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1.科举制使官员选拔变得更加公平公正,使阶层流动加强,中国古代选官制度逐渐走向成熟与完善。以下可以体现这一制度的是( )
A.“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B.“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C.“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D.“以爵赏战功,故云军爵”
2.中唐以后,不少高级官僚利用进士科使子孙获得高位,父子、祖孙皆进士及第,均位居五品以上。由此推知( )
A.科举制导致社会阶层固化 B.安史之乱导致门第观念强化
C.门阀士族社会影响力扩大 D.科举选官方式存在一定局限
3.关于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先秦主要实行官位世袭的制度
②九品中正制属于察举制的发展,仍然是自下而上的选官方式
③科举制属于考试选官的制度
④科举制与察举制从对象、内容、程序等方面都带有封闭性的特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4.如表为唐代兵部尚书来源数量统计表(单位:人)。表中现象在唐代出现的原因( )
家庭出身 入仕途径(详细可考)
皇族 郡姓(古代操纵郡邑地方权力的世家大族) 非郡姓 科举 门荫(因祖、父辈地位而在入仕方面享受特殊待遇) 其他
5 71 20 69 5 9
①科举制是主要的选官制度
②寒门小族被排挤打压
③门阀士族控制了人事权
④世家大族文化素养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贞观十六年(641年),刑部奏请对反叛者实行兄弟连坐。该奏章传给门下省后,给事中崔仁师批驳道:“诛其父子,足警其心。此而不恤,何忧兄弟?”这表明唐代( )
A.三省官员位高权重 B.门下省可审核奏章
C.三省之间分权制衡 D.中书省可监察百官
6.唐初三省制下本无“中书门下”一职,“盖以中书出诏令,门下掌封驳,日有争论,纷纭不决,故两省先于政事堂议定,然后奏闻”,后来便设立中书门下一职。由此可知,“中书门下”的出现()
A.进一步加强了皇权专制 B.奠定了唐代多相制基础
C.破坏了三省决策的机制 D.调和了中枢机构的矛盾
7.如图为唐代三省位置图,宫城正中为太极宫,是皇帝的居住和办公地。中书省、门下省与主行政的尚书省隔着宫墙,南北分开。这种建制构型,体现出( )
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B.尚书省加强对行政干预
C.宰相的权力进一步分散 D.适应于强化皇权的需求
8.长期以来,尚书本是皇宫内廷秘书,中书在内廷管理文件,侍中(门下省长官)则是在宫中侍奉皇帝。到唐代,他们由内廷官一变而为政府外朝的执政官,三省掌握了以前的宰相职权。这一变化( )
A.激化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B.反映了官僚内部矛盾尖锐
C.标志着内外朝制度形成D.调整了皇权与相权的关系
9.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是古代赋役制度史上一次重大改革。其最重大的意义在于( )
A.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增加了封建政府的财政收入
C.改变了长期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 D.取消了人头税,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10.有学者认为,唐朝中后期均田制、租庸调制的失败,意味着政府已不能再把土地和农民束缚起来,而且门阀及有关政治势力也不允许将土地所有权交由政府支配。该学者意在说明( )
A.实施赋税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B.门阀士族危及政府统治
C.重农抑商政策阻碍商业发展 D.土地兼并激化社会矛盾
11.唐代的两税法是一次划时代的赋税变革,它取代了以丁身作为征税标准的租席调制。两税法的原则是: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两税法的实行( )
A.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B.从根本上减轻了农民的赋役负担
C.使国家税收种类由单一变得繁多 D.以政府严格控制土地兼并为前提
12.史载某一制度:“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户无主客,以见居为薄。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天下便之,人不土断而地著,赋不加敛而增入”。这一制度的实施( )
A.推动了租庸调制继续实行 B.杜绝了土地兼并的问题
C.减轻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D.为唐盛世出现打下基础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其创始的用意在谨慎选才……但未流所及,仍为权门所把持……权贵子弟依恃家庭地位、经济势力及社会关系,本易获取声名,膺列上品;而若干不肖中正更逢迎权贵,徇私舞弊……这制度演变到最后,终于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
——邹纪万《中国通史:魏晋南北朝史》
材料二:随着南北朝以来经济的发展,中小地主与富裕农民的数量日益增多,他们要求打破门阀士族的限制,在政治上得到发展。这一要求与隋朝打击豪强地主,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是相符合的。因此,魏晋以来为豪强地主所操纵的选拔官僚的“九品中正制”,就在隋文帝时废除了。代之而起的是以考试选士的科举制度。自隋文帝罢九品中正制,始立科举。炀帝时设进士等科,并命按十科举人,科举制度形成。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三:纵观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的发展趋势,其选拔范围在不断地走向扩大和开放,逐渐由统治阶级内部选拔发展到向全社会开放。隋唐时期,中国再度实现了大一统,创立科举制,把平等竞争机制引入选宫制度,向社会各阶层人士敞开了入仕的大门,使封建政府可以从社会各阶层吸纳大量优秀人才进入各个管理部门。
