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新教材高考真题和2024届模拟题按时段汇编(中国古代史)
专题1、先秦时期
一、选择题
1.(2023·福建高考·1)商王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带着他的“子姓”分族巡行一方。所到之处,当地部族向其纳贡,获得赏赐,并派人加入商王的队伍。这种巡行( )
A.扩大了商朝的疆域范围 B.形成了部族之间的血缘认同
C.宣示了商王的统治权力 D.加强了内服外服的商业联系
2.(2024·福建莆田二模·1)周王经常出行至下级贵族之家或远巡至边域,举行册命、祭祀等活动,并处理沿途所遇到的政治、经济、军事诸项事务。这种王巡( )
A.拓展了王权影响 B.挑战了分封制度
C.强化了血缘认同 D.控制了世家贵族
3.(2024·福建南平三模·1)平潭壳丘头遗址群考古发现了丰富的海、陆动物遗存,还发现了稻、粟、黍谷物及陶片的印痕。在遗址呈现的史前聚落中,居住区、餐食加工区、手工业区、垃圾倾倒区等功能清晰。据此可知,当时的先民( )
A.摆脱对渔猎采集的依赖 B.具有多样化的生计模式
C.开发利用海洋优势资源 D.已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
4.(2024·福建厦门四模·1)据学者研究,“殷”本义指病势沉重,卜辞中商人自称其国号为“商”“大邑商”“天邑商”,未见“殷”之称,以殷称商源自西周。据此研究,周人以殷称商( )
A.推动了武王伐纣的成功 B.有利于笼络殷商部族遗民
C.意在利用神权强化王权 D.旨在塑造自身政权合法性
5.(2024·福建龙岩三模·1)在距今约7500—3000年的福建平潭壳丘头遗址群中,出土陶片上有稻、粟、黍等印痕,有种类丰富的贝类堆积,还出土了多种海陆野生动物的骨骼。由此可知,当地先民( )
A.最早培植了粮食作物 B.已经使用自然货币
C.形成多样化生计模式 D.仍属采集渔猎阶段
6.(2024·福建三明三模·1)南岛语族是世界上唯一主要分布在岛屿上的语系。有学者认为,距今约6000年前,原南岛语族从中国东南沿海向台湾移民;距今约5000年左右,南岛语族从台湾向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扩散,并最终扩散至太平洋岛屿。这反映了( )
A.大陆文明向海洋文明的迁徙与扩散 B.大陆与海岛间人口迁移与文化交融
C.太平洋岛屿形成了独特的海洋文明 D.民族交流推动语言与文化的全球化
7.(2024·福建宁德三模·1)4300多年前诞生于黄河中游的陶寺文化,其遗址出土的玉壁、玉辞,是长江下游良渚文化的典型器类;圆点纹、涡纹彩陶可能源于大汶口——龙山文化系统;玉兽面、玉笄等,与江汉平原石家河文化的同类器物相似。这印证了早期中华文明具有( )
A.统一性 B.创新性 C.连续性 D.包容性
8.(2024·福建福州四模·1)表1展示了从史前时期到汉代墓葬葬具、壁画上使用的主要颜料来源。这一变化反映了( )
表1
时期 来源
史前 采集天然矿物颜料、动物鲜血、植物颜料
商周 提炼铜锡铅铁、铅白铁黄等
汉朝 制作合成硅酸铜钡
A.审美情趣的提升 B.剩余产品的出现
C.墓葬规格的提高 D.生产技术的进步
9.(2024·福建福州二模·1)近年在湖北屈家岭遗址发现了多组距今5100年至4900年的水利系统,包括水坝、蓄水区、灌溉区和溢洪道等;植物考古显示该区域存在史前稻田。这可以用来说明该地区( )
A.农业发展优于黄河流域 B.进行史前治水的最早尝试
C.具备早期农业文明特征 D.即将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
10.(2024·福建漳州高三三模·1)《礼记·王制》中记载“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其性也,不可推移”,将少数民族情况纳入典籍记载中;“中国人”这个名词第一次出现是在《史记》中,“足下中国人,亲戚昆弟坟墓在真定”“王年少,太后中国人也”;《史记》里将中国人的祖先黄帝作为诸多民族的共同祖先。这反映出( )
A.同源共祖观念的发展 B.多元一体格局的出现
C.中央集权政治的加强 D.中原礼制文化的扩展
11.(2024·福建厦门高三二模·1) 表1
名称 时期(据载) 所歌颂内容
《云门》 黄帝 黄帝创制万物、团聚万民之圣德
《咸池》 尧 帝尧之仁德
《大韶》 舜 帝舜之贤德
《大夏》 夏代 大禹治水之功绩
《大濩》 商代 商汤灭夏桀、救护万民之功德
《大武》 周代 武王伐纣灭商之伟业
表1为西周王室子弟所须掌握的“六代舞”。由此可知,西周统治者( )
A.追求人的全面发展 B.以礼乐教化彰显正统
C.深受儒家思想影响 D.借助神权以巩固王权
12.(2024·福建龙岩高三一模·1)1959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存中出土了大量的陶器,其中占比例最大的是酒器,为前所罕见。据此可以推知,当时该地( )
A.粮食产量增长较大 B.陶器制作水平领先
C.奢靡风气较为兴盛 D.国家形态日渐成熟
13.(2024·福建漳州二模·1)考古学家在周原、丰京、镐京等西周都城遗址发掘中,发现大量被匆匆窖藏的青铜器,并绘制了如图1所示的西周旧都文化层剖面模拟图。考古学家的这些研究可以用来解释( )
图1
A.青铜铸造的起源 B.武王伐纣的目的
C.平王东迁的事实 D.诸侯争霸的原因
14.(2024·福建泉州二模·1)考古工作者在福建浦城的先秦古墓群中发掘了一批青铜器。这些青铜器以礼器和兵器为主,造型和工艺都与浙江出土的青铜器极为相似。此考古发现可以用来说明( )
A.闽浙商贸的频繁往来 B.青铜铸造的高超技艺
C.区域文化的传播交流 D.礼乐制度的渐趋完备
15.(2024·福建高三11月质量检测·1)考古资料显示,甘肃齐家文化遗址发现的81座墓葬中,有随葬品的48座,占总墓葬的1/2,一般墓中只有少量陶罐,另有一部分墓中除了陶器外,还有石纺轮、石刀、骨凿、骨针等工具,或绿松石珠、骨饰、牙饰等装饰品。这说明当时( )
A.母系氏族社会进入了繁荣时期 B.贫富分化催生出奴隶制国家
C.剩余产品使阶级矛盾迅速激化 D.财富分配不平等的状况凸显
16.(2024·福建漳州一模·1)河南安阳的商朝妇好墓出土了大量玉器,经考古鉴定,其原料有来自昆仑山的和田玉。据此可知( )
A.中原文化辐射周边地区 B.文明呈现多元一体特征
C.区域之间存在交流往来 D.华夏认同观念已然形成
17.(2024·福建泉州一模·1)陶寺遗址考古发现了1万余平方米的台基基础和直径0.5米柱洞的大型基址,还有主体殿堂柱网遗迹,确证了陶寺城宫殿建筑的存在。这反映了陶寺遗址( )
A.呈现出早期文明的特点 B.体现较高的国家治理水平
C.成为了中华文化的中心 D.凸显建筑力学与美学结合
18.(2024·福建福州一模·1)据文献记载,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史称涂山之会;启召集方国首领,祭祀上天众神,“大飨诸侯于钧台”,史称钧台之享。这种盟会( )
A.体现神权与王权的结合 B.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制度
二、非选择题
