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单元时空】
【梳理·主题线索】
主题 线索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1)两大主题:以食物获取为代表的生产力的进步和相应生产关系的变革。 (2)两大方式:食物获取方式经历了从渔猎采集到农(牧)业生产。 (3)三大分工:原始社会后期发生的畜牧业同农业的分离;发生于原始社会末期的手工业和农业的分工;原始社会晚期商人阶层的产生。 (4)三大区域:亚非地区、古希腊罗马地区、美洲地区。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1)一大趋势:生产工具和劳作方式从传统逐渐走向现代。 (2)两大领域: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领域。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革命性的意义。 (3)三大阶段:世界古代生产方式的变化、近代生产方式的变化以及现代生产方式的演进。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1)一大主题:古今中外各地的经济发展。 (2)两大区域:古代的亚非欧区域性贸易发展和新航路开辟以来全球性贸易的发展。 (3)三大阶段:古代商贸、近代商贸和现代商贸的发展。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1)一根主线:人类居住环境的发展演变。 (2)两条线索:一是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二是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3)三个重点:古代集镇和城市演进;古代民居风格;近代城市化评价。
交通与社会变迁 (1)一个主题:交通与社会变迁的关系。 (2)两条线索:自古至今水陆交通变迁的史实;水陆交通变迁带来社会生活变化。
医疗与公共卫生 (1)一条主线:医疗与公共卫生发展。 (2)两个核心:疾病与医疗。 (3)三个阶段:古代、近代、现代。 (4)四个重点:疾病流行;中医药发展;医疗体系建立;医疗卫生与社会生活。
第49讲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课程标准】 1.知道人类由食物采集者向食物生产者演进的过程及意义;知道古代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2.了解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交流及其历史影响。3.了解现代农业、渔业发展过程中,人类在食物生产、储备等方面的进步,认识消除饥饿和食品安全在人类历史上的重大意义。
知识点一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1.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
(1)采集和渔猎:人们使用木、骨和石等材料制作的工具从事采集和渔猎,过着迁徙的生活。
(2)农耕和畜牧
条件 人类掌握了某些动植物的生长规律,学会了选择、驯化野生动植物
出现 大约1万年前
意义 ①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第一次革命,人类开始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 ②促进了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变化 ③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2.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1)两河流域和尼罗河流域
①食物生产:种植大麦和小麦,饲养山羊、绵羊、牛等家畜。
②社会生活:王室和神庙拥有土地。
(2)古代中国
食物生产 分为北方粟麦农业区和南方稻作农业区
社会生活 ①商周时期:土地掌握在君主和各级贵族手中,农夫集体耕作 ②战国以后:铁犁牛耕得以应用;农民以家庭为基本单位进行生产 ③秦以后: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④秦汉到隋唐:逐渐形成北方旱田和南方水田两种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体系
(3)古代希腊:大麦和小麦成为主要粮食作物,只有公民才能拥有土地。
(4)古代罗马:以谷物生产为主,土地国有。
(5)古代美洲:主要粮食作物是玉米、甘薯、马铃薯。土地贵族私有,村社土地公有。
3.生产关系的变化
(1)农业产生以后,男子开始在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女子退居从属地位。
(2)生产力的发展,使产品有了剩余,出现了私有财产,氏族内部出现了贫富分化,阶级和国家应运而生。
助学助考
学习聚焦——辨正误
①农业出现以后,人类逐渐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②采集渔猎时代,人类为获取食物而不得不迁徙。农业时代,人类播种等待收获需要定居。(√)
③铁制农具是原始农业社会向传统农业社会过渡的决定性因素。(√)
④土地贫瘠、人口增加等使古希腊的谷物生产不能自给自足,商品经济意义上的农业占有重要地位。(√)
挖掘教材——学思用
①在浙江河姆渡遗址中,曾经出土了刻有猪纹的陶钵。(摘自选择性必修2教材P3)这一文物的发现有何历史价值?
提示 有助于我们了解野猪被驯化为家畜的过程。
②东汉的崔寔在《政论》中说:“今辽东耕犁辕长四尺,回转相妨,既用两牛,两人牵之”。(摘自选择性必修2教材P4)据此我们可以获取什么历史信息?
提示 到东汉时,牛耕已经推广到辽东。
③番薯种出海外吕宋。明万历间,闽人陈振龙贸易其地,得(番薯)藤苗及栽种之法入中国。值闽中旱饥……巡抚金学曾令试为种时,大有收获,可充谷食之半。(摘自选择性必修2教材P9)据此说明番薯传入中国的意义。
提示 丰富了粮食种类,增加粮食产量,增强抗灾能力。
必考概念——拓视野
原始农业:由采集、狩猎逐步过渡而来的一种近似自然状态的农业,属世界农业发展的最初阶段。其特征是使用简陋的石制工具,采用粗放的刀耕火种的耕作方法,实行以简单协作为主的集体劳动。大约在距今12000年前,中国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阶段出现了原始农业的雏形,进入原始农业的重大技术突破是驯化野生植物和动物,标志是稻谷和陶器的出现。
知识点二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1.美洲物种的外传
物种 欧洲 中国
玉米 17世纪,成为仅次于小麦的粮食作物,传遍欧洲各国 明朝时期传入中国。清朝乾隆、嘉庆年间,得到大规模推广
马铃薯 16世纪末,作为食用作物开始在欧洲推广 马铃薯和甘薯在中国的传播历程与玉米相似
甘薯 引入后传播比较缓慢
番茄 18世纪中叶开始作食用栽培。18世纪末,新品种又传回美洲 番茄于明万历年间被引入中国
辣椒 16世纪,传到英国等欧洲国家 明朝时,辣椒传入中国,被称为“番椒”
2.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推广
3.食物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
(1)提高了全球粮食产量,使世界人口激增。
(2)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
(3)推动了当地经济和贸易的发展。
(4)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影响。
助学助考
学习聚焦——辨正误
①新航路开辟之前不存在食物物种的交流。(×)
②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物种陆续传播到欧洲、亚洲和非洲等地。(√)
③新航路开辟后,小麦、水稻等农作物和鸡、牛、羊等禽畜传入美洲。(√)
④食物物种交流丰富了人们的食物种类,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对经贸和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挖掘教材——学思用
阅读选择性必修2教材P11“历史纵横”:“咖啡与咖啡馆”的传播历程说明了什么?
提示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亚作物和饮食习惯也传入美洲,促进了世界物种的交流。
必考概念——拓视野
《吃马铃薯的人》: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文森特·梵高于1885年创作的油画。画面色彩处于阴暗色调之中,给人以沉闷、压抑的感觉,画上的惨白色灯光与微绿的昏暗色调的对比,造成一种幽暗低沉的气氛,盛土豆的盘子里散发出缕缕的蒸汽,这刻画出了贫苦农民家庭生活的真实情景。
知识点三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1.食物生产的现代化
(1)农业生产的现代化
①农业机械化:20世纪以来,汽油拖拉机、柴油拖拉机相继实现批量生产。
②杂交育种技术进步:1930年,美国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玉米新品种。中国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不断取得突破。
(2)畜牧业现代化:养殖场和牧场的各个生产环节都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控制。
(3)渔业现代化:现代科学技术用于海洋捕捞,水产养殖向工厂化、机械化、集约化经营发展。
2.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
(1)现代粮食储备技术
①成就:机械通风储粮技术、机械制冷低温储粮技术相继得到应用。
②趋势:仓容量不断扩大;低温、低氧等技术广泛应用;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
(2)食品的保存和冷藏:冷冻食品加工,冷链物流产业发展。
3.消除饥饿与食品安全
(1)饥饿与粮食安全
①背景:随着人口激增和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②对策:各国政府把保障粮食安全与消除饥饿作为首要任务。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召开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
(2)食品安全
①原因: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过度使用抗生素和食品添加剂。
②应对:制定法律法规,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和能力。
助学助考
学习聚焦——辨正误
①随着科技发展,温室种植已成为一种普遍的农业生产方式。(√)
②农业机械化、集约化、产业化提高了生产效率,保障了食品供应。(√)
③技术的进步,增加了粮仓仓容量,实现了粮食储备自动化和智能化。冷冻食品工业迅猛发展。(√)
④消除饥饿与食品安全,是各国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国际组织关注的重点。(√)
挖掘教材——学思用
①阅读选择性必修2教材P13“蔬菜温室大棚”图:温室种植技术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提示 科学技术的发展。
②据世界银行统计显示,1982—1984年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发生严重旱灾,波及36个国家1.87亿人,直接受到饥饿威胁的人口有3 000多万。(摘自选择性必修2教材P16)材料主要强调了哪一问题的重要性?
提示 粮食安全。
必考概念——拓视野
冷链物流:一般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
主题一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5年5考]
1.美洲物种的外传 (2023·海南高考,11)
2.甘薯在中国的传播 (2021·福建高考,5)
3.土豆等新物种的种植及影响 (2023·浙江6月选考,19)
4.马铃薯的洲际传播 (2023·浙江1月选考,25)
5.哥伦布大交换的特点及影响 (2019·江苏高考,23)
视角 食物物种交流的特点
史料 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原产于美洲的粮食作物玉米、马铃薯和甘薯,蔬菜作物番茄、辣椒、南瓜等,由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带到欧洲,之后传播到亚洲、非洲等其他各洲。美洲作物外传的同时,也有很多欧亚作物传入美洲,主要有粮食类的小麦、大麦、水稻,水果类的苹果、葡萄、甜橙、柠檬,蔬菜类的黄瓜、豌豆,经济类的甘蔗等。除农作物外,欧洲移民还把牛、驴、马、猪、羊、鸡等畜禽传入了美洲,或用作役畜,或用于食用。
——摘编自《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
经济与社会生活》
思考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并说明16世纪以来物种传播的特点。
提示 特点:①种类多:粮食类、果蔬类、经济作物类、畜禽类;②范围广:涉及欧亚非美;③以食物为主;④双向交流:既有美洲物种的外传,也有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推广。
视角 食物物种交流的影响
史料一 植物、动物、人口和病菌在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和其他欧洲水手的远航探险以后,在全球范围内开始传播。……欧洲的航海探险在这些生物地域之间建立了联系,引发了物种的交流以及世界人口分布与自然环境的永久性变化。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美]赫伯特·
齐格勒《新全球史》
史料二 欧亚大陆的病菌在大量消灭世界上其他许多地方的原住民方面起了关键作用。这些原住民包括太平洋诸岛居民、澳大利亚原住民、非洲南部的科伊桑民族。
——摘编自[美]贾雷德·戴蒙德《枪炮、病菌
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
思考 根据史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哥伦布大交换”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
提示 引发了物种的交流以及世界人口分布与自然环境的永久性变化;高产作物的交流与广泛种植为世界人口的增长提供了食物保障;整体上促进了世界的交流,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传染病的传播导致美洲等地原住民大量死亡。
1.新航路开辟后世界物种交流的特点
(1)欧洲具有主导性:伴随着欧洲的殖民掠夺进行。
(2)内容具有丰富性:包括粮食作物、蔬菜、水果、家畜家禽等。
(3)范围具有全球性:美洲的物种陆续传播到欧洲、亚洲和非洲等地。
(4)结果具有双重性:不仅改变了人类的食物结构,也给美洲带来了灾难。
(5)时间具有长期性:新航路开辟后,伴随着殖民扩张开始了物种大交流。时至今日,世界各地的动植物交换并未停止,仍然在进行。
2.新航路开辟后物种交流的意义
角度 阐释
人口增长 提高了输入地的粮食、蔬菜产量,推动人口的快速增长
饮食结构 改变了当地的食物结构,丰富了人们的食物种类,有利于增强体质
经济发展 推动了农业和手工业、商业的发展,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动力变化 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同时农业生产引入畜力,减轻了人力劳动
