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测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共45分)
1. 私有财产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产物。下列与陶器相关的考古发现中,可以用来作为私有财产已出现证据的是( )
A. 遗址出土有陶器和较多陶器碎片
B. 多人合葬墓随葬品有陶钵、陶罐、骨器等
C. 单人墓随葬品有陶器、石磬、玉钺等百余件
D. 陶器上绘有丰富多彩的几何图案和动植物纹样
2. 汉高祖时期,王国职官设置与朝廷基本一致。如表为此后西汉统治者对王国职官的调整概况,这些调整的出发点是
时期 调整概况
汉景帝时期 改丞相为相;裁撤御史大夫、廷尉等
汉武帝时期 郎中令减秩为千石;改太仆(秩两千石)为仆(秩千石)
汉成帝时期 裁撤内史;令相治民,与郡太守无异
A 精简地方行政机构 B. 节约中央财政开支
C. 维护国家政治统一 D. 废除郡国并行体制
3. 如图是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主要产粮区示意图。该时期是
A. 秦汉时期 B. 隋唐时期 C. 宋元时期 D. 明清时期
4. 北宋理学家张载认为:“封建者,天下之事,分得简则治之精,不简则不精,故圣人必以天下分之于人,则事无不治者。……为天下者,奚为纷纷必亲天下之事 ”这表明张载主张( )
A. 扩大地方权力 B. 恢复郡国并行制度
C. 健全中央机构 D. 简化官员选任程序
5. 在近代中国,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师夷长技以自强”,从“维新”代替“洋务”再到革命取代改良,这一系列变化主要由于
A. “西学东渐”的深入 B. 民族危机的加深
C.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 思想解放的推动
6. 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推行洋务新政,创办一批近代企业;1901年清政府开始实行“新政”,积极振兴商务,奖励实业。这些举措表明两次“新政"在目的上的相同之处是
A. 求富救国 B. 实业救国 C. 以商救国 D. 富民救国
7. 五四时期,中国知识界掀起了“平民教育运动”。如图为1919年4月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成员许德珩对一群小商人、人力车夫和店员演说的内容摘录。这反映出知识界已初步认识到
兄弟……这回谈话的题目是“勤劳与知识”。……各位劳动的精神,我们是很佩服的,若是再能求点知识,做个有知识的劳动家,莫终日做那些有钱人的机器、富贵人家的牛马,这是我们所盼望的。
A. 平民阶层贫困落后的根源 B. 新文化传播必须与劳工运动相结合
C. 觉醒民众对社会进步的重要性 D. 团结工农是革命的当务之急
8. 1956年,毛泽东在谈到国家与工厂的关系时指出:“统一性和独立性是对立的统一,要有统一性,也要有独立性。……各个生产单位部要有一个与统一性相联系的独立性,才会发展得更加活泼。”毛泽东强调的是( )
A. 适当提高工厂的生产经营自主权 B. 适度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
C. 平衡工商企业改造中的公私关系 D. 鼓励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
9.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十分重视与周边国家的交往:20世纪50年代,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003年,提出“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中共十八大以来,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外交方针,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外交理念。这主要是为了( )
A. 消除分歧增进互信
B. 构建均衡发展格局
C. 深化合作共谋发展
D 改善全球治理体系
10. 图所列为12世纪前期法兰西卡佩王朝路易六世在位期间的若干举措。这些举措旨在( )
面对当时方兴未艾的城市自治运动,支持城市公社。 改组御前会议,吸收若于忠于国王的市民,教士和中小封建主参加。 当阿基坦公爵去世时,让儿子竖公爵的女继承人为妻,借此控制阿基坦的领土。
A. 推动城市崛起 B. 加强国王权力 C. 建立民族国家 D. 发展庄园经济
11.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热情讴歌充满人性要求和感性魅力的生活态度,并追求现世幸福和享乐,西欧宗教改革思想家们却将这视为奢靡和不道德。然而,二者却又共同推动了西欧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的过渡。这是因为他们都
A. 重新审视人,冲破了传统的束缚
B. 提升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
C. 反对神学,重构了人与神的关系
D. 沉重打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统治
12.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现代欧洲联合思想之父”库登霍夫—卡莱基倡导建立“欧洲合众国”并发起了“泛欧运动”,在欧洲引起了强烈回响。这是因为
A. 战争削弱了欧洲的国际地位 B. 凡尔赛体系缓和了欧洲各国矛盾
C. 美国联邦制为欧洲提供了借鉴 D. 国际联盟奠定了欧洲合作的基础
13. 如表为1928年和1932年苏联在农业春播中使用不同播种方式的情况。这反映出苏联
