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1.16世纪的欧洲,“在各种暴力活动和血腥屠杀中,世俗政权不断地向前推进……政府接受了以前教会人员占有的大多数财产,取得了任命或至少批准高级神职人员的权力”。材料所述现象对西欧社会发展的影响是( )
A.王权专制取代了宗教自由 B.推动了封建土地制度的建立
C.推动了民族国家的形成 D.奠定了近代民主政治的基础
2.为结束三十年战争带来的巨大混乱,1648年,欧洲国家达成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承认彼此的主权和平等,相互承认各国自主处理国内事务包括宗教事务的权力。和约的签订标志着欧洲开启了( )
A.联合发展的新时代 B.民族国家发展的新时代
C.和平发展的新时代 D.国家统一发展的新时代
3.一战前,法国官方估计会有5%~12%的逃兵,但1914年时只有1.5%的人躲避征募;1914年7月至1915年3月,英国志愿从军者从75万人增加到175万人;德国人“不曾萌生违抗命令的想法”。上述现象说明当时( )
A.西欧国家增强战争动员力度 B.协约国占据军事力量优势
C.西欧激进民族主义氛围浓厚 D.世界战争的爆发不可避免
4.法国政治思想家让·博丹(1530—1596)主张国家是拥有最高主权的由若干家庭及其财产组成的合法政府。主权是对公民和臣民的不受法律限制的最高权力,是一种永久性的绝对权力,政府可以更换,主权永远存在。该主张( )
A.体现了资产阶级的理想愿望 B.加强了法国的君主专制集权
C.反映了重商主义的发展需要 D.体现了民族国家至上的要求
5.1625年,格劳秀斯在《战争与和平法》中提出,国际法是主权者之间确定并相互认可的一套规则,此书奠定了国际法的基础。下列选项属于国际法的有( )
①《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②《拿破仑法典》
③《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④《联合国宪章》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6.《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规定:“所有(神圣)罗马帝国的选侯、邦君和各邦,应根据本协议确定和确认享有他们自古以来的权力、特权、自由、优惠、自由行使领土权,不论是宗教的,还是政治的或是礼遇性的权利,因而他们永远不能,也不应受到任何人以任何借口进行的骚扰。”该条款( )
A.确立了信守条约的原则 B.促进了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
C.承认了各国的主权平等 D.消除了宗教对欧洲政治影响
7.格劳秀斯在《战争与和平法》中写道:“根据一般规则:本人是处理自己事务的最佳裁断者,因而拥有发动战争之权力的人,乃是唯一拥有结和约之权力的人。由此推导,公战能够由各方主权者单独发动,在王权政制下这种权力理所当然属于君主。”材料的核心内容为( )
A.君主制定条约可以保证世界的和平
B.强调了主权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主体地位
C.确认了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D.开创了通过谈判达成协议来解决国际争端的先例
8.维也纳会议规定:当国界是山脉时,应该以山脊的分水线为边界线。河流、湖泊和桥梁做国界时,也是以划线的方式明确区分,以避免可能的领土纠纷。现在世界各国的国界线也大致遵循了维也纳会议的规定。这表明,维也纳会议( )
A.开创会议解决国际争端先河 B.推动了外交制度进一步发展
C.消除了欧洲各国的领土争端 D.划分了当今世界各国分界线
9.1815年,欧洲各国在维也纳召开会议,首次提出了“国际河川”的概念;确立了国际自由航行的原则、国际河流共有共管原则,设置了国际管理机构,认定了国际河流管理章程的法律地位。这一规定( )
A.确保了国际河流的和平开发利用 B.奠定了欧洲国际关系的基础
C.有利于构建大国协调的国际关系 D.推动了近代外交制度的建立
10.《国联盟约》第22条把从同盟国手中获得的殖民地居民看作是“在现代世界的紧张形势下还不能自己站立的民族”。因此规定:“这些民族的监护应该委托给那些先进民族,即因其资源、经历或地理位置而最能承担这一责任的民族……同时,这一监护应由他们作为‘受托者’代表国联来执行”。可知“委任统治”( )
A.有效解决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B.有助于弱小的民族走向现代化
C.为维护世界和平而处理国际争端 D.是战胜国维护殖民统治新方式
11.下表所示为1919年通过的《国际联盟盟约》中的部分内容。据表可得出的结论是,国联( )
第十二条第一款 倘联盟会员国间发生争议,势将决裂者,当将此事提交仲裁或依司法解决,或交行政院审查
第十五条第三款 行政院应尽力使争议得以解决
第十五条第四款 倘争议不能如此解决,则行政院经全体或多数之表决,应缮发报告书,说明争议之事实及行政院所认为公允适当之建议
第十五条第七款 如行政院除争执之一方或一方以上之代表外,不能使该院理事一致赞成其报告书,则联盟会员国保留权利施行认为维持正义或公道所必需之行动
A.体现了西方大国间的博弈 B.本质上维护英法等大国利益
C.有效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D.在集体安全机制上存在漏洞
12.联合国国际法院在1951年“英挪北海渔业案”的判决中肯定了采用直线基线方法来划定领海基线的合法性。后来直线基线方法在1958年《领海与毗连区公约》和1982年新海洋法公约中被确认,并且为各国广泛采用。这说明联合国( )
A.能够不受大国摆布而自主决策 B.致力于解决国际纠纷和终止局部冲突
