十及废疾,免流配。
——选自《唐律疏议译注》
【注】①麤:cū,同“粗”。②收赎:准其以银赎罪。③上请:古代法律术语,又称“先请”,奏请皇帝裁决。
己:至是,炎建议作两税法。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现居为薄,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使与居者均,无侥利。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其租庸调、杂徭悉省。
——选自《资治通鉴》
(1)材料一中的三则引文各涉及哪些政治制度?说明你的依据。(8分)
(2)材料二中的三则引文分别体现了唐代社会治理的哪些特点?(6分)
26.(2024·广东江一模·17)中国古代服饰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之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中国古代社会各阶层的着装有严格规范。下表是中国古代文献中有关服饰规范的部分内容:
表3
出处 内容
《礼记·深衣篇》 上衣用布四幅,表明一年有四季;下裳用布十二幅,代表一年有十二月;袖口圆弧,领子方正,意味着公正;背缝垂直,体现出诚直。
《新唐书·车服志》 唐高宗时对官服的规定:三品以上袍衫紫色,四品袍深绯,五品袍浅绯,六品袍深绿,七品袍浅绿,八品袍深青,九品袍浅青。
《宋史·舆服志》 绍兴五年,高宗谓辅臣曰:“金翠为妇人服饰,不惟靡货害物,而侈靡之习,实关风化……宜申严禁。”
——摘编自张玲《中国古代服饰的文化符号内涵及制度规范》等
材料二
明代的“服妖”分为衣冠复古、奢侈僭越、男女混装和习俗禁忌四个类别。衣冠复古,即穿戴模仿前朝服饰,包括了元蒙遗风和之前其他朝代的服饰;奢侈僭越,即以下僭上,违制使用贵重饰品和贵族服饰;男女混装,即女着男装、男着女装;习俗禁忌,即与传统社会认知相违背的服饰或服饰行为,如上层人士穿戴低贱之人服饰等。
——整编自赵梦菲《明代“服妖”服饰现象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古代服饰的文化内涵并说明其影响。(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为“服妖”下一定义,并对明代“服妖”的成因进行分析。(6分)
27.(2024·河北唐山一模·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以《全唐诗》和《全宋词》为据,对唐、宋诗(词)人籍贯分布情况统计制图如下(见图3、图4),颜色深浅反映了诗(词)人数量的多寡。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宋两代诗(词)人分布的特点及变化的主要成因。(6分)
(2)从图3、4中任选一幅分布图,说明该图中诗(词)繁荣的原因。(6分)
28.(2024·山东烟台一模·16)有学者提出中唐至宋“社会变化之巨,并不亚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转变”的观点。
某历史研究小组尝试通过研究,探寻史家得出这一结论的研究路径。(12分)
步骤一 搜集中唐之前社会发展状况的材料
史料一 限民名田,以赡不足,塞并兼之路。
——《汉书·食货志》
史料二 自隋唐而上,官有簿状,家有谱系,官之选举必由于簿状,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此近古之制,以绳天下,使贵有常尊,贱有等威者也。
——【宋】郑樵《通志》
史料三 诗人之赋丽(言辞华美、内容雅正)以则。
——【汉】扬雄《法言·吾子》
步骤二 搜集中唐至宋社会发展状况的材料
史料四 (宋太祖)富室连我阡陌,为国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
——【南宋】王明清《挥麈录·余话》
史料五 自五季以来,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
——【宋】郑樵《通志》
史料六 词自南唐以来,但有小令。慢曲当起于仁宗朝,中原息兵,汴京繁庶……耆卿失意市俚,流连坊曲;遂尽收俚俗语言,编入词中……一时动听,散播四方。
——【南宋】吴曾《能改斋漫录》
步骤三 讨论总结,得出结论
(1)综合上述材料,说明该学者的观点。(8分)
(2)研究小组若要进一步证明这一观点,还可以补充哪些材料?试举两例说明。(2分)
(3)上述活动涉及到哪些历史探究的方法?(2分)
29.(2024·江西赣州高三一模·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元朝驿道不仅遍布中原地区,而且横贯欧亚,旁及中、西亚的察合台、伊利汗国。一度断绝的中西传统商道及中原北方民族贸易之路借此得以恢复。沿着商道东行的外国商人,来自君士坦丁堡、波兰、奥地利、俄国、威尼斯、热那亚、西亚、中亚等地。从欧洲到中国路途遥远,沿途地理气候条件复杂、险恶,
他们能携带大批金银珠宝、药物、毛料等商品来到中国,得益于驿道。驿站的直接或间接帮助,使欧亚国际商队长途贩运活动再度兴盛。《马可波罗行记》《通商指南》《柏朗嘉宾蒙古行记》等对这一时期的中西交往做了大量记录和描述。
——摘编自吴慧主编《中国商业通史》(第三卷)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朝驿道发挥的重要作用。围绕“元朝中西交往”这一探究主题,请补充除文献史料外其他类型的实物史料。(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元朝与唐朝相比在边疆治理方面的进步之处。(6分)
30.(2024·江苏如皋高三一模·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梅岭山路自秦代开辟以来长久失修,基本失去交通运输功能。唐开元四年(716年),张九龄奏请重新修凿梅岭山路的奏疏获准。他亲自到现场勘察,“缘燈道,披灌丛,相其山谷之宜,革其坂险之故”,最终部分利用旧关道又截弯取直修建新道,缩短险峻山路15里。开工后,张九龄利用十一月的冬闲时节召集乡民筑路,民众争相出力,新道不日凿成,“坦坦而方五轨,闻闻而走四通”,横穿南岭山脉,连接广东和江西。梅关道开通以后,海外诸国向朝廷入贡的物品经由梅关道北上,梅关道成为一条贡道。同时,唐政府也将梅关道作为官方驿道,设置驿站、配置戍卒、征收商税。唐朝末年,社会动荡,大批难民经由此道迁徙到岭南地区,岭南地区人口大为增加。
——摘编自王薇《文化线路视野中梅关古道的历史演变及其保护与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梅关道得以开通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梅关古道开通的影响。(6分)
31.(2024·河北石家庄高三一模·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临清卫设置大事记