人类生活 促进了全球动植物(物种)的多样化,丰富了人类经济生活
文明交流 密切了世界经济的联系;有助于文明的交流与融合
主题二 现代食物的生产与食品安全 [5年3考]
1.葡萄酒的传播与其历史变迁 (2023·湖南高考,19)
2.杂交水稻的推广 (2022·江苏高考,11)
3.肉类生产的现代化 (2022·北京高考,14)
视角 现代农业的特点
史料 根据专家系统研究,在传统农业阶段,每500公顷土地只能养活2—1 000人。而到了近代,随着资本和技术集约型的现代农业的发展,每500公顷土地供养的人口猛增至5 000人,这样的增长速度在世界农业发展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当然现代农业高速增长也是与化肥大量投入密切相关。马克思曾经指出:“现代科学在农业的运用,将把农村居民从土地上赶走,使人口集中于工业城镇。”这种大规模的集中,“将把从事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城市和农村生活方式的优点结合起来”。总之,世界农业现代化是与工业化、城市化相伴而生的,其实质和核心是化“农”,就是农民比重大幅减少,农业比重大幅下降,城市化水平大幅度提高的历史演进过程。
——摘编自张新光《20世纪以来世界农业发展
中几个带有规律性的问题》
思考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世界农业现代化的特点。
提示 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相伴而生;农业从业人员大幅度下降;农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大幅度下降;生态问题日益突出。
视角 世界粮食安全问题
史料 随着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率大大超过发达国家,城市化推进速度加快,粮食需求将迅速增加,成为世界粮食市场的主要需求方。发达国家利用自身优势,巩固其作为世界粮食主要供给方的地位。美国粮食出口占世界出口三分之一以上,今后还会继续扩大。美国农业部虽表示不会实行谷物禁运,但在粮食短缺时,它会利用自身在生产、储备、价格和贸易的有利条件,扩大粮食作为战略商品和政治武器的可控权。美国因一粒小麦种子中发现真菌病而一度暂停向包括我国在内的21个国家出口数以十亿美元计的小麦等。
——摘编自傅梦孜《世界粮食安全形势
与我对策建议》
思考 根据史料,概括指出世界粮食安全问题的影响因素。
提示 发展中国家需要从发达国家进口粮食;世界人口的增加;城市化的推进;疾病等突发因素;大国的霸权主义。
历史解释——世界食物生产面临的挑战与应对
(1)挑战
①世界粮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目前在发展中国家还有几亿人,在发达国家还有几千万人在长期挨饿。
②农业可持续性减弱:如水资源短缺、农产品污染、农产品多样性减少等问题日趋严重。
(2)应对措施
①大力发展有机农业和可持续性农业。
②力争粮食作物种植的多元化,尽最大可能减少因自然灾害带来的巨大风险和危机。
③大力发展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工程装备技术的“精确农业”。
④积极构建现代农业循环经济的长效发展机制。
⑤加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注重食物安全和营养相结合等。
【练·教材改编题//固基础】
1.(据选择性必修2教材P7“问题探究”改编)班固《白虎通义》载:“为之神农何?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也。”这段历史材料( )
A.可以印证神农创建了古代传统农业
B.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先民的生产生活
C.由此确立神农为中国农耕文明象征
D.证明神话是农业技术推广主要途径
答案 B
2.(据选择性必修2教材P4“史料阅读”改编)东汉学者崔寔在《政论》中说:“今辽东耕犁辕长四尺,回转相妨,既用两牛,两人牵之,一人将耕,一人下种……”这反映了( )
A.铁犁牛耕普遍推广
B.精耕细作相当发达
C.男耕女织分工方式
D.东汉已经使用牛耕
答案 D
3.(据选择性必修2教材P12“史料阅读”改编)据袁景晖的《建始县志》记载:“邑境山多田少,居民倍增,稻谷不足以给,则于山上种植包谷、洋芋、荞麦、燕麦或蕨蒿之类。深林剪伐殆尽,巨阜危峰,一望皆包谷也。”这些物种的传入( )
A.是明清政府对外政策的结果
B.表明文明的交流取得重大进展
C.是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表现
D.源自中国劳动人民辛勤的培育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邑境山多田少,居民倍增,稻谷不足以给,则于山上种植包谷、洋芋、荞麦、燕麦或蕨蒿之类。深林剪伐殆尽,巨阜危峰,一望皆包谷也”可知,因为山多田少,居民倍增,稻谷不足,所以百姓大量垦荒,种植包谷等作物,包谷又俗称玉米,是新航路开辟后的外来物种,且因为其高产的特性能够缓解稻谷不足的情况而被广泛种植,这是文明交流的结果,故选B项。
4.(据选择性必修2教材P14“历史纵横”改编)21世纪以来,我国农业机器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目前,我国已研发出耕耘、除草、施肥、喷药、蔬菜嫁接、收割、采摘等多种农用机器人。这表明我国( )
A.人工智能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
B.农业产品竞争优势增强
C.农业发展推动生产工具的变革
D.农业实现了智能化生产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我国农业机器自动化、智能化的发展推动着农业生产从人工劳动向自动化转变,故选A项;材料并未将中国的现代农业发展与世界其他国家进行横向对比,不能体现我国农产品竞争优势增强,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我国科技发展推动农业工具的革新,C项存在因果倒置的问题,排除;现代农业采用智能化生产只是在部分地区,不具有普遍性,排除D项。
【练·高考真题//明考向】
1.(2022·江苏高考,11)据袁隆平回忆,位于井冈山南麓的桂东县是全国率先推广种植杂交水稻的地区之一。1975年全县仅试种水稻98.88亩,次年便在全县迅速推开。当地民谣传唱:“层层梯田持山腰,银河两岸种杂交。”这反映了( )
A.当地提高粮食产量的迫切愿望
B.地方政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杂交水稻试种成败取决于环境
D.桂东县率先实现了粮食自给
答案 A
解析 据材料“1975年全县仅试种水稻98.88亩,次年便在全县迅速推开”,可知杂交水稻试种一年后,短时间内便在全县迅速推广,反映了当地提高粮食产量的迫切愿望,故选A项;当时政府以阶级斗争为纲,排除B项;杂交水稻试种成败取决于科技进步,环境只是重要因素之一,排除C项;材料只提到杂交水稻推广,并未提到产量,无法说明实现粮食自给,排除D项。
2.(2022·北京高考,14)19世纪70—80年代,美国商人斯威夫特创办了肉类加工厂,把屠宰和包装分成几道独立工序,利用传送带进行流水作业,并雇佣工程师设计冷冻车厢,以便长途运输鲜肉。他还陆续开办工厂,利用肉类加工厂的下脚料生产肥料、肥皂和甘油等。斯威夫特的经营模式( )
①体现了产业分工不断细化 ②得益于铁路交通业的发展 ③成为近代机械生产的开端 ④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范本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 A
解析 “把屠宰和包装……流水作业”体现了产业分工的不断细化,故①正确;“并雇佣工程师设计冷冻车厢,以便长途运输鲜肉”说明当时铁路运输业得到发展,能够长距离运输货物,故②正确;“开端”说法错误,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就已开始了近代机械生产,故③错误;农业现代化是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管理方法管理农业、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农民素质的过程,斯威夫特创办的肉类加工厂是加工业,不属于农业,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
课时精练
一、选择题
1.(2024·天津南开区调研)有学者研究指出,欧亚大陆的人口从公元前1万年的大约200万人增加到公元前5000年的1 500万人,公元前2000年约有6 000万人,到公元1年达到了惊人的1.65亿人。促成在大约1万年的时间里人口近百倍增长的重要因素是( )
A.农耕和定居生活 B.人口迁徙和文化发展
C.贸易和物种交流 D.男耕女织和小农经济
答案 A
解析 据题干可知,在公元前1万年到公元1年之间,欧亚大陆的人口数量急剧增长:由大约200万人增长到1.65亿人,结合所学可知,由于世界各地农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状态的稳定使得人口数量迅速增长,即农耕和定居生活是题干所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故选A项;文化发展与人口数量急剧增长没有必然的关系,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在公元前1万年到公元1年之间,欧亚大陆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贸易和物种交流现象,排除C项;男耕女织和小农经济是古代中国农业的发展情况,并不能代表整个欧亚大陆,排除D项。
2.(2023·浙江诸暨高三12月考试)“种植植物能养活的人口要比采集食物能养活的人口多得多……农业生产率增长使食物有了剩余,能够供养新产生的祭司阶级、士兵和吏……文字就是祭司们出于记事需要而做出的一大发明。”材料的作者意在强调( )
A.农业的出现使人类由食物采集者变为食物生产者
B.文字是人们出于生产生活需要而做出的一大发明
C.农业的发展对于文明的产生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D.农业的出现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答案 C
解析 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文字的产生是文明的重要标志,而根源是“种植植物能养活的人口……更多”“农业生产率增长”,即农业的发展,故选C项。
3.(2024·广东湛江模拟)下图是古埃及拉美西斯二世(在位时间为公元前1279—公元前1213年)时期的墓葬壁画《森尼杰姆夫妇在田野上》,壁画描绘了森尼杰姆夫妇耕地播种、收割稻谷、礼拜神灵的场面。这反映了当时埃及( )
A.文明起源和农业间的关系
B.农业经营呈现多元化特色
C.灌溉农业生产的发展状况
D.百姓过着较为富裕的生活
答案 C
解析 据材料“壁画描绘了森尼杰姆夫妇耕地播种、收割稻谷、礼拜神灵的场面”并结合所学可知,壁画反映了古埃及统治者重视农业发展,而且尼罗河流域是灌溉农业,因此壁画反映古埃及灌溉农业生产的发展状况,故选C项。
4.(2023·山西高三12月联考)殷商时期,中国北方地区是以粟、黍为主的旱作农业体系;西周春秋时期,伴随冬小麦在北方的广泛种植,打破了以往春种、秋收的农事时间节律,古籍中也多见“春秋冬夏”的四时排序,“四时”观念逐渐萌生。据此可知( )
A.铁犁牛耕推动了社会变革
B.先秦四时观念具有神学色彩
C.古代历法服务于农业生产
D.农业成为商周时期主导产业
答案 C
解析 据题干信息“伴随冬小麦在北方的广泛种植,打破了以往春种、秋收的农事时间节律,古籍中也多见‘春秋冬夏’的四时排序,‘四时’观念逐渐萌生”,可知“四时”观念的萌生与冬小麦的广泛种植有关,所以历法日趋严密,由春秋二季再分出冬夏二季,所以古代排列的四时顺序,不是“春夏秋冬”,而是“春秋冬夏”,表明划分“四时”的历法应农业生产要求而制定,故选C项。
5.(2023·山东日照高三期末)古代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认为,掌管洪水的神是带来灾难的恶毒的神;古埃及人认为洪水之神是会带给每个人快乐的善良的神;古代印度人认为,水是万物的起源,是包含大神在内的一切的母体。古人对水的信念源自于( )
A.生产方式 B.文化传统
C.宗教信仰 D.文明交融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由于古代两河流域、古代埃及和古代印度所处的地理环境和生产方式存在差异,导致他们对于水的认知不同,如洪水会给苏美尔地区带来破坏,因此他们认为掌管洪水的神是带来灾难的恶毒的神,而古埃及人会在洪水退去后利用肥沃的土壤进行农业活动而获得丰收,因此他们认为洪水之神是带来快乐和善良的神。所以古人对于水的信念是受到他们所处的地理环境和生产方式的影响,故选A项。
6.(2024·安徽淮北调研)希腊古典时代,入侵者会把军队开入对方最好的平原,如果对方拒不出战,则会火烧庄稼,砍掉葡萄藤和橄榄树。双方作战的主力是以农民为主的重装步兵,多以方阵形式开展正面决战。这可以说明,当时( )
A.城邦混战加重农民赋役负担
B.战争形式凸显农耕文明特色
C.区域战争加速古典文明发展
D.民主政治体制影响军事策略
答案 B
解析 据材料“希腊古典时代,入侵者会把军队开入对方最好的平原……则会火烧庄稼,砍掉葡萄藤和橄榄树。双方作战的主力是以农民为主的重装步兵……”可知,希腊古典时代的战争中出现侵占平原、火烧庄稼等现象,凸显当时希腊具有明显的农业社会特征,故选B项。
7.(2024·浙江杭州调研)物种交流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丰富了人们的食物种类,深刻影响着人类的日常生活。以下关于番茄传播的史实正确的是( )
A.16世纪末作为食用作物在欧洲推广
B.最早由葡萄牙人从南美洲带回到欧洲
C.18世纪末欧洲培育的番茄新品种传回美洲
D.明朝万历年间作为食用蔬菜在中国广泛种植
答案 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番茄最早只是作为观赏植物引入欧洲,后来人们将其用作食物,在18世纪末欧洲培育的番茄新品种传回美洲,故选C项;16世纪末马铃薯作为食用作物在欧洲推广,番茄是18世纪,排除A项;最早由西班牙人从南美洲带回到欧洲,排除B项;清朝末年的时候,中国人才开始食用番茄,排除D项。
8.(2023·浙江七彩阳光3月联考)下图为清代绘画《卖白薯图》,描绘了时人在街头买卖白薯的情形。由此可知,当时( )
A.粮食安全问题解决 B.饮食结构渐趋合理
C.长途贩运贸易活跃 D.外来物种得到推广
答案 D
解析 据材料可知,清代人在街头买卖白薯,说明当时民众对这一食物认可,即明后期传入的外来物种——白薯得到推广种植,故选D项;粮食安全指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为维持生存和健康所必需的足够食品,清代粮食安全问题没有解决,排除A项;饮食结构指饮食中各类食物的数量及其在饮食中所占的比重,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长途贩运指商贩将商品运到较远距离的地区出售的活动,仅凭材料信息,无法判断买卖白薯是否是长途贩运贸易,排除C项。
9.(2023·湖北新高考高三期末)11世纪到15世纪末,欧洲居民赖以生存的粮食主要是小麦、大麦、燕麦、栗子等。而15世纪末到16世纪,世界上许多地区的食物原料如玉米、马铃薯、甘薯等被带到欧洲,补充了欧洲食物原料的不足。材料说明( )
A.欧洲农业生产力进步解决了粮食问题
B.高产作物引进推动欧洲人口急剧增长
C.世界联系加强丰富了欧洲的食物结构
D.欧洲居民饮食结构丰富营养摄入均衡
答案 C
解析 据材料“15世纪末到16世纪……玉米、马铃薯、甘薯等被带到欧洲”可知,新航路开辟后,新的农作物品种的引进丰富了欧洲的食物结构,补充了其食物原料的不足,故选C项;新航路开辟后,外来物种的引进解决了粮食问题,而非欧洲农业生产力的进步,排除A项;高产作物引进补充了欧洲食物原料的不足,而非推动欧洲人口急剧增长,排除B项;“15世纪末到16世纪……补充了欧洲食物原料的不足”强调世界联系加强丰富了欧洲的食物结构,而非欧洲居民饮食结构丰富营养摄入均衡,排除D项。
