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十一 明清时期的政治 (含解析)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练习

十一 明清时期的政治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23·深圳模拟)明代的全国总志《大明一统志》的编纂者指出:“为天下总图于首,披图而观,庶天下疆域广轮之大,了然在目……而我皇明一统之盛,冠乎古今者,垂之万世,有足征云。”由此可见,明代编纂《大明一统志》的主要目的是 (  )
A.展现明代疆域的广阔
B.服务于大一统国家治理
C.维护天朝上国的地位
D.宣扬明朝统治的合法性
2.(2023·广东三校联考)明朝时期,朝廷除对各地的监察御史进行考核外,还要求地方按察使司按时据实上报御史巡按地方时有无铺张浪费以劳州县等情况。这些规定旨在 (  )
A.保证监察规范有效
B.限制监察御史权力
C.协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D.拓宽对地方的监察渠道
3.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礼部主事卢洪春上疏劝谏皇帝勤政。皇帝大怒,传谕内阁,命拟旨治其罪。阁臣拟夺其官,“帝不从,廷杖六十,斥为民”。诸给事中申救,忤逆帝意。“诸御史疏继之,帝怒,夺俸有差。”这一过程中 (  )
A.礼部削弱了内阁权力
B.内阁行使了决策的权力
C.御史制约了皇帝权力
D.给事中行使了言谏权力
4.明代宣德后,内阁职能日益凸显,“凡中外奏章,许用小票墨书,贴各疏面以进”,提出处理意见,“谓之条旨”,还以司礼监代皇帝批阅章奏,“自御笔亲批数本外,皆众太监分批”,“既设司礼监掌行,又命内阁大学士共理”。这一体制的形成 (  )
A.有利于封建皇权的稳固
B.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君权
C.缓和了皇权与相权矛盾
D.使中央行政权发生转移
5.1936年,在云南玉溪县郑和十七世孙郑绍明家里发现了《郑和家谱》,记载了郑和出使事迹:“和才负经纬,文通孔孟,特选皇廷……所至诸国名:占城国、爪哇国、暹罗国……于诸番国并海外,公干教化诸番王等无不祗顺(恭敬)……又乃称和公之德而扬和公之行,可谓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者矣。”这表明郑和下西洋 (  )
A.以宣扬明朝国威为目的
B.拓展海洋的政治愿望
C.冲击传统对外贸易政策
D.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6.(2023·惠州模拟)明朝中后期,笑话文学广为流行。有人认为“笑能疗腐”“心孔塞者,吾将笑之使达”“无所不可,道在戏谑”,冯梦龙甚至在《广笑府》中拿尧、舜、汤、武、老子、佛祖、孔子等人开玩笑。这反映了当时 (  )
A.儒学面临严重挑战
B.社会环境相对安定
C.文学娱乐功能为主
D.世俗文化得到发展
7.清入关前,凡军国大政皆交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入关后,这一传统被继承下来。议政王大臣会议由满族上层贵族组成,也称“国议”,权力很大,“诸王大臣佥议既定,虽至尊无如之何”。据此可知,议政王大臣会议 (  )
A.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皇权
B.呈现了近代议会制的雏形
C.易于得到汉族官僚的支持
D.实际权力等同于明代内阁
8.(2023·湛江模拟)清代中期,皇帝对某些文书的递呈方式作出了严格规定:在京各部院之折,必令堂官亲递。如系自奏之折,贝勒以下,皆令亲递;惟亲王、郡王,准遣官代递。文武大臣年逾六十岁者,亦准代递。这表明当时 (  )
A.文书的保密性受到重视
B.以孝治国理念得以彰显
C.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D.特权阶层受到政府优待
9.研究表明,清代中枢机构的重大变革无疑是军机处的设立。但军机处在形式上却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不像正式国家机关的样子。如办公的地方不称衙署仅称“值房”,且条件简陋,初仅板屋数间,后来才改建瓦屋。这表明其实际职能(  )
A.“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B.“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C.“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
D.“别黑白而定一尊”
10.雍正时期,在继续密折制度的同时,还建立了由亲近人员负责的文武官员优劣簿,以圈两圈、圈一圈、点一点、加一直、打一“×”的方式区分优劣五等。这一做法旨在 (  )
A.强化政府的廉政建设
B.任用贤良能臣参与决策