方式时间 手播(%) 马拉播种机(%) 拖拉机牵引播种机(%)
1928年 74.4 25.4 0.2
1932年 51.7 28.3 20.0
A. 新经济政策对农业影响有限 B. 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
C. 农业集体化基础相对薄弱 D. 工业化发展阻力较大
14. 1961年,加纳领导人克瓦米·恩克鲁玛在其著作中指出,非洲许多地区在文化、语言和思想上确实存在着很大差异,但“我们都是非洲人,这是基本的事实……语言、文化和政治体制不同所带来的困难并不是不能战胜的”。他力图( )
A. 实现非洲各国的独立 B. 建立非洲国家的联合
C. 保持非洲地区文化的多元性 D. 解决非洲内部发展的不平衡
15. 如图是20世纪70年代历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发表的主要文件。它们反映出不结盟运动发展的目标是
1970年:《关于和平、独立、发展、合作和国际关民主化宣言》《关于不结盟和经济发展宣言》 1973年:《政治宣言》《经济宣言》《经济合作行动纲领》《关于民族解放斗争宣言》《关于海洋法宣言》 1976年:《政治宣言》《经济宣言》《经济合作行动纲领》 1979年:《政治宣言》《经济宣言》
A. 实现第三世界的经济合作 B. 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C. 维护亚非拉国家民族独立 D. 构建政治经济体化组织
二、非选择题(55分)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程元通控告棚民案
乾隆朝后期及嘉庆朝,大批异籍农民涌入安徽等地,就山搭棚,垦荒为生,被称为棚民。乾隆五十九年,安徽徽州休宁程氏的一些族人私下将山场租给棚民种苞谷。随着开种山场规模扩大,部分族人与棚民发生纠纷并持续多年,遂于嘉庆十二年以族长程元通名义派程怡仁到都察院控告棚民。
程氏状词
“我们住居地方,环抱皆山,祸遭流匪方会中等向无业地棍程金谷等盗租山场,搭棚纠集多人,私行开垦,种植苞谷,以致山倾石泄,涨塞河道,山上坟茔尽行挖掘,山下田庐皆受其害。该棚匪千百成群,实为地方之患”
嘉庆上谕
“或设立禁约,责令逐渐迁移,或勘定界址,就地妥为安插,不致无籍之徒愈聚愈多,日久为害地方,亦不至驱逐过骤,激成事端。……以期永杜争端,辑宁民业为要。”
地方处理意见
酌断山主退还部分租价银,“方会中等遵即拆棚领银,挈属回籍”。其他棚民,或“酌定章程,分年饬令退山”,或“呈明入籍,照旧编甲"。程怡仁“照虚捏情节混供……杖九十,徒二年半。据供母老丁单,斥县查明照例办理”。其他人等,按律处理。嗣后,禁“山场混召异籍之人搭棚开垦”,“严定专条,有犯从重科罪”,令各族长、祠长“勒石公祠中,俾共知警惕”。
——摘编自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嘉庆朝安徵浙江棚民史料》
(1)该案主要是由哪些矛盾引发的
(2)案件的处理体现了当时社会治理的哪些特点
17. (2020年山东卷)1900年,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说,“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行走的少年
人物 简介
詹天佑 (1861—1919) 1872年,作为首批赴美留学幼童之一出国学习。1878年, 考入耶鲁大学,主修铁路工程,成绩优异。1881年回国。1905—1909年,主持修建中国自主设计并建造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震惊中外。
邹容 (1885—1905) 1902年,自费赴日留学,开始撰写《革命军》。1903年5月《革命军》印行,署名“革命军中马前卒邹容”,明确宣布革命独立之大义在于“永脱满洲之羁绊,尽复所失之权利,而介于地球强国之间”“全我天赋平等自由之位置,不得不革命而保我独立之权”。
周恩来 (1898—1976) 1898年出生于江苏淮安,少年时先后在东北、天津等地求学,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1917年留学日本。1919年回国后在天津参加了五四运动,组织成立觉悟社。1920—1924年在法国等国勤工俭学,期间积极在中国留学生中宣传马克思主义,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回国后,全身心投入党领导的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斗争中,建立了赫赫功勋,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根据材料,谈谈你对梁启超认识理解。 (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的透视:一幅宣传画
结合所学知识,以“《工人新村》赏析"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化殖民与民族文化复兴
材料一 19世纪30年代前后,总督威廉·本廷克推行的教育改革措施深受“安立甘派”的影响。“安立甘派”认为印度文化是迷信粗野的,必须让英国文化取而代之。“安立甘派”的托马斯·B·马考莱在其1835年的《印度教育备忘录》中主张在印度大力推行英语教育,认为“必须尽最大努力,在我们和被我们统治的亿万印度人之间造就一个中间阶层,这些人的血统和肤色是印度的,但其品味、观念、道德和才智却是英国式的,再由他们用印度的语言将西方的科学知识传播给最广大的普通民众。”
——摘编自莫传笈《英国19世纪中叶至一战前的帝国形象》
