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一中八年级质量检测历史科试卷 (2024.9)
( 考试时间: 60 分钟 考试形式: 闭卷 试卷总分: 100 分)
友情提示:所有答案都必须填涂(写) 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答在本试卷上一律无效。
第Ⅰ卷 (选择题56分)
本卷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图1为出土于各地的新石器时期文物,可用于佐证
A.中华早期文化分布较广
B.游牧民族的狩猎场景
C. “龙的文化”已经定型
D.半坡居民的耕作生活
2.子路问“闻斯行诸”(听到就去做吗 )孔子说不行;冉有问同样的问题,孔子却说可以。有弟子对此表示疑惑,孔子说,冉有行事畏缩,所以鼓励他大胆去做,子路比较鲁莽,所以让他注意克制。这体现了孔子注重
A.学而不厌 B.因材施教 C.温故知新 D.不耻下问
3.晋文公曾与诸侯会盟于河阳,并召周天子来参加。这反映的是
A.国都变迁 B.分封制走向瓦解 C.百家争鸣 D.大一统得到巩固
4.琵琶源于西亚,现代维吾尔语称琵琶为“巴比特”( barbit),与古波斯语对琵琶的称呼“巴波特”( barbot)十分相似。这一现象应缘于
A.丝绸之路 B.北魏孝文帝改革 C.隋大运河的开通 D.郑和下西洋
5.据表1可知, 《齐民要术》 表1
时期 农书 内容主要来源
东汉 《四民月令》 日常农事活动
北魏 《齐民要求》 收集整理的百余钟古书
明朝 (农政全书) 大量引用(齐民要求)
6.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近三百年的南北分裂,完成统一的朝代是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7. (唐)杜佑《通典》记载:“西通河洛,南达江淮 其交、广、荆、益、扬、越等州,运漕商旅,往来不绝。”材料反映大运河的开通
A.巩固了隋王朝的统治 B.有利于中外经济往来
C.加强了南北地区联系 D.维护了社会秩序安定
8.隋朝时,始开科举,科举不分门第,不论贵贱,唯才是举; 科举士子读万卷书,方可有“鱼跃龙门”之巨变。这说明科举制度在选拔官吏时
A.依据家世门第 B.注重真才实学 C.重视道德品质 D.看重身份资历
9.唐太宗认为“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唐朝的革新措施与这一理念吻合的是
A.进一步完善中央机构 B.严格考察官吏政绩
C.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D.减轻人民劳役负担
10.“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杜甫《忆昔》中描绘的情景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B.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C.唐玄宗实行一系列改革 D.宋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
11.“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材料描述的生产工具是
A.耧车 B.翻车 C. 曲辕犁 D.筒车
12.唐三彩是盛唐气象的一个缩影,它延续了秦汉以来彩塑的写实风格,又创造性地运用了低温铅釉的绚丽、斑斓色彩和略带夸张的手法。这折射出唐朝注重
A.传承与创新 B.交流与传播 C.改进与推广 D.开放与互鉴
13.初唐画家阎立本擅长人物画,他画的人物形态各异、形神兼备。其中, 《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求婚使者的场景。这幅画有助于我们了解的历史是
A.张骞出使西域 B.北方出现民族大交融的高潮
C.文成公主入藏 D.唐朝册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
14.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情况,故有“诗史”之称。下面两首诗反映了唐朝不同时期的社会状况,其转折点是
A.八王之乱 B.安史之乱 C.黄巢起义 D.藩镇割据
15.960年,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后建立北宋。赵匡胤建立北宋的时间也可以表述为
A.8世纪60年代 B.9世纪60年代
C.10世纪 60年代 D.11世纪60年代
16.“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体现了北宋的政治特点是
A.藩镇割据 B.宦官专权 C.重文轻武 D.外戚干政
17.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请问辽、宋、夏、金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A.早期国家的建立 B.民族政权并立
C.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 D.繁荣与开放
18.从《史记·货殖列传》记载的“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到南宋时流传的“苏湖熟,天下足”,这表明了江南地区
A.商业贸易发展超过前代 B.自然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