图3
至元二十七年(1290),即会通河开通第二年,“改利津海道运粮万户府为临清御河运粮上万户府”。
皇庆元年(1312),枢密院议“各处都府并总管高丽、女直、汉军万户府及临清万户府,秩三品”,专门规定了临清万户府总管的品级为正三品。
洪武六年(1373)十一月,明廷“命置仓于临清以贮转运粮储,仍以军士三千守之”。
正统十一年(1446)二月,“宜易临清千户所为守御千户所,除吏目一人,以便会鞫”。
正统十四年(1449)十一月,明廷命“徙山东济宁左卫于临清,改为临清卫,以临清守御千户所”。
——摘编自胡雪艳等《明代临清卫与运河漕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临清卫设置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判断临清应位于图3中的(从①②③④中选填一个序号),并说明理由。(6分)
32.(2024·山东菏泽高三一模·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货币中的汉朝
材料
——据黄媚《西汉早期半两钱生产与管理的初步考察》等
表3 西汉前期货币的演变
时期 货币名称 货币政策 备注
汉初 半两(榆英钱) 允许民间私铸 注:24铢为1两;榆英钱实重3铢。五铢钱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成功的货币”。
吕后二年 八铢半两钱 取消私铸,官铸
孝文五年 四铢半两钱 废盗铸令,允许私铸
景帝中元六年 四铢半两钱 禁止民间私铸,行郡国铸币
武帝元狩五年 五铢钱 郡国铸币
武帝元鼎四年 上林三官五铢钱 废郡国铸币,铸币权归中央
——据彭信威《中国货币史》等
对西汉前期货币的生产与管理加以分析说明。
33.(2024·山东淄博高三一模·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西汉王朝的关中战略
材料一
汉初,刘邦建都洛阳。娄敬、张良建言,“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洛阳虽然“东有成皋,西有崤黾,倍河,向伊洛”,但“其中小,不过数百里,田地薄,四面受敌,此非用武之国也”。他们还认为,“都关中,扼天下之亢而拊其背”,若诸侯有变,则可具百万之众,顺流而下,平定叛乱;即使不能平定叛乱,还可固守关中,“山东虽乱,秦之故地可全而有也”。后刘邦采纳娄敬、张良之策,从洛阳迁都关中。
材料二
西汉政府以函谷关为界,分为关中地区和关东地区。元鼎三年(前114年),汉武帝将函谷关东移三百里,迁至新函谷关(如图4),形成以新函谷关为界的新“关中”地域。
图4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王朝的关中战略变迁并分析原因。(15分)
34.(2024·山东济宁高三一模·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济宁士绅
材料一
据《(康熙)济宁州志》里的相关记载,洪武三十余年间(1368—1398年)济宁本州只出过1位进士(这与科举举措反复以至于中断12年之久有关)。在明初的近一个世纪(1368—1464)里,济宁也仅仅出了12位进士。但是,从1545年到明亡的1644年,则出现了53位进士,几乎每3年一轮的科考就产生1名进士。终明一朝,共计产生243名举人,其中65人后来考中进士。他们的户籍都在济宁本州,即便是来自毗近的城镇或乡村,他们或者在济宁城里的官学肆业,或者参与城里的文化与社会活动,或者在城内、城郊拥有房产和生意。总的来说,济宁科举功名者的比率在明清时期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山东乃至整个中国北方居于翘楚地位。
材料二
明代最具全国性影响的济宁士绅是靳学颜(1535年进士,官至侍郎)和于若瀛(1583年进士,官至巡抚)。他们科举功名、宦绩卓著,诗文美名远播。靳学颜在退休后还积极参与和领导与地方政府合办的赈济等地方公共事务,成为济宁士绅传统的奠基人。其“弟学曾,山西副使,治绩亦有闻”。他去世后,受到隆庆皇帝特别下诏表彰。
明代后期,济宁涌现出更多在地方乃至全国范围内都有重要影响的官员、士绅及家族。其中,徐标成为后代士大夫的楷模。他出生在距济宁城只有9公里的工商名镇安居镇,幼年便以聪颖、懂事称誉乡里,并在天启五年(1625)中进士。之后他在明季风雨飘摇的岁月中,树立了正直、勤廉、干练的形象。1644年,时任兵部侍郎的他在李自成占据山西、准备进攻京师的前夕殉难。
——以上材料均据孙竞昊《明清时期济宁的士绅与社会》
(1)简析明清时期济宁科举功名者比率较高的原因。(6分)
(2)以济宁为例,概括说明明代士绅发挥的社会作用。(6分)
35.(2024·甘肃兰州一模·17)宋代并非中国古代史上国势强劲的时期,它面临很多内部和外部的问题,但其在经济、文化领域仍然有许多新成就与新变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浙江乃通江渡海之津道,且如海商之舰,大小不等,大者五千料,可载五六百人;中等二千料至一千料,亦可载二三百人……江岸之船甚夥(多),初非一色;海舶、大舰、网艇、大小船只、公私浙江渔捕等渡船、买卖客船,皆泊于江岸。盖杭城众大之区,客贩最多,兼仕宦往来,皆聚于此耳。
——摘自(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十二
材料二
“南海I号”南宋古沉船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文物储存最多、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近年来,随着“南海I号”保护发掘项目考古工作的推进,沉船中的瓷器、铜铁器、金银器、漆木器、钱币等大批精品文物出水。“南海I号”沉船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数以万计的稀世珍宝本身,还在于蕴藏着超乎想象的历史信息和非同寻常的学术价值。
——摘编自崔勇《中国“南海I号”为何被称为史无前例的水下考古典范?》等
材料三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
——摘自陈寅恪《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
(1)概括材料一、二所反映的宋代社会经济发展成就。(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试举一例,简要说明宋代经济发展与文化兴盛的辩证关系。(6分)
36.(2024·山东临沂高三一模·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徽州府祁门县汪寄佛户帖
图4 徽州府祁门县汪寄佛户帖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善本库现藏有汪寄佛户帖一件,厚麻纸,圣旨部分雕板墨印,户籍内容皆正楷毛笔填写。原件长宽各36公分,四周细线双边,两层边栏之间印有梅花图案。该户帖全文如下:
户部洪武三年十一月二十六日钦奉
圣旨:说与户部官知道,如今天下太平了也,止(只)是户口不明白俚(哩),教中书省置下天下户口的勘合文簿户帖。你每(们)户部家出榜,去教那有司官将他所管的应有百姓都教入官,附名字写着他家人口多少。写得真着,与那百姓一个户帖,上用半印勘合,都取勘来了。我这大军如今不出征了,都教去各州县里,下着绕地里去点户比勘合。比着的便是好百姓,比不着的便拿来做军。比到其间,有司官吏隐瞒了的,将那有司官吏处斩;百姓每(们)自躲避了的,依律要了罪过,拿来做军。钦此。除钦遵外,今给半印勘合户帖,付本户收执者。
一户汪寄佛,徽州府祁门县十西都住民,应当民差。计家伍口:
男子叁口:
成丁贰口:本身年叁拾陆岁,兄满年肆拾岁。
不成丁壹口:男祖寿年肆岁。
妇女贰口:妻阿李年叁拾叁岁,嫂阿王年叁拾叁岁。
事产:田地无,房屋瓦屋叁间。
右户帖付汪寄佛收执,准此。
洪武四年口月口日
深字伍佰拾号(注:此行字自上至下存左半,意在“勘合”)
——吴展《明代户帖的史料价值与版本价值》
(1)从徽州府祁门县汪寄佛户帖中可以获取哪些历史信息?(8分)
(2)作为研究史料,此户帖有何价值?(6分)
37.(2024·山东潍坊一模·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破格”选任官吏:管窥两汉的盛衰
汉代官吏选任除正常的仕进外,还存在不以典章制度或诏令为规则的身份“破格”现象。以下为《汉书》和《后汉书》的相关记载。
《汉书》的记载
◆“(桑)弘羊,洛阳贾人之子,以心计(心算能力),年十三侍中。”
◆河南贾人卜式因“愿输家财半助边”“数求入财以助县官”,被武帝超拜为中郎。
◆韩安国“事梁孝王,为中大夫”,在吴楚之乱时因“捍吴楚于东界”,“名由此显梁”,后来“坐法失官”,汉武帝“素闻安国贤,即召以为北地都尉,迁为大司农”。
《后汉书》的记载
◆东汉时陈禅“仕郡功曹”,“察孝廉,州辟治中从事”,因坐刺史臧罪被下狱,车骑将军邓骘“闻其名而辟焉”,后举茂才,为汉中太守。
◆刘祐因“举奏有罪”之功而以宗室身份破格“复迁河东太守”。
◆东汉梁冀“少为贵戚,逸游自恣”,先后担任黄门侍郎、侍中、执金吾、河南尹等。
◆单超、徐璜、具瑗、左倌、唐衡五个宦官,因诛除梁氏有功,得到桓帝宠幸,“破格”同日封侯,称为“五侯”。
(1)哪类人在汉代易被统治者“破格”选任?(4分)
(2)分析汉代实行“破格”选任官吏的利弊。(10分)
39.(2024·山东日照一模·16)汝南袁氏以通经兴家。逐渐发展成为东汉有名的世家大族,家族的兴衰与东
汉社会息息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家族变迁中的历史
材料一
材料二
袁良以习《孟氏易》举明经为太子舍人,东汉光武初任成武令。以后其孙袁安以通《易》举孝廉,持身庄重,居官不畏权势,以公事为重,颇为朝廷恃赖,历仕明、章、和三帝,位至三公,从此袁氏地位急剧上升。袁京、袁赏、袁敞等皆因高门而被拜为官;袁敞以父任为太子舍人,廉劲不阿权责,颇有父风,屡在三公位。袁汤多历显位,仕至三公。袁成任五宫中郎将,与外戚梁冀交好;袁逢曾任太仆、司空、执金吾;袁隗为三公。宗族袁赦时以中常侍(东汉时由宦官担任)用事于中,与袁逢、袁隗相为内外援。“故袁氏贵宠于世,富奢甚,不与他公族同”。其时大将军以下莫不与袁氏交结。
袁绍“壮健好交结”“有姿貌威容,能折节下士”,加上汝南袁氏的声望和他特殊的身份,周围有一大批拥护者。袁绍早年任中军校尉、司隶校尉,曾指挥诛杀宦官。汉末董卓进京、欲行废立事,袁绍最先起兵山东,进讨董卓,响应者众,号称百万,袁绍被推为盟主。在汉末群雄割据的过程中,袁绍先占据冀州,又夺青、并二州,后又占据幽州,一统河北,成为势力最大的诸侯,在官渡之战中败于曹操,后病逝。表术年少时以侠气闻名,后升迁为虎贲中郎将,曾与袁绍、曹操等共讨董卓,后与袁绍对立,被击败后割据扬州,一度称帝,部众离心,病死。
——据胡秋银《汝南袁氏的发展与东汉社会之变迁》等
袁氏家族的兴衰折射出怎样的时代变化?(12分)
40.(2024·广东深圳一模·17)“大一统”观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1691年,康熙帝宣布停止修筑沿用了2000年的长城,长城内外即成“一体”,即成“一家”。1703年,清朝选择塞外之地创建避暑山庄,每年盛夏之际来此,接见边疆少数民族政教首领。历经康雍乾等朝纂修的《大清一统志》,备载天下山川、郡邑、政事、风俗,旨在构建国家广阔的疆域一统观,从而在观念上来代替“华夷之辨”。
——摘编自李治亭《论清代“大一统”与避暑山庄》等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近代中国国家转型之路与中国传统大一统思想在历史的进程中形成了内在的逻辑统一。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所施行的不同的方针政策,都是为了在维护中国这个古老的多民族国家内在统一的基础之上,凝聚整个中华民族的力量,从而推动整个国家的转型。
——摘编自王健睿《传统“大一统”思想与近代中国国家转型的内在逻辑统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大一统”思想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如何“凝聚整个中华民族的力量”。(8分)
41.(2024·广东湛江一模·17)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大一统”并不是简单的政治一统,而应该看作天人的一统,也就是德礼和刑政,由此构成中华文明历世不衰的政道传统。尽管历史上无数次改朝换代,但后来的胜利者往往都会承认前一王朝在政治上与文化上的合法性。历史上少数民族政权多有侵扰乃至统治中国(中原王朝),但最终不分夷夏,都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洪流当中。
——摘编自郭晓东《中华文明何以赓续不已》
材料二
历史地看,原处于边疆地区的各少数民族在与中原地区的交往中努力吸收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努力寻求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改革,从而形成了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内在驱动力。边疆社会发展与中原地区发展差距逐渐缩小并趋于平衡,而新的统一的条件则在不断缩小差距的过程中越来越成熟,最终实现新的更高层次的统一。
——摘编自向燕南《辽金西夏对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贡献》
材料三
清代,边疆在空间划分上呈现出从界线模糊到边界清晰的特征,在治理上呈现出从拱卫中央、维护统治到维护“国家主权完整”目标的转移,从而完成从“天下”到近代“国家”的转变,其边疆治理呈现出陆海兼顾的企图以及维护国家主权的倾向。
——摘编自吴曼《从“天下”到国家:清代的边界与边疆治理》
材料四
