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单元检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下图所示是古埃及拉美西斯二世(在位时间为公元前1279-公元前1213年)时期的墓葬壁画《森尼杰姆夫妇在田野上》,壁画描绘了森尼杰姆夫妇耕地播种、收割稻谷、礼拜神灵的场面。这反映了当时埃及( )。
A.文明起源和农业生产的关系
B.农业经营呈现多元特色
C.灌溉农业生产的发展状况
D.百姓过着较为富裕的生活
2.在浙江余杭瑶山、汇观山和反山,上海青浦福泉山,江苏常州武进寺墩,江苏苏州吴中区草鞋山和张陵山等良渚文化遗址中,出现了在氏族公共墓地之外建造的贵族专用墓地。这说明良渚文化时期( )。
A.社会分工鲜明 B.阶级分化已经出现
C.劳动成果集体共享 D.社会贫富差距较大
3.汉代《氾胜之书》记载了适时耕作、因时因土耕作、及时磨压以保墒防旱、积雪保墒、施肥改土、栽培管理、及时收获与选种留种技术、稻田水温的调节等方面的内容。此书的记载体现了中国古代农业( )。
A.精耕细作的显著特点 B.生产工具比较落后
C.耕作技术有明显进步 D.生产资料投入很多
4.宴飨在汉代成为一种风气,有肉有酒,是美好生活的写照。下列汉代画像砖( )。
A.反映了汉代人们的饮食状况
B.是汉朝鼎盛时期的真实写照
C.反映了汉代百姓生活水平
D.体现了民众崇尚奢靡饮食
5.距今约1万年前,人类从旧石器时代转向新石器时代,从狩猎采集经济转向种植和畜牧经济,这种划时代的转变就是农业革命。在这场革命中( )。
A.西亚开始栽培推广粟
B.非洲为人类贡献了大麦
C.南亚最早培育出水稻
D.美洲培育出甘薯和辣椒
6.16世纪末,马铃薯作为食用作物开始在欧洲推广。17世纪上半叶,英国入侵爱尔兰,捣毁庄稼,致使爱尔兰大多数农作物歉收乃至颗粒无收,唯有生长在地下的马铃薯安然无恙,帮助爱尔兰人度过荒年。爱尔兰逐渐成为以马铃薯为主食的国家。这说明马铃薯的种植( )。
A.提高了欧洲粮食产量,促进人口增长
B.改变了区域食物结构,影响饮食习惯
C.延缓了殖民扩张进程,推动文明发展
D.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导致庄稼歉收
7.中国历史上,外来农作物的引进有三个高峰时期:第一个是张骞凿通西域时,带回了大量的外来物产,如胡蒜(大蒜)、胡麻等。第二个是唐代,引进的外来物种有菠菜等。前两波引进的外来物种命名大多带有“胡”字。第三个是明末,传入的农作物命名则多带“番”字,如“番薯”“番茄”。导致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中国( )。
A.传统华夷观念的转变 B.对外贸易对象的变化
C.综合国力呈下降趋势 D.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
8.中国人口于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后迅速增加,一系列的上谕和省府告示劝谕北方农民大规模种植甘薯,以便熬过饥荒。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 B.中国土地面积的扩增
C.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 D.欧洲人开辟的新航路
9.16世纪晚期的中国文献中开始出现了有关辣椒的记载,但此时辣椒多是作为观赏植物来种植的;18世纪中后期,辣椒作为餐桌调料在中国部分地区流传开来。据统计,2000—2021年,全球30%以上的辣椒在中国种植,“辣文化”覆盖人口超过5亿。材料深刻反映了( )。
A.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 B.中国人地矛盾的激化
C.远洋粮食贸易的兴盛 D.食物物种交流的发展
10.16世纪后,欧洲市场上胡椒的供应量比14世纪中叶充足了许多,且胡椒价格下降。于是胡椒进入更多寻常人家的餐桌,因而不再受到贵族的青睐,取而代之的是蔗糖、巧克力、茶叶。以上材料说明( )。
A.欧洲贵族全面接受了亚非饮食文化
B.价格革命推动了洲际物种交流
C.新航路的开辟削弱了旧贵族的地位
D.食物被赋予区分社会等级的新功能
11.新航路开辟后,伴随着奴隶贸易,西非水稻传入美洲,这种水稻在18世纪成为南卡罗来纳和佐治亚沿海经济的基础。这反映出( )。
A.殖民活动引发了北美的族群变化
B.黑奴贸易促进了种植园经济发展
C.欧亚作物的传入影响了美洲农业
D.物种交流改变了当地的经济结构
12.1300—1800年,西欧人口年均增长率为0.11%,农作物产量增长率也大致相当;但到19世纪,德国的农作物产量翻了3倍,1800—1980年英国的农作物产量增加了9倍。这主要得益于( )。
A.欧洲农业科技的领先 B.农业机械的完全普及
C.美洲高产作物的引进 D.现代农业模式的发展
13.“具体到地中海文明……假如希罗多德今天旧地重游,对在我们看来司空见惯的地中海植物群会感到多么惊讶!这种植物群有阿拉伯人从远东输入的橘树、柠檬树,来自美洲的仙人掌,来自澳大利亚的桉树……可能从秘鲁移植来的番茄,来自圭亚那的辣椒,来自墨西哥的玉米,阿拉伯人带来的水稻,来自中国的桃树、大豆,柏柏尔人的无花果树……”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
A.地中海得天独厚的优势
B.文明是流动着的
C.文明有连续性和稳定性
D.文明是有边界的
14.乾隆时刘汶《种烟行》一诗写道:“新谷在场欲糜烂,小麦未播播已晚。问何不敛复不耕,汲水磨刀烟上版。……愚民废农偏种烟,五谷不胜烟直(值)钱。……往者岁歉难举炊,谁家食烟能疗饥。”该诗( )。
A.道出了小农经济解体的原因
B.表达了作者对粮食安全的担忧
C.反映了自然经济结构已解体
D.是研究物种传播的第一手史料