C.土地面积广大人口稀少 D.农业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19.宋代瓷器美学达到新高度。景德镇青白瓷色质如玉,钧窑的海棠红艳如晚霞。由此可见,宋代制瓷业
A.私营作坊为主 B.产品行销世界
C.遍布沿海地区 D.工艺水平高超
20.宋朝在泉州、广州等地都设有“蕃市” “蕃坊” “蕃学”。这是由于当时
A.市民阶层壮大 B.海外贸易兴盛
C.民族交往频繁 D.文化教育发展
21.南宋有一位阿拉伯商人运载货物到泉州销售,他抵达泉州后应到办理手续的机构是
A.都护府 B. 市舶司 C.中书省 D.尚书省
22.货币从古至今在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图2和图3为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货币,其形制变化主要反映了
A.农业经济的发展 B.对外贸易的繁荣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铸币技术的进步
23.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超越汉朝和唐朝。为加强对全国的有效统治,元朝实行了
A.分封制 B.郡县制 C.三省六部制 D.行省制度
24. “史实”是对历史事实的描述,“史论”是对历史的解释和评价。属于“史论”的是
A.1271 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 B.1276 年,元军攻入临安,南宋灭亡
C.文天祥等人开展抗元斗争 D.元朝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5.明朝中期大臣刘大夏说: “郑和下西洋废钱粮数十万,军民死且万计,纵得奇宝而回,于国家何益 ”到了明朝后期, 《广东通志》记载:“郑和航海后,商品丰富多彩,国用也随之富足。”这说明
A.历史评价可采用不同理论 B.历史评价缺乏科学标准
C.历史事件都无法客观评价 D.背景不同影响历史评价
26. 《《东京梦华录》记载:“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50余座,瓦中多有货药、卖卦、饮食、剃剪、纸画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这一现象反映了宋代
A.经济重心的南移 B.达官贵人的需要 C.都市生活的繁华 D.海外贸易的兴盛
27.以下示意图中①处应填的是
A. 戚继光抗倭 B. 雅克萨之战
C. 黄海海战 D. 《辛丑条约》
28.孙中山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他领导革命的核心思想是
A. 实业救国 B. 三民主义 C. 君主立宪 D. 马克思主义
第Ⅱ卷 (非选择题44分)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材料 中国经济重心之所以南移,气候变化也是原因所在。宋代,气候发生极大改变,使得北方变得比较寒冷,且降雨量减小,空气变得极其干燥。这种情况已经不符合水稻的种植环境,北方只能种植小麦。而南方的气候非常怡人,宋代时期开始在闽江、珠江流域和长江流域广泛的种植水稻。而宋朝寒冷期时,为小麦在南方种植提供了先决条件。随着小麦和水稻在南方的普遍种植,南方的经济已经远远超出北方的经济,因此,气候变化促使南方农业的发展,同时也促使了中国经济重心向南迁移。
——摘编自陈天成《气候变化与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关系》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我国完成经济重心南移的朝代。 (2分)
(2) 你是否同意材料中的观点 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6分)
3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摘编自《部编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盛唐气象>》
(1)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盛唐气象”的表现。(8分)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朝兴盛的原因。 (4分)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15世纪的欧洲,正热烈地追求新知识、探索新世界,印刷术特别是活字印刷术的出现适应了人们的求知欲 印刷术鼓励了西方不同民族的文学、语言和思想的发展,这些不同的文学、语言文字和思想文化成了许多新兴国家建立的重要条件和动力,是使欧洲科学、文化大发展,并带来了文艺复兴,从而使欧洲走出了漫长的中世纪黑夜的重要动力。此后,又是借助于印刷术的力量,西方文明得以传播到世界各地,推动了整个世界思想文化的进步。
——摘编自邹登顺《走向世界的中国文明丛书——印刷术》
材料二:
(1) 依据材料一,概括印刷术对欧洲及世界产生的影响。 (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北京城的核心建筑(2分) 并归纳明北京城的布局特点。 (4分)
(3) 根据上述材料,归纳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发展产生的影响。 (2分)
32. (12分)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围绕上图任意两个有关联的历史事件,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选事件和所学中国古代史的另一个史实加以论述。永春一中八年级质量检测历史科答案(2024.9)