10.(2023·海南海口六模)在日本江户幕府统治时期,大米是农民向大名及幕府交纳的赋税中的一种,然而到了16世纪后,玉米这种高产量的作物种植在日本开始普及,使得日本农民能够在缴纳高额赋税的同时勉强维持生计,市场能够用货币交换到的大米也多了起来。这一变化说明( )
A.日本农耕生产技术有所进步
B.商业革命推动了洲际贸易发展
C.幕府征收赋税方式发生变化
D.物种交流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
答案 D
解析 据材料“市场能够用货币交换到的大米也多了起来”可知高产物种在日本的种植提高了粮食产量,也使大米的市场供应有所增加,客观上促进了农产品商品化的发展,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故选D项;材料中大米市场化买卖增多的前提是建立在高产物种增加粮食供应的基础上,而不是农耕技术在短期内取得突破性的成果,排除A项;商业革命推动了洲际贸易发展主要集中在欧洲与其他各大洲之间的商业贸易变化,排除B项;“日本农民能够在缴纳高额赋税的同时勉强维持生计”说明大米一直是农民缴纳赋税的重要方式,排除C项。
11.(2024·天津和平区模拟)明清时期,传入我国的美洲作物有近30种;美洲人民也开始接触到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及一些农作物;欧洲人逐渐发展出了茶、咖啡、可可的饮料文化。随着热饮的盛行,购置中国瓷制的饮具、炊具成为欧洲家庭的时尚。这表明( )
A.物种实现了世界性的自由流动
B.欧洲加强了对亚洲、美洲的掠夺
C.世界各地人民的生活得到丰富
D.西方的世界殖民体系得以确立
答案 C
解析 据材料“明清时期,传入我国的美洲作物有近30种;美洲人民也开始接触到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及一些农作物;欧洲人逐渐发展出了茶、咖啡、可可的饮料文化”可知新航路开辟后,中国、美洲和欧洲人的物质生活中增加了原来没有的内容,得到了丰富,故选C项。
12.(2024·辽宁葫芦岛调研)贾谊《论积贮疏》指出:“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卒然边境有急,数十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政治未毕通也,远方之能疑者,并举而争起矣。乃骇而图之,岂将有及乎?”贾谊的观点旨在强调( )
A.粮食安全于国之重要 B.汉初国力衰微的事实
C.实行农商皆本的急迫 D.国家四方皆敌之困境
答案 A
解析 据材料“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馈之”的意思是假如不幸有纵横二三千里地方的大旱灾,国家用什么去救济灾区?如果突然边境上有紧急情况,成千上万的军队,国家拿什么去发放粮饷。由此可知,贾谊的观点旨在强调粮食安全于国之重要,故选A项;贾谊的观点旨在强调粮食安全于国之重要,但未体现汉初国力衰微,排除B项;汉朝实行重农抑商政策,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中“边境有急”是假设,贾谊的观点旨在强调粮食安全于国之重要,不代表国家四方皆敌之困境,排除D项。
13.(2023·广东新高考高三上期末)1894—1899年英国平均每人每年消耗小麦151.3公斤,1929—1934年下降为134.7公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每人每天平均消耗不足0.25公斤,其他的谷物消耗量也有类似变化。这反映了英国( )
A.民众生活水平提高 B.社会财富分配不合理
C.贫富分化日益加剧 D.战争对生产破坏严重
答案 A
解析 据材料可知,英国平均每人每年小麦消耗量逐渐减少,结合史实可知,谷物消耗减少是因为其他可代替谷物的食品增加了,食品结构变化,营养结构多元化,说明民众生活水平提高了,故选A项;材料呈现的是谷物消耗的平均数在下降,这与社会财富分配无关,排除B项;材料是对英国小麦消耗的整体说明,没有阶层之分,故没有体现贫富分化,排除C项;1929—1934年,其间爆发经济危机,小麦消耗量仍有“134.7公斤”,但二战后,英国步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经济得到了恢复发展,“每天平均消耗不足0.25公斤”,这与英国的发展状况不符,排除D项。
14.(2023·华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二战后,粮食禁运和粮食贸易战频频发生。如1980年美国卡特政府喊出“饥饿迫使苏联人屈服”,宣布对苏联采取部分粮食禁运;与此同时,与美国同一阵线的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却在美国开始粮食禁运后又继续向苏联追加粮食销售。这体现了( )
A.两极格局导致苏联粮食紧张
B.全球性粮食危机的频繁出现
C.冷战思维影响国际粮食贸易
D.粮食贸易反映国家利益冲突
答案 D
解析 1980年美国卡特政府对苏联进行粮食禁运的同时,与之属同一阵线的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却并未采取与美国一致的做法,反而继续向苏联追加粮食销售,这体现出在粮食贸易问题上,美国与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之间存在国家利益冲突,故选D项。
15.(2024·辽宁鞍山模拟)1964年,中国开始在全国推广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自主研发的现代品种矮秆水稻,比常规水稻产量高30%;1976年开始推广袁隆平研发的杂交水稻,产量在矮秆水稻的基础上再增加30%。由此可见,当时中国( )
A.注重通过农业科研提高粮食产量
B.科研工作未受“左”倾错误影响
C.包产到户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D.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取得显著成效
答案 A
解析 据材料“自主研发的现代品种矮秆水稻”“袁隆平研发的杂交水稻”可知通过农业科研,提高了粮食产量,故选A项;“未受”一词过于绝对,排除B项;包产到户推行于1978年以后,排除C项;1995年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排除D项。
16.(2024·天津市部分区模拟)科技成果广泛应用于农牧业,便造就了现代农牧业。它包括:普遍使用科学育种,水利、机井机器、动力、化肥,以及各种农药、除草剂、塑料地膜大棚、土壤改良、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化等。由此可见,现代农业( )
A.提高科技含量是重要因素 B.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特点
C.完全以市场的发展为导向 D.是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
答案 A
解析 根据题干内容中“科技成果广泛应用于农牧业,便造就了现代农牧业”可知正是由于先进的科技成果被运用于农牧业中,才造就了农牧业的现代化,据此可知,现代农业中有很多的科技含量,故选A项。
二、非选择题
17.(2024·湖南永州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马铃薯起源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迄今已有7000年的栽培史。印第安人为它的驯化、人工栽培、耕作模式、育种、储藏、加工、食用等作出了决定性的贡献。16世纪30年代,西班牙殖民者“发现”了马铃薯,50年代他们将薯块传入西欧,70年代初开始在西欧零星种植。马铃薯传入欧洲慢慢传开后,除了爱尔兰和西班牙,在各国主要种植在庭院,供观赏和植物学家药学家收藏和研究。18世纪因各种原因引起的灾荒和饥馑促使土豆在欧陆国家作为救荒作物大大普及。法国医生和药师帕门梯耶尔从18世纪60年代起,就致力于马铃薯的推广和普及,于1774年出版了《马铃薯的化学检测》一书,书中详细深入地分析检测介绍了马铃薯含的丰富营养成分和可以辅助治疗的各种疾病。到18世纪末期,马铃薯成为在欧洲大部分地区的主要食物。
——摘编自张箭《马铃薯的主粮化进程——它在世界上的发展与传播》
材料二 马铃薯的种植、传播以及现代马铃薯产业的发展都表明,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科学技术是做大做强马铃薯产业的根本动力。马铃薯的产量高低和品质好坏在种薯,而种薯的培育靠科技;马铃薯深加工程度和马铃薯产业链的延伸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马铃薯产品研制水平。以美国为例,各种食品研究机构和马铃薯加工厂商,对马铃薯食品的口味和脂肪含量的最佳配比进行实验,在保证美味的同时减少脂肪含量,研制出很多顺应人们健康饮食的马铃薯食品,推动了马铃薯的深加工。
——摘编自楚雪《从“洋芋”到“土豆”的文化融合
——马铃薯跨文化传播现象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世纪末期以来马铃薯成为欧洲大部分地区主要食物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提炼一个论题,加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答案 (1)马铃薯在欧洲的传播及其具有适应性广、产量高的特性;18世纪欧洲出现灾荒与饥馑;政府出于保障粮食安全的考虑采取推广措施;人口增长对粮食需求的增加;人们对马铃薯认知水平以及种植与加工技术水平的提高。(任答四点)
(2)示例 论题:科技进步助推马铃薯产业的发展。
论述:随着新航路的开辟,马铃薯由美洲传入欧洲,并在18世纪末成为欧洲大部分地区的主要食物。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科学技术逐渐成为现代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一大批马铃薯优良品种育成推广,优质高效化肥广泛应用,使得马铃薯产量大大增加;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完成,高度集中的现代农业的建立,使得马铃薯生产效率大大提高;食品研究机构和马铃薯加工厂商,对马铃薯食品的口味和脂肪含量的最佳配比进行实验,使得现代马铃薯产业深入发展并扩大了马铃薯产品的消费市场。
综上所述,科技的进步促进了现代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增加了食物供给,有利于消除饥饿和保障粮食安全。(示例只供评分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考生拟定其他论题,阐述合理即可)【构建·时空坐标】
【梳理·主题线索】
主题 线索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1)两大主题:以食物获取为代表的生产力的进步和相应生产关系的变革。 (2)两大方式:食物获取方式经历了从渔猎采集到农(牧)业生产。 (3)三大分工:原始社会后期发生的畜牧业同农业的分离;发生于原始社会末期的手工业和农业的分工;原始社会晚期商人阶层的产生。 (4)三大区域:亚非地区、古希腊罗马地区、美洲地区。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1)一大趋势:生产工具和劳作方式从传统逐渐走向现代。 (2)两大领域: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领域。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革命性的意义。 (3)三大阶段:世界古代生产方式的变化、近代生产方式的变化以及现代生产方式的演进。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1)一大主题:古今中外各地的经济发展。 (2)两大区域:古代的亚非欧区域性贸易发展和新航路开辟以来全球性贸易的发展。 (3)三大阶段:古代商贸、近代商贸和现代商贸的发展。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1)一根主线:人类居住环境的发展演变。 (2)两条线索:一是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二是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3)三个重点:古代集镇和城市演进;古代民居风格;近代城市化评价。
交通与社会变迁 (1)一个主题:交通与社会变迁的关系。 (2)两条线索:自古至今水陆交通变迁的史实;水陆交通变迁带来社会生活变化。
医疗与公共卫生 (1)一条主线:医疗与公共卫生发展。 (2)两个核心:疾病与医疗。 (3)三个阶段:古代、近代、现代。 (4)四个重点:疾病流行;中医药发展;医疗体系建立;医疗卫生与社会生活。
第49讲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课程标准】 1.知道人类由食物采集者向食物生产者演进的过程及意义;知道古代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2.了解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交流及其历史影响。3.了解现代农业、渔业发展过程中,人类在食物生产、储备等方面的进步,认识消除饥饿和食品安全在人类历史上的重大意义。
知识点一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1.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
(1)采集和渔猎:人们使用木、骨和石等材料制作的工具从事采集和渔猎,过着________的生活。
(2)农耕和畜牧
条件 人类掌握了某些动植物的生长规律,学会了选择、驯化野生动植物
出现 大约1万年前
意义 ①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第一次革命,人类开始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____________ ②促进了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变化 ③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2.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1)两河流域和尼罗河流域
①食物生产:种植大麦和小麦,饲养山羊、绵羊、牛等家畜。
②社会生活:王室和神庙拥有土地。
(2)古代中国
食物生产 分为北方________农业区和南方稻作农业区
社会生活 ①商周时期:土地掌握在君主和各级贵族手中,农夫集体耕作 ②战国以后:铁犁牛耕得以应用;农民以________为基本单位进行生产 ③秦以后:统治者推行____________政策 ④秦汉到隋唐:逐渐形成北方旱田和南方水田两种____________的农业技术体系
(3)古代希腊:________和小麦成为主要粮食作物,只有________才能拥有土地。
(4)古代罗马:以________生产为主,土地国有。
(5)古代美洲:主要粮食作物是玉米、甘薯、________。土地贵族私有,村社土地公有。
3.生产关系的变化
(1)农业产生以后,________开始在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女子退居从属地位。
(2)生产力的发展,使产品有了剩余,出现了私有财产,氏族内部出现了贫富分化,________和国家应运而生。
助学助考
学习聚焦——辨正误
①农业出现以后,人类逐渐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
②采集渔猎时代,人类为获取食物而不得不迁徙。农业时代,人类播种等待收获需要定居。( )
③铁制农具是原始农业社会向传统农业社会过渡的决定性因素。( )
④土地贫瘠、人口增加等使古希腊的谷物生产不能自给自足,商品经济意义上的农业占有重要地位。( )
挖掘教材——学思用
①在浙江河姆渡遗址中,曾经出土了刻有猪纹的陶钵。(摘自选择性必修2教材P3)这一文物的发现有何历史价值?