1.(2024·福建莆田二模·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材料一
《荀子》开篇为《劝学篇》,他认为教育在人的成长中起着“化性起伪”的作用,学习是人的素质和命运的决定因素。荀子说:“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他还从博学、日省、专注以及学与思、学与行结合等方面介绍了学习的方法。
——摘编自王霞《中国荀子<劝学篇>、张之洞<劝学篇>与日本福泽谕吉<劝学篇>的比较研究》
材料二
福泽谕吉被称为“日本近代之父”,提出了“和魂洋才”的思想。其《劝学篇》陆续发表于1872—1880年,把向西方学习同救国图存有机结合起来。他提倡的学习是为了使人回归自由自在的生活,有助于培养独立精神,实现个人的自由和独立。他认为“如国人没有独立的精神,国家独立的权利还是不能伸张。”
张之洞的《劝学篇》于1898年问世。他认为“今日时局,惟以激发忠爱、讲求富强,尊朝廷、卫社稷为第一义。”他主张既要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学问,又要吸收和借鉴西方学问,强调学习要循序渐进,一定要中学先、西学后的顺序。
——摘编自王天桥等《荀子、福泽谕吉、张之洞同名作<劝学篇>之学习观论析》
(1)根据材料一,指出荀子的学习观。(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福泽谕吉与张之洞学习观的异同。(12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上述学习观对当今中国社会的借鉴意义。(4分)
2.(2024·福建南平三模·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历史动力学理论认为,社会通常是在时间递进型与空间传动型动力作用下向前发展的。时间递进常指一个社会靠自身的动力机制向前发展,而空间传动则指社会的发展是在外力的冲击和压迫下实现嬗变。在时间递进型动力作用下所实现的社会转型是其内在矛盾展开、激化、质变的结果,它给价值系统带来的往往是传统与现实、新与旧的纷争;在空间传动型动力作用下,社会的转型是在外力刺激下发生的,价值系统内部呈现的通常是内与外、中与西、自生的与舶来的冲撞与涤荡。
——摘编自李培超《社会转型与道德冲突》
根据材料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中国史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3.(2024·福建厦门四模·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材料一
新石器时代,中国已经出现了专门用于医疗的磨制石针。《黄帝内经》融合阴阳五行、经络腧穴、人体与自然相应等学说,构建了针灸学的理论基础。魏晋时期,社会动荡,因针灸便于操作,医者多加以提倡,百姓亦略知灸疗;皇甫谧所撰《针灸甲乙经》是最早的体系较为完整的针灸专书。唐朝出现专门的“针师”和“灸师”,针灸成为太医署的专业之一。北宋针灸家王惟一设计制成铜人模型,作为教学和考试之用。明代,针灸学文献丰富、名家辈出。
——摘编自程莘农《中国针灸学》
材料二
民国时期,中医学处境艰难,险遭扼杀,针灸也遭到歧视和排斥。在中医科学化的背景下,重新厘定针灸知识成为时人证明中医有效性的一项重要举措。诸多医家都对针灸知识革新进行探索,如征集整理并公开民间针灸秘术、改编传统针灸入门医书以便普通读者接受、运用生理解剖学论证解释经络学说等。
——摘编自陈思言《注重疗效与回归经典:民国时期针灸知识革新的路径研究》等
材料三
针灸6世纪开始传到朝鲜、日本、印度,16世纪传到欧洲。新中国成立以来,针灸学的国际影响逐渐扩大。1975年以后,应世界卫生组织的请求,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创办针灸培训班,为许多国家培养了针灸人才。201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中医针灸”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截至2019年,全世界已有183个国家和地区使用针灸。
——摘编自程莘农《中国针灸学》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针灸学的特点。(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民国时期针灸学的发展状况并分析其原因。(10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针灸学在新时代的文化价值。(6分)
4.(2024·福建宁德三模·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材料
地图是地理信息的直观载体,也是不可或缺的图像史料。
综合图2、图3及所学知识,提取两条与历史发展趋势相关的结论,并运用图中信息加以说明。
5.(2024·福建福州四模·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在传世文献记载中,湖北随州是周朝时期随国的国都。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该地发现了13座曾侯(国君)的墓葬,因此有学者提出“曾国即随国”的观点。以下为相关证据:
组别 序号 史料出处 相关信息
第一组 ① 曾侯宝及其夫人芈加并穴合葬墓编钟的铭文 先祖南宫适因功受封南土,在曾地建邦。
② 曾侯宝及其夫人芈加并穴合葬墓铜缶的铭文 楚王将女儿芈加嫁至随国。
第二组 ③ 曾侯璵墓编钟的铭文 曾国是周朝开国功臣南宫适的封国。春秋时期吴国伐楚,在吴破楚入郢之战后楚昭王逃奔曾国。
④ 左传·定公四年》 吴败楚兵于柏举,遂入郢,昭王出亡在随。
从两组证据中选择其中一组,对“曾国即随国”的观点加以论证,并说明该组证据优于另一组的理由。
6.(2024·福建漳州高三三模·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文物,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
材料
图3 曾侯乙编钟
1978年,曾侯乙编钟出土于湖北随州曾侯乙墓;是年代为战国早期的礼乐之器,是我国迄今发现数量最多、保存最好的一套编钟。全套编钟共六十五件,分三层八组悬挂在呈曲尺形的铜木结构钟架上。钟及架、钩上共有铭文3755字,内容为编号、记事、标音及乐律理论。钟架为铜木结构,呈曲尺形。横梁木质,绘饰以漆,横梁两端有雕饰龙纹的青铜套。中下层横梁各有三个佩剑铜人,以头、手托顶梁架,中部还有铜柱加固。铜人着长袍,腰束带,神情肃穆,是青铜人像中难得的佳作。它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之为“稀世珍宝”。
——摘编自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编钟简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曾侯乙编钟”在中国古代文明发展中的文物价值。(8分)
