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大体可归荐举之列。从理论上说,荐举制是一种合理的官僚选拔制度,但是,察举制与九品中正制不约而同地走向了其初衷的反面。其中的原因是它们( )
A.都对荐举者缺乏有效的约束 B.都将选官范围定为世家子弟
C.都把才德作为选官标准 D.都始终把门第作为选官标准
2.西汉元帝时,专门制定了《考功课吏法》,官吏经过考课,根据政绩决定费罚升迁。如果在考课中未获得“最(有治能者)”“高第”成绩,也没有获得所在长官的荐举,但在某一等级上任职几年后,同样可以获得晋升上一等级的机会。这表明,当时( )
A.察举制得到了发展 B.官员考核的机制比较完善
C.监察体系日益完备 D.中央掌握地方官员任用权
3.隋唐以后,社会精英们大多脱离土地,搬入城市居住,在故乡以外的地方购置房产,死后也不再归葬故乡。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安土重迁观念减弱 B.商品经济发展繁荣
C.选官任官制度变革 D.农业赋税负担沉重
4.监察官可以风闻奏事(根据道听途说来参奏大臣),是我国古代监察制度中独有的一项规定。东晋南朝、唐武则天、宋代及清代时,为大开言谏之门,都曾允许台谏官风闻奏事,并规定所奏涉虚,亦不坐罪。这一规定( )
A.彰显了法律权威 B.提高了监察效率
C.保证了社会秩序 D.强化了君主权力
5.给事中本来是言谏官,掌侍从规谏,无弹劾监察之职。宋朝之后,给事中开始拥有监察功能。明朝六科给事中职能进一步变化,转为监察官员,成为钳制六部的独立机构。给事中职能的变化( )
A.推动了权力中枢的异化 B.保证了中央决策的正确
C.促进了监察程序的规范 D.抑制了宰相权力的膨胀
6.清代雍正帝即位后,对科举中的回避之法进行了较大改动,乡试从雍正元年、会试从二年开始,考试回避官员子弟,此亦即回避卷之制。回避官员子弟考试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另行考校”,二是“一体考试”,但另编坐号与字号,酌量取中人榜。雍正帝的做法( )
A.改变了科举考试的法定化程序 B.扩大了官员行使特权的范围
C.摆脱了血缘关系对政治的影响 D.旨在维护科举考试公平公正
7.1906年,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中提出了文官考试思想:“一是考选权……必须设独立机关,专掌考选权。大小官吏必须考试,……必须合格之人,方得有效。一为纠察权,专管监督弹劾的事。”这一思想( )
A.体现了强烈的开放性和平等性 B.是近代中国文官制度建立的标志
C.保证了行政的连续性与稳定性 D.奠定了近代中国文官制度的基础
8.1910年宣统皇帝发布上谕,北洋大学堂毕业生考列“最优等”的学生,“均赏给进士出身,授为翰林院编修”,其他“考列中等”的毕业生,则赏给进士出身,令各部“尽先补用”。据此可知( )
A.科举制度尚未完全废除 B.近代文官考试思想开始孕育
C.学堂选官制度正式设立 D.官员选拔与近代教育相结合
9.清末时人云:“科举初停,学堂未广,各省举贡人数不下数万人,生员不下数十万人,中年以上不能再入学堂,保送优拔人数定额无多…不免穷途之叹。”由此可知,科举制度的废除( )
A.导致原有社会凝聚机制瓦解 B.造成传统文化传承的中断
C.直接导致了清朝统治的崩溃 D.导致普遍的失业现象
10.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我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迫切要求改革传统的人事管理制度,为此全国人大常委会( )
A.决定废除国家领导干部的终身制 B.取代了党管理干部的人事制度
C.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D.决定建立中国特色的人事制度
11.1987年,中共十三大规定:凡科级以上的“高级公务员”,需与一般公务员实行不同的任用、选拔和管理制度,这些制度由党的规章进行规范。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 B.我国公务员制度存在浓厚等级色彩
C.我国开始推行公务员制度 D.依然沿用民主革命时期的干部制度
12.中古时期的西欧,随着国王权力的扩大,需要处理的事务越来越多,国王往往挑选自己的亲信处理这些事务,并赐予他们宫职。当时,官员只为国王和权贵服务,类似于国王的仆从。这表明此时西欧国家( )
A.实行君主专制 B.国王权力至上
C.官员服务国王 D.学习中国选官制度
13.1855年英国文官委员会成立,主要负责主持文官的考选事宜,制定任用标准、考试规程等;1870年英国政府又颁布法令进行改革,规定文官公开竞争、择优录取,文官不受选举与执政党更迭影响,不得参与政治活动和营利性经济活动。这一系列变革的主要原因是( )