C.提升官员的行政能力
D.保证国家机器高效运转
【加固训练】
传统观点认为,军机处设立于清雍正朝,标志着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美国学者白彬菊研究满文和汉文档案后认为:军机处有一逐步建立的过程,始于雍正朝,乾隆初形成;军机处日益扩张,君主专制统治让位给了君主与大臣的合作,大臣有可能限制君主独断。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  )
A.军机处设立的时间尚无定论
B.拓展史料有助于形成新的认识
C.军机处完善了君主专制机制
D.立场的差异造成认识的不同
11.(2023·湛江模拟)雍正曾说:“盖天下之人,有不必强同者。五方风气不齐,习尚因之有异,如满洲长于骑射,汉人长于文章,西北之人果决有余,东南之人颖慧较胜,非惟不必强同,实可以相济为理者也。至若言语嗜好,服食起居,从俗从宜,各得其适。”由此可见,清朝 (  )
A.实现了边疆内地一体化治理
B.秉持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C.民族政策促进了民族间交融
D.开创了边疆地区管理新模式
12.清朝知县上任前,九卿科道要用以下七项标准对其进行面试:“别其流品”“观其身言”“核其事故”“论其资考”“定其期限”“密其回避”“验其文凭”。这体现出(  )
A.基层官员考核评价标准有所变化
B.中央政府对基层治理的重视
C.清代中央监察制度体系日益完备
D.清代选拔官员程序日趋严格
13.乾隆时规定:喇嘛补放营官均由达赖喇嘛之近侍随从充任,但因不能到职,总系派人代办,难免会有代办者敲诈百姓,贪赃受贿的情况。嗣后凡需委派代办,均由驻藏大臣选妥干者前去充任,升补事宜,统归驻藏大臣会同达赖喇嘛遴选。这一变化(  )
A.改变了因俗而治的政策
B.开启了中央对西藏的管辖
C.强化了西藏的社会治理
D.加强了西藏与内地的交流
【拓展延伸】清朝前中期边疆治理的特点
(1)国家更重视边疆治理,中央设专门机构管理少数民族事务。
(2)尊重各民族的习俗和宗教信仰,因地制宜,因俗而治。
(3)国家对边疆控制加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版图。
(4)政策有传承和创新。
14.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的签订,彻底改变了王朝国家长期存在以中原为中心,由内而外划定边疆的传统做法……此后,自康熙到乾隆年间,中俄多次签订条约划定边界,逐步明晰了中俄双方的疆界和相关权益,同时也划定了与藩属国朝鲜的边界。这反映出清朝前期 (  )
A.被迫对外妥协 B.主权国家观念萌发
C.疆域完全确定 D.朝贡体系逐渐瓦解
15.(2023·惠州模拟)清军机处设立后,皇帝的命令,凡涉及“诰诫臣工、指授兵略、查核政事、责问刑罚之不当者”等机密事项,不通过内阁明发,而由军机大臣密封,交兵部捷报处直接寄给接受命令的官员个人。此举 (  )
A.强化了君主对官僚机构控制
B.提升了政府的治理能力
C.实现了中枢机构的有效制衡
D.减少了皇帝的决策失误
16.清朝不同时期耕地与人口数据比例变化表
年代 耕地面积(顷) 人口(人) 每人实得耕 地(亩/人)
乾隆十八年(1753) 7 801 142 183 678 259 4.25
乾隆三十一年(1766) 7 807 156 208 095 796 3.75
嘉庆十七年(1812) 7 913 939 361 600 000 2.19
依据表格可以推知,清朝 (  )
A.垦荒拓耕效果显著 B.外来人口流入剧增
C.人地矛盾日益激化 D.农业经济发展迅速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题,共27分。
17.(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改土归流源于明朝。清朝建国初曾对部分土司改置为流官。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苗民以弃暴归仁,奔诉永顺司,此时皆言为保靖宣慰司管辖。至四十二年,始皆输诚纳粮,设百户、寨长。雍正五年三月,湖北总督傅敏“会同黔省预筹擒捕不法花苗(土司)”。九月,清兵进入湘南,收土司之权,对其家属作出安置,改土归流付诸行动。十一月,官兵抵达桑植境内,地方土(民)、苗(民)载道欢迎,土司缴印归诚,改土归流进展十分顺利。
——摘编自周妮《清代湖南“苗疆”改土归流时间
与秩序考论——以雍正<硃批奏折>为中心》
材料二 土司制度作为民族地区的自治制度曾维护着边疆民族地区政治文化的原生性和多元性,清政府推行的改土归流政策以加强中央王朝对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统治,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设。
——摘编自聂迅《清代土司基层社会治理
