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湖南省高考历史二模试卷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满分48分)
1.2002年出土近3万枚湘西里耶秦简,涉及秦朝当时政治、经济、邮传等各个方面。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秦朝管辖湘西地区的是“黔中郡”。但里耶秦简的记载证明当时不存在“黔中郡”,湘西地区是由“庭郡”管理的,《汉书》记载亦佐证了这一结论。材料说明( )
A.实物史料决定史学研究结论
B.《汉书》内容更具史料价值
C.考古成就利于探寻历史真相
D.秦朝的原有认知不具科学性
2.战国时期,新兴的地主阶级在许多国家掌握政权。他们为了打击旧的奴隶主贵族势力,建立封建政治和经济秩序,纷纷开展变法运动。下列关于战国时期各国变法说法正确的是( )
A.李悝在楚国实行变法,主张“明法审令”“尽地力之教”
B.公元356年,商鞅实行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
C.吴起在鲁国推行变法,按照“食有劳而禄有功”授予官职和爵位
D.商鞅由魏入秦后向秦孝公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3.(3分)隋唐时期是我国绘画史上名家辈出的时期,生活在唐高宗时期的吴道子被称为“画圣”,并被后代画家尊为祖师,他尤其擅长画佛教题材,他的代表作品是( )
A.《女史箴图》 B.《步辇图》
C.《送子天王图》 D.《金刚经》
4.(3分)东汉统治者为防止地方官相互庇护而推行了“三互法”,规定:甲州人士在乙州为官,同时乙州人士又在丙州为官,则丙州人士不但不能到乙州为官,也不能到甲州为官;三州的婚姻之家也是如此。其做法在客观上( )
A.遏制了豪强的发展 B.促进了文化的融合
C.限制了官员的特权 D.保障了吏治的清明
5.下表为历史文献中对明代手工业的部分记述。这些记述反映出明代( )
记述 出处
(苏州)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枵,两者相资为生久矣 《西台漫记》卷四
(浙江嘉兴石门镇有油坊20余家)镇民少,辄募旁邑民为佣。其就募者,类赤身亡赖……二十家合之八百余人。一夕作,佣值二钱而赢 万历《崇德县志》卷七
万历十六年(1588年)规定“立有文券、议有年限”的雇佣劳动者为雇工人,“短雇月日、受值不多”者不是 《大明律》
A.南方经济实力增强 B.工商业市镇规模扩大
C.新型生产关系出现 D.自然经济已开始解体
6.民国初年,北洋政府颁布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法规,如《商业注册规则》规定“自当事人禀请之日起,(政府)须于三日之内,将注册事宜办理完竣”,《令保惠侨民》规定允许侨商以独资形式经办企业。这表明北洋政府( )
A.规范企业运营流程 B.改善国内经济环境
C.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D.创新企业创办模式
7.(3分)现代汉语里的大量外来词来自上海话,如“沙发、卡片、引擎、名堂、马达、加拿大、拷贝”等,这最能说明( )
A.汉语方言具有极强的包容性
B.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发生变化
C.上海是近代对外开放的窗口
D.外来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8.(3分)1937年1月,共产国际致电中共中央,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放弃苏维埃制度、放弃普遍没收地主土地和将苏维埃政府改为人民革命政府、将红军改为人民革命军的重要主张。这些指令( )
A.体现了苏联的大国强权政治
B.指明了中国抗战胜利的方向
C.迫使中共中央作出战略调整
D.推动了国共两党的再次合作
9.(3分)据清政府学部统计,1904年全国学堂总数为4222所,学生92169人;1909年学堂总数猛增到52346所,学生达1560270人。进入民国后,一个不同于旧式文人和封建士大夫的新型知识分子群体在20世纪初已经形成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壮大。新型知识分子群体的壮大( )
A.表明共和体制下教育取得重大成效
B.助推了五四时期思想领域的活跃
C.深受中体西用思想的制约
D.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扫除了障碍
10.(3分)如图是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的一幅漫画,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
A.拜金主义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B.市场经济冲击了人们原有的价值观
C.自主经营观念深入人心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取得巨大成果
11.(3分)在古希腊,所有的希腊人,无论是来自斯巴达、雅典和科林斯,还是来自阿尔戈斯、马其顿和克里特岛,每年中都有一个短暂的时期放下刀戈,进行体育竞技,出现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有组织的、定期举办的国际赛会。据此可知,古希腊的体育赛会( )