15.1860年,英国议会通过了《食品掺假法》,法令确立了一个“重要的先例”,即“保护消费者免遭钱财损失和身体伤害是政府应尽的职责”。1906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纯净食品和药品法》,禁止销售任何添加可能对健康有害物质的食品。这些法律的颁布( )。
A.杜绝了损害消费者身体健康的行为
B.反映了食品安全问题受到国家重视
C.解决了生产者造假制劣的违法问题
D.提高了食品安全监管的水平和能力
16.《“十三五”国家食品安全规划》提出: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严格落实法定责任和义务。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采取多种措施,确保生产过程整洁卫生并符合有关标准规范,确保生产经营各环节数据信息采集留存真实、可靠、可溯源。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配备食品安全管理人员。主动监测已上市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及时报告风险隐患,依法召回、处置不符合标准或存在安全隐患的食品。据此可以看出( )。
A.国家高度重视食品安全管理
B.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需要进行改进
C.国家卫生环境已经得到改善
D.食品安全隐患问题开始受到关注
二、非选择题(52分)
17.(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60年代,为进一步围堵社会主义国家、争夺第三世界国家,美国致力于向印度、菲律宾、巴基斯坦等国家和中国台湾地区推行“绿色革命”,即输出杂交种子、化肥、生物技术,以提高玉米、小麦、水稻等作物的产量,这使得受援国(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实现了粮食自足。但是,大量化肥、杀虫剂的使用,也导致了土壤肥力下降、地下水消耗过度及土地板结、盐碱化等问题,增加了粮食生产的成本,加剧了社会不平等,进而威胁到上述国家(地区)的粮食安全。
——摘编自于沛主编《世界现代史的主线和体系》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提倡科学种田,通过兴修水利、培育和推广良种等措施,较大幅度地提高了我国粮食生产水平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与此同时,我国致力于水稻的科学研究工作,培育出一批成熟期不同的水稻良种,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水稻高产途径,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1964年,袁隆平在我国率先开展杂交水稻优势利用的研究。1973年,他成功自主培育出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籼型杂交水稻,大幅度提高了粮食产量,有效保障了我国的粮食安全。至1989年,中国已向世界上20多个国家(地区)转让了这一技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向外推行“绿色革命”的背景。(4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印度等受援国(地区)与中国实现粮食增产的主要途径,并说明各自效果。(6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我国粮食增产道路的历史启示。(6分)
18.(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难以在黔东北山区的贫瘠土壤、深山高寒地区生长,山民的生存难以获得保障。同时明政府采取“移民就宽乡”的政策,进一步加大了黔地的人口压力。明清时期,玉米、番薯、马铃薯等原产于美洲的高产作物相继传入我国,这些作物具有耐瘠、耐旱等特性,使贫瘠土地和高坡山地成为可利用的耕地。山民们种植的高产作物或被加工为各种干粮以作备荒之用,或被加工磨制成可供食用的淀粉,或被制成喂养牲畜的饲料,在保障了日常的粮食需求后,山民也会余留部分粮食在市场上进行买卖。
——摘编自李锦伟、王黎粒《明清时期高产作物的引进对西南山区的影响——以黔东北地区为例》
材料二
——摘编自王浩强《近代洋米进口与中国粮食安全的现实思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高产作物被引进中国的背景,并分析其影响。(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洋米进口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原因。(6分)
19.(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司马光认定,增加粮食仓储是“为政之首务也”,“常平、义仓,汉、隋利民之良法,常平以平谷价,义仓以备凶灾。周显德中,又置惠民仓,以杂配钱分数折粟贮之,岁歉,减价出以惠民。宋兼存其法焉”。他建议发展地方性仓储,并将“仓廪之实”作为考察地方官任期内政绩优劣的一个标准。司马光还在《论财利疏》中警告当政者:“古之王者,藏之于民。降而不能,乃藏于仓廪府库。故上不足则取之于下,下不足则资之于上。此上下所以相保也。”