A.英国政府的推动 B.工业革命的影响
C.传统选官制度的弊端 D.中国科举制度的影响
14.19世纪,英国建立起文官制度,英文中“文官”(CIVILSERVICE),确切的翻译应当是“政府民事服务”或“国家非军事服务”的工作人员。据此可知,英国近代文官制度( )
A.体现了平民化的特征 B.适应了工业化的要求
C.满足了殖民化的需要 D.融入了新的时代内涵
15.美国文官制度建立后,历任美国总统仍会受到种种压力,自觉或不自觉地要酬谢其支持者,任命一些照顾性官员。有些总统往往故意保留许多肥缺,不急于补充,以此作为获得支持的筹码。这说明美国( )
A.文官政治中立原则名存实亡 B.政党分肥制的影响依然存在
C.总统权力受到文官制度制约 D.文官系统冲击分权制衡体制
16.在英国,公务人员一律不准经商,或是从事与其公职部门业务有关的任何营利性事业。凡利用国家职权泄露国家机密的,将根据《国家保密法》予以严惩。同时,公务人员也不可以参加政治活动,不得公开发表政见对政府施政任意批评或使政府为难。这些规定旨在( )
A.树立公务员公正无私的责任心 B.维护政府公正无私的形象
C.杜绝公务员营私舞弊的现象 D.保证政府机构的正常运作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题,共52分。
17.官员的选拔和管理是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唐文化是“古典文化的巅峰”,而宋文化则是“近代文化的滥觞”。这两者间的区别,如果用一种较为简单的方式来概括,就是出现了“平民化、人文化”的趋势。所谓平民化,是指普通民众具有比以前更多的生存发展机遇,受到社会更多关注。人文化,则是指更加关心“人”自身的价值,社会价值取向相对理性,关注人的教养与成长。
——摘编自邓小南《宋朝的再认识》
材料二 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中关于中学历史课程内容设置的规定:先讲中国史,当专举历代帝王之大事,陈述本朝列圣之善政德泽;次则讲古今忠良贤哲之事迹,以及学术、技艺之隆替,武备之驰张,政治之沿革,农、工、商之进境,风俗之变迁等事。次则讲各国史:先就日本、朝鲜、安南、暹罗、缅甸、印度、波斯、中亚细亚诸小国,宜详于日本及朝鲜、安南、暹罗、缅甸,而略余国;详于近代而略于远年,示以今日西方东侵东方诸国之危局。次则讲欧洲、美洲史,宜就欧美诸国讲其古今历史之重要事宜;详于大国而略于小国,详于近代而略于远年。凡教历史者,注意在发明实事之关系,辨文化之由来,使得醒悟强弱兴衰之故,以振发国民之志气。
——摘编自《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
材料三 中国于2005年开启了公务员队伍建设有法可依的新局面。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对我国公务员队伍建设发挥了重大作用,但也逐步暴露出一些不适应的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了应对全球经济危机、国际政治环境变化,“国家治理现代化”成为我国重要的发展战略之一。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公务员队伍就是落实政府行政职能、践行国家治理责任的战斗队,只有不断培育出更高素质的公务员、建设更高能力的公务员队伍,政府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发展,行政体系效能才能不断提高。
——摘编自贾海藏《新时代公务员队伍的建设路径:科学化+法制化》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扼要说明宋儒“关注人的教养与成长”的主要方式,并从官员选拔角度分析宋代“平民化、人文化”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奏定学堂章程》中学历史课程内容设置的特点,简述晚清中国选官制度的主要变革。(4分)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中国“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的标志,并简述当下中国公务员考录工作所呈现的趋势及其发挥的作用。(6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晚清遭遇社会剧变,选官任用的趋向与取士选材密切相关,呈现出相互递进的三阶段。道(光)咸(丰)以降,清廷为应对变局以坚忍任事为新标准,破格任用官员,突破了吏部循例按格的铨选规制,同时也因财政困窘及举主徇情导致捐纳、保举过量,严重危害吏治。甲午中日战争后,朝野于急迫救亡中质疑科举“无用”,认为西学“有用”,并将西方分科之学奉为圭臬。清末新政官制改革中,各部院与直省纷纷选调学堂学生和留学回国人员,均以事功及专门知识、技术为选官用人主要标准,摒弃了隋唐以来选材用人重视人品道德,及对圣贤义理阐释践行的传统。这一矫枉过正的偏颇之举,以浮躁和急功近利为特征,对百年来学风、官风与世风均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