A.源于古希腊民主制度的发展
B.化解了古希腊各国间的纷争
C.开启了人类体育运动的时代
D.成为国家荣誉与和平的化身
12.(3分)以圣经故事为主体的中世纪英国神秘连环剧,不仅对严肃的圣经故事进行喜剧化处理,如士兵常伴随粗暴的语言、夸张的自嘘,这与其对主子的阿谀奉承,胆小如鼠的行动形成强烈的反差。还对其进行同时代化处理,如增加了牧羊人之间偷羊和争吵等源于生活的情节。英国中世纪神秘连环剧的出现和发展( )
A.体现了市民阶层的文化取向
B.冲击了天主教会的统治地位
C.反映了资产阶级的价值追求
D.深受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影响
13.1534年,英国颁布《至尊法案》,该法案宜称“(英王)应被拥立,承认和称为英格兰国教会的尘世唯一至尊领袖,应获得并享有……属于英格兰国教会至尊领袖上述尊位的一切荣誉、威严、优越权、司法权”。英国此举( )
A.推翻了罗马教会的统治
B.加速了民族国家的形成
C.压抑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D.限制了国王的专制权力
14.(3分)工业时代,产业工人们经常庆祝“主的星期一”,待在家里延长他们每周日的休息,聚集在一起进行体育活动,欧洲的英式足球和美国的棒球在工业时代都成为大众运动,中层和上层社会试图禁止这些活动,然而收效甚微。这一现象出现主要是由于( )
A.工业革命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B.严格的工厂纪律和道德压力
C.欧洲民众对休闲娱乐的追求
D.殖民扩张需要提高民众力量
15.(3分)19世纪以来,西方来华传教士在中国创办了一大批教会学校,其课程设置和洋务学堂并无显著差别,自成一个独立体系。为了联络、领导和支撑教会学校,西方国家还设立了一系列教育组织和机构。这些表明教会学校的开设( )
A.以适应中国教育近代化为首要目标
B.源自清政府对近代教育的缺失
C.体现了“中体西用”洋务思想理念
D.实质是对中国教育主权的侵犯
16.针对俄乌局势,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4月5日在联合国安理会上做出急迫表态:在粮食方面,我们敦促所有国家保持市场开放,抵制不合理和不必要的出口限制,并向处在饥饿和饥荒风险中的国家提供储备。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
A.欧洲国家没有能力保障本国粮食安全
B.地区冲突是引发粮食安全问题的根本原因
C.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取决于市场的开放
D.国际组织致力于保障粮食安全与消除饥饿
二.材料题(共3小题,满分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胡瑷(993~1059),字翼之,泰州海陵(今江苏如皋)人,人称“安定先生”。胡瑷教育思想和方法的产生,立足和适应于经济发展、时代潮流。一方面,宋代初期的社会比较稳定,经济繁荣,社会对专业化人才产生了新的需求;另一方面,在这个时期,范仲淹推行的“庆历兴学”改革为“苏湖教法”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环境和空间。胡瑷反对科举的应试形式、内容及方法,确立了“明体达用”的教育主张,强调在“明体”的基础上,培养经世治国的人才。在其教育改革探索中,逐步实施和完善了“分斋教学”制度。他尊重学生个性、尊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善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在知识的授递上,强调联系实际生活,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作为中国古代一位思想鲜明、影响深远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和方法能够给予后世诸多启示,并对实践教学产生指导意义。
﹣﹣摘编自蒋泽标《实践教学视角中的胡瑷教育思想》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胡瑷教育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胡瑷教育思想的特点并说明其思想的积极影响。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16年,主张废除中医的领袖人物余云岫(余岩)撰著《灵素商兑》,对中医基础理论进行系统批判,其后又持续著文力倡西医学、力主废除中医。思想文化界包括梁启超、梁漱溟等,在反思与批判传统文化时,也都对中医理论及中医实践中的庸医与迷信现象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质疑和批判。
深研中医的文化学者杜亚泉著文回应,主张中西医相互借鉴,以中华文明融汇外来文明。中医名家如陆士谔、陆渊雷、杨则民等,开始持续著书立说,回应挑战,主张发挥中医药优势,实现中西医药并存。
——摘编自张可荣李艳飞《近代中医存废之争的文化思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中医存废之争”进行评述。(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英国作家本 威尔逊所著《大城市的兴衰——人类文明的乌托邦与反乌托邦》通过二十余座城市勾勒人类文明进程。书中每章讨论一个或几个具有时代代表性的城市,以下是该书的部分目录:
第2章 伊甸园与罪恶之城哈拉帕和巴比伦(前2000﹣前539)第3章 国际大都市雅典和亚历山大里亚(前507~前30)第4章 巍峨帝都罗马(前30~后537)第5章 饕餮之都巴格达(537﹣1258)第7章 世界之城里斯本、马六甲、特诺奇蒂特兰、阿姆斯特丹(1492﹣1666)第8章 社交之都伦敦(1666﹣1820)第9章 地狱之门?曼彻斯特和芝加哥(1830~1914)
从材料中选取一个或多个城市,自拟论题,并结合世界史知识予以阐述。(要求:主题明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2002年出土近3万枚湘西里耶秦简,涉及秦朝当时政治、经济、邮传等各个方面。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秦朝管辖湘西地区的是“黔中郡”。但里耶秦简的记载证明当时不存在“黔中郡”,湘西地区是由“庭郡”管理的,《汉书》记载亦佐证了这一结论。材料说明( )
A.实物史料决定史学研究结论
B.《汉书》内容更具史料价值
C.考古成就利于探寻历史真相
D.秦朝的原有认知不具科学性
【分析】本题考查了史料作用,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里耶秦简和《汉书》记载共同证实了秦朝管辖湘西地区是由“庭郡”管理的,不存在“黔中郡”,否定了人们认为秦朝管辖湘西地区的是“黔中郡”这一看法,据此说明考古发掘作为一手史料,史料价值更高,且与文献史料互证,有利于寻找历史真相,C项正确;
“实物史料决定史学研究结论”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项;
《汉书》属于文献史料,是二手史料,相比秦简,秦简是一手史料,秦简比《汉书》具有更高的史料价值,排除B项;
材料体现的是秦简和《汉书》记载共同证实了秦朝管辖湘西地区是由“庭郡”管理的,并未涉及对秦朝的原有认知的评判,排除D项。
故选:C。
2.战国时期,新兴的地主阶级在许多国家掌握政权。他们为了打击旧的奴隶主贵族势力,建立封建政治和经济秩序,纷纷开展变法运动。下列关于战国时期各国变法说法正确的是( )
A.李悝在楚国实行变法,主张“明法审令”“尽地力之教”
B.公元356年,商鞅实行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
C.吴起在鲁国推行变法,按照“食有劳而禄有功”授予官职和爵位
D.商鞅由魏入秦后向秦孝公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分析】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结合商鞅变法的历程进行回答。
【解答】结合所学可知,商鞅由魏入秦后向秦孝公进行游说,提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主张实行变法图强,D项正确;
“明法审令”“尽地力之教”是吴起变法内容,排除A项;
商鞅变法时间分别是公元前356年、公元前350年,排除B项;
吴起在楚国实行变法,排除C项。
故选:D。
3.(3分)隋唐时期是我国绘画史上名家辈出的时期,生活在唐高宗时期的吴道子被称为“画圣”,并被后代画家尊为祖师,他尤其擅长画佛教题材,他的代表作品是( )
A.《女史箴图》 B.《步辇图》
C.《送子天王图》 D.《金刚经》
【分析】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文化,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根据“隋唐时期是我国绘画史上名家辈出的时期,生活在唐高宗时期的吴道子被称为‘画圣’,并被后代画家尊为祖师,他尤其擅长画佛教题材”并结合所学知识吴道子的代表作品是《送子天王图》,C项正确;
《女史箴图》是东晋画家顾恺之所作,排除A项;
《步辇图》是唐朝画家阎立本所作,排除B项;
《金刚经》是佛教经典,传世有雕版印刷版,排除D项。
故选:C。
4.(3分)东汉统治者为防止地方官相互庇护而推行了“三互法”,规定:甲州人士在乙州为官,同时乙州人士又在丙州为官,则丙州人士不但不能到乙州为官,也不能到甲州为官;三州的婚姻之家也是如此。其做法在客观上( )
A.遏制了豪强的发展 B.促进了文化的融合
C.限制了官员的特权 D.保障了吏治的清明
【分析】本题侧重于考查古代中国官员的选拔与管理,解题关键信息是“为防止地方官相互庇护而推行了‘三互法’”。
【解答】A.根据“为防止地方官相互庇护而推行了‘三互法’”等信息分析可知,材料中对官员的限制有利于遏制豪强势力的膨胀,A正确;
B.材料无关文化融合,排除;
C.材料主要为了限制官员互相包庇,无关限制官员特权,排除;
D.“保障了”说法过于绝对化,排除。
故选:A。
5.下表为历史文献中对明代手工业的部分记述。这些记述反映出明代( )
记述 出处
(苏州)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枵,两者相资为生久矣 《西台漫记》卷四
(浙江嘉兴石门镇有油坊20余家)镇民少,辄募旁邑民为佣。其就募者,类赤身亡赖……二十家合之八百余人。一夕作,佣值二钱而赢 万历《崇德县志》卷七
万历十六年(1588年)规定“立有文券、议有年限”的雇佣劳动者为雇工人,“短雇月日、受值不多”者不是 《大明律》
A.南方经济实力增强 B.工商业市镇规模扩大