突出的连续性是中华文明最为鲜明且最为基础的特质。进而言之,历史的连续性并非仅指线性维度上的连绵不绝,实际上具有极为广泛而深刻的含义:独特的地理气候是中华文明突出连续性的自然基础,稳定的空间规模是中华文明突出连续性的生长保障,厚重的文化积累是中华文明突出连续性的内在支撑,深沉的历史精神是中华文明突出连续性的核心品格。只有从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才能理解真正的中国。
——摘编自王学斌《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连续性》
(1)概括材料一中“中华文明何以赓续不已”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三,说明古代中国少数民族政权的历史贡献。(4分)
(3)根据材料四,简述“从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的史实依据。(6分)
42.(2024·江苏南通一模·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忽必烈即皇位后,循用蒙古国旧制,在北方创建驿站,灭亡南宋以后,在江南亦普设驿站,“盖以通达边情,宣布号令”。全国总计约设驿站一千五百余处以上,构成一个以大都为中心通向全国乃至境外的驿路交通网,“于是四方往来之使,止有馆舍,顿则有供帐”。元朝规定各地运送物资要尽量使用驿站,如果运送大宗货物,要尽可能使用水站。宫廷人员办理皇室事务,一般也可以使用驿站,只偶尔受到限制。边疆地区驿骑往来,与内地无异。如辽阳行省共设120个水陆站,在黑龙江流域因地制宜地设置了15处狗站。中央政府十分重视保持边疆驿道的畅通,遇有灾荒,由朝廷拨款赈济在驿站服役的站户,补买马、牛等供给驿站。尽管后来元朝设急递铺专门传递公文,以保证朝廷能迅速了解各地发生的紧急情况,并及时下达命令,但驿站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始终发挥着远为重要的作用。
——摘编自周良霄《元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元朝驿站的主要职能。(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元朝驿传制度的历史作用。(7分)
43.(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一模·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保直(官吏值班)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檐曝杂记·军机处》
材料二
军机处名不师古,而丝纶出纳,职居密勿。初只秉庙谟商戎略而已,厥后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清史稿》
注:赵翼,乾隆年间曾任军机章京,办理军机处日常工作。《檐曝杂记》是笔记随札,内容大部分是作者亲历亲见,也有一些失实传闻。
《清史稿》,中华民国初年由北洋政府设馆编俢的正史。
(1)根据材料一、二,据此能够确认关于军机处的史实有哪些?(4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史料角度分别概括《檐曝杂记》与《清史稿》的价值。(8分)
44.(2024·广东茂名一模·17)交通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促进了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进步。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学者将交通系统列为统一国家赖以生存的首要组织,认为“交通系统之所以名列榜首,是因为它们是大一统国家赖以生存的主要制度”。
——摘编自【英】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
图3 图4
材料二
表1 晚清兴修铁路曾引起的争论
观点一 “倘任其修筑开设铁路,洋人可任便往来……于大局更有关系”。“而沿途之旅店,服贾之民车,驮载之骡马,皆歇业矣,是括天下平民之力而归之官……与民争利,祸亦随之”。
观点二 “洋人之要挟否、视我国力之强弱。我苟能自强而使民物殷富,外人愈不敢肆其要求;我不能自强,则虽民物萧条,洋人亦必隐图其狡逞”。“铁路之利于漕务、服务、商务、矿务、厘捐、旅行者,不可殚述”。
——摘编自《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铁路史部分》
(1)结合材料一,提取图3信息分析秦朝陆路交通建设对巩固统一的作用,说明图4中元朝交通路线形成的原因。(8分)
(2)指出材料二中两种观点有何分歧,并就晚清修建铁路的影响谈谈你的看法。(6分)
45.(2024·江西上饶一模·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萧丞相营作未央宫,立东阙、北阙、前殿、武库、太仓。高祖还,见宫阙壮甚,怒,谓萧何曰:天下匈匈苦战数岁,成败未可知,是何治宫室过度也?萧何曰:天下方未定,故可因遂就宫室。且夫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且无令后世有以加也。高祖乃说。
——摘自《史记·高祖本纪》
材料二
千年之后的司马光,在其《资治通鉴》中对萧何营造豪华未央宫的理由进行了批驳:“王者以仁义为丽,道德为威,未闻其以宫室镇服天下也。天下未定,当克己节用,以趋民之急。而顾以宫室为先,岂可谓之知所务哉!昔禹卑宫室,而桀为倾宫。创业垂统之君,躬行节俭,以训示子孙。其末流犹入于淫靡,况示之侈乎?孝武(汉武帝)卒以宫室罢敝天下,未必不由酂侯(萧何)启之也。”
——摘编自方拥《中国传统建筑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说明汉高祖对萧何营作未央宫的态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一和二,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司马光对萧何营作未央宫的看法。(8分)
46.(2024·;湖南常德一模·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材料一
两汉间湘江流域各郡户口增长表
郡名 户数 口数
公元2年 公元140年 倍数 公元2年 公元140年 倍数
湘 长沙 43470 255854 588.58% 235825 1059372 449.22%
零陵 21092 212284 1006.47% 139378 1001578 718.61%
武陵 34177 46672 136.56% 185758 250913 135.08%
桂阳 28119 135029 480.21% 156488 501403 320.41%