——摘编自支任霞《宋代粮食安全思想及其对当代的启示》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耕地保护要求要非常明确,18亿亩耕地必须实至名归,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耕地是基础,科技是支撑。把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粮食等农产品供给上升到关系国计民生的初级产品的重大战略高度,予以重视和保障,提高其战略定位,对于稳定粮食等农产品生产链和供应链,对于稳农保供十分重要。因地制宜发挥资源优势、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开发丰富多元食物品种、满足多样化的消费需求。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耕地保护党政同责、主产区主销区平衡区保面积保产量同责等三项重大制度,从根本上明确了各级党委政府的任务和责任。建立健全中央到地方的四级储备体系,建立自主可控、稳定可靠的粮食供应链。逐步完善颁布维护国家粮食发展和安全的法律法规,贯彻执行“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完善粮食加工、流通、储备体系”等相关法律规定。
——摘编自尹成杰《新时代新征程粮食发展和安全的根本保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司马光的粮食安全观并分析其形成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现代粮食安全观的新变化。(6分)
20.(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面是“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人口增长的示意图”。
根据图中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人类社会四个发展阶段中任选其一,提炼一个关于人口增长变化特点的主题并加以说明。(10分,要求:主题明确,条理清晰,论据充分。)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单元检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下图所示是古埃及拉美西斯二世(在位时间为公元前1279-公元前1213年)时期的墓葬壁画《森尼杰姆夫妇在田野上》,壁画描绘了森尼杰姆夫妇耕地播种、收割稻谷、礼拜神灵的场面。这反映了当时埃及( )。
A.文明起源和农业生产的关系
B.农业经营呈现多元特色
C.灌溉农业生产的发展状况
D.百姓过着较为富裕的生活
【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壁画反映了古埃及尼罗河流域灌溉农业的发展状况,C项正确;壁画反映了古埃及统治者重视农业发展,材料没有涉及文明起源和农业生产的关系,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农业经营呈现多元化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百姓过着较为富裕的生活”,排除D项。
2.在浙江余杭瑶山、汇观山和反山,上海青浦福泉山,江苏常州武进寺墩,江苏苏州吴中区草鞋山和张陵山等良渚文化遗址中,出现了在氏族公共墓地之外建造的贵族专用墓地。这说明良渚文化时期( )。
A.社会分工鲜明 B.阶级分化已经出现
C.劳动成果集体共享 D.社会贫富差距较大
【解析】材料“出现了在氏族公共墓地之外建造的贵族专用墓地”说明这一时期已经出现了阶级分化,B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到社会分工,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这一时期出现了阶级分化,不是劳动成果集体共享,排除C项;材料只提到了“贵族专用墓地”,体现不出社会贫富差距较大,排除D项。
3.汉代《氾胜之书》记载了适时耕作、因时因土耕作、及时磨压以保墒防旱、积雪保墒、施肥改土、栽培管理、及时收获与选种留种技术、稻田水温的调节等方面的内容。此书的记载体现了中国古代农业( )。
A.精耕细作的显著特点 B.生产工具比较落后
C.耕作技术有明显进步 D.生产资料投入很多
【解析】根据材料“适时耕作、因时因土耕作、及时磨压以保墒防旱、积雪保墒、施肥改土、栽培管理、及时收获与选种留种技术、稻田水温的调节等方面的内容”可知,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农业耕作技术,体现了其精耕细作的特点,故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耕作技术,无法说明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比较落后,排除B项;材料不能反映汉代之前的耕作技术水平,无法说明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技术有明显进步,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因时因地施肥、选种等农业技术,与生产资料投入无关,排除D项。
4.宴飨在汉代成为一种风气,有肉有酒,是美好生活的写照。下列汉代画像砖( )。
A.反映了汉代人们的饮食状况
B.是汉朝鼎盛时期的真实写照
C.反映了汉代百姓生活水平