7.(2024·福建泉州三模·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材料
《山海经》载“闽在海中”。自古以来,闽人牧洋为田、与海共荣共存。
(1)根据图4—图6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闽在海中”的涵义。(6分)
(2)除上述材料之外,简述研究“闽在海中”还可以补充哪些类型的史料,请至少列出两种。(2分)
1、先秦时期
一、选择题
1.(2023·福建高考·1)商王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带着他的“子姓”分族巡行一方。所到之处,当地部族向其纳贡,获得赏赐,并派人加入商王的队伍。这种巡行( )
A.扩大了商朝的疆域范围 B.形成了部族之间的血缘认同
C.宣示了商王的统治权力 D.加强了内服外服的商业联系
【答案】C
【解析】商王巡行地方时,当地部族向其纳贡,获得商王赏赐并派人加入商王的队伍,表示自己服从商王的统治,这也就宣示了商王的统治权力,故选C项;向商王纳贡的部族能够获得商王的赏赐,就说明它们就是商朝统治范围之内的部族,所以上述巡行并未扩大商朝的疆域范围,排除A项;商王的巡行表明地方部族对其统治的认同,但由于商王巡行的部族与自己不属于同一部族,没有血缘关系,所以不会形成部族之间的血缘认同,排除B项;题干所述体现的是商王和地方部族之间的一种政治联系,而不是商业联系,排除D项。
2.(2024·福建莆田二模·1)周王经常出行至下级贵族之家或远巡至边域,举行册命、祭祀等活动,并处理沿途所遇到的政治、经济、军事诸项事务。这种王巡( )
A.拓展了王权影响 B.挑战了分封制度
C.强化了血缘认同 D.控制了世家贵族
【答案】A
【解析】题目描述了周王经常出行至下级贵族之家或远巡至边域,进行一系列活动,如册命、祭祀等,并处理沿途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事务。通过巡视,周王能够直接接触到下级贵族和边域地区,不仅加强了王权在下级贵族和边域地区的存在感,也通过一系列活动巩固了王权的威严和正统性,从而拓展了王权的影响力,故选A项;这种王巡有利于维护而不是挑战分封制度,排除B项;材料中并未提及下级贵族与周王之间存在血缘关系,并不能强化血缘认同,排除C项;周王只是巡视下级贵族之家或边域地区,并没有控制世家贵族,排除D项。
3.(2024·福建南平三模·1)平潭壳丘头遗址群考古发现了丰富的海、陆动物遗存,还发现了稻、粟、黍谷物及陶片的印痕。在遗址呈现的史前聚落中,居住区、餐食加工区、手工业区、垃圾倾倒区等功能清晰。据此可知,当时的先民( )
A.摆脱对渔猎采集的依赖 B.具有多样化的生计模式
C.开发利用海洋优势资源 D.已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
【答案】B
【解析】由材料“ 发现了丰富的海、陆动物遗存”可知考古发现平潭壳丘头遗址群中存在丰富的海、陆动物遗存,稻、粟、黍谷物及陶片的印痕,这表明当时的先民不仅依赖海洋资源,同时也利用陆地资源进行生产生活,体现了其多样化的生计模式,故选B项;遗址中虽然发现了稻、粟、黍谷物等农作物的印痕,但并不能直接推断先民已完全摆脱对渔猎采集的依赖,这些可能只是其生计模式的一部分,排除A项;C项仅强调了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而忽略了考古发现中也包括丰富的陆地资源,表述片面,排除C项;阶级社会指存在阶级划分的社会形态,材料并未体现阶级分化的相关信息,无法推断当时的先民已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排除D项。
4.(2024·福建厦门四模·1)据学者研究,“殷”本义指病势沉重,卜辞中商人自称其国号为“商”“大邑商”“天邑商”,未见“殷”之称,以殷称商源自西周。据此研究,周人以殷称商( )
A.推动了武王伐纣的成功 B.有利于笼络殷商部族遗民
C.意在利用神权强化王权 D.旨在塑造自身政权合法性
【答案】D
【解析】据材料“‘殷’本义指病势沉重......以殷称商源自西周”可知,周人以“殷”称“商”是为了说明殷朝被上天所抛弃,为了证明自己的政权承接自商,这有助于塑造政权合法性,故选D项;据材料“以殷称商源自西周”可知,西周已经立国,武王伐纣的成功是西周建立的前提条件,推动了武王伐纣成功的说法颠倒了因果关系,排除A项;据材料“商人......未见‘殷’之称”可知,西周改变了商的国号,笼络殷商部族遗民的说法与主旨不符,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殷”的说法与神权无关,并且利用神权强化王权是商朝的政治特征,排除C项。
5.(2024·福建龙岩三模·1)在距今约7500—3000年的福建平潭壳丘头遗址群中,出土陶片上有稻、粟、黍等印痕,有种类丰富的贝类堆积,还出土了多种海陆野生动物的骨骼。由此可知,当地先民( )
A.最早培植了粮食作物 B.已经使用自然货币
C.形成多样化生计模式 D.仍属采集渔猎阶段
【答案】C
【解析】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出土的陶片上有稻、粟、黍等印痕,表明先民已经开始了农业生产,种植了多种粮食作物。同时,丰富的贝类堆积和多种海陆野生动物的骨骼则说明他们还从事渔猎活动,利用海洋和陆地资源。综上可知,当地先民形成了多样化的生计模式,故选C项;这些发现可以证明原始先民开始了农耕生产,但不能判断最早培育粮食作物,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商品交易的信息,无法判断已经使用自然货币,排除B项;“出土陶片上有稻、粟、黍等印痕”说明这一时期,已经学会农业种植,D项不符合史实和题意,排除D项。
6.(2024·福建三明三模·1)南岛语族是世界上唯一主要分布在岛屿上的语系。有学者认为,距今约6000年前,原南岛语族从中国东南沿海向台湾移民;距今约5000年左右,南岛语族从台湾向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扩散,并最终扩散至太平洋岛屿。这反映了( )
A.大陆文明向海洋文明的迁徙与扩散 B.大陆与海岛间人口迁移与文化交融
C.太平洋岛屿形成了独特的海洋文明 D.民族交流推动语言与文化的全球化
【答案】A
【解析】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大约在距今6000年前,南岛语族的先民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迁移至台湾,并在那里定居。随着时间的推移,大约在距今5000年左右,他们开始从台湾向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扩散,最终到达太平洋的岛屿。这一过程体现了大陆文明向海洋文明的迁徙与扩散,故选A项;大陆向海岛迁移,不是双向的,排除B项;材料没有强调形成独特文明,材料强调的是太平洋岛屿上的语系是从大陆传播过去的,排除C项;“民族交流推动语言与文化的全球化”存在夸大化,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7.(2024·福建宁德三模·1)4300多年前诞生于黄河中游的陶寺文化,其遗址出土的玉壁、玉辞,是长江下游良渚文化的典型器类;圆点纹、涡纹彩陶可能源于大汶口——龙山文化系统;玉兽面、玉笄等,与江汉平原石家河文化的同类器物相似。这印证了早期中华文明具有( )