——摘编自关晓红《晚清选官任用之标准及新趋向》
材料二:中国公务员必须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决捍卫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各项事业的核心力量,公务员制度是党的干部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公务员的管理上,强调要坚持党的组织领导,保持党对政府重要领导人选的推荐权。我国公务员制度没有“政务官”与“事务官”的划分,这是由于我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国家,不搞多党轮流执政,所以不存在政务官与事务官的截然分野,而西方文官制度则实行“两官分途”。做人民公仆,为人民办事,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这是中国公务员最根本的行为准则。
——摘编自俞悦《从英美文官制度看中国“公务员”热》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晚清选官制度改革。(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现代中国公务员制度的独特性。(4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从晚清时期官员选拔和现代中国公务员制度中所得到的启示。(4分)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北洋政府在法律上最终废除了中国古代官吏任用中的恩荫制与捐纳制及自秦汉以来形成的官与吏之间的等级制,将除议员与军官之外所有官员统称为文官。对文官的任用采取留任旧任官吏与通过新式考试任用相结合的办法。1913年1月,北洋政府公布了《文官任用法草案》,确定官员任用资格主要有两项,第一是考试,第二是经历,“考试者所以决其将来,经历者所以重其既往,二者皆不可偏废”。同时又公布了《文官考试法草案》《典试委员会编制法草案》,对考试作具体规定,北洋政府文官考试法规开始制定于1913年,其后经过1915年和1919年两次补充和修改,对考试机构、种类、资格、程序、录用等都做了明确的规定……由于北洋政府时期的中国并不具备统一实施近代文官制度的政治条件,因而上述文官制度的实际施行范围主要限于中央政府,有实力的军阀往往自行委任官吏,并且,遗憾的是北洋政府一直没有公布关于文官晋升的法律法规。北洋政府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和确定代表了中国人事制度和官吏近代化的趋势和发展方向,是中国政治制度和人事制度近代化的重要标志,其成败得失对我国当代公务员考试制度仍有借鉴意义。
——摘编自赵海梅《二十世纪初北洋政府文官考试制度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概括北洋政府文官考试制度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北洋政府文官考试制度。(6分)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明太祖首先决定将考核的时间间隔拉长:“内外官满三年为一考,六年再考,九年通考黜陟。”1369年,明太祖下诏,要求府州县的正印官员任满三年必须到吏部接受考核,吏部“核其贤否而黜陟之”。明代的文官考核方式主要由考满与考察两大系统所组成,由考满和考察相互配合进行。明代文官考核的最高主考官以及考核监督者,都是皇帝。无论是官员的考满,朝觐考察还是京察,在没有接到皇帝的最后命令是不能进行的。
——摘编自于天娇《明代文官考核制度》
材料二:19世纪初,政党分肥以及公职人员的轮流替换致使政局不稳,变革人事行政管理体制迫在眉睫。1870年以来,英国文官考核制度开始实行。考核以工作能力与表现为主,考核结果作为奖励和晋升的依据。考核分为年度考核和平时考绩两个模块,英国始终看重文官的实绩,功绩制原则一直是考核中贯穿的核心。考核方法一步步趋向公正、公平,考核内容也从一般的道德性考核扩展到随着工作内容不断革新,考核指标向着量化的方向发展,越发明确客观。从中央内阁至诸多执行局,评估实绩的观念深入人心。另一方面,由于文官失去了职位终身保障的便利条件,一部分存在传统幻想的文官纷纷离开文官队伍。