D.体现了民众崇尚奢靡饮食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宴飨在汉代成为一种风气,有肉有酒,是美好生活的写照。材料中的汉代画像砖的内容为酿酒、烩鱼的场景,反映了汉代人们的饮食状况,A项正确;仅凭有肉有酒的宴飨风气,无法得出汉代画像砖“是汉朝鼎盛时期的真实写照”,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人们的饮食状况,无法证实汉代百姓生活水平的高低,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民众崇尚奢靡饮食,排除D项。
5.距今约1万年前,人类从旧石器时代转向新石器时代,从狩猎采集经济转向种植和畜牧经济,这种划时代的转变就是农业革命。在这场革命中( )。
A.西亚开始栽培推广粟
B.非洲为人类贡献了大麦
C.南亚最早培育出水稻
D.美洲培育出甘薯和辣椒
【解析】甘薯原产于中美洲,辣椒原产于拉丁美洲的秘鲁和墨西哥一带,D项正确;东亚的黄河中上游是粟的发源地,排除A项;西亚的小亚细亚半岛南部等地是小麦、大麦的原产地,排除B项;长江中下游的居民在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排除C项。
6.16世纪末,马铃薯作为食用作物开始在欧洲推广。17世纪上半叶,英国入侵爱尔兰,捣毁庄稼,致使爱尔兰大多数农作物歉收乃至颗粒无收,唯有生长在地下的马铃薯安然无恙,帮助爱尔兰人度过荒年。爱尔兰逐渐成为以马铃薯为主食的国家。这说明马铃薯的种植( )。
A.提高了欧洲粮食产量,促进人口增长
B.改变了区域食物结构,影响饮食习惯
C.延缓了殖民扩张进程,推动文明发展
D.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导致庄稼歉收
【解析】由材料可知,马铃薯的种植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和习惯,B项正确;材料信息强调的是马铃薯帮助爱尔兰人度过荒年,与人口增长无直接联系,排除A项;材料信息与殖民扩张无关,排除C项;马铃薯的种植并没有破坏当地生态环境,也没有导致庄稼歉收,排除D项。
7.中国历史上,外来农作物的引进有三个高峰时期:第一个是张骞凿通西域时,带回了大量的外来物产,如胡蒜(大蒜)、胡麻等。第二个是唐代,引进的外来物种有菠菜等。前两波引进的外来物种命名大多带有“胡”字。第三个是明末,传入的农作物命名则多带“番”字,如“番薯”“番茄”。导致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中国( )。
A.传统华夷观念的转变 B.对外贸易对象的变化
C.综合国力呈下降趋势 D.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
【解析】根据材料“张骞凿通西域时……唐代……明末”可知,丝绸之路开通后,进入我国的物种主要通过西域传入,新航路开辟后的明末,传入我国的物种主要通过海上贸易,且主要来自美洲,这体现了古代中国对外贸易对象的变化导致命名方式出现差异,B项正确;西域与美洲对古代中国人来讲都是异域,人们对待这两个地方的观念并未有太大差别,排除A项;相较于汉朝时期,明朝的综合国力有所增长,排除C项;明朝实行海禁政策,但这与汉唐时期外来农作物的命名没有关系,排除D项。
8.中国人口于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后迅速增加,一系列的上谕和省府告示劝谕北方农民大规模种植甘薯,以便熬过饥荒。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 B.中国土地面积的扩增
C.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 D.欧洲人开辟的新航路
【解析】根据材料“一系列的上谕和省府告示劝谕北方农民大规模种植甘薯,以便熬过饥荒”可知,新航路开辟后,高产作物甘薯引进中国,减少了中国的饥荒问题,D项正确;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一直存在,这一现象的出现与重农抑商政策无关,排除A项;B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中央集权强化与种植甘薯关系不大,排除C项。
9.16世纪晚期的中国文献中开始出现了有关辣椒的记载,但此时辣椒多是作为观赏植物来种植的;18世纪中后期,辣椒作为餐桌调料在中国部分地区流传开来。据统计,2000—2021年,全球30%以上的辣椒在中国种植,“辣文化”覆盖人口超过5亿。材料深刻反映了( )。
A.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 B.中国人地矛盾的激化
C.远洋粮食贸易的兴盛 D.食物物种交流的发展
【解析】材料表明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辣椒传入中国,辣椒先作为观赏植物,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辣椒的作用认识更加深刻,辣椒成为餐桌调料,到了21世纪,辣椒在中国种植范围更大,这都体现了食物物种交流的发展,D项正确;材料中辣椒的传入和新航路开辟有关,和海上丝绸之路无关,排除A项;材料不涉及人多地少的问题,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辣椒,不是粮食贸易,排除C项。
10.16世纪后,欧洲市场上胡椒的供应量比14世纪中叶充足了许多,且胡椒价格下降。于是胡椒进入更多寻常人家的餐桌,因而不再受到贵族的青睐,取而代之的是蔗糖、巧克力、茶叶。以上材料说明( )。
A.欧洲贵族全面接受了亚非饮食文化
B.价格革命推动了洲际物种交流
C.新航路的开辟削弱了旧贵族的地位