——摘编自张国安《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及其现代借鉴》
(1)指出材料一实行的选官制度名称及其选拔标准。
(2)根据材料二,指出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举制的积极影响。概括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代的租庸调制直接继承于隋代的赋役制度,然而就其渊源来说却是对魏晋以来赋税制度的总结。在西晋至唐的赋役制度变迁中,调的征收由计户评资征收演变为计丁征收,租的征收由计亩征收演变成计丁征收,至唐初租庸调都统一于计丁征收,既易于实施又兼顾了公平,可以持续稳定的为政府提供财政收入。
——摘编自王政、李金兰《论唐代租庸调制度优势之形成》
材料二:随着大批农民或因逃避租庸调而成为流民,或因为躲避兵役而逃之,使得唐政府所掌握的人口越来越少,赋税来源逐渐枯竭。安史之乱爆发后,为了平定叛乱并维持政府的正常运转,唐政府新增加了很多新的税收项目,从而形成了“科敛之名凡数百”的混乱局面。到了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宰相杨炎将此前的租庸和名目繁多的杂税合并为地税和户税,地税是履亩征税,户税是按户等高低征收绢帛和钱,分夏秋两次征税,此为两税法。
——摘编自李军《从租庸调到两税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租庸调制实施的基础及其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实行两税法的原因,并指出两税法与租庸调相比的新变化。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选择C:C项与材料中“科举制使官员选拔变得更加公平公正,使阶层流动加强”相符。排除A:A项描述的是九品中正制,与材料中“科举制”不符。排除B:B项描述的是门阀制度。排除D:D项描述的是军功爵制。
2.答案:D
解析:选择D:根据材料可知,中唐以后,唐代高官利用科举考试的制度设计,使大批高官子弟等入仕,体现出了科举制度的弊端。排除A:科举制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排除B:高官子弟入仕占优势并非门第观念强化的结果。排除C:题干反映的是科举制的一些弊端,门阀士族社会影响力扩大不符合史实,据所学可知,隋唐时期门阀士族逐渐走向衰落。
3.答案:B
解析:选官制在中国古代经历了世卿世禄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转变①项,先秦时期实行世卿世禄制,以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故①项正确。②项,察举制在魏晋时期发展为九品中正制,这是一种由品评官评定人才优劣,然后授官的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故②)项正确,③项,科举制是隋唐时期设置的通过分科考试选官的制度。故③项正确。④项,察举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官僚队伍的需要,但容易任人唯亲,荐举人和被荐举人也容易形成小的集团,具有封闭性。科举制的确立,为普通的知识分子们进入仕途提供了可能,为官僚队伍提供了大量高素质人才,带有开放性。故4)项错误,综上所述,①②③正确,4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4.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是唐代主要的选官制度,故表格中通过科举入仕的有69人,远高于门荫,①正确。表格中数据显示,世家大族出身的兵部尚书占比在唐朝仍然较大,这说明世家大族文化素养高,依然可以通过科举制的途径入仕,④正确;人员较多可知有利于寒门入仕,②错误;当时人事选拔权在中央政府,③错误。因此,①④符合题意,B项正确;②③错误,排除A、C、D项。故选B项。
5.答案:B
解析:据材料信息“该奏章传给门下省后,给事中崔仁师批驳道”可知,门下省的给事中可审核刑部奏章,故选B项;材料中只有门下省的信息,没有涉及其与中书省、尚书省及三者之间的关系,故排除A、C、D三项。
6.答案:D
7.答案:D
解析:太极宫位于宫城中央,三省分立,尤其是尚书省单独位于宫墙之外,体现了皇权集中,相权分散的格局,适应了强化皇权的需要,D项正确;通过中枢机构的地理位置分布无法看出中枢决策过程的变化,而且三省制下的中枢决策不属于异变,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皇权的加强,尚书省加强对行政干预的说法不符合史实,且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C项的“进一步”是动态描述,无法通过静态的地理位置分布体现,排除C项。故选D项。
8.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三省长官本是皇帝的内侍官员,后来为了加强皇权,他们由内廷官变为政府外朝的执政官,三省掌握了以前的宰相职权,由此可知这一变化调整了皇权与相权的关系,故选D项;材料强调的是中央机构的变化,不涉及地方,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调整皇权与相权的关系,与官僚内部矛盾无关,排除B项;汉武帝时期形成内外朝制度,排除C项。
9.答案:C
10.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唐朝中后期均田制、租庸调制的失败,意味着政府已不能再把土地和农民束缚起来,而且门阀及有关政治势力也不允许将土地所有权交由政府支配”可知,唐朝中后期均田制、租庸调制的失败,意味着政府已不能再把土地和农民束缚起来,而且门阀及有关政治势力也不允许将土地所有权交由政府支配,这说明实施赋税制度改革的必要性,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门阀土族危及政府统治,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重农抑商政策,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土地兼并激化社会矛盾,排除D项。故选A项。