组织体系重构:以改土归流地区为中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前期改土归流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朝前期改土归流的历史意义。(9分)
18.(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卫所,明代常备军事组织。明代在各要害地方皆设卫所,屯驻军队,若干府划为一个防区设卫,卫下设所。卫所集中分布区域与明代的政治、经济、国防等有密切关系。
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明代卫所集中分布的区域,并说明集中分布的理由。(要求:只需写出明代卫所的两个集中分布区域;理由准确充分,表述清晰)十一 明清时期的政治
(45分钟 75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23·深圳模拟)明代的全国总志《大明一统志》的编纂者指出:“为天下总图于首,披图而观,庶天下疆域广轮之大,了然在目……而我皇明一统之盛,冠乎古今者,垂之万世,有足征云。”由此可见,明代编纂《大明一统志》的主要目的是 (  )
A.展现明代疆域的广阔
B.服务于大一统国家治理
C.维护天朝上国的地位
D.宣扬明朝统治的合法性
【解析】选B。根据材料“为天下总图于首,披图而观,庶天下疆域广轮之大,了然在目……而我皇明一统之盛,冠乎古今者,垂之万世,有足征云”可知,明代编纂《大明一统志》的目的主要是了解统治的疆域,服务于大一统国家治理,故B正确;结合材料内容可知编纂《大明一统志》的目的不是展现明代疆域的广阔,排除A;题干中材料的主旨是彰显国家大一统的局面,并不是维护天朝上国的地位,排除C;宣扬明朝统治的合法性不是明代编纂《大明一统志》的主要目的,排除D。
2.(2023·广东三校联考)明朝时期,朝廷除对各地的监察御史进行考核外,还要求地方按察使司按时据实上报御史巡按地方时有无铺张浪费以劳州县等情况。这些规定旨在 (  )
A.保证监察规范有效
B.限制监察御史权力
C.协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D.拓宽对地方的监察渠道
【解析】选A。根据材料可知,朝廷对各地的监察御史进行考核,同时要求地方上报御史巡按地方时的相关情况,说明朝廷加强对监察御史的管理,目的是保证监察规范有效,A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加强管理,而不是限制监察御史权力,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协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C;材料强调的是加强对监察御史的管理,没有涉及拓宽对地方的监察渠道,排除D。
3.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礼部主事卢洪春上疏劝谏皇帝勤政。皇帝大怒,传谕内阁,命拟旨治其罪。阁臣拟夺其官,“帝不从,廷杖六十,斥为民”。诸给事中申救,忤逆帝意。“诸御史疏继之,帝怒,夺俸有差。”这一过程中 (  )
A.礼部削弱了内阁权力
B.内阁行使了决策的权力
C.御史制约了皇帝权力
D.给事中行使了言谏权力
【解析】选D。对于皇帝的决策,给事中“忤逆帝意”,不遵从皇帝的旨意,结合史实,给事中直接对皇帝负责,辅助皇帝处理奏章,及时制止纠正皇帝的失德失政行为,故选D;内阁本身就没有权力,是皇帝的秘书咨询机构,排除A、B;御史和给事中一样都属于言官,并不能制约皇帝权力,排除C。
4.明代宣德后,内阁职能日益凸显,“凡中外奏章,许用小票墨书,贴各疏面以进”,提出处理意见,“谓之条旨”,还以司礼监代皇帝批阅章奏,“自御笔亲批数本外,皆众太监分批”,“既设司礼监掌行,又命内阁大学士共理”。这一体制的形成 (  )
A.有利于封建皇权的稳固
B.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君权
C.缓和了皇权与相权矛盾
D.使中央行政权发生转移
【解析】选A。材料反映的是内阁执掌“票拟”权和司礼监执掌“批红”权,皇帝用司礼监的“批红”牵制内阁的“票拟”,以达到平衡政局、稳固皇权的目的,故选A,排除B。宰相在明代已被废除,内阁权力不同于宰相的权力,排除C;行政权主要由六部掌握,中央行政权未发生转移,排除D。
5.1936年,在云南玉溪县郑和十七世孙郑绍明家里发现了《郑和家谱》,记载了郑和出使事迹:“和才负经纬,文通孔孟,特选皇廷……所至诸国名:占城国、爪哇国、暹罗国……于诸番国并海外,公干教化诸番王等无不祗顺(恭敬)……又乃称和公之德而扬和公之行,可谓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者矣。”这表明郑和下西洋 (  )
A.以宣扬明朝国威为目的
B.拓展海洋的政治愿望
C.冲击传统对外贸易政策