材料三:在1979年颁布的《关于实行干部考核制度的意见》中,把考核的对象划分为技术类和党政类,考核时各有侧重,体现了分类管理的思想。技术类干部侧重能,如专业技能、业务熟练程度、科研成果等。党政干部侧重德,考核的内容大多都是关于政治思想方面。考核干部实行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方法,把平时考察和定期考核结合起来;同时,把考核结果同干部的奖惩和晋升结合起来。“对于未能达到考核标准的干部,要在实践中加强锻炼,限期达到考核标准。经过两次考核达不到标准的,要调离现职,分配其他工作,有的要降职使用。”
——摘编自张东川《我国公务员考核制度研究》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文官考核制度的特点。(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文官考核制度实行的原因及作用。(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颁布《关于实行干部考核制度的意见》出台的背景及意义。(6分)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对荐举者缺乏有效的约束,使察举制与九品中正制走向了其初衷的反面,A选项符合题意。察举制的选官是面向全民的,后来弊端日益显露,B选项排除。把才德作为选官标准不会使察举制走向其初衷的反面,C选项排除。九品中正制选官的最初标准是才能和门第,后来才能被忽略,官员选拔被世家大族所垄断,D选项排除。
2.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根据政绩决定赏罚升迁,但在某一等级上任职几年后,同样可以获得晋升上一等级的机会”可知,当时官员升迁不只看官吏的政绩和长官的推荐,还注重官吏长期政治经验的积累,说明当时官吏的考核机制比较完善,B项正确;察举制是官员选拔制度,而材料主要介绍的是对官吏考核与升迁,无法体现察举制得到发展,排除A项;当时监察体系并不完备,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官员考核,非任免权,排除D项。故选B项。
3.答案:C
解析:隋唐以后,随着科举制的发展、完善以及门阀士族的衰落,过去依托庄园形成政治势力的门阀政治退出历史舞台,官员对国家的依附性逐渐增强,越来越多的官员在获得任命后离开故乡,异地就职,死后也不再归葬故乡,C项正确。小农经济下整个社会依然存在安土重迁思想,材料只是精英阶层的变化,排除A项;精英离开故乡到城市居住与商品经济发展无关,排除B项;赋税沉重与否对精英阶层的影响并不大,排除D项。
4.答案:D
解析:古代监察官员服务于皇权,风闻奏事即使所奏涉虚,亦不坐罪,这说明皇帝通过监察来强化自己的权力,D正确;风闻奏事有诽谤之嫌,不能彰显法律权威,排除A;风闻奏事有滥奏情形,不能提高监察的效率,而且容易形成冤假错案,排除C;风闻奏事主要针对大臣,并不能影响社会秩序,排除C。
5.答案:A
解析:给事中原本是负责言谏官,掌侍从规谏,负责规劝皇帝,但是宋代之后逐渐成为监察官员,明代专门钳制六部,这种职能上的转变体现了皇权的强化,推动了中枢权力的异化,A正确;给事中不负责决策,其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但是不能保证决策正确,排除B,材料未涉及监察程序,排除C,明代废除了宰相,排除D。
6.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清代科举制度。根据材料信息“另行考校”“一体考试”“另编坐号与字号,酌量取中入榜”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雍正帝的做法旨在维护科举考试公平公正,故选D项。材料没有相关科举考试法定化程序的信息,排除A项;B项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故而不选;C项表述中,“摆脱”之说过于绝对,且与史实不符,故而不选。
7.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一是考选权……必须设独立机关,专掌考选权。大小官吏必须考试,……必须合格之人,方得有效。一为纠察权,专管监督弹劾的事”可知,孙中山的文官考试思想强调中华民国的官员须经考试合格后方得任用,这为近代文官制度的建立奠定基础,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中华民国的官员的选拔问题,不能体现“开放性”,排除A项;1913年,北洋政府颁布《文官考试法草案》等法令,标志着近代中国文官制度的建立,排除B项;“保证了”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故选:D。