11.答案:A
解析:选择A:从材料中“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可知,两税法改革后,财产性收入成了征税的主要依据,改变了过去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排除B:两税法只是赋税收取方式的改革,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负担,但并没有从根本上减轻农民的赋役负担。排除C:两税法以前的税种并不单一。排除D:土地兼并是封建社会的痼疾,其根源于封建土地私有制度,封建政府很难严格控制。
12.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该史籍所述的制度是唐朝中后期实施的两税法。两税法“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C项符合。两税法实施于安史之乱之后,不可能带来A、D两项结果,排除;B项表述也与史实不符,排除。故答案为C。
13.答案:(1)名称:九品中正制;标准:门第。
(2)原因:九品中正制的弊端日益暴露;庶族地主地位的上升;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3)积极影响: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趋势:标准由家世、门第到才能;方式由推荐、评品到考试,程序日趋严密;逐渐公平、公正化。
解析:(1)名称:根据材料一中“上品”“中正”“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可知是九品中正制;标准:根据“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可知标准是门第。
(2)原因:根据材料二中“门阀士族的限制”可知,九品中正制的弊端日益暴露;根据“中小地主与富裕农民的数量日益增多,他们要求打破门阀士族的限制,在政治上得到发展”可知,庶族地主地位的上升;根据“隋朝打击豪强地主,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可知,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3)积极影响:根据材料三中“选拔范围在不断地走向扩大和开放”可知,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根据“中国再度实现了大一统,创立科举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加强了中央集权;根据“从社会各阶层吸纳大量优秀人才进入各个管理部门”可知,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根据“把平等竞争机制引入选官制度”可知,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根据“向社会各阶层人士敞开了入仕的大门”可知,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趋势:综合以上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选官标准经历了由家世、门第到才能;选官方式从推荐、评品到考试,选官程序日趋严密;逐渐公平、公正化。
14.答案:(1)基础:均田制的推行(或政府授田给农民)。意义: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和人身控制;有利于封建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保证国家财政收入。
(2)原因:唐朝中期,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瓦解;税制混乱,赋税繁重,国家财政困难;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动荡;宰相杨炎的建议和推动。新变化:税收标准从以人丁为主到以人丁和资产为主;税种由繁到简。
解析:(1)基础:根据材料一“然而就其渊源来说却是对魏晋以来赋税制度的总结”并结合所学可得出,均田制的推行(或政府授田给农民)。意义:根据材料一“唐初租庸调都统一于计丁征收,既易于实施又兼顾了公平”并结合所学可得出,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和人身控制;有利于封建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根据材料一“可以持续稳定的为政府提供财政收入”可得出,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保证国家财政收入。
(2)原因:根据材料二“使得唐政府所掌握的人口越来越少”并结合所学可得出,唐朝中期,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瓦解;根据材料二“唐政府新增加了很多新的税收项目,从而形成了‘科敛之名凡数百,的混乱局面’”“赋税来源逐渐枯竭”可得出,税制混乱,赋税繁重,国家财政困难;结合所学可知,安史之乱后,唐朝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动荡;根据材料二“宰相杨炎将此前的租庸和名目繁多的杂税合并为地税和户税”可得出,宰相杨炎的建议和推动。新变化:根据材料二“合并为地税和户税,地税是履亩征税,户税是按户等高低征收绢帛和钱,分夏秋两次征税”并结合所学可得出,税收标准从以人丁为主到以人丁和资产为主;税种由繁到简。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课时优化训练(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