材料二 提拉克(1856-1920)曾接受英式教育,创办宣扬民族主义的报刊。他继承了自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以来的历史神话,把雅利安的文明推远几个世纪,把英国统治以前的时代描写为一个神光朗照的、统一的黄金时代。提拉克认为,印度的社会生活和政治统一就是依靠宗教信仰而得以维持的,任何政治行动最终都是为了实现民族的“达摩罗阁”亦即神法或宗教法则的统治,所谓爱国主义、民族自治等都是宗教达摩(即神圣的宗教职责)的应有之义。提拉克强调在殖民统治面前无所作为就是背弃自己的达摩,就是怯懦行为,这是神所不齿的。
——摘编自欧东明《浅论印度民族主义意识的确立》
指出马考莱与提拉克对待印度文化的不同态度,并予以阐释。2023-2024学年度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测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共45分)
1. 私有财产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下列与陶器相关的考古发现中,可以用来作为私有财产已出现证据的是( )
A. 遗址出土有陶器和较多陶器碎片
B. 多人合葬墓随葬品有陶钵、陶罐、骨器等
C. 单人墓随葬品有陶器、石磬、玉钺等百余件
D. 陶器上绘有丰富多彩的几何图案和动植物纹样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以得出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所学可知,人类早期生产力水平较低,过着集体生活,随着生产力发展,出现了私有财产,私有财产归贵族所有,材料中单人墓随葬品有陶器、石磬、玉钺等百余件,说明当时贫富差距已经出现,私有制产生,C项正确;仅凭遗址出土的陶器无法证明当时人类出现私有财产,因为陶器和较多陶器碎片究竟属于个体所有还是集体所有,材料没有明确告知,排除A项;多人合葬墓主要反映当时人类过着集体生活,没有贫富差距,排除B项;D项说明当时人类的陶器制作具备一定的水平,但是不能证明当时出现私有制,排除D项。故选C项。
2. 汉高祖时期,王国职官设置与朝廷基本一致。如表为此后西汉统治者对王国职官的调整概况,这些调整的出发点是
时期 调整概况
汉景帝时期 改丞相为相;裁撤御史大夫、廷尉等
汉武帝时期 郎中令减秩为千石;改太仆(秩两千石)为仆(秩千石)
汉成帝时期 裁撤内史;令相治民,与郡太守无异
A. 精简地方行政机构 B. 节约中央财政开支
C. 维护国家政治统一 D. 废除郡国并行体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汉代裁撤王国机构,降低王国官员的品轶,这是打击诸侯国的举措,目的在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政治统一,C正确;地方机构还有郡县,但是西汉主要针对的是王国机构,因此A不是出发点,排除;王国官员的俸禄由王国支出而非中央,排除B;D不符合史实,排除。
3. 如图是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主要产粮区示意图。该时期是
A. 秦汉时期 B. 隋唐时期 C. 宋元时期 D. 明清时期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图示内容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主要产粮区主要是在黄河中下游,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此时应该是隋唐时期,故选B;秦汉时期主要产粮区应该是在黄河中游,特别是关中地区,排除A;宋元和明清时期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长江中下游成为粮食的主要产区,与图示内容不符,排除CD。
4. 北宋理学家张载认为:“封建者,天下之事,分得简则治之精,不简则不精,故圣人必以天下分之于人,则事无不治者。……为天下者,奚为纷纷必亲天下之事 ”这表明张载主张( )
A. 扩大地方权力 B. 恢复郡国并行制度
C. 健全中央机构 D. 简化官员选任程序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材料“封建者,天下之事,分得简则治之精,不简则不精,故圣人必以天下分之于人,则事无不治者。……为天下者,奚为纷纷必亲天下之事?”可知,张载认为,若一切都由中央朝廷来管,必有许多事情管理不好,所以,要实行“封建”,扩大地方的权力,这与北宋时期地方的边防无力有一定的联系,A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中央权力过大,而非主张恢复郡国并行制度,排除B项;材料描述的是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分配,没有体现中央机构的健全以及官员选拔制度,排除C项和D项。故选A项。
5. 在近代中国,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师夷长技以自强”,从“维新”代替“洋务”再到革命取代改良,这一系列变化主要是由于
A. “西学东渐”的深入 B. 民族危机的加深
C.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 思想解放的推动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题意可知,这些变化体现了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深入,这种深入主要是当时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推动了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深入,故选B;“西学东渐”的深入、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思想解放的推动都是导致这些变化出现的因素,但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在于是民族危机的加深,排除ACD。