8.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赏给进士出身,授为翰林院编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末年,北洋学堂的学生被赐予进士,并可以为其他部门任用选拔,反映了官员选拔与近代教育相结合,D项正确;1905年,科举制度被废除,排除A项;B项错在开始一词,排除B项;C项材料无从体现,排除C项。故选D项。
9.答案:A
解析:科举制度被废除,传统读书人“学而优则仕”的出路被堵塞,发展成为新的离心力,破坏了科举制作为实现社会阶层流动、凝聚王朝统治的作用,故选A项;造成传统文化传承中断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科举制度的废除和清政府统治的崩溃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排除C项;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
10.答案:C
解析:C1993年公务员制度开始实行,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故C项正确;材料“向市场经济的过渡”,说明是在1992年以后,废除国家领导干部的终身制是80年代,故A错误;新中国成立至现在都坚持贯彻党管干部的人事制度,故B项错误;是否有特色不是刻意为之,排除D项。
11.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了中共十三大后,党规范科级以上公务员的任命、选拔、管理制度,加强对他们的管理,体现了我国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A项正确。
12.答案:C
解析:根据“国王往往挑选自己的亲信处理这些事务,并赐予他们官职。当时,官员只为国王和权贵服务,类似于国王的仆从”可知材料强调了官员与国王的关系。根据“官员只为国王和权贵服务,类似于国王的仆从”可知,当时西欧国家的官员服务于国王,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官员服务于国王,A、B、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均排除。故选C项。
13.答案:B
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英国。据材料“1855年”“1870年”并结合所学,工业革命后,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国家管理职能急剧扩展,亟须建立有能力、能迅速处理日常事务的职业官僚体系,于是,向社会开放政府公职、改革官员录用制度以建立廉洁高效政府的呼声日益高涨,B项正确;A、C、D项都是原因之一,但都不是根本和主要原因,排除A、C、D项。故选B项。
14.答案:D
解析:传统的“文官”一词中“官”的特征更为明显,英国近代文官是“政府民事服务”或“国家非军事服务”的工作人员,融入了新的时代内涵,故D项正确,这并不是平民化的结果,排除A项;B项在材料中无从反映,排除;殖民化与题意无关,排除C项。
15.答案:B
解析:政党分肥制就是竞争获胜的政党,将行政职位分配给本党主要骨干的做法。根据材料可知,美国文官制度建立之后,仍然存在总统为照顾支持者而任命一些官员的情况,说明政党分肥制的影响依然存在,故选B项。“文官政治中立原则名存实亡"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中总统为照顾支持者面任命一些官员,没有体现权力受到文官制度制约.排除C项。材料没有提及分权制衡,排除D项。
16.答案:A
解析:材料中要求公务员不得从事与其公职部门业务有关的营利性事业,是为了培养公务员保守国家机密的责任心,不允许公务人员参加政治活动是为了减少公务员腐败的可能性,以使其更加公正无私,这些规定的主要目的是树立公务员公正无私的责任心,故A项正确。
17.答案:(1)方式:控制教育与科举;授徒、书院讲学;重视族规、家训;以乡约教化乡里。
原因:两宋科举进一步发展完善;“取士不问家世”,科举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或原则上面向全社会开放,更加强调公平竞争)。
(2)特点:重视中国传统历史的学习;重视世界历史的学习;以近代史为历史学习的重点;注意历史事件之间的关联;将历史学习作为激发国民志气的手段。(答对任意4点)
变化:废除科举制度,学堂选官制度和留学生选官制度成为主要选官制度
(3)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的颁布。