D.食物被赋予区分社会等级的新功能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胡椒因供应量大增,不再是贵族身份的象征,贵族们开始追逐蔗糖、巧克力、茶叶等其他食物。由此可知,以前贵族用胡椒来彰显身份,后来改用蔗糖、巧克力等,这说明食物被赋予了区分社会等级的功能,D项正确;“欧洲贵族全面接受了亚非饮食文化”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价格革命的直观影响是物价上涨,而材料反映的是胡椒价格下降,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贵族通过食物标榜自己的贵族身份,未体现贵族地位的削弱,排除C项。
11.新航路开辟后,伴随着奴隶贸易,西非水稻传入美洲,这种水稻在18世纪成为南卡罗来纳和佐治亚沿海经济的基础。这反映出( )。
A.殖民活动引发了北美的族群变化
B.黑奴贸易促进了种植园经济发展
C.欧亚作物的传入影响了美洲农业
D.物种交流改变了当地的经济结构
【解析】依据材料“新航路开辟后,伴随着奴隶贸易,西非水稻传入美洲,这种水稻在18世纪成为南卡罗来纳和佐治亚沿海经济的基础”可知,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物种交流,同时改变了当地的经济结构,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北美的族群变化,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不是黑奴贸易的影响,而是物种交流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涉及的是西非水稻的传入对美洲产生的影响,排除C项。12.1300—1800年,西欧人口年均增长率为0.11%,农作物产量增长率也大致相当;但到19世纪,德国的农作物产量翻了3倍,1800—1980年英国的农作物产量增加了9倍。这主要得益于( )。
A.欧洲农业科技的领先 B.农业机械的完全普及
C.美洲高产作物的引进 D.现代农业模式的发展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的德国和英国受工业革命的影响,农业机械化发展,因此促进粮食产量的增加,D项正确;农业科技发展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表现之一,排除A项;B项错在“完全普及”,排除;材料与美洲高产作物的引进无关,排除C项。13.“具体到地中海文明……假如希罗多德今天旧地重游,对在我们看来司空见惯的地中海植物群会感到多么惊讶!这种植物群有阿拉伯人从远东输入的橘树、柠檬树,来自美洲的仙人掌,来自澳大利亚的桉树……可能从秘鲁移植来的番茄,来自圭亚那的辣椒,来自墨西哥的玉米,阿拉伯人带来的水稻,来自中国的桃树、大豆,柏柏尔人的无花果树……”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
A.地中海得天独厚的优势
B.文明是流动着的
C.文明有连续性和稳定性
D.文明是有边界的
【解析】根据材料“这种植物群有阿拉伯人从远东输入的橘树、柠檬树,来自美洲的仙人掌,来自澳大利亚的桉树……可能从秘鲁移植来的番茄,来自圭亚那的辣椒,来自墨西哥的玉米”可知,材料描述了地中海地区汇聚了不同地区的植物,这体现了全球物种的交流,这是文明交流的结果,体现了文明是流动的,B项正确;材料主旨不是地中海的区位优势,排除A项;文明的连续性和文明有边界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C、D两项。
14.乾隆时刘汶《种烟行》一诗写道:“新谷在场欲糜烂,小麦未播播已晚。问何不敛复不耕,汲水磨刀烟上版。……愚民废农偏种烟,五谷不胜烟直(值)钱。……往者岁歉难举炊,谁家食烟能疗饥。”该诗( )。
A.道出了小农经济解体的原因
B.表达了作者对粮食安全的担忧
C.反映了自然经济结构已解体
D.是研究物种传播的第一手史料
【解析】据材料“愚民废农偏种烟,五谷不胜烟直(值)钱”可知,刘汶《种烟行》描写了当时一些地区出现的农民改种粮为种植烟草的情况。据材料“往者岁歉难举炊,谁家食烟能疗饥”可知,刘汶担心烟草种植规模扩大会影响粮食生产,无法应对荒年,B项正确;清朝乾隆皇帝在位时,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并未解体,排除A项;清朝乾隆皇帝在位时,中国自然经济结构比较稳固,并未解体,排除C项;烟草在明朝时期传入中国,刘汶《种烟行》主要反映农民改种粮为种植烟草的情况,排除D项。
15.1860年,英国议会通过了《食品掺假法》,法令确立了一个“重要的先例”,即“保护消费者免遭钱财损失和身体伤害是政府应尽的职责”。1906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纯净食品和药品法》,禁止销售任何添加可能对健康有害物质的食品。这些法律的颁布( )。
A.杜绝了损害消费者身体健康的行为
B.反映了食品安全问题受到国家重视
C.解决了生产者造假制劣的违法问题
D.提高了食品安全监管的水平和能力
【解析】据材料“英国议会通过了《食品掺假法》”“美国国会通过了《纯净食品和药品法》”可知,英国和美国通过立法形式保证食品安全,这反映了食品安全问题受到国家重视,故选B项;两部法律的出台可以减少食品安全问题发生,但是“杜绝了损害消费者身体健康的行为”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两部法律的出台有利于遏制生产者造假制劣的违法行为,但无法真正解决这个问题,排除C项;法律的出台说明国家对食品问题的重视,但是提高食品安全监管的水平则需要相关部门的努力,排除D项。