A.统一性 B.创新性 C.连续性 D.包容性
【答案】D
【解析】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陶寺文化遗址出土的玉璧、玉辞等玉器,与长江下游良渚文化中的典型器类相似,表明了陶寺文化与良渚文化之间的联系。同时,陶寺文化中的圆点纹、涡纹彩陶可能源于山东的大汶口——龙山文化系统,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是黄河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它们的彩陶和玉器对周边文化有着广泛的影响。此外,陶寺文化中的玉兽面、玉笄等器物与江汉平原石家河文化的同类器物相似,说明陶寺文化与石家河文化也存在交流和互动。这些文化特征的相似性和文物类型的传播,反映了古代中华文明在发展过程中,各地区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具有包容性,故选D项;中华文明的统一性指的是中国历史上形成的统一政治体和多元一体的国家制度,排除A项;中华文明的创新性是指其不断自我更新、发展和完善的能力,排除B项;中华文明的连续性是指中国文明从古代到现代,尽管经历了多次朝代更迭、民族融合、外来文化冲击和内部变革,但其核心特征和文化传统依然能够延续不断,表现出一种独特的文化连续性和历史传承性,排除C项。
8.(2024·福建福州四模·1)表1展示了从史前时期到汉代墓葬葬具、壁画上使用的主要颜料来源。这一变化反映了( )
表1
时期 来源
史前 采集天然矿物颜料、动物鲜血、植物颜料
商周 提炼铜锡铅铁、铅白铁黄等
汉朝 制作合成硅酸铜钡
A.审美情趣的提升 B.剩余产品的出现
C.墓葬规格的提高 D.生产技术的进步
【答案】D
【解析】审美情趣是指个人对美的感知、欣赏和追求据材料,从史前到汉朝,墓葬葬具、壁画上使用的主要颜料,经历了从采集纯天然的颜料到逐渐提炼合成颜料,表明生产技术逐渐进步,故选D项;材料只是墓葬葬具、壁画上使用的主要颜料来源的变化,未涉及审美情趣,审美情趣是指个人对美的感知、欣赏和追求,以及体现出的审美态度,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A项;颜料来源的发展变化与剩余产品的出现没有必然的联系,排除B项;材料是墓葬葬具、壁画上使用的主要颜料来源变化,没有墓葬规格的信息,排除C项。
9.(2024·福建福州二模·1)近年在湖北屈家岭遗址发现了多组距今5100年至4900年的水利系统,包括水坝、蓄水区、灌溉区和溢洪道等;植物考古显示该区域存在史前稻田。这可以用来说明该地区( )
A.农业发展优于黄河流域 B.进行史前治水的最早尝试
C.具备早期农业文明特征 D.即将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
【答案】C
【解析】由“水坝、蓄水区、灌溉区和溢洪道”、“该区域存在史前稻田”可得,湖北屈家岭遗址当时已经具备早期农业文明的特征,故选C项;题干只提到湖北屈家岭遗址的农业发展,并没有与黄河流域农业发展的比较,所以不能得出该地区农业发展优于黄河流域的结论,排除A项;题目中只有“溢洪道”与治水相关,但更多的信息如“蓄水区”、“灌溉区”、“事前稻田”等都与农业发展有关,所以B项并不是题目主旨,且“最早尝试”的说法也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阶级社会应该表现为贫富分化和等级划分,这与题目主旨不符,排除D项。
10.(2024·福建漳州高三三模·1)《礼记·王制》中记载“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其性也,不可推移”,将少数民族情况纳入典籍记载中;“中国人”这个名词第一次出现是在《史记》中,“足下中国人,亲戚昆弟坟墓在真定”“王年少,太后中国人也”;《史记》里将中国人的祖先黄帝作为诸多民族的共同祖先。这反映出( )
A.同源共祖观念的发展 B.多元一体格局的出现
C.中央集权政治的加强 D.中原礼制文化的扩展
【答案】A
【解析】据题干可知,《礼记·王制》“将少数民族情况纳入典籍记载中”,《史记》则“将中国人的祖先黄帝作为诸多民族的共同祖先”,从“纳入典籍”到“(有)共同祖先”反映出同源共祖观念的不断发展,故选A项;据所学可知,秦统一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政治格局才正式形成,排除B项;中央集权述及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但是题干述及的主体是中华民族,与“中央集权”无关,排除C项;题干述及的主体是中华民族,与“中原礼制文化”无关,排除D项。
11.(2024·福建厦门高三二模·1) 表1
名称 时期(据载) 所歌颂内容
《云门》 黄帝 黄帝创制万物、团聚万民之圣德
《咸池》 尧 帝尧之仁德
《大韶》 舜 帝舜之贤德
《大夏》 夏代 大禹治水之功绩
《大濩》 商代 商汤灭夏桀、救护万民之功德
《大武》 周代 武王伐纣灭商之伟业
表1为西周王室子弟所须掌握的“六代舞”。由此可知,西周统治者( )
A.追求人的全面发展 B.以礼乐教化彰显正统
C.深受儒家思想影响 D.借助神权以巩固王权
【答案】B
【解析】据表格内容可知,西周王室子弟所掌握的“六代舞”的歌颂对象是黄帝、帝尧、帝舜、大禹等重要人物以宣扬三代德治、歌功颂德,说明西周通过重视乐舞的政治教化功能,以彰显其正统地位,故选B项;“六代舞”所歌颂对象是黄帝、帝尧、帝舜、大禹等重要人物,这与“人的全面发展”无关,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儒家思想产生于春秋时期,排除C项;黄帝、帝尧、帝舜、大禹、商汤、武王属于重要历史人物,与“神权”无关,排除D项。
12.(2024·福建龙岩高三一模·1)1959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存中出土了大量的陶器,其中占比例最大的是酒器,为前所罕见。据此可以推知,当时该地( )
A.粮食产量增长较大 B.陶器制作水平领先
C.奢靡风气较为兴盛 D.国家形态日渐成熟
【答案】A
【解析】据材料“其中占比例最大的是酒器”可知,二里头文化遗址中陶制酒器的数量所占比例最大,这说明当时粮食产量增长较大,有了更多剩余,推动了酿酒业和制陶业的发展,故选A项;材料强调的是二里头文化遗址中陶器的用途,没有关于陶器制作水平的相关描述且没有与其他地区对比,不能得出“陶器制作水平领先”的结论,排除B项;二里头文化遗址中酒器较多反映了酿酒业的发展,但不能据此认为“奢靡风气较为兴盛”,排除C项;据所学可知,夏商周时期被称为中国的轴心时代。中华文明历夏商周而臻于成熟,礼制更完备、国家形态日渐成熟,仅通过材料现象不能得出该项结论,排除D项。