赣 豫章 67462 406496 602.55% 351965 1668906 474.16%
——《续汉书·;郡国志》
材料二
中国历朝人口变化图
——《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两汉时期湘江流域人口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表中历史时期,围绕“人口状况与社会发展”自拟论题展开论述。(10分)(要求: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47.(2024·上海崇明区高三一模拟·2)秦始皇的面相(18分)
某教师为学生做有关“秦始皇嬴政”的专题讲座。
材料一
皇帝休烈,平一宇内……大洽濯俗,天下承风……初平法式,审别职任,以立恒常……黔首修洁,人乐同则,嘉保太平……
——【秦】李斯《会稽刻石》
(1)教师提问:根据材料一概括“秦始皇”的面相。(4分)
材料二
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夫并兼者高诈力,安定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
——【西汉】贾谊《过秦论》
(2)教师提问:通过材料二,还可以看到“秦始皇”的哪一面相?(4分)
材料三
他(秦始皇)不自觉地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倾向,充当了中国新兴地主阶级开辟道路的先锋,在中国历史上,消灭了封建领主制,开创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时代。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3)教师提问:材料三可与上述哪则材料相佐证?说明理由。(4分)
(4)综合上述材料,陈述你眼中的“秦始皇”,并从证据的角度说明理由。(6分)
49.(2024·上海徐汇区高三一模·4)两税法(31分)
下列材料一至三均源自教科书,材料四据李三谋《重新认识“一条鞭法”的征收问题》一文整理,阅读这些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公元755年起,民户流亡、薄册散失。780年,唐德宗行两税法,规定: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秋季两次纳税。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颁行两税法的主要原则和目的在于( )(单选,2分)
A.扩大收税对象,维系儒学正统 B.扩大收税对象,提高官吏福利
C.简化税收名目,保证国家收入 D.简化税收名目,恢复租调制度
材料二
两税法推行后,白居易写诗道:“国家定两税,本意在忧人……奈何岁月久,贪吏得因循。泼(榨取)我以求宠,敛索无冬春。”同时期唐朝名臣陆贽称两税法:“每州各取大历中一年科率钱谷数最多者,便为两税定额,此乃采非法之权令以为经制(治国的制度),总无名之暴赋以立恒规。”
(2)根据材料二,指出白居易与陆贽对两税法的观点有何异同?(8分)
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宋承唐制,征收两税,但附加税繁杂多变,往往超过正税数倍。明初赋税分夏税、秋粮两次征收,明朝后期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赋役合并、一概折银。1712年,康熙帝规定以前一年的丁银为定额,不再增加。雍正即位后,将这笔丁银分摊到田赋中,称“摊丁入亩”。
(3)结合材料三所示中国古代赋税制度演变历程,从计税标准和征税方式的角度,指出两税法之于其中的地位。(6分)
材料四
早在明弘治时的福建、江西及浙江、河北的一些地方都程度不等地将一部分丁徭摊入地亩里面征收。而山西地方,直到清乾隆元年为止,才改变了按户、丁征役之旧例。辽宁、台湾及广西部分地区,从明至清也同样一直是丁、地分征。之于康熙宣布“永不加赋”后,清朝人口数量激增,人地矛盾进一步突出。
(4)应如何看待两税法颁行以来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赋税制度改革?综合上述材料,解释你的观点。(15分)
50.(2024·江苏连云港一模·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唐宋时期,设置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海上贸易逐渐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方向,形成了交广和楚扬南北两线等多条海道,港口有广州、泉州、扬州、明州(今宁波)、潮州和楚州(今淮安)等……亚洲、非洲和欧洲等地皆有中国货物流通,进口货物有丁香、硫磺、琉璃瓶、铜、银等数十种,出口货物以丝、瓷、漆器等为主,中国铜钱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通用货币。
——摘编自沈光耀《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史》等
材料二
1511年,葡萄牙攻占马六甲后,中国海外商船不能直接同苏门答腊西北部的亚齐进行贸易。明末,葡萄牙以澳门为据点,从事中国、日本、印度(果阿)和欧洲之间的贸易。1740年,荷兰殖民者在巴达维亚屠杀大量经商的华人,对此闽浙总督向皇帝上奏称“噶喇吧番目戕害”的汉人是咎由自取。中国海上贸易日益受阻,茶叶和瓷器市场份额不断下降,商帮受到西方商人的打压。
——摘编自骆邵东《从全球经济发展的视角看明清对外贸易政策的成败》
(1)据材料一,概括唐宋对外贸易发展的特点。(6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中国对外贸易面临挑战的原因。(6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以唐宋和明清为例,说明对外贸易对于国家发展的作用。(4分)
51.(2024·广东佛山一模·17)有同学为研究武则天收集了如下材料,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内容 出处
史料一 夫能渡一切苦厄者,其惟世尊乎!惟佛之国,黄金界道。 唐《御史台精舍碑》(701年)
史料二 则天以方庆家多书迹,尝访求右军遗迹……王方庆乃献王羲之以来二十八人书迹……则天乃令中书舍人崔融为《宝章集》,以叙其事,复赐方庆,当时甚以为荣。 《旧唐书》卷《王方庆传》
史料三 则天太后践祚临朝,欲收人心,尤务拔擢,弘委任之意,开汲引之门,进用不疑,求访无倦,非但人得荐士,亦许自举其才。 陆贽《请许台省长官举荐属吏状》(792年)
(注:《御史台精舍碑》是崔浞在武则天朝任殿中侍御史时所撰写的,旨在借助佛教的感化力,使有罪官员忏悔。)
材料二
