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河南省焦作市中站区2023-2024八年级下学期期中抽测历史试卷(答案)

2023-2024学年(下)八年级期中抽测试卷
历史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两大部分,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请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
2.本试卷1至4页为试题卷,5至6页为答题卷。
3.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收回。
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
本部分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在答题卷相应位置。
1.据某年《人民日报》报道:“当国旗图案在政协会议上通过后,许多机关、团体、学校、商号以至民宅,立即自发去订新式国旗。顾客们成排地挤在门前急着买,一定要想在十月一日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时挂出来,或挂得更早一些。”材料反映当时( )
A.人民期盼新生政权 B.土地改革已经完成
C.祖国大陆实现统一 D.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2.对以下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①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和首都30万军民隆重举行开国典礼②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A.①属于历史结论 B.①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②属于历史史实 D.②肯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重要世界历史意义
3.下面知识卡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时间:1951年人物:阿沛·阿旺晋美文件:《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
A.西藏获得和平解放 B.西藏自治区建立
C.西藏完成民主改革 D.西藏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4.索尔兹伯里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说:“(抗美援朝战争)给毛泽东以无可比拟的机会,在爱国主义的基础上团结中国人民来支持新的和尚未经考验的革命政权。在斗争中所达到的爱国主义一致给毛泽东以极大的帮助,使他能统一全国 为大规模经济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材料旨在表述抗美援朝战争的( )
A.原因 B.目的 C.影响 D.结果
5.1953年,我国农民净货币收入比1949年增长123.6%,每人平均净货币收入增长111.4%,农民的购买力有了成倍增长。这直接归因于( )
A.新中国成立 B.西藏和平解放 C.抗美援朝胜利 D.土地改革完成
6.王树恩《新中国“一五计划”出台的台前幕后》中谈道:“1952年,现代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只有26.6%,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只有35.5%。”这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 )
A.工业水平很高 B.工业水平很低 C.工业门类齐全 D.农业水平高
7.“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下列能反映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取得的建设成就的语句是( )
A.“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B.“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C.“包干到户生产忙,喜看稻菽千重浪” D.“南方谈话指方向,祖国建设谱新章”
8.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建成了大型汽车生产基地,试制成功了第一架喷气式飞机,建成了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新建了武汉和包头大型炼钢厂,建成了洛阳拖拉机厂和哈尔滨轴承厂,还在兰州建成了大型炼油基地。这说明( )
A.东北成为我国工业发展基地 B.我国初步改变了工业落后面貌
C.我国钢铁工业已领先于世界 D.我国实现生产资料所有制转变
9.2021年12月4日,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的民主》白皮书。白皮书指出:“中国的民主是人民民主,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民主的本质和核心。”保障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君主专制制度
10.下图是1955年创作的年画《拖拉机到咱社来代耕了》。该作品反映了
A.打土豪,分田地,开展土地革命 B.农业合作化的现实成果
C.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D.《中国土地法大纲》的颁布
11.标语口号体现了时代特色。在某些旧报纸上我们还能看到“以阶级斗争为纲”“以钢为纲”“以粮为纲”等标语口号。其中“以阶级斗争为纲”反映的是( )
A.三大改造 B.“大跃进”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文化大革命”
12.下表为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我国1956—1965年国内生产总值。从表中可以看出( )
时间(年) 1956 1957 1958 1959 1960 1961 1962 1963 1964 1965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1030.7 1071.4 1312.3 1447.5 1470.1 1232.3 1162.2 1248.3 1469.9 1734
A.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前进 B.国内生产总值持续增长
C.国民经济体系初步形成 D.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13.某中学举办了一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图片展览,请根据下面这组图片判断这期展览的主题( )
大炼钢铁运动 大庆油田建成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功
A.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B.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成就
C.“文化大革命” D.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4.“这项制度是农民以家庭为单位,向集体经济组织承包土地等生产资料和生产任务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它是中国现阶段农村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该“制度”( )
A.带来了农村经济的大发展 B.掀起了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C.只在一部分落后农村实行 D.起源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5.到1984年底,我国乡镇企业数达到606.52万个,比上年增长3.5倍;总产值1709.89亿元,比上年增长68.2%(按当时价格计算)。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行
C.国防安全体系的建立 D.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开展
16.海尔集团是当今家电行业著名品牌,但1984年刚上任青岛电冰箱厂(海尔集团前身)厂长的张瑞敏说:“欢迎我的是53份请假报告,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A.增强企业活力 B.为企业包销产品 C.实行联产承包 D.企业全面私有化
17.1982年,深圳国际贸易中心大厦创造了“三天一层楼”的惊人奇迹,被称为“深圳速度”。同时被称为“深圳速度”的,还有深圳人创造的办事效率高、条条框框少、工作和生活节奏快。下列选项与“深圳速度”的出现相关的是( )
A.经济特区的建立 B.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C.沿海城市的开放 D.特别行政区的建立
18.据报道,1984年,青岛、烟台被开辟为沿海开放城市;1988年,山东半岛成为沿海经济开放区;1993年,济南、淄博和潍坊被划为沿海开放区;2019年,济南、青岛和烟台部分地区被划为自由贸易试验区。这说明山东省的对外开放( )
A.由沿海向内地,程度加深 B.以建立经济特区为开端
C.步步走在全国的最前列 D.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19.有学者认为,中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第二个阶段还是对外开放,但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第三个阶段依然是对外开放,中国已经开始改变世界了。“中国开始走向世界”是指( )
A.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B.厦门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C.香港顺利回归祖国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明确提出于(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八大
非选择题(5小题,共3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5分)
材料一 1949年中国共产党大事记(部分)
时间 主要内容
1月31日 傅作义于1月下旬率部接受和平改编,历时64天的平津战役结束
3月5日 中共举行七届二中全会,会议完成了新形势下工作重心的转移
4月23日 第三野战军占领南京,宣告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结束