试答
②东汉的崔寔在《政论》中说:“今辽东耕犁辕长四尺,回转相妨,既用两牛,两人牵之”。(摘自选择性必修2教材P4)据此我们可以获取什么历史信息?
试答
③番薯种出海外吕宋。明万历间,闽人陈振龙贸易其地,得(番薯)藤苗及栽种之法入中国。值闽中旱饥……巡抚金学曾令试为种时,大有收获,可充谷食之半。(摘自选择性必修2教材P9)据此说明番薯传入中国的意义。
试答
必考概念——拓视野
原始农业:由采集、狩猎逐步过渡而来的一种近似自然状态的农业,属世界农业发展的最初阶段。其特征是使用简陋的石制工具,采用粗放的刀耕火种的耕作方法,实行以简单协作为主的集体劳动。大约在距今12000年前,中国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阶段出现了原始农业的雏形,进入原始农业的重大技术突破是驯化野生植物和动物,标志是稻谷和陶器的出现。
知识点二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1.美洲物种的外传
物种 欧洲 中国
玉米 17世纪,成为仅次于小麦的粮食作物,传遍欧洲各国 ________时期传入中国。清朝乾隆、嘉庆年间,得到大规模推广
马铃薯 16世纪末,作为食用作物开始在欧洲推广 马铃薯和甘薯在中国的传播历程与玉米相似
甘薯 引入后传播比较缓慢
番茄 18世纪中叶开始作食用栽培。18世纪末,新品种又传回美洲 番茄于明万历年间被引入中国
辣椒 16世纪,传到英国等欧洲国家 明朝时,辣椒传入中国,被称为“________”
2.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推广
3.食物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
(1)提高了全球粮食产量,使世界人口激增。
(2)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
(3)推动了当地经济和贸易的发展。
(4)对当地____________产生了一定影响。,
助学助考
学习聚焦——辨正误
①新航路开辟之前不存在食物物种的交流。( )
②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物种陆续传播到欧洲、亚洲和非洲等地。( )
③新航路开辟后,小麦、水稻等农作物和鸡、牛、羊等禽畜传入美洲。( )
④食物物种交流丰富了人们的食物种类,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对经贸和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
挖掘教材——学思用
阅读选择性必修2教材P11“历史纵横”:“咖啡与咖啡馆”的传播历程说明了什么?
试答
必考概念——拓视野
《吃马铃薯的人》: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文森特·梵高于1885年创作的油画。画面色彩处于阴暗色调之中,给人以沉闷、压抑的感觉,画上的惨白色灯光与微绿的昏暗色调的对比,造成一种幽暗低沉的气氛,盛土豆的盘子里散发出缕缕的蒸汽,这刻画出了贫苦农民家庭生活的真实情景。
知识点三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1.食物生产的现代化
(1)农业生产的现代化
①农业机械化:20世纪以来,______________、柴油拖拉机相继实现批量生产。
②杂交育种技术进步:1930年,美国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玉米新品种。中国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不断取得突破。
(2)畜牧业现代化:养殖场和牧场的各个生产环节都实现了机械化和____________。
(3)渔业现代化:现代科学技术用于海洋捕捞,水产养殖向________、机械化、________经营发展。
2.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
(1)现代粮食储备技术
①成就:________通风储粮技术、机械制冷低温储粮技术相继得到应用。
②趋势:仓容量不断扩大;低温、低氧等技术广泛应用;________和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
(2)食品的保存和冷藏:冷冻食品加工,____________产业发展。
3.消除饥饿与食品安全
(1)饥饿与粮食安全
①背景:随着人口激增和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②对策:各国政府把保障粮食安全与____________作为首要任务。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召开________________首脑会议。
(2)食品安全
①原因: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过度使用抗生素和__________。
②应对:制定法律法规,提高食品____________水平和能力。,
助学助考
学习聚焦——辨正误
①随着科技发展,温室种植已成为一种普遍的农业生产方式。( )
②农业机械化、集约化、产业化提高了生产效率,保障了食品供应。( )
③技术的进步,增加了粮仓仓容量,实现了粮食储备自动化和智能化。冷冻食品工业迅猛发展。( )
④消除饥饿与食品安全,是各国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国际组织关注的重点。( )
挖掘教材——学思用
①阅读选择性必修2教材P13“蔬菜温室大棚”图:温室种植技术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试答
②据世界银行统计显示,1982—1984年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发生严重旱灾,波及36个国家1.87亿人,直接受到饥饿威胁的人口有3 000多万。(摘自选择性必修2教材P16)材料主要强调了哪一问题的重要性?
试答
必考概念——拓视野
冷链物流:一般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
主题一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5年5考]
1.美洲物种的外传(2023·海南高考,11)
2.甘薯在中国的传播(2021·福建高考,5)
3.土豆等新物种的种植及影响(2023·浙江6月选考,19)
4.马铃薯的洲际传播(2023·浙江1月选考,25)
5.哥伦布大交换的特点及影响(2019·江苏高考,23)
视角1 食物物种交流的特点
史料 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原产于美洲的粮食作物玉米、马铃薯和甘薯,蔬菜作物番茄、辣椒、南瓜等,由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带到欧洲,之后传播到亚洲、非洲等其他各洲。美洲作物外传的同时,也有很多欧亚作物传入美洲,主要有粮食类的小麦、大麦、水稻,水果类的苹果、葡萄、甜橙、柠檬,蔬菜类的黄瓜、豌豆,经济类的甘蔗等。除农作物外,欧洲移民还把牛、驴、马、猪、羊、鸡等畜禽传入了美洲,或用作役畜,或用于食用。
——摘编自《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
经济与社会生活》
思考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并说明16世纪以来物种传播的特点。
试答
视角2 食物物种交流的影响
史料一 植物、动物、人口和病菌在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和其他欧洲水手的远航探险以后,在全球范围内开始传播。……欧洲的航海探险在这些生物地域之间建立了联系,引发了物种的交流以及世界人口分布与自然环境的永久性变化。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美]赫伯特·
齐格勒《新全球史》
史料二 欧亚大陆的病菌在大量消灭世界上其他许多地方的原住民方面起了关键作用。这些原住民包括太平洋诸岛居民、澳大利亚原住民、非洲南部的科伊桑民族。
——摘编自[美]贾雷德·戴蒙德《枪炮、病菌
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
思考 根据史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哥伦布大交换”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
试答
1.新航路开辟后世界物种交流的特点
(1)欧洲具有主导性:伴随着欧洲的殖民掠夺进行。
(2)内容具有丰富性:包括粮食作物、蔬菜、水果、家畜家禽等。
(3)范围具有全球性:美洲的物种陆续传播到欧洲、亚洲和非洲等地。
(4)结果具有双重性:不仅改变了人类的食物结构,也给美洲带来了灾难。
(5)时间具有长期性:新航路开辟后,伴随着殖民扩张开始了物种大交流。时至今日,世界各地的动植物交换并未停止,仍然在进行。
2.新航路开辟后物种交流的意义
角度 阐释
人口增长 提高了输入地的粮食、蔬菜产量,推动人口的快速增长
饮食结构 改变了当地的食物结构,丰富了人们的食物种类,有利于增强体质
经济发展 推动了农业和手工业、商业的发展,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动力变化 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同时农业生产引入畜力,减轻了人力劳动
人类生活 促进了全球动植物(物种)的多样化,丰富了人类经济生活
文明交流 密切了世界经济的联系;有助于文明的交流与融合
主题二 现代食物的生产与食品安全[5年3考]
1.葡萄酒的传播与其历史变迁(2023·湖南高考,19)
2.杂交水稻的推广(2022·江苏高考,11)
3.肉类生产的现代化(2022·北京高考,14)
视角1 现代农业的特点
史料 根据专家系统研究,在传统农业阶段,每500公顷土地只能养活2—1 000人。而到了近代,随着资本和技术集约型的现代农业的发展,每500公顷土地供养的人口猛增至5 000人,这样的增长速度在世界农业发展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当然现代农业高速增长也是与化肥大量投入密切相关。马克思曾经指出:“现代科学在农业的运用,将把农村居民从土地上赶走,使人口集中于工业城镇。”这种大规模的集中,“将把从事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城市和农村生活方式的优点结合起来”。总之,世界农业现代化是与工业化、城市化相伴而生的,其实质和核心是化“农”,就是农民比重大幅减少,农业比重大幅下降,城市化水平大幅度提高的历史演进过程。
——摘编自张新光《20世纪以来世界农业发展
中几个带有规律性的问题》
思考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世界农业现代化的特点。
试答
视角2 世界粮食安全问题
史料 随着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率大大超过发达国家,城市化推进速度加快,粮食需求将迅速增加,成为世界粮食市场的主要需求方。发达国家利用自身优势,巩固其作为世界粮食主要供给方的地位。美国粮食出口占世界出口三分之一以上,今后还会继续扩大。美国农业部虽表示不会实行谷物禁运,但在粮食短缺时,它会利用自身在生产、储备、价格和贸易的有利条件,扩大粮食作为战略商品和政治武器的可控权。美国因一粒小麦种子中发现真菌病而一度暂停向包括我国在内的21个国家出口数以十亿美元计的小麦等。
——摘编自傅梦孜《世界粮食安全形势
与我对策建议》
思考 根据史料,概括指出世界粮食安全问题的影响因素。
试答
历史解释——世界食物生产面临的挑战与应对
(1)挑战
①世界粮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目前在发展中国家还有几亿人,在发达国家还有几千万人在长期挨饿。
②农业可持续性减弱:如水资源短缺、农产品污染、农产品多样性减少等问题日趋严重。
(2)应对措施
①大力发展有机农业和可持续性农业。
②力争粮食作物种植的多元化,尽最大可能减少因自然灾害带来的巨大风险和危机。
③大力发展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工程装备技术的“精确农业”。
④积极构建现代农业循环经济的长效发展机制。
⑤加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注重食物安全和营养相结合等。
【练·教材改编题//固基础】
1.(据选择性必修2教材P7“问题探究”改编)班固《白虎通义》载:“为之神农何?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也。”这段历史材料( )
A.可以印证神农创建了古代传统农业
B.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先民的生产生活
C.由此确立神农为中国农耕文明象征
D.证明神话是农业技术推广主要途径
2.(据选择性必修2教材P4“史料阅读”改编)东汉学者崔寔在《政论》中说:“今辽东耕犁辕长四尺,回转相妨,既用两牛,两人牵之,一人将耕,一人下种……”这反映了( )
A.铁犁牛耕普遍推广
B.精耕细作相当发达
C.男耕女织分工方式
D.东汉已经使用牛耕
3.(据选择性必修2教材P12“史料阅读”改编)据袁景晖的《建始县志》记载:“邑境山多田少,居民倍增,稻谷不足以给,则于山上种植包谷、洋芋、荞麦、燕麦或蕨蒿之类。深林剪伐殆尽,巨阜危峰,一望皆包谷也。”这些物种的传入( )
A.是明清政府对外政策的结果
B.表明文明的交流取得重大进展
C.是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表现
D.源自中国劳动人民辛勤的培育
4.(据选择性必修2教材P14“历史纵横”改编)21世纪以来,我国农业机器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目前,我国已研发出耕耘、除草、施肥、喷药、蔬菜嫁接、收割、采摘等多种农用机器人。这表明我国( )
A.人工智能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
B.农业产品竞争优势增强
C.农业发展推动生产工具的变革
D.农业实现了智能化生产
【练·高考真题//明考向】
1.(2022·江苏高考,11)据袁隆平回忆,位于井冈山南麓的桂东县是全国率先推广种植杂交水稻的地区之一。1975年全县仅试种水稻98.88亩,次年便在全县迅速推开。当地民谣传唱:“层层梯田持山腰,银河两岸种杂交。”这反映了( )
A.当地提高粮食产量的迫切愿望
B.地方政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杂交水稻试种成败取决于环境
D.桂东县率先实现了粮食自给
2.(2022·北京高考,14)19世纪70—80年代,美国商人斯威夫特创办了肉类加工厂,把屠宰和包装分成几道独立工序,利用传送带进行流水作业,并雇佣工程师设计冷冻车厢,以便长途运输鲜肉。他还陆续开办工厂,利用肉类加工厂的下脚料生产肥料、肥皂和甘油等。斯威夫特的经营模式( )
①体现了产业分工不断细化
②得益于铁路交通业的发展
③成为近代机械生产的开端
④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范本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课后完成 训练49(共73张PPT)
第十四单元 经济与社会生活
【构建·时空坐标】
【梳理·主题线索】
主题 线索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1)两大主题:以食物获取为代表的生产力的进步和相应生产关系的变革。
(2)两大方式:食物获取方式经历了从渔猎采集到农(牧)业生产。
(3)三大分工:原始社会后期发生的畜牧业同农业的分离;发生于原始社会末期的手工业和农业的分工;原始社会晚期商人阶层的产生。
(4)三大区域:亚非地区、古希腊罗马地区、美洲地区。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1)一大趋势:生产工具和劳作方式从传统逐渐走向现代。
(2)两大领域: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领域。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革命性的意义。
(3)三大阶段:世界古代生产方式的变化、近代生产方式的变化以及现代生产方式的演进。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1)一大主题:古今中外各地的经济发展。
(2)两大区域:古代的亚非欧区域性贸易发展和新航路开辟以来全球性贸易的发展。
(3)三大阶段:古代商贸、近代商贸和现代商贸的发展。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1)一根主线:人类居住环境的发展演变。
(2)两条线索:一是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二是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3)三个重点:古代集镇和城市演进;古代民居风格;近代城市化评价。
交通与社会变迁 (1)一个主题:交通与社会变迁的关系。
(2)两条线索:自古至今水陆交通变迁的史实;水陆交通变迁带来社会生活变化。
医疗与公共卫生 (1)一条主线:医疗与公共卫生发展。
(2)两个核心:疾病与医疗。
(3)三个阶段:古代、近代、现代。
(4)四个重点:疾病流行;中医药发展;医疗体系建立;医疗卫生与社会生活。
第
49
讲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1.知道人类由食物采集者向食物生产者演进的过程及意义;知道古代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2.了解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交流及其历史影响。
3.了解现代农业、渔业发展过程中,人类在食物生产、储备等方面的进步,认识消除饥饿和食品安全在人类历史上的重大意义。
【课程标准】
整合教材 夯实必备知识
命题探究 提升关键能力
随堂演练 热考命题对接
课时精练
目
录
整合教材 夯实必备知识
学什么
1
迁徙
知识点一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1.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
(1)采集和渔猎:人们使用木、骨和石等材料制作的工具从事采集和渔猎,过着________的生活。
(2)农耕和畜牧
条件 人类掌握了某些动植物的生长规律,学会了选择、驯化野生动植物
出现 大约1万年前
意义 ①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第一次革命,人类开始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____________
②促进了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变化
③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食物生产者
2.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1)两河流域和尼罗河流域
①食物生产:种植大麦和小麦,饲养山羊、绵羊、牛等家畜。
②社会生活:王室和神庙拥有土地。
(2)古代中国
食物生产 分为北方________农业区和南方稻作农业区
社会生活 ①商周时期:土地掌握在君主和各级贵族手中,农夫集体耕作
②战国以后:铁犁牛耕得以应用;农民以________为基本单位进行生产
③秦以后:统治者推行____________政策
④秦汉到隋唐:逐渐形成北方旱田和南方水田两种____________的农业技术体系
粟麦
家庭
重农抑商
精耕细作
(3)古代希腊:______和小麦成为主要粮食作物,只有_______才能拥有土地。
(4)古代罗马:以________生产为主,土地国有。
(5)古代美洲:主要粮食作物是玉米、甘薯、________。土地贵族私有,村社土地公有。
3.生产关系的变化
(1)农业产生以后,_______开始在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女子退居从属地位。
(2)生产力的发展,使产品有了剩余,出现了私有财产,氏族内部出现了贫富分化,________和国家应运而生。
大麦
公民
谷物
马铃薯
男子
阶级
学习聚焦——辨正误
①农业出现以后,人类逐渐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
②采集渔猎时代,人类为获取食物而不得不迁徙。农业时代,人类播种等待收获需要定居。( )
③铁制农具是原始农业社会向传统农业社会过渡的决定性因素。( )
④土地贫瘠、人口增加等使古希腊的谷物生产不能自给自足,商品经济意义上的农业占有重要地位。( )
√
助学助考
√
√
√
挖掘教材——学思用
①在浙江河姆渡遗址中,曾经出土了刻有猪纹的陶钵。(摘自选择性必修2教材P3)这一文物的发现有何历史价值?