C.新型生产关系出现 D.自然经济已开始解体
【分析】本题考查了明中叶以来的资本主义萌芽,需要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A.在材料中没有对比,无法判定南方经济是否实力增强,故A项错误;
B.材料无法体现工商业市镇的规模,故B项错误;
C.根据材料“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辄募旁邑民为佣”“雇佣劳动者为雇工人”可知,明代的一些手工业市镇中出现了雇佣与被雇佣的新型生产关系,这是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表现,故C项正确;
D.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故D项错误。
故选:C。
6.民国初年,北洋政府颁布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法规,如《商业注册规则》规定“自当事人禀请之日起,(政府)须于三日之内,将注册事宜办理完竣”,《令保惠侨民》规定允许侨商以独资形式经办企业。这表明北洋政府( )
A.规范企业运营流程 B.改善国内经济环境
C.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D.创新企业创办模式
【分析】本题侧重于考查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解题关键信息是“民国初年,北洋政府颁布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法规”。
【解答】A.材料体现的是北洋政府颁布发展实业的法规,并未涉及规范企业运营流程,排除;
B.根据材料“民国初年,北洋政府颁布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法规”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些法规使民族工业的发展环境得到改善,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正确;
C.材料体现的是北洋政府颁布发展实业的法规,并未体现北洋政府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排除;
D.材料体现的是北洋政府颁布发展实业的法规,并未涉及创新企业创办模式,排除。
故选:B。
7.(3分)现代汉语里的大量外来词来自上海话,如“沙发、卡片、引擎、名堂、马达、加拿大、拷贝”等,这最能说明( )
A.汉语方言具有极强的包容性
B.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发生变化
C.上海是近代对外开放的窗口
D.外来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物质生活习俗的变化,要求学生结合物质生活习俗变化产生的影响来分析。
【解答】A.材料只能说明汉语言能够吸收新事物,但体现不出上海的特征。
B.材料是强调汉语言与上海话之间的关系,不是强调物质生活变化的特点。
C.从材料可以看出,有很多西方的事物在上海话中得到体现,并且成为全国通用的说法,说明上海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
D.材料不是强调外来文化的强大生命力,而是强调上海语言的特点。
故选:C。
8.(3分)1937年1月,共产国际致电中共中央,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放弃苏维埃制度、放弃普遍没收地主土地和将苏维埃政府改为人民革命政府、将红军改为人民革命军的重要主张。这些指令( )
A.体现了苏联的大国强权政治
B.指明了中国抗战胜利的方向
C.迫使中共中央作出战略调整
D.推动了国共两党的再次合作
【分析】本题考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需要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根据材料“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放弃苏维埃制度、放弃普遍没收地主土地和将苏维埃政府改为人民革命政府、将红军改为人民革命军的重要主张”可知,共产国际致电中共中央的这些指令,与中国共产党在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上作出的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战略调整精神一致,这有助于推动国共两党的再次合作,D项正确;
共产国际的这些指令符合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不是苏联大国强权政治的体现,排除A项;
指明了中国抗战胜利的方向是毛泽东的《论持久战》,排除B项;
“迫使中共中央作出战略调整”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
故选:D。
9.(3分)据清政府学部统计,1904年全国学堂总数为4222所,学生92169人;1909年学堂总数猛增到52346所,学生达1560270人。进入民国后,一个不同于旧式文人和封建士大夫的新型知识分子群体在20世纪初已经形成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壮大。新型知识分子群体的壮大( )