13.(2024·福建漳州二模·1)考古学家在周原、丰京、镐京等西周都城遗址发掘中,发现大量被匆匆窖藏的青铜器,并绘制了如图1所示的西周旧都文化层剖面模拟图。考古学家的这些研究可以用来解释( )
图1
A.青铜铸造的起源 B.武王伐纣的目的
C.平王东迁的事实 D.诸侯争霸的原因
【答案】C
【解析】据图片信息,在西周旧都文化层剖面模拟图中,西周晚期文化层到汉代文化层之间出现了文化断层,说明西周晚期到汉代之间这里出现了荒废的现象,并结合材料“大量被匆匆窖藏的青铜器”可知西周晚期出现了明显的政治动荡,导致礼器被匆忙掩埋,这些信息与平王东迁洛阳相吻合,故选C项;夏商时期中国已经进入了青铜时代,排除A项;图片中西周早期和中期文化层形成了完美衔接,而且图片也不涉及晚商文化层与西周早期文化层之间的关系,排除B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导致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的主要原因,材料并未体现,排除D项。
14.(2024·福建泉州二模·1)考古工作者在福建浦城的先秦古墓群中发掘了一批青铜器。这些青铜器以礼器和兵器为主,造型和工艺都与浙江出土的青铜器极为相似。此考古发现可以用来说明( )
A.闽浙商贸的频繁往来 B.青铜铸造的高超技艺
C.区域文化的传播交流 D.礼乐制度的渐趋完备
【答案】C
【解析】在福建浦城的先秦古墓群中发掘的青铜器在造型和工艺上都与浙江出土的青铜器极为相似,这说明当时福建与浙江之间存在区域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故选C项;题干涉及到的是青铜铸造生产技术的交流与传播,这不属于商贸往来的范畴,排除A项;题干所述强调的是青铜器造型与工艺等存在与其他地方的相似性,而不是其铸造工艺技术水平的高低,排除B项;题干强调的是福建出土青铜器的工艺与造型与浙江的相似,而不是体现其功能和用途,所以单凭题干信息没法得出礼乐制度渐趋完备的结论,排除D项。
15.(2024·福建高三11月质量检测·1)考古资料显示,甘肃齐家文化遗址发现的81座墓葬中,有随葬品的48座,占总墓葬的1/2,一般墓中只有少量陶罐,另有一部分墓中除了陶器外,还有石纺轮、石刀、骨凿、骨针等工具,或绿松石珠、骨饰、牙饰等装饰品。这说明当时( )
A.母系氏族社会进入了繁荣时期 B.贫富分化催生出奴隶制国家
C.剩余产品使阶级矛盾迅速激化 D.财富分配不平等的状况凸显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有随葬品的48座,占总墓葬的1/2,一般墓中只有少量陶罐”“另有一部分墓中”“还有石纺轮、石刀、骨凿、骨针等工具”“或绿松石珠、骨饰、牙饰等装饰品”等可知,当时财富分配不平等的状况凸显,故D项正确。齐家文化是以甘肃为中心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它属于父系氏族社会文化的代表,排除A项;中国古代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是夏朝,这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阶级矛盾迅速激化,排除C项。
16.(2024·福建漳州一模·1)河南安阳的商朝妇好墓出土了大量玉器,经考古鉴定,其原料有来自昆仑山的和田玉。据此可知( )
A.中原文化辐射周边地区 B.文明呈现多元一体特征
C.区域之间存在交流往来 D.华夏认同观念已然形成
【答案】C
【解析】据材料“河南安阳......昆仑山的和田玉”可知,商朝的主要城市位于中原,商朝的慕葬里面发现了新疆的玉器,说明中原地区与西北地区有一定的联系,区域间存在交流往来,故选C项;据材料“大量玉器......和田玉”可知,未体现这些玉器所具备的文化特征,不能体现中原文化的辐射传播,排除A项;据材料“大量玉器......和田玉”可知,体现了陪葬品的材质,不能说明多元一体的文明格局,排除B项;华夏认同观念逐渐形成是在春秋战国时期而非商朝,排除D项。
17.(2024·福建泉州一模·1)陶寺遗址考古发现了1万余平方米的台基基础和直径0.5米柱洞的大型基址,还有主体殿堂柱网遗迹,确证了陶寺城宫殿建筑的存在。这反映了陶寺遗址( )
A.呈现出早期文明的特点 B.体现较高的国家治理水平
C.成为了中华文化的中心 D.凸显建筑力学与美学结合
【答案】A
【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陶寺遗址考古证实陶寺城宫殿建筑的存在,说明已然存在贫富分化和阶级对立,即陶寺遗址具有早期文明的特点,故选A项;材料仅能说明存在宫殿建筑,不能得出具有较高国家治理水平的结论,排除B项;“中心”一词过于绝对,排除C项;材料并无对于陶寺城宫殿建筑的具体描绘,无法体现出力学与美学的结合,排除D项。
18.(2024·福建福州一模·1)据文献记载,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史称涂山之会;启召集方国首领,祭祀上天众神,“大飨诸侯于钧台”,史称钧台之享。这种盟会( )
A.体现神权与王权的结合 B.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制度
C.保留了原始民主的残余 D.标志着“家天下”的形成
【答案】C
【解析】据材料可知,夏朝的统治者禹和启都曾召集诸侯会盟,说明奴隶制国家建立后,仍有召开方国、部落首领大会的习惯,保留了原始民主的残余,故选C项;材料强调盟会带有原始民主的特点,未体现利用神权维护其统治,得不出“神权与王权的结合”的结论,排除A项;秦朝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制度,排除B项;禹将最高统治权传给儿子启,标志着“家天下”的形成,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
1.(2024·福建莆田二模·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材料一
《荀子》开篇为《劝学篇》,他认为教育在人的成长中起着“化性起伪”的作用,学习是人的素质和命运的决定因素。荀子说:“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他还从博学、日省、专注以及学与思、学与行结合等方面介绍了学习的方法。
——摘编自王霞《中国荀子<劝学篇>、张之洞<劝学篇>与日本福泽谕吉<劝学篇>的比较研究》
材料二
福泽谕吉被称为“日本近代之父”,提出了“和魂洋才”的思想。其《劝学篇》陆续发表于1872—1880年,把向西方学习同救国图存有机结合起来。他提倡的学习是为了使人回归自由自在的生活,有助于培养独立精神,实现个人的自由和独立。他认为“如国人没有独立的精神,国家独立的权利还是不能伸张。”
张之洞的《劝学篇》于1898年问世。他认为“今日时局,惟以激发忠爱、讲求富强,尊朝廷、卫社稷为第一义。”他主张既要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学问,又要吸收和借鉴西方学问,强调学习要循序渐进,一定要中学先、西学后的顺序。
——摘编自王天桥等《荀子、福泽谕吉、张之洞同名作<劝学篇>之学习观论析》
