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作业
(20分钟;30分)
一、选择题(每道题2分,共计24分)
1 .19世纪60年代初,清政府得知太平天国向美国购买船炮的消息后,决定委托英国人李 泰国购买军舰并装备一支舰队。李泰国擅自决定舰上人员全部由英国人出任。清政府提出 舰队人员应主要以中国人为主,与其反复交涉未果。清政府只能把斥巨资组建的舰队解散, 并将船只廉价出售,损失了约六十七万两白银。下列各项与此事件相关的是
A. 太平天国运动的迅速失败 B. 清政府加快“自强”步伐
C. 变革政治制度的思想产生 D. 英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2.1898年,亲历甲午中日战争的四川提督宋庆,为纪念战争中殉国的毅军将士,撰写《大 清敕建锦州毅军昭忠祠碑记》其中写到:“军旅所需,百无一办”,“徘徊观望”,“败不相 救”,主将“振臂—呼,踣者起,疲者奋,裹创肉搏,赴死无悔”。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①碑铭的主观性太强价值不大②体现毅军英勇抗敌的爱国精神
③揭露了日本侵华的种种罪行④揭示甲午战争失败的一些原因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3.以下四项表述可以从史实直接推断出结论的是
史实 结论
A 《天朝田亩制度》提出了“有田同耕,有 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主张 体现了农民追求社会财富平均的理想
B 洋务派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等一批近代 企业,建成新式海军 说明中国实现了“自强”“求富”的 目 的
C 光绪帝发布上百道变法诏令,涉及政治、 表明清政府实施了完整的资产阶级改
军事、文化、教育等除旧布新的举措 革方案
D 义和团运动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 反映出社会主要矛盾是清政府与民众 的矛盾
A.A B.B C.C D.D
4.近代某革命纲领绘制了一幅新型社会的蓝图:每个基层单位,建立一个“国库”,每户 留足口粮,余则归国库。各家遇有婚丧嫁娶和生育等事,按规定费用到“国库”领取;鳏 寡孤独残废等丧失劳动能力的人,也由“国库”开支抚养。这一蓝图
①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 ②实现了大同社会美好愿望
③体现绝对平均主义思想 ④说明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5.洋务运动期间,奕诉批评洋匠说:“洋匠与中国立合同,订明若干年造船若干号,因恐 成船太速,不能久留以食薪饷,往往派华匠造一器,有先期而成者必以为不中程式而弃之, 华匠相率缓延遂成痼习……”。这表明
A. 华匠技术不精,消极怠工 B. 洋务运动代表人物对华匠不满
C. 洋匠挟技居奇,唯利是图 D. 华匠对西方新式技术掌握太慢
6.太平天国建立后,一些省份的官绅组织武装与太平军作战,需要筹集军费。曾国藩说:
“自军兴以来,各省丁、漕等款,纷纷奏留,供本省需,于是户部之权日轻,疆臣(清朝 主政一方的地方高级官员)之权日重。”以下对这种现象的分析评论,正确的是
A. 清朝的中央集权受到削弱 B.地方官吏利用战乱大肆贪污
C.加速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 D. 加剧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争夺
7.“夫外货舶来品之侵入,关税自主后犹可挽救,独此病入膏肓之洋商工厂,犹如附骨之 蛆,不克(不能做到)消除,”其意为
①外国在华设厂加重中国经济的危机 ②主权受损严重影响经济的独立发展
③投资设厂成为列强扩张的主要方式 ④丧失关税自主权引发列强开厂热潮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凡当收成时,两司马督伍长,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凡 麦、豆、苎麻、布帛、鸡、犬备物及银钱亦然。盖天下皆是天父上主皇上帝一大家,天下 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则主有所运用,天下大家处处平均,人人饱暖矣。”对这个方案 理解正确的是
A. 对解放农村生产力有积极作用 B. 体现农民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C. 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D.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的需要
9.中国近代,“在种族观念上,以汉族的‘我者’,打起马驱除满族的‘他者’,可是又以西 方宗教为口号,挑战中国的儒佛道三家,却又是颠倒了‘我者’与‘他者’的相对地位”。 这一观点反映的是
A.新文化运动冲击了儒教 B.洋务运动存在矛盾现象 c. 太平天国挑战清廷统治 D.辛亥革命推翻满清政权 10.关于洋务运动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次大规模实践
②洋务运动是清政府自上而下的改革