A.表明共和体制下教育取得重大成效
B.助推了五四时期思想领域的活跃
C.深受中体西用思想的制约
D.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扫除了障碍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考生可结合材料“一个不同于旧式文人和封建士大夫的新型知识分子群体在20世纪初已经形成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壮大”进行分析。
【解答】材料“进入民国后,一个不同于旧式文人和封建士大夫的新型知识分子群体在20世纪初已经形成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壮大”体现了民国时期新型知识分子青年的壮大,而五四运动的先锋就是青年学生,先进的青年知识分子也助推了五四时期思想领域的活跃,故B正确;
结合所学可知,民国时期的共和体制实际上是名存实亡,故A项表述错误,排除;
材料“一个不同于旧式文人和封建士大夫的新型知识分子群体”强调的是新型知识分子的进步性,而非深受中体西用思想的制约,排除C;
D中“扫除了”的说法错误,排除。
故选:B。
10.(3分)如图是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的一幅漫画,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
A.拜金主义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B.市场经济冲击了人们原有的价值观
C.自主经营观念深入人心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取得巨大成果
【分析】本题考查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关知识。对材料信息的正确解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解答】漫画中孙悟空向唐僧索取降妖的好处费,说明市场经济冲击了原有的价值观。故B正确。
A项本身错误。故排除。
漫画没有反映自主经营问题。故C项错误。
漫画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没有直接关联。故D项错误。
故选:B。
11.(3分)在古希腊,所有的希腊人,无论是来自斯巴达、雅典和科林斯,还是来自阿尔戈斯、马其顿和克里特岛,每年中都有一个短暂的时期放下刀戈,进行体育竞技,出现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有组织的、定期举办的国际赛会。据此可知,古希腊的体育赛会( )
A.源于古希腊民主制度的发展
B.化解了古希腊各国间的纷争
C.开启了人类体育运动的时代
D.成为国家荣誉与和平的化身
【分析】本题考查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每年中都有一个短暂的时期放下刀戈,进行体育竞技”。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斯巴达并不是民主制度,况且体育赛事是各城邦的活动,故A项错误;
B选项夸大了体育赛会的作用,体育赛会是没办法化解各国间的纷争的,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并不是古希腊的体育赛会开启了人类体育运动的时代,故C项错误;
体育赛会期间城邦间停止战争,说明体育象征着和平,该D项正确。
故选:D。
12.(3分)以圣经故事为主体的中世纪英国神秘连环剧,不仅对严肃的圣经故事进行喜剧化处理,如士兵常伴随粗暴的语言、夸张的自嘘,这与其对主子的阿谀奉承,胆小如鼠的行动形成强烈的反差。还对其进行同时代化处理,如增加了牧羊人之间偷羊和争吵等源于生活的情节。英国中世纪神秘连环剧的出现和发展( )
A.体现了市民阶层的文化取向
B.冲击了天主教会的统治地位
C.反映了资产阶级的价值追求
D.深受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影响
【分析】本题考查中古时期的西欧文化,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分析材料信息,结合中古时期的市民文学解答。
【解答】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脱胎于圣经故事的神秘连环剧,不仅注重其内容的诙谐幽默,还将民众日常生活琐事加入其中,这摆脱了传统圣经故事的严肃认真,更贴合市民的世俗文化,故A项正确;
材料反映的是宗教世俗化,未体现对天主教会统治的冲击,故B项错误;
资产阶级的价值追求是以个人主义为核心,推崇个人的成功和价值实现,追求自由的生活方式,与材料内容不符,故C项错误;
仅从材料无法得出神秘连环剧与文艺复兴的关系,故D项错误。
故选:A。
13.1534年,英国颁布《至尊法案》,该法案宜称“(英王)应被拥立,承认和称为英格兰国教会的尘世唯一至尊领袖,应获得并享有……属于英格兰国教会至尊领袖上述尊位的一切荣誉、威严、优越权、司法权”。英国此举( )
A.推翻了罗马教会的统治
B.加速了民族国家的形成
C.压抑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D.限制了国王的专制权力