C.对海洋共同开发给予足够关注 D.确认了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国际规则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民族主义是近代欧洲历史上的一种现象。中世纪大多数人认为自己首先是基督教徒,其次是某一地区如勃艮第或康沃尔的居民,最后才是法兰西人或英吉利人。三个方面的发展逐渐更改了忠诚的这一尺度。一个发展是各种方言的兴起和这些方言在文学表达方面的运用。另一发展是若干国家教会脱离了天主教会。最后一个发展是西欧的一些王朝建立并巩固了几个性质相同的、独立的大国——英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和丹麦。这些发展为民族主义的兴起打下了基础。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材料二 法国资产阶级高举全民族利益的旗帜,在反封建斗争中,以及在反法同盟的入侵面前激发了千百万人民强烈的爱国热情。新生的法兰西民族击败了反法同盟长期的连续的进攻,保卫了祖国,同时,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彻底埋葬了旧的“王朝国家”,建立了近代“民族国家”。因此,法国大革命把民族主义的表达推向了高潮。
——摘编自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从启蒙运动到拿破仑时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推动欧洲民族国家形成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民族国家形成的角度,简述法国大革命及拿破仑战争的影响。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国际联盟是世界上第一个以维护和平与安全为宗旨的国际性组织。中国知识界认为,万国联盟也就是国联的成立,“并非偶然的运动,孤立的现象,而是历史、政局、思潮诸种因素凑合以成”。“今日国际最困难,也最根本之问题,即在调和各国家之利益,规范各国家之野心,综合各民族之精神,使悉有利于公共的善。换言之,即不承认世界上有‘完全独立’独自发展而侵害他国的国家。世界上所有的民族,要成一种有组织的团体。维持这个国际组织的,就是万国联盟。”“万国联盟,就是使世界废除战争用公理裁判曲直的唯一方法。”
——摘编自郑大华、王敏《欧战后中国知识界对建立国际联盟的思考——以〈太平洋〉杂志为中心的考察》
材料二 针对两次世界大战,特别是二战对人类造成的大浩劫,反法西斯大同盟将他们之间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分歧暂时搁置一旁,在吸收以往国际组织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达成了以《联合国宪章》为宗旨和原则建立国际秩序的共识。《联合国宪章》强调会员国不分大小都有平等发言权的规定,宪章所规定的组成联合国为数众多的专门机构之间的“权力划分”原则,无不体现了普遍性原则,使联合国成为最重要的国际讲坛和开展多边外交的场所。宪章所确定的5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大国一致”原则,不仅反映了二战结束时的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突出了大国的责任和历史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它从内部机制上赋予联合国和平解决争端和制裁侵略的可操作性和强制力量,使集体安全有了切实可行的保证。
——摘编自徐蓝《试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与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知识界对国际联盟的认识。
(2)根据材料二,概括联合国的特点,并指出与国际联盟相比联合国的进步之处。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材料“政府接受了以前教会人员占有的大多数财产,取得了任命或至少批准高级神职人员的权力”说明教会权力让位于世俗权力,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世俗政权占据主导地位,但并不是指王权专制取代宗教自由,A项错误。材料主要涉及政权问题,且这一时期主要是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B项错误。奠定近代民主政治基础的是雅典民主政治建设,D项错误。
2.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既是近代国际法的实际源头,又是国际关系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在此基础之上所建立起来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是近代意义上的第一个国际关系体系,标志着欧洲开启了民族国家发展的新时代,故选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标志欧洲开启联合发展新时代的史实是二战之后的欧洲走向联合,而不是《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署,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署之后,欧洲并没有实现长久的“和平发展”,排除C项;《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是欧洲中世纪与近代史时期之交的第一个多边条约,基本划定了欧洲大陆各国的国界,与“国家统一”无关,排除D项。
3.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4年前后(英法德)。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在一战爆发前后,法国人很少躲避征兵,一战初期,英国志愿军数量大增,德国军人坚决服从命令,这反映出当时西欧国家的民族主义氛围浓厚,C项正确;材料不是在强调国家动员,排除A项;材料没有协约国与同盟国的军事力量对比无法得出B项结论,排除B项;当时,一战已经爆发,排除D项。故选C项。
