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安德鲁.汉德森致拉本特函》记载:“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中国被迫接受他们的方式是签订(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今年4月,巴黎圣母院发生火灾后,一位网友作诗:“巴黎悲失火,怎比百年前。圣母犹能圣,圆明不复园。”1860年,火烧圆明园的罪魁祸首是( )
A.英国军队 B.英法联军 C.美英联军 D.八国联军
3.有人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说:“这是一场从广西金田村率先发起的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农民起义,是19世纪中叶中国的一场大规模反清运动。”据此判断,它叙述的史实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戊戌变法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4.自治区档案馆馆藏清代档案中有一份左宗棠发给吐鲁番厅的札文,文中要求各地“刊刷种棉十要及农书”“急种草棉”等体现了他对新疆种植业的重视。在近代左宗棠对新疆地区的贡献还有( )
A.创办汉阳铁厂 B.组织公车上书 C.成功收复新疆 D.创办福州船政局
5.19世纪中后期,法国将侵略的矛头指向中国。1883年,法国挑起中法战争,中国人民奋起抗争。其中率军取得镇南关大捷的民族英雄是( )
A.左宝贵 B.曾国藩 C.冯子材 D.李鸿章
6.据记载,20世纪20年代前半期,是日本纺织企业在青岛投资设厂的第一高峰期仅1919年至1923年间,日本纺织业资本相继在青岛投资开设了大康、富士、隆兴、钟渊、宝来5家机器纺纱厂。这种现象“合法化”是因为( )
A.《辛丑条约》的签订 B.戊戌变法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辛亥革命
7.在辽宁“丹东一号”清代沉船(致远舰)水下考古调查过程中,发现了一枚刻有“云中白鹤”的印章。有关专家认为该印章是致远舰管带的私人物品。该印章的主人是( )
A.丁汝昌 B.林则徐 C.邓世昌 D.关天培
8.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原因不同于两次鸦片战争的是( )
A.威胁清政府统治中心京津地区 B.以镇压中国人民革命为借口
C.遭到中国军民的英勇抵抗 D.试图以武力实现其侵略目标
9.爷爷把在北京东交民巷拍的照片给大家看,并介绍说是1905年的作品,而小明马上看出其中一幅不符合史实,它是( )
A.东交民巷居住着大量北京市民 B.各国大使在东交民巷举行宴会
C.东交民巷有许多西式建筑 D.外国军队在东交民巷进行操练
10.“他提出三民主义、领导中国人民向一个崭新的时代跃进,他消灭帝制、缔造共和后仍为建设一个独立强盛、自由平等的中国而奋斗不息。”材料评价的人物( )
A.领导了公车上书 B.建立了中国同盟会
C.参与了北伐战争 D.宣传了马克思主义
11.历史学习需要把握单元主题,图示内容可提炼的单元主题是( )
A.皇权强化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创建
D.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12.“民国八年,中国的集体意识,是在这一年觉醒的。”“这一年”是( )
A.1905年 B.1911年 C.1919年 D.1920年
13.青年,特别是青年学生,总是用他们满腔热血与辛勤汗水书写着永不褪色的青春传奇。1919年就是这样一群青年揭开了一个时代的序幕。这“一个时代”是指( )
A.旧民主主义革命 B.新民主主义革命 C.社会主义革命 D.中国近代史
14.“五四运动改变了以往只有觉醒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这一论断揭示五四运动( )
A.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促进了广大民众的觉醒
C.挽救了中华民族的危亡 D.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15.“一缕曙光映红了嘉兴的一艘游船,十三名水手劈风斩浪将历史推向深远。”对材料中“将历史推向深远”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B.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形成
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中国革命有了新型政党的领导
16.“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这首北伐军歌中要除的军阀不包括( )
A.段祺瑞 B.吴佩孚 C.孙传芳 D.张作霖
17.“黑暗神州尽雪霜,工农出路在何方?八一首义新军诞,打响光明第一枪。”该诗是为了纪念( )
A.中华民国的成立 B.中国共产党诞生 C.南昌起义的爆发 D.井冈山胜利会师
18.《中国共产党简史》中写道:“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永远不变的军魂。这一根本原则和制度,发端于南昌起义,奠基于三湾改编,定型于___________。”文中横线处的内容应是( )
A.八七会议 B.古田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19.“这是分水岭:二十几个人在这里开会,是为了正式确定长征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这是整个中国革命史上最重大的一个事件。”该事件( )
A.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B.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转折点
