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答案
寻你做寻,想你所想

甘肃省天水市逸夫实验中学2022-2023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答案)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他们最有可能使用的生产工具是下图中的( )
打制石器 B.磨制石器 C.铁农具 D.骨耜
文物不仅属于我们当代人,也属于子孙后代,是激发民族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凝聚起爱国奋进力量的重要源泉。关于下图文物说法正确的是( )
A.反映了半坡原始居民高超的制陶工艺
B.体现了黄河流域原始居民的绘画技能
C.反映了长江流域原始居民高超的制陶工艺
D.陶器是原始农耕时期最先进的生产工具
《左传》记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说明西周实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 )
加强中央集权 B.保证国家兵员
C.分割诸侯权利 D.巩固周王统治
“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正是古代工匠的追求极致、追求品质的精神,造就了如图两件绝世青铜精品。它们铸造于( )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学术平台,各家学派在此进行交流与论辩。这一状况(  )
A.出现了学术垄断的局面 B.导致了传统文化的分裂
C.推动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D.有利于思想和学术的繁荣
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为此西汉政府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
A.颁布“推恩令” B.重用人才
C.休养生息 D.严刑峻法
成语“贯朽粟陈”出自《史记·平准书》:“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描述了西汉早期国库财粮富足的情景。这种情景的出现得益于( )
A.文景之治 B.颁布推恩令 C.统一铸造五铢钱 D.独尊儒术
下列属于西汉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是( )
A.修建都江堰 B.迁都洛阳城 C.建立刺史制 D.设立“三司”
曾国藩曾这样评价汉武帝:“自古英哲非常之君,往往得人鼎盛。”下列选项中汉武帝作为“非常之君”的举措包括( )
①实行推恩令 ②推行盐铁官营制度 ③统一度量衡 ④推行郡县制
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汉武帝设《诗》《书》《礼》《易》《春秋》五经博士,后又将不治儒家五经的太常博士《官职名)一律罢黜,形成儒家独尊局面:还建立太学,培养儒生官僚。这些举措(  )
A.使儒学居于封建社会主导地位 B.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监察
C.解除了诸侯对朝廷的威胁 D.延续了“无为而治”思想
东汉中期以后,政治黑暗最突出的表现是( )
A.中央和地方矛盾的加强
B.统治阶级内部的派系斗争
C.皇帝昏庸愚昧,不理朝政
D.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
三国时代,波澜壮阔、英雄辈出。下列史实不是发生在这一时期的是( )
A.曹操率军南下和孙刘联军在赤壁大战
B.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
C.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
D.孙权称王,国号吴
下图是魏晋时期的墓砖壁画“犁耕图”,出土于甘肃嘉峪关地区。下列对该出土文物信息的解读,符合史实的是( )
A.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B.我国开始使用牛耕
C.曲辕犁已得到广泛应用 D.河西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
《宋书》:“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渔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锦布帛之饶,覆衣天下。”由此,我们可以得出( )
A.大运河的开凿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B.我国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C.人口南迁是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D.我国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下图是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片断,可知此时期的特点是( )
政权分立 B.民族冲突 C.繁荣开放 D.闭关自守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到:“公元383年,这流亡政府的弱势军队出人意外地打败了前秦领袖苻坚所统率的绝对优势的北方联军。”这个“流亡政府”是
A.东汉 B.西晋 C.东晋 D.北魏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了开发,下列属于它的表现的是( )
A.北方人南迁,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技术
B.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C.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D.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大片的荒地被开垦为良田
祖冲之是古代杰出的科学家,他在天文历法、数学以及机械制造等方面都有重大成就。下列属于祖冲之成就的是( )
A.撰写了《齐民要术》 B.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
C.创作了《洛神赋图》 D.创造了“割圆术”
我国古代有很多德才兼备的人,他们通常被称为“圣人”。其中“书圣”是( )
华佗 B.司马迁 C.王羲之 D.顾恺之
下列符合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历史特点的是( )