6. 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推行洋务新政,创办一批近代企业;1901年清政府开始实行“新政”,积极振兴商务,奖励实业。这些举措表明两次“新政"在目上的相同之处是
A. 求富救国 B. 实业救国 C. 以商救国 D. 富民救国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和1901年“新政”,清政府创办一批近代企业,积极振兴商务,奖励实业,说明清政府希望通过这些措施来挽救统治危机,A项正确;实业救国是19世纪末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以张謇、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主要代表, 宣扬的、以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即实业)作为救国救民主要途径的一种思想,时间和阶级均不符,排除B项;洋务派“以兵强国、以商求富”达到求富救国的目的,排除C项;清政府的措施不是为了富民而是为了挽救统治危机,排除D项。故选A项。
7. 五四时期,中国知识界掀起了“平民教育运动”。如图为1919年4月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成员许德珩对一群小商人、人力车夫和店员演说的内容摘录。这反映出知识界已初步认识到
兄弟……这回谈话的题目是“勤劳与知识”。……各位劳动的精神,我们是很佩服的,若是再能求点知识,做个有知识的劳动家,莫终日做那些有钱人的机器、富贵人家的牛马,这是我们所盼望的。
A. 平民阶层贫困落后的根源 B. 新文化传播必须与劳工运动相结合
C. 觉醒民众对社会进步的重要性 D. 团结工农是革命的当务之急
【答案】C
【解析】
【详解】五四运动时期,知识分子深入到工商业者中宣传“追求知识”,“追求自由平等”的道理,反映出知识界已经初步认识到促进民众觉醒对社会进步的重要性,C项正确;徐德珩在谈话中没有明确平民阶层“贫困落后的根源”,A项错误;知识分子到工商业者中学宣传求知和平等,将“新文化传播”与工农运动相结合是方法,不是其认识的进步,B项错误; 材料并未体现“革命”和“团结工农”对革命的重要性,D项错误。
8. 1956年,毛泽东在谈到国家与工厂的关系时指出:“统一性和独立性是对立的统一,要有统一性,也要有独立性。……各个生产单位部要有一个与统一性相联系的独立性,才会发展得更加活泼。”毛泽东强调的是( )
A. 适当提高工厂的生产经营自主权 B. 适度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
C. 平衡工商企业改造中的公私关系 D. 鼓励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1956年(中国)。据材料“国家与工厂的关系……各个生产单位部要有一个与统一性相联系的独立性,才会发展得更加活泼。”,可知毛泽东认为国家与工厂之间的关系是统一性和独立性的关系,在坚持社会主义国家的前提下,各个生产单位可以有一定的独立性,强调适当提高工厂的生产经营自主性,A项正确;这一时期是计划经济体制时期,重视的国家的行政指导,并不是市场调节,排除B项;1956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中,推行的是公私合营,并不是平衡公私关系,排除C项;三大改造时期,是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造,并不会鼓励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A项。
9.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十分重视与周边国家的交往:20世纪50年代,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003年,提出“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中共十八大以来,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外交方针,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外交理念。这主要是为了( )
A. 消除分歧增进互信
B. 构建均衡发展格局
C. 深化合作共谋发展
D. 改善全球治理体系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据所学可知,影响外交政策的主要因素是国家利益,题干中提及新中国自成立以来,一直重视与周边国家的交往,说明与周边国家交往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因为周边国家与中国可以深化合作共谋发展,C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国家之间不可能消除分歧,而且中国之所以重视与周边国家发展关系主要也不是为了增进互信,而是为了国家利益需要,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据所学可知,人类也很难构建均衡发展格局,排除B项;材料涉及中国与周边地区,只涉及世界局部地区,排除D项。故选C项。
10. 图所列为12世纪前期法兰西卡佩王朝路易六世在位期间的若干举措。这些举措旨在( )
面对当时方兴未艾的城市自治运动,支持城市公社。 改组御前会议,吸收若于忠于国王的市民,教士和中小封建主参加。 当阿基坦公爵去世时,让儿子竖公爵的女继承人为妻,借此控制阿基坦的领土。