提示 有助于我们了解野猪被驯化为家畜的过程。
②东汉的崔寔在《政论》中说:“今辽东耕犁辕长四尺,回转相妨,既用两牛,两人牵之”。(摘自选择性必修2教材P4)据此我们可以获取什么历史信息?
提示 到东汉时,牛耕已经推广到辽东。
③番薯种出海外吕宋。明万历间,闽人陈振龙贸易其地,得(番薯)藤苗及栽种之法入中国。值闽中旱饥……巡抚金学曾令试为种时,大有收获,可充谷食之半。(摘自选择性必修2教材P9)据此说明番薯传入中国的意义。
提示 丰富了粮食种类,增加粮食产量,增强抗灾能力。
必考概念——拓视野
原始农业:由采集、狩猎逐步过渡而来的一种近似自然状态的农业,属世界农业发展的最初阶段。其特征是使用简陋的石制工具,采用粗放的刀耕火种的耕作方法,实行以简单协作为主的集体劳动。大约在距今12000年前,中国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阶段出现了原始农业的雏形,进入原始农业的重大技术突破是驯化野生植物和动物,标志是稻谷和陶器的出现。
知识点二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1.美洲物种的外传
物种 欧洲 中国
玉米 17世纪,成为仅次于小麦的粮食作物,传遍欧洲各国 ________时期传入中国。清朝乾隆、嘉庆年间,得到大规模推广
马铃薯 16世纪末,作为食用作物开始在欧洲推广 马铃薯和甘薯在中国的传播历程与玉米相似
甘薯 引入后传播比较缓慢
番茄 18世纪中叶开始作食用栽培。18世纪末,新品种又传回美洲 番茄于明万历年间被引入中国
辣椒 16世纪,传到英国等欧洲国家 明朝时,辣椒传入中国,被称为“________”
明朝
番椒
2.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推广
小麦
3.食物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
(1)提高了全球粮食产量,使世界人口激增。
(2)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
(3)推动了当地经济和贸易的发展。
(4)对当地____________产生了一定影响。
生态环境
学习聚焦——辨正误
①新航路开辟之前不存在食物物种的交流。( )
②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物种陆续传播到欧洲、亚洲和非洲等地。( )
③新航路开辟后,小麦、水稻等农作物和鸡、牛、羊等禽畜传入美洲。( )
④食物物种交流丰富了人们的食物种类,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对经贸和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
×
助学助考
√
√
√
挖掘教材——学思用
阅读选择性必修2教材P11“历史纵横”:“咖啡与咖啡馆”的传播历程说明了什么?
提示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亚作物和饮食习惯也传入美洲,促进了世界物种的交流。
必考概念——拓视野
《吃马铃薯的人》: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文森特·梵高于1885年创作的油画。画面色彩处于阴暗色调之中,给人以沉闷、压抑的感觉,画上的惨白色灯光与微绿的昏暗色调的对比,造成一种幽暗低沉的气氛,盛土豆的盘子里散发出缕缕的蒸汽,这刻画出了贫苦农民家庭生活的真实情景。
知识点三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1.食物生产的现代化
(1)农业生产的现代化
①农业机械化:20世纪以来,______________、柴油拖拉机相继实现批量生产。
②杂交育种技术进步:1930年,美国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玉米新品种。中国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不断取得突破。
(2)畜牧业现代化:养殖场和牧场的各个生产环节都实现了机械化和____________。
(3)渔业现代化:现代科学技术用于海洋捕捞,水产养殖向________、机械化、________经营发展。
汽油拖拉机
自动控制
工厂化
集约化
2.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
(1)现代粮食储备技术
①成就:________通风储粮技术、机械制冷低温储粮技术相继得到应用。
②趋势:仓容量不断扩大;低温、低氧等技术广泛应用;________和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
(2)食品的保存和冷藏:冷冻食品加工,____________产业发展。
机械
自动化
冷链物流
3.消除饥饿与食品安全
(1)饥饿与粮食安全
①背景:随着人口激增和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②对策:各国政府把保障粮食安全与____________作为首要任务。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召开________________首脑会议。
(2)食品安全
①原因: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过度使用抗生素和_____________。
②应对:制定法律法规,提高食品____________水平和能力。
消除饥饿
世界粮食安全
食品添加剂
安全监管
学习聚焦——辨正误
①随着科技发展,温室种植已成为一种普遍的农业生产方式。( )
②农业机械化、集约化、产业化提高了生产效率,保障了食品供应。( )
③技术的进步,增加了粮仓仓容量,实现了粮食储备自动化和智能化。冷冻食品工业迅猛发展。( )
④消除饥饿与食品安全,是各国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国际组织关注的重点。( )
√
助学助考
√
√
√
挖掘教材——学思用
①阅读选择性必修2教材P13“蔬菜温室大棚”图:温室种植技术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提示 科学技术的发展。
②据世界银行统计显示,1982—1984年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发生严重旱灾,波及36个国家1.87亿人,直接受到饥饿威胁的人口有3 000多万。(摘自选择性必修2教材P16)材料主要强调了哪一问题的重要性?
提示 粮食安全。
必考概念——拓视野
冷链物流:一般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
命题探究 提升关键能力
考什么
2
主题一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5年5考]
主题二 现代食物的生产与食品安全 [5年3考]
主题一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5年5考]
1.美洲物种的外传 (2023·海南高考,11)
2.甘薯在中国的传播 (2021·福建高考,5)
3.土豆等新物种的种植及影响 (2023·浙江6月选考,19)
4.马铃薯的洲际传播 (2023·浙江1月选考,25)
5.哥伦布大交换的特点及影响 (2019·江苏高考,23)
视角
食物物种交流的特点
史料 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原产于美洲的粮食作物玉米、马铃薯和甘薯,蔬菜作物番茄、辣椒、南瓜等,由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带到欧洲,之后传播到亚洲、非洲等其他各洲。美洲作物外传的同时,也有很多欧亚作物传入美洲,主要有粮食类的小麦、大麦、水稻,水果类的苹果、葡萄、甜橙、柠檬,蔬菜类的黄瓜、豌豆,经济类的甘蔗等。除农作物外,欧洲移民还把牛、驴、马、猪、羊、鸡等畜禽传入了美洲,或用作役畜,或用于食用。
——摘编自《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经济与社会生活》
思考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并说明16世纪以来物种传播的特点。
提示 特点:①种类多:粮食类、果蔬类、经济作物类、畜禽类;②范围广:涉及欧亚非美;③以食物为主;④双向交流:既有美洲物种的外传,也有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推广。
视角
食物物种交流的影响
史料一 植物、动物、人口和病菌在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和其他欧洲水手的远航探险以后,在全球范围内开始传播。……欧洲的航海探险在这些生物地域之间建立了联系,引发了物种的交流以及世界人口分布与自然环境的永久性变化。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美]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史料二 欧亚大陆的病菌在大量消灭世界上其他许多地方的原住民方面起了关键作用。这些原住民包括太平洋诸岛居民、澳大利亚原住民、非洲南部的科伊桑民族。
——摘编自[美]贾雷德·戴蒙德《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
思考 根据史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哥伦布大交换”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
提示 引发了物种的交流以及世界人口分布与自然环境的永久性变化;高产作物的交流与广泛种植为世界人口的增长提供了食物保障;整体上促进了世界的交流,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传染病的传播导致美洲等地原住民大量死亡。
1.新航路开辟后世界物种交流的特点
(1)欧洲具有主导性:伴随着欧洲的殖民掠夺进行。
(2)内容具有丰富性:包括粮食作物、蔬菜、水果、家畜家禽等。
(3)范围具有全球性:美洲的物种陆续传播到欧洲、亚洲和非洲等地。
(4)结果具有双重性:不仅改变了人类的食物结构,也给美洲带来了灾难。
(5)时间具有长期性:新航路开辟后,伴随着殖民扩张开始了物种大交流。时至今日,世界各地的动植物交换并未停止,仍然在进行。
2.新航路开辟后物种交流的意义
角度 阐释
人口增长 提高了输入地的粮食、蔬菜产量,推动人口的快速增长
饮食结构 改变了当地的食物结构,丰富了人们的食物种类,有利于增强体质
经济发展 推动了农业和手工业、商业的发展,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动力变化 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同时农业生产引入畜力,减轻了人力劳动
人类生活 促进了全球动植物(物种)的多样化,丰富了人类经济生活
文明交流 密切了世界经济的联系;有助于文明的交流与融合
主题二 现代食物的生产与食品安全 [5年3考]
1.葡萄酒的传播与其历史变迁 (2023·湖南高考,19)
2.杂交水稻的推广 (2022·江苏高考,11)
3.肉类生产的现代化 (2022·北京高考,14)
视角
现代农业的特点
史料 根据专家系统研究,在传统农业阶段,每500公顷土地只能养活2—1 000人。而到了近代,随着资本和技术集约型的现代农业的发展,每500公顷土地供养的人口猛增至5 000人,这样的增长速度在世界农业发展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当然现代农业高速增长也是与化肥大量投入密切相关。马克思曾经指出:“现代科学在农业的运用,将把农村居民从土地上赶走,使人口集中于工业城镇。”这种大规模的集中,“将把从事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城市和农村生活方式的优点结合起来”。总之,世界农业现代化是与工业化、城市化相伴而生的,其实质和核心是化“农”,就是农民比重大幅减少,农业比重大幅下降,城市化水平大幅度提高的历史演进过程。
——摘编自张新光《20世纪以来世界农业发展中几个带有规律性的问题》
思考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世界农业现代化的特点。
提示 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相伴而生;农业从业人员大幅度下降;农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大幅度下降;生态问题日益突出。