C.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D.为夺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
20.1937年11月28日,伦敦《泰晤士报》曾报道淞沪会战,认为“……上海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那么,淞沪会战“极大之影响”是( )
A.标志着全国性抗日战争的爆发 B.打击了国民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
C.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D.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21.某校组织学生到某战争纪念馆开展探究活动,其中一个班的同学参观了由“日军侵占冀热察边”“八路军第四纵队东进”“巩固发展平北根据地”“反扫荡反蚕食反‘无人区’斗争”等组成的序言厅。这一纪念馆主要纪念的是( )
A.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战斗英雄与事迹 B.北伐战争中的战斗英雄与事迹
C.抗日战争中的战斗英雄与事迹 D.解放战争中的战斗英雄与事迹
22.电影《地道战》、《地雷战》等反映了冀中抗日根据地人民抗击日本侵略军的故事,从这几部电影中你可以了解到当时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采取的斗争方式是( )
A.游击战 B.阵地战 C.消耗战 D.攻坚战
23.“它是中国军队主动寻歼敌人的第一个胜仗,有力地配合了正面战场的防御作战,振奋了全国人心,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这段话评价的是( )
A.台儿庄战役 B.武汉会战 C.平型关大捷 D.百团大战
24.假如你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输入:“1945年”“毛泽东”“弥天大勇”“心系天下之安危”等关键词,最有可能的查阅到的历史事件是( )
A.北伐战争 B.西安事变 C.重庆谈判 D.跃进大别山
25.(1949年)渡江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在长江岸边,木帆船、渔船是百姓赖以为生的生产资料、命根子,但他们纷纷支援渡江战役。这充分说明解放战争的胜利是( )
A.人民战争的胜利 B.先进武器的胜利 C.经济实力的胜利 D.国际声援的胜利
26.荣宗敬、荣德生两兄弟为代表荣氏家族企业,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一个缩影,它发展的黄金时期出现在( )
A.洋务运动期间 B.甲午中日战争前后
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D.抗日战争时期
27.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人刘大鹏听到北京传来的消息后,在日记中写道:“……士心涣散,有子弟者皆不作读书想,别图他业,以使子弟为之,世变至此,殊可畏惧。”据此判断,该“消息”是( )
A.帝制终结 B.兴办洋务 C.废除科举 D.民国建立
28.它设立于戊戌年间,是近代中国第一所国家所建立的最高学府,也是百日维新留下的重要成果,它是( )
A.京师同文馆 B.燕京大学 C.清华大学 D.京师大学堂
29.下列人物与其成就搭配不正确的是( )
A.冼星海——《黄河大合唱》 B.鲁迅——《狂人日记》
C.徐悲鸿——《愚公移山》 D.聂耳——《白毛女》
30.历史学习中,我们应注意区分历史史实与历史解释。历史史实是指客观存在的历史人物或事件;历史解释是关于史实的判断或评价。下列关于“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表述,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19世纪后半期,西方发明的火车、轮船、电车等新式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
B.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呈现出新旧并呈、多元发展的变化特征
C.近代中国大都市里,很多时尚女性烫发、穿旗袍,逛公园、饮咖啡
D.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法令,劝禁女子缠足
二、材料题
3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战场上留下的一封封家书成为历史永远的见证。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东北抗日联军政委赵一曼1936年8月牺牲前留下的家书
宁儿:……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抗日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1)东北三省沦陷始于日本发动的哪一事变?这一事变有什么影响?
材料二: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写给妻子的家书
上月二十六日电,知道你们已平安的到达延安……你们走时正是百团大战第一阶段胜利开展之时,不久结束第一阶段又开始了第二阶段,也获得了预定之战果……本来分别是感痛苦的……
(2)材料二中左权将军所在的八路军改编之前的军队名称是什么?该部队改编主要受1936年发生的哪一历史事件的影响?信中提到的“百团大战”的指挥者是谁?信中提到的“延安”在抗战期间曾经召开过党的哪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取得最重要的成果是什么?
材料三:国民革命军第二00师师长戴安澜1942年5月绝笔家书
余此次奉命固守同古(注:缅甸地名),因上面大计未定,后方联络过远,敌人行动又快,现孤军奋斗,决心全部牺牲,以报国家养育。为国战死,事极光荣。
(3)材料三中的“国民革命军”的组建和哪一军校有关?这支军队在1926参加过什么战争,取得了重大胜利?抗战期间,在李宗仁指挥下又参加过什么战役?