③洋务运动是中国加入世界资本主义工业化潮流的尝试
④洋务派创办了中国最早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③④
11.1862年,英国人在上海的《华北捷报》载:“太平革命是一场血污的运动……它不是 反清的革命,而只是反对一切安乐的、富有的以及和平的人民的血腥的‘十字军’……谁能 说尽太平军给中国社会和物质繁荣所带来的痛苦与破坏 ”该报刊的观点
A.认识到太平天国摧毁文明阻碍发展的一面 B. 看到了太平天国要打碎旧世界的坚定决心
C.未看到太平天国有利于近代化的主流因素 D. 完全否定了太平天国是一场反帝爱国斗争
12.罗荣渠先生在《现代化新论》一书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贸领域 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一手工业生产方式,使 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的依附地位。”这里的“在此以后” 是指
A. 第一次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洋务运动 D. 甲午中日战争
二、非选择题(6分)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清军使用洋枪炮、火轮船和“借师助剿”的实践,对清政府的军政官员下定 自己掌握先进武器的决心,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左宗棠认为“欲自造轮机者,欲 得其造轮机之法,为中国永远之利,并可兴别项之利,而纾目前之患耳。火轮船之 制,…道光材元前后也。萃被千数百年之奇秘,并之一船之中,百物之所为备,不 但轮机一事巧夺天工,而我欲于五年中尽其所能事归之于我……。夫使学造轮船而 仅得一轮船之益,则自造不如雁买聊济目前之需;惟必求其精求其备,而尽其所长 归之中土,相衍于无穷,非许以重资不可。至欲穷其制作之原,通其法意,则固非 习共图书、算学不可,故请于船局中附设艺局,招十余岁聪俊子弟,延洋师教之 ”。 福州船政局奏本上是按照左民的规划进行筹建的,并且在5年以后也基本上实现了 他的目标。
—摘编自夏东元《洋务运动史》
(1)根据材料,概括左宗棠筹办福州船政局的主张。(3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福州船政局创力的背景。(3分)
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B
【详解】
材料反映清政府从英国购买军舰,由于英国坚持舰队人员全部由英国人组成,结果导致中 国解散舰队,造成巨大损失,于是清政府加快“自强”步伐,开展洋务运动,发展军事工 业,故选B;当时清政府没有建成舰队,不能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迅速失败,排除A;19 世 纪60年代初,清政府开展洋务运动,不主张变革封建政治制度,排除C;1956 年英国发动 第二次鸦片战争,排除D。
【点睛】
2.C
【详解】
据材料1898年,亲历甲午中日战争的四川提督宋庆,为纪念战争中殉国的毅军将士,撰写
《大清敕建锦州毅军昭忠祠碑记》可知其其纪念意义重大,①错误;据材料“军旅所需, 百无一办”,,主将“振臂一呼,踣者起,疲者奋,裹创肉搏,赴死无悔”可知,材料体现
毅军英勇抗敌的爱国精神,②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毅军将士的精神,而非日本侵华的内容,③ 错误;“徘徊观望”,“败不相救”,揭示了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部分原因④正确;故选C; A、B、D排除。
3.A
【详解】
题中引用的“有……同……”等处可以看出农民平均主义的理念,故A项符合题意,正确; 洋务派虽然建立了一批近代的军事、民用企业,创办近代学堂、海军等,但是只能说一定 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列强的侵略,未实现“自强”、“求富”的目的,故B项说法不合题意, 排除;虽然光绪帝颁布了多方面的举措,但是由于资产阶级的局限性,很多措施并不彻底, 未能全面实施,故C项说法不合题意,排除;“扶清灭洋”体现了义和团的主要斗争对象 是西方列强,不是清政府,故D 项不合题意,排除。
4.D
【详解】
根据“每户留足口粮,余则归国库”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太平天国绘制的社会蓝图,这体 现了天平天国绝对平均主义思想,这是不切合实际的幻想,说明农民阶级具有局限性,③④ 正确,故选D; 材料中的蓝图,实行绝对平均主义,不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不利于 农业经济的发展,排除①,故排除A、B; 材料中的蓝图,实行绝对平均主义,是不切合实 际的幻想,②不符合史实,排除C。
【点睛】
5.C
【详解】
根据“因恐成船太速,不能久留以食薪饷,往往派华匠造一器,有先期而成者必以为不中 程式而弃之”可得出洋匠为了能让自己长期任职,以获得酬劳,便弃用华匠所制造的机器, 借此减缓制造的速度,体现出洋匠唯利是图的一面,故C 正确;根据“有先期而成者必” 可得出并不是华匠怠工,排除A; 材料体现的是洋务运动代表人物对洋匠的不满,排除B;D 项不是材料主旨,且从材料可以看出,华匠也有快速掌握技术的,排除D。
