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2023--2024下学期中考适应性检测---历史卷(无答案)

中考适应性检测
历 史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8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时,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黑色墨水笔或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后, 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红山文化玉龙是新石器时代的玉器,于1971 年出土于赤峰市翁牛特旗三星塔拉遗址,与此同期,长江流域下游、黄河流域也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并发现了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由此可知,中国早期文明 ( )
A.开始饲养家畜 B.阶级分化趋势明显
C.呈现多元一体特征 D.会种植农作物
2.它是中国历史上一件划时代的大事,是周武王在他的助手们的帮助之下所创建的,且具有西周特色的国家体制。它是( )
A.郡县制 B.世袭制 C.科举制 D.分封制
都参考了中国古钱币的造型,你认为如图的这些徽标设计灵感都来源于哪种古钱币 ( )
A.刀币 B.圆形方孔半两钱 C.蚁鼻钱 D.布币
4. “元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穿越时空,你针对元朝做了一次现场采访。在接受采访的四个人中,回答符合史实的是 ( )
A.甲:大都城内有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勾栏”
B.乙: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
C.丙:中国的海船开始使用指南针
D.丁:为了加强对西藏的治理,设立了澎湖巡检司
历史 第 1 页 (共 6 页)
5.归纳法是一种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下列对中国古代历史发展阶段特征,归纳正确的是( )
A.夏商周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B.秦汉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隋唐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D.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A.《辛丑条约》 B.《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 D.《南京条约》
7.梁启超指出: “及观郑君,则全世界历史上所号称航海伟人,能与并肩者,何其寡也……而我则郑和以后,竟无第二之郑和。” “竟无第二之郑和”的根本原因是 ( )
A.八股取士的影响 B.科学技术的落后 C.闭关锁国的限制 D.封建制度的落后
8.为了开展研究性学习,某历史公众号准备推送“甲午中日战争”专题,以下素材可以选用的是 ( )
①图片《邓世昌》 ②文章《论持久战》 ③文件《马关条约》 ④影片《我的1919》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9.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写道: “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武装宣传”是指 ( )
A.抗日战争 B.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C.解放战争 D.红军的万里长征
10.全面抗战初期,有一场战役,毛泽东、周恩来都作过高度评价。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说:“每个月打一个较大的胜仗,振起我军的士气,号召世界的声援。”周恩来说: “这次战役,虽然在一个地方,但它的意义却在影响战斗全局、影响全国、影响敌人、影响世界!”这场战役就是台儿庄战役,这场战役的意义是(
A.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B.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C.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一场胜仗
D.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11.一位记者在1954年9月的日记中写道: “工人们放下手中的工具,农民们放下手中犁耙,教师们放下手中的笔杆,来到北京欢聚一堂。同他们所爱戴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一起,共商国是。”日记中描述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超额完成
C.土地改革运动的实施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历史 第 2 页 (共 6 页)
12.以下是人民解放战争进程示意图,①处应该填写 ( )
争取和平 战略防御 战略进攻 战略决战 胜利
重庆谈判 转战陕北 跃进大别山 ① 渡江战役
A.孟良战役 B.展开运动战
C.三大战役 D.北平和平解放
13.2024年3月 22 日,中国政府欧亚事务特别代表李辉向驻华使节及中外媒体的代表们介绍日前在访问俄罗斯、乌克兰以及有关欧洲国家期间,同各方就如何尽早实现停火止战、推动危机政治解决等问题深入交流。中方愿继续发挥自身的独特作用,为推动政治解决俄乌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早在20世纪70年代,中国便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影响,从此国际政治舞台就开始有了掷地有声的“中国声音”。这里的“中国声音”指( )
A.与苏联建立了外交关系 B.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D.推进“一带一路” 国际合作
14.2024年1月17日,天津博物馆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联袂推出“丝路昆仑————新疆文物精品展”,展览分为“丝路前奏” “丝路华响” “丝路梵音”三个部分,讲述彩陶之路与青铜之路相向而行、中华文明与外域文明交相辉映的故事。下列可能入选“丝路梵音”部分进行展览的是 ( )
A.《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B.佛教壁画
C.《掷铁饼者》雕塑复制品 D.屋大维画像
15.“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否则,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可见新的政治制度 ( )
A.推动了英国实现现代化 B.结束了英国君主专制制度
C.限制了英国国王的权力 D.指导了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
16.日本现代化的第一阶段主要是采取政府改革的方式。日本政府吸收和摄取欧美现代化成果,推动了日本现代化迅速发展。材料中“这一改革”是指( )
A.大化改新 B.明治维新
C.农奴制改革 D.倒幕运动
17.“新政不是要把资本主义制度连根掘起,新政只是要把资本主义已锈了的车轮磨得光些,使其再能转动。”材料作者意在强调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是( )
A.彻底清除经济危机 B.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C.改变资本主义制度 D.保护人民群众利益
18.某班同学开展主题探究活动,同学们分别作了《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德国的分裂》《北约与华约对峙》的专题报告。你认为该班探究活动的主题应是 ( )
A.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B.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C.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 D.冷战