趋势:科学(规范)化、法制化。
作用:使公务员队伍政治、文化素质不断提升(或培育出了更高素质的公务员、建设了更高能力的公务员队伍)为国家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增添了活力(或提高了国家行政体系效能和国家治理水平)。
解析:(1)方式:根据材料“关注人的教养与成长”和所学知识,可从控制教育与科举;授徒、书院讲学;重视族规、家训;以乡约教化乡里等方面分析。原因: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从官员选拔角度分析宋代“·平民化、人文化”的原因,可从两宋科举进一步发展完善;“取世不问家世”,科举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或原则上面向全社会开放,更加强调公平竞争)等方面分析。
(2)特点:根据材料“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中关于中学历史课程内容设置的规定:先讲中国史当专举历代帝王之大事,陈述本朝列圣之善政德泽;次则讲古今忠良贤哲之事迹,以及学术、技艺之隆替,武备之驰张,政治之沿革,农、工、商之进境,风俗之变迁等事”可知,重视中国传统历史的学习;根据材料“次则讲各国史:先就日本、朝鲜安南、暹罗、缅甸、印度、波斯、中亚细亚诸小国,宜详于日本及朝鲜、安南、暹罗、缅甸,而略余国”可知,重视世界历史的学习;根据材料“详于近代而略于远年,示以今日西方东侵东方诸国之危局”可知,以近代史为历史学习的重点;根据材料“凡教历史者,注意在发明实事之关系,辨文化之由来,使得醒悟强弱兴衰之故,以振发国民之志气”可知,注意历史事件之间的关联;将历史学习作为激发国民志气的手段。变化:根据材料“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废除科举制度,学堂选官制度和留学生选官制度成为主要选官制度。
(3)标志:根据材料“中国于2005年开启了公务员队伍建设有法可依的新局面”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的颁布。趋势根据材料“中国于2005年开启了公务员队伍建设有法可依的新局面”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公务员队伍就是落实政府行政职能、践行国家治理责任的战斗队,只有不断培育出更高素质的公务员、建设更高能力的公务员队伍,政府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发展,行政体系效能才能不断提高可知,科学(规范)化、法制化。 作用:根据材料“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公务员队伍就是落实政府行政职能、践行国家治理责任的战斗队,只有不断培育出更高素质的公务员、建设更高能力的公务员队伍,政府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发展,行政体系效能才能不断提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使公务员队伍政治、文化素质不断提升(或培育出了更高素质的公务员、建设了更高能力的公务员队伍);为国家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增添了活力(或提高了国家行政体系效能和国家治理水平)。
18.答案:(1)评价:旨在应对内忧外患;适应了时局的变化;推动了中国官员选拔的近代化进程;纳捐官员过多加剧了官员腐败;改革存在浮躁和急功近利倾向,对后来的学风、官风与世风均产生不利影响。
(2)独特性:政治立场明确;坚持党管干部;不搞“两官分途”;坚持服务于民的宗旨。
(3)启示:官员选拔应公开公正,科学合理;官员选拔制度要立足于现实需要,适时变革官员选拔;要注意体现民意,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等。
解析:(1)依据材料“晚清遭遇社会剧变”,可得出旨在应对内忧外患;依据材料“清廷为应对变局以坚忍任事为新标准,破格任用官员”,可得出适应了时局的变化;依据材料“突破了吏部循例按格的铨选规制”,可得出推动了中国官员选拔的近代化进程;依据材料“同时也因财政困窘及举主徇情导致捐纳、保举过量,严重危害吏治”,可得出纳捐官员过多加剧了官员腐败;依据材料“这一矫枉过正的偏颇之举,以浮躁和急功近利为特征,对百年来学风、官风与世风均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可得出改革存在浮躁和急功近利倾向,对后来的学风、官风与世风均产生不利影响。