A. 推动城市崛起 B. 加强国王权力 C. 建立民族国家 D. 发展庄园经济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目的题。时空范围为12世纪前期的法兰西。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面对西欧封建社会的新变化,法王采取了支持城市公社、改组御前会议、与阿基坦的继承人联姻等多种措施,其根本目的是加强自身的权力和对国家的控制,B项正确;法王对城市自治运动让步,不能认为其目的是推动城市崛起,排除A项;C项不是法王的根本目的,排除C项;庄园经济的发展某种程度上不利于王权的强化,排除D项。故选B项。
11.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热情讴歌充满人性要求和感性魅力的生活态度,并追求现世幸福和享乐,西欧宗教改革思想家们却将这视为奢靡和不道德。然而,二者却又共同推动了西欧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的过渡。这是因为他们都
A. 重新审视人,冲破了传统的束缚
B. 提升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
C. 反对神学,重构了人与神的关系
D. 沉重打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统治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内容可知,文艺复兴中肯定人的价值和欲望,宗教改革中主张因信称义,都是对人的重新审视,冲破了传统的束缚,故选A;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都是思想解放运动,没有能够提升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排除B;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反对的是天主教会,而非神学,排除C;文艺复兴中没有沉重打击罗马教会的统治,排除D。
12.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现代欧洲联合思想之父”库登霍夫—卡莱基倡导建立“欧洲合众国”并发起了“泛欧运动”,在欧洲引起了强烈回响。这是因为
A. 战争削弱了欧洲的国际地位 B. 凡尔赛体系缓和了欧洲各国矛盾
C. 美国联邦制为欧洲提供了借鉴 D. 国际联盟奠定了欧洲合作的基础
【答案】A
【解析】
【详解】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在欧洲进行,战争削弱了英法德等西欧国家实力,而美国在战争中实力大增,成为战后世界经济霸主,国际格局发生了变化,欧洲国际地位遭受挑战,正是在此背景下,库登霍夫—卡来基倡导建立“欧洲合众国”,A正确;凡尔赛体系激化了法德矛盾,排除B;美国联邦制确立时间是在1787年,与库登霍夫—卡来基的倡议提出时间相隔久远,而且“欧洲合众国”的构建模式不是联邦制模式,排除C;国际联盟中不仅仅有欧洲国家,而且德国在1926年才加入国联,排除D。
13. 如表为1928年和1932年苏联在农业春播中使用不同播种方式的情况。这反映出苏联
方式时间 手播(%) 马拉播种机(%) 拖拉机牵引播种机(%)
1928年 74.4 25.4 0.2
1932年 51.7 28.3 20.0
A. 新经济政策对农业影响有限 B. 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
C. 农业集体化基础相对薄弱 D. 工业化发展阻力较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1928年至1932年,苏联农业春播方式中,马拉播种机和拖拉机牵引播种机播种方式占比上升,后者上升速度尤其明显,而手播方式虽然在下降,但是占比仍然较高,说明苏联农业集体化基础较为薄弱,C正确;新经济政策在1924年斯大林执政后逐渐被取消,排除A;通过播种方式无法判断工农业比例结构,排除B;说明1928年至1932年苏联的工业化水平提升较快,D排除。
14. 1961年,加纳领导人克瓦米·恩克鲁玛在其著作中指出,非洲许多地区在文化、语言和思想上确实存在着很大差异,但“我们都是非洲人,这是基本的事实……语言、文化和政治体制不同所带来的困难并不是不能战胜的”。他力图( )
A. 实现非洲各国的独立 B. 建立非洲国家的联合
C. 保持非洲地区文化的多元性 D. 解决非洲内部发展的不平衡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二战后的非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瓦米·恩克鲁玛推行泛非主义,支持非洲民族独立运动,倡导非洲统一,但是种种举措最终招致了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和国内反动势力的不满和敌视,最终在1966年2月24日应邀访问越南时被军警发动军事政变推翻,长期流亡海外。因此根据材料“我们都是非洲人,这是基本的事实……语言、文化和政治体制不同所带来的困难并不是不能战胜的”可知,克瓦米·恩克鲁玛淡化语言、文化和政治体制的差异,主张建立非洲国家的联合,B项正确;1960年为非洲年,到这一年,许多非洲获取了独立,但是并未全部独立,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非洲的联合,非语言、文化和政治体制的差异,排除C项;“非洲内部发展的不平衡”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15. 如图是20世纪70年代历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发表的主要文件。它们反映出不结盟运动发展的目标是