(4)请结合材料,说说中国人民在抗战中表现出了怎样的精神。
32.《申报》于1872年在上海创办,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见证了中国的社会发展与历史变迁。
材料一:今日之中国已非往日可比,各省设立局厂,岁费巨款制造兵船,日异而月新。枪地皆系所式,摧坚命中,足备御侮之用,正可及悸而试,勋臣宿将身经百战叱咤生风,指挥若定。大可与日本从事于疆场、伸历年之积忿……
——《申报》1894年7月9日
材料二:戊戌变法之前,康有为作为一个年轻的新兴政治力量的代表,进入社会舆论的视线……受到了来自《申报》的关注,并被给予希望,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甲午战后的中国社会舆论的倾向。
——《晚清政治改革潮流中的社会舆论》
材料三:数十年来专心一志,以谋中国革命,其始之也,人人无此观念,而于彼独先继之也;屡仆屡起,人人无此坚忍,而于彼独不屈:人人不料有此伟大之结果。
——《申报》1911年12月24日
材料四:“(《新青年》提倡白话文)其初反对者,约十人而九。近则十人之中,赞成者二三,怀疑者三四,反对者亦仅剩三四矣。”
——《申报》1919年11月16日
材料五:一般人论报纸者,以为报纸之使命不外二端:一为传达正确消息,二为建立公正舆论。自表面观之,此二者如能忠诚以为,似已尽报纸之能事。
——摘编自赵君豪:《中国近代之报业》
(1)从材料一报道可知,当时的人们对哪一运动寄予了厚望?列举该运动中设立的“局厂”一例。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康有为“受到了来自《申报》的关注,并被寄予希望”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尽管戊戌变法没能达到它的政治目标,但在当时众多报刊的“社会舆论”的影响下,戊戌变法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
(3)材料三中,《申报》所云“数十年来专心一志,以谋中国革命”评价的主要历史人物是谁?让当时国人意料不到的“伟大之结果”具体指的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是对当时哪一运动的报道?该运动提出了哪两大口号?
(5)依据材料五,概括以《申报》为代表的近代新式报刊承载的特殊历史使命有哪些?
33.毛泽东的诗词文情并茂,气势磅礴,记载着中国近现代的苦难与辉煌,是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宏伟壮丽的史诗。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西江月·秋收起义》
材料二: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用。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律长征》
材料三: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民主共和,改革内政。亿兆一心,战则必胜。还我河山,卫我国权。此物此志,永矢勿谖。
——选自毛泽东1937年《祭黄帝陵文》
材料四: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七律·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
(1)词中“要向潇湘直进”是指秋收起义,结合所学分析此后毛泽东做出怎样的决定?
(2)诗中“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反映的长征途中的历史事件是什么?“三军过后尽开颜”宣告了红军长征的伟大胜利,长征胜利的标志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民族阵线体现出共产党想要建立一条什么战线对抗敌人?
(4)诗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是指哪场战役?有何意义?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根据“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可知这反映的鸦片战争的相关史实。鸦片战争后,英国强迫中国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故选:A。
2.答案:B
解析: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闯入皇家园林圆明园,大肆劫掠后放火焚烧了圆明园。
3.答案:A
解析:
4.答案:C
解析:近代左宗棠对新疆地区的最大贡献是成功收复新疆。1878年,左宗棠成功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领土。故C正确;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排除A;康有为组织公车上书,排除B;左宗棠在福州创办福州船政局,排除D。故选:C。
5.答案:C
解析:A.左宝贵是清末著名民族英雄,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壮烈牺牲,排除A。B.曾国藩是地主阶级洋务派的代表者之一,排除B。C.中法战争期间,冯子材率军取得了镇南关大捷,故C正确。D.李鸿章是地主阶级洋务派的代表者之一,排除D。故选:C。
6.答案:D
解析:
7.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有专家认为该印章是致远舰管带的私人物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争时期,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海面展开激战,重创日舰。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壮烈牺牲。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8.答案:B
解析:
9.答案:A
解析:《辛丑条约》规定: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故选A项。
10.答案:B
解析:
11.答案:D
解析:
12.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年份=民国年份+1911年,故1911+8=1919,故“这一年”是1919年,C项正确;1905、1911年,当时中华民国还没有建立,排除AB项;1920年是民国九年,排除D项。故选:C。
1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据材料信息“青年 学生”“1919年”,可知材料指的事件是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新旧民主革命的分界,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故选错误。1949—1956年是我国社会主义革 命时期,排除C。中国近代史是从184。年至1949年中华 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阶段的历史,排除D。
14.答案:B
解析:根据“五四运动改变了以往只有觉醒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可得出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促进了民众的觉醒,B项正确;A项是辛亥革命的影响,排除A项;五四运动后民族危亡仍然存在?并没有得到挽救,排除C项;五四运动没有改变中国社会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排除D项。故选B项。
15.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中的“一缕曙光映红了嘉兴的一艘游船,十三名水手”等内容,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将历史推向深远”指的是中国革命有了新型政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D项正确;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的是五四运动,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形成的是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是辛亥革命的影响,均与题意不符,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