①中国封建社会的分裂时期  ②北方出现民族大交融的趋势 
③江南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④社会上佛教盛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
(10分)我校七(1)班同学开展对“丝绸之路”的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材料一
(1)这条丝绸之路最早开辟于什么朝代?对开通丝绸之路贡献最大的人物是谁?(2分)
请举出通过材料二这条路,中国传入西方的物品和技术分别有哪些?(2分)
材料三
汉代纺织技术先进,丝织品质量高,能织出锦、绣、罗、纱等许多品种的丝绸。张骞出使西域后,大量丝帛锦绣沿着通道远销各地,西域各国的珍奇异物也陆续输入中国……商人、传教士和其它一些旅行者,也带着他们的信仰、价值观念和宗教信念来自遥远的西方。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3)根据材料三,指出汉代丝织品大量远销的主要原因,并概括丝绸之路的作用。(3分)
(4)“丝绸之路”的长期维持主要得益于西汉政府设立的什么机构对西域的有效管辖?该机构的设置有什么标志性意义?(2分)
材料四
“一带一路”既传承以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为核心的古丝绸之路精神,又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21世纪时代潮流,将“中国梦”与“世界梦”进行有机地衔接,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和全球性影响力。
(5)根据材料四指出,古丝绸之路精神的核心是什么?(2分)
(10分)改革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也是历史发展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75年湖北云梦县秦墓出土的武士斗兽纹铜镜(图1),表现了商鞅变法后秦人的“尚武”精神。秦国商鞅量(图2)是秦统一后官定标准升量。
图1 图2
(1)图中两件文物,分别对应了商鞅变法的哪两项内容?(2分)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是什么?(2 分)
材料二:北魏虽然统一了北方,但要巩固政权,还必须解决面临的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因为旧贵族的特权和旧部落习俗密切相连,因此当时改革鲜卑旧的习俗,就成为北魏统治阶级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卢菡著《不可不读的中国历史》
材料三:南朝将领陈庆之出使北方,目睹了洛阳的风貌后发出感叹:“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 富盛,人物殷阜。”
——摘自《洛阳迦蓝记》
(2)根据材料二指出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目的是什么?(1分)请举出“当时改革鲜卑旧的习俗”的措施有哪些?(任写两项,2分)通过材料三可知北魏改革起了什么作用?(2分)
(3)对比以上两次改革,你能够得出什么结论?(1分)
问答题:(10分)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根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目前所知我国最早的文字是什么?秦统一六国后,颁布通行于全国的文字的又是什么?(2分)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中国第一次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是什么?春秋时期,儒家学派创始人是谁?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3分)
东汉末年,称为“医圣”的历史人物是谁?他提出的哪一理论,对今天预防疾病仍具积极影响?(2分)
东汉时期,谁改进造纸工艺,使纸的质量大大提高?造纸术对世界文明的发明有何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你认为应该怎样增强文化自信?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试卷答案
选择题:
1—5:ACDBD 6—10:CACAA
11—15:DACDA 16—20:CDBCD
材料题:
21、(10分)【答案】
西汉(1分);张骞。(1分)
物品:丝绸、茶叶、漆器等(1分,写出其中一个即可)
技术:开渠、凿井、铸铁(1分,写出其中一个即可)
汉代纺织技术先进,丝织品质量高,品种多。(任意一点即可,1分)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中外交往。(任答一点,2分)
西域都护(1分);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1分)
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1分)
22、(10分)【答案】
图1:奖励军功(1分);图2:统一度量衡(1分)
作用: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2分)
巩固政权。(1 分);措施:迁都洛阳,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通汉婚。(答出其中2项即可,2 分);作用: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2分)
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只有改革,国家才能富强(1分,答出基本意思即可)
三、问答题:
23、(10分)【答案】
甲骨文(1分);小篆(1分);
百家争鸣(1分);孔子(1分);仁(1分);
张仲景(1分);“治未病”(1分);
蔡伦(1分);造纸术的改进,使纸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便利了典籍的流传,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写出一点即可,1分))
树立正确价值观;增强国家文化认同感;积极学习弘扬中华优良传统文化(言之有理即可,1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甘肃省天水市逸夫实验中学2022-2023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答案)

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