6.A
【详解】
据题意可知,由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是清王朝的地方官员权势逐渐增大,由此削弱了清 朝的中央集权,故选A; 材料反映的是地方官员权势的增长,而非大肆贪污,排除B; 材料 内容和中国自然经济解体以及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争夺无关,排除CD。
7.A
【详解】
由材料“独此病人膏肓之洋商工厂,犹如附骨之蛆,不克(不能做到)消除”可知,外国 在华设厂加重中国经济的危机,①正确;由材料“关税自主后犹可挽救”可知,关税自主 能促进经济发展,丧失关税自主权不利于经济发展,②正确;材料只是说了洋厂对中国经 济的不良影响,但未提及其是否已经成为了主要的经济侵略方式,③无法从材料得出,错
误;列强设厂的热潮并不是由关税自主权的丧失引起的,④说法错误;综上,故选A;BCD 均含有错误选项,排除。
8.B
【详解】
根据“盖天下皆是天父上主皇上帝一大家,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则主有所运用, 天下大家处处平均,人人饱暖矣。”等信息可得出,其反映出要实现农民有土地,人人平等, 丰衣足食的愿望,这是《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这体现农民对理想社会的向往,B项正确 材料强调的不是解放生产力,排除A 项;材料中并没有废除土地私有,排除C 项;农民实 际并没有获利土地,排除D 项。故选B 项。
9.C
【详解】
根据“在种族观念上,以汉族的‘我者',打起驱除满族的‘他者’,可是又以西方宗教为 口号,挑战中国的儒佛道三家,却又是颠倒了‘我者’与‘他者’的相对地位”可得出其 强调太平天国运动要推翻清王朝的统治,以汉族推翻满族作为宣传,故C项正确;新文化 运动时期清王朝已经灭亡,排除A 项;洋务运动是维护清朝统治的,排除B项;辛亥革命 没有以西方宗教为口号,排除D项。故选C项 。
10.B
【详解】
19世纪60-90年代,以恭亲王奕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为代表的地主阶 级洋务派发起了一场维护封建统治的“自强”“求富”运动,即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一次 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属于清政府自上而下的改革。虽然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但是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 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工业近代化 开辟了道路,是中国加入世界资本主义工业化潮流的尝试,①②③符合题意;19世纪60-70 年代,中国的部分官僚、地主、商人开始引入大机器生产方式,以契约工人作为劳动力, 投资于近代企业。这样的企业具有资本主义生产特征,分散于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
区,有别于洋务派开办的民用企业,这便是最早的民族资本主义,④不符合题意。所以B 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
11.A
【详解】
“给中国社会和物质繁荣所带来的痛苦与破坏”等字眼足以证明太平天国运动有摧毁文明 阻碍发展的一面,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太平天国运动的不足之处而非有利于近代化、打 碎旧世界等,B、c 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B、C项;太平天国并不是反帝斗争,因为当时资 本主义国家还尚未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排除D项。故选A项。
12.D
【详解】
甲午中日战争后,允许日本在中国投资设厂,允许外资在华投资设厂,故D 正确;第一次 鸦片战争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A 项;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不涉及对中 国输入资本,排除B项;洋务运动为清政府挽救统治,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排除D项。排 除 ABC项,故选D项。
13. (1)主张:造船厂要用自制的轮机造成轮船;系统地学习造船原理和技术;通过造 船学习学技术,提高整个国家民族的科学技术水平,以发展工农业生产兴办学堂,培 养人才。
(2)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推动;太平天国运动的刺激;洋务运动的兴起。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6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作业 练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