1970年:《关于和平、独立、发展、合作和国际关民主化宣言》《关于不结盟和经济发展宣言》 1973年:《政治宣言》《经济宣言》《经济合作行动纲领》《关于民族解放斗争宣言》《关于海洋法宣言》 1976年:《政治宣言》《经济宣言》《经济合作行动纲领》 1979年:《政治宣言》《经济宣言》
A. 实现第三世界的经济合作 B. 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C. 维护亚非拉国家民族独立 D. 构建政治经济体化组织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不结盟运动成立以来,颁布了一系列有关政治、经济的宣言,这说明不结盟运动致力于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B项正确;不结盟运动并不仅仅是为了实现经济合作,排除A项;根据材料中不结盟运动颁布的一系列宣言可知,其并不单单是为了维护亚非拉国家民族独立,还是为了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排除C项;不结盟运动的目标不是为了构建政治经济一体化的组织,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55分)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程元通控告棚民案
乾隆朝后期及嘉庆朝,大批异籍农民涌入安徽等地,就山搭棚,垦荒为生,被称为棚民。乾隆五十九年,安徽徽州休宁程氏的一些族人私下将山场租给棚民种苞谷。随着开种山场规模扩大,部分族人与棚民发生纠纷并持续多年,遂于嘉庆十二年以族长程元通名义派程怡仁到都察院控告棚民。
程氏状词
“我们住居地方,环抱皆山,祸遭流匪方会中等向无业地棍程金谷等盗租山场,搭棚纠集多人,私行开垦,种植苞谷,以致山倾石泄,涨塞河道,山上坟茔尽行挖掘,山下田庐皆受其害。该棚匪千百成群,实为地方之患”
嘉庆上谕
“或设立禁约,责令逐渐迁移,或勘定界址,就地妥为安插,不致无籍之徒愈聚愈多,日久为害地方,亦不至驱逐过骤,激成事端。……以期永杜争端,辑宁民业为要。”
地方处理意见
酌断山主退还部分租价银,“方会中等遵即拆棚领银,挈属回籍”。其他棚民,或“酌定章程,分年饬令退山”,或“呈明入籍,照旧编甲"。程怡仁“照虚捏情节混供……杖九十,徒二年半。据供母老丁单,斥县查明照例办理”。其他人等,按律处理。嗣后,禁“山场混召异籍之人搭棚开垦”,“严定专条,有犯从重科罪”,令各族长、祠长“勒石公祠中,俾共知警惕”。
——摘编自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嘉庆朝安徵浙江棚民史料》
(1)该案主要是由哪些矛盾引发的
(2)案件的处理体现了当时社会治理的哪些特点
【答案】(1)【参考答案】棚民聚集过多与当地基层社会治安不稳定的矛盾;棚民租种程氏族人山场与当地族人生活环境被破坏的矛盾。
(2)【参考答案】从中央到地方重视;法律与教化的结合;宗族治理的色彩。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清代。据材料“安徽徽州休宁程氏的一些族人私下将山场租给棚民种苞谷。随着开种山场规模扩大,部分族人与棚民发生纠纷并持续多年”可知,棚民聚集过多与当地基层社会治安不稳定的矛盾;据材料“我们住居地方,环抱皆山,祸遭流匪方会中等向无业地棍程金谷等盗租山场,搭棚纠集多人,私行开垦,种植苞谷,以致山倾石泄,涨塞河道,山上坟茔尽行挖掘,山下田庐皆受其害”可知,棚民租种程氏族人山场与当地族人生活环境被破坏的矛盾;
【小问2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清代。据材料“嘉庆上谕”“地方处理意见”可知,从皇帝到地方的重视;据材料“程怡仁‘照虚捏情节混供……杖九十,徒二年半。据供母老丁单,斥县查明照例办理’”可知,法律与教化的结合;据材料“令各族长、祠长‘勒石公祠中,俾共知警惕’”可知,宗族治理的色彩。
17. (2020年山东卷)1900年,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说,“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行走的少年
人物 简介
詹天佑 (1861—1919) 1872年,作为首批赴美留学幼童之一出国学习。1878年, 考入耶鲁大学,主修铁路工程,成绩优异。1881年回国。1905—1909年,主持修建中国自主设计并建造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震惊中外。
邹容 (1885—1905) 1902年,自费赴日留学,开始撰写《革命军》。1903年5月《革命军》印行,署名“革命军中马前卒邹容”,明确宣布革命独立之大义在于“永脱满洲之羁绊,尽复所失之权利,而介于地球强国之间”“全我天赋平等自由之位置,不得不革命而保我独立之权”。
周恩来 (1898—1976) 1898年出生于江苏淮安,少年时先后在东北、天津等地求学,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1917年留学日本。1919年回国后在天津参加了五四运动,组织成立觉悟社。1920—1924年在法国等国勤工俭学,期间积极在中国留学生中宣传马克思主义,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回国后,全身心投入党领导的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斗争中,建立了赫赫功勋,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根据材料,谈谈你对梁启超认识理解。 (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答案】(1)作答内容应包括以下三个角度:①结合时代背景,对梁启超的认识进行论述。
从中华民族危机严重和救亡图存成为时代主题角度论述;从梁启超强调少年的责任与担当和少年是国家振兴的希望的角度论述。②结合三人活动及其对中国社会进步的意义进行论述。