唐代对武则天的记载多集中于史书、野史及笔记小说,除了史书中的传记类作品篇幅相对比较长以外,其他作品多是只言片语,或是简短的小故事。记载的多是关于武则天的言行、施政措施、朝野逸事等,比较接近历史上武则天的真实面貌。晚明时期的武则天形象在文人士大夫的政论、文集、小说和戏曲中频频出现,出现了较多关注武则天与太宗、高宗的中篇、长篇作品小说,武则天形象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摘编自韩林《武则天形象的文化建构及阐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则史料,阐述其对研究武则天的价值。(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明时期的武则天形象相较于唐代所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8分)
52.(2024·海南海口一模·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
今南京城(时称建康城)是南宋时期的留都,它“外运江、淮,内控湖海,实为东南要会。”建康城城周长为二十五里四十四步,有六道城门,规模位列当时城市的第7位,人口众多,号为“天下巨镇”。城内街道纵横交错,路面平坦,各种建筑参差相间。街市喧闹,坊巷密集,一派都市繁华景致。城中民居、官衙、各种店铺、茶楼酒肆、客栈、市场、寺院、道观、学校、书院、兵营等交织杂处,由此占据街巷和河渠沿岸引发的所谓“侵街”现象司空见惯。城区有牛马市、谷市、蚬市、纱市、盐市等多种专业市场。南门外的工商业区设有城南厢。厢,是负责某一区域的治安机构,“厢有厢官,掌民讼”,各厢下辖若干坊。宋初,建康
城内之坊数已达20处,分属四厢,到南宋末年,坊数已达到36处。
——摘编自徐吉军《宋代建康的城市建设与社会经济文化》等
材料二
史料一 (绍兴十一年即1141年,临安郡守俞侠上奏)府城之外,南北相距三十里,人烟繁盛,各比一邑,乞于江涨桥,浙江置城南北左右厢,差亲民资序京朝官主管全厢公事。
——(宋)潜说友《咸淳临安志》卷十九
史料二
图3 南宋建康府城之图
——(宋)周应合《景定建康志》,景定二年(1261年)成书
(1)据材料一,概括建康城的社会风貌并分析其成因。(10分)
(2)据材料二,自拟一个研究课题,并说明两则史料对该课题的研究价值。(5分)
53.(2024·湖南株洲一模·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宁波市区宋元时期城市生活类遗址出土瓷器基本情况
时代 产地 浙江地区 江西地区 福建地区 北方地区 海外地区
北宋 越窑、龙泉窑、整州窑、泰顺窑 景德镇窑、吉州窑 建窑 定窑、磁州窑、耀州窑、 高丽青瓷
临汝窑
南宋 龙泉窑、越窑、越窑仿官窑、南宋官密、江山窑 景佬镇窑、吉州窑 同安窑、德化窑 定窑、磁州窑、钧窑 高丽青瓷
元代 龙泉窑、永嘉窑、秦顺窑、临安天目窑、江山窑 景德镇窑、吉州窑 浦口窑、德化窑 磁州窑、钧窑 高丽青瓷
(说明:1、今浙江宁波地区即宋元时期的明州;2.在宋代瓷器中,官窑即是一种专称,指北宋和南宋时在京城汴京和临安,由宫廷设窑烧造的青瓷)
——摘编自:吴敬、付亚瑞《明州城遗址出土宋元瓷器与明州港市的考古学观察》
材料二
(说明:奉化江与余姚江在宁波附近汇合成为甬江汇入东海,而甬江与杭州之间的杭甬运河是京杭大运河的延伸段)
——摘编自薛风旋著:《中国城市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从产地视角指出出土瓷器各自具有的史料价值。(8分)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宁波地区宋元时期的瓷器消费特点,分析其形成原因。(10分)
54.(2024·甘肃一模·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宋代时期,女性文学进一步发展。据记载,先秦至唐,有作品流传的女作家不过33位,而宋代女词人近90人,女诗人200多人。宋代女性作家有的来自宫廷嫔妃、大家闺秀,有的来自平民百姓、婢妾娼妓。她们中,除李清照、朱淑真外,魏夫人、吴淑姬、温琬、张玉娘等人,也是当时较为著名的女性作家。她们从闺阁中走向了世界,突破了女性文学单一的闺中诗模式,其中更有抒情写景、咏史怀古、军旅边塞、爱国之诗等,整体质量达到了中国古代女性文学的最高峰。
——摘编自李兰《宋代女性文学成因及价值探析》等
材料二
宋代将女性作为文学创作对象的风尚盛行。如词作品中描写最多的便是女性,这与宋代歌楼酒肆业的高度繁荣密切相关;同时,词的婉约性决定了它更多地以“绮筵公子,绣幌佳人”为描写对象。除此之外,宋代文学中还有较多女性形象塑造的是话本小说。它对市井小民中女性形象的塑造尤为成功,《快嘴李翠莲》中的李翠莲、《碾玉观音》中的璩秀秀等,她们努力挣脱封建礼教的束缚、追求自由平等的爱情和独立的人格,其经典形象深入人心。
——摘编自杜少静《浅析宋代女性与文学之关系及其产生原因》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女性文学的特点。(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将女性作为文学创作对象的风尚盛行”的原因。(8分)
55.(2024·安徽淮北一模·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变为“政由方伯”,诸侯国基本上已具有独立权。各国间的利益冲突不断加剧,军事竞争催生出国际间的战争规则和交往原则,并由此出现了专门的外交机构和外交官。各国为了协调国际关系,经常组织会盟活动,制定盟约作为诸侯共同遵守的国际规范。盟约具有国际司法和调节功能,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各国在国际交往中,形成了国家平等、和平外交、互不侵犯等原则。与此同时,儒家也力图将国际法纳入“礼”的范畴,构建和谐的“天下秩序”。
——据高旭《先秦国际法的溯源与探究》等
材料二
近代国际法话语权体系依托资本主义国家崛起而实现,主要适用于欧洲主权国家之间。西方国家凭借其政治、经济和军事等优势,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法推广至全球,将非西方国家置于它们单方确立的国
际法之下。在这一进程中,主权平等原则得到承认,但这只是欧洲范围内的有限承认,如柏林会议商讨非洲国家的国际公约时,列强是以西方的文明标准决定非洲国际事务,非洲国家却无从参与。近代国际法话语权体系偏离了主权平等原则,这种单一性的话语权体系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国际法的“国际”属性。
——据冯胜勇《国际法史背后国际法话语权体系的现代性反思》
材料三