(1)根据材料一,指出荀子的学习观。(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福泽谕吉与张之洞学习观的异同。(12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上述学习观对当今中国社会的借鉴意义。(4分)
【答案】(24分)
(1)强调教育和学习的重要性;注重学习传统经典;主张学习的目标是成为圣人;提倡博学、多思、践行等学习方法。
(2)同:个人学习与国家命运相结合;主张向西方学习;重视民族文化。
异:学习的根本目的不同;学习内容的侧重点不同;社会影响不同。
(3)重教尚学;立德树人;学习强国;传承创新。
【解析】
(1)据材料一“教育在人的成长中起着‘化性起伪’的作用”“学习是人的素质和命运的决定因素”可知,强调教育和学习的重要性;据材料一“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可知,注重学习传统经典;据材料一“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可知,主张学习的目标是成为圣人;据材料一“他还从博学……介绍了学习的方法”可知,提倡博学、多思、践行等学习方法。
(2)同:据材料二“把向西方学习同救国图存有机结合起来”“惟以激发忠爱……卫社稷为第一义”可知,个人学习与国家命运相结合;据材料二“向西方学习同救国图存有机结合起来”“又要吸收和借鉴西方学问”可知,主张向西方学习;据材料二“提出了‘和魂洋才’的思想”“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学问”可知,重视民族文化。
异:据材料二“学习是为了使人回归自由自在的生活”“卫社稷为第一义”可知,学习的根本目的不同;据材料二“有助于培养独立精神”“一定要中学先、西学后的顺序”可知,学习内容的侧重点不同;结合所学可知,社会影响不同。
(3)据材料一“教育在人的成长……作用,学习是……决定因素”可知,重教尚学;立德树人;据材料二“把向西方学习同救国图存有机结合起来”可知,学习强国;据材料二“要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学问”可知,传承创新。
2.(2024·福建南平三模·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历史动力学理论认为,社会通常是在时间递进型与空间传动型动力作用下向前发展的。时间递进常指一个社会靠自身的动力机制向前发展,而空间传动则指社会的发展是在外力的冲击和压迫下实现嬗变。在时间递进型动力作用下所实现的社会转型是其内在矛盾展开、激化、质变的结果,它给价值系统带来的往往是传统与现实、新与旧的纷争;在空间传动型动力作用下,社会的转型是在外力刺激下发生的,价值系统内部呈现的通常是内与外、中与西、自生的与舶来的冲撞与涤荡。
——摘编自李培超《社会转型与道德冲突》
根据材料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中国史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答案】(8分)
示例
论题: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是由其内在矛盾推动的结果。
阐述: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生产力显著提高,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出现,个体家庭式劳作方式出现,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形成。这一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分封制、宗法制瓦解,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化,新兴的士阶层崛起。各民族交往交融,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私学兴起,文化下移,平民有接受教育的机会。这时期出现了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百家争鸣”,为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思想理论基础,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
这种内在的变革体现在价值系统上,带来传统与现实、新与旧的纷争。在纷争过程中,新生力量不断增强,实现了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解析】
据材料“历史动力学理论认为,社会通常是在时间递进型与空间传动型动力作用下向前发展的”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的史实可知,论题为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是由其内在矛盾推动的结果。结合所学知识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政治、文化的内容、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等内容可知,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生产力显著提高,井田制瓦解,封建上地私有制出现,个体家庭式劳作方式出现,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形成。这一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分封制、宗法制瓦解,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化,新兴的士阶层起。各民族交往交融,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私学兴起,文化下移,平民有接受教育的机会。这时期出现了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百家争鸣”,为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思想理论基础,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
最后总结归纳,这种内在的变革体现在价值系统上,带来传统与现实、新与旧的纷争。在纷争过程中,新生力量不断增强,实现了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3.(2024·福建厦门四模·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材料一