结合詹天佑的主要成就,从推动近代科技进步、为国争光的角度论述;结合邹容的思想及其影响,从推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角度论述;结合周恩来的革命活动,从对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贡献的角度论述。③联系现实,谈自己的责任和担当。
(2)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解析】
【详解】首先,说明梁启超生活的时代背景,梁启超所处的时代是中国处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此时的中国外有列强侵略,民族危机深重;内有封建势力腐朽,阻碍社会进步。因此救亡图存成为当时的时代主题,也是以梁启超为代表的中国先进分子的奋斗目标。说明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将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的希望寄托在中国少年身上的原因。然后,结合三人活动及其对中国社会进步的意义。詹天佑是中国近代卓越的铁路工程师,他主持建造京张铁路、滦河大桥,克服了外国人都无法克服的困难,为国家争取了荣誉;邹容作为近代革命的先行者,撰写了大量革命材料,宣扬了民主革命思想,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政体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周恩来从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积极宣扬马克思主义,加入中国共产党,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的解放全力战斗,最终为新中国的成立,为中国实现民族独立建立了赫赫功勋。最后,进行总结说明:他们的这些行为和思想都践行了梁启超主张,特别是邹容和周恩来,作为后来的少年担负了少年者的责任,最终实现了振兴民族的梦想。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的透视:一幅宣传画
结合所学知识,以“《工人新村》赏析"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答案】(一)信息提取信息举例:
(1)材料性质类信息:1952年的宣传画《工人新村》;
(2)经济生活类信息:工厂、自来水、自行车、电灯、生产模范锦旗、玩具飞机和玩具汽车等;
(3)政治寓意类信息:红旗、向日葵、鸽子、报纸等;
(4)场景主题类信息:整齐的房子、干净的街道、喜悦的表情、和谐融洽的氛围等。 (若能提取其他信息,合理即可)
(二) 层次要求:层次1:提取信息不够完整,只能从材料中获取部分零散的有效信息;层次2:提取材料信息比较全面,并能对信息进行合理的分类归纳。
阐述角度:(阐述应主要包括三个角度)
(1)结合工厂、生产模范锦旗等信息,联系新中国成立后恢复国民经济的努力,从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角度阐述;
(2)结合鸽子、和谐融洽的氛围等信息,联系新中国成立后巩固政权的一系列斗争,从社会稳定、人民热爱和平的角度阐述;
(3)结合红旗、向日葵等信息,从人民拥护党的领导、认同新生政权的角度阐述。 (若从其他角度阐述,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层次要求:(按照不同层级对每个角度的阐述进行评价)层次1:能在历史信息和相关历史现象之间建立起简单联系,并加以简要说明;层次2:能结合时代背景,在历史信息和相关历史现象之间建立起密切联系,并在概括归纳的基础上,进行完整、充分的阐释说明。
(三)历史表述层次1:不能表述成文,思路不清,词不达意;层次2:能表述成文,思路不够清晰,语言不够流畅层次3:能表述成文,思路清晰,逻辑严密,语言流畅。
参考示例: 《工人新村》赏析
《工人新村》是1952年由孙佳桐、何正慈所作的宣传画。该宣传画以写实的风格,描画了一幅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生活出现翻天覆地巨变的工人新村新画卷。在画卷中,整齐的房子、干净的街道,家家户户通上了自来水;远处工厂里的红旗高高飘扬,近处人人面带喜悦的表情,天空中鸽子欢快的飞翔。呈现出老有所养,壮有所用,幼有所长,主人们生活甜美、氛围和谐融洽的景象。 从1949年10月到1952年底,经过3年多的艰苦奋斗,新中国胜利完成了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工作,主要工农业生产达到并超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最高水平。宣传画中,工厂以及生产模范旗,宽敞整洁的房屋,房檐上的电灯,工人的自行车,小孩的玩具飞机和玩具汽车,等等,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国民经济发展取得的成果及工业建设,并表现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宣传画中的向日葵、红旗、侧面反映了人民对新中国的认同对党和国家的信任。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新中国实行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的政策。1950年在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侵略朝鲜的同时,美国还派遣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宣传画中,天上飞翔的“和平鸽”,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人民对和平的向往。 