国际法脱胎于西方文明的母体,如今已逐渐为中国所接受、认同和支持。改革开放后,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交往活动,从国际法律秩序中获得巨大的收益。中国应提高现代国家治理能力,不断推动社会的文明进步,同时应积极履行国际义务,力求使自身的主张与行动符合国际法的规范与理念,并在全球治理问题上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据韩逸畴《从欧洲中心主义到全球文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国际法产生的背景及其应用的主要表现。(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近代国际法体系。(8分)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当今中国参与国际法体系建设的认识。(4分)
56.(2024·广东韶关一模·17)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明朝的疆域范围在历代统一王朝国家中不算广阔,但其采取的移民实边、兴办学堂、开设科举等积极的边疆治理举措,取得了较大成功。就移民实边来说,据历史记载,移民云南的便有二三十万卫所军人,连同家眷约有八九十万人,约占当时云南人口总数的1/4,驻守贵州的军人及其家眷约有六十余万人,明初驻守广西的军人及其家眷也不少。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派遣大亚的驻军到边疆就地屯垦屯耕。战时拿起刀枪御敌,平时举起锄头种粮,不仅筑起了一道边防防线,也使曾经的不毛之地留下了万顷良田。
——摘编自方铁《论元明清三朝的边疆治理制度》
材料二
清末民初,在处理国家和民族认同的关系问题上,孙中山提出“五族一体”或“五族共和”思想,强调“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国。”……针对边疆治理所提出的政策方略,孙中山在其撰写的《治国方略》一书中,关于发展中国实业的十项建议中,其中的第一项“开发交通,修筑铁路十万英里”,第八项“灌溉蒙古新疆”和第十项“移民于东三省、蒙古、新疆、青海、西藏,区域性发展和建设问题,为导向的。
——摘编自吕朝辉《当代中国新地边弧:浪漫旅游联系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述明清移民实边在边疆治理中的历史作用,若将材料一作为史料用于边疆治理研究有何局限。(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孙中山关于边疆治理的新思想,为了能够进一步研究清末民初边疆治理思想,除查阅《治国方略》外还可以查阅哪些类型的文献?(6分)
57.(2024·江西景德镇一模·18)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1069年,北宋王安石进行变法。主要内容是:以“富国强兵”为宗旨。分为“理财”和“整军”两大类。从新法实施,到守旧派废除新法,前后将近15年时间。每项新法在推行后,基本上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使豪强兼并和高利贷者的活动受到了一些限制,增加了财政收入。但各项新法由于用人不当、宋神宗的动摇和逝世等原因最终被废除。
明朝中期以后,社会危机凸显。万历年间明神宗支持张居正推行改革,主要内容有:一是整顿吏治。张居正提出有名的“考成法”,考成法实施以后,法必遵行,言必有效,一时大小官员皆不敢玩忽职守,一切政令“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行政效率大为提高。二是整饬边防,改善同蒙古的关系,从而西北边塞安宁,二十余年没有战争。三是兴修水利。大大减少了水灾,保障了农业生产,多年弃地得以变为良田。四是清丈田地。此法清查出了一部分素强地主隐瞒的田地,有利于抑制地主逃税现象。五是一条鞭法。主要解决“役”的征收问题。经过上述改革,强化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机器,改善了国家的经济状况,财政收入也有所增加,边防实力增强。
——摘编自赵黎君《王安石变法和张居正改革异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安石变法和张居正改革的相同之处。(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王安石变法和张居正改革成效不同的原因。(6分)
58.(2024·浙江台州一模·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
茶马古道作为我国最为古老的贸易商路,与丝绸之路有着密切关系,最早源于汉代,直到唐宋时期才正式形成。茶马古道以马帮为载体,是连接我国西南地区的纽带……自唐朝的茶文化诞生以后,饮茶之风也风靡全国,茶叶渐渐从内陆向边疆地区扩散,西南地区的吐蕃也在汉族饮茶习俗的影响下迅速爱上了茶叶,并以燎原之势在整个西南大地蔓延开来。为了加强对茶叶的管理控制,唐朝政府颁布了专门的茶马贸
易制度,藏族人民以马匹交换茶叶的贸易开始形成,唐蕃古道也在这一时期开通……茶马古道与茶马贸易发展到宋朝时成为了政府加强西南边境地区管理的重要手段。为了维护边境的安宁和平,宋朝和明清的统治者均以茶马贸易巩固边疆,通过开放边境互相贸易的形式,实现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羁縻”目的,利用经济文化的方式阻止了少数民族的武力侵扰。另外,汉人在与少数民族进行经济交流之时在无形中增进了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感情。
——摘编自聂甘霖、陈纪昌《茶马古道与茶马贸易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
材料二
“茶”的两大发音系统在亚、非、欧三大洲分布示意图
备注:在汉语中“茶”有不同的发音,北方以及广东地区“茶”字的发音形成今天世界上的cha发音系统;厦门方言发音形成今天的tea发音系统。明清时期,葡萄牙主要从澳门进口茶叶;荷兰、英国主要从厦门进口茶叶。
材料三
中华茶文化广泛吸收了儒、释、道诸家精华,强调修身养性,是中国传统文化“内省修行”的一种体现……尽管中华茶文化具有平和淡然、含蓄内敛的自然属性,但是饮茶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使茶文化天然具有开放共享、促进交流的社会属性……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为世界展现了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以茶叙事”频频出现于中国主场外交的重大国际多边场合。习近平主席在多个重要外交场合以“茶”为引,在俄罗斯谈“万里茶道”、在比利时发表“茶酒论”、在巴西论“百年茶之友谊”等,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中国方案推广至全世界……茶与茶文化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是跨文化交际最好的媒介之一,世界各国人民因为茶而拥有了一种共同的语言。茶味绵长、意境幽远,正如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和谐共生”的追求,海纳百川、大道致远。