4.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主权是对公民和臣民的不受法律限制的最高权力,是一种永久性的绝对权力”可知,让·博丹认为主权至高无上,而国家拥有最高主权,因此该主张体现了民族国家至上的要求,故选D项;主权至高无上是共识,并非只代表资产阶级的理想和愿望,排除A项;材料的核心是强调主权至上,并未反映这一主张的实际影响,无法体现“加强了法国的君主专制集权”,排除B项;主权至上理论与重商主义思想无关,排除C项。
5.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和《联合国宪章》,均为主权国之间确定并相互认可的规则,属于国际法,①④符合题意,D项正确;《拿破仑法典》是法国的法律,《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仅适用于美国,②③不符合题意,排除A、B、C三项。
6.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所有(神圣)罗马帝国的选侯、邦君和各邦,应根据本协议确定和确认享有他们自古以来的权力、特权、自由、优惠、自由行使领土权”可知,该合约承认了国家的主权,认为宗教、政治等因素不能干预国家主权,确立了国际关系中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国家主权原则,而非信守条约原则,排除A项;16世纪,法国国王签署敕令,规定法国的法律文件必须用以巴黎方言为主形成的法语撰写,对民族语言的重视强化了民族认同,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形成,上述结论早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订(1648年)之时,排除B项;“消除”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C项。
7.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7世纪(近代世界)。据本题材料“公战能够由各方主权者单独发动,在王权政制下这种权力理所当然属于君主”信息可知,格劳秀斯强调一个拥有独立主权的国家,君主应该制定条约并接受约束,国际法主体是主权国家,主权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具有主体地位,B项正确;“保证世界和平”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与国际法的原则无关,而且,确认了缔约国必须遵守条约、各缔约国可以对违约国集体制裁的国际法基本原则的是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排除C项;开通先例的说法是《威斯特伐利亚》条约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B项。
8.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欧洲。据材料可知,维也纳会议规定了国界线的划分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外交制度进一步发展,B项正确;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开创会议解决国际争端先河,排除A项;消除了欧洲各国的领土争端,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维也纳会议主要是针对欧洲,且根据材料,无法判断当时是否将当今世界各国分界线进行划分,排除D项。故选B项。
9.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确立了国际自由航行的原则、国际河流共有共管原则,设置了国际管理机构,认定了国际河流管理章程的法律地位”可知,维也纳会议对国际河流作出了相关规定,提出了“国际河川”的概念提出了相关的原则,并设置了相关的机构,这些规定有利于构建大国协调的国际关系,C项正确;确保了”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奠定了近代欧洲国际关系的基础,排除B项;17世纪近代外交制度逐渐建立起来,排除D项,故选:C。
10.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一战后(世界)。“委任统治”是在国联成立后,战胜国对战败国殖民地的重新瓜分,是战胜国维护殖民统治的新方式,D项正确;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是因为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一战后这种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依然存在,并且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所以委任统治不能解决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排除A项;委任统治忽略了弱小民族的看法,是对弱小民族的侵略,排除B项;国联盟约以维护世界和平为旗号,实质是重新瓜分战败国的殖民地,排除C项。故选D项。
11.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9年(国联)。“一致赞成”原则加大了对制裁侵略者的难度,而“不能使该院理事一致赞成或公道所必需之行动”,意味着联盟会员国仍然有权进行战争,从而给侵略者以可乘之机,使制裁侵略者成为空话,D项正确;材料主旨信息是国际联盟在制止争端方面存在着漏洞,并非是西方大国间的博弈,排除A项,仅从材料,并不能看出国联的本质,排除B项:“全体一致”原则,并不能有效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排除C项。故选D项。