(2)依据材料“中国公务员必须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决捍卫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可得出政治立场明确;依据材料“在公务员的管理上,强调要坚持党的组织领导,保持党对政府重要领导人选的推荐权”,可得出坚持党管干部;依据材料“我国公务员制度没有“政务官”与“事务官”的划分”,可得出不搞“两官分途”;依据材料“做人民公仆,为人民办事,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这是中国公务员最根本的行为准则”,可得出坚持服务于民的宗旨。
(3)官吏选拔主要关注选拔方式的公平性、为谁服务、不断变革以适应社会发展等角度进行思考。如官员选拔应公开公正,科学合理;官员选拔制度要立足于现实需要,适时变革;官员选拔要注意体现民意,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等。
19.答案:(1)特点:是对封建选官制度的否定;以立法、制定条例的形式实施;选拔形式多样,考试和资历并重;多次改革,逐步完善。
(2)评价:北洋政府的文官考试制度是中国近代政治制度和人事制度发展历程中重要的一页,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基本废除了中国封建职官管理制度,初步建立起了中国近代文官法律制度的雏形,推动了中国政治制度和人事制度近代化的进程,对当代公务员考试制度也有借鉴意义。但是,北洋政府时期的文官考试制度仍存在施行范围小和缺少文官晋升的法律法规等弊端。
解析:(1)据材料“法律上最终废除了……”可得出对封建选官制度的否定,据材料“留任旧任官吏与通过新式考试任用相结合的办法”可得出选拔形式多样,考试和资历并重,据材料“文官考试法规开始制定……两次补充和修改”可得出以立法的形式实施,多次改革,逐步完善。
(2)据“法律上最终废除了……”可得出废除了封建选官制度;据材料最后一句话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其对后世的积极作用;据材料“遗憾的是北洋政府一直没有公布关于文官晋升的法律法规”可得出其局限性。
20.答案:(1)特点:考核时间间隔延长;主要针对地方官;皇帝为最高主考官;考满和考察两种方式相配合。
(2)原因:英国两党政治腐败出现,政局不稳;原有体制不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要求。作用:服务理念被树立,行政效率提高;造成了文官队伍不稳,士气低落的弊端。
(3)背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决策;意义:为公务员的晋升和降职提供有效的依据;提升政府工作效率和提高公务员素质具有重要作用;为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提供政治保障。
解析:(1)特点:根据“内外官满三年为一考,六年再考,九年通考黜陟。”得出考核时间间隔延长;根据“明太祖下诏,要求府州县的正印官员任满三年必须到吏部接受考核”得出主要针对地方官;根据“明代文官考核的最高主考官以及考核监督者,都是皇帝。”得出皇帝为最高主考官;根据“明代的文官考核方式主要由考满与考察两大系统所组成,由考满和考察相互配合进行。”得出考满和考察两种方式相配合。
(2)原因:根据“19世纪初,政党分肥以及公职人员的轮流替换致使政局不稳,变革人事行政管理体制迫在眉睫。”得出英国两党政治腐败出现,政局不稳;原有体制不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要求。作用:根据“考核方法一步步趋向公正、公平,考核内容也从一般的道德性考核扩展到随着工作内容不断革新,考核指标向着量化的方向发展,越发明确客观。”得出服务理念被树立,行政效率提高;根据“另一方面,由于文官失去了职位终身保障的便利条件,一部分存在传统幻想的文官纷纷离开文官队伍。”得出造成了文官队伍不稳,士气低落的弊端。
(3)背景:根据“在1979年”可得出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决策;意义:根据所学可得出为公务员的晋升和降职提供有效的依据;根据“把考核的对象划分为技术类和党政类,考核时各有侧重,体现了分类管理的思想。”得出提升政府工作效率和提高公务员素质具有重要作用;根据所学可得出为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提供政治保障。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单元检测卷(A卷)(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