【分析】本题考查了近代西方民族国家,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根据材料“(英王)应被拥立,承认和称为英格兰国教会的尘世唯一至尊领袖,应获得并享有……属于英格兰国教会至尊领袖上述尊位的一切荣誉、威严、优越权、司法权”可知,英国此举强化了世俗国王的权力,促进了英国民族意识的觉醒,加速了民族国家的形成,B项正确;
英国宗教改革促进了英国国教的诞生,使英国摆脱了罗马教廷的控制,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
材料所述并未与自然科学有关,排除C项;
材料所述强化了英国国王的权力,排除D项。
故选:B。
14.(3分)工业时代,产业工人们经常庆祝“主的星期一”,待在家里延长他们每周日的休息,聚集在一起进行体育活动,欧洲的英式足球和美国的棒球在工业时代都成为大众运动,中层和上层社会试图禁止这些活动,然而收效甚微。这一现象出现主要是由于( )
A.工业革命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B.严格的工厂纪律和道德压力
C.欧洲民众对休闲娱乐的追求
D.殖民扩张需要提高民众力量
【分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结合题干“待在家里延长他们每周日的休息,聚集在一起进行体育活动,欧洲的英式足球和美国的棒球在工业时代都成为大众运动,中层和上层社会试图禁止这些活动,然而收效甚微”及工业革命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进行分析。
【解答】根据材料“待在家里延长他们每周日的休息,聚集在一起进行体育活动,欧洲的英式足球和美国的棒球在工业时代都成为大众运动,中层和上层社会试图禁止这些活动,然而收效甚微”并结合所学可知,工业革命后社会经济发展,产业工人收入有所提高,对生活娱乐的追求增多,故A项正确;
材料未体现工厂纪律和道德压力的影响,排除B项;
对休闲娱乐的追求并非对材料的本质解读,排除C项;
材料与殖民扩张无关,排除D项。
故选:A。
15.(3分)19世纪以来,西方来华传教士在中国创办了一大批教会学校,其课程设置和洋务学堂并无显著差别,自成一个独立体系。为了联络、领导和支撑教会学校,西方国家还设立了一系列教育组织和机构。这些表明教会学校的开设( )
A.以适应中国教育近代化为首要目标
B.源自清政府对近代教育的缺失
C.体现了“中体西用”洋务思想理念
D.实质是对中国教育主权的侵犯
【分析】本题考查欧洲殖民者的文化侵略,需要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根据材料“西方来华传教士.......自成一个独立体系。”可知,西方教会学校的设置,是对中国洋务学堂的冲击,甚至设立一系列的教育组织和机构,是对中国教育主权的侵犯,D项正确;
教会学校开设的目的是对中国进行精神和思想侵略,排除A项;
源自清政府对近代教育的缺失,在材料中信息不足,排除B项;
教会学校的开设,与“中体西用”洋务思想理念相违背,排除C项。
故选:D。
16.针对俄乌局势,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4月5日在联合国安理会上做出急迫表态:在粮食方面,我们敦促所有国家保持市场开放,抵制不合理和不必要的出口限制,并向处在饥饿和饥荒风险中的国家提供储备。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
A.欧洲国家没有能力保障本国粮食安全
B.地区冲突是引发粮食安全问题的根本原因
C.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取决于市场的开放
D.国际组织致力于保障粮食安全与消除饥饿
【分析】本题考查联合国,结合所学联合国的宗旨、职能及作用分析作答。
【解答】由所学可知,材料中联合国秘书长的表态符合联合国的职能和宗旨,体现了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缓和国际紧张局势,解决地区冲突方面,在协调国际经济关系,促进世界各国经济、科学、文化的合作与交流方面,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D项正确;
A项“没有能力”说法错误,排除A项;
材料未指出导致粮食安全问题的根本原因,排除B项;
C项“取决于”说法错误,排除C项。
故选:D。
二.材料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胡瑷(993~1059),字翼之,泰州海陵(今江苏如皋)人,人称“安定先生”。胡瑷教育思想和方法的产生,立足和适应于经济发展、时代潮流。一方面,宋代初期的社会比较稳定,经济繁荣,社会对专业化人才产生了新的需求;另一方面,在这个时期,范仲淹推行的“庆历兴学”改革为“苏湖教法”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环境和空间。胡瑷反对科举的应试形式、内容及方法,确立了“明体达用”的教育主张,强调在“明体”的基础上,培养经世治国的人才。在其教育改革探索中,逐步实施和完善了“分斋教学”制度。他尊重学生个性、尊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善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在知识的授递上,强调联系实际生活,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作为中国古代一位思想鲜明、影响深远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和方法能够给予后世诸多启示,并对实践教学产生指导意义。