16.《“十三五”国家食品安全规划》提出: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严格落实法定责任和义务。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采取多种措施,确保生产过程整洁卫生并符合有关标准规范,确保生产经营各环节数据信息采集留存真实、可靠、可溯源。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配备食品安全管理人员。主动监测已上市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及时报告风险隐患,依法召回、处置不符合标准或存在安全隐患的食品。据此可以看出( )。
A.国家高度重视食品安全管理
B.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需要进行改进
C.国家卫生环境已经得到改善
D.食品安全隐患问题开始受到关注
【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我国政府制定涉及食品安全的“十三五”规划,高度重视食品安全管理,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改进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排除B项;据材料无法得出卫生环境已经得到改善的结论,排除C项;“开始”由材料得不出,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52分)
17.(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60年代,为进一步围堵社会主义国家、争夺第三世界国家,美国致力于向印度、菲律宾、巴基斯坦等国家和中国台湾地区推行“绿色革命”,即输出杂交种子、化肥、生物技术,以提高玉米、小麦、水稻等作物的产量,这使得受援国(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实现了粮食自足。但是,大量化肥、杀虫剂的使用,也导致了土壤肥力下降、地下水消耗过度及土地板结、盐碱化等问题,增加了粮食生产的成本,加剧了社会不平等,进而威胁到上述国家(地区)的粮食安全。
——摘编自于沛主编《世界现代史的主线和体系》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提倡科学种田,通过兴修水利、培育和推广良种等措施,较大幅度地提高了我国粮食生产水平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与此同时,我国致力于水稻的科学研究工作,培育出一批成熟期不同的水稻良种,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水稻高产途径,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1964年,袁隆平在我国率先开展杂交水稻优势利用的研究。1973年,他成功自主培育出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籼型杂交水稻,大幅度提高了粮食产量,有效保障了我国的粮食安全。至1989年,中国已向世界上20多个国家(地区)转让了这一技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向外推行“绿色革命”的背景。(4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印度等受援国(地区)与中国实现粮食增产的主要途径,并说明各自效果。(6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我国粮食增产道路的历史启示。(6分)
答案 (1)美苏冷战;美国遏制中国;受援国(地区)无法实现粮食自足。(4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2)途径
受援国(地区):全盘接受美国“绿色革命”。
中国:调整生产关系;探索运用现代科学技术。
效果
受援国(地区):一定时间内实现粮食自足,但也带来一系列负面后果。
中国:独立自主地保障了粮食安全,也为世界粮食增产作出贡献。(6分)
(3)启示:坚持党和政府的领导;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坚持运用科技;强化粮食安全意识。(6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20世纪60年代,为进一步围堵社会主义国家、争夺第三世界国家”“美国致力于向印度、菲律宾、巴基斯坦等国家和中国台湾地区推行‘绿色革命’,即输出杂交种子、化肥、生物技术,以提高玉米、小麦、水稻等作物的产量”可得出答案。第(2)问第①小问,据材料一“美国致力于向印度、菲律宾、巴基斯坦等国家和中国台湾地区推行‘绿色革命’”、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培育出一批成熟期不同的水稻良种”可得出答案。第②小问,据材料一“这使得受援国(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实现了粮食自足。……进而威胁到上述国家(地区)的粮食安全”、材料二“1973年,他成功自主培育出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籼型杂交水稻……至1989年,中国已向世界上20多个国家(地区)转让了这一技术”可得出答案。第(3)问据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提倡科学种田”“与此同时,我国致力于水稻的科学研究工作”“他成功自主培育出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籼型杂交水稻,大幅度提高了粮食产量,有效保障了我国的粮食安全”概括得出。