历史 第 3 页 (共 6 页)
第 Ⅱ卷 (非选择题 共44分)
二、非选择题 (本题共 3 小题,计 44分)
19.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10分)
【农业固本】
材料一 中国古代农作物传播示意图
(1)研读材料一中的图示,请举出两例中国古代人工栽培的本土作物。 (2分)指出促成图示中第四阶段农作物交流的重大历史事件。 (1分)写出第五阶段中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的科学家。 (1分)
【工商富国】
材料二 宋朝的经济繁荣程度可谓前所未有,农业、印刷业、造纸业、丝织业、制瓷业均有重大发展。广州、泉州和明州航海业、造船业发达,对外贸易频繁,当时我国与南太平洋、非洲、欧洲等地区的50多个国家通商。城市商贸繁荣,彻底打破“市”“坊”界限,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宋代对南方大规模的开发,促成经济重心南移。北宋时期, 四川地区还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摘编自《宋朝经济经济繁荣程度可谓前所未有》
(2)依据材料二概括宋代“经济繁荣”的表现。 (2分)
【科技强国】
材料三 新中国参照苏联经验,建立计划经济体制,采取一系列重大建设举措,迅速提升工业、科技和教育的水平。20世纪50年代,中央政府重点发展核技术和火箭技术,以及计算机、电子、 自动化等尖端技术。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科学家攻坚克难,主持研制出导弹、原子弹和氢弹。中央政府对大学进行院系调整,组建多学科的工业大学或工学院,以及钢铁、矿业、地质、石油等学院。借此,高等院校为各项建设输送了大批毕业生。1978年以来,中国争取到良好的国际环境,大规模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全面促进家电、化工、汽车、铁路等产业的升级和产品更新。
————摘编自张柏春《中国技术:从发明到模仿,再走向创新》
(3)据材料三分析我国科技发展取得上述成就的原因。 (2分)
【理响中国】
材料四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期间首次提出了“新质生产力”这一重要概念,并指出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2024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再次强调, “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概念的重要论述,深刻地揭示出发展新质生产力在党和国家经济工作大局中的重要性,为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推动生产力的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理论遵循和实践指引。
———《新质生产力对历史唯物主义生产力概念的守正创新》
(4)依据材料四归纳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要措施。 (2分)
20.2024年3月13日,由首尔中国文化中心、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和韩国延世大学中国研究院共同主办的“中国式现代化系列讲座”的首场讲座在延世大学举行。中国驻韩国大使馆参赞兼首尔中国文化中心主任、韩国延世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等中韩两国人士200余人出席活动。此次讲座的主题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2分)
材料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已深深融入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之中。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从“天地之大,黎元为先” “民为贵” 中汲取文化启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体现“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在古今交融中, 中国式现代化成功赓续了古老文明。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所体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 (2分)
材料二 “资本主宰”下的西方式现代化,对内剥削与压迫无产阶级和弱势群体,对外对其他落后国家开展野蛮征服与殖民掠夺,其实质是两极分化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西方式现代化虽然在一定时期推动了人类的社会发展,但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上述弊端日益暴露,进而使人类社会陷入发展困局。
————摘编自刘志刚《中西方现代化的不同逻辑起点、模式选择与价值追求》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实现现代化的路径。 (2分)
材料三 毛泽东最伟大的功绩,一方面自然离不开民族独立和中国的现代化,另一方面,是他真正把中国的千百万人民动员起来,充分进入国家活动中去。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同志在1949——1956年期间为实现“中国现代化”有哪些英明举措 (从经济和政治两个角度各列举两例举措)。 (4分)
历史 第 5 页 (共 6 页)
材料四 中国式现代化摒弃了西方现代化所遵循的生产力发展单纯服从于资本的逻辑,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摒弃了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现代化老路,既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理论的超越,又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
————摘编自张连起《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 》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的区别。 (4分)
21.2023年以来,世界多个国家军费呈现上涨之势。美国军费仍为全球最高,达到8579亿美元。日本、德国、印度等国的防务支出增速均超过10%,新增军费大多用于研发和采购武器装备。须知,和平发展才是国际社会人心所向,一味增加军费投入尤其是将自己的安全建立在他国的不安全之上,不可能带来真正的安全。历史上的两次世界大战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2分)
项目名称 历时 参战国 卷入人口 死亡人数
一战 4年多 30 多个 约15亿 1000余万
二战 6年多 60多个 约20亿 5000余万
(1)根据材料一,分析德国在战争中最不利的因素并概括一战的性质。 (4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参加进去”的原因以及概括“中国上场”始于什么事件。 (4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两次世界大战的共同影响。 ( (2分)
(4)建立和谐世界是人类孜孜以求的共同理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今世界威胁和平的不稳定因素有哪些 (2分)
(5)追求和平与合作是人类的美好愿望。回顾历史,眺望未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发展共识。请你从下面的史事中任选三例,以“和谐之光”为题,写一篇100字左右的小短文。 (10分)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万隆会议 人类命运共同体
历史 第 6 页 (共 6 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2023--2024下学期中考适应性检测---历史卷(无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