﹣﹣摘编自蒋泽标《实践教学视角中的胡瑷教育思想》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胡瑷教育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胡瑷教育思想的特点并说明其思想的积极影响。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思想和教育发展。第一小问要结合宋朝时期教育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来分析;第二,小问要结合宋朝时期教育思想发展的影响来分析。
【解答】(1)背景:根据材料中“宋代初期的社会比较稳定,经济繁荣,社会对专业化人才产生了新的需求”得出北宋初期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根据材料“在这个时期,范仲淹推行的…发展提供了环境和空间。“可以得出北宋社会改革的推行,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根据材料“确立了…的基础上,培养经世治国的人才。”可以看出北宋理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宋朝中央集权体制的加强也是材料现象的重要背景。
(2)特点:可以根据材料中“反对科举的应试形式、内容及方法,确立了…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来进行概括。积极影响:可以根据材料中“作为中国古代一位思想鲜明、影响深远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和方法能够给予后世诸多启示,并对实践教学产生指导意义”进行概括,还可以从顺应宋朝经济社会发展,脱离知识本位的传统思想,对后世的借鉴作用这些角度来概括。
故答案为:
(1)背景:北宋初期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北宋初期社会改革的推行;北宋初期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北宋理学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2)特点:实学与经学相结合,培养实用人才;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注重联系实际,注重直观教学。
积极影响:顺应了宋代经济社会的发展,逐渐摆脱了知识为本的传统教育思想,对后世的实践教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16年,主张废除中医的领袖人物余云岫(余岩)撰著《灵素商兑》,对中医基础理论进行系统批判,其后又持续著文力倡西医学、力主废除中医。思想文化界包括梁启超、梁漱溟等,在反思与批判传统文化时,也都对中医理论及中医实践中的庸医与迷信现象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质疑和批判。
深研中医的文化学者杜亚泉著文回应,主张中西医相互借鉴,以中华文明融汇外来文明。中医名家如陆士谔、陆渊雷、杨则民等,开始持续著书立说,回应挑战,主张发挥中医药优势,实现中西医药并存。
——摘编自张可荣李艳飞《近代中医存废之争的文化思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中医存废之争”进行评述。(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西医在中国的传播,要求学生结合西方医学在中国传播的表现和影响来分析。
【解答】根据材料中的针对中医的两种不同的态度,余云岫(余岩)、梁启超、梁漱溟等对中医不同程度的质疑和批判;深研中医的文化学者杜亚泉主张发挥中医药优势,实现中西医药并存。面对中医不同态度我们一定要客观看待,从当时的社会背景、中医的作用等反面进行阐释,最后进行总结。示例:20世纪初期,围绕中医存废产生了不同看法,中医面临严重困境。“中医存废之争“的出现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近代以来,中国遭受西方列强侵略,民族危机不断加深。西方的思想文化、科学技术不断传入西医也传入中国,冲击中医。近代一些进步知识分子在救国道路探索中,向西方学习,否定中国传统文化。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推崇西方近代科学,反思传统文化,中医被视作落后的封建文化的代表受到批判。中医本身存在一定的不足,如存在迷信成分等,也是受到质疑的客观原因。当然也有学者、中医名家持相反立场,主张中西医相互借鉴。中医存废之争中,对中医的质疑和批判有利于开启民智,推动思想解放,但是片面否定中医显然是错误的。中医曾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我们应该弘扬中医文化,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中医存废之争,体现出近代中西文化的碰撞和冲突。反映出在引进外来文化过程中,需要处理好外来文化和本民族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我们应当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不同文明之间平等包容、交流互鉴。