——摘编自熊李力《中国茶文化与大国外交相融相通之道》
(1)根据材料一,概括茶马古道在我国古代重要的历史价值。结合所学,指出明代除茶马贸易外“实现对
西南少数民族的‘羁縻’目的”的其他措施。(6分)
(2)“茶”两大发音系统的形成与茶叶贸易路线有密切关系。根据材料二,指出新航路开辟后分布区域增长更为迅速的“茶”发音系统。结合所学,分析中国茶文化在世界传播的意义。(8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从哲学和美学的角度解读中华茶文化“自然属性”的内涵。结合所学,指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在外交布局上的特点并列举“以茶叙事”的“中国主场外交的重大国际多边场合”。(6分)
59.(2024·浙江台州一模·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
关于以民为本政治哲学思想,我国商周时代就已萌芽。西周姜尚最早提出民本的思想。春秋战国时期,经过儒家不断的丰富和发展,形成了系统的民本思想。例如,孔子主张富民、惠民,提倡“仁者爱人”;孟子提倡“民贵君轻”;荀子提倡“民水君舟”。这一时期民本思想已渐趋成熟,在秦汉以后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它仍是重要的官方意识。
——摘编自邓群英《中国儒家的民本思想与西方的人本主义之比较》
材料二
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成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把资本变成公共的、属于社会全体成员的财产……这时所改变的只是财产的社会性质,它将失掉它的阶级性质。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我们主张以人道主义改造人的精神,同时以社会主义改造经济组织。不改造经济组织,单求改造人类精神,必致没有效果。不改造人类精神,单求改造经济组织,也怕不能成功。我们主张物心两面的改造,灵肉一致的改造。
——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材料三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是更加公平公正、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毛泽东在1955年就明确指出:“我们还是一个农业国,在农业国的基础上,是谈不上什么强的,也谈不上什么富的。但是,现在我们实行这么一种制度……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在全面建设新征程中,习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实现人的现代化和人的全面发展,
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摘编自姜辉《实现共同富裕的方向原则和现实途径》
(1)根据材料一,概括先秦民本思想的特点。结合所学,指出汉朝以民本思想为“重要的官方意识”的具体实践。(7分)
(2)根据材料二,分别概括《共产党宣言》和《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关于改造社会的主张。结合所学,列举李大钊等人作为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实践活动。(7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简述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为领导人民走向“共同的富”而采取的经济措施。结合所学,指出为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国人民应坚定走下去的道路及该道路的世界意义。(6分)
60.(2024·浙江温州一模·23)阅读契约的有关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1369—1487年徽州427件土地买卖契约使用宝钞、谷物、绢布、白银情况
——据万明《明清徽州社会经济资料丛编》等整理
材料二
建文三年侯官县江十郎卖山契
侯官县二十四都住人江十郎,承祖有山数号,坐落二十五都,土名……今录出东西南北四至明白。今且因为年老,日食缺乏用度,遂将上项铺后等山出卖。今托得本里王文禄,引到本都方彦诚前来出头就买,三面与买主引进人议定,情愿将上项山定价宝钞捌百贯文,其买价钱钞就时交讫,别无留寄。所卖山段系自己物业,与房分伯叔兄弟侄无干涉,亦不曾重张典挂外人财物。如有此情,别路良业赔,罚银壹拾陆两
抵还买主无词。
建文叁年玖月 日
立卖契人江十郎(花押)
中人王文禄(花押)
代书人池九才(花押)
——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明清福建经济契约文书选辑》
材料三
日前发现的契约文书呈现出数量多、分布广、价值大等特点,是中国历史变迁最生动的载体,它们就像一个个的点,是古人经济交易活动最真实的写照。日本学者寺田浩明认为:只要接触过明清时期民间文书史料集的人都会认为,当时的一般民众的日常生活或日常的社会关系都是依靠这些相互性“契”或“约”来支撑的。
就契约文书的内容与格式而言,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又具有极大的相似性,从此出发可以让我们对于中国文化有更为深层的理解。
——摘编自仲伟民等《契约文书对中国历史研究的重要意义》
(1)写出材料一中反映白银使用情况图例的序号,说明判断的理由。(3分)
(2)根据材料一、二,提炼明朝土地买卖的相关信息。(4分)
(3)结合上述材料与所学,概述契约在经济与社会中的作用。契约文书“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又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反映出中国文化有何特点?(5分)
61.(2024·浙江绍兴一模·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雅典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2024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 中国古代史 非选择题汇编(新高考专用)(原卷版+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