视角
世界粮食安全问题
史料 随着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率大大超过发达国家,城市化推进速度加快,粮食需求将迅速增加,成为世界粮食市场的主要需求方。发达国家利用自身优势,巩固其作为世界粮食主要供给方的地位。美国粮食出口占世界出口三分之一以上,今后还会继续扩大。美国农业部虽表示不会实行谷物禁运,但在粮食短缺时,它会利用自身在生产、储备、价格和贸易的有利条件,扩大粮食作为战略商品和政治武器的可控权。美国因一粒小麦种子中发现真菌病而一度暂停向包括我国在内的21个国家出口数以十亿美元计的小麦等。
——摘编自傅梦孜《世界粮食安全形势与我对策建议》
思考 根据史料,概括指出世界粮食安全问题的影响因素。
提示 发展中国家需要从发达国家进口粮食;世界人口的增加;城市化的推进;疾病等突发因素;大国的霸权主义。
历史解释——世界食物生产面临的挑战与应对
(1)挑战
①世界粮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目前在发展中国家还有几亿人,在发达国家还有几千万人在长期挨饿。
②农业可持续性减弱:如水资源短缺、农产品污染、农产品多样性减少等问题日趋严重。
(2)应对措施
①大力发展有机农业和可持续性农业。
②力争粮食作物种植的多元化,尽最大可能减少因自然灾害带来的巨大风险和危机。
③大力发展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工程装备技术的“精确农业”。
④积极构建现代农业循环经济的长效发展机制。
⑤加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注重食物安全和营养相结合等。
随堂演练 热考命题对接
练什么
3
B
1.(据选择性必修2教材P7“问题探究”改编)班固《白虎通义》载:“为之神农何?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也。”这段历史材料( )
A.可以印证神农创建了古代传统农业
B.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先民的生产生活
C.由此确立神农为中国农耕文明象征
D.证明神话是农业技术推广主要途径
【练 教材改编题//固基础】
2.(据选择性必修2教材P4“史料阅读”改编)东汉学者崔寔在《政论》中说:“今辽东耕犁辕长四尺,回转相妨,既用两牛,两人牵之,一人将耕,一人下种……”这反映了( )
A.铁犁牛耕普遍推广
B.精耕细作相当发达
C.男耕女织分工方式
D.东汉已经使用牛耕
D
3.(据选择性必修2教材P12“史料阅读”改编)据袁景晖的《建始县志》记载:“邑境山多田少,居民倍增,稻谷不足以给,则于山上种植包谷、洋芋、荞麦、燕麦或蕨蒿之类。深林剪伐殆尽,巨阜危峰,一望皆包谷也。”这些物种的传入( )
A.是明清政府对外政策的结果
B.表明文明的交流取得重大进展
C.是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表现
D.源自中国劳动人民辛勤的培育
B
解析 根据材料“邑境山多田少,居民倍增,稻谷不足以给,则于山上种植包谷、洋芋、荞麦、燕麦或蕨蒿之类。深林剪伐殆尽,巨阜危峰,一望皆包谷也”可知,因为山多田少,居民倍增,稻谷不足,所以百姓大量垦荒,种植包谷等作物,包谷又俗称玉米,是新航路开辟后的外来物种,且因为其高产的特性能够缓解稻谷不足的情况而被广泛种植,这是文明交流的结果,故选B项。
4.(据选择性必修2教材P14“历史纵横”改编)21世纪以来,我国农业机器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目前,我国已研发出耕耘、除草、施肥、喷药、蔬菜嫁接、收割、采摘等多种农用机器人。这表明我国( )
A.人工智能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 B.农业产品竞争优势增强
C.农业发展推动生产工具的变革 D.农业实现了智能化生产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我国农业机器自动化、智能化的发展推动着农业生产从人工劳动向自动化转变,故选A项;材料并未将中国的现代农业发展与世界其他国家进行横向对比,不能体现我国农产品竞争优势增强,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我国科技发展推动农业工具的革新,C项存在因果倒置的问题,排除;现代农业采用智能化生产只是在部分地区,不具有普遍性,排除D项。
A
【练 高考真题//明考向】
1.(2022·江苏高考,11)据袁隆平回忆,位于井冈山南麓的桂东县是全国率先推广种植杂交水稻的地区之一。1975年全县仅试种水稻98.88亩,次年便在全县迅速推开。当地民谣传唱:“层层梯田持山腰,银河两岸种杂交。”这反映了( )
A.当地提高粮食产量的迫切愿望 B.地方政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杂交水稻试种成败取决于环境 D.桂东县率先实现了粮食自给
解析 据材料“1975年全县仅试种水稻98.88亩,次年便在全县迅速推开”,可知杂交水稻试种一年后,短时间内便在全县迅速推广,反映了当地提高粮食产量的迫切愿望,故选A项;当时政府以阶级斗争为纲,排除B项;杂交水稻试种成败取决于科技进步,环境只是重要因素之一,排除C项;材料只提到杂交水稻推广,并未提到产量,无法说明实现粮食自给,排除D项。
A
2.(2022·北京高考,14)19世纪70—80年代,美国商人斯威夫特创办了肉类加工厂,把屠宰和包装分成几道独立工序,利用传送带进行流水作业,并雇佣工程师设计冷冻车厢,以便长途运输鲜肉。他还陆续开办工厂,利用肉类加工厂的下脚料生产肥料、肥皂和甘油等。斯威夫特的经营模式( )
①体现了产业分工不断细化 ②得益于铁路交通业的发展 ③成为近代机械生产的开端 ④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范本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A
解析 “把屠宰和包装……流水作业”体现了产业分工的不断细化,故①正确;“并雇佣工程师设计冷冻车厢,以便长途运输鲜肉”说明当时铁路运输业得到发展,能够长距离运输货物,故②正确;“开端”说法错误,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就已开始了近代机械生产,故③错误;农业现代化是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管理方法管理农业、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农民素质的过程,斯威夫特创办的肉类加工厂是加工业,不属于农业,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
课时精练
A
一、选择题
1.(2024·天津南开区调研)有学者研究指出,欧亚大陆的人口从公元前1万年的大约200万人增加到公元前5000年的1 500万人,公元前2000年约有6 000万人,到公元1年达到了惊人的1.65亿人。促成在大约1万年的时间里人口近百倍增长的重要因素是( )
A.农耕和定居生活 B.人口迁徙和文化发展
C.贸易和物种交流 D.男耕女织和小农经济
解析 据题干可知,在公元前1万年到公元1年之间,欧亚大陆的人口数量急剧增长:由大约200万人增长到1.65亿人,结合所学可知,由于世界各地农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状态的稳定使得人口数量迅速增长,即农耕和定居生活是题干所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故选A项;文化发展与人口数量急剧增长没有必然的关系,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在公元前1万年到公元1年之间,欧亚大陆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贸易和物种交流现象,排除C项;男耕女织和小农经济是古代中国农业的发展情况,并不能代表整个欧亚大陆,排除D项。
C
2.(2023·浙江诸暨高三12月考试)“种植植物能养活的人口要比采集食物能养活的人口多得多……农业生产率增长使食物有了剩余,能够供养新产生的祭司阶级、士兵和吏……文字就是祭司们出于记事需要而做出的一大发明。”材料的作者意在强调( )
A.农业的出现使人类由食物采集者变为食物生产者
B.文字是人们出于生产生活需要而做出的一大发明
C.农业的发展对于文明的产生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D.农业的出现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解析 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文字的产生是文明的重要标志,而根源是“种植植物能养活的人口……更多”“农业生产率增长”,即农业的发展,故选C项。
C
3.(2024·广东湛江模拟)下图是古埃及拉美西斯二世(在位时间为公元前1279—公元前1213年)时期的墓葬壁画《森尼杰姆夫妇在田野上》,壁画描绘了森尼杰姆夫妇耕地播种、收割稻谷、礼拜神灵的场面。这反映了当时埃及( )
A.文明起源和农业间的关系
B.农业经营呈现多元化特色
C.灌溉农业生产的发展状况
D.百姓过着较为富裕的生活
解析 据材料“壁画描绘了森尼杰姆夫妇耕地播种、收割稻谷、礼拜神灵的场面”并结合所学可知,壁画反映了古埃及统治者重视农业发展,而且尼罗河流域是灌溉农业,因此壁画反映古埃及灌溉农业生产的发展状况,故选C项。
C
4.(2023·山西高三12月联考)殷商时期,中国北方地区是以粟、黍为主的旱作农业体系;西周春秋时期,伴随冬小麦在北方的广泛种植,打破了以往春种、秋收的农事时间节律,古籍中也多见“春秋冬夏”的四时排序,“四时”观念逐渐萌生。据此可知( )
A.铁犁牛耕推动了社会变革 B.先秦四时观念具有神学色彩
C.古代历法服务于农业生产 D.农业成为商周时期主导产业
解析 据题干信息“伴随冬小麦在北方的广泛种植,打破了以往春种、秋收的农事时间节律,古籍中也多见‘春秋冬夏’的四时排序,‘四时’观念逐渐萌生”,可知“四时”观念的萌生与冬小麦的广泛种植有关,所以历法日趋严密,由春秋二季再分出冬夏二季,所以古代排列的四时顺序,不是“春夏秋冬”,而是“春秋冬夏”,表明划分“四时”的历法应农业生产要求而制定,故选C项。
A
5.(2023·山东日照高三期末)古代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认为,掌管洪水的神是带来灾难的恶毒的神;古埃及人认为洪水之神是会带给每个人快乐的善良的神;古代印度人认为,水是万物的起源,是包含大神在内的一切的母体。古人对水的信念源自于( )
A.生产方式 B.文化传统 C.宗教信仰 D.文明交融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由于古代两河流域、古代埃及和古代印度所处的地理环境和生产方式存在差异,导致他们对于水的认知不同,如洪水会给苏美尔地区带来破坏,因此他们认为掌管洪水的神是带来灾难的恶毒的神,而古埃及人会在洪水退去后利用肥沃的土壤进行农业活动而获得丰收,因此他们认为洪水之神是带来快乐和善良的神。所以古人对于水的信念是受到他们所处的地理环境和生产方式的影响,故选A项。
B
6.(2024·安徽淮北调研)希腊古典时代,入侵者会把军队开入对方最好的平原,如果对方拒不出战,则会火烧庄稼,砍掉葡萄藤和橄榄树。双方作战的主力是以农民为主的重装步兵,多以方阵形式开展正面决战。这可以说明,当时( )
A.城邦混战加重农民赋役负担 B.战争形式凸显农耕文明特色
C.区域战争加速古典文明发展 D.民主政治体制影响军事策略
解析 据材料“希腊古典时代,入侵者会把军队开入对方最好的平原……则会火烧庄稼,砍掉葡萄藤和橄榄树。双方作战的主力是以农民为主的重装步兵……”可知,希腊古典时代的战争中出现侵占平原、火烧庄稼等现象,凸显当时希腊具有明显的农业社会特征,故选B项。
C
7.(2024·浙江杭州调研)物种交流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丰富了人们的食物种类,深刻影响着人类的日常生活。以下关于番茄传播的史实正确的是( )
A.16世纪末作为食用作物在欧洲推广
B.最早由葡萄牙人从南美洲带回到欧洲
C.18世纪末欧洲培育的番茄新品种传回美洲
D.明朝万历年间作为食用蔬菜在中国广泛种植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番茄最早只是作为观赏植物引入欧洲,后来人们将其用作食物,在18世纪末欧洲培育的番茄新品种传回美洲,故选C项;16世纪末马铃薯作为食用作物在欧洲推广,番茄是18世纪,排除A项;最早由西班牙人从南美洲带回到欧洲,排除B项;清朝末年的时候,中国人才开始食用番茄,排除D项。