D.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解析】选A。根据材料“于诸番国并海外,公干教化诸番王等无不祗顺”可知,明朝政府仍然固守传统的宗藩体制,对周边国家宣扬国威,A正确;材料中并没有涉及“拓展海洋”的相关内容,并且中国古代的统治者大多缺乏“海洋意识”,排除B;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宣扬国威,与贸易无关,排除C;明清时期世界的趋势是发展资本主义,积极进行殖民扩张,明政府固守传统的宗藩体制观念,这与时代发展潮流是背道而驰的,排除D。
6.(2023·惠州模拟)明朝中后期,笑话文学广为流行。有人认为“笑能疗腐”“心孔塞者,吾将笑之使达”“无所不可,道在戏谑”,冯梦龙甚至在《广笑府》中拿尧、舜、汤、武、老子、佛祖、孔子等人开玩笑。这反映了当时 (  )
A.儒学面临严重挑战
B.社会环境相对安定
C.文学娱乐功能为主
D.世俗文化得到发展
【解析】选D。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明朝中后期的中国。据材料“冯梦龙甚至在《广笑府》中拿尧、舜、汤、武、老子、佛祖、孔子等人开玩笑”可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壮大,反对偶像崇拜、强调内心舒适的笑话文学广为流行,世俗文化得到发展,D正确;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理学由于僵化而吸引力下降,但理学依然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严重挑战”夸大了当时儒学所面临的挑战,排除A;笑话文学的流行,无法得出“社会环境相对安定”的结论,排除B;娱乐只是文学的诸多功能之一,排除C。
7.清入关前,凡军国大政皆交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入关后,这一传统被继承下来。议政王大臣会议由满族上层贵族组成,也称“国议”,权力很大,“诸王大臣佥议既定,虽至尊无如之何”。据此可知,议政王大臣会议 (  )
A.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皇权
B.呈现了近代议会制的雏形
C.易于得到汉族官僚的支持
D.实际权力等同于明代内阁
【解析】选A。据材料“诸王大臣佥议既定,虽至尊无如之何”可知,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决议即便是皇帝也不能更改,说明议政王大臣会议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皇权。故A正确。近代议会制是近代民主政治的表现,但议政王大臣会议属于贵族会议,不是民主政治,故B错误。据材料“议政王大臣会议由满族上层贵族组成”可知,该会议维护的是“清政府的统治及满洲贵族的利益,“易于得到汉族官僚的支持”说法错误,故C错误。明朝内阁是皇帝的咨询机构,它的设立标志着专制皇权达到新高度,而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很大,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皇权,故D错误。
8.(2023·湛江模拟)清代中期,皇帝对某些文书的递呈方式作出了严格规定:在京各部院之折,必令堂官亲递。如系自奏之折,贝勒以下,皆令亲递;惟亲王、郡王,准遣官代递。文武大臣年逾六十岁者,亦准代递。这表明当时 (  )
A.文书的保密性受到重视
B.以孝治国理念得以彰显
C.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D.特权阶层受到政府优待
【解析】选A。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根据材料“在京各部院之折,必令堂官亲递。如系自奏之折,贝勒以下,皆令亲递;惟亲王、郡王,准遣官代递。文武大臣年逾六十岁者,亦准代递”可知,清朝对文书递呈方式有着严格的要求,表明当时重视文书的保密性,A正确;材料涉及文书的呈递,未涉及以孝治国理念,排除B;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不符合材料,排除C;材料表明当时文书的保密性受到重视,D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9.研究表明,清代中枢机构的重大变革无疑是军机处的设立。但军机处在形式上却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不像正式国家机关的样子。如办公的地方不称衙署仅称“值房”,且条件简陋,初仅板屋数间,后来才改建瓦屋。这表明其实际职能(  )
A.“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B.“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C.“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
D.“别黑白而定一尊”