新石器时代,中国已经出现了专门用于医疗的磨制石针。《黄帝内经》融合阴阳五行、经络腧穴、人体与自然相应等学说,构建了针灸学的理论基础。魏晋时期,社会动荡,因针灸便于操作,医者多加以提倡,百姓亦略知灸疗;皇甫谧所撰《针灸甲乙经》是最早的体系较为完整的针灸专书。唐朝出现专门的“针师”和“灸师”,针灸成为太医署的专业之一。北宋针灸家王惟一设计制成铜人模型,作为教学和考试之用。明代,针灸学文献丰富、名家辈出。
——摘编自程莘农《中国针灸学》
材料二
民国时期,中医学处境艰难,险遭扼杀,针灸也遭到歧视和排斥。在中医科学化的背景下,重新厘定针灸知识成为时人证明中医有效性的一项重要举措。诸多医家都对针灸知识革新进行探索,如征集整理并公开民间针灸秘术、改编传统针灸入门医书以便普通读者接受、运用生理解剖学论证解释经络学说等。
——摘编自陈思言《注重疗效与回归经典:民国时期针灸知识革新的路径研究》等
材料三
针灸6世纪开始传到朝鲜、日本、印度,16世纪传到欧洲。新中国成立以来,针灸学的国际影响逐渐扩大。1975年以后,应世界卫生组织的请求,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创办针灸培训班,为许多国家培养了针灸人才。201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中医针灸”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截至2019年,全世界已有183个国家和地区使用针灸。
——摘编自程莘农《中国针灸学》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针灸学的特点。(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民国时期针灸学的发展状况并分析其原因。(10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针灸学在新时代的文化价值。(6分)
【答案】(24分)
(1)特点:历史悠久;简便实用;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文化内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针灸教育;不断发展。(8分)
(2)发展状况:遭遇困境;尝试革新和转型。(4分)
原因:民族危机加深;西医的传入与竞争;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传统针灸自身的缺陷。(6分)
(3)文化价值: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和发展民族文化内涵;增强文化自信;促进中华文化传播和中外文化交流。(6分)
【解析】
(1)由材料一“新石器时代,中国已经出现了专门用于医疗的磨制石针”可得,历史悠久;由材料一“针灸便于操作,医者多加以提倡”可得,简便实用;由材料一“融合阴阳五行、经络腧穴、人体与自然相应等学说”可得,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文化内涵;由材料一“《针灸甲乙经》”、“出现专门的‘针师’和‘灸师’”“针灸学文献丰富、名家辈出”可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由材料一“设计制成铜人模型,作为教学和考试之用”可得,重视针灸教育;由材料一“针灸学文献丰富、名家辈出”可得,不断发展。
(2)第一小问发展状况,由材料二“针灸也遭到歧视和排斥”可得,遭遇困境;由材料二“诸多医家都对针灸知识革新进行探索”、“改编传统针灸入门医书以便普通读者接受”、“运用生理解剖学论证解释经络学说”可得,尝试革新和转型。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所学近代民国时期的史实从西方国家、中国和针灸自身几个角度思考作答。具体来说,从西方国家看,西方工业国家的侵略,使得民族危机加深,同时随着列强侵略的深入,西医的传入与竞争;从中国角度看,新文化运动批判中国传统文化、弘扬和提倡西方文化的影响;从针灸自身角度看,传统针灸自身的缺陷。
(3)由材料三“针灸学的国际影响逐渐扩大”可得,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材料三“‘中医针灸’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可得,丰富和发展民族文化内涵;由材料三“为许多国家培养了针灸人才”、“全世界已有183个国家和地区使用针灸”可得,促进中华文化传播和中外文化交流;增强文化自信。
4.(2024·福建宁德三模·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材料
地图是地理信息的直观载体,也是不可或缺的图像史料。
综合图2、图3及所学知识,提取两条与历史发展趋势相关的结论,并运用图中信息加以说明。
【答案】(8分)
结论1:国家由分裂割据走向统一。
理由:从图2中出现的韩、赵、魏、秦等诸侯国并立,到图3秦灭六国,建立统一国家。
结论2:地方行政制度从分封制到郡县制。
理由:从图2的东周及韩、赵、魏、秦等地方封国,到图3秦朝将全国划分为胶东、渔阳、陇西、象郡等郡进行治理,而再无封国。
【解析】
首先,提取结论。据材料“战国七雄形势图”“秦朝疆域图”并结合纲要上第2课和第3课所学,从国家统一的角度分析可得结论1:国家由分裂割据走向统一;
从地方行政制度变革的角度分析可得结论2:地方行政制度从分封制到郡县制。其次,说明理由。据材料“战国七雄形势图”“秦朝疆域图”,从国家统一的角度说明可得理由:从图2中出现的韩、赵、魏、秦等诸侯国并立,到图3秦灭六国,建立统一国家;
从地方行政制度变革的角度说明可得理由:从图2的东周及韩、赵、魏、秦等地方封国,到图3秦朝将全国划分为胶东、渔阳、陇西、象郡等郡进行治理,而再无封国。
5.(2024·福建福州四模·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在传世文献记载中,湖北随州是周朝时期随国的国都。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该地发现了13座曾侯(国君)的墓葬,因此有学者提出“曾国即随国”的观点。以下为相关证据:
组别 序号 史料出处 相关信息
第一组 ① 曾侯宝及其夫人芈加并穴合葬墓编钟的铭文 先祖南宫适因功受封南土,在曾地建邦。
② 曾侯宝及其夫人芈加并穴合葬墓铜缶的铭文 楚王将女儿芈加嫁至随国。
第二组 ③ 曾侯璵墓编钟的铭文 曾国是周朝开国功臣南宫适的封国。春秋时期吴国伐楚,在吴破楚入郢之战后楚昭王逃奔曾国。
④ 左传·定公四年》 吴败楚兵于柏举,遂入郢,昭王出亡在随。
从两组证据中选择其中一组,对“曾国即随国”的观点加以论证,并说明该组证据优于另一组的理由。
【答案】(8分)
选择:第一组(1分)
论证:出土于曾侯夫妇合葬墓的编钟铭文和铜缶铭文可相互印证。芈加嫁到了随国,而在出土的墓葬中,她是曾侯的夫人,由此推断出曾国和随国是同一个国家。(3分)
理由:第一组证据是出自同一考古现场的实物证据,且可相互印证;(2分)
第二组证据均记述了楚昭王亡命他国的史实,但出亡地的名称记述不一,仅可推断出亡地可能异名同国。(2分)