故答案为:
示例:
20世纪初期,围绕中医存废产生了不同看法,中医面临严重困境。
“中医存废之争“的出现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近代以来,中国遭受西方列强侵略,民族危机不断加深。西方的思想文化、科学技术不断传入西医也传入中国,冲击中医。
近代一些进步知识分子在救国道路探索中,向西方学习,否定中国传统文化。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推崇西方近代科学,反思传统文化,中医被视作落后的封建文化的代表受到批判。中医本身存在一定的不足,如存在迷信成分等,也是受到质疑的客观原因。当然也有学者、中医名家持相反立场,主张中西医相互借鉴。
中医存废之争中,对中医的质疑和批判有利于开启民智,推动思想解放,但是片面否定中医显然是错误的。中医曾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我们应该弘扬中医文化,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
中医存废之争,体现出近代中西文化的碰撞和冲突。反映出在引进外来文化过程中,需要处理好外来文化和本民族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我们应当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不同文明之间平等包容、交流互鉴。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英国作家本 威尔逊所著《大城市的兴衰——人类文明的乌托邦与反乌托邦》通过二十余座城市勾勒人类文明进程。书中每章讨论一个或几个具有时代代表性的城市,以下是该书的部分目录:
第2章 伊甸园与罪恶之城哈拉帕和巴比伦(前2000﹣前539)第3章 国际大都市雅典和亚历山大里亚(前507~前30)第4章 巍峨帝都罗马(前30~后537)第5章 饕餮之都巴格达(537﹣1258)第7章 世界之城里斯本、马六甲、特诺奇蒂特兰、阿姆斯特丹(1492﹣1666)第8章 社交之都伦敦(1666﹣1820)第9章 地狱之门?曼彻斯特和芝加哥(1830~1914)
从材料中选取一个或多个城市,自拟论题,并结合世界史知识予以阐述。(要求:主题明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分析】本题考查了亚历山大帝国,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
【解答】本题是论述题之选择观点(论题)说明题。首先,从材料中选取一个或多个城市,结合所学知识从选取的多个城市中找出共同点或关联点拟定论题。如:城市:里斯本、阿姆斯特丹、伦敦、曼彻斯特、芝加哥,它们分别是葡萄牙的首都、荷兰最大的城市、英国的首都、英国第二繁华城市和美国第三大城市,结合世界近代史可知,这些城市先后崛起跟世界经济中心的转移有关。故拟定论题为:城市的崛起折射世界经济中心的转移。其次,结合新航路的开辟,葡萄牙最先崛起;17世纪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18世纪中期,英国首先发动工业革命,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美国为中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等相关史实阐述随着世界经济中心的转移不同城市先后崛起的过程。阐述过程做到主题明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最后,总结升华,呼应论题。总而言之,随着世界经济中心的转移不同城市也在先后崛起。
故答案为:
城市:亚历山大里亚、巴格达。
论题:城市的发展体现经济文化的交流。
阐述:城市为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场所,物质和文化交流对促进城市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公元前4世纪末,马其顿亚历山大入侵波斯帝国,历经10年征战,征服了从小亚细亚到印度河流域的广大地区。亚历山大统治期间,试图以希腊文化为主导,融合埃及和西亚文化。希腊文化的中心逐渐东移,亚历山大里亚位于尼罗河河口,由亚历山大规划修建,成为希腊时代经济文化的中心。8世纪中期,阿拉伯人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帝国。阿拉伯商人在东到中国、西到西欧、南至非洲的广大地区从事着陆上和海洋贸易。阿拉伯帝国经济繁荣,境内城市繁多,都城巴格达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亚历山大里亚和巴格达两座城市的发展体现了多元文明不断交流、相互影响的历史进程。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2024年湖南省高考历史二模试卷(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