【解析】选A。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军机处在形式上却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不像正式国家机关的样子”表明军机处的实际职能是跪受笔录,只是秘书班子而已,即“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故A正确;“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是顾炎武反对“独治”、主张“众治”的思想,故B错误;“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指的是明太祖废除丞相以后,各部相互制约,便于皇帝加强皇权,故C错误;“别黑白而定一尊”指的是君主专制,故D错误。
10.雍正时期,在继续密折制度的同时,还建立了由亲近人员负责的文武官员优劣簿,以圈两圈、圈一圈、点一点、加一直、打一“×”的方式区分优劣五等。这一做法旨在 (  )
A.强化政府的廉政建设
B.任用贤良能臣参与决策
C.提升官员的行政能力
D.保证国家机器高效运转
【解析】选D。据材料“以圈两圈、圈一圈、点一点、加一直、打一‘×’的方式区分优劣五等”可知,这种区分官员办事能力的办法,可以使皇帝能够更直接、快捷地分派任务知人善任,有效地促进国家机器高效运转,故选D;据所学可知,廉政建设是对官员任职期间品行的考察,这与题中区分官员工作能力的主旨不符,排除A;据所学可知,雍正时期官员有优劣之分,不能说明任用贤良参与决策,排除B;据材料“文武官员优劣簿……区分优劣五等”可知,区分优劣便于皇帝对官员行政能力的掌握,提升官员的行政能力与主旨不符,排除C。
【加固训练】
传统观点认为,军机处设立于清雍正朝,标志着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美国学者白彬菊研究满文和汉文档案后认为:军机处有一逐步建立的过程,始于雍正朝,乾隆初形成;军机处日益扩张,君主专制统治让位给了君主与大臣的合作,大臣有可能限制君主独断。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  )
A.军机处设立的时间尚无定论
B.拓展史料有助于形成新的认识
C.军机处完善了君主专制机制
D.立场的差异造成认识的不同
【解析】选B。本题考查军机处,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美国学者通过研究满文和汉文档案,对军机处提出不同的看法,这说明拓展史料有助于形成新的认识,故选B;传统观点和美国学者的观点都认为军机处设立于雍正朝,对于这一问题双方并无争议,故排除A;C说法与美国学者的观点不符,故排除C;从材料中看不出传统观点代表谁的立场,故排除D。
11.(2023·湛江模拟)雍正曾说:“盖天下之人,有不必强同者。五方风气不齐,习尚因之有异,如满洲长于骑射,汉人长于文章,西北之人果决有余,东南之人颖慧较胜,非惟不必强同,实可以相济为理者也。至若言语嗜好,服食起居,从俗从宜,各得其适。”由此可见,清朝 (  )
A.实现了边疆内地一体化治理
B.秉持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C.民族政策促进了民族间交融
D.开创了边疆地区管理新模式
【解析】选B。根据材料“盖天下之人,有不必强同者”“五方风气不齐,习尚因之有异……非惟不必强同,实可以相济为理者也”“从俗从宜,各得其适”可知,清代雍正帝对国内民族关系的一些认知,说明清朝秉持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B正确;“从俗从宜,各得其适”反映了对少数民族因俗而治,与边疆内地一体化治理无关,排除A;材料体现了清代统治者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民族交融无关,排除C;材料提及边疆地区的管理要因俗而治,与开创边疆地区管理新模式无关,排除D。
12.清朝知县上任前,九卿科道要用以下七项标准对其进行面试:“别其流品”“观其身言”“核其事故”“论其资考”“定其期限”“密其回避”“验其文凭”。这体现出(  )
A.基层官员考核评价标准有所变化
B.中央政府对基层治理的重视
C.清代中央监察制度体系日益完备
D.清代选拔官员程序日趋严格
【解析】选B。根据材料可知,清代中央政府在知县上任前,要再次进行全方位的面试,体现出对基层官员和基层治理的重视,B正确;材料未体现基层官员考核评价标准的变化,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对基层官员的面试,不属于监察制度,排除C;材料反映的是对基层官员的面试,不属于官员的选拔,排除D。
13.乾隆时规定:喇嘛补放营官均由达赖喇嘛之近侍随从充任,但因不能到职,总系派人代办,难免会有代办者敲诈百姓,贪赃受贿的情况。嗣后凡需委派代办,均由驻藏大臣选妥干者前去充任,升补事宜,统归驻藏大臣会同达赖喇嘛遴选。这一变化(  )
A.改变了因俗而治的政策
B.开启了中央对西藏的管辖
C.强化了西藏的社会治理