选择:第二组(1分)
论证:西周建立后,为巩固统治,进行了大规模的分封,建立了严格礼乐制度。1978年以来,湖北地区考古发现了大量体现周代礼乐制度的编钟等礼器。其中曾侯与墓编钟的铭文记载,曾国是周朝开国功臣南宫适的封国。春秋时期吴国伐楚,在吴破楚入郢之战后楚昭王逃奔曾国。根据史籍《左传·定公四年》记载,“吴败楚兵于柏举,遂入郢,昭王出亡在随”,两者之间能够形成互相印证的证据链,由此证明此地也称随国。无论是曾国的称呼还是随国的称呼都来自于可信度较高的考古实物证据,据此,我们可以合理地推断,古代曾、随为同一诸侯国的不同称谓。(5分)
理由:第二组证据采用历史史料和考古实物结合的方式,进行相互印证,方式更加科学。(2分)
【解析】
首先需要阅读材料,根据第二组考古实物和历史文献结合,可以判定第二组更加科学准确。据材料“曾侯与墓编钟的铭文中曾国是周朝开国功臣南宫适的封国……在吴破楚入郢之战后楚昭王逃奔曾国”可验证从考古发现的实物资料证实,曾国的历史。根据材料“《左传·定公四年》记载,吴败楚兵于柏举,遂入郢,昭王出亡在随”可得相同的历史史实,所以可得出论证:西周建立后,为巩固统治,进行了大规模的分封,建立了严格礼乐制度。1978年以来,湖北地区考古发现了大量体现周代礼乐制度的编钟等礼器。其中曾侯与墓编钟的铭文记载,曾国是周朝开国功臣南宫适的封国。春秋时期吴国伐楚,在吴破楚入郢之战后楚昭王逃奔曾国。根据史籍《左传·定公四年》记载,“吴败楚兵于柏举,遂入郢,昭王出亡在随”,两者之间能够形成互相印证的证据链,由此证明此地也称随国。无论是曾国的称呼还是随国的称呼都来自于可信度较高的考古实物证据,据此,我们可以合理地推断,古代曾、随为同一诸侯国的不同称谓。
理由:所以可以得出,第二组证据采用历史史料和考古实物结合的方式,进行相互印证,方式更加科学。
6.(2024·福建漳州高三三模·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文物,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
材料
图3 曾侯乙编钟
1978年,曾侯乙编钟出土于湖北随州曾侯乙墓;是年代为战国早期的礼乐之器,是我国迄今发现数量最多、保存最好的一套编钟。全套编钟共六十五件,分三层八组悬挂在呈曲尺形的铜木结构钟架上。钟及架、钩上共有铭文3755字,内容为编号、记事、标音及乐律理论。钟架为铜木结构,呈曲尺形。横梁木质,绘饰以漆,横梁两端有雕饰龙纹的青铜套。中下层横梁各有三个佩剑铜人,以头、手托顶梁架,中部还有铜柱加固。铜人着长袍,腰束带,神情肃穆,是青铜人像中难得的佳作。它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之为“稀世珍宝”。
——摘编自湖北省博物馆曾侯乙编钟简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曾侯乙编钟”在中国古代文明发展中的文物价值。(8分)
【答案】(8分)
曾侯乙青铜编钟作为礼乐之器,蕴含着先秦时期丰富的礼乐文化思想(礼乐制度文明,);见证了中国古代高超的青铜铸造技术;反映了战国时期就已形成相对全面的乐律体系;编钟的造型和雕饰展现了战国高超的装饰艺术;体现了先秦时期贵族阶层的审美文化;编钟是中国古代文化辉煌成就的集中体现;是人类历史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产。(8分,第点2分,答出四点即可)
【解析】据材料“是年代为战国早期的礼乐之器”可知曾侯乙青铜编钟作为礼乐之器,蕴含着先秦时期丰富的礼乐文化思想(礼乐制度文明);据材料“是青铜人像中难得的佳作”可知见证了中国古代高超的青铜铸造技术;据材料“内容为编号、记事、标音及乐律理论”可知反映了战国时期就已形成相对全面的乐律体系;据材料“横梁木质,绘饰以漆”可知编钟的造型和雕饰展现了战国高超的装饰艺术;据材料“曾侯乙编钟出土于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可知体现了先秦时期贵族阶层的审美文化;结合编钟的史实可知编钟是中国古代文化辉煌成就的集中体现与是人类历史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产。
7.(2024·福建泉州三模·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材料
《山海经》载“闽在海中”。自古以来,闽人牧洋为田、与海共荣共存。
(1)根据图4—图6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闽在海中”的涵义。(6分)
(2)除上述材料之外,简述研究“闽在海中”还可以补充哪些类型的史料,请至少列出两种。(2分)
【答案】(8分)
(1)涵义:图4为福建先民生产、生活的写照,表明当时人们谋生的主要手段是与采集渔猎相关。图5表明福建在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地位,其中泉州作为宋元时期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体现与亚非欧和平交往、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商贸之路、文化之路,沉船、港口与贸易品,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见证。图6福州船政局是中国近代第一个造船业基地,是洋务运动军事工业的重要基地,也是近代海军的重要基地,继而成为中国近代工业文明的发祥地、近代中国“向海图强”的发端。(6分)
(2)文献史料(史书、档案、方志等)、口述史料。(任答2点,2分)
【解析】
(1)“闽在海中”,福建境内山多田少,沿海岛屿星罗棋布,自古以来闽人牧洋为田、与海共荣共存,福建人世代将海洋品格流淌在血脉之中;在具体阐释过程中,要结合图片具体说明福建是如何与中华海洋文明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图4为福建先民生产、生活的写照,表明当时人们谋生的主要手段是与采集渔猎相关;图5表明福建在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地位,其中泉州作为宋元时期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体现与亚非欧和平交往、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商贸之路、文化之路,沉船、港口与贸易品,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见证;图6福州船政局是中国近代第一个造船业基地,是洋务运动军事工业的重要基地,也是近代海军的重要基地,继而成为中国近代工业文明的发祥地、近代中国“向海图强”的发端。
(2)材料中主要展示了一些实物史料,结合所学,可以补充文献史料(史书、档案、方志等)和口述史料。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专题1、先秦时期 (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