18.(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难以在黔东北山区的贫瘠土壤、深山高寒地区生长,山民的生存难以获得保障。同时明政府采取“移民就宽乡”的政策,进一步加大了黔地的人口压力。明清时期,玉米、番薯、马铃薯等原产于美洲的高产作物相继传入我国,这些作物具有耐瘠、耐旱等特性,使贫瘠土地和高坡山地成为可利用的耕地。山民们种植的高产作物或被加工为各种干粮以作备荒之用,或被加工磨制成可供食用的淀粉,或被制成喂养牲畜的饲料,在保障了日常的粮食需求后,山民也会余留部分粮食在市场上进行买卖。
——摘编自李锦伟、王黎粒《明清时期高产作物的引进对西南山区的影响——以黔东北地区为例》
材料二
——摘编自王浩强《近代洋米进口与中国粮食安全的现实思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高产作物被引进中国的背景,并分析其影响。(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洋米进口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原因。(6分)
答案 (1)背景:人口压力大,人地矛盾突出;农业生产技术发展缓慢;高产作物比一般农作物的适应性强;新航路开辟,全球联系加强。
影响:减轻人口压力,缓和人地矛盾(提高备荒能力);提高了土地利用的效率,增加了耕地面积(提高了粮食的总产量,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改变农作物的生产结构(促进农产品商品化);有利于手工业、商业发展;一定程度上造成生态环境破坏问题。(8分)
(2)特点:洋米的进口在数量上显著增加,总体上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原因:受耕地、人口等历史因素影响;政府经济政策的支持;列强军事侵略造成社会动荡;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农业生产遭到破坏;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侵略加深;工业革命使世界联系日益密切。(6分)
【解析】第(1)问第①小问,依据材料“山民的生存难以获得保障。同时明政府采取‘移民就宽乡’的政策,进一步加大了黔地的人口压力”可知,人口压力大,人地矛盾突出;依据材料“明清时期,玉米、番薯、马铃薯等原产于美洲的高产作物相继传入我国,这些作物具有耐瘠、耐旱等特性,使贫瘠土地和高坡山地成为可利用的耕地”可知,高产作物比一般农作物的适应性强;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后,全球联系加强;结合所学可知,唐朝时期中国的农耕技术基本定型,因此可得出农业生产技术发展缓慢。第②小问,依据材料“山民的生存难以获得保障。同时明政府采取‘移民就宽乡’的政策,进一步加大了黔地的人口压力”可知,减轻人口压力,缓和人地矛盾(提高备荒能力);依据材料“明清时期,玉米、番薯、马铃薯等原产于美洲的高产作物相继传入我国,这些作物具有耐瘠、耐旱等特性,使贫瘠土地和高坡山地成为可利用的耕地”可知,提高了土地利用的效率,增加了耕地面积(提高了粮食的总产量,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依据材料“在保障了日常的粮食需求后,山民也会余留部分粮食在市场上进行买卖”可知,改变农作物生产结构(促进农产品商品化);依据材料“或被加工磨制成可供食用的淀粉,或被制成喂养牲畜的饲料,在保障了日常的粮食需求后,山民也会余留部分粮食在市场上进行买卖”可知,有利于手工业、商业发展;依据材料“使贫瘠土地和高坡山地成为可利用的耕地”可知,一定程度上造成生态环境破坏问题。第(2)问第①小问,依据图中信息可知,洋米进口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但特定时期增加明显,因此可得出洋米的进口在数量上显著增加和总体上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第②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历史原因、政治、经济、军事、西方国家对中国的侵略、民族工业发展、与世界市场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作答,注意时间的阶段性。
19.(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司马光认定,增加粮食仓储是“为政之首务也”,“常平、义仓,汉、隋利民之良法,常平以平谷价,义仓以备凶灾。周显德中,又置惠民仓,以杂配钱分数折粟贮之,岁歉,减价出以惠民。宋兼存其法焉”。他建议发展地方性仓储,并将“仓廪之实”作为考察地方官任期内政绩优劣的一个标准。司马光还在《论财利疏》中警告当政者:“古之王者,藏之于民。降而不能,乃藏于仓廪府库。故上不足则取之于下,下不足则资之于上。此上下所以相保也。”