一.1--5.ABBAA 6--10. ACBDC 11--15.DACBC 16--20.CBDDB
21--25.BCDDD 26--28.CCB
29.(1)南宋。(2分)
(2)[示例一]判断:同意。(2分) 理由:宋代,由于气候变化,北方变得寒冷且干燥,只能种植小麦,而南方气候宜人,既能种植小麦,又能种植水稻;这使得南方的农作物产量超过北方,因此促使了经济重心的南移。(4分)
[示例二]判断:不同意。(2分) 理由:气候变化只是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还有北人南迁,带来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少战乱等。(4分)
30.(1)表现:图3:经济发展迅速,呈现繁荣景象; 图4:民族和睦,民族交融进一步发展; 图5:社会风气开放,充满活力; 图6:文学艺术丰富多彩,成就斐然。(8分。1点2分)
(2)原因:国家统一安定是社会发展、繁荣的前提;政治清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制度创新有利于激发社会活力;改善民生是国家发展的要务;统治者的励精图治;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对外开放交流有助于增强国力。(4分。每点1分)
31.(1)影响:印刷术使欧洲科学、文化大发展,并带来了文艺复兴,使欧洲走出了漫长的中世纪的黑夜。(2分) 推动了整个世界思想文化的进步。(2分)
(2)核心建筑:紫禁城(故宫)。(2分)
布局特点:布局严整;呈凸字形的轮廓;整齐,对称;规模宏大;有内外城之分等。(答出1点得2分,2点得3分,3点得4分)
(3)影响: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和人类文明的进步。(言之有理即可)
32.
【示例一】事件1:清朝设置台湾府 事件2:清朝设置驻藏大臣
观点:清朝时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
论述: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把台湾纳入清朝版图,1684年设台湾府,1885年设台湾省,清朝加强了对台湾的管辖,巩固了东南海防,维护了国家的统一;顺治帝册封达赖,康熙帝册封领袖班禅,后设驻藏大臣,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实行金瓶掣签制度,清朝这些措施,因地制宜、因俗而治,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有效的维护了国家统一;西北方向,清朝先后平定噶尔丹叛乱和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加强了对新疆的管辖,东北方向,进行雅克萨之战反击沙俄侵略者,签订《尼面楚条约》规定黑龙江流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都属于中国领土。
结论:清朝加强边疆的管辖,维护了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
【示例二】事件1: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 事件2:郑成功收复台湾
观点: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论述:台湾自古以来就和大陆联系密切,元朝时设澎湖巡检司,隶属江浙行省,管辖台湾和澎湖,标志台湾正式隶属中央政府管辖,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把台湾纳入清朝版图;1684年清朝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885年设置台湾省,清朝在台湾的建制加强了对台湾的管辖,巩固了东南海防,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结论: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我们要坚决反对台独,维护国家的统一。
【示例三】事件1:元朝设置宣政院 事件2:顺治帝册封达赖
观点:西藏是我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论述:唐朝时,唐和吐蕃是友好关系,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入藏和亲,增进汉藏友谊,促进西藏社会的发展;元朝时设宣政院,直接统辖西藏,标志西藏正式隶属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领土;清朝顺治帝册封达赖,康熙帝册封班禅,后设驻藏大臣,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实行金瓶掣签制度,这些措施,因地制宜、因俗而治,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有效的维护了国家统一。
结论: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我们要坚决反对藏独,维护国家的统一。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第一中学2024-2025八年级上学期开学历史试题((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