9月21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举行
材料二 典礼的程序是: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宣布开会;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就位,委员就位;奏《义勇军进行曲》;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并升国旗;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阅兵;游行。
—摘编自《文史天地》
材料三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1)根据表中的大事记,概括促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有利因素。(2分)
(2)小历同学认为材料二反映的事件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你是否同意小历的观点?请简要说明理由。(2分)
(3)阅读碑文,无数人民英雄的历史功绩历历在目。我们青年一代应怎样继承和发扬革命前辈的精神?(1分)
22.阅读材料,请回答以下问题。(7分)
材料一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材料二 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第二年90%以上的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材料三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的广阔天地展开,农村创造了“包产到户”这一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1)根据材料一、二,说说这两个时期我国在农村分别实行什么变革?(2分)
(2)在材料二的变革中,我国的土地所有权发生怎样的转变?实行联产承包制之后,土地所有权是否再次发生变化?(2分)
(3)材料三中政策首先出现在什么地方?(1分)
(4)综上所述,党在解决三农问题上,你得到哪些启示。(2分)
23.(5分)工业化是中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前夕和初期,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曾考虑先实行一段较长时间的新民主主义,用以发展轻工业和农业,待工业化所必要的资金、物和技术人才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再重点发展重工业,并相应进入社会主义。然而,此后不久(注:1950年)国际形势的变化促使中国迫切需要尽快发展重工业……从1953年起连续开展以重工业为重点的五年计划建设。
——朱佳木《陈云与我国独立、完整工业体系基础的建立》
材料二
材料三 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加上苏联等友好国家的支援,1956年底,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指标,大都已提前完成。到1957年底,计划的各项指标都大幅度地超额完成。
——摘编自何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材料一中“国际形势的变化”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1分)
(2)依据材料二可知,“一五”计划156项工程布局有何特点?(2分)
(3)依据材料三,概括“一五”计划能够胜利完成的积极因素。(2分)
24.阅读材料,请回答以下问题。(7分)
材料一 “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甘愿为党和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
——铁人王进喜名言
材料二 1980年中央批准在深圳设置经济特区,从此,深圳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建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肩负起在这场伟大实践中“先行一步”的历史重任……可以说,深圳的发展建设浸透着一代代改革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的政治勇气,更见证了改革开放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
材料三 2021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100年前,中国共产党成立就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而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都是为了人民幸福,守的是人民的心。
材料四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的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之典范的中国式现代化,开辟了一条崭新的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丰富了人类探索现代化的多元图景和多元路径,为人类文明多样性发展提供了新的样态。
——摘编自薛金华《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及世界意义》
(1)材料一中的“大油田”指的是什么油田?从王进喜身上感受到了什么样的时代精神?(2分)
(2)据材料二,概括深圳的地位或作用。联系所学,用示意图表示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2分)
(3)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1分)
(4)依据材料四,概括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意义。(2分)
25.(6分)阅读下面材料信息,结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相关史实,自拟题目,写一篇120字左右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至少结合两个史实加以说明,史论结合,条理清晰,表述完整)
材料 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中国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我们必须在理论上跟上时代,不断认识规律,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23-2024学年(下)八年级期中抽测试卷
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A C D B B B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A A A B A A A D B
二、非选择题
21.(1)北平和平解放、南京解放,解放战争的胜利,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结束;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作出工作重心转移的决策;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举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做了准备。
(2)同意。理由: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3)发扬革命前辈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努力学习、立志成才、立志报国。(言之成理即可)
22.(1)材料一:土地改革。材料二:农业(村)的社会主义改造。
(2)转变:从农民所有制到社会主义公有制(从私有制到公有制)。家庭联产承包没有改变土地所有权,土地仍归国家所有(或否或没有改变);
(3)地方:安徽凤阳小岗村。
(4)启示: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建设要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实事求是,制定正确的农村经济政策;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要注意减轻农民负担;共产党总是代表最广人的人民的利益等。(言之有理,答对两点即可)
23.(1)朝鲜战争的爆发或者抗美援朝战争的爆发
(2)分布于各个行业,涉及范围广;主要以工业建设为主,重点发展重工业。
(3)党的正确领导,全国上下团结一致努力的结果;苏联等友好国家的支援。
24.(1)大庆油田;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
(2)地位或作用: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建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它的发展浸透着一代代改革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的政治勇气,更见证了改革开放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过程:“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3)“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4)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稳定,开辟了现代化发展的新道路,为人类文明的发展提供新样态。
25.示例:创新促进发展
创新是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动力。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城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设立经济特区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继而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创新的发明与举措,使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各方面创新发展。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河南省焦作市中站区2023-2024八年级下学期期中抽测历史试卷(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