——摘编自支任霞《宋代粮食安全思想及其对当代的启示》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耕地保护要求要非常明确,18亿亩耕地必须实至名归,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耕地是基础,科技是支撑。把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粮食等农产品供给上升到关系国计民生的初级产品的重大战略高度,予以重视和保障,提高其战略定位,对于稳定粮食等农产品生产链和供应链,对于稳农保供十分重要。因地制宜发挥资源优势、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开发丰富多元食物品种、满足多样化的消费需求。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耕地保护党政同责、主产区主销区平衡区保面积保产量同责等三项重大制度,从根本上明确了各级党委政府的任务和责任。建立健全中央到地方的四级储备体系,建立自主可控、稳定可靠的粮食供应链。逐步完善颁布维护国家粮食发展和安全的法律法规,贯彻执行“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完善粮食加工、流通、储备体系”等相关法律规定。
——摘编自尹成杰《新时代新征程粮食发展和安全的根本保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司马光的粮食安全观并分析其形成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现代粮食安全观的新变化。(6分)
答案 (1)粮食安全观:增加粮食仓储;将粮食藏之于民;将粮食储备作为官员考核标准。
原因:汲取历史经验与教训;封建社会的重农思想。(6分)
(2)新变化:贯彻实施国家粮食发展和安全的“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保障好初级产品供给,健全多元的食物供给体系;贯彻实施粮食发展与安全重大责任制度;贯彻实施加强国家粮食储备体系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逐步完善保障国家粮食发展和安全的法律法规。(6分)
【解析】第(1)问第①小问,根据材料“增加粮食仓储是‘为政之首务也’”可得增加粮食仓储;根据材料“古之王者,藏之于民”可得将粮食藏之于民;根据材料“将‘仓廪之实’作为考察地方官任期内政绩优劣的一个标准”可得将粮食储备作为官员考核标准。第②小问,根据材料“汉、隋利民之良法”回答即可。第(2)问,根据材料“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可得出贯彻实施国家粮食发展和安全的“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根据材料“因地制宜发挥资源优势、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开发丰富多元食物品种、满足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可得出保障好初级产品供给,健全多元的食物供给体系;根据材料“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耕地保护党政同责、主产区主销区平衡区保面积保产量同责等三项重大制度”可得出贯彻实施粮食发展与安全重大责任制度;根据材料“建立健全中央到地方的四级储备体系,建立自主可控、稳定可靠的粮食供应链”可得出贯彻实施加强国家粮食储备体系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根据材料“逐步完善颁布维护国家粮食发展和安全的法律法规”可得出逐步完善保障国家粮食发展和安全的法律法规。
20.(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面是“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人口增长的示意图”。
根据图中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人类社会四个发展阶段中任选其一,提炼一个关于人口增长变化特点的主题并加以说明。(10分,要求:主题明确,条理清晰,论据充分。)
答案 主题:农业文明时代人口数量呈现出迅速增长的特点。(2分)
说明:在农业文明时代,由于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人类对自然的利用能力提高,农业的发展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食物;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抵御自然灾害和预防疾病的能力提高,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同时从事农业生产也需要更多的劳动力,这使得人口的出生率仍然较高,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因此,农业文明时代人口数量迅速增加。(8分)
【解析】分析材料可知,材料的主要内容是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人口增长的变化,题目要求根据图中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人类社会四个发展阶段中任选其一,提炼一个关于人口增长变化特点的主题并加以说明,所以要从中选择一个阶段并提炼出一个关于人口增长变化特点的主题。根据图示,可以任意选择一个阶段,如原始文明时代,特点是人口增长比较缓慢,再结合所学知识去分析其原因,最后总结即可;也可以选择农业文明时代,特点是人口数量迅速增长,再结合所学知识去分析其原因,最后总结即可;其他阶段也是一样,把特点表述清楚,阐述清楚产生这种特点的原因即可。
转载请注明出处卷子答案网-一个不只有答案的网站 » 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单元检测(含答案解析) 高中历史部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