16.答案:A
解析:据“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及所学知识可知,这首北伐军歌中要除的军阀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不包括段祺瑞。为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个军阀。1926年7月,北伐军出师北伐,蒋介石任总司令。湖南、湖北是主战场。故选:A。
17.答案:C
解析: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率领两万多人在南昌举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故该诗是为了纪念南昌起义的爆发。故选:C。
18.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永远不变的军魂。这一根本原则和制度,发端于南昌起义,奠基于三湾改编,定型于古田会议。1929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在福建上杭县古田召开。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古田会议决议成为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故选:B。
19.答案:C
解析:
20.答案:C
解析:
21.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日军”“八路军”“根据地”等可知,这些都与抗日战争有关,C正确。
22.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根据地军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主力部队和地方基干民兵为骨干,以广大群众为基础,组织各方力量,展开群众性的人民游击战争。根据各地不同地形特点,采取地道战、地雷战、夜袭战、麻雀战等战法打击日军,使日军攻防无措,疲于奔命,不得安宁。
23.答案:D
解析:
24.答案:C
解析:
25.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中“渡江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他们纷纷支援渡江战役”可知,人民群众对战争胜利作出巨大贡献,说明解放战争的胜利是人民战争的胜利,A符合题意。
26.答案:C
解析:
27.答案:C
解析:
28.答案:D
解析:
29.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1935年,当时正处于炮火连天的抗日战争时期,它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这首歌像一支战斗的号角,鼓舞了中华民族儿女去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后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D搭配错误,D项符合题意,选择D项;洗星海的《黄河大合唱》作于1939年3月,这部作品由诗人光未然作词,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史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痛诉侵略者的残暴和人民遭受的深重灾难,广阔地展现了抗日战争的壮丽图景,并向全中国全世界发出了民族解放的战斗警号,从而塑造起中华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A搭配正确,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根据所学可知,《狂人日记》是鲁迅的作品,B搭配正确,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根据所学可知,《愚公移山》是徐悲鸿的作品,C搭配正确,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
30.答案:B
解析:历史结论是关于史实的判断或评价。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呈现出新旧并呈、多元发展的变化特征属于历史结论,B项正确;19世纪后半期,西方发明的火车、轮船、电车等新式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属于历史史实,排除A项;近代中国大都市里,很多时尚女性烫发、穿旗袍,逛公园、饮咖啡属于历史史实,排除C项;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法令,劝禁女子缠足属于历史史实,排除D项。故选B项。
31.答案:(1)九一八事变;标志局部抗战爆发。
(2)红军;西安事变;彭德怀;中共七大;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3)黄埔军校;北伐战争;台儿庄战役。
(4)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和英勇无畏的精神。
解析:(1)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第二天清晨,日军占领沈阳城。随后,日军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织起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
(2)百团大战发生在1940年8月,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根据书信内容判断书信写于1940年。
(3)1924年5月,黄埔军校的建立,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戴安澜将军1942年出征缅甸,与美英盟军共同抗击日寇。这体现出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组成部分。
(4)从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到七七事变后全面抗战的开始,中国人民的14年抗战,最终取得抗战的胜利,显示了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和民族团结的精神。
32.答案:(1)运动:洋务运动。“局厂”: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安庆内军械所、福州船政局等符合题意即可)。
(2)原因:康有为领导“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或康有为等维新派提出制度变革,挽救民族危亡的主张,号召变法图强,产生巨大社会影响;在德国强占胶州湾,上书光绪帝,痛陈时局的危险和变法的紧迫性,在康有为推动下,光绪帝决定变法。
作用: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
(3)人物:孙中山。“伟大之结果”: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4)运动:新文化运动。口号:民主与科学。
(5)使命:一为传达正确消息,二为建立公正舆论。
解析:
33.答案:(1)决定:放弃攻打中心城市计划,改向敌人薄弱的农村(井冈山)进军。
(2)历史事件:渡过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4)渡江战役南京解放,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
解析: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2023-2024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