D
8.(2023·浙江七彩阳光3月联考)下图为清代绘画《卖白薯图》,描绘了时人在街头买卖白薯的情形。由此可知,当时( )
A.粮食安全问题解决
B.饮食结构渐趋合理
C.长途贩运贸易活跃
D.外来物种得到推广
解析 据材料可知,清代人在街头买卖白薯,说明当时民众对这一食物认可,即明后期传入的外来物种——白薯得到推广种植,故选D项;粮食安全指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为维持生存和健康所必需的足够食品,清代粮食安全问题没有解决,排除A项;饮食结构指饮食中各类食物的数量及其在饮食中所占的比重,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长途贩运指商贩将商品运到较远距离的地区出售的活动,仅凭材料信息,无法判断买卖白薯是否是长途贩运贸易,排除C项。
C
9.(2023·湖北新高考高三期末)11世纪到15世纪末,欧洲居民赖以生存的粮食主要是小麦、大麦、燕麦、栗子等。而15世纪末到16世纪,世界上许多地区的食物原料如玉米、马铃薯、甘薯等被带到欧洲,补充了欧洲食物原料的不足。材料说明( )
A.欧洲农业生产力进步解决了粮食问题
B.高产作物引进推动欧洲人口急剧增长
C.世界联系加强丰富了欧洲的食物结构
D.欧洲居民饮食结构丰富营养摄入均衡
解析 据材料“15世纪末到16世纪……玉米、马铃薯、甘薯等被带到欧洲”可知,新航路开辟后,新的农作物品种的引进丰富了欧洲的食物结构,补充了其食物原料的不足,故选C项;新航路开辟后,外来物种的引进解决了粮食问题,而非欧洲农业生产力的进步,排除A项;高产作物引进补充了欧洲食物原料的不足,而非推动欧洲人口急剧增长,排除B项;“15世纪末到16世纪……补充了欧洲食物原料的不足”强调世界联系加强丰富了欧洲的食物结构,而非欧洲居民饮食结构丰富营养摄入均衡,排除D项。
D
10.(2023·海南海口六模)在日本江户幕府统治时期,大米是农民向大名及幕府交纳的赋税中的一种,然而到了16世纪后,玉米这种高产量的作物种植在日本开始普及,使得日本农民能够在缴纳高额赋税的同时勉强维持生计,市场能够用货币交换到的大米也多了起来。这一变化说明( )
A.日本农耕生产技术有所进步
B.商业革命推动了洲际贸易发展
C.幕府征收赋税方式发生变化
D.物种交流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
解析 据材料“市场能够用货币交换到的大米也多了起来”可知高产物种在日本的种植提高了粮食产量,也使大米的市场供应有所增加,客观上促进了农产品商品化的发展,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故选D项;材料中大米市场化买卖增多的前提是建立在高产物种增加粮食供应的基础上,而不是农耕技术在短期内取得突破性的成果,排除A项;商业革命推动了洲际贸易发展主要集中在欧洲与其他各大洲之间的商业贸易变化,排除B项;“日本农民能够在缴纳高额赋税的同时勉强维持生计”说明大米一直是农民缴纳赋税的重要方式,排除C项。
C
11.(2024·天津和平区模拟)明清时期,传入我国的美洲作物有近30种;美洲人民也开始接触到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及一些农作物;欧洲人逐渐发展出了茶、咖啡、可可的饮料文化。随着热饮的盛行,购置中国瓷制的饮具、炊具成为欧洲家庭的时尚。这表明( )
A.物种实现了世界性的自由流动 B.欧洲加强了对亚洲、美洲的掠夺
C.世界各地人民的生活得到丰富 D.西方的世界殖民体系得以确立
解析 据材料“明清时期,传入我国的美洲作物有近30种;美洲人民也开始接触到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及一些农作物;欧洲人逐渐发展出了茶、咖啡、可可的饮料文化”可知新航路开辟后,中国、美洲和欧洲人的物质生活中增加了原来没有的内容,得到了丰富,故选C项。
A
12.(2024·辽宁葫芦岛调研)贾谊《论积贮疏》指出:“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卒然边境有急,数十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政治未毕通也,远方之能疑者,并举而争起矣。乃骇而图之,岂将有及乎?”贾谊的观点旨在强调( )
A.粮食安全于国之重要 B.汉初国力衰微的事实
C.实行农商皆本的急迫 D.国家四方皆敌之困境
解析 据材料“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馈之”的意思是假如不幸有纵横二三千里地方的大旱灾,国家用什么去救济灾区?如果突然边境上有紧急情况,成千上万的军队,国家拿什么去发放粮饷。由此可知,贾谊的观点旨在强调粮食安全于国之重要,故选A项;贾谊的观点旨在强调粮食安全于国之重要,但未体现汉初国力衰微,排除B项;汉朝实行重农抑商政策,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中“边境有急”是假设,贾谊的观点旨在强调粮食安全于国之重要,不代表国家四方皆敌之困境,排除D项。
A
13.(2023·广东新高考高三上期末)1894—1899年英国平均每人每年消耗小麦151.3公斤,1929—1934年下降为134.7公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每人每天平均消耗不足0.25公斤,其他的谷物消耗量也有类似变化。这反映了英国( )
A.民众生活水平提高 B.社会财富分配不合理
C.贫富分化日益加剧 D.战争对生产破坏严重
解析 据材料可知,英国平均每人每年小麦消耗量逐渐减少,结合史实可知,谷物消耗减少是因为其他可代替谷物的食品增加了,食品结构变化,营养结构多元化,说明民众生活水平提高了,故选A项;材料呈现的是谷物消耗的平均数在下降,这与社会财富分配无关,排除B项;材料是对英国小麦消耗的整体说明,没有阶层之分,故没有体现贫富分化,排除C项;1929—1934年,其间爆发经济危机,小麦消耗量仍有“134.7公斤”,但二战后,英国步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经济得到了恢复发展,“每天平均消耗不足0.25公斤”,这与英国的发展状况不符,排除D项。
D
14.(2023·华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二战后,粮食禁运和粮食贸易战频频发生。如1980年美国卡特政府喊出“饥饿迫使苏联人屈服”,宣布对苏联采取部分粮食禁运;与此同时,与美国同一阵线的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却在美国开始粮食禁运后又继续向苏联追加粮食销售。这体现了( )
A.两极格局导致苏联粮食紧张 B.全球性粮食危机的频繁出现
C.冷战思维影响国际粮食贸易 D.粮食贸易反映国家利益冲突
解析 1980年美国卡特政府对苏联进行粮食禁运的同时,与之属同一阵线的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却并未采取与美国一致的做法,反而继续向苏联追加粮食销售,这体现出在粮食贸易问题上,美国与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之间存在国家利益冲突,故选D项。
A
15.(2024·辽宁鞍山模拟)1964年,中国开始在全国推广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自主研发的现代品种矮秆水稻,比常规水稻产量高30%;1976年开始推广袁隆平研发的杂交水稻,产量在矮秆水稻的基础上再增加30%。由此可见,当时中国( )
A.注重通过农业科研提高粮食产量 B.科研工作未受“左”倾错误影响
C.包产到户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D.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取得显著成效
解析 据材料“自主研发的现代品种矮秆水稻”“袁隆平研发的杂交水稻”可知通过农业科研,提高了粮食产量,故选A项;“未受”一词过于绝对,排除B项;包产到户推行于1978年以后,排除C项;1995年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排除D项。
A
16.(2024·天津市部分区模拟)科技成果广泛应用于农牧业,便造就了现代农牧业。它包括:普遍使用科学育种,水利、机井机器、动力、化肥,以及各种农药、除草剂、塑料地膜大棚、土壤改良、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化等。由此可见,现代农业( )
A.提高科技含量是重要因素 B.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特点
C.完全以市场的发展为导向 D.是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
解析 根据题干内容中“科技成果广泛应用于农牧业,便造就了现代农牧业”可知正是由于先进的科技成果被运用于农牧业中,才造就了农牧业的现代化,据此可知,现代农业中有很多的科技含量,故选A项。
二、非选择题
17.(2024·湖南永州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马铃薯起源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迄今已有7000年的栽培史。印第安人为它的驯化、人工栽培、耕作模式、育种、储藏、加工、食用等作出了决定性的贡献。16世纪30年代,西班牙殖民者“发现”了马铃薯,50年代他们将薯块传入西欧,70年代初开始在西欧零星种植。马铃薯传入欧洲慢慢传开后,除了爱尔兰和西班牙,在各国主要种植在庭院,供观赏和植物学家药学家收藏和研究。18世纪因各种原因引起的灾荒和饥馑促使土豆在欧陆国家作为救荒作物大大普及。法国医生和药师帕门梯耶尔从18世纪60年代起,就致力于马铃薯的推广和普及,于1774年出版了《马铃薯的化学检测》一书,书中详细深入地分析检测介绍了马铃薯含的丰富营养成分和可以辅助治疗的各种疾病。到18世纪末期,马铃薯成为在欧洲大部分地区的主要食物。
——摘编自张箭《马铃薯的主粮化进程——它在世界上的发展与传播》
材料二 马铃薯的种植、传播以及现代马铃薯产业的发展都表明,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科学技术是做大做强马铃薯产业的根本动力。马铃薯的产量高低和品质好坏在种薯,而种薯的培育靠科技;马铃薯深加工程度和马铃薯产业链的延伸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马铃薯产品研制水平。以美国为例,各种食品研究机构和马铃薯加工厂商,对马铃薯食品的口味和脂肪含量的最佳配比进行实验,在保证美味的同时减少脂肪含量,研制出很多顺应人们健康饮食的马铃薯食品,推动了马铃薯的深加工。
——摘编自楚雪《从“洋芋”到“土豆”的文化融合
——马铃薯跨文化传播现象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世纪末期以来马铃薯成为欧洲大部分地区主要食物的背景。
答案 马铃薯在欧洲的传播及其具有适应性广、产量高的特性;18世纪欧洲出现灾荒与饥馑;政府出于保障粮食安全的考虑采取推广措施;人口增长对粮食需求的增加;人们对马铃薯认知水平以及种植与加工技术水平的提高。(任答四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提炼一个论题,加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答案 示例 论题:科技进步助推马铃薯产业的发展。
论述:随着新航路的开辟,马铃薯由美洲传入欧洲,并在18世纪末成为欧洲大部分地区的主要食物。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科学技术逐渐成为现代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一大批马铃薯优良品种育成推广,优质高效化肥广泛应用,使得马铃薯产量大大增加;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完成,高度集中的现代农业的建立,使得马铃薯生产效率大大提高;食品研究机构和马铃薯加工厂商,对马铃薯食品的口味和脂肪含量的最佳配比进行实验,使得现代马铃薯产业深入发展并扩大了马铃薯产品的消费市场。
综上所述,科技的进步促进了现代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增加了食物供给,有利于消除饥饿和保障粮食安全。(示例只供评分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考生拟定其他论题,阐述合理即可)
本节内容结束
Thanks!