12.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951年“英挪北海渔业案”采用直线基线方法来划定领海基线的方法,后来被《领海与眦连区公约》、新海洋法公约确认,并为各国广泛采用,说明联合国确认了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国际规则,D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联合国被美国操纵,排除A项;B项中“终止局部冲突”表述太绝对,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共同开发海洋的信息,排除C项。
13.答案:(1)民族语言的兴起;天主教会势力的削弱(或宗教改革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势力);专制王权国家兴起;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推动了欧洲各“王朝国家”到近代“民族国家”的转变;提高了国家在人民意识中的地位。
解析:(1)本题是原因类的题目。根据“一个发展是各种方言的兴起和这些方言在文学表达方面的运用”得出民族语言的兴起;根据“另一发展是若干国家教会脱离了天主教会。”得出天主教会势力的削弱;根据“最后一个发展是西欧的一些王朝建立并巩固了几个性质相同的、独立的大国——英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和丹麦”得出专制王权国家兴起;根据所学,从经济角度概括可得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本题是影响类的题目。根据“在反封建斗争中,以及在反法同盟的入侵面前激发了千百万人民强烈的爱国热情”得出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根据“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彻底埋葬了旧的‘王朝国家’,建立了近代民族国家”得出推动了欧洲各“王朝国家”到近代“民族国家”的转变;根据所学可得出提高了国家在人民意识中的地位。
14.答案:(1)认识:国际联盟的成立是世界成为整体的历史必然;国际联盟的成立可以协调国际关系;国际联盟具有废除战争、宣扬公理等全球治理职能。(答出两点即可)
(2)特点:包容性;普遍性;广泛性;平等性;强调大国的责任。(答出两点即可)
进步之处:联合国容纳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提升了全球治理的能力和水平;联合国将维护和平的责任授予安全理事会,提高了维护和平的效率;确定了“大国一致”的原则,完善了集体安全机制;安全理事会拥有采取军事行动的权力,使得联合国维护国际秩序的执行力大大加强。(答出三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解析:(1)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一战后的世界。由材料“中国知识界认为,万国联盟也就是国联的成立,‘并非偶然的运动,孤立的现象,而是历史、政局、思潮诸种因素凑合以成’。”可得出国际联盟的成立是世界成为整体的历史必然;由材料“今日国际最困难,也最根本之问题,即在调和各国家之利益,规范各国家之野心,综合各民族之精神,使悉有利于公共的善。……世界上所有的民族,要成一种有组织的团体。维持这个国际组织的,就是万国联盟。”可得出国际联盟的成立可以协调国际关系;由材料“万国联盟,就是使世界废除战争用公理裁判曲直的唯一方法。”及所学可得出国际联盟具有废除战争、宣扬公理等全球治理职能。
(2)本题是特点、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二战后的世界。第一小问特点:由材料“针对两次世界大战,特别是二战对人类造成的大浩劫,反法西斯大同盟将他们之间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分歧暂时搁置一旁,在吸收以往国际组织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达成了以《联合国宪章》为宗旨和原则建立国际秩序的共识。”可得出包容性、普遍性;由材料“《联合国宪章》强调会员国不分大小都有平等发言权的规定,宪章所规定的组成联合国为数众多的专门机构之间的‘权力划分’原则,无不体现了普遍性原则”可得出广泛性、平等性;由材料“宪章所确定的5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大国一致’原则,不仅反映了二战结束时的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突出了大国的责任和历史作用”可得出强调大国的责任。第二小问进步之处:由材料“反法西斯大同盟将他们之间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分歧暂时搁置一旁”及所学可得出联合国容纳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提升了全球治理的能力和水平;由材料“宪章所确定的5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大国一致’原则,不仅反映了二战结束时的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突出了大国的责任和历史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它从内部机制上赋予联合国和平解决争端和制裁侵略的可操作性和强制力量,使集体安全有了切实可行的保证。”及所学可得出联合国将维护和平的责任授予安全理事会,提高了维护和平的效率;确定了“大国一致”的原则,完善了集体安全机制;安全理事会拥有采取军事行动的权力,使得联合国维护国际秩序的执行力大大加强。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第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课时优化训练( 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