D.加强了西藏与内地的交流
【解析】选C。据材料“喇嘛补放营官均由达赖喇嘛之近侍随从充任” “均由驻藏大臣选妥干者前去充任,升补事宜,统归驻藏大臣会同达赖喇嘛遴选”可知喇嘛补放营官的选拔方式发生变化,强化了驻藏大臣对西藏的管理,故选C;达赖喇嘛设置是因俗而治的表现,材料变化并没有改变了因俗而治的政策,排除A;西藏是从元朝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的,排除B;材料只涉及西藏问题的处理,与内地无关,排除D。
【拓展延伸】清朝前中期边疆治理的特点
(1)国家更重视边疆治理,中央设专门机构管理少数民族事务。
(2)尊重各民族的习俗和宗教信仰,因地制宜,因俗而治。
(3)国家对边疆控制加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版图。
(4)政策有传承和创新。
14.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的签订,彻底改变了王朝国家长期存在以中原为中心,由内而外划定边疆的传统做法……此后,自康熙到乾隆年间,中俄多次签订条约划定边界,逐步明晰了中俄双方的疆界和相关权益,同时也划定了与藩属国朝鲜的边界。这反映出清朝前期 (  )
A.被迫对外妥协 B.主权国家观念萌发
C.疆域完全确定 D.朝贡体系逐渐瓦解
【解析】选B。根据材料,《尼布楚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传统的外交发生了变化,由传统的藩属外交,开始转向主权国家之间的外交,同时,清朝与藩属国之间的国界也开始划定,这都体现了主权国家观念的萌发,故选B。《尼布楚条约》是在清政府战胜俄军的前提下签订的,不是被迫妥协,A不符合史实,排除;康熙时期,西北地区还处在战争状态,清朝疆域并未完全确定,C不符合史实,排除;朝贡体系是清朝末年,伴随着外国势力侵略,清政府统治力量衰落而逐步瓦解的,材料只体现清朝与藩属国划定边界,无法说明朝贡体系瓦解,排除D。
15.(2023·惠州模拟)清军机处设立后,皇帝的命令,凡涉及“诰诫臣工、指授兵略、查核政事、责问刑罚之不当者”等机密事项,不通过内阁明发,而由军机大臣密封,交兵部捷报处直接寄给接受命令的官员个人。此举 (  )
A.强化了君主对官僚机构控制
B.提升了政府的治理能力
C.实现了中枢机构的有效制衡
D.减少了皇帝的决策失误
【解析】选A。材料中所述的是清朝的廷寄制度,绕开内阁的“明发上谕”,直接寄发至官员个人,易于保密,且传递迅速,便于强化君主对官僚机构的控制,A正确;材料只是讲述皇帝命令传达方式的变化,并未提升政府的治理能力,排除B;廷寄出发点是为了保密,而非实现中枢机构的制衡,也难以实现“有效”制衡,排除C;军机处加强了君主专制,加大了决策失误的可能性,排除D。
16.清朝不同时期耕地与人口数据比例变化表
年代 耕地面积(顷) 人口(人) 每人实得耕 地(亩/人)
乾隆十八年(1753) 7 801 142 183 678 259 4.25
乾隆三十一年(1766) 7 807 156 208 095 796 3.75
嘉庆十七年(1812) 7 913 939 361 600 000 2.19
依据表格可以推知,清朝 (  )
A.垦荒拓耕效果显著 B.外来人口流入剧增
C.人地矛盾日益激化 D.农业经济发展迅速
【解析】选C。据表格信息,乾隆至嘉庆年间,耕地面积增长缓慢,人口出现了大幅度增长,导致人均实得耕地逐渐下降,反映了当时人地矛盾日益突出,故选C;材料中耕地面积的增长并不明显,说明垦荒拓耕效果并不明显,排除A;清朝前期的人口增长主要是自然增长的结果,与外来人口流入无关,排除B;人均实得耕地逐渐下降导致人地矛盾尖锐,容易激化社会矛盾,不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排除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题,共27分。
17.(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改土归流源于明朝。清朝建国初曾对部分土司改置为流官。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苗民以弃暴归仁,奔诉永顺司,此时皆言为保靖宣慰司管辖。至四十二年,始皆输诚纳粮,设百户、寨长。雍正五年三月,湖北总督傅敏“会同黔省预筹擒捕不法花苗(土司)”。九月,清兵进入湘南,收土司之权,对其家属作出安置,改土归流付诸行动。十一月,官兵抵达桑植境内,地方土(民)、苗(民)载道欢迎,土司缴印归诚,改土归流进展十分顺利。
——摘编自周妮《清代湖南“苗疆”改土归流时间
与秩序考论——以雍正<硃批奏折>为中心》
材料二 土司制度作为民族地区的自治制度曾维护着边疆民族地区政治文化的原生性和多元性,清政府推行的改土归流政策以加强中央王朝对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统治,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设。