本
节内
容
结
束训练49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一、选择题
1.(2024·天津南开区调研)有学者研究指出,欧亚大陆的人口从公元前1万年的大约200万人增加到公元前5000年的1 500万人,公元前2000年约有6 000万人,到公元1年达到了惊人的1.65亿人。促成在大约1万年的时间里人口近百倍增长的重要因素是( )
A.农耕和定居生活
B.人口迁徙和文化发展
C.贸易和物种交流
D.男耕女织和小农经济
2.(2023·浙江诸暨高三12月考试)“种植植物能养活的人口要比采集食物能养活的人口多得多……农业生产率增长使食物有了剩余,能够供养新产生的祭司阶级、士兵和吏……文字就是祭司们出于记事需要而做出的一大发明。”材料的作者意在强调( )
A.农业的出现使人类由食物采集者变为食物生产者
B.文字是人们出于生产生活需要而做出的一大发明
C.农业的发展对于文明的产生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D.农业的出现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3.(2024·广东湛江模拟)如图是古埃及拉美西斯二世(在位时间为公元前1279—公元前1213年)时期的墓葬壁画《森尼杰姆夫妇在田野上》,壁画描绘了森尼杰姆夫妇耕地播种、收割稻谷、礼拜神灵的场面。这反映了当时埃及( )
A.文明起源和农业间的关系
B.农业经营呈现多元化特色
C.灌溉农业生产的发展状况
D.百姓过着较为富裕的生活
4.(2023·山西高三12月联考)殷商时期,中国北方地区是以粟、黍为主的旱作农业体系;西周春秋时期,伴随冬小麦在北方的广泛种植,打破了以往春种、秋收的农事时间节律,古籍中也多见“春秋冬夏”的四时排序,“四时”观念逐渐萌生。据此可知( )
A.铁犁牛耕推动了社会变革
B.先秦四时观念具有神学色彩
C.古代历法服务于农业生产
D.农业成为商周时期主导产业
5.(2023·山东日照高三期末)古代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认为,掌管洪水的神是带来灾难的恶毒的神;古埃及人认为洪水之神是会带给每个人快乐的善良的神;古代印度人认为,水是万物的起源,是包含大神在内的一切的母体。古人对水的信念源自于( )
A.生产方式 B.文化传统
C.宗教信仰 D.文明交融
6.(2024·安徽淮北调研)希腊古典时代,入侵者会把军队开入对方最好的平原,如果对方拒不出战,则会火烧庄稼,砍掉葡萄藤和橄榄树。双方作战的主力是以农民为主的重装步兵,多以方阵形式开展正面决战。这可以说明,当时( )
A.城邦混战加重农民赋役负担
B.战争形式凸显农耕文明特色
C.区域战争加速古典文明发展
D.民主政治体制影响军事策略
7.(2024·浙江杭州调研)物种交流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丰富了人们的食物种类,深刻影响着人类的日常生活。以下关于番茄传播的史实正确的是( )
A.16世纪末作为食用作物在欧洲推广
B.最早由葡萄牙人从南美洲带回到欧洲
C.18世纪末欧洲培育的番茄新品种传回美洲
D.明朝万历年间作为食用蔬菜在中国广泛种植
8.(2023·浙江七彩阳光3月联考)下图为清代绘画《卖白薯图》,描绘了时人在街头买卖白薯的情形。由此可知,当时( )
A.粮食安全问题解决 B.饮食结构渐趋合理
C.长途贩运贸易活跃 D.外来物种得到推广
9.(2023·湖北新高考高三期末)11世纪到15世纪末,欧洲居民赖以生存的粮食主要是小麦、大麦、燕麦、栗子等。而15世纪末到16世纪,世界上许多地区的食物原料如玉米、马铃薯、甘薯等被带到欧洲,补充了欧洲食物原料的不足。材料说明( )
A.欧洲农业生产力进步解决了粮食问题
B.高产作物引进推动欧洲人口急剧增长
C.世界联系加强丰富了欧洲的食物结构
D.欧洲居民饮食结构丰富营养摄入均衡
10.(2023·海南海口六模)在日本江户幕府统治时期,大米是农民向大名及幕府交纳的赋税中的一种,然而到了16世纪后,玉米这种高产量的作物种植在日本开始普及,使得日本农民能够在缴纳高额赋税的同时勉强维持生计,市场能够用货币交换到的大米也多了起来。这一变化说明( )
A.日本农耕生产技术有所进步
B.商业革命推动了洲际贸易发展
C.幕府征收赋税方式发生变化
D.物种交流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
11.(2024·天津和平区模拟)明清时期,传入我国的美洲作物有近30种;美洲人民也开始接触到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及一些农作物;欧洲人逐渐发展出了茶、咖啡、可可的饮料文化。随着热饮的盛行,购置中国瓷制的饮具、炊具成为欧洲家庭的时尚。这表明( )
A.物种实现了世界性的自由流动
B.欧洲加强了对亚洲、美洲的掠夺
C.世界各地人民的生活得到丰富
D.西方的世界殖民体系得以确立
12.(2024·辽宁葫芦岛调研)贾谊《论积贮疏》指出:“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卒然边境有急,数十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政治未毕通也,远方之能疑者,并举而争起矣。乃骇而图之,岂将有及乎?”贾谊的观点旨在强调( )
A.粮食安全于国之重要
B.汉初国力衰微的事实
C.实行农商皆本的急迫
D.国家四方皆敌之困境
13.(2023·广东新高考高三上期末)1894—1899年英国平均每人每年消耗小麦151.3公斤,1929—1934年下降为134.7公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每人每天平均消耗不足0.25公斤,其他的谷物消耗量也有类似变化。这反映了英国( )
A.民众生活水平提高
B.社会财富分配不合理
C.贫富分化日益加剧
D.战争对生产破坏严重
14.(2023·华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二战后,粮食禁运和粮食贸易战频频发生。如1980年美国卡特政府喊出“饥饿迫使苏联人屈服”,宣布对苏联采取部分粮食禁运;与此同时,与美国同一阵线的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却在美国开始粮食禁运后又继续向苏联追加粮食销售。这体现了( )
A.两极格局导致苏联粮食紧张
B.全球性粮食危机的频繁出现
C.冷战思维影响国际粮食贸易
D.粮食贸易反映国家利益冲突
15.(2024·辽宁鞍山模拟)1964年,中国开始在全国推广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自主研发的现代品种矮秆水稻,比常规水稻产量高30%;1976年开始推广袁隆平研发的杂交水稻,产量在矮秆水稻的基础上再增加30%。由此可见,当时中国( )
A.注重通过农业科研提高粮食产量
B.科研工作未受“左”倾错误影响
C.包产到户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D.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取得显著成效
16.(2024·天津市部分区模拟)科技成果广泛应用于农牧业,便造就了现代农牧业。它包括:普遍使用科学育种,水利、机井机器、动力、化肥,以及各种农药、除草剂、塑料地膜大棚、土壤改良、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化等。由此可见,现代农业( )
A.提高科技含量是重要因素
B.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特点
C.完全以市场的发展为导向
D.是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
二、非选择题
17.(2024·湖南永州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马铃薯起源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迄今已有7000年的栽培史。印第安人为它的驯化、人工栽培、耕作模式、育种、储藏、加工、食用等作出了决定性的贡献。16世纪30年代,西班牙殖民者“发现”了马铃薯,50年代他们将薯块传入西欧,70年代初开始在西欧零星种植。马铃薯传入欧洲慢慢传开后,除了爱尔兰和西班牙,在各国主要种植在庭院,供观赏和植物学家药学家收藏和研究。18世纪因各种原因引起的灾荒和饥馑促使土豆在欧陆国家作为救荒作物大大普及。法国医生和药师帕门梯耶尔从18世纪60年代起,就致力于马铃薯的推广和普及,于1774年出版了《马铃薯的化学检测》一书,书中详细深入地分析检测介绍了马铃薯含的丰富营养成分和可以辅助治疗的各种疾病。到18世纪末期,马铃薯成为在欧洲大部分地区的主要食物。
——摘编自张箭《马铃薯的主粮化进程
——它在世界上的发展与传播》
材料二 马铃薯的种植、传播以及现代马铃薯产业的发展都表明,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科学技术是做大做强马铃薯产业的根本动力。马铃薯的产量高低和品质好坏在种薯,而种薯的培育靠科技;马铃薯深加工程度和马铃薯产业链的延伸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马铃薯产品研制水平。以美国为例,各种食品研究机构和马铃薯加工厂商,对马铃薯食品的口味和脂肪含量的最佳配比进行实验,在保证美味的同时减少脂肪含量,研制出很多顺应人们健康饮食的马铃薯食品,推动了马铃薯的深加工。
——摘编自楚雪《从“洋芋”到“土豆”的文化融合
——马铃薯跨文化传播现象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世纪末期以来马铃薯成为欧洲大部分地区主要食物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提炼一个论题,加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训练49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1.A [据题干可知,在公元前1万年到公元1年之间,欧亚大陆的人口数量急剧增长:由大约200万人增长到1.65亿人,结合所学可知,由于世界各地农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状态的稳定使得人口数量迅速增长,即农耕和定居生活是题干所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故选A项;文化发展与人口数量急剧增长没有必然的关系,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在公元前1万年到公元1年之间,欧亚大陆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贸易和物种交流现象,排除C项;男耕女织和小农经济是古代中国农业的发展情况,并不能代表整个欧亚大陆,排除D项。]
2.C [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文字的产生是文明的重要标志,而根源是“种植植物能养活的人口……更多”“农业生产率增长”,即农业的发展,故选C项。]
3.C [据材料“壁画描绘了森尼杰姆夫妇耕地播种、收割稻谷、礼拜神灵的场面”并结合所学可知,壁画反映了古埃及统治者重视农业发展,而且尼罗河流域是灌溉农业,因此壁画反映古埃及灌溉农业生产的发展状况,故选C项。]
4.C [据题干信息“伴随冬小麦在北方的广泛种植,打破了以往春种、秋收的农事时间节律,古籍中也多见‘春秋冬夏’的四时排序,‘四时’观念逐渐萌生”,可知“四时”观念的萌生与冬小麦的广泛种植有关,所以历法日趋严密,由春秋二季再分出冬夏二季,所以古代排列的四时顺序,不是“春夏秋冬”,而是“春秋冬夏”,表明划分“四时”的历法应农业生产要求而制定,故选C项。]
5.A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由于古代两河流域、古代埃及和古代印度所处的地理环境和生产方式存在差异,导致他们对于水的认知不同,如洪水会给苏美尔地区带来破坏,因此他们认为掌管洪水的神是带来灾难的恶毒的神,而古埃及人会在洪水退去后利用肥沃的土壤进行农业活动而获得丰收,因此他们认为洪水之神是带来快乐和善良的神。所以古人对于水的信念是受到他们所处的地理环境和生产方式的影响,故选A项。]
6.B [据材料“希腊古典时代,入侵者会把军队开入对方最好的平原……则会火烧庄稼,砍掉葡萄藤和橄榄树。双方作战的主力是以农民为主的重装步兵……”可知,希腊古典时代的战争中出现侵占平原、火烧庄稼等现象,凸显当时希腊具有明显的农业社会特征,故选B项。]
7.C [结合所学知识,番茄最早只是作为观赏植物引入欧洲,后来人们将其用作食物,在18世纪末欧洲培育的番茄新品种传回美洲,故选C项;16世纪末马铃薯作为食用作物在欧洲推广,番茄是18世纪,排除A项;最早由西班牙人从南美洲带回到欧洲,排除B项;清朝末年的时候,中国人才开始食用番茄,排除D项。]
8.D [据材料可知,清代人在街头买卖白薯,说明当时民众对这一食物认可,即明后期传入的外来物种——白薯得到推广种植,故选D项;粮食安全指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为维持生存和健康所必需的足够食品,清代粮食安全问题没有解决,排除A项;饮食结构指饮食中各类食物的数量及其在饮食中所占的比重,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长途贩运指商贩将商品运到较远距离的地区出售的活动,仅凭材料信息,无法判断买卖白薯是否是长途贩运贸易,排除C项。]
9.C [据材料“15世纪末到16世纪……玉米、马铃薯、甘薯等被带到欧洲”可知,新航路开辟后,新的农作物品种的引进丰富了欧洲的食物结构,补充了其食物原料的不足,故选C项;新航路开辟后,外来物种的引进解决了粮食问题,而非欧洲农业生产力的进步,排除A项;高产作物引进补充了欧洲食物原料的不足,而非推动欧洲人口急剧增长,排除B项;“15世纪末到16世纪……补充了欧洲食物原料的不足”强调世界联系加强丰富了欧洲的食物结构,而非欧洲居民饮食结构丰富营养摄入均衡,排除D项。]
10.D [据材料“市场能够用货币交换到的大米也多了起来”可知高产物种在日本的种植提高了粮食产量,也使大米的市场供应有所增加,客观上促进了农产品商品化的发展,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故选D项;材料中大米市场化买卖增多的前提是建立在高产物种增加粮食供应的基础上,而不是农耕技术在短期内取得突破性的成果,排除A项;商业革命推动了洲际贸易发展主要集中在欧洲与其他各大洲之间的商业贸易变化,排除B项;“日本农民能够在缴纳高额赋税的同时勉强维持生计”说明大米一直是农民缴纳赋税的重要方式,排除C项。]
11.C [据材料“明清时期,传入我国的美洲作物有近30种;美洲人民也开始接触到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及一些农作物;欧洲人逐渐发展出了茶、咖啡、可可的饮料文化”可知新航路开辟后,中国、美洲和欧洲人的物质生活中增加了原来没有的内容,得到了丰富,故选C项。]
12.A [据材料“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馈之”的意思是假如不幸有纵横二三千里地方的大旱灾,国家用什么去救济灾区?如果突然边境上有紧急情况,成千上万的军队,国家拿什么去发放粮饷。由此可知,贾谊的观点旨在强调粮食安全于国之重要,故选A项;贾谊的观点旨在强调粮食安全于国之重要,但未体现汉初国力衰微,排除B项;汉朝实行重农抑商政策,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中“边境有急”是假设,贾谊的观点旨在强调粮食安全于国之重要,不代表国家四方皆敌之困境,排除D项。]
13.A [据材料可知,英国平均每人每年小麦消耗量逐渐减少,结合史实可知,谷物消耗减少是因为其他可代替谷物的食品增加了,食品结构变化,营养结构多元化,说明民众生活水平提高了,故选A项;材料呈现的是谷物消耗的平均数在下降,这与社会财富分配无关,排除B项;材料是对英国小麦消耗的整体说明,没有阶层之分,故没有体现贫富分化,排除C项;1929—1934年,其间爆发经济危机,小麦消耗量仍有“134.7公斤”,但二战后,英国步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经济得到了恢复发展,“每天平均消耗不足0.25公斤”,这与英国的发展状况不符,排除D项。]
14.D [1980年美国卡特政府对苏联进行粮食禁运的同时,与之属同一阵线的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却并未采取与美国一致的做法,反而继续向苏联追加粮食销售,这体现出在粮食贸易问题上,美国与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之间存在国家利益冲突,故选D项。]
15.A [据材料“自主研发的现代品种矮秆水稻”“袁隆平研发的杂交水稻”可知通过农业科研,提高了粮食产量,故选A项;“未受”一词过于绝对,排除B项;包产到户推行于1978年以后,排除C项;1995年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排除D项。]
16.A [根据题干内容中“科技成果广泛应用于农牧业,便造就了现代农牧业”可知正是由于先进的科技成果被运用于农牧业中,才造就了农牧业的现代化,据此可知,现代农业中有很多的科技含量,故选A项。]
17.(1)马铃薯在欧洲的传播及其具有适应性广、产量高的特性;18世纪欧洲出现灾荒与饥馑;政府出于保障粮食安全的考虑采取推广措施;人口增长对粮食需求的增加;人们对马铃薯认知水平以及种植与加工技术水平的提高。(任答四点)
(2)示例 论题:科技进步助推马铃薯产业的发展。
论述:随着新航路的开辟,马铃薯由美洲传入欧洲,并在18世纪末成为欧洲大部分地区的主要食物。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科学技术逐渐成为现代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一大批马铃薯优良品种育成推广,优质高效化肥广泛应用,使得马铃薯产量大大增加;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完成,高度集中的现代农业的建立,使得马铃薯生产效率大大提高;食品研究机构和马铃薯加工厂商,对马铃薯食品的口味和脂肪含量的最佳配比进行实验,使得现代马铃薯产业深入发展并扩大了马铃薯产品的消费市场。
综上所述,科技的进步促进了现代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增加了食物供给,有利于消除饥饿和保障粮食安全。(示例只供评分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考生拟定其他论题,阐述合理即可)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高中历史2025届一轮复习第十四单元第49讲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课件 讲义 练习四份打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