宣传画是以鼓动、制造社会舆论和气氛为目的的绘画。宣传的不仅仅是美术作品,还具有一定的主观性,政治宣传画往往体现国家意志。《工人新村》通过宣传新中国取得的成就,意在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生产和生活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新中国工业化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也使得《工人新村》画卷有着极强的艺术和史料价值。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1949—1952年新中国国民经济恢复的概况。解答本题首先要审清题意,理清答题思路。本题以一幅图片的形式出现,要求以“《工人新村》赏析”为题目,写一则历史短文,答题思路应该是宣传画图片内容的概述,结合“1952年”以及图片内容,分析该宣传画所处的时代背景,最后结合宣传画内容、背景,总结其影响。首先,写上“《工人新村》赏析”这一题目,根据材料信息,概述其内容并表述成文,内容包括图片大部分信息并简短描述等等;总体说一下画面给人的感觉。其次,结合图片内容,分析其背景:政治上,经济上,有什么作用结合材料信息进行分析。最后,结合图片,政治宣传画带有明显政治色彩,分析其影响,体现新中国的国家性质;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为工业化作出贡献。等总结性表述即可。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化殖民与民族文化复兴
材料一 19世纪30年代前后,总督威廉·本廷克推行的教育改革措施深受“安立甘派”的影响。“安立甘派”认为印度文化是迷信粗野的,必须让英国文化取而代之。“安立甘派”的托马斯·B·马考莱在其1835年的《印度教育备忘录》中主张在印度大力推行英语教育,认为“必须尽最大努力,在我们和被我们统治的亿万印度人之间造就一个中间阶层,这些人的血统和肤色是印度的,但其品味、观念、道德和才智却是英国式的,再由他们用印度的语言将西方的科学知识传播给最广大的普通民众。”
——摘编自莫传笈《英国19世纪中叶至一战前的帝国形象》
材料二 提拉克(1856-1920)曾接受英式教育,创办宣扬民族主义的报刊。他继承了自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以来的历史神话,把雅利安的文明推远几个世纪,把英国统治以前的时代描写为一个神光朗照的、统一的黄金时代。提拉克认为,印度的社会生活和政治统一就是依靠宗教信仰而得以维持的,任何政治行动最终都是为了实现民族的“达摩罗阁”亦即神法或宗教法则的统治,所谓爱国主义、民族自治等都是宗教达摩(即神圣的宗教职责)的应有之义。提拉克强调在殖民统治面前无所作为就是背弃自己的达摩,就是怯懦行为,这是神所不齿的。
——摘编自欧东明《浅论印度民族主义意识的确立》
指出马考莱与提拉克对待印度文化的不同态度,并予以阐释。
【答案】
不同态度:马考莱认为英国文化优越于印度文化,并试图用英国文化取代印度文化。提拉克试图通过弘扬印度文化来复兴民族精神和国家统一。
阐释:马考莱主张在印度大力推行英语教育,以培养一批既有印度血统和肤色,但品味、观念是英国式的人,再由这些人用印度的语言将西方的科学知识传播给广大民众。这种政策实际上是文化殖民的一种表现,旨在通过教育手段来推广人民接受英国式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
提拉克认为印度的社会生活和政治统一是依靠一个古老的、统一的黄金时代来实现的。强调了印度自身的文化传统和历史,试图通过弘扬印度文化来复兴民族一。这种思想体现了对印度文化的尊重和自信,也反映了印度人民对于文化独立和民族复兴的渴望。
综上,可以看出文化殖民与民族文化复兴之间的对立和冲突。文化殖民试图通过推广外来文国家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而民族文化复兴则强调保护和弘扬本土文化,以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国家认同感。
【解析】
【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近现代印度。首先,阅读材料,概括马考莱与提拉克对待印度文化的不同态度,由材料一中“度文化是迷信粗野的,必须让英国文化取而代之”及“马考莱在其1835年的《印度教育备忘录》中主张在印度大力推行英语教育”可知,马考莱认为英国文化优越于印度文化,并试图用英国文化取代印度文化。由材料二中“提拉克认为,印度的社会生活和政治统一就是依靠宗教信仰而得以维持的……爱国主义、民族自治等都是宗教达摩的应有之义”可知,提拉克试图通过弘扬印度文化来复兴民族精神和国家统一。
其次,结合材料和所学分别对马考莱和提拉克的态度进行分析。在具体分析他们的主张后,侧重对其进行评价,如马考莱的主张实际上是文化殖民的一种表现,旨在通过教育手段来推广人民接受英国式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提拉克思想体现了对印度文化的尊重和自信,也反映了印度人民对于文化独立和民族复兴的渴望。
最后,总结得出结论。如文化殖民与民族文化复兴之间是对立和冲突。文化殖民试图通过推广外来文国家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而民族文化复兴则强调保护和弘扬本土文化,以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国家认同感。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圣泽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