——摘编自聂迅《清代土司基层社会治理
组织体系重构:以改土归流地区为中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前期改土归流的特点。(6分)
【解析】第(1)题据材料一“土司改置为流官……设百户、寨长”得出因地制宜;据材料一“源于明朝。清朝建国初……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四十二年……雍正五年三月……”得出循序渐进;据材料一“为保靖宣慰司管辖……擒捕不法花苗(土司)……清兵进入湘南,收土司之权,对其家属作出安置”得出方式多元;据材料一“湖北总督……清兵进入湘南……官兵抵达桑植境内”得出朝廷主导。
答案:(1)特点: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方式多元;朝廷主导。(6分,回答出三点即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朝前期改土归流的历史意义。(9分)
【解析】第(2)题据所学土司制度具有一定的割据性,改土归流取消土司世袭,任命有任期、可调动的流官,得出加强了中央王朝对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统治;据材料二“清政府推行的改土归流政策以加强中央王朝对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统治”得出促进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与中原地区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有利于清朝国家制度和社会治理的发展;据所学改土归流后清政府在当地清查户口、丈量土地、核实赋税等工作得出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答案: (2)意义:加强了中央王朝对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统治;促进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与中原地区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有利于清朝国家制度和社会治理的发展;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9分,回答出三点即可)
18.(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卫所,明代常备军事组织。明代在各要害地方皆设卫所,屯驻军队,若干府划为一个防区设卫,卫下设所。卫所集中分布区域与明代的政治、经济、国防等有密切关系。
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明代卫所集中分布的区域,并说明集中分布的理由。(要求:只需写出明代卫所的两个集中分布区域;理由准确充分,表述清晰)
【解析】这一题属于开放性试题,首先,考生要明确什么是卫所,这从题中所给的文字材料“卫所,明代常备军事组织。明代在各要害地方皆设卫所,屯驻军队,若干府划为一个防区设卫,卫下设所”可以获得,明确卫所实际上是军事组织,卫和所分别是上下两级防区,布置在要害地带。然后,考生需要结合题目所给的信息来写出卫所集中分布区域。所写区域应该符合题干中要求的“要害地方”“卫所集中分布区域与明代的政治、经济、国防等有密切关系”。最后,就自己所写的卫所集中分布区域说明理由,注意表述符合明朝史实,且与题目所涉及的“要害地方”“卫所集中分布区域与明代的政治、经济、国防等有密切关系”相关就可以。
答案:一类:明朝的都城附近。两个都城中的一个(南京或者北京)附近。(3分)
理由:是皇宫所在地,也是政治经济中心,当然也是国防要地。(3分)
二类:北部与蒙古族交界地带(大约长城一带),应该是对付元朝残余势力的要害地带。(3分)
理由:明朝是灭亡了元朝(蒙古政权)才建立的,设立卫所有利于保护北部边境安全;保护我国的农耕经济。(3分)
(从另外两类回答也可。一类: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如东北、西北、西南和东南区域。理由:为了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控制,维护国家的统一,会设置集中分布的卫所。二类:容易遭到外来侵略的地区,比如东南沿海地区。理由:这是我国的经济重心所在,也是明朝曾遭受过倭寇的侵扰的地方,为了维护国家主权、保卫国防安全,会设立集中分布的卫所。)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十一 明清时期的政治 (含解析)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练习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